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义聚合”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词义聚合”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词义聚合”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词义聚合”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方法以外的有关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总结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综述 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对外汉语习得的核心,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近五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据统计,从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仅发表在四种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研究文章就有36篇。即《世界汉语教学》8篇,《语言教学与研究》13篇,《汉语学习》4篇,《语言文字应用》11篇。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四种核心期刊的36篇相关文章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一个综述。 一、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近五年来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在近义词、同义词等词汇方面:敖桂华(2008)阐述了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揭示了近义词辨析的途径和方法,即辨析近义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辨析语义,探究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语境,捕捉用法的差异;区别词性,认知词性的语法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琳(2008)针对同义词教学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建立分层有序的同义词异同对比项目系统,这样同义词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教起来更加方便。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易混词语的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辞典编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春梅(2007)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双音同义名词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59%的单音词和30.23%的双音词在使用中有偏误,并且这些偏误分布是不均衡的;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的主要类型有语义差异引起的偏误、色彩的偏误、音节限制引起的偏误、受量词修饰引起的偏误等。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和工具书等。 孟凯(2009)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属性词教学及相关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重视反义属性词语义与构词以及义项上的显著对应性;反义属性词中容易引起过度类推的语义与构词或义项上的不对应要着重强调;教师应帮助留

词汇化研究综述

词汇化研究综述 一、词汇化概述 (一)词汇化概念 词汇话的概念可以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阐释。沈家煊(2004)认为,”从共时层面的角度来看,词汇化指“用词来表达某个概念”;历时层面的词 汇化,是在历时发展中,原来非词的语言形式变为词的过程,它包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词缀变为词,这是相对于“实词虚化”或“语法化”而言;另一种指词的组连(两个或多个词连接在一起的序列)变为词。”[1] (二)词汇化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词汇化有不同的类型。从董秀芳的《词汇化—汉语 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一书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汉语词汇化过程的三种类型:(1)是由短语发展而来,这是双音词最主要的来源。在这类词汇化过程中,“其内部成员有的词汇化过程高,各方面都符合了词的标准,这是词中最典型 的成员;而有的词汇化程度不太高,在有些方面符合词的标准,在另外一些方 面则还带有短语的特征,这是词中不太典型的成员。”[2](2)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来。句法结构中所包含的语法性成分的功能在发 展过程中逐渐衰落或消失,而这些汉语历史早期出现的虚化程度不等的各类语 法性成分,都有可能与相关的词汇成分发生粘合从而变成词。但是这类现象并 为引起以往学者的注意。(3)是本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的两个相邻单位变为一个词的跨层次结构词汇化。这一类型的词汇化的对象主要是虚词,这一变化实 质上是由一个非语言单位变为词汇单位。 杨亦鸣、余光武(2003)则认为语言中词的词汇化程度是不同的,他们赞 同Packard(2000)提出的”根据词的成分是否保持其语义和语法信息的明晰性将词分为‘强词汇化’和‘弱词汇化’“[3]这一说法,同时,Packard(2000)指出”词汇化之所以是汉语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不仅因为它是汉语构造新词 的一个特别来源,还因为它可以解释词与其成分之间的变化本质和词的内部信 息在总体上对于语法的可用性。“[4]语言中的词与其成分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根据其词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据此Packard(2000)对词汇化进行了 以下五种分类:”(1)是常规词汇化,(2)是隐喻词汇化,(3)是弱语义词 汇化,(4)是弱语法词汇化,(5)是完全词汇化。”[5]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学习要点 1. 掌握义素分析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2.了解辅助性的语素析义法以及构词析义法 3. 掌握解释现代汉语词义的四种基本方法 4. 能够比较准确地描写词语的意义 一、语义场 1、语义场是指语义的类聚,是借用物理学“场”(物质存 在的一种基本形态)的概念而来的。 语义场强调的是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语义场必须在一个共同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组成。例如: 家畜(共同义素) 牛、羊、马、猪、骡 同一词语可以依据不同的语义要素归入不同的语义场。 ?多义词根据不同的义项一般可以归入多个不同的语义场。 2、义素分析与语义场 根据语义要素建立语义场,大的语义场下面可以分出小的语 义场,义素分析法必须在最小的语义场里进行。例如: 儿子、女儿——血缘语义场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同一语义场的词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个词义范围的 扩大或缩小都会受到周围词语的影响。 二、义素分析 ?义素的确立过程就是对一个词义进行分析的过程。 ?一个词义包含许多的义素,而义素的提取只注意那些在一组对比中有区别作用的意义要素。 (一)义素的提取 1.必须提取跟其他词有区别作用的义素。例如: “父亲”的区别义素是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 这四个义素是有区别作用的本质性义素,只要其中一个义素不 同,或再加上别的一两个义素就可以与其他的词语区分开来: 母亲: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舅舅: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姑姑: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

姨娘: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姨父:[ + 男性–姻亲 + 长一辈 + 母系 ] 2.要提取的应该是最小义素。例如: 习惯、习气、陋习、积气 长期形成不易改变贬义行为作风习惯 + + - + - 习气 + + + - + 陋习 + + + + - 积习 + + + + ++ 最小义素是相对的,是建立在“有区别价值”的基 础上的,也就是说要寻找最小的有区别价值的义素。 如上面这组词如果把第二个义素换成“稳定”的,就 不如“不易改变”来得恰当,因为“不易改变”除了 含有“稳定”义外,还有“改变很困难”的意思。 3.要找出一组词的共同义素,这样就能使有关的辩析建立在共 同的意义基础上。例如: 蓄谋、合谋、密谋、阴谋 “考虑”是一般的思考,范围又显得过宽。 “策划”除了思考外,还含有要作出决定、付诸行动的意义。 挑选“策划”作为“蓄谋”四个词的有区别价值的共同义素, 这样就能使义素分析进行得更准确、简洁。 (二)义素分析法的作用 提取义素到什么程度要看能否达到区别词语意义的目的。 义素分析法在分析词义的内部构成,以及词义的类聚、组 合、比较、变化、系统的关系上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人们往 往可以根据一个共有的义素来建构一个词群。例如: 滴:[+液体 +落下 +一点一点地] 变换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义素就成了“浇”“流”“迸” “溅”“淋”“喷”“溢”“漫”“滋”等。 三、语素析义法 汉语里的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语素义跟词 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素义来了解词 义。语素相同的词构成了同族词。 以“人”为例,形成四组词群: 前族词:人民、人名、人马、人类、人力、人称、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论文关键词:语言教育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论文内容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探讨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词汇教学入手,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拓展和教学实践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教学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几乎每一篇关于词汇教学的论文中都谈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词汇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详细论述:杨惠元先生从词汇教学与句法教学的关系角度提出“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 ①的观点;齐春红先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对词汇教学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详细论述了词汇教学的特点与认知理据②;胡明扬先生以语言的实质情况为视角,认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③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此,从不同角度对词汇教学的深层问题和教学方法做出思考,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提升留学生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词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贯穿学习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体水平。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因此,词汇的学习也涉及到语音和语法。词汇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现象的分类、归类和命名,词汇具有音节的整齐性、组词的灵活性以及复合词的构成方式跟词与词的结合方式的一致性等特点④。词语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汉语认知能力的一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如何通过对词汇本质和特点的把握来实现词汇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以汉字为基础的词汇讲解是基础,因为学生学习汉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与中国人交流,能够应用。所以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要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汉语应用起来,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应用和怎样应用,让他们分清日常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的不同,并加以运用。同时需要学生明白,书面语词汇与口语词汇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很多时候书面词汇的东西也需要在口头上来表达,在初等阶段需要的是汉字(语素)与基本词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认知能力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目标,词汇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词汇意思表达的准确性、词汇运用的正确性和词汇使用的得体性,这种能力要建立在语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词汇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教学要分阶段、有侧重地完成目标。 二.词汇教学的难点

语义分析与双语词典-Read

语义分析与双语词典 南京大学钱厚生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是双语词典编纂过程中最主要的语言分析。它不仅与释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与双语词典结构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吸收语义学研究成果,应用新的语义分析方法,对双语词典编纂很有益处。 一、词典语义分析对象 语义分析, 笼统地讲是对语言单位的意义进行分析。对于词典编纂工作来说, 语义分析就是对词语的意义作出科学的分析。 广义上讲,词语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语法意义(syntactic meaning)、语体意义(stylistic meaning)、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等。狭义上讲,词语的意义主要指词汇意义。 在词典编纂过程中, 语义分析的首要对象是词汇意义。语义分析的本质就是词义分析(lexical semantic analysis)。至于语法意义、语体意义、语用意义和文化意义, 则是语法分析、语体分析、语用分析和文化分析的对象。所有这些语言分析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当分别探讨,不要混淆。 一般认为,词汇意义包括外延(denotation)和内涵(connotation)两项内容。严格地讲,内涵属于文化意义范畴,应当通过语言文化分析来解决。因此,双语词典语义分析要先集中在与词汇外延相关的意义成分。 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又称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或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是词汇意义的核心部分。外延意义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双语词典释义的准确性,而准确性恰恰是双语词典的生命线。对被释词语外延的界定过宽或过窄都会造成词典释义方面的失误。因此,在双语词典编写过程中,编者必须对源语词目和对应词的外延进行反复对比分析,选择最佳匹配。 二、义素分析与双语词典 语义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义素分析,又称语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是语义学著作和词典学著作中经常讨论的一种。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词义是由各种义素(sememe)组合而成的,正像语音是由若干音素(phoneme)构成一样。当然,语言的义素要比音素复杂得多。 义素是词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词语的意义大多是由若干个义素组成的。例如,英语“man”的意义是 [+HUMAN] [+ADULT] [+MALE]这三个义素的总和, 即男性成年人;“woman”的意义是 [+HUMAN] [+ADULT] [–MALE], 即女性成年人;“boy”的意义是[+HUMAN] [–ADULT] [+MALE], 即男性未成年人;“girl”的意义是 [+HUMAN] [–ADULT] [–MALE],即女性未成年人。可用下列语义矩阵表示: HUMAN ADULT MALE man + + + woman + + - boy + - + girl + _ _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

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 (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 (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 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 (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 (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 (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 (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

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S 宋冈H 提要,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角度对国外词汇习得研究作一综述,所以本文将其作为重点。文中以、90,主要论及其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具,年以前的研究。 ;词汇 第二语言(L2词汇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紧密相关。历史上,语法习得研究在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而词汇、语音习得研究则居于次要地位,今天基本上仍然是这种局面。然而,词汇是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不可能撇开词汇教学。词汇习得研究自然不容忽视很多学者也逐渐认识到词汇习得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词汇习得的研究。 一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 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相关研究的发展。语法习得研究一直 占据着第二语言习得(SLA的中心地位。部分学者虽然早就认识到词汇习得的重要性,也初步进行了一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二语言教学,但是这些有限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80年代,SLA全面、深入的发展促进了对L2词汇习得的认识,L2词汇习得越来越受关注,出现了一批有实际价值的著作。 本文根据L2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 1980年以前的研究,(2 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3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 1. 1980年以前的研究

对1980年以前的研究,Meara (1980,1984、Sharwood (1984等按照各自的理解发表过不同的评价。较悲观的看法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较分散,大部分无理论支持,仅 有的理论也不成系统;专门研究或文章较少,多为语法语音研究的副产品以英语作为L2的词汇习得研究为主。较积极的观点则认为,不少研究涉及了L2 词汇习得的不同方面,只是仍有待发展。上 日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王建勤先生的悉心指导与同窗刘召兴同学的大力帮助,他 们的意见与建议使本文能够最终完成。 45 述观点反映了SLA在词汇习得研究上的不平衡状况。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基础性的,受第一语言(L1词汇习得研究的影响较大,而较少触及词汇习得过程本身。在20世纪70年代末,语言交际功能与特殊目的语 言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交际与阅读中的词汇策略有所发展丄2词汇习得 研究也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在中介语(Interlanguage框架内,,旨在对收集到的偏误进行详尽的分类,进而解释语料。遗憾的是,,少预测力与解释力,还谈不上指导L2词汇习得研究。 同一时期,L2词汇控制研究也较为普遍,语词表,一个为“ Basic English有” 850词;“,有2000词,其筛选基于使用频率,对Longman的联系未经过验证,但是在。以Palmer和West为代表,他们都,并将成果切实地体现在教材上。同类研究涵,,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人员。 。记忆术实际上是词汇呈现方式的问题。研究表明,关键词法优。然而,这类研究存在许多问题:(1其理论基础,即配对联想学习,仍有待论证;(2相关实证研究有局限,仅为实验室条件下的小规模操作,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结果尚不能获得认可;(3可以引起联想的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词语有严格限制,如语音上存在联系的词语,其它词语则较难应用,如认知词汇、积极词汇等;(4并非所有的关键词都有效,只有经过大量实验验证的词语才可以。

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

第五章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 问题定位: 义项与义素分析是对词义的微观分析,是就词的某一个意义本身而言;语义场与词义的类聚是对词的宏观把握,讨论的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语义场的定义与性质; 2.掌握语义场的类型; 3.掌握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4.把握反义词的特征与不平衡性等问题。 一、什么是语义场(P275) 定义---语义场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即通过不同义位的对比,根据它们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别。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个义位含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于一个语义场,同时又含有一些区别义素表明彼此间的差别。 例如:椅子凳子沙发(类义义场) 共同义素:坐具;区别义素:+[靠背]+[弹簧] 二、语义场的性质 1.系统性 属于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它们在意义上是互相依存和互相限制的。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词的范围,必须首先比较这个词与同一义场的其他词在意义上的联系,以及这个词在语义场中所占的位置。一般说来在一个语义场中,每增减一个词,这个场所包括的词就要作相应的调整。 例如:爱人 【爱人】原指“恋爱中的一方”;后指“丈夫或妻子”。 分析:“恋爱”一词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其原义由“朋友”“对象”代替,导致“朋友”“对象”各增加一个义项。 【朋友】①彼此有交情的人。②指恋爱的对象。

【对象】①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②特指恋爱的对方。 分析:“朋友”“对象”各增加了一个义项,构成一个语义场。“爱人”与“丈夫”“妻子”构成一个语义场,并使“妻子”“丈夫”的使用频率减弱。当前随着“先生”“太太”“老公”“老婆”等词语的流行,爱人的使用频率也有所降低。 图示: 【爱人】原义:恋爱中的一方——朋友、对象(增加义项替补) (转移)现指:丈夫或妻子——丈夫、妻子//先生、太太、老公、老婆 注:【爱人】①丈夫或妻子。②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现代汉语词典》83与96版) 又如:哥哥姐夫姐姐嫂子 在城市多以“哥哥”代替“姐夫”,以“姐姐”代替“嫂子”,相应“哥哥姐姐”的指称范围增大,“姐夫嫂子”的使用频率减低。 2.层次性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义场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结构层次: 语义总场--若干子场--……最小子场 例如: 交通工具:水陆 陆路(火车/电车/三轮车/自行车/汽车)——卡车/轿车/客车等 空中 drinks(饮料):beverages(茶类):tea(茶)/coffee(咖啡) wines(酒类): claret(红葡萄酒)/hock(白酒)3.民族性 语义场的划分要受到社会的(包括社会状况、社会认识、风俗习惯等)和语言的(交际需要、语言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具有民族特点。目前语义场研究较为深入的领域是颜色词与亲属词。比如颜色词的划分标准有较大差异,有的按色泽的深浅划分,有的按光谱的长短划分。据某些学者考察,美洲印地安语中的那伐霍语(navajo)不区分蓝和绿,黑色用两个词表示,灰和棕用一个词表示。又如云南的德昂语有“红、黄、蓝、白、黑”等词,但无上位词“颜色”。

谈谈词义的系统性

谈谈词义的系统性 汉学院〃舒前林 摘要:词义系统指在某种语言中,根据多义词内部各义项之间和词语之间的意义关系,建立起的各种词义联系和系统。在词义系统中,各词的分布方式各异,有的是以类相聚,有的按照某种顺序排列,有的则根据某种关系存在等等。词义的系统性指在某个词义系统内,作为系统成员的各词语的意义具有分布互补性、意义制约性等特点。本文打算从词义系统性产生的原因、词义系统性的表现、词义系统性的应用三个方面谈谈词义系统性。重点谈论词义系统性的表现。 Abstract:The system of word’s meanings refers to that systems or connections among the meanings of word are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 relations within a word or among words in a certain language. In the system, the ways of distribution for words diversify,for example ,others are gathered by categories, others are ranged in some orders, while the others are disposed of certain relationships,and so o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word’s mennings refers to properties, such as cocomplymentarily-distributed and meaningfully-restricted that members of the system should have, lie in a certain system of word’s meanings. In this paper,I intend to represent three aspects:1,the occurrence reasons for the system of word’s meanings;2,the revelations to the system of word’s meaning;3, the applications to the system of word’s meanings.And I will emphasize on the second viewpoint. 关键词:词义的系统性、原因、表现、应用 Key words:the system of word’s meanings,reason,revelation,application. 一、词义具有系统性的原因 词义系统性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 1、客观事物、现象、过程存在的普遍联系性和统一性。 这是词义具有系统性的根本原因和客观原因。人类大脑通过反映客观世界在头脑中建构了一个观念世界。在这个观念世界中,凡是客观世界中我们能感知到的,包括事物、现象、过程等,无不在人类的观念世界中以一种接近于其在客观世界中的联系和状态(如时空)再现。而词义正是对客观世界的概念(或观念)反映,如下所述: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过程存在普遍的联系和一定的系统性,而各类实词的语义和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又存在一种“对应—符号—指称”关系(即名实关系),如名词对应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动词对应客观世界的各种动态过程和人的言行心理,形容词与副词、区别词对应相对静止状态下各种事物的性质、状态、类别和动态过程的发生时空和条件,数量词用于对应客观事物和动态的数目、次序、单位,代词可用于指称(可以说是

文献书目

前30篇重要文章 1. Cook,V. Evidence for multicompetence[J]. Language Learning,1992(42): 373-405. 2. De Groot, A. M. B. Determinants of bilingual lexicosemantic organization[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Learning, 1995(8): 207-228. 3. Henricksen, B. Three dimensions of vocabulary development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9(21): 303-348. 4. Jiang Nan(蒋楠).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1): 47-77. 5. Kroll, J. F., & Stewart, E. Category inference in translation and picture naming: evidence for asymme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bilingual memory representations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4(33): 55-69. 6. Marslen-Wilson,W. Functional parallelism in spoken word-recognition[J]. Cognition, 1987(25): 69-103. 7. Meara, P. Word association in a foreign language: a report on the Birkbeck Vocabulary Project [J]. Nottinghan Linguistic Circular, 1982, (11): 29-37. 8. Mwihaki, Alice. Meaning as use:a functional view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J]. Swahili Forum, 2004(11): 269-297. 9. Ron, B. & Derek. B.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nd lexical-semantic effects in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Are a few stages necessary?[J]. Psychological View, 2006(113): 392-424. 10. Schmitt, R. W.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0(2): 129-158. 11. Wesche, M. & T. Paribakht.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knowledge: depth versus breadth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6: 35-60. 12. Yin Ping. Prototypical motivation of polysemy[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 (7): 50-53. 13. 陈万会. 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4. 戴曼纯. 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138-160. 15. 戴曼纯.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动词习得实证研究[J]. 外语学刊, 2008(5): 114-122. 16. 董燕萍, 桂诗春. 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J]. 外国语, 2002(4): 23-29. 17. 董燕萍, 周彩庆. 多义熟词的理解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6): 49-52. 18. 桂诗春. 潜伏语义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J]. 现代外语, 2003:76-84. 19. 桂诗春. 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4): 243-249. 20. 桂诗春. 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答客问[J]. 外语界, 2006(1) : 57-65. 21. 李绍山,李志雪. 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2): 27-33. 22. 李延娥. 心理词汇研究及其对英语二语词汇学习/教学的启示[D]. 吉林大学, 2006. 23. 刘宁. 在听写任务中探寻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状态[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义解析词语色彩

201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义辨析之词语的色彩义练习题 上一周中公教育专家讲述了词语的核心义(即理性义)。这一周我们通过词语的色彩义来进一步掌握词义辨析的解题方法。色彩义是词的理性义之外的附属义,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 词语的色彩义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语体色彩和词语的形象色彩。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示例1】“节约”VS“吝啬” ①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 ②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 上述两个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个词语不同,但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情感:①句因“节约”为褒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②句因“吝啬”为贬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排斥。 【示例2】“美英联军”VS“占领军” 美英在伊拉克的军队,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全都称为“美英联军”,而伊拉克100多家各种背景、各种色彩的报纸全都称其为“占领军”。 “美英联军”是个中性词,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而“占领军”显然是个贬义词,包含了伊拉克人民对美英在伊军队的敌对、排斥情绪。两个称呼反应的是西方媒体与伊拉克人民完全不同的立场。 【例题1】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牟取遏制 B.谋取遏制 C.牟取遏止 D.谋取遏止 中公解析:“谋取”与“牟取”意思相近,但前者为中性词,后者为贬义词。对应“私利”可知,作者在句中持贬义,故应选“牟取”。“遏制”是去阻止,侧重阻止的过程。“遏止”是指阻止,侧重结果。对于“跟风涨价的势头”不能仅仅是控制,要彻底阻止,强调结果。因此用“遏止”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 二.词的语体色彩 它指的是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的特点。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比较通俗、自然,书面语相对文雅、庄重。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公务员考试选取的命题材料多是书面语。从表达内容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和广告语体。 【示例1】“小气”vs“吝啬” 点拨:二者都指过分看重自己的财物。但“小气”是口头语,“吝啬”是书面语。 【示例2】“老套”vs“窠臼” 点拨:二者都指陈旧过时。但“老套”是口头语,“窠臼”是书面语。 【例题2】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 方,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

第五章_词义

第五章词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一、词汇的定义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词语的总和。词汇不论指什么样的范围,总是个表示集合体的名称,绝不能用来表示个别的词。 词汇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是最敏感、最容易变化的。 二、词义 (一)词义的定义 语言的意义非常复杂,总的说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作语法意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产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词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词义形成的基础。 (二)词义的构成 1.理性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也叫词的物质意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反映后所形成的意义。这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2.词的附加色彩 词的附加色彩包括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 表情色彩就是说话者对所谈论对象的评价和态度,有褒有贬有中立。 语体色彩是语言使用受言语环境制约而产生的。在语言体系的同义手段中,有的适用于书卷语体,有的适用于艺术语体,有的适用于谈话语体,有的适用于科学语体等等。 联想色彩是从词汇意义的联想而产生的。 三、词义的基本特征 (一)概括性 (二)模糊性

When the last of my fellow-passengers had gone, I put down my paper, stretched my arms and my legs, stood up and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on the calm summer night through which I was journeying, nothing the pale reminiscence of day that still lingered in the northern sky. A .G .Gardiner: A Fellow-Traveller 当我的最后一个旅伴下车后,我放下报纸,伸伸手脚,站起来眺望旅途窗外那沉寂的夏季的,注视着那白日的暗淡余晖仍都留在北方的天空。 (三)全民性 四、词义成分分析 (一)义素分析的定义 1.义素的定义 词义的义素分析就是直接从语词的意义下手,把语词的意义分解为若干个意义元素,从而寻找出语词意义结构单位的描写单位。 2.怎样进行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就是把语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写语义的相互关系。 “父亲”:[+男性+直系亲属+长辈] “母亲”:[+女性+直系亲属+长辈] “儿子”:[+男性+直系亲属+晚辈] :[+男性+旁系亲属+长辈] 分析一组词的语义成分,可以采取列语义成分矩阵的方式。用竖标表示语义单位,横标表示语义成分,两标相交点用+—表示。 汉语中表示各种长辈亲属关系的语义矩阵: [男性][旁系][长辈][父方][父方兄弟][母方兄弟][兄长]叔叔+-+++- 伯伯+-++++ 姑夫+-++— 舅父+-+-+ 姨父+-+-—

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述评_何微微

2013年6月吕梁教育学院学报Jun.2013第30卷第2期(总第84期)Journal of Lvl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Vol.30No.2(Sum.No.84)【教学改革】 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述评 何微微 (昭通学院外语系,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初具规模。本文回顾了国内该领域测量常用的工具及方法,明确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目标词选词有限;测量工具或脱离语境或较主观,致使结果难以推广;只能测试词汇深度的某些重要方面;该领域测量多为横切面研究,动态跟踪性研究偏少。 关键词:二语词汇;词汇深度;测量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86(2013)02-0080-03 一、引言 词汇虽在二语习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研究一直难成显学,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外语言学者才着手对词汇习得开展多方面的研究:词汇量和词汇深度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两个主要维度,但是词汇量的研究远远超前于词汇深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外语言学者着手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研究,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更晚,尚有不少课题有待探讨。鉴于此,本文拟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及国内词汇深度测量方法及工具现状进行回顾,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二、词汇深度的界定 目前词汇深度尚无全面完整的定义,理论上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基于词汇知识框架:Cronbach[1]最早进行了词汇知识研究,指出掌握一个词应包括5个方面———概括、运用、词义广度、词义准确度及词的可用性,其界定肯定了词汇知识由多方面组成,但太过笼统,没明确指出除词义以外具体涵盖的方面。Richards[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词汇知识划分,词频、语域、形态特征被包括在内,尽管Meara[3]评论Richards的界定没有涵盖某些重要的词汇特征,而未能为词汇知识的描绘和界定提供系统的框架,然毫无疑问,Richards更为丰富地指出词汇知识结构是一个广泛复杂的领域。随后,Na-tion[4]提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框架,完全掌握和了解一个词包括———1)词形(form),包括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2)位置(position),包括语法形式和搭配;3)功能(function),包括词频和恰当性;4)词义(meaning),包括概念和联想。此框架将之前研究所忽视的重要词汇特征:如拼写、发音、搭配和联想包括在内,从而成为国内外语言学者进行词汇深度研究所广泛接受的理论框架。 在此理论框架下,学者们对词汇深度定义进行了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nderson和Free-body[5]将词汇深度定义为词汇的充分并深度理解;Read[6]认为学习者词汇知识了解的质量为词汇深度,即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并掌握该词;Qian[7]指出词汇深度为学习者对词汇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即学习者对词汇掌握程度。国内语言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出发给出了词汇深度的操作性定义:如谭晓晨[8]认为深度知识由拼写知识,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构成;李俊[9]定义词汇深度指的是词汇的语境定义,包括词汇的精确度,语境择词的能力和词汇的句法特征。 收稿日期:2012-10-09 作者简介:何微微(1980-),女,四川自贡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研究。08

解释词义和分析句子复习课

解释词义和分析句子复习课 文一: 村井 村中有一口井,在一棵高大的苦栎树下,圆圆的井身是磨石条拼砌的【长、印、盖】着青苔,古色古香。 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就喝着她的乳汁。 清晨,来打水的人络绎不绝。大桶、小盆、陶罐、扁担在黎明的光影里合奏成一支古老的、湿漉漉的曲子。井沿总是湿漉漉的,从井沿向各家的小路也是湿漉漉的。 夕阳西下,村里的媳妇小姑们,()了竹篮,()了铝盆,()了铁桶,()了衣槌三三两两地缀着井沿。不一会儿,的取水声、的搓衣声、的捣衣声,一圈圈地漾了开去。月亮升起来,[旋即、随即、当即]又垂落在井底。井朦胧,树朦胧,月朦胧,鸟朦胧。村里地姑娘仍不愿回家,嬉闹声,泼水声,追赶声,银铃般的笑声井全都听见了,井便非常的快乐。村中有诗云:“井潭落月影,村女失衣声。” 无论多大的暴雨,井总是清澈见底,水草依附,如少女的明眸。无论多么干旱的季节,井总是汪汪的,盈盈的,如十五的月亮。一线清流,不紧不慢地从井中溢去,绕乡村旁的田间…… 一晃便十多年了,那盈盈的、快乐的村井总在我乡梦的清波里依徊。前些日子,回家过暑假。夜晚,吃了几片西瓜仍不解渴,我便提议:“去打井水吧。” 父亲低头不语。母亲说:“只怕不好打了,你要去,当心蛇。”妻子提出要同我去看看井。月牙儿淡淡的,夜虫清唱。荒草萋萋,苔痕满地。那高大的苦栎树也被砍了,干枯的根系像垂暮老人的手掌,紧紧地抓住井沿的泥土。我问母亲:“这井怎么了?这么浅了。”母亲说:“这井废了,你不见村里人如今家家都用上自来水了。”

我仍然迷惑不解。正在上理工大学的妹妹用物理的知识解释说,井没人打,那渗水层便日渐枯萎、堵塞。照理论计算,不出十年便要成为一口枯井。我一惊,仿佛看到了一只盲人的眼睛,空洞、干枯、死寂,就如那没有生命的井。妻子若有所思地说:“井不用则浅,用则盈。人也如井呀。” 问题: 1、在文中()处填上恰当的动词,(不能重复)。(4分) 2、在[ ]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打勾。(2分) 3、在上填上合适的象声词。(3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络绎不绝:迷惑不解: 5、文中具体描写村井是盈盈的,快乐的是第()至第()自然段,在这几个语段中作者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6、当“我”看到自己在童年时留下美好印象的井完全变了,会想些什么? 7、妻子若有所思地说:“井不用则浅,用则盈。人也如井呀。”这句话的意思是: 文二: 必须承受的痛苦 三岁半的女儿扁桃腺(xiàn)发炎,开了十针青霉素,上午八点和下午三点,一天两针。头两天是妻子带她去。她怕打针,不肯去。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女儿无法承受,哭闹得惊天动地,大夫直担心孩子会闭过气去。女儿哭,妻子也垂泪,她实在受不了啦,第三天死活不干了,把担子卸给了我。 我把针药和注射单揣进兜里,对病恹(yān)恹地坐在床上翻画书的女儿说:“乖,咱们去打针。”女儿可怜巴巴地仰望着我,嗓音沙哑地说:“爸,打针很疼。”我坐下来,说:“疼也得打啊,要不你的病好不了,上不了幼儿园,爸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