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肿瘤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tooth-forming tissue),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主要发生于颁骨内,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于牙龈组织内(外周性肿瘤)。与机体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一样,牙源性肿瘤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因此牙源性肿瘤中可含类似于成釉器或牙髓的软组织,也可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或它们的混合结构或沉积物等硬组织。这组病损中包括发育异常、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各异。以往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上皮-间叶组织诱导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等,对牙源性肿瘤这组复杂的病损有过多种分类意见。1971年,WHO对牙源性肿瘤及其相关病损的组织学分类正式出版,从此对牙源性肿瘤的命名和诊断才有了国际统一的标准。1992年的第二版分类对前一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2005年WHO在前两版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又对牙源性肿瘤进行了新分类,本章对各类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描述将主要依据这一新分类。

WHO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5)

一、恶性肿瘤

(一)牙源性癌

l.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3.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内型

4.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外周型

5.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6.发生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7.发生于牙源性囊肿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瘤

8.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9.牙源性影细胞癌

(二)牙源性肉瘤

l.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肉瘤

二、良性肿瘤

(一)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具有成熟的纤维性间质,不含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l.成釉细胞瘤,实性/多囊型

2.成釉细胞瘤,骨外/外周型

3.成釉细胞瘤,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4.成釉细胞瘤,单囊型

5.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6.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7.牙源性腺样瘤

8.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二)含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成分的肿瘤,伴或不伴硬组织形成

l.成釉细胞纤维瘤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瘤

3.成釉细胞纤维-牙瘤

4.牙瘤

牙瘤,混合型

牙瘤,组合型

5.牙成釉细胞瘤

6.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7.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三)间叶性和/或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来源的肿瘤,含或不舍牙源性上皮

1.牙源性纤维瘤

2.牙源性黏液瘤/黏液纤维瘤

3.成牙骨质细胞瘤

(四)与骨相关的病变

l.骨化纤维瘤

2.纤维结构不良

3.骨结构不良

4.中心性巨细胞病变(肉芽肿)

5.巨颌症

6.动脉瘤样骨囊肿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tooth-forming tissue),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主要发生于颁骨内,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于牙龈组织内(外周性肿瘤)。与机体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一样,牙源性肿瘤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因此牙源性肿瘤中可含类似于成釉器或牙髓的软组织,也可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或它们的混合结构或沉积物等硬组织。这组病损中包括发育异常、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各异。以往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上皮-间叶组织诱导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等,对牙源性肿瘤这组复杂的病损有过多种分类意见。1971年,WHO对牙源性肿瘤及其相关病损的组织学分类正式出版,从此对牙源性肿瘤的命名和诊断才有了国际统一的标准。1992年的第二版分类对前一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2005年WHO在前两版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又对牙源性肿瘤进行了新分类,本章对各类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描述将主要依据这一新分类。 WHO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5) 一、恶性肿瘤 (一)牙源性癌 l.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3.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内型 4.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外周型 5.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6.发生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7.发生于牙源性囊肿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瘤 8.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9.牙源性影细胞癌 (二)牙源性肉瘤 l.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源性肿瘤练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源性肿瘤练习题 一、A1 1、下列有关骨化纤维瘤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女性较为多见 B、主要发生于10~39岁 C、不同组织学亚型的发病年龄有差异 D、边界不清 E、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牙移位 2、边界清楚、由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构成的病变,且有JTOF和JPOF两种组织学病变的疾病为 A、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B、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C、骨化纤维瘤 D、成釉细胞瘤 E、牙瘤 3、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由于颌骨膨隆引起牙移位、关系紊乱和颌面部变形。X线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单房性密度减低区,由于伴有硬组织形成,在病变的中央区域常见不透光区,此为以下哪种疾病的临床表现 A、骨化纤维瘤 B、成牙骨质细胞瘤 C、牙源性纤维瘤 D、舌下囊肿 E、皮样囊肿 4、肿瘤由结缔组织构成,钙化结构很多样,骨小梁可相互连接成网;常见无细胞的嗜碱性类牙骨质沉积物,此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舌下囊肿 B、成牙骨质细胞瘤 C、牙源性纤维瘤 D、骨化纤维瘤 E、皮样囊肿 5、以下哪项属于恶性牙源性肿瘤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C、多形性腺瘤 D、腺样囊性癌 E、成釉细胞癌

6、关于成釉细胞癌-原发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牙源性恶性肿瘤 B、肿瘤具有成釉细胞瘤的某些组织学特征 C、无浸润性,包膜完整 D、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增加 E、表现明显分化不良 7、以下哪项不是成釉细胞癌-原发型的组织学特点 A、核分裂 B、细胞多形性 C、无神经症状 D、局部坏死 E、神经周浸润及核深染 8、由先存的良性成釉细胞瘤发展而来的成釉细胞癌是 A、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B、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C、成釉细胞瘤-滤泡型 D、成釉细胞瘤-丛状型 E、成釉细胞瘤-棘皮瘤型 9、具有良性组织学表现、但发生了转移的成釉细胞瘤称为 A、恶性成釉细胞瘤 B、成釉细胞瘤-滤泡型 C、成釉细胞瘤-颗粒细胞型 D、成釉细胞瘤-基底细胞型 E、角化成釉细胞瘤 10、其“恶性”主要表现在临床行为,而不在组织学特点的恶性上皮性牙源肿瘤是 A、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B、成釉细胞癌-继发型 C、成釉细胞癌-去分化型 D、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E、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11、被称为黏液瘤或黏液纤维瘤的是以下哪项 A、成釉细胞纤维瘤 B、圆柱瘤 C、沃辛瘤 D、牙瘤 E、牙源性黏液瘤 12、牙源性黏液瘤的好发部位

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2月第20卷第1期JPMI ,February 2019,Vol.20.No.1 颌骨病变种类较多,影像表现相互类似。本文 总结62例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临床特征 和CT 表现,以提高对常见颌骨病变的CT 诊断能 力。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行CT 扫描并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和CT 表现。1.2方法:所有病例均行GE 双排螺旋CT (2013年3月前病例)或GE Optima CT 660型64排螺旋CT 机平扫,管电压100~120kV ,管电流100~200mA , 层厚2.5~5mm ,螺旋扫描。骨窗:窗位350H u ,窗宽2000H u ,软组织窗:窗位35H u ,窗宽350H u 。2名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遇意见不一致,经讨论达成一 致。 2结果2.1根尖囊肿:31例,占50%,男性17例,女性14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 诊断 张喜旺谭继文张爱平韩文罡 【摘要】目的分析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和CT 表现特征,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临床和CT 表现。结果颌骨囊肿性病变48例,其中根尖囊肿31例,囊肿多位于龋齿根尖,直径约1cm ;含牙囊肿14例,囊性病灶,膨胀性生长,轮廓光滑,其内可见畸形牙齿或正常牙冠;角化囊肿2例,多房性囊性病灶,沿下颌骨长轴生长;切牙管囊肿1例,位于上颌骨切牙管。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3例,其中造釉细胞瘤11例,颌骨内类圆形或多分叶肿块,囊实性,颌骨皮质变薄,内缘多个切迹或断续,病灶内可见未长出的磨牙,邻近牙根切削、移位、脱失;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例,病变范围大,下颌骨体积增大,骨皮质完整,病灶呈毛玻璃样,与正常骨间无明显界限。骨化性纤维瘤1例,下颌骨内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可见斑片状骨质密度,骨皮质完整。骨肉瘤1例,下颌骨体部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并颌骨内骨性密度肿块。结论 结合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特征,CT 扫描能对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初步 诊断,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关键词】颅下颌骨病症;体层摄影术;诊断 DOI :10.16106/https://www.doczj.com/doc/e013455754.html,14?1281/r.2019.01.006作者单位:036002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CT 室Diagnosis of tumors and tumor ?like diseases in the jaw by CT Zhang Xiwang,Tan Jiwen,Zhang Aiping,Han Wengang.Department of CT ?Room,Shuochengqu People 忆s Hospital,Shanxi 036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 and CT imaging data about the jaw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 ?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dentifying these diseases.Methods The clinic and CT imaging data of 62cases with jaw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ease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Forty ?eight cases were cyst.Respectively,apical cyst added up to 31cases,which was usually found to circle the root of decayed tooth,its diame ?ter was approximately 1.0cm.Dentigerous cysts of 14cases were counted,they expansively grew with smooth contour and there was often a dental crown or deformity tooth in them.Two cases were proved to keratocyst,they were multi ?locular and grew along long axis of the mandible.Only 1case was incisive canal cyst,it located in the incisive canal.Benign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eases were 13cases.Eleven of them were ameloblastomas,they were often solid ?cystic,more lobular,occasionally there was an unerupted odontoprisis in the cyst,the border upon cortex of the jaw became thin,even broke,the invaded roots were truncated and shifted,even fell off.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and os ?sifying fibroma were each 1case.The former had wide range lesion with unclear boundary,the lesion looked like ground glass,the ill mandible increased in volume with whole bone cortex.While the latter was a quasi ?circular mass,which had inhomogeneous density with patchy bone density in it and whole bone cortex.Of all cases,one osteosarco ?ma was found,the mandible was destroyed while tumor bone was found in lesion.Conclusion To combine age of patient,position of les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the jaw tumors and the tumor ?like diseases may be tentatively di ?agnosed by CT imaging,the final diagnosis for them need examine by pathology.【Key words 】Craniomandibular disorders;Computed tomography;Diagnosis 18··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五、十六、十七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牙源性肿瘤、其他肿瘤和瘤样病变

1.含牙囊肿以区最常见,其次为区,X线显示颌骨内多为边界清楚的单房透射影,囊腔内含有未萌出的牙冠;含牙囊肿囊腔内含有淡黄色透明液体。含牙囊肿囊壁上皮来源于。 2.根尖囊肿X线可见根尖区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区,边界清楚,有骨白线。光镜下最具特征性的组织结构是:泡沫细胞、胆固醇结晶裂隙和透明小体。其囊壁上皮多来源于。 3.鳃裂囊肿好发部位是:,组织来源是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主要是第鳃裂);肉眼可见囊腔内含有液体,镜下可见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并形成。 4.甲状舌管囊肿发生部位为:,组织来源是:。 5.成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良性上皮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术后复发率高。好发部位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特殊体征是颌骨膨胀多向唇颊侧发展,按压有乒乓球样感。主要病理类型有、、、四种,其中第一种还可细分为、、、、、。 6.牙源性钙化囊性瘤:上皮呈立方或柱状细胞,细胞核远离基底膜,纤维囊壁中可见灶性影细胞团块。 7.牙源性腺样瘤上颌尖牙区多见,肉眼切面实性灰白色,囊液淡黄色胶冻状或者血性液体。镜下可见、、、。 8.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特征性结构:。 9.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以下颌磨牙及升支部、上颌第一磨牙区多见;肿瘤沿颌骨前后方向生长,颌骨可向舌腭侧膨隆,按之也有乒乓球样感。

肉眼可见囊腔内含有黄白色发亮的片状物或干酪样物质(即角化物)。镜下的组织学特点:(常考)按照由表及里记忆,很好记的。该肿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易复发的原因要了解,是考点)。 10.牙源性粘液瘤瘤细胞间有大量淡蓝色黏液基质具有特征性。 11.骨化纤维瘤镜下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构成,排列成旋涡状,骨小梁周围有成排的成骨细胞。 12.口腔鳞癌发生部位以多见,其次是、、、、等。舌癌是指舌前2/3部发生的癌,其中,发生于舌中1/3侧缘的居多。口腔鳞状细胞癌一般在癌巢中心会形成角化珠,又称癌珠。 13.口腔疣状癌属于高分化鳞癌,具有高分化鳞癌的一般特征,以外生性、疣状缓慢生长和边缘推压为特征,呈推进式侵犯间质,无浸润边缘,彻底切除不易复发,一般不转移。

口腔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知识点二 囊肿位置及来源

囊肿特色 1)面部囊肿 皮脂腺囊肿 病因: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特点:中央有黑色素点,可恶变---皮脂腺癌 治疗:梭形切口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病因:胚胎时遗留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后者也可因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 特点:

触诊--面团感、坚韧有弹性 2)颈部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位置:颈正中线,舌盲孔至胸骨切迹,舌骨上下最常见 特点:随吞咽伸舌动作移动,无粘连,可癌变。甲状舌管囊肿与异位甲状腺同时存在 内容物:可见透明或微混浊,黄色稀薄或黏稠液体。 治疗:手术切除囊肿或瘘管,应将舌骨中份一并切除。

鳃裂囊肿 第一鳃裂囊肿:下颌角以及腮腺区 第二鳃裂囊肿:肩甲舌骨肌水平以上,最多见 第三、四鳃裂囊肿:颈根区 第二鳃裂囊肿 位置:颈上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处 特点:生长慢,无特殊不适,可有肿大缩小史(囊壁内含淋巴样组织及淋巴滤泡,呼吸道感染可变大)、可恶变 继发感染后,可伴发疼痛,放射至腮腺区 内容物:黄色或棕色,清亮,含或不含胆固醇的液体(淋巴液) 第二鳃裂瘘 鳃裂囊肿穿破形成的鳃裂瘘:不完全瘘,只有外口 先天未闭合鳃裂瘘:原发性,内外口均有 外口--常见颈中上1/3,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内口--咽侧壁 第一鳃裂瘘:外口--耳垂至下颌角的任何地方,内口--可有可无

治疗:手术切除,第二鳃裂-注意副神经,第一鳃裂,注意面神经 囊性水瘤 位置:颈部锁骨上,下颌下区或上颈部 特点:肤色正常---波动感--体位阴性--透光阳性 内容物:淋巴液透明淡黄 治疗:以硬化剂(常用平阳霉素)注射为主,可配合手术治疗 唾液腺---囊肿 病因—外渗性---80%---无衬里上皮---创伤引起 —潴留性---少见---有衬里上皮---阻塞引起 黏液囊肿---外渗性---最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 部位:下唇及舌尖腹侧 临表:半透明、淡蓝色、似水泡 内容:蛋清样黏液 治疗:1.抽净囊液后2%碘酊注射2-3min 2.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与囊肿相连的腺体必需切除

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s) (一)良性牙源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一般型: 滤泡型 follicular pattern 丛状型 plexiform pattern 棘皮瘤型 acanthomatous type 颗粒细胞型 granular cell type 玻璃样变 marked hyalinization 促结缔组织增生型 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 基底细胞型 basal cell ameloblastoma 角化型 keratomaloblastoma: 生乳头状角化成釉细胞瘤 (Papilliferous Keraloameloblastoma) 单囊型:一型;二型;三型 周边型 一般型成釉细胞瘤 classical ameloblastoma 临床特点: 年龄:30-39岁常见 性别:男≈女 部位:下颌>上颌,特别下颌磨牙区和升支最常见 症状:无痛, 生长缓慢 体征:颌骨逐渐膨大,变形,骨质变薄,乒乓感,表面黏膜正常,牙可松动,移位,脱落,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 X 线:单房或多房,透射阴影,边界清晰,不规则,呈扇形或切迹壮,可有分隔,埋伏牙,但无钙化灶。 病理改变: 大体:肿瘤大小不一,包膜不完整,与骨组织界限不清,剖面呈囊性或实性,或二者兼有,囊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实性区呈灰白色,质较软。 镜下: 滤泡型 1. 肿瘤上皮细胞形成上皮团块,周边细胞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核呈栅栏状,排列远离基膜,似成釉细胞,中央细胞呈多边形,连接疏松,似成釉器星网状层。 2. 有时滤泡中央可出现:鳞状化生,颗粒性变,囊性变, 有时滤泡周边可出现:玻璃样变。 3. 肿瘤间质为成熟的结缔组织。 丛状型 1. 肿瘤上皮形成网状,周边细胞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中央细胞类似星网状层细胞,含量较少。 2. 肿瘤的间质可发生囊性变。 生物学行为: 1. 为良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局部浸润性生长,易复发。 2. 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可危及生命。 组织发生: 1. 成釉器 2. Malassez 上皮剩余 3. Serres 上皮剩余 4. 缩余釉上皮 5. 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如含牙囊肿) 6. 口腔粘膜上皮

牙源性肿瘤

实验七牙源性肿瘤 一、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是良性牙源性上皮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它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牙源性肿瘤的59.3%。 三种类型,—即一般型、单囊型和周边型成釉细胞瘤。 (一)一般型成釉细胞瘤 一般型成釉细胞瘤又称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重要生物学特点一是肿瘤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浸润性生长,二是肿瘤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特别是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这些部位的肿瘤可直接扩展至眼眶、上颌窦或颅底部而危及生命。 [临床特点] 1、常见于30一49岁,平均年龄40岁.为成人型成釉细胞瘤。 2、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3、为无痛性、渐进性颅骨膨大,膨胀多向唇颊侧发展。骨质受压则吸收变薄,压之有 乒乓球样感。 4、肿瘤区牙可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较大时可致面部变形,疼痛少见。 5、X线片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溶骨性破坏。肿瘤区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 6、复发率高50—90% [病理] 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可由小指头至小儿头般大。剖面常见有囊性和实性两部分.囊性区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 组织学上,主要类型、细胞变异以及其他变异三种, 1.主要类型有两型,即滤泡型和丛状型,但同一肿瘤内两种类型同时存在。 (1)滤泡型 瘤上皮形成或多或少的孤立性上皮岛。上皮岛中心部由多边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之间彼此硫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上皮岛的周边部围绕一层 立方状或校状细胞,类似于内釉上皮或前成釉细胞,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即极性倒置。滤泡之间的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 (2)丛状型 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其周边部是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被周边细胞包围的中心

牙源性肿瘤

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是由成牙组织(tooth-forming tissue),即牙源性上皮、牙源性间充质或牙源性上皮和间充质共同发生的一组肿瘤。主要发生于颁骨内,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于牙龈组织内(外周性肿瘤)。与机体其他部位发生的肿瘤一样,牙源性肿瘤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因此牙源性肿瘤中可含类似于成釉器或牙髓的软组织,也可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或它们的混合结构或沉积物等硬组织。这组病损中包括发育异常、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各异。以往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上皮-间叶组织诱导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等,对牙源性肿瘤这组复杂的病损有过多种分类意见。1971年,WHO对牙源性肿瘤及其相关病损的组织学分类正式出版,从此对牙源性肿瘤的命名和诊断才有了国际统一的标准。1992年的第二版分类对前一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2005年WHO在前两版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又对牙源性肿瘤进行了新分类,本章对各类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描述将主要依据这一新分类。 WHO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5) 一、恶性肿瘤 (一)牙源性癌 l.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3.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内型 4.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 外周型 5.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6.发生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7.发生于牙源性囊肿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瘤 8.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9.牙源性影细胞癌 (二)牙源性肉瘤 l.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2.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牙肉瘤 二、良性肿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