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 格式:docx
- 大小:14.88 KB
- 文档页数:2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为控制和改善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多是服用降压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不是降压药,它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但是,有的高血压患者却服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能服用阿司匹林吗?服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有什么好处或影响?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这些问题。
一、高血压患者能服用阿司匹林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高血压是引发动脉内膜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动脉内膜损伤后,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动脉出现斑块,进而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部分高血压患者就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避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达到预防或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如HOT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在将自身血压降到140/90mmHg以下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风险降低36%,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降低15%。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笔者建议存在动脉内膜损伤或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若血压控制得很好且未出现动脉内膜损伤或脉粥样硬化斑块,则不必服用阿司匹林。
二、服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有什么好处或影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其既能预防或减少患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也会增加患者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更易增加出血风险。
三、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由于服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有利也有弊,因此,就需要高血压患者掌握正确使用阿司匹林的方法,了解使用阿司匹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及处理方法,规范使用,才能充分发挥阿司匹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并降低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3.1了解使用阿司匹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阿司匹林前,应全面了解使用阿司匹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若发现自身颈动脉或下肢动脉明显狭窄(超过50%),出现了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史或有脑血栓形成,确诊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经医生评估为心血管疾病高危(即存在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肥胖、高龄、遗传史等),既往做过支架、搭桥等手术,需长期吃阿司匹林,使用阿司匹林前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在血压过高的状态下使用阿司匹林,由于血压过高本身易引发脑出血,而阿司匹林会抑制血小,对凝血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延长凝血时间,从而会加重脑出血,因此,将血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是使用阿司匹林的前提条件。
正确服用阿司匹林本药可用于哪些疾病?阿司匹林具有抗凝、消炎、解热镇痛的作用。
主要用于以下疾病:•抑制血栓形成,如防治心肌梗死、中风、心绞痛及术后血栓形成。
•退热、止痛。
•风湿热、关节炎。
•胆道蛔虫病。
•儿童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
医生可能因其他原因给您处方本药。
用药前您需要了解什么?1.如果您存在以下情况,是不能使用阿司匹林的,请您将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诉医生:•曾经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保泰松、西乐葆)出现过荨麻疹或过敏反应、胃肠道出血或穿孔。
•患有哮喘,或曾经使用水杨酸盐或含有水杨酸物质(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过哮喘。
•患有消化性溃疡或有该病史。
•正在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或有出血风险(如患有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出血体质)。
•鼻息肉综合征。
•严重肝、肾功能衰竭。
•重度心力衰竭。
•近期将接受或已经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2.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时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
您可能需要同时接受针对病因的治疗。
3.患流感或水痘的儿童用药,可能增加发生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损害肝脏和大脑的毒副作用,特征为呕吐和意识模糊)的风险。
最好不要给儿童用药。
如果儿童用药后出现持续呕吐,请及时就诊。
4.老年人用药后出现胃肠道出血和穿孔的风险增加。
如需用药,请密切监测是否出现不适。
5.阿司匹林容易通过胎盘。
怀孕20周内用药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怀孕最后3个月大量用药可能导致孕期延长、胎儿心肺毒性(如动脉导管收缩或提前关闭)等。
孕妇用药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如用药,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
6.用药后乳汁中含有阿司匹林。
哺乳期妇女如果用药,请停止哺乳。
如您处于哺乳期,请告知医生以便做出更好的治疗选择。
如何使用这个药品?1.如果您使用的是肠溶、缓释剂型,为避免出现毒副作用,最好完整吞服,不要掰开、碾碎或咀嚼。
2.如果您服用的是泡腾片,请用温水将药片溶解后再服用。
千万不要直接吞服,以免药片在口腔和胃肠道内迅速释放大量气体,刺激黏膜,造成意外。
怎样服用阿司匹林制剂是合理的阿木吕洛(甘洛县人民医院;四川甘洛616850)在临床上治疗身体疼痛的时候,阿司匹林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这主要是因为,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后,我们身体对痛觉敏感物质的合成会受到抑制,因此我们的疼痛感就会降低。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在抵抗血栓、治疗发炎等方面所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那么,既然阿司匹林这种药物能够在这么多方面都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那么使用这种药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详细解读一下阿司匹林抑制剂的合理用法。
1.在治疗不同疾病的时候,阿司匹林抑制剂的服用剂量也是不同的。
阿司匹林最广泛的应用场景,是在患者出现各类疼痛症状的时候。
一般来说,不管是由于感冒而导致的身体酸痛,还是由于女性月经来潮而导致的子宫收缩疼痛,阿司匹林抑制剂都能够起到显著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而如果是为了缓解疼痛而服用阿司匹林,那么只需要选择中等剂量,就能够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当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来说,中等剂量的大小也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年龄大于6岁而不超过12岁的孩子,每次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服用0.15克即可。
而如果是成年人,那么则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将阿司匹林的服用范围控制在0.3克到0.6克之间。
服用的频率都是每天三次。
在疼痛情况较为严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服用的频率,但是一天最多服用4次。
而在使用阿司匹林抑制剂来对疼痛症状进行缓解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药物对于疼痛的缓解作用只能是一时的,而无法触及本质。
只有从源头上找到疼痛发生的原因,我们能够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而如果我们服用阿司匹林是为了缓解由于风湿病带来的疼痛,抑或是治疗炎症,那么所要选择的剂量就必须适当地加大。
对于成年人来说,服用这一药物的剂量可以根据体重来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每千克体重对应的阿司匹林剂量在50毫克到100毫克之间。
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服用3克到6克即可,而且服用的频率应该保持在每天4次左右。
阿司匹林的正确服法阿司匹林用药的7个细节目前,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一、阿司匹林药效男女有别阿司匹林药效,男女有别:帮女性预防中风,为男人保护心脏。
阿司匹林能大大减低男性心脏病和中风发生卒的双重效果,但对45岁—65岁的中年女性而言,阿司匹林能帮助女性预防中风,却不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只有那些超过65岁的女性,阿司匹林才有明显的双重预防效果。
服用后发生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可分别降低30%和34%。
绝经期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女性,无需服用阿司匹林。
二、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尽快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可使患者死亡风险减少23%;如果能与早期溶栓药合用,可使死亡率下降40%~50%。
病情稳定后,患者应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每日75~150毫克。
65岁以下的心房颤动患者: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了预防脑卒中,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300毫克。
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上述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者,阿司匹林的有效性不如新型口服抗凝药,并且可导致较多的出血副作用。
三、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时机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出血。
对于有活动性溃疡病的患者,可引起病情加重甚至消化道出血。
高血压患者应在通过使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下降至140/90mmHg 以下时,再开始使用阿司匹林。
否则,如果血压未得到控制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四、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餐前还是餐后服肠溶阿司匹林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保护它顺利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如在餐中或餐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药物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
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服用,但是前提条件是选用肠包衣好的肠溶阿司匹林片。
北京海淀区清河三街莫丹:父亲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脑中风,可他肠胃不好,每次吃完阿司匹林都说胃不舒服,有段时间甚至拒绝服用阿司匹林。
请问,如何才能让阿司匹林既起到防治作用,又减少药物对胃肠道不良反应?北京友谊医院主任药师沈素:建议这位读者在医生指导下,选对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
长期用药者,应用肠溶衣型或缓释型阿司匹林,这样可减少胃黏膜局部损伤。
剂量上每日50~100毫克(大多推荐每日75毫克),可达预防的同时把药物毒性反应减到最低。
如果想预防因阿司匹林造成的胃肠出血,可服用预防性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
但是过去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者,尤其是此前服用阿司匹林曾发生过类似病史者,建议不要服用。
其实,在服药前和服药期间都应进行相关检查,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检查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是否正常,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上腹不适,应尽快停药。
吃了这么久的阿司匹林,你真的吃对了么?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周丽阿司匹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但是假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是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会有很大健康隐患的,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我们生活中,一定要科学的用药,在服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采用正确和科学的方法,从而保证病症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
一、阿司匹林的危害虽然阿司匹林的药效是非常可观的,但是阿司匹林毕竟是西药,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那么阿司匹林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1.对胃肠黏膜的损伤阿司匹林对胃肠黏膜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胃部出现消化性溃疡或者是出现穿孔的情况。
一些患者会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服用一些含量较低的阿司匹林是没有任何隐患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会导致食管、小肠的损伤,发生出血或者是肠腔狭窄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肠道的穿孔。
当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呕血,血的颜色是鲜红或者是暗红色的,在呕血的同时也会出现黑便,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很有可能是由于服用阿斯匹林而对胃肠道粘膜造成损伤而出现的。
2.皮下出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皮肤呈青紫色或者是在皮肤表面出现一些血点,除了皮肤有出血的情况之外,还会发生牙龈出血和鼻出血,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女性。
再加上阿司匹林有抗凝血的作用,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手术出血的情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科学的服用阿司匹林。
3.中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有可能引起中毒,当患者出现头痛、恶心、耳鸣、视力和听力减退的情况时,很有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引起中毒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应当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
4.孕妇服用阿司匹林的危害孕妇一定要慎用阿司匹林,在怀孕三个月之内的孕妇服用阿司匹林时,可会导致胎儿的发育异常,假如孕妇在后续的孕期中仍然长期的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导致生产延期的,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出血的危险。
如何服用阿司匹林胃肠反应小
肠溶阿司匹林是目前绝大多数医学专家首选防治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及心脏搭桥、介入治疗术后等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
在该药不良反应中,以胃部不适最为常见,严重者可导致胃出血。
那么怎样服用阿司匹林,才能让治疗效果最佳而又对胃肠刺激最小呢?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探索后有以下两点体会。
服用剂量,每天100毫克最佳临床实践证明,每天服阿司匹林100毫克,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最明显,而增加剂量时血小板的聚集并无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则增多。
所以,每天服100毫克是患者长期预防严重心血管意外的最佳剂量。
服药时间,早餐前半小时服药最好因为阿司匹林都是肠溶片,药片外的糖衣都有抗酸能力,即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物其抗酸效果有差异,但均在早餐前空腹时服药为宜。
因肠溶药片很小,在胃的停留时间很短,空腹饮水后阿司匹林片外面的抗酸糖衣还没有溶解,药片就已随水进入肠道,不再对胃有刺激。
而餐后服药,阿司匹林片要随食物在胃内停留2~4小时才能完全进入肠道,因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长,对胃黏膜的刺激时间长,致使胃部不良反应增加。
怎样正确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用作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对防范和减少冠心病急性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
根据制剂工艺不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阿司匹林制剂主要分为普通制剂和肠溶制剂。
阿司匹林的普通制剂口服后因为水杨酸的强酸性作用刺激胃黏膜,所以一般建议饭后服用。
目前常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采用肠溶包衣制剂技术,使包裹于肠溶衣里面阿司匹林在胃的酸性条件下不被溶解出来,这样就避免了阿司匹林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同时也利于将阿司匹林传递至肠部促进其吸收,故阿司匹林肠溶制剂餐前服用更合适。
若在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因食物可以稀释或中和胃酸,降低胃的酸性,可能会使阿司匹林的肠溶外衣提前溶解;同时,食物也会延缓阿司匹林快速通过胃进入肠道,增加阿司匹林在胃部提前释放的风险。
而在餐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时,因为空腹状态下胃呈酸性,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会在胃中释放,不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同时能更快的通过胃到达肠部进行释放,药效发挥相对更快。
在阿司匹林制剂服用时间的选择方面,有研究显示,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降压作用,而上午服用则无此作用,说明阿司匹林服用具有生物时效性。
通常情况下,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为06:00-12:00,而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在服药后3-4h后才能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才服用本品,则不能起到最佳保护作用,而18:00-24: 00 是人体血小板生成的活跃时段,人体活动少,血液粘稠,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故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其抗血小板作用更有时效性。
但也有实验发现,早晨服用阿司匹林,血液中的前列环素夜间比白天水平高,而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则血液中的前列环素白天比夜间高。
因前列环素具有血管扩张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夜间凝血度最高,所以在抗血小板治疗时,早晨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更佳。
1398857062@q q.c o m 欢迎赐稿i 家庭药箱JIAN KANG SHENG HUO阿司匹林是一种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药物,它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过去主要用于感 冒、发热、头痛等症,后来研究发现,阿司匹 林还能阻止血小板凝集,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对血栓及脑卒中、心肌梗死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可以说,阿司匹林是全世界防治心血管患 者群的“大众情人”。
合理应用阿司匹林,可 以明显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人群来说,阿司匹林确实是最“亲切”、运用最广泛的药。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应在临床获益大于风 险的人群进行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关注心脑血 管疾病危险因素,不能滥用,而对已经发生心 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积极进行二级预防,服用 阿司匹林的前提是规范使用、避免禁忌情况下 使用该药物。
率。
但有很多人因没有掌握正_莫鹏确的服用方法,而导致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服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服用阿司匹林有最佳剂量预防和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时每天服用75 ~ 150毫克的阿司匹林为最佳剂量。
阿司匹 林在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胃痛、烧心、恶心、呕吐、便秘,还会引起胃溃瘍或加重原有溃瘍 病,甚至可出现出血倾向。
所以在治疗各种血 栓性疾病时,应该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长期 服用阿司匹林最佳的剂量是每天75 ~ 150毫 克。
每天低于75毫克是否有效不能确定,而剂 量高于每天325毫克副作用增加,疗效反而降 低。
因此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小 剂量”阿司匹林指每天75 ~ 325毫克,而长期 使用的最佳剂量为每天75~ 150毫克,每天 150 ~ 325毫克主要在脑卒中急性期使用。
其实75 ~ 150毫克只是一个相对的理想剂 量,但患者个体病情不同、体质不同、危险因 素以及程度不同,在剂量上,目前原则上国际 通行为75 ~ 325毫克/天,在这个范围内都是可 行且比较安全的。
阿司匹林控制血小板的效果 十分稳定、明显,所以对于要预防心血管病的三种情况应服用阿司匹林若无禁忌症,以下患者应该应用阿司匹林:R调画獅1.所有确诊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的患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夕卜周动脉如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50%)均应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2.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者需要服用阿司匹 林;3. 无心血管病与慢性肾病,但具有以下>3种危险因素者,应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1)男性>5〇岁或女性绝经期后;(2)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150/90 mmHg); (3)糖尿病;(4)高胆固醇血症;(5)肥胖(体质指数多28kg/m2);(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病);(7)吸烟。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正确吃法,您学会了吗?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天都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那么,对于天天服用的药物,您们真正了解吗?知道如何正确服用吗?众所周知,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意外,确实是个物美价廉的好药。
有人把它作为“床头三宝”进行供奉,但仍有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
对于那些需要吃阿司匹林的人来说,天天吃才是关键;每天吃阿司匹林本身就在起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即使再多吃一瓶都没用。
而对于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那些人,床头备着阿司匹林其实是没有用的。
01哪些人应该服用阿司匹林呢?一是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只要吃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都应该坚持吃。
二是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但有以下7种危险因素,(即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男性>50岁,女性绝经以后)、家族史、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8)、吸烟)。
这7种因素,如果有其中3条或者以上,即使没有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也建议吃阿司匹林。
02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有没有副作用呢?答案是有。
阿司匹林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是出血,约1.6%左右,最常见的是胃出血,当然皮肤出血、牙齿出血也比较多见。
还有就是胃肠道不适感,如烧灼感、胃胀、反酸、打嗝等。
03那么如何服用阿司匹林才更科学呢?凡事都有两面性,服用时要权衡利弊,如果本身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或者已经确诊了心脑血管疾病,吃阿司匹林预防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是很重要的。
对于这部分人,最好坚持吃,可以加用护胃药保护一下。
而一些心脑血管风险不高的人,不用吃阿司匹林。
个人的心脑血管风险可以参照上面的7种因素,最好请专业医生评估。
另外,正确的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很重要。
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饭前30分钟或餐后3小时以后服用,这就是空腹吃药,很多人会问,这样吃不是更加伤胃吗?其实,我们常说的阿司匹林指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标明需要空腹吃,我们说的肠溶片,就是在肠道中溶解的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吃,很快随胃蠕动到肠道里溶解吸收,所以不会对胃产生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问世已有超过100年。
从最早的解热镇痛作用,到之后的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发现,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血管并发症。
据报道,超过1/3的美国成年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
但同时,阿司匹林有潜在的出血风险。
作为一种血液稀释剂,它预防突发心脏病和中风的功效原因主要在此。
也正因为此,再加上阿司匹林容易损耗胃部的保护性粘膜,它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可能还会造成脑出血。
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以获得最大的益处?一、年龄有异,男女有别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要差异对待。
一级预防是指对于从未发生过血管事件的人群,采用各种措施预防首次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级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出现心脑血管问题的患者,如心绞痛以及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梗塞、冠心病等复发。
阿司匹林对男性和女性的预防作用也不完全一样。
具体而言:男性大于40岁伴有两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大于50岁伴有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女性大于50岁伴有两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大于60岁伴有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10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估计在6-10%左右,需要使用阿司匹林口服进行一级预防。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胆固醇≥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肥胖(体重指数≥28KG/M2),有吸烟及冠心病家族史(一级亲属,男性<55岁,女性<65岁,有冠心病史)。
对于男性,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更有效,女性预防卒中更有效。
阿司匹林引起出血的风险随年龄的增长会升高,建议合适的剂量可能为每日75毫克。
对80岁及以上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应谨慎,原因是缺乏这个年龄段的数据。
二、糖尿病患者常规服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遍及全身,每天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视网膜病变,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or饭后,谁说了算?胃肠道不适、溃疡和出血,是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
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 周后,阿司匹林普通片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4%,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8%,因此选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较阿司匹林普通制剂更安全。
但是,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应饭前还是应饭后服用仍有争议。
面对亿万患者,医生和药师究竟应该如何用药交待呢?一、阿司匹林的用法,药品说明书说了算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医师应当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五章第三十三条规定:药师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目前,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推荐每天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制剂(75~150mg/天)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并没有明确阿司匹林肠溶制剂的具体给药时间。
因此,医师和药师用药交待的依据是阿司匹林的药品说明书。
违背药品说明书开具处方,或者违背药品说明书进行用药交待,都有法律风险。
二、不同厂家阿司匹林,用法有差异不同厂家阿司匹林的肠溶包衣材料和生产工艺不同,用法也有差异。
但是,除Bayer S.p.A(德国拜耳)的“拜阿司匹林”、山东新华制药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有明确的用法之外,大多数厂家的阿司匹林肠溶制剂没有明确具体的给药时间。
(见下表)这就是中国药品说明书现状,让医生、药师和患者无所适从!三、厂家未明确用法,应如何用药交待1.根据“肠溶制剂”的特点进行用药交待:饭后服用(1)理论依据:阿司匹林普通制剂的传统用法是饭后服用,旨在通过食物的缓冲减少对胃肠黏膜的直接损伤。
但是,肠溶阿司匹林抗酸而不耐碱,若在饭后服用并不能体现肠溶片的优势。
这是因为:进餐后食物的缓冲使胃内酸性环境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肠溶衣易于溶解;此外,药片与食物混合使药物在胃内停滞时间延长,也容易使肠溶衣破坏。
如何合理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醋柳酸,用于临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除用于解热镇痛外,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其疗效显著、价格低廉,虽有副作用但利大于弊,成为众所皆知的常用药。
适于服用的患者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可用于轻度或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月经痛等,也可用于感冒、流感、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烧和疼痛。
但是这些作用仅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不能治疗以上疾病的病因。
阿司匹林具有直接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栓的发生,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人工心脏瓣膜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特别是预防男性患者脑卒中的效果好于女性。
阿司匹林还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儿科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其粉剂外用治疗足癣。
不宜服用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使胃酸过多、消化道肌张力减弱、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所以活动性溃疡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患者禁用。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阿司匹林,因其有加重肝脏和肾脏毒性的危险。
阿司匹林可引起胎儿异常,小儿患流感或水痘时服用可诱发瑞氏综合征,因此婴幼儿和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患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慎用。
■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大剂量的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而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只在小剂量时出现,因此治疗不同的疾病时每日服用的剂量差异较大。
50mg:每日1次,用于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
75~150mg:每日1次,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栓。
100~300mg:每日分1~2次服用,用于脑卒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期。
900~1800mg:每日分3次服用,用于退热或止痛。
2000~3000mg:每日分2~3次服用,用于胆道蛔虫病。
3000~4000mg:每日分3次服用,用于抗风湿。
■不宜同服的药品和食品服用阿司匹林时不宜同服的药品有: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抗凝药(如华法林)、尿碱化药(如碳酸氢钠)、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甲氨蝶呤、丙磺舒等。
怎样服用阿司匹林制剂是合理的阿司匹林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乙酰水杨酸,其最初因为有效的止痛效果被人们熟知,此后临床逐渐发现该药物具备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栓药物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南还将其推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病死率。
但阿司匹林不可避免存在用药风险,且有大量患者反映在服药期间会产生胃部不适,导致很多医患都对阿司匹林产生顾虑。
实际上,合理使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患者服药获得的效率高于风险。
以下为大家介绍怎样服用阿司匹林是正确的:一、阿司匹林应用效果分析(一)心血管预防用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阿匹林主要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被当作心血管预防用药,该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危险。
相关研究显示,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将会使心血管死亡、卒中死亡、冠心病死亡等风险率降低38%,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能获得持续性的效益。
(二)止血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对于已经出现胃肠道出血病症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PPI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氯吡格雷治疗效果。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氯吡格雷能够抑制血小板促内皮增生效果,对溃疡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加速修复,从而对胃糜烂与溃疡愈合产生抑制。
当处于酸性环境时,还可能抑制轻微、无临床症状的胃黏膜损害的愈合速度延缓,严重者还会加重患者的胃溃疡与出血症状。
有关研究对颅内出血史患者开展研究发现,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之后其颅内出血复发率并不会提高,研究还发现,服用阿司匹林其缺血性脑卒中与急性心肌梗死的5年内发生率相较于没有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低50%。
因此,患者存在颅内出血病史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
患者需要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之时应当征求医生的意见,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之后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二、阿司匹服药时间分析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会对患者治疗效果与胃部刺激反应造成影响,临床实践可知,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及方法有很大差异,主要包括早餐前后服用、晚餐前后服用、晨起空腹服等。
正确服用阿司匹林,你真的会吗?作者:刘治军来源:《养生大世界》2019年第07期问题1: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吃?饭后吃?问题2:阿司匹林肠溶片,早上吃?晚上吃?睡前吃?问题3:为了减轻出血,阿司匹林可以隔日吃1次?问题4:服用阿司匹林不能同时用哪些药物?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告:中国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如果保守估计50%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则实际人数超过1.5亿。
虽然使用如此广泛,小小的阿司匹林如何科学服用,还真是困扰着很多人。
正如上述的4个问题,笔者在诊室就常常被问及,那么到底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呢?阿司匹林学名叫乙酰水杨酸,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有刺激性的酸性药品,对胃的刺激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或者说终生服用),为了让患者能够坚持服用,需要增强患者的耐受性。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制成“肠溶片”:给阿司匹林片穿上“肠溶衣”,这身衣服可以抵抗胃酸,使其能不在胃中溶解和释放药物,而在肠道的弱碱性环境中才能溶解,释放阿司匹林,被吸收后发挥预防作用。
解答1:饭前服用阿司匹林,胃处于一个酸性状态,阿司匹林肠溶衣不溶解,没有释放,就对胃无刺激。
如果饭后服用,食物(食糜)冲淡胃液,或者饮用了碱性饮料(如苏打水),升高了胃内pH值,可能导致“肠溶衣”过早地在胃中被溶解,释放阿司匹林,反而增加对胃的刺激作用。
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其实,所有的肠溶片)应该在餐前服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胃的刺激(或者免受胃酸破坏)。
当然,如果您的胃足够坚强,即使服用阿司匹林普通片(可在胃中迅速释放)都不会出现胃痛等不良反应,那么饭后服用也是可以的。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药品说明书的修改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当然,特殊情况下,比如心绞痛发作而需要急诊植入支架的患者,医生为了让大剂量阿司匹林尽快吸收,迅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会让患者将肠溶阿司匹林在口腔中嚼碎后吞服,这是特殊的用法,不能常规应用。
家庭医药 2019.0320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阿司匹林应用10要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丁荣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已成为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高血压的严重后果是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发生率的显著增高,有资料显示,收缩压在140~159mmHg、160~179mmHg和≥180mmHg 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率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10倍和25倍,因此预防血栓性疾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大量的证据显示,每天100mg(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性事件,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1/3,脑梗塞发生率下降1/4,心血管死亡下降1/6,因此阿司匹林是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治疗药物之一。
但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出现各种问题,患者或者对这些副作用过分担心,或者不了解而盲目加量,造成阿司匹林应用不足或风险增加。
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应该了解和注意以下10个问题:1.适宜人群阿司匹林是否适用于一级预防,主要的国际指南推荐意见尚不一致。
综合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心脏联合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推荐,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是合理的:糖尿病患者、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10%(男性>50岁,女>60岁,至少合并1项以下附加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蛋白尿、早发心血管事件家族史)、使用阿司匹林不增加出血风险(无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未使用其他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
2.出血风险一般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延长出血时间,长期大剂量应用(500mg/日),可以抑制凝血酶原形成而致出血。
应用阿司匹林出血主要表现在胃肠道非致命性出血。
为了降低出血风险,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的血压控制(血压控制稳定<150/90mmHg)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出血风险,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有胃溃疡、严重肝病、出血性疾病,需慎用阿司匹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如何安全服用阿司匹林无危险导语:目录:第一章:如何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章:血脂异常别急着上药第三章:这四类药不宜放冰箱保存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
它对于老年性目录:第一章:如何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章:血脂异常别急着上药第三章:这四类药不宜放冰箱保存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
它对于老年性血栓有很好的效果。
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那么如何正确的服用阿司匹林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解说一下吧!如何服用阿司匹林老年人的首要死亡原因为血栓性事件(心肌梗死、脑梗死,甚至肺梗死等),而阿司匹林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基石”,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血栓性事件发生率,提高其远期生存率。
对于已经有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等),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有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严重血管事件总体减少1/4。
虽然使用抗血小板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但合理使用阿司匹林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时间:晚上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剂型不在胃内酸性环境溶解,而在肠道碱性环境中才溶解,可降低约60%的胃肠道副作用。
肠溶片最好空腹服用,药物可以迅速进入肠道,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胃肠道反应。
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者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只适于急性期首剂服用,或作为解热镇痛药物短期使用。
由于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上午612点,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达到血药高峰,而且18-24点是人体新血小板生成的主要时间段,因此,部分学者提出睡前(基本上已经空腹)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最佳。
有研究显示,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具有轻度降压作用,而上午服用则无此作用。
剂量: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通常,小剂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中等剂量(500-3000毫克/天)具有解热镇痛效应;大剂量(超过4000毫克/天)则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
2010.6(上)医药常识糙米有益心脏健康。
□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中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牛丽丽误解你了,阿司匹林(下)阿司匹林用量宜小由于害怕不良反应等原因,有人每天只服25毫克阿司匹林,但此剂量太小,不足以达到预防目的。
国内曾有报道,每天服用40毫克阿司匹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而目前国际上推荐的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剂量为75~150毫克/天。
阿司匹林应在空腹时服用有人主张,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饭前或早晨空腹服用,认为这样可避免药物在胃内被溶解吸收,确保顺利进入肠道,安全而有效;还有人提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有利于预防好发于晨间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目前,我国所有肠溶阿司匹林制剂说明书仍然建议,该药应在饭后服用。
因为,无论饭前还是睡前服药,都属于空腹服用,对胃黏膜都是有害的。
当前工艺水平生产出来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还达不到在胃内完全不溶解吸收的要求。
《中国药典》也明确提出,合格的肠溶制剂允许有10%的阿司匹林在胃内溶解吸收。
饭后服用,可使少量在胃内溶解的阿司匹林被食物稀释而减少与胃肠接触,进而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至于到底应在哪一顿饭后服用,并没有明确规定。
因为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半衰期较短,吸收速度较快。
一旦吸收,抑制血小板作用持久,不存在不同时间服用会出现效果差别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人的早餐简单、量少,个别人甚至没有早餐习惯,因此固定在午饭或晚饭后服用是较佳选择。
阿司匹林可大量服用为有效抑制血小板功能,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如中风、心肌梗死等),临床上曾采用每天服用阿司匹林500毫克或325毫克来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但并未收到更好效果。
大量实验结果证明,每天75~150毫克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最佳剂量。
小于75毫克,不足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起不到预防作用;大于150毫克,不仅不能增加预防效果,反而会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92010.6(上)最近,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
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
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
剂量和时间有讲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患者每日使用50毫克以下的无效剂量,然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剂量应为每天75-150毫克。
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更好。
晚上人体活动少、血液相对比较粘稠;有研究提示,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极轻微的降压作用,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合适。
服用要有规律性, 阿司匹林在体内会分解产生水杨酸,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永久性抑制已结合的血小板的功能,发挥抗血栓的作用。
血小板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诞生,血小板的功能会逐步恢复,因此应每天坚持服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小板的功能,发挥抗血栓作用。
药好也有副作用, 阿司匹林同样有副作用,如抑制血小板的正常聚集反应和刺激消化道,破坏消化道黏膜。
对此,我们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型和拜阿司匹林,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而且服药时间最好在饭前,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必要时还可以加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
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
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
剂量和时间有讲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患者每日使用50毫克以下的无效剂量,然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剂量应为每天75-150毫克。
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更好。
晚上人体活动少、血液相对比较粘稠;有研究提示,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极轻微的降压作用,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合适。
服用要有规律性, 阿司匹林在体内会分解产生水杨酸,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永久性抑制已结合的血小板的功能,发挥抗血栓的作用。
血小板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诞生,血小板的功能会逐步恢复,因此应每天坚持服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小板的功能,发挥抗血栓作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徐明远 祝您早日康复
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逆转心脑血
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
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
越的作用。
剂量和时间有讲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患者每日
使用50毫克以下的无效剂量,然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的最佳剂量应为每天75-150毫克。
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更好。晚上人体活动少、
血液相对比较粘稠;有研究提示,睡前服用小剂量阿
司匹林具有极轻微的降压作用,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血
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合适。
服用要有规律性,阿司匹林在体内会分解产生水
杨酸,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永久性抑制已结
合的血小板的功能,发挥抗血栓的作用。血小板在血
循环中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
诞生,血小板的功能会逐步恢复,因此应每天坚持服
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小板
的功能,发挥抗血栓作用。
药好也有副作用,阿司匹林同样有副作用,如抑制
血小板的正常聚集反应和刺激消化道,破坏消化道黏
膜。对此,我们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型和拜阿司匹林,
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而且服药时间最好在饭前,
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必要时还可以加用胃肠道黏
膜保护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徐明远 祝您早日康复
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逆转心脑血
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
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
越的作用。
剂量和时间有讲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患者每日
使用50毫克以下的无效剂量,然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的最佳剂量应为每天75-150毫克。
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更好。晚上人体活动少、
血液相对比较粘稠;有研究提示,睡前服用小剂量阿
司匹林具有极轻微的降压作用,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血
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合适。
服用要有规律性,阿司匹林在体内会分解产生水
杨酸,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永久性抑制已结
合的血小板的功能,发挥抗血栓的作用。血小板在血
循环中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
诞生,血小板的功能会逐步恢复,因此应每天坚持服
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小板
的功能,发挥抗血栓作用。
药好也有副作用,阿司匹林同样有副作用,如抑制
血小板的正常聚集反应和刺激消化道,破坏消化道黏
膜。对此,我们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型和拜阿司匹林,
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而且服药时间最好在饭前,
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必要时还可以加用胃肠道黏
膜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