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茴香热敷腹部对缓解泌尿外科术后腹胀的应用

小茴香热敷腹部对缓解泌尿外科术后腹胀的应用

小茴香热敷腹部对缓解泌尿外科术后腹胀的应用
小茴香热敷腹部对缓解泌尿外科术后腹胀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384040.html,

小茴香热敷腹部对缓解泌尿外科术后腹胀的应用

作者:杜娟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腹部对缓解泌尿外科术后腹胀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泌尿外科术后腹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热水袋包裹毛巾热敷腹部,研究组采用小茴香热敷腹部。比较两组腹胀程度,排气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腹胀程度较对照组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

异均有統计学意义(P

【关键词】泌尿外科术后腹胀;小茴香热敷;腹胀程度;胃肠功能

【中图分类号】R5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腹胀是一种泌尿外科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指手术后因胃肠蠕动停止或减缓,胃肠内积气,导致患者主观感到腹部胀满。腹胀可导致腹压上升,对腹部切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延长恢复时间,严重者可发展为切口疝、腹膜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术后腹胀

通常采用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早期下床活动、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方法,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药物反应或刺激。本研究通过对74例泌尿外科术后腹胀患者分组治疗,观察小茴香热敷腹部对缓解泌尿外科术后腹胀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泌尿外科术后腹胀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28±6.37)岁;肾造瘘术6例,回肠代膀胱术5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8例,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8例。研究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28±6.37)岁;肾造瘘术5例,回肠代膀胱术6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切除术7例,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9例。所有患者均事先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上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获批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热水袋包裹毛巾热敷腹部。研究组采用小茴香热敷腹部,取小茴香300g,装在药袋放入微波炉加热3分钟左右,将温度控制在适宜温度(不感到灼痛为宜),将药袋放置于患者上腹神阙穴(肚脐中)、天枢穴(脐旁2寸)、中脘穴(脐上4寸)等穴位,药袋紧贴皮肤,热敷至冷却后取下布袋,每次热敷时间约为30min,2-3次/d。

小茴香热敷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验案1则(精)

2011年总第 43卷第 7 期 胃肠外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是常见难题。我们用小茴香热敷腹部 , 能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验案 1则如下。 1病历摘要 彭某 , 男 , 30岁。 2010年 6月 29日入院。患者 2年前有“ 急性阑尾炎” 行“ 阑尾切除术” 史。现腹部疼痛 3d ,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d 。查体 :腹 部平坦 , 腹肌稍紧张 , 右侧腹部局限性压痛 , 反跳痛不确切 , 腹部未触及包块 , 肝脾肋下未扪及 , 双肾未触及 , 肝肾区无叩痛 , 双下肢无水肿。腹部平片示“ 中上腹见阶梯状排列的短气液平影 , 小肠皱襞呈弹簧样影 , 左腹部见串珠状小气影”。入院诊断 :(1 肠梗阻 ;(2 阑尾炎术后。手术治疗 :在全麻下行“ 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 术中见小肠大部分充血肿胀明显 , 原手术切口下方有长约 5cm 一段小肠 V 型折叠后粘连固定 , 距离回盲部约 1m 处有长约 10cm 一段小肠折叠粘连 , 粘连带压榨肠管导致肠腔 不全性狭窄形成 , 梗阻近端小肠内扩张更为明显 , 其内明显积液 , 梗阻远端大小正常 ; 大网膜在腹腔内形成片状粘连 , 肠壁组织水肿 , 质地差 , 未见明显穿孔。手术顺利。术后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 , 术后伤口愈合可。然术后 3日患者

仍未排气排便 , 感腹部胀痛明显 , 查体腹软 , 伤口周围牵拉痛 , 无肌紧张 , 听诊肠鸣音不明显。术后第 4日嘱家属将小茴香 500g 炒热 , 用布袋包裹 , 温度以使病人局部无灼痛感为度 , 将药袋紧贴病人上腹 (中脘、脐部 (神阙、 天枢热敷 , 每日 2次 , 每次 10~15min 。次日查房时患者诉腹部疼痛明显减轻 , 听诊肠鸣音增强。术后第 6日查房 , 患者诉腹部仍有轻微牵拉痛 , 腹胀症状减轻 , 查体肠鸣音活跃。术后第 7日晨起肛门 连续排气 , 少量排便 , 腹痛症状明显缓解 , 伤口愈合佳。 2讨论 胃肠道功能紊乱中医病机乃患者术后 , 血瘀内 停 , 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 故见术后腹胀、腹痛 ; 又手术本身亦是一种损伤 , 可致使机体元气大伤 , 气为血之帅 , 气虚则血停 , 瘀血阻内 , 气机不 畅 , 故见术后长时间仍不能排气排便。 本病乃脾胃功能失常。气滞血瘀为主 , 兼气血亏虚 , 据“ 气血得寒则 凝 , 得温则行” 的理论 , 当以辛温散寒之法治之 , 以达到行气活血的目的。 小茴香 性辛温 , 归肝肾脾胃经 , 具温中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功效 ;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 小茴香助“ 脾升胃降”, 可促进气血的化生 , 改善术后气血亏虚。热敷中脘、天枢、神阙 , 可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小茴香对活体家兔肠的蠕动运动有促进作用 , 热敷有利于药物渗透及吸收。本法操作简单 , 给药途径便捷 , 起效迅速 , 无不良反应。 第一作者 :戢敏 (1987-, 硕士研究生 , 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疾病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1-03-10 编辑 :吕慰秋

小茴香干热敷治疗术后腹胀临床体会

小茴香干热敷治疗术后腹胀临床体会 【关键词】小茴香;热敷;术后腹胀 胸腹部手术后常出现腹胀不适,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轻者出现恶心、腹胀,重者可引起膈肌升高,运动受限,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还会影响胃肠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1]。临床上一般采用持续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禁食、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早期活动等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但存在着不足,如不同程度的刺激,药物反应等,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因此,如何迅速、简单、有效的恢复手术后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小茴香热敷治疗患者手术后腹胀,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患者愿意接受。现将我院2005~2009年小茴香干热敷治疗术后腹胀患者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小茴香热敷组)患者156例,男70例,女86例;年龄8~72岁,平均55岁;为2007~2009年我院胃肠道手术患者。对照组(外科常规护理组)患者126例,男65例,女61例;年龄9~70岁,平均57岁,为我院2005~2007年胃肠道手术患者。 1.2 治疗方法用文火炒小茴香300 g至微黄,加入粗盐约300 g,炒热,装入布袋中,温度以患者不感到灼痛为宜,敷于上腹部(中脘),脐部(神阙,天枢),药袋紧贴皮肤,至布袋冷却,术后6 h即可开始,2~3次/d。 1.3 观察指标术后24 h开始每2 h听诊肠鸣音1次,每分钟有肠鸣音3次或3次以上即为肠蠕动恢复。 2 结果 3 讨论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胃肠道蠕动消失或减弱后,消化道分泌也将受到抑制,肠道腐败发酵加剧,从而造成患者自身中毒症状,而出现腹胀、腹痛[1]。一般情况下,术后患者48~72 h胃肠功能恢复,出现肛门排气或排便,腹胀也就随之消失。早日恢复肠蠕动,可减轻患者痛苦,尽早进食,保证营养和药物供给。肠蠕动提前恢复,促进腹腔炎症和渗出物的吸收,可减少肠粘连、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药小茴香,性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2]。咸,具有软坚散结,泻下之功效[3]。上腹的中脘穴,有健脾胃,助消化,补中气的作用。热敷有利于药物渗透,促进局部深层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恢复。穴位贴敷

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烫熨腹部在缓解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应用

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烫熨腹部在缓解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3-26T11:14:34.0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李韡[导读] 探究腹部手术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熨烫腹部临床效果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610017)【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手术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熨烫腹部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12~2018.10收入80例实施腹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熨烫腹部,对两组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首次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腹胀缓 解、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出现腹胀患者,予以穴位按摩联合小茴香熨烫腹部,能够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穴位按摩;茴香熨烫;腹部;腹胀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73-01 腹部手术是属于外科治疗疾病中最为常见方式之一,由于实施腹部手术后,患者会因为手术创伤、术中牵拉以及腹腔暴露等刺激反应,最终造成患者术后12~24h之内患者胃肠道蠕动出现功能障碍,约在术后48~72h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相应进行排气排便,若术后72h内不能自主进行排气,便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情况发生[1]。术后患者由于腹胀,会导致患者感到不适,并且手术切口愈合会出现不良影响,重度腹胀则因为膈肌上升或者运动受限原因,会引起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血流出现受阻情况出现[2]。临床上为促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早期恢复,以缩短肛门排气所需时间,实施腹部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熨烫腹部方式,其缓解腹部手术腹胀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12~2018.10收入80例实施腹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6岁,平均(35.4±3.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2~54岁,平均(36.8±4.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应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严密监测病情,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鼓励患者在床上多进行翻身活动。患者管道拔除之后,可以鼓励患者下床进行活动,促进肛门排气。指导合理饮食,术后6h可以少量饮水,少量多餐,多食用高纤维食物,不吃产气食物。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穴位按摩联合小茴香熨烫腹部,1. 在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穴位按摩及中药热熨敷技术之前,应当做好家属以及患者思想沟通工作,并向患者以及技术解释实施这项操作目的、方式,以取得同意。2. 穴位按摩应当从术后6h开始,护理人员修剪指甲后,按摩穴位选择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在每个穴位进行按摩,时间为1min,频率为120~160次/min,采用拇指揉法,总共计时时间为4min,2次/d。共计5d。3.在进行中药热熨敷技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对温度耐受、中药过敏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予以小茴香进行腹部烫熨,将60-70℃药袋置于患者脐部(神阙),以顺时针方向点熨、推熨(中脘、天枢、气海)腹部,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用力增强,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降低时,可更换药袋,2次/d,时间为10~15mi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其中包括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首次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腹胀缓解、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比较(n=40) 其中腹部手术术后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其中开腹手术患者主要由于手术麻醉影响、道口刺激、解剖位置出现改变以及腹壁神经出现损伤等原因,最终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功能抑制情况出现。临床上患者胃肠道功能蠕动小时或者减弱之后,其消化液分泌会产生一定抑制情况出现,最终导致肠道中腐败发酵加剧,最终引起腹痛出现[3]。中医理论下,其中引起患者腹胀主要是由于手术本身创伤,导致患者元气大伤、气血双亏,导致肠道不能蠕动。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按摩能够生发胃气、宣泄气中之热、燥化脾湿,同时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起有益调整作用,其上腹中脘、气海、关元穴热熨,具有疏调肠腑、理气行滞等功效,并对胃肠功能具有调整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运动[4]。并辅于小茴香,小茴香具有芳香走窜功效,能够促进血管扩张渗透至肠腔,能够刺激肠壁并引起收缩,以达到肠蠕动恢复。热小茴香透过热敷,使药效透过皮肤,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作用,另一方面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供应[5]。

小茴香热敷、艾条温和灸防治术后腹胀

小茴香热敷、艾条温和灸防治术后腹胀 以往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常需48~72h,患者腹胀明显.缩短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采用了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艾灸下肢穴位的方法减轻术后腹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7月我院妇科手术后患者40例为观察组,年龄27~84岁;其中子宫+附件切除术20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15例,卵巢囊肿摘除术5例.另取同期妇科手术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年龄18~72岁,其中输卵管切开取胚术15例,阴式子宫全切术10例,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0例,卵巢囊肿摘除术5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合并症,两组年龄,手术种类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即术后6h开始床上翻身,1次/2h;指导患者术后6h后尽早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禁食糖类,蛋类,奶类,豆类等易产气类流质;术后第1d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术后按医嘱予维生素B1100mg分两厂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等。观察组加用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取小茴香250g,用棉布袋包裹,施少量水,以不浸湿布袋为宜,微波炉加热,温度以使患者局部皮肤无灼通感为度,将药袋放在患者上腹中腕(位于脐上4寸),神阙(位于肚脐中),天枢(位于脐旁2寸)等穴位进行干热敷,使患者感到舒适感,2次/d,30min/次,因棉布袋透气性好但保温性差,热敷15min/次后应重新加热1次。另外艾条温和灸,取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足三里穴位(位于犊鼻下3寸)处,约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一般每穴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2 结果 2.1疗效标准根据患者对腹痛腹胀的主观感受和肛门排气的时间制定疗效标准;24h内有肛门排气,患者主诉无腹胀感,感觉舒适为显效;12h内有少量肛门排气,患者主诉有轻微腹胀,自觉有气体在腹内转动,但切口无胀痛感为有效;24h内无肛门排气,患者腹部膨胀,烦燥不安,主诉腹胀腹痛未减轻或加重为无效。 2.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中医认为手术后腹胀是因为手术的创伤使机体元气大伤,气血双亏,致气不能推动肠蠕动所致,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为主。我们选择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及艾条灸下肢穴位防治妇科术后患者

胸腰椎术后小茴香热敷腹部缓解腹胀的临床效果研究

胸腰椎术后小茴香热敷腹部缓解腹胀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3T09:29:32.3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刘小群 [导读] 探讨胸腰椎术后小茴香热敷腹部缓解腹胀的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刘小群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术后小茴香热敷腹部缓解腹胀的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小茴香热敷腹部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54±5.22)h、(26.74±9.66)h,对照组分别为(25.46±7.83)h、(37.6±11.29)h,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4/5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00%(3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术后腹胀患者实施小茴香热敷腹部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术后肠功能,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茴香;胸腰椎术;腹胀;热敷;效果 【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02-02 胸腰椎术是常见的外科手术,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患者由于伤口疼痛、体位限制等因素使得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出现腹胀、便秘等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胸腰椎术后腹胀患者实施了小茴香热敷腹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5~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8.8±4.3)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4~71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9.2±4.5)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灌肠、腹部按摩、禁食、勤轴线翻身,口服中药四磨汤治疗,每次用药量为100ml,每天早晚用药两次。观察组患者接受小茴香热敷腹部治疗,内容为:取200g小茴香,将其放入无纺布袋中,布袋的大小在20cm ×30cm左右即可,将装好的布袋放入微波中高火加热2min,加热完成后待降至适宜温度后,在神阙穴、天枢穴、中脘处进行热敷,每天治疗两次,每次热敷时间为20min[1]。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1.3 评价标准 (1)疗效评价标准[2]:术后24h内无腹胀且肛门排气为显效;术后48h内有轻微腹胀且肛门排气为有效;术后48h内有明显腹胀无肛门排气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统计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两组胸腰椎术后腹胀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茴香热敷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384040.html, 小茴香热敷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秀娟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13期 【摘要】目的:运用小茴香热敷腹部,观察小茴香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作用。方法:对 我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产妇60人进行调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小茴香热敷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小茴香热敷;剖宫产;腹胀 术后腹胀是产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肛门不排气,主要是由于肠道内积气过多,不能从肛门排出所致[1]。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影响术后恢复,还限制了产妇的 进食,间接地还可影响乳汁的分泌。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对产妇的恢复及哺乳至关重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产妇60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6±1.4)岁,其中初产妇35名,经产妇25名,所有患者均符合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其中无特殊并发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3.6±1.2)岁,其中初产妇15名,经产妇15名,研究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2.8±2.6)岁,其中初产妇20名,经产妇10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早期活动,腹胀严重的禁食,不采取其它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上加用小茴香热敷腹部。具体操作为小茴香250g装入大小约 20cm×15cm棉布袋中,在微波炉中加热,温度为产妇热敷局部无灼痛感。将药袋放于腹部, 避开手术切口,30min/次,3~5次/天。 1.3 观察指标 排气时间,取得家属及产妇配合,获得精确的最早排气时间、肛门持续排气、产妇感觉腹胀减轻时间及产妇舒适度对照。

小茴香热敷腹部对解除小儿腹部胀痛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5月第10期总第160期China's rural health,May 2019,No.10,Total No.16063小茴香热敷腹部对解除小儿腹部胀痛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马 超(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741020 ) 【摘要】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小儿腹部对解除小儿腹部胀痛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0例腹部胀痛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其中30例加用小茴香热敷腹部护理为干预组,其余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腹部胀痛缓解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胀痛患儿采用小茴香热敷腹部能有效缓解腹部胀痛,减少患儿哭闹,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此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茴香;腹胀腹痛;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5-0063-01 腹部胀痛是小儿时期消化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患儿的不适,哭闹、不仅会影响患儿的饮食和睡眠,而且还会因哭闹引起呼吸、心率异常等症状。临床上虽然可通过禁食、按摩腹部、肛管排气等常规方法缓解腹部胀痛程度,但常因禁食易引起小儿饥饿感强烈,哭闹加剧;按摩腹部不太配合,肛管排气常因粪便易堵管,需反复操作,患儿不耐受,引起患儿及家属不满,并不总是能获得满意效果。我院对小儿腹部胀痛患者采用小茴香热敷腹部的方法,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新生儿腹泻病8例;婴儿腹泻病27例;幼儿腹泻病15例;不完全肠梗阻10例。腹部平片示16例患儿腹部肠道积气,4例患儿肠管积 气扩张可见气液平面。主要临床表现:患儿饮食量较前减少或拒食,易哭闹,排便异常以排稀水样便为主,叩诊呈鼓音,肠鸣音亢进或减弱,同时可伴患儿一般情况的改变,如精神及反应欠佳,呼吸、心率的改变,尿量减少。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禁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尿量等,防止发生脱水症状,同时应特别注意患儿的腹胀腹痛情况有无缓解或加重,避免因哭闹加剧腹胀,在腹胀缓解,胃肠功能恢复时尽早开始进食、进水,从少量喂养逐渐过渡至正常食量。如腹胀仍未缓解,可从腹部沿脐周顺时针按摩50下,再行肛管排气减低肠内压力,肛管插入前先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轻轻插入7-10cm,边进管边观察是否有排气排便及腹胀腹痛减轻情况。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小茴香加红外线热敷腹部护理:将事先准备好的大小适中(15*20cm或30*20cm)的棉布袋(内含小茴香300克或500克),用适量清水浸湿后用微波炉中火加热3分钟,取出后用另一个干燥的棉布袋包裹,温度以不烫手即可,患儿取平卧位或半卧位,选择大小合适的小茴香包放置在小儿腹部,15-20 分钟/次,每日1-2次,或每隔4小时可再热敷一次。患儿可不必禁食,应少食多餐,少进易产生气体的食物。热敷期间护士不能离开患儿,积极做好健康宣教,纠正患儿不良卫生习惯,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部胀痛缓解情况、对护士知晓率和满意度等,防止小茴香袋移位、脱落或烫伤发生,做好交接班及记录。 1.3 评价指标 (1)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2)记录两组疗效比较;(3)记录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 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 组别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干预组(n=30)10.11±3.239.45±3.42 对照组(n=30)14.21±4.3615.12±5.17 P 0.0190.01 2.2两组疗效比较 干预组腹部胀痛缓解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干预组(n=30)22(73.33)6(20.00)2(6.67)28(93.33) 对照组(n=30)13(43.33)10(33.33)7(13.33)23(76.67) P 0.023 2.3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 小儿腹部胀痛不仅影响患儿的进食、睡眠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而且还可导致肠管张力增加,进一步加重肠壁的缺血缺氧状态,加重腹胀的程度,延长住院时间,所以积极治疗腹部胀痛显得尤为重要。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主要有温肾散寒、理气和胃、祛寒止痛的功效,成分中含有茴香油,渗透性好,能够穿透皮肤,另外茴香醚具有抗菌功效,可以预防多种感染性腹泻,促进炎症的吸收。既往研究采用小茴香热敷单用或联合穴位热敷防治患者骨折术后或剖宫产后腹胀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在使用小茴香包热敷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排除禁忌症。温度以不烫手为宜,热敷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发红,避免烫伤。传统的防治腹部胀痛的方法是通过禁食、按摩腹部、肛管排气等方法,但笔者认为禁食并不值得提倡,因为患者摄入不足可能出现脱水、低血钾等症状,而且患儿会因饥饿导致哭闹加剧,腹胀腹痛加重,同时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肠蠕动减慢,这样反而会加重腹胀,严重情况时还可能导致患者肠麻痹。本研究在对患者采用小茴香热敷腹部的同时让患者少量多餐,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机体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患者的肠蠕动功能,减轻腹胀。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通过禁食、按摩腹部、肛管排气等方法虽然能减轻腹部胀痛,但容易导致患儿饥饿,加重患儿哭闹,肛管的插入患儿有不适感,不容易配合;而干预组因小茴香包温热舒适,缓解腹部胀痛快,操作简便,患儿及其家属很容易接受,且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吴丽平,黄英,刘敏洁.小茴香热敷在妇产科腹部术后腹胀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19(35):101. [2]崔丽娜,马自英腹胀患儿的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2012.15(11). (收稿时间:2019-01-16) (收稿编辑:沙福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