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仔猪断奶技术要点及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仔猪最适宜的断奶时间是什么时候仔猪的断奶时间肉牛指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小猪,这种猪岁数就如同人类的小婴儿一样,也需要母乳的喂养。
因此在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围在母猪旁边吸奶。
但是,到一定时间内,仔猪就必须要成功进行断奶了,这不仅对小猪好,对母猪也很好。
那么,仔猪合适在什么时间三十天断奶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仔猪最适宜的断奶时间是什么时候?仔猪的断奶时间一、仔猪生长发育必须优良生长发育良好的仔猪,3周龄时则体重应不低于5千克,4周龄时不低于6千克,5周龄不低于7千克。
否则,表明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应延迟断奶。
特别应注意的是,不论何时断奶,仔猪体重必须达5千克以上。
否则,仔猪断奶后,死亡率高,成活率低。
二、仔猪时饲料本领应有一定的食腐能力仔猪断奶后,其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饲料,若取食饲料能力差,则断奶后易引起营养不足,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所以,仔猪断奶前对饲料应有一定的能力,一般科栅时每天的干饲料采食量应在150克以上方可进行断奶。
三、断奶日龄须要适宜断奶日龄早于21日龄,仔猪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断奶后的成活率低。
根据我国农村实际,以35日龄断奶较合适,如饲养条件差,可延长至42日龄断奶;饲养条件好的可提早至28日龄断奶。
不顾饲养条件,一味追求早期断奶是得不偿失的。
四、仔猪的培育条件良好断奶后,仔猪普遍感到不安,在断奶初期往往很少采食甚至不食,因此,抵抗力会下降。
仔猪断奶时要避开大风等恶劣天气,猪舍温度不宜低于18℃,应做到温暖干燥。
若环境温度过低,应采取加厚垫草,安装红外线灯等保暖措施。
断奶后仔猪应原圈留养,饲料配方需保证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保证饲料的全价性。
五、仔猪必须健康如在仔猪患病期间断奶,不仅断奶后采食饲料能力时降低,还会严重阻碍生长发育,而且断奶给仔猪带来的应激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
因此断奶时,仔猪必须健康认知疗法。
六、免疫和阉割期间不宜断奶免疫注射和阉割,若再加上断奶这一应激,可以往往会加重仔猪断奶后的痉挛,不利仔猪安全断奶,而且能够影响免疫效果,所以断奶要与免疫注射和阉割分开一段时间,以利仔猪顺利渡过断奶关。
仔猪的早期断奶和饲养管理卜东华博士施学仕硕士在中国,仔猪在55天和60天断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然而,在美国和亚洲许多国家中,仔猪通常是在28或35日龄断奶的,在某些情况下也有早至21日龄断奶的。
早期断奶有什么好处呢?1.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2.降低母猪的饲料用量实行仔猪早期断奶主要是为了:1)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也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2)减少母猪的饲料用量。
诚然,没有哪种制度会对所有猪场都适用的,但是选择一种对您的猪场适用的“早期断奶”方案无疑会给您带来不少益处。
A)增加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数让我们假定,一头母猪平均每胎生产11头断奶仔猪,如果这些仔猪在60日龄断奶,母猪断奶后的空怀时间为7天,再加上114天的怀孕期,那么完成一个繁殖周期总共需要化费181天(60天+7天+114天)。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头母猪一年只能生产2胎即22头仔猪。
现在再让我们假定,仔猪的哺乳期从60天减少至35天,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一个繁殖周期化费的时间是156天(35天+7天+114天),因此一头母猪一年就能生产2.3胎即25.3头仔猪了(2.3胎×11头)。
如果采用28天断奶,繁殖周期就会缩短至149天,那么每头母猪每年就能生产2.4胎即26.4头仔猪了。
表 1.仔猪不同断奶日龄对母猪繁殖周期的影响。
断奶日龄生产阶段60天35天28天怀孕期(天) 114 114 114泌乳期(天) 60 35 28空怀期(天) 7 7 7总计181 156 149每年产胎数 2.0 2.3 2.4 每年每头母猪产仔数22.0 25.3 26.4由上表看出,通过缩短哺乳期可使每头母猪每年额外多生产3—4头仔猪。
如果您有一个20头生产母猪的种猪群,采用35日龄早期断奶方案后,就能使您每年额外多得66头仔猪;如采用28日龄断奶,就可以额外多得88头仔猪。
同样,如果您的猪场有100头生产母猪,实行35天或28天早期断奶后,每年您额外多得的仔猪数分别为330头或440头。
断奶仔猪的饲养及管理方法8篇第1篇示例:断奶仔猪是指刚刚断开与母猪乳头的小猪,通常在出生后2-4周左右进行断奶。
断奶后的仔猪需要特殊的饲养和管理,以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断奶仔猪的饲养及管理方法。
1. 饲料配方断奶仔猪在刚刚断奶时,需要逐渐转换为固体饲料。
饲料的配方要符合仔猪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在选择饲料时,应选择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饲料,可以咨询兽医或专业饲养员的建议。
2. 喂食方式断奶仔猪需要定时定量地喂食,可以分为每天3-4次,每次喂食的量要适中。
建议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喂食,让仔猪养成良好的饲养习惯。
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和新鲜,确保断奶仔猪随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
3. 生活环境断奶仔猪的生活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饲养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仔猪受到寒冷或闷热的影响。
要及时清理粪便和废料,定期消毒饲养设施,确保断奶仔猪的健康。
4. 健康管理断奶仔猪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定期检查仔猪的体重、食欲和粪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要对断奶仔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仔猪的行为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5. 社会化断奶仔猪在与母猪断开后,需要逐渐适应新的群体和环境。
可以将同龄的仔猪放在一起饲养,让它们建立社会关系和有效的竞争力。
可以给予仔猪适当的玩具和活动空间,让它们保持活泼和健康。
通过以上几点关于断奶仔猪的饲养及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照顾和管理仔猪,使它们健康成长。
实践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断奶仔猪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第2篇示例:断奶仔猪是指到了断奶阶段的小猪,需要特殊的饲养和管理。
合理的饲养和管理方法对于断奶仔猪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断奶仔猪的饲养及管理方法。
在饲养方面,断奶仔猪的饲料需要特别注意。
断奶仔猪要求高蛋白饲料,因为它们在断奶后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和体重的增长。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是指出生后尚未断奶的幼猪,对于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仔猪对温度和湿度波动比较敏感,饲养场的温度和湿度应
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风要良好,避免仔猪患上肺炎等疾病。
2. 合理的饲喂方式:仔猪在出生后第1-3天主要依靠母乳饲喂,之后逐渐过渡到断奶饲养。
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母猪通常会为仔猪提供足够的乳汁,但在人工饲养下就需要进
行合理的饲喂管理。
饲喂时要使用高营养价值的仔猪奶粉,同时要注意控制饲喂量,避免
过度喂养导致消化问题。
3. 饲养密度控制:仔猪饲养的密度过高会导致猪只之间相互竞争,影响其生长发育。
饲养场要合理控制仔猪的饲养密度,确保每只仔猪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活动。
4. 疾病防控:仔猪由于免疫力较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要加强对仔猪的疾病防控
工作。
包括定期接种疫苗、清洁饲喂工具,加强场所卫生等。
5.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在仔猪饲养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饮水清洁,
防止粪便污染;定期更换和消毒饲喂设备;定期观察仔猪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
调整;加强对仔猪饲料的营养调整,根据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配方。
以上就是关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仔猪是指出生后至断奶期的猪只,是养殖业中重要的生产环节。
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群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仔猪饲养管理的一些技术要点。
1. 生产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在猪舍内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保持舍内温度在25-27摄氏度,湿度在60-70%之间,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 清洁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床材,并加入适量的消毒剂或农家肥料,保持猪舍的干燥和清洁。
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并经常更换饲喂器具。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管理要点包括口感适宜和营养均衡。
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保证饲料中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适当。
控制好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饲喂量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调整,避免饲喂过量或过少。
4. 饮水管理:保证仔猪的饮水量和水质是保证仔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仔猪的生理发育需要充足的饮水,所以要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饮水设备是否完好,并保持饮水器的清洁,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饮水设备应该放置在仔猪易达到的位置,保证仔猪可以方便地饮水。
5. 生长管理:仔猪的生长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断奶管理、断奶后的过渡饲养和断奶后的饲养。
断奶前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能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初乳。
断奶后,仔猪需要经过适应期,逐渐由乳料过渡到固体饲料,逐渐减少乳料的饲喂量,直至完全断奶。
断奶后的饲养要注意饲养密度、餐次、餐间歇和饲料的细碎度等,合理安排饲养管理,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6. 疾病防控:采取科学的疾病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仔猪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
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驱虫;加强猪舍的消毒工作,杀灭病毒和细菌;隔离病猪,防止疫情传播;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
仔猪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定期消毒和清理、合理的饲料和饮水管理、科学的生长管理和科学的疾病防控。
断奶仔猪的养育及喂料养育为养好断奶仔猪,要做到“两维持、三过渡”,既维持在原圈饲养,维持原饲料饲喂,做好饲料、饲养和氛围的过渡。
(1)原圈培育:原圈培育系指仔猪断奶后仍躲藏在留在原圈饲养或同窝仔猪移至另一圈中瀹养,养至70日龄或适当时期,再通过转圈或分群。
为减少断乳应激对仔猪的影响,仔猪断奶后保持哺乳期间所用饲料配方不变,维持7天左右,逐步增加断奶仔猪料,减少哺乳期间饲料,一般于断奶后15六天过渡到全部饲喂断奶的猪料。
从外场引进的断奶仔猪,最好购回原场的饲料。
(2)饲养制度过渡:稳定的生活制度和适宜的饲料调制是提高仔猪食欲、增加采食量、促进仔猪增重的保证。
仔猪断奶后15天内,应按哺乳期的饲喂方法和次数进行饲喂,夜间应坚持饲喂不易过多,以后可适当减少饲喂点击数,不断增加每次的饲喂量。
(3)环境过渡:培养人才原圈培育至一定时间转圈分群,为避免并圈猎鹿丹氏后的不安和互相咬斗,应在分群前3-5天让仔猪同槽进食或一起运动,使彼此熟悉。
然后,根据仔猪的性别、个体大小等进行分便群,饲养密度要适中,密度过会议出现咬尾、咬耳等异常行为,还应注意保洁,通气良好,继续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重视运动和日光浴。
仔猪阶段饲养管理的任务是第三阶段提高仔猪成活率、个体重和断奶窝重,获得大量身体健壮、发育匀称的断奶仔猪。
(4)饲养环境:哺乳仔猪舍的适宜温度为25-30C,每栏以饲养10头为宜,每头仔猪占猪栏面积能保持在0.38-0.42平方米。
喂料仔猪在保育阶段生理变化大,由消化系统、淋巴细胞的不趋同成熟到逐渐成熟,营养可能需要也不相同。
为了更好的发挥仔猪的生长潜力,应采用期饲粮饲喂。
可综合考虑幼崽因断奶日龄、猪场规模、饲养管理水平,决定采用三二阶段饲粮或二阶段饲粮。
(l)三阶段饲粮:规模化猪场断奶日龄在25日龄以前的无腺可采用三阶介段饲粮饲喂。
①第一阶段(断奶体重到9千克):采用断奶前乳猪料。
②第二阶段(9—15千克):饲粮应具有高消化率、高营养、高适口性的特点,原料种类和乳猪料暗淡,可恰当减少乳清粉的使用量,使用优质鱼粉、优质豆粕(最好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几个方法-养猪技术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哺乳仔猪的培育可分为依靠母猪乳生活阶段和过渡到独立生活的断奶阶段,因此要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应该从哺乳母猪做起。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几个方法。
1、确保品种质量优良的品种是确保猪较高生产性能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猪的生产性能、饲料利用率、养殖周期等,最终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
优良的母猪再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饲料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如目前生产上常使用的品种长白猪、大约克猪等,与我国本地品种的猪相比,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可显著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因此,在生猪养殖时可引入优良的品种,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窝重。
2、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母猪泌乳性能与仔数的断奶窝重的影响较大,因仔猪在出生后到断奶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以吮吸母乳来获取营养,母猪泌乳量的高低,以及乳汁的质量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增重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提高母猪泌乳性能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措施。
母猪在妊娠后期就要加强泌乳性能,一方面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保证较大的初生重,另一方面可以为产后的泌乳营养做贮备。
在母猪分娩后,也要人为的控制好母猪的采食量,只有使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充足,才能提高泌乳量。
母猪在刚分娩后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一般在2天后食欲开始增强,采食量逐渐的增加,并在产后的2~3周达到高峰,母猪越早达到采食量的高峰期,泌乳量就越高,仔猪获得的营养也就越多,生长速度也就越快。
因此,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给产后母猪提供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全价饲料。
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潮拌料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每天饲喂3次,在喂料时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
加强哺乳母猪的保健工作,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影响泌乳水平的发挥。
母猪产后l周内在饲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抗生素,防止母猪产后发生感染。
猪场仔猪断奶技术要点及操作
1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早期断奶是相对于传统的8—12周龄以上自然断奶而言的断奶方式,达到自然断奶期母猪的产奶量降人低谷,而仔猪采食固体饲料的能力较强,因此不会对母猪和仔猪造成不良影响。
早期断奶又可分为超早期断奶和一般的早期断奶,前者多指0~2周龄断奶.后者一般是指3~5周龄或3-6周龄断奶。
超早期断奶一般是出于特殊需要,如培育SPF猪等。
需要创造特殊的条件.否则难于成功,因为它超越了母、仔双方的“断奶生理限度”。
从仔猪的生理角度看,在仔猪体重4~5千克以上或3~5周龄时断奶较为适宜。
从理论上讲.此时断奶.母猪泌乳的高峰期已过,已充分地利用了母乳;另一方面,断奶时间每提前7天.母猪的年产仔数就会提高一头左右,但仔猪断奶时间越提前,仔猪的发育越不成熟.其免疫系统越不发达.对营养和环境条件要求越苛刻。
再者仔猪断奶时间早于21天,母猪的断奶至配种的时间会延长.下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会降低。
因此,最佳断奶H龄是28~3O天。
早期断奶仔猪养育的技术措施:早期断奶仔猪和传统方法断奶的仔猪比较,首先是身体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机能不健全、胃肠道消化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抗病力较低;其次是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尚未完全适应固体饲料或尚不能食用固体饲料等。
针对这样的特点.早期断奶仔猪的培育应注意饲料、保温、抗病防病、看护管理等方面的精心饲养管理。
从饲料的配制上.要提高易消化性和适口性,添加促进消化和采食的特殊因子,如益生素、有机酸、消化酶制剂、各种微量元素等。
而且应当对饲料进行熟化处理:从环境方面,应保持地面的清洁干燥和舍内温度、湿度、风速适宜。
仔猪躺卧区域一般应有木板、橡胶、塑料及各类导热性较低的材料做成的垫子.必要时应设置保温箱或直接提供热源;另外,要严防贼风的侵袭,加强对仔猪的看护,严格遵守防疫卫生制度,搞好预防接种和清洁消毒工作。
2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由于实施了仔猪断奶后留原圈饲养1周的管理方法,仔猪已在哺乳舍逐渐适应了保育期的饲料,转群到保育舍后.必须做到原饲养制度不变和原饲料不变,以减少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
也就是说饲料不变,每天仍然饲喂4~6次,每天投放不能太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
本规程采取一窝仔猪一栏的饲养制度,进一步确保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受到的应激达到最小(如仔猪占用圈栏面积0.3平方米/头,则保育舍单栏面积为:0.3米2/头xlO 头=3.0米2/头.于是可将其设计为2.0米×1.5米的单栏)。
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最好供给温开水.并加入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对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仔猪进人保育舍3~5天后,由于已进人旺食期,可能会开始出现抢食现象,这时应增加饲喂量和饲喂次数,但也应注意暴食出现消化不良。
仔猪转群到保育舍后,保育栏内的温度在2~
3 天内升高到28~3O℃,3天后即调到26℃,以后按每周2℃降幅逐渐降低到1O周龄的21℃
(这样有利于减轻转群的应激)。
栏内应有温暖的睡床,以防小猪躺卧时腹部受凉。
同时要注意防止贼风(舍内风速应小于O.25米/秒),保持舍内干燥(湿度应在5O%~ 75%)、温暖和空气新鲜(NH3浓度低于26毫升/升)。
保育舍猪栏原则上不提倡做太多的冲洗,对粪便按从小龄猪到大龄猪猪栏,从健康猪猪栏到病猪猪栏的顺序直接干清扫,而且每个饲养单元清洁工具不能混用。
做好保育仔猪的免疫工作。
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才在准确的部位注射,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不可打飞针;每栏仔猪要挂上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
此外,不同日龄的猪群间不能随意调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对于大部分的传染病来说.保育猪是个非常敏感的环节,所以留心猪群的状态,及时发现病猪相当重要。
一群猪中个别猪只离群、精神呆滞,多为有疾病发生,如测量发现其体温升高的话,则可能感染上了病菌,应立即肌注抗生素和退烧针,严重的应向上报告。
突然死亡的猪只应进行解剖诊断。
3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粮特点目前早期断奶一般是在3~5周。
由于仔猪消化道机能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和对疾病抵抗能力的特点,早期断奶后.其饲养比哺乳期还困难.通常有1周的生长停顿期,常称为断奶关。
为减轻断奶应激的影响,一定要注意饲粮的配合。
根据仔猪消化道发育的情况和容易产生对植物蛋白过敏的特点,早期断奶仔猪饲粮配合不只是按标准保证满足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还要考虑仔猪对植物性饲料的适应能力。
在我国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早期断奶仔猪应激饲粮的配合。
3 1 添加合成赖氨酸可以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从而减少植物蛋白的用量,减轻消化道的负担,避免或减轻植物蛋白引起的过敏和蛋白质消化不良在后肠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3.2 尽可能多用乳制品及淀粉,有条件的可用血浆蛋白粉血浆蛋白粉的添加量一般为5%,只用于6周龄前。
乳制品在仔猪3~5千克体重时可用到25%~ 50%,5~10千克为5%~20%。
血浆蛋白粉和乳制品对断奶越早的仔猪,效果越明显。
乳制品中的乳糖在消化道易转变为乳酶,从而降低胃的pH值,刺激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
3.3 添加酶制剂可弥补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酶活力较低的不足。
主要是补充胃、胰蛋白酶及淀粉酶。
可选用市场销售的酶制剂产品。
3
4 加酸化剂可弥补仔猪胃酸分泌不足和诱导刺激、肠盐酸及消化酶的分泌.并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有利于乳酸杆菌的增殖.从而促进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和减少腹泻。
3.
5 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膨化大豆较豆粕有利于仔猪消化。
大量的试验表明.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可减少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
对于断奶早和较小的猪,膨化大豆取代豆粕的量可达100%,断奶晚和较大的仔猪少用膨化大豆以降低饲料成本,但不影响仔猪生长。
不论用哪种断奶的方法都要做到移母不移仔断奶法,尽量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以防仔猪发生应激反应,以后的饲料、环境、管理都要逐步改善,使仔猪有一个适应过程。
断奶是养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掌握好仔猪的断奶技术,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至
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