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528.50 KB
- 文档页数:11
我国的政党制度要点分析1、中国共产党(1)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党的地位:中共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3)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党的执政方式:中共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5)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①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
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
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人曾经把资本主义多党制看成是我国的救国良方,并试图在中国推行,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一度效仿西方的多党制,一时间中国“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国内政党如雨后春笋般遍及中华大地,最多之时达到300多个,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未能把中华儿女从水生火热中解救出来,改变中华名族的命运。
金融工程0902 王阳 13020902421.我国实行的是一党执政还是多党轮流执政?确切的说,我国不是一党执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的友党、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的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为什么不适合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这和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也是相适应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由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体现了人民选择的民主制度。
而实际上,参与竞争的执政党是为了谋取私人集团更多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资源与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严重不平等,掌握较多经济资源的阶级与集团,必然要利用其掌握的经济资源,通过对竞选规则的控制,媒体的运作、炒作,公众的信息接受等各种途径,影响进而控制社会公共权力,以保护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民主是虚假的民主。
评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协商代替了竞争冲突。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精诚团结、共同奋斗,从根本上避免了政党攻讦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内耗,维护了政治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如此,为什么要效仿西方国家党争频繁、互相掣肘、内乱不断、效率低下多党执政呢?。
我国的政党制度【高考复习策略】该讲主要围绕一项制度,明确了两个主体。
一项制度是指我国的政党制度,两个主体是指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进行了表述,民主党派主要结合政协,强调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所以必须处理好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人大、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
立足整个教材,立足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认识政党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的关系。
理解党与公民、政府、人大、政协的关系。
知识归纳:一、中国共产党执政(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上)。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理论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由党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持方向);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稳定和谐);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调动各方)。
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实践证明)。
(成就:P64中)注意:A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①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②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生产力的水平;③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④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⑤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思想汇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思想汇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在不断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思想逐渐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思想进行一次汇报和总结。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思想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的出现,不仅为中国政治体制带来了新的活力,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它不仅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也充分吸取了中国政治传统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验。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坚持人民立场、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广泛的多党合作来实现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这种多党合作的机制,使政策制定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也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供了参与国家决策的机会。
通过政治协商,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推动。
这种基于合作与协商的政治模式,为中国政治体制转型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路径。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一制度使得人民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决策,保证了国家政治的广泛民主参与。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权益,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能够直接参与国家的立法和决策,为民主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同时,中国还设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性机构,负责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提高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执行力和权威性。
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思想中,还提到了加强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通过设立审查制度和监察机构,建立了起码的权力制约机制,有效地防止和惩治腐败现象。
此外,中国还提出了依法决策原则,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政府的权力不会滥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思想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民众参与国家决策的广泛性;通过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保障了政府的公正和廉洁。
我国政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越性:
①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
②优越性:
A.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C.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人民政协:
①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组成:除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外,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③主题:团结和民主。
④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知道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及名称;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我国政党制度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把握我国政党制度及其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未来政治参与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政治学习的兴趣;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形式:模拟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开始,老师就给了大家一个惊喜:起立!请向后转180度,向来听课的老师致以热烈的欢迎!师:“感谢你们热烈的掌声。
从你们有力的掌声中,我感到团结就是力量。
我国的多个民主党派就是这样紧紧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每年的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他们参政议政的盛会。
今天我们就模拟一次政协会议,感受和探询我国的政党制度”然后用那略带磁性的声音宣布:“现在我宣布高一(5)班第一届政治协商一次会议正式开始!(多媒体显示相关字幕)”主持人(课代表)上台:“担任今天的主持人非常高兴。
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有,第一项议程:分组合作,共商国是;第二项;代表团提案,参政议政;第三项记者招待会,政党特色;第四项:指导员总结,知识提升。
”(师在一旁播放多媒体)主持人:“第一项,请各民主党派做简单自我介绍,时间一分钟。
”各方阵学生举着自己的代表牌,轮番上台站起来煞有介事的介绍自己所代表党派的名称,宗旨,代表阶层。
主持人在每人发言前后用一些简短的总结性、鼓励性的话,来调节气氛,同时掌声表示。
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成功的前提。
学生事先分好工的。
通过介绍,大家初步把八个民主党派的知识过了一遍。
第一项议程结束。
这一过程持续了10分钟,学生似乎真的进入了政协会议。
第二项议程:代表团提案,参政议政。
各党派代表轮流(已经换了新人)来到讲台说本党的提案,讲述自己关心的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