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议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试论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在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口语教学薄弱是比较突出的。
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资源匮乏、学生背景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一直较为薄弱。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英语口语的训练,导致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表达能力较弱,难以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开展英语口语课堂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开展英语口语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更好地运用英语,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薄弱的问题,本研究将对在农村初中开展英语口语课堂进行探讨和研究,力争取得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Overall,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oral skills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 By addressing the unique challenges faced by rural schools, we hope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 inthese communities and empower students to succeed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1.3 研究意义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试论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探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分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发现口语教学存在薄弱环节。
从口语教学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入手,阐述了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必要性。
然后,探讨了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包括增加口语练习时间、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等。
对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讨,旨在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英语口语课堂、探索、现状分析、重要性、必要性、方法、评价、展望、总结、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in addition to their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oral communication is a crucial aspect of language learning, as it allows students to practice using the language in real-lifesituations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proficiency. By incorporating more speaking activities into the curriculum,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become more confident and effective English speakers.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试论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开展探索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口语课堂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估,深入探讨口语课堂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oral communication classes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 By exam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the aim is to identify the challenges and issues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face in developing speaking skills.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conducting English oral communication classes in rural settings, with a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proficiency and confidence in speaking English. Through case studies and practical analysis, this research seek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successful approaches to teachingEnglish oral communication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 Ultimately, the goal i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implementing English oral communication classes in rural areas an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initiatives in enhancing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ies. Overall, the research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enhance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o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1.3 研究意义英语口语课堂的开展也对师生关系的改善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探索篇誗教学研究在长期从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本人深切体会到英语口语教学仍然相当薄弱。
农村初中学生虽然已经脱离了“哑巴英语”的时代,但是他们的英语口语学习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英语口语水平仍处于不理想状况。
那么,农村初中英语老师如何才能进行口语的有效教学?只有努力找出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面临困难的症结所在,才能得出有效的口语教学策略。
一、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基础薄弱农村初中学生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小学,这些小学由于办学条件限制和毕业考试时不作要求,小学英语处于“副科”地位,英语课的开设与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或困难,如没有专职的、专业的英语老师来支撑英语教学,或者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而干脆不设英语课,致使农村学生在小学阶段没能接受正规的或不能接受到英语入门教育而基础薄弱,如26个字母都不会读或发音不标准,简单的单词或语句读得结结巴巴。
与城里的初中学生相比,多数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就输在起跑线上。
2.农村初中学生口语表达意愿低口语学习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
对英语口语学习价值无法充分认识,没有说口语的环境等原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没有强烈的口语表达意愿。
学习意愿是决定英语口语学习成败的关键情感因素。
多数学生在口语课堂上不愿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或课堂上趋向于随大流、缺乏表现欲,课堂上基本不开口说英语。
3.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初中虽然基本不缺乏英语专业教师,但是在口语教学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大部分英语教师自身口语水平较低,课堂教学中就不能自如地运用口语,也无法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有效训练,这就是“学高为师”的意义。
教学方法不当,口语教学有其特殊性,注重交际,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口语课堂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口语实践,使学生口语练习量最大化,可是多数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却把口语课的重点放在“挑错”“纠正”,在口语课上随意打断学生说英语而挫伤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让在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
关于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的论述随着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也越发受到重视。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教学,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现状分析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1.国家政策倡导。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至关重要。
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支撑。
2.提升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就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人口基数逐渐减少,农村学生往往需要到城市就业。
而英语口语能力是他们进入城市工作的敲门砖,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一直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农村教师相对城市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闭塞,缺乏与外界的交流。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滞后和困难。
1. 增加口语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口语课程的设置,将口语教学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英语角等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大胆表达。
3. 注重实践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英语角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提倡英语交流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活动等,提倡英语交流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5. 注重师生互动。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是现行英语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英语教学关键在于培训学生的兴趣,口语教学则是培养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
标签:英语;初中;口语;教学;农村口语教学是农村初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自身为主导,改变陈旧的以“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快乐与探究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一、加强和培养学生讲英语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练好各种句型,我便有意的创设语言环境,注重情景对话,不孤立教学单词,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
如在对学生句型训练时,每学一个句型,都必须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为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奠定基矗起先应从很容易的句子着手。
如:“Sit down,please”“Good morning,Han Meimei”“How are you?”。
然后进行扮演角色的对话。
教师用清晰的语言介绍给学生们,并告诉这种新结构的意义及语法的形式;二是加强重复交流活动。
练完句型,如果学生们达到了理解的程度,教师应按照上下文逐渐地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如介绍情景活动“去商店买东西”(go shopprng),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位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让两位学生利用日常交际用语去演或实习买卖东西这一活动。
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际英语的用法。
这样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会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的好方法。
二、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对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在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的训练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含羞,产生不敢讲、不愿讲等心理障碍,教师应采用鼓励的办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浅谈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有效开展口语教学摘要:在当前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英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科学调整。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师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开展策略引言在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口语教学,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英语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本文对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有效开展口语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1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营造和谐的英语口语课堂氛围由于英语语言应用缺乏语言环境,这给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学生甚至不敢开口说英语。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他们诉说英语的欲望。
一方面,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方式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开始时学生可能听不懂。
教师可以配备肢体或母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
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也是极为必要的。
对农村区域的初中生来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较少接触到英语口语表达,教师是他们最主要的英语口语表达的模仿对象。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做到发音清晰准确,不仅要符合英语口语答语法表达习惯,还要具有音色美,使其成为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榜样。
实际上,在初期英语教学组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
教师要持之以恒,不断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口语交际环境,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开口说英语。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英语交流环境,大多数的学生缺乏应用英语口语的机会。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姿态面对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情感沟通,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愉悦的心理状态投入英语学习中,这样他们才能敢于开口说英语。
关于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的论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一直是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掌握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可以为农村初中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氛围欠缺等原因,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差,需要全面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将是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教学思路和启示,进一步促进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改善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教学策略和方法,解决他们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增加他们参与口语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为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未来的口语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内容结束】2. 正文2.1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的大环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国际间交流的主要语言,拥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许多岗位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有着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可以为农村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还可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可以提升教师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朗朗书声乃学校教书育人之标志,抑扬顿挫处时而婉转又稍显稚嫩的读书声让每个老师感到成就感和责任感。
笔者是一位农村教师,见证了改革开放,浦东开发开放对于我们这所农村学校的深远影响。
在农村执教的二十多个春秋里,让笔者最为深有感触的是农村孩子的刻苦勤奋,虽然他们英语底子薄,客观条件差,但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好学进取之精神,依然能在毕业后与城市孩子竞争。
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学生的求知天性激励教师改善自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成了我们钻研的目标。
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正逐年提高。
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接触到纯正英语的机会非常少,导致的缺陷因而异常明显——朗读不尽人意。
加之教师对口语训练的忽视,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流畅朗读,难以用英语交流对话,难以流利表达思想的“三难”境地。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呢?回顾教学生涯,笔者感悟一二。
一、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用英语组织教学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学生们每时每刻都能以各种方式接收到大量的语言信息,随处就能听得到非常地道的英语。
而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开始阶段,教师可放慢讲英语的速度,而且重复所述内容,用简易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
这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创造和谐的语言环境。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使自己的语言清晰、准确、流利、地道,具有示范性,这样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纯正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加强英语朗读训练,为提高口语能力做好充分准备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
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以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
关于提高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的论述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而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与外国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文将讨论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为中心,注重对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需要重视语言环境的营造。
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英语角、英语实践活动等方式,营造一个浸泡式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需要注重日常口语的培养。
日常口语是实际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它是口语能力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情景、教授常用口语表达、开展口语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日常口语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
教师是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关键,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口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多方面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语言环境的营造,注重日常口语的培养,同时也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
1 浅议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摘 要: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上,从农村中学的英语口语状况进行上分析,对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一系列的建议与意见,以求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推动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口语;学校; 教师; 在现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间的交流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加之我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现代社会中一门不可缺少的语言交际工具。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学好英语尤为重要。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口语则是当今人类交际的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具之一。因而,口语教学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广,英语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新的英语课程改革标准对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也更加地重视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学生感到掌握口语有困难,表现得非常被动和无奈,实际交际能力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尤其在农村中学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应当成为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一、农村中学英语口语的现状 (一):教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一个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行教育的现代化。对基础教育来说,近期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即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扎扎实实地提高国民素质,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施素质教育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的主力军是教师,而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所讲的英语既不地道又不加之知识标准,没有机会和以英语为母语者对话;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也认为,课堂教学程序应逐渐摆脱有意识的、分析性的学习语言结构的倾向,而朝着交际情景发展,教师要直接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学生得到适当的语言输入又能参与创造性的交流,教师是指导者,是咨询者,是顾问。这些都无法使他们能够胜任课堂交际活动的顾问和组织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许多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又无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对那些干扰交际的背景知识及文化因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严重,只能机械地将教学模式定为“刺激————反应” 或“读单词——讲规则——教语法”的句型操练,搞“题海战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这些几乎完全排除了文化因素的任何考虑,抹杀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教学的共同弱点是: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读”、“用汉语教英语”的传统模式机械地进行教学。学生的种种片面认识和部分教师的简单教育教学方法,使农村中学生英语教学出现了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难度很大。 (二):学校 目前,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在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生源基础、学校管理水平、经济待遇等各方面都可谓天差地别。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学校的经费虽有投入但无异于杯水车薪,农村中学教学设施破旧、教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学校日常办公经费用仅靠收取 2
学生杂费维持举步维艰,教职工福利待遇经济收入和城市中学或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之大令人汗颜。前几年农村教师工资长期被拖欠、随意克扣极大地影响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农村英语教师大量流失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想方设法调入城市中学或改行,造成农村中学英语教师队伍资源的青黄不接。农村中学平均每班有50多学生,且来自程度不齐的各村完小,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很多小学由于没有英语教师,英语课无法开设,即使有开设,师资和教学质量也无从保障。进入中学后,差异更大。 (三):学生和社会 1.家庭因素 农村中学生不同于城市的中学生,在经济、文化、意识、学习动机、自信心、知识面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和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的父母接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基本上都是英盲,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的文化气氛不好。许多年轻的父母整日沉溺在麻将或牌桌上,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些父母为了生存长期在外打工或做生意,难得有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成了留守一族,教育孩子的重担落在了祖父母或亲戚家中;这些家长根本认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更谈不上给孩子进行英语口语会话的空间和环境,还有很多农村家庭还没有脱离贫困线,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这种种原因导致孩子在家形孤影单,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有效监督,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任自己随大流。近年城市大部分家长给孩子请家教,但在农村中学就算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又有几个给孩子请家教呢?不可否认在农村缺有学习好的孩子,不参加辅导照样能学得轻松、学得好,原因是这些孩子学习自觉性强。但这是从小养成的喜欢看书,勤于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农村中学的“尖子生”尤其突出,引人注意,但这毕竟少之又少。 2.个人与社会因素 纵观现代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和八十年代中学生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八十年代农村中学生学习目的很明确“考上大学”是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和选择,虽然走出农村的只是百万农村中学生中极少的一部分,但95%以上的农村中学生都朝着这一梦想刻苦学习,全力拼争。经过九十年代的教育体制改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大为改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高等学校的扩招,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的日益增长的受高等教育权力与高校招生的矛盾,加上一大批民办高校的兴起,使70%以上的学生上大学不再成为难事,这种现象反映在现在的中学生身上,升学压力减小了,学习动机、目的不明了,加上农村部分目光短浅,认为学好英语没有多大用处,让孩子早早出门打工,这对同龄的上学孩子不无影响。进入新世纪后,各种中等学校借助各种媒体展开声势浩大的招生竞争,以及高中生手持录取通知书,困守“苹果园”现象都使中学生本已模糊的学习目的,更加缺乏指向性格。再分析学生本身因素,除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机不清外,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不坚定,性格孤僻,不和老师、同学交流,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措施 (一)、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 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好一门外语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英语的学习首先要重视语言的环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主动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练习口语提供机会。在创设语言氛围时,还应该加强多媒体的使用,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老师可预先录下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这样让学生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会在情境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能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二)、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3
英语教学是一个开放型的课堂,最忌的就是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就要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合作式英语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创设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并精心设计导入语(问题导入式、实际导入式、情感导入式、背景契领式等)和课堂用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1、坚持英语教学 教师应当坚持用英语教学,首先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以及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的基础上,尽量用标准的口语教学,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选择难易不同的口语练习。培养同学们在听英语的同时,建立英语的思维能力,通过模仿教师的口语来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合理的交际策略也有助于学生的口语练习,为学生口语的流利表达创设一个轻松的交流环境。最后,还应该注意提问策略,要选择合理的问题来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在思考的同时培养起学生合理的逻辑思维。 2、小组合作式英语教学 新课改强调,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学生为中心课堂“转变,形成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灵活的教学方式。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两两合作、多人合作及各种情景表演的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人体部位名称时(如head, nose,face.etc.)可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开展游戏:轮流由一人发号施令:“Touch your mouth. Show me your hand.etc.”其余根据指令做相应动作。表演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还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动。 3、任务式教学 任务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仍然是关键的部分,在素质教育推广的今天,不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而丧失教师的主体操作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量地掌握好教学任务,为学生分配适当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要增加英语口语测试的分量。测试的主旨是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通过反馈来调整教学,推动教学。第二,利用视听材料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英语听力的练习对于提高口语有着一定的帮助,所以要在练习听力的基础上来提高口语,将会有新的收获。第三,就是通过复述来提高口语能力。复述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对于知识的练习与再巩固过程。光听不练,很难提高口语水平,而复述就是通过听再练习说来牢固地掌握知识。可以在学完一至两个单元后抽出一节课专门让学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谈谈身边的人、事、物。第四,口头报告。学生经过准备在课堂上作报告也是一个方法。学生可以从报刊杂志选材或是实际生活中选择合适的话题,如值日报告等,然后由学生进行评价表现。最后,把握教材学习。充分地利用教材的难点和重点教授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要配合适当的口语练习来巩固教材学习。 4情景教学法 在教室创设模拟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不仅灵活地将各种语言技能综合起来,而且能在整个活动中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朗读对话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两部分,一半为A,一半为B,练习完一遍后交换角色,A变成B,B变成A,再练习一遍,要求学生边说边看对方,注意面部表情和动作。或指定两位学生朗读或表演对话(Open Pairs),示范小组表演后,其余的学生也进行两两对话(Close P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