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此翻译的语用观实际上是个动态的三元翻译观。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

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本文还尝试着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在此基

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

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

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

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1. 引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

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

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

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

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

的学问。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前者

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而后者所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但是这种

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事实上,许

多学者认为书面语篇同口头话语一样具有交际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动态性(Hatim,1998:86)。他们认为作者在写作时会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进去(Baker,1992:222),把自己的意图通过话语(作品)示意给读者(Sperber & Wilson,1986)。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

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 翻译研究引进语用学理论的必要性综观中外翻译史,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

趋势,那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从其他学科中汲

取理论养分。这一点正像应用语言学必须依赖语言学的发展、成熟以汲取理论

一样,而翻译研究事实上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翻译研究的这种拿

来主义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弱点。有利之处是它对任何学科都没有偏见,只要有用,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纳。这样可以避免在理论和实践上走极端,对翻译理论的迅速丰富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利之处在于,各个学科

所输入的理论之间互有冲突,理提供不能很好地兼容,导致理论解释上的不一

致性。

翻译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一事实不仅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

家的译界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

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形成一个为各

个理论输出学科及其在译论中的代言人所认可的统一理论。翻译研究所借鉴的

每一种理论都对翻译的本体研究的某一方面都有所启发,有所认识,对翻译研

究从总体上有所推动。但是,它们又仅限于对翻译现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因

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论目标,并不是为解释翻译现象和翻译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把能够解释一类现象的理论扩展到对其他现象的解释时自然会出现这样

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我们对输入的理论要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借来的理论

的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应用该理论时应该有所选择。翻译研究的现状从另

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待于深化,需要继续从其

他学科中汲取养分。理论输入不仅不会导致目前局面变得更混乱,而只会加深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者为加深认识而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考方法。我

们不应该害怕从更多的相关学科引进理论。

就已有的译论而言,它们可以划分成三大类(Nida, 1993: 157)。Nida区分

这三类译论的标准正是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养分的学科。姑且不论该分类方法

是否穷尽地描写了现有全部译论(比如是否涵盖了应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翻译

理论),但是这种分类方法无疑是科学的,它有助于我们认清各种译论的理论

来源、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陷。这三类译论包括:(1)语文学类译论,(2)符号学类译论,以及(3)语言学类译论1(1有关这三类译论的详细论述,参见Nida (1993: 157-168)以及国内语言类期刊上的介绍和讨论。)。Nida关于语言学类译论的讨论有一个重大疏忽,那就是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语用学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个语言学的“废纸篓”。它能够对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各个方面加以描写和解释,已经成为

理论输出学科。语用学理论正在被应用到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翻译、人际交际、跨文化交际、语际语言研究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其理论指导作用越来越

为更多的学者所意识。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也已经被看作是正

常交际者的语言能力的两大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语用能力)(Bachman, 1990: 87)。语用学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

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学分析方法,比如预设、语言礼貌、会话含意、

关联理论、话语连贯、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等。这些课题涉及

到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对于解决翻译中有关语言使用的各种问题都有所帮助,因此都能够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与实践之中。语用学不仅给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

微观的语言学分析方法,而且还提供了有关翻译研究的宏观理论,对翻译研究

的学科定位2(2关于翻译研究/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请参

考谭载喜、刘宓庆、杨自俭、金隄、张南峰等的有关论著(这些论著除张南峰

的之外均收在杨自俭、刘学云编辑的《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和翻译研究的方法论等方面都有借鉴作用。

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操作。翻译也是一种语言

使用和交际活动,和日常语言活动所不同的只是它涉及到两种语言(始发语和

目的语),是一种语际信息交流。我们在这里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研究

对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

也可以得到检验。

3.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传统译论(指以译文必须复制原文的全部信息的译论)认为,翻译是个把一种

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作

中进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因此,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

的一种手段(Sarcevic,1997:55)。对翻译及其本质作如此论述,其预设和

认同的交际理论其实就是交际的代码模式(关于语码模式的详细评价,参见王

传经(1993)和Sperber & Wilson(1986)),即信息发出者(sender)首先

将所欲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然后发送给信息接收者(receiver);该信息的

接收者收到信息后则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完成这一轮交

际活动。这一交际模式包含了这样一个思想,即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具有完全

相同的语符(传递和接受)系统以及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见

Sperber & Wilson, 1986,何自然,1997:126-127),两者的解码能力完全一致。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各人的生存环境、教育、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经

历存在着各种差异,这必然会影响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认知环境和解码能力,导致交际双方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说明交际的代码模

式说以及基于该代码模式的翻译理论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它们否认了动态推理

在交际中的作用,是对翻译现象和交际的一种错误认识。

交际的代码模式不仅在对交际双方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状态等方面的认识上有错误,而且还忽视了语言交际的隐含性和间接性等特点。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

和关联理论都认为,语言交际者不仅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他们

也经常间接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期望听话人或读者能够利用上下文语境、互文

语境、语言外语境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交际者提供的话语信息(即语言刺激),通过推理得出交际者意图传达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常

常与他提供的话语信息(字面意思)不相一致甚至于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听

话人(或读者)就需要越过字面意思,结合认知语境信息,通过推理达到对说

话人意义的正确把握。

不仅同一个交际意图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传达,而且同一个表达式在不

同的语境中能够传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例如,要实现“拒绝”这一语用意图

(交际意图),我们可以直接说“不”或“不行”,也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

委婉的方式来实现(如“谢谢你邀请我,不过我明天已经有约”、“对不起,

我自己也缺钱花”、“今天恐怕不行,明天陪你去吧”等)。同样,“It抯

cold in here.”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传达不同的交际意图,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请求”、“警告”、“劝告/建议”、“拒绝”等)。这些都说明了语言交际的间接性和话语字面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的隐含性、不对称性,

说明了动态推理的客观存在性,暴露了语码交际模式的缺陷与错误。

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认为,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认知环境呈不对称性,其

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交际者说出话语的行为并不能保证其交际意图的准确传达,也不能保证听话人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准确理解。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关于

话语重复、谈话协商(negotiation)、过剩信息(over-informativeness,Chen,1999)、会话解释(accounting,Cody & McLaughlin, 1990; Turnbull, 1992)等有关会话现象的分析研究也充分证明了代码模式忽视交际双方在认知

方面的差异、忽视语境的动态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交际的实际情况(即交际的实质)是怎样的呢?关联理论在批判地继承以

互知(mutual knowledge)为理论依据的代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的推理

模式,把交际看作是个示意-推理的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

交际情景加以评估(assessment),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

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以上论述说明,交际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编码---传递---解码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动态推理过程。下

面的例子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1) Joe: Will Sarah be long? Pam: She is with Frank now.

Pam没有直接以yes或no来回答Joe的问话,而是采用了间接的答话方式。假

设Joe知道Frank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那么她就可以根据Pam的答语并结

合Frank做事快这一语境信息推理出“No, s he won抰be long.”这一结论

(即Pam所说话语的交际意图)。但是,如果Joe知道Frank是个办事拖沓、

效率低下的人,那么她就会推理出“Yes, she will be long.”这一结论。这

一例子说明,说话人可以利用相同的话语可以表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也说明交

际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听话人能否解码,而更主要取决于交际者意欲传递

的信息意图是否成功地示意给了交际对象,取决于交际对象是否选择了正确的

语境信息(即交际者意图他选取的语境信息)(Gutt, 1998: 41)。

那么该怎样选取正确的语境信息来作为话语理解的前提(premise)呢?关联理论认为,这一选择过程受制于关联原则,即对最佳关联的获得。交际的目的是

求得最佳关联,

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推理和理解(即对话语关联性的搜索)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推理所得结论既不耗费不必要的努力,(2)又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可以说,对最佳关联的搜寻不仅能引导听话人找

到交际者所意图的语境,而且还引导他推理出交际者所意图的解释和语境效果(即交际者意图传达的真正含义),以便能够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有所改变(modifications),给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增添了新的知识,加强或修正其认知环境中已有的知识。听话人的推理过程总是始于在当时的交际场合中他最容易

提取的信息,并且他还需要假设该信息与正确的语境结合之后能够产生值得他

付出的努力的解释。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听话人继续推理,直到他得到的解

释符合上述两个条件。这一个解释才是对该话语或信息的正确解释或理解。上

面的论述说明,关联原则不仅是引导听话人搜寻正确语境的机制,而且也是引

导他寻找正确解释的机制。

既然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过程,那么我们完

全有理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不同之处仅在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更准确地说,翻译行为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因此其复杂性远远超过语内交际(intralingual communication)这种只涉及一次示意-推理过程的交际行为。翻译的全过程事

实上涉及到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第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

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话语)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完成该交际过程后,译者进入第二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交际者,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

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翻译

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

在第一个示意-推理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示意-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

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这种双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可图示如下:

这个翻译活动示意图是描写而非规定性质的。该图说明,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

关系(参见何自然,1996;1997:193),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这与传统的二元译论(原作者

和译者)有本质的差异。前者充分考虑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

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反应,考虑译文的交际效果,而后者认为译者

必须完全再现原文的语义,没有考虑到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没有考

虑到译者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也不考虑译文读者与原文的直接读者之

间的文化差异和阅读期待。该图还说明,与语内交际相对比,翻译是个特殊性

质的双重示意推理交际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1)交际中涉及到的语码分属不同的语言文化,(2)介入交际的交际主体共有三个:原作者(交际者1)、译

者(接受者1/交际者2)和译文读者(接受者2)。原作者(即交际者1)与目的语读者(即接受者2)之间的交际具有间接性质,其中介是译者。译者具有

接受者和交际者的双重身份,其第二个身份(交际者2)被Gutt(1998)看作

是以报道者(reporter)的身份给没有亲临现场的读者传递自己的所观所感。

这种翻译模式对翻译活动的启示是: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或者说

中介的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交际的

成功,译者可以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音译、替换等)以帮助

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在这种翻

译模式下的译者不再是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认知状况的应声虫,不再需

要对原作亦步亦趋。译者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他可以并且有权利根据自己对

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的评估和判断选择适合于读者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作者的

交际意图。我们这样定位翻译活动,目的在于说明,翻译活动并非止于译者完

成对原文的翻译,它还有赖译文读者的参与。在这一交际过程中,译文读者具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译文应当被看作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

之间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他们共同创造的财富。

为了成功传递信息,说话人/作者必须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提取理解话语乃至

全文的所有必要的背景信息和语境特征等方面的能力,他还必须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的能力。说话人/作者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的相

关背景知识越少,他在说话或作品中提供相关解释和细节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作为第二作者的译者为了确保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推理出相关的含义,也需要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认知能力和经历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哪些信息是

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即哪些信息能够为他们所提取),哪些是他们不熟悉的。

译者除了在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里增添必要的知识、填补他们在某方面知识的

空白外,还需要考虑他们的期待。这些都是译文读者理解译文所必需的知识的

组成部分。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认为,要理解话语以及语篇中出现的新信息,听话人/读者必须把它与自己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即背景知识或称旧信息)结合起来,找到其中的关联,这样才能完成理解该话语的任务。既然背景信息

是理解新信息的前提(在关联理论中称作语境信息)和基础,那么我们可以大

胆假设,译者有在译文中增添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

际的权利和义务。事实上,许多负责的译者正是这样做的。

本文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此翻译的语用观实际上是个动态的三元翻译观。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

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本文还尝试着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在此基

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

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

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

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1. 引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

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

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

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

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

的学问。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前者

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而后者所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但是这种

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事实上,许

多学者认为书面语篇同口头话语一样具有交际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动态性(Hatim,1998:86)。他们认为作者在写作时会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进去(Baker,1992:222),把自己的意图通过话语(作品)示意给读者(Sperber & Wilson,1986)。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

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 翻译研究引进语用学理论的必要性综观中外翻译史,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

趋势,那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从其他学科中汲

取理论养分。这一点正像应用语言学必须依赖语言学的发展、成熟以汲取理论

一样,而翻译研究事实上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翻译研究的这种拿

来主义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弱点。有利之处是它对任何学科都没有偏见,只要有用,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纳。这样可以避免在理论和实践上走极端,对翻译理论的迅速丰富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利之处在于,各个学科

所输入的理论之间互有冲突,理提供不能很好地兼容,导致理论解释上的不一

致性。

翻译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一事实不仅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

家的译界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

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形成一个为各

个理论输出学科及其在译论中的代言人所认可的统一理论。翻译研究所借鉴的

每一种理论都对翻译的本体研究的某一方面都有所启发,有所认识,对翻译研

究从总体上有所推动。但是,它们又仅限于对翻译现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因

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论目标,并不是为解释翻译现象和翻译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把能够解释一类现象的理论扩展到对其他现象的解释时自然会出现这样

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我们对输入的理论要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借来的理论

的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应用该理论时应该有所选择。翻译研究的现状从另

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待于深化,需要继续从其

他学科中汲取养分。理论输入不仅不会导致目前局面变得更混乱,而只会加深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者为加深认识而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考方法。我

们不应该害怕从更多的相关学科引进理论。

就已有的译论而言,它们可以划分成三大类(Nida, 1993: 157)。Nida区分

这三类译论的标准正是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养分的学科。姑且不论该分类方法

是否穷尽地描写了现有全部译论(比如是否涵盖了应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翻译

理论),但是这种分类方法无疑是科学的,它有助于我们认清各种译论的理论

来源、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陷。这三类译论包括:(1)语文学类译论,(2)符号学类译论,以及(3)语言学类译论1(1有关这三类译论的详细论述,参见Nida (1993: 157-168)以及国内语言类期刊上的介绍和讨论。)。Nida关于语言学类译论的讨论有一个重大疏忽,那就是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语用学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个语言学的“废纸篓”。它能够对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各个方面加以描写和解释,已经成为

理论输出学科。语用学理论正在被应用到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翻译、人际交

际、跨文化交际、语际语言研究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其理论指导作用越来越

为更多的学者所意识。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也已经被看作是正

常交际者的语言能力的两大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语用能力)(Bachman, 1990: 87)。语用学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学分析方法,比如预设、语言礼貌、会话含意、

关联理论、话语连贯、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等。这些课题涉及

到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对于解决翻译中有关语言使用的各种问题都有所帮助,因此都能够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与实践之中。语用学不仅给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

微观的语言学分析方法,而且还提供了有关翻译研究的宏观理论,对翻译研究

的学科定位2(2关于翻译研究/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请参

考谭载喜、刘宓庆、杨自俭、金隄、张南峰等的有关论著(这些论著除张南峰

的之外均收在杨自俭、刘学云编辑的《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和翻译研究的方法论等方面都有借鉴作用。

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操作。翻译也是一种语言

使用和交际活动,和日常语言活动所不同的只是它涉及到两种语言(始发语和

目的语),是一种语际信息交流。我们在这里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研究

对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

也可以得到检验。

3.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本质

传统译论(指以译文必须复制原文的全部信息的译论)认为,翻译是个把一种

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作

中进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因此,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

的一种手段(Sarcevic,1997:55)。对翻译及其本质作如此论述,其预设和

认同的交际理论其实就是交际的代码模式(关于语码模式的详细评价,参见王

传经(1993)和Sperber & Wilson(1986)),即信息发出者(sender)首先

将所欲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然后发送给信息接收者(receiver);该信息的

接收者收到信息后则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从而完成这一轮交

际活动。这一交际模式包含了这样一个思想,即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具有完全

相同的语符(传递和接受)系统以及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见

Sperber & Wilson, 1986,何自然,1997:126-127),两者的解码能力完全一致。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各人的生存环境、教育、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经

历存在着各种差异,这必然会影响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认知环境和解码能力,导致交际双方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说明交际的代码模

式说以及基于该代码模式的翻译理论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它们否认了动态推理

在交际中的作用,是对翻译现象和交际的一种错误认识。

交际的代码模式不仅在对交际双方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状态等方面的认识上有错误,而且还忽视了语言交际的隐含性和间接性等特点。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

和关联理论都认为,语言交际者不仅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他们

也经常间接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期望听话人或读者能够利用上下文语境、互文

语境、语言外语境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交际者提供的话语信息(即语言刺激),通过推理得出交际者意图传达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常

常与他提供的话语信息(字面意思)不相一致甚至于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听

话人(或读者)就需要越过字面意思,结合认知语境信息,通过推理达到对说

话人意义的正确把握。

不仅同一个交际意图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传达,而且同一个表达式在不

同的语境中能够传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例如,要实现“拒绝”这一语用意图

(交际意图),我们可以直接说“不”或“不行”,也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

委婉的方式来实现(如“谢谢你邀请我,不过我明天已经有约”、“对不起,

我自己也缺钱花”、“今天恐怕不行,明天陪你去吧”等)。同样,“It抯

cold in here.”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传达不同的交际意图,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请求”、“警告”、“劝告/建议”、“拒绝”等)。这些都说明了语言交际的间接性和话语字面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的隐含性、不对称性,

说明了动态推理的客观存在性,暴露了语码交际模式的缺陷与错误。

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认为,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认知环境呈不对称性,其

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交际者说出话语的行为并不能保证其交际意图的准确传达,也不能保证听话人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准确理解。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关于

话语重复、谈话协商(negotiation)、过剩信息(over-informativeness,Chen,1999)、会话解释(accounting,Cody & McLaughlin, 1990; Turnbull, 1992)等有关会话现象的分析研究也充分证明了代码模式忽视交际双方在认知

方面的差异、忽视语境的动态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交际的实际情况(即交际的实质)是怎样的呢?关联理论在批判地继承以

互知(mutual knowledge)为理论依据的代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的推理

模式,把交际看作是个示意-推理的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

交际情景加以评估(assessment),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

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以上论述说明,交际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编码

---传递---解码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话语和语境信息的动态推理过程。下

面的例子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1) Joe: Will Sarah be long? Pam: She is with Frank now.

Pam没有直接以yes或no来回答Joe的问话,而是采用了间接的答话方式。假

设Joe知道Frank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那么她就可以根据Pam的答语并结

合Frank做事快这一语境信息推理出“No, she won抰be long.”这一结论

(即Pam所说话语的交际意图)。但是,如果Joe知道Frank是个办事拖沓、

效率低下的人,那么她就会推理出“Yes, she will be long.”这一结论。这

一例子说明,说话人可以利用相同的话语可以表达不同的交际意图,也说明交

际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听话人能否解码,而更主要取决于交际者意欲传递

的信息意图是否成功地示意给了交际对象,取决于交际对象是否选择了正确的

语境信息(即交际者意图他选取的语境信息)(Gutt, 1998: 41)。

那么该怎样选取正确的语境信息来作为话语理解的前提(premise)呢?关联理论认为,这一选择过程受制于关联原则,即对最佳关联的获得。交际的目的是

求得最佳关联,

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推理和理解(即对话语关联性的搜索)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推理所得结论既不耗费不必要的努力,(2)又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可以说,对最佳关联的搜寻不仅能引导听话人找

到交际者所意图的语境,而且还引导他推理出交际者所意图的解释和语境效果(即交际者意图传达的真正含义),以便能够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有所改变(modifications),给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增添了新的知识,加强或修正其认知环境中已有的知识。听话人的推理过程总是始于在当时的交际场合中他最容易

提取的信息,并且他还需要假设该信息与正确的语境结合之后能够产生值得他

付出的努力的解释。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听话人继续推理,直到他得到的解

释符合上述两个条件。这一个解释才是对该话语或信息的正确解释或理解。上

面的论述说明,关联原则不仅是引导听话人搜寻正确语境的机制,而且也是引

导他寻找正确解释的机制。

既然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过程,那么我们完

全有理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不同之处仅在于翻译是

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更准确地说,翻译行为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因此其复杂性远远超过语内交际(intralingual communication)这种只涉及一次示意-推理过程的交际行为。翻译的全过程事

实上涉及到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第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而译者则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

作者提供的语言刺激(话语)以及关联原则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完成该交际过程后,译者进入第二个示意-推理交际过程。这时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交际者,他根据原语篇、自己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译文语言环境和他对译文读者的期待的估计,向

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则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解释。因此,翻译

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

在第一个示意-推理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在第二个示意-推理的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自己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估计,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加以

示意并传达给译文读者。这种双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可图示如下:

这个翻译活动示意图是描写而非规定性质的。该图说明,翻译活动是一种三元

关系(参见何自然,1996;1997:193),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这与传统的二元译论(原作者

和译者)有本质的差异。前者充分考虑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

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反应,考虑译文的交际效果,而后者认为译者

必须完全再现原文的语义,没有考虑到译文在译入语环境的可接受性,没有考

虑到译者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也不考虑译文读者与原文的直接读者之

间的文化差异和阅读期待。该图还说明,与语内交际相对比,翻译是个特殊性

质的双重示意推理交际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1)交际中涉及到的语码分属不同的语言文化,(2)介入交际的交际主体共有三个:原作者(交际者1)、译

者(接受者1/交际者2)和译文读者(接受者2)。原作者(即交际者1)与目的语读者(即接受者2)之间的交际具有间接性质,其中介是译者。译者具有

接受者和交际者的双重身份,其第二个身份(交际者2)被Gutt(1998)看作

是以报道者(reporter)的身份给没有亲临现场的读者传递自己的所观所感。

这种翻译模式对翻译活动的启示是: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或者说

中介的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交际的

成功,译者可以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音译、替换等)以帮助

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在这种翻

译模式下的译者不再是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认知状况的应声虫,不再需

要对原作亦步亦趋。译者有了比较大的自由度,他可以并且有权利根据自己对

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的评估和判断选择适合于读者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作者的

交际意图。我们这样定位翻译活动,目的在于说明,翻译活动并非止于译者完

成对原文的翻译,它还有赖译文读者的参与。在这一交际过程中,译文读者具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译文应当被看作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

之间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他们共同创造的财富。

为了成功传递信息,说话人/作者必须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提取理解话语乃至

全文的所有必要的背景信息和语境特征等方面的能力,他还必须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的能力。说话人/作者假设听话人/读者具有的相

关背景知识越少,他在说话或作品中提供相关解释和细节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作为第二作者的译者为了确保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推理出相关的含义,也需要对译文读者的知识面、认知能力和经历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哪些信息是

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即哪些信息能够为他们所提取),哪些是他们不熟悉的。

译者除了在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里增添必要的知识、填补他们在某方面知识的

空白外,还需要考虑他们的期待。这些都是译文读者理解译文所必需的知识的

组成部分。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认为,要理解话语以及语篇中出现的新信息,听话人/读者必须把它与自己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即背景知识或称旧信息)结合起来,找到其中的关联,这样才能完成理解该话语的任务。既然背景信息

是理解新信息的前提(在关联理论中称作语境信息)和基础,那么我们可以大

胆假设,译者有在译文中增添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

际的权利和义务。事实上,许多负责的译者正是这样做的。

谈等效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_张亮平

第21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21第4期Journal of H ubei N o r m al U niversity(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 o.4,2001 谈等效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张亮平 (武汉铁路卫校,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实质,广告的定义与特点以及等效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 的运用,揭示了等效原则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等效翻译理论;广告翻译;效果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2001)0320049202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长期以来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直译强调忠实,实际上焦点落在语言形式的对等,忽视了效果,自由译强调美,焦点落在强调译文效果,忽视了对等。而奈达的等效论把焦点放在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解决了这个本来似乎无法解决的矛盾,以致于德国学者柯勒在1972年就说等效原则势将成为压倒一切的原则。当然也有人在深入研究讨论之后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比如纽马克认为在有些情况下,等效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实践却证明了等效论确实解决了因文化差异而存在于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特殊文体的翻译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那么,对于广告这一特殊文体,等效翻译理论究竟有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呢?下面试作论述。 等效翻译理论是尤金?奈达1964年提出的现代翻译理论,曾给翻译界带来了一场革命,着实解决了跨文化翻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它强调译文对接受者的效果,对接受者的反应,强调效果上的对等。当然,对等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语言学家雅各布森(R1Jakob son)论翻译时有一句名言:“差异之中的对等,这是语言的根本问题,也是语言的关键课题”。翻译中需要的对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关系,不是机械地综合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的对等,而是依靠艺术的眼光和文化语言素养,全面细微地考虑各方面因素。奈达先生所强调的效果上的对等即等效,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对等关系。在《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中,奈达明确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原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In such a tran slati on(dynam ic tran slati on)one is no t so concerned w ith m atch ing the recep to r2language m essage w ith the sou rce language m essage,bu t w ith the dynam ic relati on sh i p,that the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recep to r and m essage shou ld be sub stan tially the sam e as that w h ich ex isted betw een the o riginal recep to rs and the m essage〕.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进一步解释道:“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原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度基本相同。”〔D ynam ic equ ivalence is therefo re to be defined in ter m s of the degree to w h ich the recep to r of the m essage in the recep to 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 stan tially the sam e m anner as the recep to rs in the sou rce language〕1后来奈达为了避免“动态”这个词引起误会,又将“动态对等” 〔收稿日期〕 2001—05—28 〔作者简介〕 张亮平(1964— ),女,湖北天门人,武汉铁路卫校教师。 ? ? 4 9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呼语具有指称特征和语用特征。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效用。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特征;语境;翻译 称呼语是指发话人在直接语言交际语境中用于称呼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称呼语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肖旭月,2003) 。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阻止交际的正常进行。由于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和辈份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亲疏、情感和当时情景不同,称呼语的选择使用也会不同。因此称呼语具有表达“角色、地位、亲疏、态度、情感”等多种语用功能。 中西方一些学者大多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布朗( Roger Brown) 和福特(Marguerite Ford) 就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欧·特里普( Ervin ·Tripp ) 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称呼语选择中可能的制约因素。中国语言学家的代表人赵元任先生和陈原先生从历史、文化、民族的角度研究了称呼语的意义和演变。本文通过分析英汉称呼语的类别和语用特征,探讨如何在语境制约下实现英汉称呼语的“等值”翻译。 一、称呼语的类别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必须使用某种称呼语。汉英两种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称呼特点。王得杏先生指出,与汉语中多样化的称呼形式不同的是,英美国家基本称呼形式只有两种: (1) 称谓词+ 姓; (2) 名(王得杏,1998) 。笔者认为,英语中的称呼语形式并不像王得杏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它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英汉称呼语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一) 姓名称呼语 英语中对姓名的称呼形式是“名”(first name, FN) 和“称谓词+ 姓”(title + last name, TLN) 。例如,人们可以称“Tom Smith”为“Tom”或“Mr. Smith”。英语没有“称谓词+ 名”(title + first name) 这种称呼形式,例如上面的“Tom Smith”不能被称为“Mr. Tom”。汉语的姓名称呼语则灵活得多,可以称呼“姓+ 名”,“名”,“姓+称谓词”,“名+称谓词”,“姓名+称谓词”,还可以称呼“小/ 老+ 姓”和“姓+老”。例如,人们可以称“张大民”为“张大民”,“大民”,“张先生”,“大民先生”,“张大民先生”,“小张/老张”,“张老”。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大众商务(下半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2010(7) 参考文献(4条) 1.Sarcevic,S New Approaches to Leagal Translation 199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1997 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 2003 4.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1992(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俊冰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10(6) 2.秦毅.QIN Yi语用学理论之于翻译等值[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 3.容曙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4.郭光霞浅谈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9) 5.马骁骁.庞亚飞.MA Xiao-xiao.PANG Ya-fei从语用学理论探讨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6.曹宏伟.CAO Hong-wei翻译中应遵循的语用学原理[期刊论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3) 7.薛雁.戴炜华语用视野下的翻译[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8.任丽丽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12) 9.赵艳丽语用学框架下的语境分析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 10.盛婧从语用学角度看等效翻译[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817970118.html,/Periodical_dzsw-tzb201007174.aspx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是恰当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和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和流畅。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学研究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王 宏 军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语用学介入翻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语用等效理论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是在翻译语用意义时牵涉到的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其语用原则不尽相同,它们有助于推导语用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无论在翻译中使用哪种理论,其语用含义是由语境决定的。可见,意义的决定在于使用,而使用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语用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翻译;语用等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1-0063-04 引 言 Nida 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他说“翻译就 是交际”。Newmark 也曾指出“交际是翻译的职 能”。这种交际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双向的心理过程。按语用学原理,这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译者的解码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语用学看作是研究语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就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诠释。 一、语义与翻译 人们对意义的研究有着不同视角和出发点,意 义不仅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逻辑的、哲学的、认知心理学的以及社会文化学的范畴。这就将意义切分为纯语言意义观和语用学意义观。对翻译理论而言,这两者都有着重要的价值。Newmark 曾说,语义学的所有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体系中的符号意义,或称规约的意 义,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的意义。语义翻译只是将 目的语的语义直接译成母语,力求在句义上的等价。人们一般认为语义翻译似乎忠实原文,它能将目的语的词义准确地译成母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使用语言的规约也各不相同,由此会产生理解和翻译上的失误。我们说“失误”而不说“错误”是因为某个词或句译出的含义与目的语的含义不同,因而只能说是母语表达不符合原作者的用意而已。 二、语用与翻译 Levins on 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语用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的等价翻译,能用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用意。语用学的意义观着重语言成分的用义,即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语用含义是用义的表现,指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这种推导出来的语句的含义是一种话语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使用时的说话意义,也就是语言结构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或非规约意义,即语用含义。如:Shall 收稿日期:2006-12-25 作者简介:王宏军(1962-  ),男,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用学。第3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72007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6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外语学刊1999年第3期(总第97期)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南开大学 马会娟 11引言 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对一向受忽视的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解决了长期以来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德国学者柯勒甚至在1972年声称:等效原则势将成为压倒一切的原则。但是也有人在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在有些情况下等效是不能实现的(Peter Newmark,刘宓庆)。还有一些翻译家则坚持等效论是根据西方语言特点进行双语转换的译论,不适合于英汉之间的互译。等效翻译理论对汉英翻译实践究竟有没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首先阐明等效论的实质的基础上,指出等效原则有其适用性的一面,不妨作为可借鉴的翻译理论之一。同时对其局限性也进行了探讨,指出把它作为一切翻译的唯一标准和方法也是不妥当的。 21等效翻译理论的实质 在对等效理论展开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奈达的翻译理论作一下回顾。目前国内的翻译界有一种误解,一谈西方的翻译理论就说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事实上,奈达的翻译理论和等值翻译理论是不同的。在《翻译科学探索》(1964)一书对动态对等的阐述中,奈达就曾明确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In such a translation(dynamic translation)one is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sage with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but with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2 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1969:25)〕。可见,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的感受应该大致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奈达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上是等效翻译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这与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翻译理论,其出发点是不同的。到了九十年代,奈达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他开始把对等分为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尽管对等的最高层次在翻译实践中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尤金·奈达(Eugen A. Nida)卡特福特(J.C. Catford)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论层面。 1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892 --1982)俄国 1959年,雅可布逊发表了《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他站在符号学的立场上把翻译理解为对“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对等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 1.他把翻译区分为三种类型:1.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2.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3.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只有信息才可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跳出了历史上翻译研究常见的经验层面,体现了对翻译研究深层的理论思考。

奈达翻译理论

对奈达翻译理论研究的重新审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xiamenmts 发表于11-01-18 17:59 阅读(291) 评论(0) 分类:翻译管理 对奈达翻译理论研究的重新审视——从奈达翻译定义的错误译文谈起 李田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中文摘要:本文指出并分析奈达翻译定义的中文译文中的错误,提供参考译文,指出奈达不主张“等值”、“等效”翻译。“等值”、“等效”、“对等”、“对等语”,“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术语是错误的术语,它们用一个“等”字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将奈达翻译理论曲解成求等的翻译理论,然而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是求似不求等。文章建议澄清错误译文在译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尤金,奈达,翻译定义,错误译文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sts Should Reread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Comments from the Wrong Translations of Nida’s Translation Abstract: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points out and analyses the mistakes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ugene A·Nida’s definition for translation. A reference translation by the writer i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the suggestion is made that the great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wrong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iquidated. Key Words: Eugene A· Nida, translation definition, wrong translation 在现在的中国译论界,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名字如雷贯

文化翻译与语用学

第7卷 第1期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7 No11 2007年2月Journa l of Hebe i Polytechn i c Un i 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 on)Feb.2007 文章编号:167322804(2007)0120144204 文化翻译与语用学 王幼军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文化;翻译;语用学 摘 要:翻译作为一种语码的转换活动,实际上是将一种语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 码表达出来。从文化和语用学角度探讨翻译的实质。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化内涵与翻译 “文化”一词最早来自德语kultur,原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正式文化,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通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现代文化社会学家认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语言学家赫德森指出: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所谓翻译,就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因此,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王佐良)。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 二 文化转换 由于两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为向译文读者忠实地传达原文语用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双关语是个典型的例子。例如, 1 Separate pear,separate pair1分梨,分离。 前一部分是将梨分开,第二部分暗指夫妻天各一方。原文与译文,无论是从形,从音还是从义,都是非常贴切自然,犹如天造地设的一般。 2 I’m thrice a waiter:waiting f or f ood,wait2 ing for sleep and waiting f or death1 我是一个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 本句可能是说某些自我调侃的人,因终日无所事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多余的人”,甘愿把自己看作“三等”公民。这与实际意义上的三等“third class”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从时间或做事顺序方面讲,后者则是指政治上的地位。此译文借助谐音,使人从严肃的话题中读出了几分诙谐和幽默。 3 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一句对话: Romeo:W hat has thou f ound? Mercutl o:No hare,Sir1 上句是该剧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 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说的一句话,句中的hare一语双关,既指野兔,又寓指“娼妇”,但我们暗指此义时用“野鸡”不用“野兔”,鸡同妓谐音,梁实秋先生熟练地驾驭两种语言,处理此句时巧妙地传达了两种语言的双关效果,使得语用意义在语法平面上,语言文化上,文字结构上和行文风格上达到了形式对等,曲尽其妙。 4 再看夏威夷大学魏莉莎和丈夫刘丹翻译的京剧《凤还巢》中的两句独白: 程雪雁:咱们两人可以称得郎才女貌。 朱焕然:我看是豺狼虎豹。 Xue yan:The t w o of us will p r ovide a shining ex2 a mp le of“fe male beauty at home and male service t o the state”1 Zhu:It l ooks t o me more like“fe male authority at home and male service t o his mate”1 收稿日期:2006203210

从_茶馆_英译本的翻译实例评文学作品的等效翻译(1)

影视翻译/MOV IEL ITERATURE 2010年第8期  从《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实例 评文学作品的等效翻译 ■尧文群(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学作品翻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剧作家老舍三幕剧《茶馆》(1957)里 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对于翻译者是个不小的挑战。结合等效翻译理论,本文客观地评析《茶馆》两个英文版本文化信息翻译的差异。本文目的不是要得出采用哪个版本更好的结论,而是研究等效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较好的应用实例,并且讨论在具体作品中可以采取的策略。[关键词] 文学作品;等效翻译;英译本;《茶馆》 17世纪A 1F 1Tytler 第一次提出等效翻译理论。他认为优秀的翻译作品中源文本中重要的思想观点通常都已经完全转化至目标语文章中了,目标语受体能够得到像源语受体从源文本中得到的一样清晰的思路和强烈的感觉。(金堤:2000:14)前苏联的翻译学家A 1V 1Fedor ov 提出翻译必须自然并且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目的语的标准,即译文在语言和风格上应与源文本相当。20世纪70年代翻译专家J I .C .Barhudar ov 在L anguage and Translation 中把翻译当做是一个把原文内容保持不变地从源语言转换为目的语的过程。他同时指出保持内容不变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可能达到100%的等价。(1998:127) 翻译学家Eugene A 1N ida 认为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语言对源语信息进行再创造———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即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1)“目的语言和目的语受体之间的关系应大致与源语和源语受体之间的关系相当。正是这种双重关系为动态对等提供了基础”。(N ida:1984:85)(2)“等价”不能按其数学意义理解,而只能是以接近的形式理解,也就是在贴近其功能特性的基础上。(N ida:2001:87) 金堤是另一位等效翻译理论的专家,他很欣赏认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独特视角,但他认为,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不适合文学作品的翻译,所以他提出等效翻译理论。等效翻译是指目的语文本对目标受体的影响应与源文本对源语受体的影响基本等同。(金堤:2000:24)金堤认为,等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意味着完全对等,而是意味着达到一种最接近的源文本对源语受体影响的效果。在等效翻译中,源语文本和目的源文本的形式可能有点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像源语受体一样,目的语受体也能顺利地从译文中获得相同的或大致相同的信息,其中包括文章主要精神、具体的事实以及语境氛围等。 三幕剧《茶馆》(1957)不但是剧作家老舍的巅峰之作,同时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故事发生在一个北京茶馆———裕泰茶馆。全戏跨越三个时期:第一幕发生在1897年早秋。那时的茶馆生意兴隆,来自各行各业的客人都在那里喝茶。王利发是位年轻的老板,精明能干,他在茶馆里到处都贴上标语写着“莫谈国事”。但“国事”在茶馆里到处都是。第二幕是在十多年后,茶馆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前半部分卖茶而后半部分变改成了一个学生公 寓。虽然茶馆里的一切都变了,但是茶馆的命运却没有改变。警察、特务都想从王利发的收入中分到一杯羹,所以茶馆里从来没有片刻的安宁。第三幕是抗日胜利后。美国军队和国民党特务称雄的时候,茶馆的境况变得越来越差。虽然王利发一直都很温顺,但是最后他还是无奈地选择了为自己撒纸钱,上吊自杀了。 《茶馆》有两个英文版本。一是英若诚1979年翻译的并由中国翻译出版公司于1999年出版。英若诚是翻译家、演员和当时中国的文化部副部长,通过将中国戏剧作品翻译成英文及将国外作品翻译成中文,来推动新中国的戏剧国际化。另一是约翰?霍华德翻译由外文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约翰?霍华德是加拿大人。虽然他是一个外国人,但在台湾和中国内地工作多年,很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也希望通过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茶馆》浓缩了旧中国五十年的社会变迁,记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六十多个角色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人物都聚集在裕泰茶馆,他们生活的变迁已然成为一个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写照。茶馆这“室内的小世界”反映了“外部的大世界”。 在第一幕中用了许多“爷”字,这是满族人称呼年长者或有权力权威的人的习惯,这在英语口语中是找不到的。如德爷,您后面坐。 Master Erdez,why not take a seat in the inner courtyard now?(英若诚) Sir,why don πt you j oin the m in the inner courtyard?(约翰?霍华德)这部剧语言的口语化特点使翻译《茶馆》中这些口语的工作成为译者的一大挑战,而要使翻译保持人物个性特点更是难上加难。二德子认为常五爷在说他的坏话,所以和他吵起来。茶馆掌柜王利发试图阻止。由于二德子是皇宫里的人,王利发必须向他表示尊敬。所以为了表达出这种关系及人物的特点,英若诚把“爷”翻译成“Master ”,而霍华德将之译为“Sir ”。根据字典里的解释,二者都将对听者的尊敬表达了出来,但是“M aster ”指的是那些有别人为他工作或在他的管辖之下的人,很显然,它并不符合王利发和二德子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使用“Sir ”看起来似乎能更好地表达这些方面,然而,霍华德省略翻译了“德”字,也未能达到等值。其次,“爷”这个字表达出 145

语用学推荐书目

1.语用学研究 H030/32/1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4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2.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 F713.80/19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杨永和, 周冬华, 鲁娅辉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西文图书3.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H87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Huang, Ya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2009. 中文图书4.顾曰国语言学海外自选集:语用学与话语分析研究 H319.3/14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顾曰国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中文图书5.新编语用学概论 H030/3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何自然,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中文图书6.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H059/16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侯国金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7.语用学的多维研究 H03/4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西文图书8.Pragmatics :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 H030/C971(C)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Cummings, Louis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文图书9.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 H313.3/1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彭庆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0.语用学翻译研究 H059/12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1.语用学纵横 H030/20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 张新红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2.语用学:现象与分析 H030/1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中文图书13.语用学 H03/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严辰松, 高航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西文图书14.Pragmatics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语用学 : 理论及应用 / H030/J61 馆藏复本:1 可借复本:0 Jiang, Wangqi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西文图书15.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Y95 馆藏复本:11 可借复本:10 Yule, Geor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语用学与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以罗朗·莫维尼埃的小说《继续》翻译实践为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7, 5(2), 192-19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d817970118.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817970118.html,/10.12677/ml.2017.52026 文章引用: 朱丹. 语用学与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罗朗·莫维尼埃的小说《继续》翻译实践为例[J]. 现代语言学,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s and 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Continuer in the Novel of Laurent Mauvignier Dan Zhu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May 13th , 2017; accepted: May 28th , 2017; published: May 31st , 2017 Abstract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or is required to apply pragmatic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source language in context,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underlying ideas of the tex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shall be used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target language. Only in this way can a translation convey the literal and deep meaning of the text.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the novel Continuer written by a French writer Laurent Mauvignier, this paper aims at illustr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s and interpretive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of literary works and reflecting upon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gmatics,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Synecdoc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语用学与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以罗朗·莫维尼埃的小说《继续》翻译实践为例 朱 丹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7年5月13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28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31日

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和金堤等效翻译理论的思考

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和金隄等效翻译理论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奈达的代表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金隄的《等效翻译探 索》,系统地探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金隄的等效翻译理论。比较奈达和金隄的翻译理论是为了揭示其异同:金隄和奈达两人的翻译理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试图运用一些现代语言学翻译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翻译问题。不同之处,金隄的翻译理论侧重于原文,而奈达在翻译过程中则是更多地考虑目的语读者;金隄更加关注于文学翻译中等效原则的体现。 标签:动态对等;等效;奈达;金隄;效果 一、绪论 金隄和奈达都是有成就的翻译学者,他们对翻译都有独到的见解,是等效翻译理论的代表,为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动态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奈达提出的,他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逐渐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翻译研究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那时起,中国的翻译学者们便开始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的中国翻译理论转向了研究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读者反应理论。奈达试图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如语言学和交际理论,来科学地分析翻译过程,并解读翻译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反观中国翻译学者,金隄在《等效翻译探索》一书中提出了他自己的等效翻译论,这是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下文将简要叙述下两人各自对翻译的见解。 二、金隄与奈达的翻译理论研究 1、金隄的翻译理论简介 金隄,作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学者,他的理论是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并将其理论命名为等效翻译理论。他把自己的理论成功应用到文学实践中去,这一点在他的翻译作品《尤利西斯》中可以体现。此外,金隄还对奈达理论的准确理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等效翻译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金隄认为,一个好的翻译应该确保准确和流利。译者不应该只关注于某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更重要的是对全局翻译的整体把握。在他看来,准确性是指译文文本的内容应符合原文的内容,而流畅性指的是译文应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以达到流畅自然的翻译,两者兼顾才能翻译出好的译作。 2、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以他对翻译的科学研究而著名。他对翻译理论最显著的贡献是动态对等,也称之为“功能对等”,它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 奈达认为,翻译中没有相同的等价物,所以译者应该做的是找到最贴切自然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前言 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 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 解码和推理过程。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语用学研究说话者如何运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从1938 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 Morris) 对语用学这一术语的提出, 历经几十年, 语用学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其中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J.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美国语言哲学家舍尔( J.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和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