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

1 总论

特变电工所属的大型变压器公司有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并联电抗器的厂家。对大型并联电抗器的研制从1988年开始,而生产小型电抗器起始于70年代,主要是应国防和科研急需而制造的一些具有高、精、尖技术特点的产品。1991年至1998年,进行了长达近8年的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研究、开发、设计工作。早在1979年沈变与西变同时引进ALSTHOM公司500kV并联电抗器技术。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沈变在原有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地掌握了ABB、SIMENS、MEZ (莫斯科电工厂)、VIT(乌克兰变压器研究所)、ZTR(乌克兰变压器厂)、ALSTHOM、东芝、日立、西屋、传奇等等公司或厂家的电抗器技术,并且分别从日本和美国引进了关于电场、磁场、温度场、机械振动及噪声的计算机软件,对上述厂家的电抗器产品进行验证并深入研究,进行自主开发,分别设计出了500kV、330kV、220kV等各个电压等级的并联电抗器,并且用所引进的两种软件对其各种技术参数进行了双重验证。针对并联电抗器易发生局部过热、振动大两个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并在生产中反复验证,发明了两项专利结构——全方位漏磁屏蔽和三处压紧系统。首次制造500kV级并联电抗器BKD-50000/500便一次试验合格。特点是:无局部过热、低损耗、低噪声、小振动、低局放,技术性能指标为国际先进水平。证明:全方位漏磁屏蔽系统是杜绝局部过热、大幅度降低损耗的科学方法;三处压紧系统是减小振动和噪声的科学方法。

特变电工新疆变压器厂2002年开始研制并联电抗器,其第一组220 kV并联电抗器BKD-10000/252于2002年10月30日在四川理县杂谷脑水电站投入运行。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始研制并联电抗器,所研制的500kV 并联电抗器BKD2-50000/550-110于2004年4月5日完成全部试验,本台产品所有试验在武汉高压试验研究所、沈阳变压器研究所、中国变压器产品检测中心监试下全部一次试验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性能为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温升试验是在1.5?550/√?3 kV下进行的,磁化曲线也测试到1.5?550/√?3 kV。2003年8月,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在西北电网750 kV示范工程所属800kV并联电抗器

BKD-100000/800-110招标中中标,成为我国第一个800kV并联电抗器制造厂。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中标后,特变电工花巨资从乌克兰变压器研究所引进了全套设计验证软件和BKD-100000/800-110并联电抗器的图纸和工艺文件,目前该产品正在制造中。

应该说特变电工高压并联电抗器起点较高,并且是自主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

总的说,铁芯电抗器的中心问题是漏磁和振动问题,实际运行中的主要故障是漏磁通引起的局部过热和振动,这也是世界性难题。因此特变电工研制并联电抗器的重点放在如何克服局部过热和减小振动这个问题上,所研究出来的独特结构和特殊工艺都围绕克服局部过热、降低损耗、降低噪声、减小振动、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这一最终目的。

2 特殊结构

概括起来,在并联电抗器中特变电工所采取的特殊结构措施如下:

第一,采用全方位漏磁屏蔽系统,即为全部漏磁通提供高导磁率低电导率的完整回路,使漏磁通在磁屏蔽中流通而无法进入夹件和油箱钢板等结构件,实践证明这是杜绝局部过热和大幅度降低损耗的科学方法,这是本公司的专利技术;

第二,器身结构上,采用大电抗高度小辐向结构,目的是使并联电抗器先天就具有小漏磁通的本性。从数值上讲,我们把铁芯电抗器铁芯柱外表面与线圈内表面之间的区域称为主空道,主空道的漏磁通密度值是衡量总漏磁量的关键参数,目前国内外的高抗的主空道的磁密值有的高达0.6T,而特变电工产品的控制值要低得多;

第三,铁芯结构采用强力压紧措施,除铁芯柱中心有拉紧螺杆之外,在旁轭的两端还各有数根拉螺杆,计算结果证明采用这种压紧方式后,不仅总压力增大,而且由于铁芯自由度的减少,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铁芯的固有频率下降为10HZ 左右,从而使其更加远离由交流电所引起的铁芯饼电磁震荡频率100HZ,因而不易发生共振;

第四,绕组采用机械强度较好的饼式结构,具有绕组幅向小,等效直径小(总漏磁通小)、冲击分布均匀且无振荡的特点;并且在绕组中采用本公司独特导向结构,多台产品实测平均铜油温差都低于15K,表明特变电工这种独特饼式绕组,有很好的散热能力和过载能力;

第五,器身与油箱不仅通过强力定位措施定位,而且在其连接处采用特殊的

减振机构来减小机械振动和机械噪声;

第六,油箱为梯形顶的方油箱,并填充有阻尼物来消音和减振;

第七,散热器可挂本体,亦可集中布置。集中布置时,一台电抗器的全部散热器分两组,每组单独包装运输,现场整体安装,比较简便。

3 主要工艺和试验

为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为了保证提供无局部过热、低损耗、低局放、低噪声、小振动的优质可靠的铁心电抗器,在工艺上特变电工采取如下主要措施:第一,铁芯饼(包括心饼叠片与大理石垫块)置入精加工模具中,进行真空压力浇铸:用模具的精度来保证铁芯饼的制造精度,用抽全真空后注入环氧树脂加压浇铸的措施来保证铁芯饼的整体强度,既可保证铁芯饼运行的可靠性,又可降低铁芯饼硅钢片机械振动的噪声;其中真空浇铸罐的真空度达10P a以下,加压达4个标准大气压;

第二,铁芯饼叠片为数十个扇形所组成的辐射形,每个扇形由计算机控制的专用剪板机自动剪切成形,并且实现了顺磁方向剪切;

第三,严格按规定的工艺方法和步骤进行铁芯的紧固,主要压紧螺杆都要在液压状态下紧固和测量拧紧的力矩;

第四,为防止渗漏油,所有密封面都机加工,采用法兰带槽、嵌入密封胶垫的刚性连接结构;

特变电工的电抗器试验完全执行IEC标准和国标。其中沈变公司超高压试验室拥有1000kV、15万kV A电力变压器和150Mvar补偿电容器;衡变公司高压试验室拥有1200kV、250MV A电力变压器和250MVar补偿电容器,因此对800 kV及以下的并联电抗器可进行规定电压下的温升试验和直到1.5倍额定电压的伏——安特性线性度测试。而且该公司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在1.1倍额定电压下做温升试验。

4、全国独一无二的制造和试验设备

4.1 从瑞典阿斯通进口的全自动铁心饼硅钢片剪切线,是全国唯一的一条,它所实现的、其它厂家所做不到的主要优点是:第一,剪切毛刺小于0.02mm;第二,在我国铁心电抗器制造业上首次实现了顺磁方向的剪切,这既可以减少铁心损耗,又可以降低绕行磁通可能引起的绕组局部过热;第三,可以剪出各种较复杂的片形,尤其是使铁心饼无边缘的尖棱,保证铁心饼不过热、电磁噪声小;4.2 铁心饼全真空压力浇铸设备,其优点第一是真空度高,真空残压小于10P a,

可以保证环氧树脂渗满片间;第二是能够加4个大气压,进一步环氧树脂渗满片间(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台设备);第三,在铁心饼真空压力浇铸全过程中真空度、温度、压力全部由计算机按设置程序自动控制;

4.3 磁屏蔽自动绕制设备,自动控制绕制尺寸和松紧度;

4.4

4 绕组、绝缘、磁屏蔽、整体结构简介

4.1 并联电抗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特变电工高抗采用芯式结构,与壳式结构相比,芯式结构的高抗具有损耗小、振动小、不易发生局部过热、可靠性好等优点。结构简述如下:“口”字形铁轭,中间立铁芯饼摞成的铁芯柱,铁芯柱外套芯柱地屏、绝缘、绕组和围屏,旁轭外围旁轭地屏和围屏;在绕组两端设置器身磁屏蔽,在前后侧箱壁上设置箱壁磁屏蔽,从而在器身两侧由器身磁屏蔽和箱壁磁屏蔽构成完整的漏磁回路,屏蔽漏磁。

4.2结构示意图如图2。铁芯用高导磁、低损耗的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30ZH120制造,夹持件材料为不导磁钢20Mn23Al,紧固件材料为1Cr18Ni9TI。设有三处压紧结构。铁轭采用矩形截面直接缝,铁芯饼为中间带小孔的辐射圆环形,以减少主磁通绕行时的损耗;下夹件采用“Ⅱ”形结构,装配后构成稳定的杠架结构,以提高铁芯机械强度。

4.3 绕组电气原理接线示意图如图3。绕组为上下两路并联的内屏-连续式,每支路首端十数段为插入电屏的绝缘加强度,其余为连续段;与层式绕组相比,这种饼式绕组具有等值半径小、电抗高度大、漏磁通小、冲击分布均匀且无震荡的优点;绕组中设置特殊的导向结构,已出厂和运行的100多台高抗实测绕组温升都低于15K,证明这种绕组有很好的散热性能和很强的过载能力。导线为电解铜换位导线,导线绝缘为Dainison高强度电缆纸或芬兰纸。

4.4 绝缘结构的特点是使工频电场均匀、冲击分布合理且无震荡。主纵绝缘经过软件严格验证:纵绝缘分匝绝缘和段间绝缘,对工频保证匝间和段间工作场强低于2000V/mm,同时使大小段间油道分布,保证冲击分布合理且无震荡;主绝缘分为绕组对芯柱地屏、旁轭围屏、上下铁轭(上下器身磁屏蔽)、油箱壁(箱壁磁屏蔽)及引线对地电位的绝缘,在这些部分利用薄纸筒、瓦楞纸板、皱纹纸等分割为薄纸筒小油道结构,重要之处采用电屏蔽,并且所有地电位电极面向高

电位电极的那一侧都加工成圆柱面和圆球面,彻底消除电场中电荷集中现象。绝缘纸板采用Weideman公司的T1和T4。

4.5 磁屏蔽的主体为硅钢片,结构中消除尖棱和尖角。

4.6 电抗器油箱结构请参看并联电抗器外形图如图6。油箱及散热器、储油柜等附件能承受全真空(真空残压133Pa及以下)。

图1并联电抗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a.铁轭;b.绕组、绕组围屏及绝缘;c.器身磁屏蔽及其电屏;d.箱壁磁屏蔽及其围屏;e.铁芯柱及芯柱拉螺杆;g.压梁;h.油箱;

简要说明:铁芯电抗器的中心问题是漏磁和振动问题,实际运行中的主要故障也是世界性难题是漏磁通引起的局部过热和振动,因此特变电工研制并联电抗器的重点放在如何克服局部过热和减小振动这个问题上。特变电工在高压并联电抗器中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其中两项为:全方位漏磁屏蔽系统、三处压紧结构,第一项专利技术杜绝了局部过热、大幅度降低了损耗,第二项专利技术减小了振动、降低了噪声。

由图1中可以看出:

(1),在全方位漏磁屏蔽系统中器身磁屏蔽与箱壁磁屏蔽配合,构成了完整的漏磁回路,使几乎全部漏磁通在其中顺利流通而不能进入夹件、油箱等,因此夹件、油箱等无局部过热。该公司已经生产的高抗实测色谱全都正常,证明内部无过热;红外线扫描外壳无热点,最高温度等于油面温度,证明无漏磁通进入外壳。

(2),所谓三处压紧结构即除芯柱处有压紧器身的拉螺杆外,在旁轭处也有

压紧器身的拉螺杆。其优点分两方面:第一,能提供更大的总压力;第二,使铁芯的固有频率更加远离交流电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证明采用这种压紧方式后,铁芯的固有频率从20HZ左右下降为10HZ以下,从而使其更加远离由交流电所引起的铁芯饼电磁震荡频率100HZ,因而不易发生共振。

(3),器身结构上,采用大电抗高度小辐向结构,目的是使并联电抗器先天就具有小漏磁通的本性。从数值上讲,目前国内外的高抗的主空道的磁密值有的高达0.6T。而特变的产品的控制值要低得多。

图2并联电抗器铁芯结构示意图

简要说明:铁芯用高导磁、低损耗的晶粒取向冷轧硅钢片30ZH120制造,夹持件材料为不导磁钢20Mn23Al,紧固件材料为1Cr18Ni9TI。设有三处压紧结构。

图3并联电抗器绕组接线原理示意图

简要说明:绕组采用内屏连续式结构,用绝缘加强的换位导线绕制,上下两支路并联。

5 主要科研成果

沈变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由美国和日本引进了用于变压器、电抗器的电场、磁场、机械振动、噪声研究的软件,并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原子能所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衡变公司于2003年从VIT引进了750kV并联电抗器的全套计算和验证软件和设计工艺文件,进行并完成了产品的全面的科研及试验,主要成果及应用举例如下:

5.1 涉及磁化曲线计算的产品μ-B特性研究

通过大量分析、计算、模型试验和产品试验验证,沈变已经归纳总结出数种厂用硅钢片的μ-B曲线,可以准确计算、设计并联电抗器的磁化曲线,并且所有并联电抗器都至少进行1.5额定电压及以下的磁化曲线测量。特变电工的该项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未见相关报道。

5.2 并联电抗器电场研究

500kV进线局域冲击电场分布图

Emax=26.8kV/mm

(绝缘水平:全波1675kV)

5.3 并联电抗器外部线端对地短路时绕组机械力研究

5.3.1 基本参数:

型号:BKD-50000/500

额定容量:50000kvar

额定电压:550/3kV

额定电流:157.5A

额定频率:50HZ

额定电抗:2016Ω

直流电阻:1.838Ω

5.3.2 绕组型式:

饼式:内屏-连续式

导线:换位导线HQQ

中部进线,上下两支路并联,每支路72段

5.3.3 计算内容:线端对地突发短路时绕组机械力

5.3.4 计算原理:电抗器等值电路为L、R回路,线端对地突发短路时,外部对电抗器无电流冲击,储存在电抗器中的磁场能量按L、R所决定的时间常数释放。

5.3.5 计算结果:计算软件SAP91

轴向力与径向力分布图示

短路时线圈轴向力沿线圈高度分布短路时线圈径向力沿线圈高度分布

线圈机械力计算结果表

线饼对夹件机械力计算结果

5.3.6 验证结论

线端对地短路时,电抗器释放电磁能量,作用力最大值为:线圈径向力(作用应力)0.07kgf/mm,轴向力18.95t,线圈足够安全。

5.4 并联电抗器漏磁场研究

BKD-50000/500电抗器漏磁计算

5.4.1 额定数据

(1)额定容量:50000kVar

(2)额定电压:550/3kV

(3)额定电流:157.5A

(4)额定频率:50HZ

5.4.2 磁场计算

计算软件:美国ANSOFT软件

5.4.3 计算结果

低压侧

5.5 并联电抗器漏磁分布图

5.6 并联电抗器振动研究

电抗器BKD-50000/500的铁芯振动特性计算分析

5.6.1 计算方法

利用SAP91有限元软件包,对并联电抗器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在模型生成中将上铁轭、旁轭及铁芯饼中硅钢片部分处理为8节点三维实体元将大理石饼简化为空间三维梁单元,最后铁芯有限元网格图为:

5.6.2 计算结果

5.6.2.2 对应各阶固有频率的振型共十阶从略。

5.6.3 结论

此结构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均小于50HZ,远小于励磁倍频100HZ,因此符合减小振动的要求

7并联电抗器型谱

7.2 330kV并联电抗器型谱

7.3 220kV并联电抗器型谱

7.4 66kV、35kV并联电抗器型谱

上述型谱中仅列出常见并联电抗器的种类。特变电工现在能生产额定电压等级为800kV及以下、单台容量为120Mvar及以下的各种规格的并联电抗器。

电抗器基本知识介绍

电抗器基本知识介绍 一、干式电抗器的种类与用途 电抗器是重要的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补偿杂散容性电流、限制合闸涌流、限制短路电流、滤波、平波、启动、防雷、阻波等作用。根据电抗器的结构型式可分为空心电抗器、铁心电抗器与半心电抗器。 补偿杂散容性电流的电抗器主要有并联电抗器与消弧线圈。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限制电力传输系统的工频电压升高现象,工频电压升高的原因在于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不对称对地短路故障与突然甩负荷。消弧线圈通常应用在配电系统,它的作用是使得单相对地短路电流不能持续燃烧,导致电弧熄灭。消弧线圈通常具有调谐功能,可根据电力系统的杂散电容与脱谐度改变其电感值。 串联电抗器或称阻尼电抗器的作用是限制合闸涌流。串联电抗器与电力电容器串联使用,用于限制对电容器组合闸时的浪涌电流,通常选取电容器组容量的6%。 限流电抗器是串联于电力系统之中,多用于发电机出线端或配电系统的出线端,起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为了与其他电力设备配合,其实际阻抗不能小于额定值。 滤波电抗器与电容器配合使用,构成LC谐振支路。针对特定次数的谐波达到谐振,滤除电力系统中的有害次谐波。 平波电抗器应用在直流系统中,起限制直流电流的脉动幅值作用。在设计平波电抗器时须注意线圈中的电流是按电阻分布的,设计时最好采用微分方程组计算。若按交流阻抗设计可能造成线圈出现过热现象,且阻抗值未必准确。 启动电抗器用于交流电动机启动时刻,限制 防雷线圈通常用于变电站进出线上,减 阻波器与防雷线圈的应用场合相仿,线 用于阻碍电力 便于将通讯载波提

取出来,实现电力载波的重要设备。 户外空心干式电抗器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一代电抗器产品,如图1.1所示。它是利用环氧绕包技术将绕组完全密封,导线相互粘接大大的增加了绕组的机械强度。同时利用新的耐候材料喷吐于包封的表面,使得产品能够满足在户外的苛刻条件下运行。包封间由撑条形成气道,包封间与包封内绕组多采用并联连接以便满足容量与散热的要求。为了满足各个并联支路电流合理分配的需要,采用分数匝来减少支路间的环流问题。为了能够形成分数匝,采用星形架作为绕组的出线连接端。绕组的上下星架通过拉纱方式固定,固化后整个产品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的电抗器与传统方式的电抗器相比较具有可以直接用于户外、电感为线性、噪音小、防爆、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因而对于某些此产品有可能正逐步取代其他形式的电抗器。 由于受到绕组结构的限制,户外空芯干式电抗器通常不适合电感量(>700mH )较大或电感较小(<0.08mH)但电流较大的场合,否则就会造成体积过于庞大或者支路电流极不平衡。在这两种极端条件下,需要适当改变线圈的绕线形式。此外,空心电抗器通常占地面积最大、对外漏磁最严重,这是这类电抗器的主要缺点。 干式铁心电抗器主要是由铁心和线圈组成的,如图1.2所示。干式铁心电抗 器主要由铁心、线圈构成。铁心可分为铁心柱与 铁轭两部分,铁心柱通常是由铁饼与气隙组成。 线圈与铁心柱套装,并由端部垫块固定。铁心柱 则由螺杆与上下铁轭夹件固定成整体。对于三相 电抗器常采用三心柱结构,但对于三相不平衡运 行条件下,需采用多心柱结构,否则容易造成铁 心磁饱和问题。干式铁心电抗器的线圈通常采用 浇注、绕包与浸漆方式。由于铁磁介质的导磁率极高, 而且其磁化曲线是非线性的, 故用在铁心电抗器中的铁心必须带气隙。带气隙的铁心,其磁阻主要取决于气隙的尺寸。由于气隙的磁化特性基本上是线性的, 所以铁心电抗器的电感值取决于自身线圈匝数以及线圈和铁心气隙的尺寸。由于干式铁心电抗器是将磁能主要存贮于铁心气隙当中,铁心相当于对磁路短路,相当于只有气隙总长度的空心线圈。因此铁心电抗器线圈的匝数较少, 从而图1.2 干式铁心电抗器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编号:SY-AQ-0261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Function of shunt reactor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

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靠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1、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产生潜供电流的原因:故障相虽以被切断电源,但由于非故障相仍带电运行,通过相间电容的影响,两相对故障点进行电容性供电;由于相间互感的影响,故障相上将被感应出一个电势,在此电势的作用下通过故障点及相对地电容将形成一个环流,通常把上述两部分电流的总和称之为潜供电流。潜供电流的存在,使得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短路处的潜供电弧不可能很快熄灭,将会影响单相自动综合闸的成功率。 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熄灭。 2、有利于消除发电机的自励磁。

10kV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书

招标编号:xxxxxxx-xx-xx 江苏省电力公司工程 10kV铁芯并联电抗器 招标文件 第二卷技术规范书 江苏省电力公司 200x年x月

目录 1. 总则 2. 工作范围 2.1 供货范围 2.2 服务范围 2.3 技术文件 3. 技术要求 3.1 标准 3.2 使用环境条件 3.3 技术要求 4. 质量保证 5. 试验 6. 包装、运输和储存 7. 制造厂应提供的数据及资料 8. 卖方应填写的主要部件来源、规范一览表 附表1: 10kV铁心并联电抗器供货表 附表2: 投标差异表(格式)

1. 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铁心并联电抗器, 它提出了该电抗器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卖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如压力容器、高电压设备等)。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 不管是多么微小, 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 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7 卖方在应标技术规范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的技术差异。如果卖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买方发现卖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规范的条文存在差异,买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 卖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规范并按本技术规范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并联电抗器的选择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并联电抗器的选择及保护装置的配置 来源:时间:2007-06-13 字体:[ 大中小 ] 投稿 摘要: 本文讨论了在地方电网工程设计实践中,线路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台数、装设地点、继电保护配置等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电抗器分为铁芯的和空芯的两大类。铁芯电抗器有线路并联电抗器和消弧线圈两种,其构造与变压器相似,不同的是其铁芯带有气隙,电抗器的线圈只有一个,不分一次和二次。空芯电抗器有水泥电抗器,用电缆做成空心线圈,沿线圈圆周均匀对称的用水泥浇注,把线圈匝间固定起来。水泥电抗器大多用在大容量发电厂或变电站的输配电系统中。 一、并联电抗器容量及台微选择 二、在大电力系统中,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台数、装设地点、中性点小电抗器参数及伏安特性等的选择比较复杂,需对工频暂态及稳态电压升高、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发电机自励磁、谐振过电压等方面进行专题计算、模拟试验和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 对地方小电力系统,我们是对工频电压升高,发电机自励磁计算分析后,再根据小电力系统实际情况来确定并联电抗器容量。其推荐值可按下式初步计算。 若线路电压为110~220千伏,线路长度在300公里以下,取0.4~0.45.线路电压为330千伏,线路长度在300公里以上,可取0.5 Ue——电力网额定线电压(千伏)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d5695043.html, Ic.——电力网电容电流(千安) 此值可用计算或直接测量的方法求得.如果能从有关手册查出输电线的电纳,则可直接由下式计算求得: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浏览更多信息

可查表求得(表略).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并联电抗器容量后进行标准化,选取铁芯式电抗器.其台数决定于并联电抗器总容量的大小,设计容量在10000千乏以上,投切次数少,可选一台集中补偿;8000千乏以下适用于小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低,一般选两台分散补偿,有利于运行调整. 并联电抗器可向特种变压器厂订货,选取BKSJ型. 二、装设地点及安装方式 理论上讲,并联电抗器装设地点设在线路的哪一方都可以.但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所选并联电抗器电压等级高低、新建工程是否需要补偿,工程扩建时是否有安装地方,控制操作是否方便灵活等各方面因素后再确定. 对大电力系统,补偿容量大,电压高,可集中安装在区域性枢纽变电所高压倒,采用户外安装方式.因投切次数少,在满足开断容量条件下可采用隔离开关和油开关操作. 小电力系统的补偿容量小,电压等级低,可户外分散安装。为了运行、调整投切灵活力便,可采用ZN型真空断路器开关柜. 三、保护装置的配置 (-)装设瓦斯保护.当并联电抗器内部由于短路等原因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及时动作并跳闸。当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及时发出信号。 瓦斯保护流速整定值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并联电抗器容量、冷却方式及导油管直径。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均采用经验数据进行整定。 1.并联电抗器容量≤10000千乏、导油管直径≤5.3厘米或瓦斯继电器为QJ1一50型时,流速值可取0.6~0.8米/秒。 2.当并联电抗器容量大于10000千乏以上,导油管直径为8.0厘米或瓦斯继电器为QJ1一80型时,流速值可取0.8~1.2米/秒。 3.对于强迫油循环冷却的并联电抗器不低于1.1米/秒。 (二)装设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大容量并联电抗器装设差动保护,小容量若灵敏度满足要求时可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以防御并联电抗器内部及其引出线的相间和单相接他短路。在可能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下,保护装置不应该误动作.并联电抗器装设过电流保护作为差动保护的后备,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三)装设过负荷保护,以防御电源电压升高和引起并联电抗器的过负荷。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后作用于信号。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电抗器技术协议(国网)

国网四象限电抗器技术协议 1.概述: 本电抗器是四象限电压源变流器滤波使用的电感,采用的是铁芯电抗器技术,线圈和铁心采用水冷板冷却技术,温升低。 2.执行标准 GB10229-1988 《电抗器》 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 GB1094.3;.5-1985 《电力变压器》 GB6450-1986 《干式变压器》 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击冲击波和操作冲击波试验导则》 GB7328-198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3.主要技术参数 3.1环境条件 3.1.1环境温度:-25℃~+40℃ 3.1.2 进口水温:-25℃~+55℃,进水流量:≥6L/min,工作压力:≥3Kg 3.1.3 水的电导率:1×10-6 MΩ 3.2电性能要求 3.2.1相数:三相 3.2.2额定电流:1000A(有效值),1.5倍额定电流不饱和 3.2.3工作电压:690V;基波频率50Hz,峰值电压1300V 3.2.4 直流电阻:2mΩ±10%(20℃) 3.2.5总损耗:12.5KW,水路每组 4.3KW 3.2.6开关频率:450~1050HZ 3.2.7额定电感量:320uH;容许误差-5%~+5%;相间误差±2% 3.2.8匝间耐压及相间耐压:≥5KV,对地耐压≥5KV 3.3热性能要求

3.3.1 水的温升≤15K(流量在6L/min时) 3.3.2 电抗器温升≤50K(流量在6L/min时) 3.3.3 电抗器的流阻≤2Ba(流量在6L/min时) 备注:因相关参数是根据产品实物及经验提供的技术参数,有可能乙方提供产品与原实物存在差异,允许进行修正. 4..对外接口 4.1 外形及安装尺寸见附图 4.1.1外形尺寸:见附图 4.1.2机械安装尺寸:400×320 4-14×24 4.2电连接:6处4-φ13,具体尺寸见附图。 4.3水路连接3进3出G 3/8’管螺纹,φ8×1水管,安装尺寸见附图。 5、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如表1所示: 6.额定工况下仿真波形:

并联电抗器及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及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 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并联连接在电网中,用于补偿电容电流的电抗器。 发电机满负载试验用的电抗器是并联电抗器的雏型。铁心式电抗器由于分段铁心饼之间存在着交变磁场的吸引力,因此噪音一般要比同容量变压器高出10dB左右。 220kV、110kV、35kV、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的。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有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有关运行状况的多种功能,主要包括: 一、使轻负荷时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尽可能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动同时也减轻 了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二、改善长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分布。 三、在大机组与系统并列时降低高压母线上工频稳态电压,便于发电机同期并列。 四、防止发电机带长线路可能出现的自励磁谐振现象。 五、当采用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装置时,还可用小电抗器补偿线路相间及相地电容, 以加速潜供电流自动熄灭,便于采用。 六、轻空载或轻负荷线路上的电容效应,以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有利于消除发电机的自励磁。 当同步发电机带容性负载(远距离输电线路空载或轻载运行)时,发电机的电压将会自发地建立而不与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相对应,即发电机自励磁,此时系统电压将会升高,通过在长距离高压线路上接入并联电抗器,则可以改变线路上发电机端点的出口阻抗,有效防止发电机自励磁。 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熄灭。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

电抗器的选型介绍

并联电抗器:发电机满负载试验用的电抗器是并联电抗器的雏型。铁心式电抗器由于分段铁心之间存在着交变磁场的吸引力,因此噪音一般要比同容量变压器高出10dB左右。并联电抗器里面通过的交流,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补偿系统的容抗。通常与晶闸管串联,可连续调节电抗电流。 串联电抗器:里面通过的是交流,串联电抗器的作用是与补偿电容器串联,对稳态性谐波(5、7、11、13次)构成串联谐振。通常有5~6%电抗器,属于高感值电抗器。 调谐电抗器:里面通过的是交流电,串联电抗器的作用是与电容器串联,对规定的n次谐波分量构成串联谐振,从而吸收该谐波分量,通常n=5、7、11、13、19。 输出电抗器: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机连接电缆的容性充电电流及使电机绕组上的电压上升率限制在54OV/us以内,一般功率为4-90KW变频器与电机间的电缆长度超过50m时,应设置输出电抗器,它还用于钝化变频器输出电压(开关的陡度),减少对逆变器中的元件(如IGBT)的扰动和冲击。 输出电抗器的使用说明:为了增加变频器到电机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加粗电缆,增加电缆的绝缘强度,尽量选用非屏蔽电缆。输出电抗器的特点: 1、适用于无功补偿和谐波的治理; 2、输出电抗器主要作用是补偿长线分布电容的影响,抑制输出谐波电流; 3、有效地保护变频器和改善功率因数,能阻止来自电网的干扰,减少整流单元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 输入电抗器:它的作用是限制变流器换相时电网侧的电压降;抑制谐波以及并联变流器组的解耦;限制电网电压的跳跃或电网系统操作时所产生的电流冲击。当电网短路容量与变流器变频器容量比大于33:1时,输入电抗器的相对电压降,对单象限工作为2%,四象限为4%。当电网短路电压大于6%时,允许输入电抗器运行。对于12脉动整流单元,至少需要一相对电压降为2%的网侧进线电抗器。输入电抗器主要应用于工业/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安装在变频器、调速器与电网电源输入电抗器之间,用于抑制变频器、调速器等产生的浪涌电压和电流,最大限度的衰减系统中的高次谐波及畸变谐波。 输入电抗器的特点: 1、适用于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的治理; 2、输入电抗器用来限制电网电压突变和操作过电压引起的电流冲击;对谐波起滤波作用,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形畸变; 3、平滑电源电压中包含的尖峰脉冲,平滑桥式整流电路换相时产生的电压缺陷。 限流电抗器:限流电抗器一般用于配电线路。从同一母线引出的分支馈线上往往串有限流电抗器,以限制馈线的短路电流,并维持母线电压,不致因馈线短路而致过低。 消弧线圈:消弧线圈广泛用于10kV-63kV级的谐振接地系统。由于变电所的无油化倾向,因此35kV以下的消弧线圈现很多是干式浇注型。 阻尼电抗器:(通常也称串联电抗器)与电容器组或密集型电容器相串联,用以限制电容器的合闸涌流。这一点,作用与限流电抗器相类似滤波电抗器滤波电抗器与滤波电容器串联组成谐振滤波器,一般用于3次至17次的谐振滤波或更高次的高通滤波。直流输电线路的换流站、相控型静止补偿装置、中大型整流装置、电气化铁道,以至于所有大功率晶闸管控制的电力电子电路都是谐波电流源,必须加以滤除,不让其进入系统。电力部门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有具体规定。 平波电抗器:平波电抗器用于整流以后的直流回路中。整流电路的脉波数总是有限的,在输出的整直电压中总是有纹波的。这种纹波往往是有害的,需要由平波电抗器加以抑制。直流输电的换流站都装有平波电抗器,使输出的直流接近于理想直流。直流供电的晶闸管电气传动中,平波电抗器也是不可少的。平波电抗器在整流电路中是个重要元件,在中频电源中主要作用是: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附件11: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I

目录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依据 (1) 1.3 内容 (1) 1.4 适用范围 (1) 1.5 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 1.6 电抗器的型式 (1) 1.7 选型原则 (2) 1.8 关于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说明 (2) 1.9 引用标准 (2) 1.10 使用条件 (3) 2. 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4) 2.1 基本要求 (4) 2.2. 引用标准 (4) 2.3. 使用条件 (4) 2.4. 技术要求 (4) 2.5. 工厂监造和检验 (10) 2.6 试验 (11) 2.7. 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 (16) 2.8 备品备件 (16) 2.9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6) 2.10 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 (16) 2.11 技术服务 (17) 2.12 干式电抗器性能评价指标 (17)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编制说明 (22) I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1.总则 1.1目的 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加强干式电抗器技术管理,保证干式电抗器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1.2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和国际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报告、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现场运行经验制定。 1.3内容 本标准对10kV~66kV干式电抗器的设计选型(运行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4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66kV干式电抗器,包括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含并联补偿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阻尼电抗器、限流电抗器、分裂电抗器)。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0kV~66kV干式电抗器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经受过运行考验的干式电抗器。 1.6电抗器的型式 1.6.1 按电抗器有无铁芯分为三类:1.6.1.1空心电抗器:由包封绕组构成、不带任何铁芯的电抗器。 1.6.1.2铁芯电抗器:由绕组和自成闭环的铁芯(含小气隙)构成的电抗器。 1.6.1.3半芯电抗器:在空心电抗器的空心处放入导磁体芯柱的电抗器。 1.6.2 按电抗器接入电网方式分为两大类: 1.6. 2.1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补偿电网中的电容性电流等。 1.6. 2.2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涌流及抑制谐波等,包括限流电抗器、 1

变电站的高压电抗器作用

变电站的高压电抗器作用 变电站的高压电抗器可分为串联电抗器、并联电抗器。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靠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3、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熄灭。 4、并联电抗器并联在主变的低压侧母线上,通过主变向系统输送感性无功,用以补偿输电线路的电容电流,防止轻负荷线端电压升高,维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1、在母线上串联电抗器可以限制短路电流,维持母线有较高的残压。 2、在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可以限制高次谐波,降低电抗。串联电抗器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的重要配套设备。电力电容器与干式铁芯电抗器串联后,能有效地抑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限制合闸涌流及操作过电压,改善系统的电压波形,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并联电抗器知识问答

1、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什么? (1)降低工频电压升高。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距离较长,可达数百公里,由于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线路的相间和对地电容均很大,在线路带电的状态下,线路相间和对地电容中产生相当数量的容性无功功率(即充电功率),且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其数值可达200-300kvar,大容性功率通过系统感性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时,末端电压将要升高,即所谓“容升”现象。在系统为小运行方式时,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接入并联电容器后,可明显降低线路末端工频电压的升高。 (2)降低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产生于断路器的操作,当系统中用断路器接通或切除部分电气元件时,在断路器的断口上会出现操作过电压,它往往是在工频电压升高的基础上出现的,如甩负荷、单相接地等均产生工频电压的升高,当断路器切除接地故障或接地故障切除后重合闸时,又引起系统操作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与操作过电压迭加,使操作过电压更高。所以,工频电压升高的程度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加装并联电抗器后,限制了工频电压的升高,从而降低了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当开断带有并联电抗器的空载线路时,被开断线路上的剩余电荷沿着电抗器泄入大地,使断路器断口上的恢复电压由零缓慢上升,大大降低了断路器断口发生重燃的可能性,

因此也降低了操作过电压。 (3)有利用单相重合闸。为了提高运行可靠性,超高压电网中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即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立即开断该相线路,待故障处电弧熄灭后再重合该相。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间电容和电感(互感)很大,故障相电源(电源中性点接地)将经这些电容和电感向故障继续提供电弧电流(即潜供电流),使故障处电弧难于熄灭。如果线路上并联三相Y形接线的电抗器,且Y形接线的中性点经小电抗器接地,就可以限制和消除单相接地处的潜供电流,使电弧熄灭,有利于重合闸成功。这时的小电抗器相当于消弧线圈。 2、中性点电抗器起什么作用? (1)中性点电抗器与三相并联电抗器相配合,补偿相间电容和相对地电容,限制过电压,消除潜供电流,保证线路单相自动重合闸装置正常工作。 (2)限制电抗器非全相断开时的谐振过电压,因为非全相断开是一个谐振过程,在谐振过程中可能产生很高的谐振电压。 3、大型并联电抗器器和普通变压器比较在原理方面有何特点?

1000kV 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研制

1000kV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研制 宓传龙,汪德华,陈荣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特高压输电线路用1000kV并联电抗器具有目前国际上电压等级更高和容量特大的特点,本文结合特高压工程的技术要求,对研制1000kV电抗器的核心技术,包括主纵绝缘结构,漏磁场分析,消除局部过热,降低振动和噪声,温升计算和机械强度校核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特高压;并联电抗器 1 引言 并联电抗器是高电压、远距离交流输电网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用来补偿长线上的充电电流,消弱电容效应,限制系统工频电压升高和操作过电压,消除同步发电机带空载长线时产生的自励磁现象。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大,就单位长度输电线路而言,它的充电功率约是500kV输电线路的4~5倍,需要特高压并联电抗器进行无功补偿。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线路无功补偿度达到100%,其中晋东南站3×320Mvar,南阳6×240Mvar,荆门3×200Mvar。320Mvar并联电抗器是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前所未有的电压等级和特大容量,使研制面临巨大的困难。为此,开展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关键技术的研究,成为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和重中之重。本文就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作简要的介绍。 2 1000kV电抗器主要技术参数 1)型式:户外、单相、油浸、间隙-铁芯 2)冷却方式:ONAF 3)额定电压:1100/3kV 4)额定频率:50Hz 5)额定容量:A型 320Mvar,B型 240Mvar,C型 200Mvar。 6)绝缘水平 首端:ACSD:1100kV 5min BIL:2250kV CI:2400kV SI:1800kV 7)饱和特性:在0~140%额定电压时伏安特性为线性。对应于1.4倍和1.7倍额定电压的连线平均斜率不得小于非饱和区域磁化曲线斜率的50%。磁路完全饱和时,电抗器最终饱和电感值应为不小于额定电压下电感值的40%。 8)振动:在最高工作电压运行时 箱壁:≤50μm (峰值-峰值) 基座:≤20μm (峰值-峰值) 9)局部放电量: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绕组局部放电量小于100pC。 10)噪声水平:在2m处的应不大于75dB(A)。 3 核心技术研究 3.1 主、纵绝缘结构研究 满足运输要求是超大容量并联电抗器设计选择结构型式的重要条件,多柱串联和多柱并联都会使并联电抗器的绝缘结构更加复杂。在进行绝缘结构设计时,首先对各种试验电压作用下,电抗器绕组对地、线饼之间、线匝之间的电位分布和电场强度,以及出线装置的绝缘强度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校核和验证,确保主、纵绝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1)主绝缘结构 试验示范工程用三种容量电抗器均采用两柱线圈串联,中部进线的结构,线圈中部和端部均处于高电场区域,给绝缘设计增加了很大难度。利用有限元程序对线圈电场进行计算和分析是必要的,确定主绝缘相关尺寸,利用纸筒合理分割油隙,配置符合电场等位线形状的角环,并放置在最佳的位置上。经过反复校核、分析和调整,消除电场集中,均化不均匀电场,提高主绝缘结构的电气强度和可靠性。主绝缘结构见图1。 由油和纸板构成的主绝缘结构,油隙的耐电强度决定了整个主绝缘结构的可靠性,尤其是线圈端部和线圈表面第一油隙的耐电强度是设计的重点,也是优化的重点。

输出电抗器技术参数

变频器输出电抗器(1%压降) 1、作用 ◆降低电机的噪音,降低涡流损耗。 ◆降低输入高次谐波造成的漏电流。 ◆用于平滑滤波,降低瞬变电压dv/dt,延长电机寿命。 ◆保护变频器内部的功率开关器件。 2、 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380V/50Hz或660V/50Hz 2、额定工作电流:5A至1600A@40℃ 3、抗电强度:铁芯-绕组3000VAC/50Hz/5mA/10s无飞 弧击穿(工厂测试) 4、绝缘电阻:1000VDC绝缘阻值≥100MV 5、电抗器噪音:小于65dB(与电抗器水平距离点 1米测试) 6、防护等级:IP00 7、绝缘等级:F级以上 8、产品执行标准:IEC289:1987电抗器 GB10229-88 电抗器(eqv IEC289:1987) JB9644-1999 半导体电气传动用电抗器

出线电抗器型 号变频器 调速器 功率KW 额定 电流 (A) 外形尺寸 长*宽*高 mm 安装 尺寸 mm 绝缘 等级 压 降 孔 径 OCL-80.75(1.5)8140*80*14075*60F,H1%6 OCL-10 2.510140*80*14075*60F,H1%6 OCL-10 3.7(4.0)10140*80*14075*60F,H1%6 OCL-15 5.515140*80*14075*60F,H1%6 OCL-207.520170*130*13578*75F,H1%6 OCL-301130170*130*13578*75F,H1%6 OCL-401540210*130*170112*75F,H1%8 OCL-5018.550210*130*170112*75F,H1%8 OCL-602260210*130*170112*75F,H1%8 OCL-803080210*160*170112*90F,H1%8 OCL-11037110210*160*170112*90F,H1%8 OCL-12045120210*160*170112*90F,H1%8 OCL-150*********200*210133*120F,H1%10 OCL-20075200240*200*210133*120F,H1%10 OCL-25090250300*220*240172*130F,H1%10 OCL-280110280300*220*240172*130F,H1%10 OCL-300132300310*230*250190*130F,H1%10 OCL-400160400320*230*270190*130F,H1%10 OCL-450187450330*240*270210*135F,H1%10 OCL-500200(220)500330*250*270210*135F,H1%10

电抗器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以下简称电抗器)的设计选择必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谐波水平、自然环境等,合理地选择其技术参数;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和配电所中新建或扩建的6~63KV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电抗器的设计选择。 第1.0.3条本标准所指电抗器是串联于高压并联电容器回路中的电抗器,该电抗器用于限制合闸涌流,减轻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和防止发生系统谐波谐振。 第1.0.4条电抗器的设计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环境条件 第2.0.1条电抗器的基本使用条件: 一、安装场所:户外或户内; 二、环境温度:-40℃~+40℃; -25℃~+45℃; 三、海拔:不超过1000m; 四、相对湿度:对于户内电抗器月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0%,日平均不超过95%; 五、地震裂度:设计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 六、户外式最大风速为35m/s; 七、电抗器的外绝缘泄漏比距不应小于2.5cm/KV。对于重污秽地区可以取3.5cm/KV。 第2.0.2条选用电抗器时,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当环境条件超出其基本使用条件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一、向制造厂提出补充要求,制造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产品; 二、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户内布置、水冲洗、减震装置等。

第三章技术参数选择 第一节电抗率的选择 第3.1.1条电抗率的选择,应使装置接入处n次谐波电压含量和电容器上n次谐波电压值均不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3.1.2条当仅需要限制合闸涌流时,宜选用电抗率为0.1%~1%的电抗器。 第3.1.3条为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4.5%~6%的电抗器;抑制3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12%~13%的电抗器。 第3.1.4条在电力系统谐波电压较大时,应由非线性用电设备所属单位负责采取限制谐波的措施,在采用交流滤波电容器装置时,电抗器应按滤波电抗器的要求选择。 第二节额定值 第3.2.1条电抗器的基本额定参数,应选择下列规定值: 一、额定频率:50Hz; 二、相数:1Φ或3Φ; 三、系统额定电压:6KV,10KV,35KV,63KV; 四、额定电抗率(K):0.1%~1%,4.5%~6%,12%~13%。 第3.2.2条电抗器的额定电流应和与其串联组合的电容器或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相等。 第3.2.3条电抗器的额定端电压应等于与其串联组合的一相电容器额定电压的K倍,其值见表3.2.3。 第3.2.4条电抗器的额定容量,应等于与其串联组合的电容器或电容器组额定容量的K倍。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2021版)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90

并联电抗器的作用(2021版)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靠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1、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产生潜供电流的原因:故障相虽以被切断电源,但由于非故障相仍带电运行,通过相间电容的影响,两相对故障点进行电容性供电;由于相间互感的影响,故障相上将被感应出一个电势,在此电势的作用下通过故障点及相对地电容将形成一个环流,通常把上述两部分电流的总和称之为潜供电流。潜供电流的存在,使得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短路处的潜供电弧不可能很快熄灭,将会影响单相自动综合闸的成功率。 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2*3.14159) ÷F (工作频率) = 360 ÷(2*3.14159)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CKSC高压干式电抗器使用说明书

高压干式串联电抗器 说明书

目录 适用范围 (1) 用途 (1) 技术特点 (1) C KSC系列树脂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执行标准 (1) 电抗器型号及其含义 (2) 使用条件 (2) 运输及安装 (2) 贮存 (3) 电抗器的安装..................................................................3 - 4 电抗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和试验. (5) 电抗器维护 (5) 安全要求 (6)

适用范围: 适用于额定容量为5000Kvar以下,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的环氧浇注干式铁心电抗器的安装和使用。 干式电抗器分类: (1)串联电抗器:安装在并联补偿电容器装置中,与并联电容器串联连接用以抑制谐波电流,减少系统电压波形畸变和限制电容器回路投入时的冲击电流; (2)限流电抗器:串联连接在系统上,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用于限制短路电流,使短路电流降低至其后接设备的允许值; (3)并联电抗器: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并联连接变电站抵押绕组侧,用于长距离轻负荷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补偿; (4)滤波电抗器:与串联电容器组使用,组成谐振回路,滤波指定高次谐波; (5)电动机用电抗器:与交流电动机串联连接,用于限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电动机起动完成后电抗器即被切除。 1. 用途 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与并联电容器组串联,用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形畸变,从而改善电网电压质量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抑制流过电容器组的谐波电流和限制合闸涌流,从而保护电容器组的安全可靠运行。适用于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冶金,化工,石油等防火要求较高,有电磁干扰要求和安装场地有限的城网变电站。 2. 技术特点 2.1 线圈经环氧树脂浇注而成,具有阻燃、自熄、免维护、机械强度高、抗短 路冲击能力强、绝缘强度好、局部放电量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2 铁芯制造采用了干式电抗器的制造技术、振动小噪音低、漏磁少、对环境 的电磁干扰小; 2.3 整体结构紧凑,安装尺寸小,占用空间小; 2.4 技术条件符合国际标准IEC288-88和部颁标准JB5346-98等要求,其技术 性能达到当代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3. CKSC系列树脂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执行标准 IEC289-88电抗器 GB/T1094.6-2011电抗器

并联电抗器无功补偿

并联电抗器 1.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常用于补偿系统电容。它通过向超高压、大容量的电网提供可阶梯调节的感性无功功率,补偿电网的剩余容性充电无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潮流,保证电网电压稳定在允许范围内。实践证明,对于一些电压偏高的电网,安装一定数量的并联电抗器是解决系统无功功率过剩,降低电压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限制由于线路开路或轻载负荷所引起的电压升高。所以在一定的运行工况中,在超高压输电线路手段装设并联电抗器以吸收输电线路电容所产生的无功功率,称为并联电抗器补偿。 由于目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电抗器大都为固定容量的电抗器,其容量不能改变,无法随时跟踪运行工况的无功功率变化,造成电抗器容量的浪费,与目前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相符合,所以,有必要研究可控电抗器这个热门话题,使得电抗器的容量可控可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要求。 2.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类、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图1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类 2.1 传统机械式可调电抗器 调匝式和调气隙式是最早出现并广泛应用的可调电抗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线圈匝数或调节铁芯气隙的长度来改变电抗器的磁路磁导,从而改变电抗值。调匝式可控电抗器较易实现,但是电抗值不能做的无级调整。调气隙式由于机械惯性和电机的控制问题无法在工程上应用。 2.2 晶闸管可控电抗器(TCR) 晶闸管可控电抗器,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可控电抗器,它采用线性电抗器与反并联晶闸管串联的接线方式,通过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就可以控制电抗器的等效电抗值。 TCR的控制灵活,响应速度快,缺点是在调节时会产生大量的谐波,需要加装专门的滤波装置。在高电压大容量的场合下,必须采用多个晶闸管串联的方式,造价昂贵,这使得它在超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目前主要应用范围是35kV和10kV的配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