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了“身边的动物”、“一起种蔬菜”、“动手做玩具”、“位置和方向”四个单元。从四个学生熟悉的内容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生活中的某个真实情境,并以小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通过主题人物提出问题,驱动探究任务。围绕“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通过1~3个层次递进的活动,形成每节课的中心学习内容,解决问题,建构概念。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蜗牛及其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有序观察。

2.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特点,提高交流、动手操作和记录的能力。

3.认识鲤鱼并初步了解鲤鱼的外形特征。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培养长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4.知道兔子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周围的环境。经历观察、描述、交流、实践、记录等一系列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5.知道蔬菜是常见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蔬菜。了解蔬菜的种植和管理过程。

6.知道种植蔬菜的基本步骤。学会记录蔬菜的种植和管理过程。培养合作能力和记录能力。

7.知道蔬菜等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等条件。能基于种植实践活动的记录,展开交流,了解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8.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与其底部有重物、底部为圆弧形的结构有关。能模仿不倒翁的结构特点,选择身边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不倒翁。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9.能模仿小鸡啄米玩具中灵活的连接方式,制作玩具。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应用了灵活的连接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10.通过测试制作的喷气小车,感知气球喷气对小车的驱动效果。尝试设计更多的具有创意的喷气玩具,初步认识到应用科学知识可以制作有趣的玩具。

11.学会制作纸陀螺,根据纸陀螺的测试结果进行改进,使其转得更久。能围绕“怎样让陀螺转得更久”的问题,进行多个角度的思考。

12.知道使用“前后左右”“远近”等词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体会到用前后左右远近描述物体位置和方向的相对性。初步体验描述位置的本领在生活中运用的乐趣。

13.知道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以自己为参照物,正确描述不同时间太阳所处的方位,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学会使用指南针。

14.通过观察校园,了解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通过制作、介绍校园简易模型,提升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