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率统计数学思想方法

概率统计数学思想方法

概率统计数学思想方法
概率统计数学思想方法

概率统计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1)化归思想:即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对象,通过转化过程, 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原问题的解决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在许多内容的处理上都体现了化归转换的思想方法。如几何概型问题通过将每次试验的结果转化为欧氏空间的某一有限可度量的区域(长度、面积、体积) 表示,利用古典概型公式就可计算出要求问题的概率;正是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的相互转化和推广,使得一些问题计算得以顺利实施;利用对立事件的意义, 可以将一类计算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计算等等。此外,化归思想的具体体现还反映在:1、正难则反的思想:概率中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求得原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就是“正难则反”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一种补集思想,因为从概率论以集合论为基础来看,对立事件对应于集合中互为补集的两个集合。统计里也有类似的情况。2、映射思想:随机变量和函数都是一种映射,随机变量把随机试验的结果映为实数,函数把实数映为实数。在这两种映射之间,试验结果的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定义域,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值域。可见,‘概率’是把事件组成的集合映射到实数区间「0, 1〕上,而随机变量则是把随机试验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映射到实数集R上。

(2)公理化思想:即从尽可能少的无定义的原始概念和一组不证自明的命题(基本公理)出发,利用逻辑推理法则,建立数学的演绎系统。而教材为了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降低数学的抽象性给学生带来的难度,没有直接抽象的给出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而是在教材中专门设置一节课来介绍概率的基本性质,通过具体的实例,归纳出基本性质。

(3)合情推理思想:即从观察实验入手,在个人的数学经验、直觉等背景下,根据已知的某些数学知识和事实,应用某种非严格的但合乎情理的推理形式作出探索性、猜测性的新判断的思维过程。在概率统计中,所有的结论基本上都是根据经验归纳判断出来,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是一种猜测性判断。

(4)建模思想:即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实际的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研究数学模型,进而得到问题的解决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有广义解释和狭义解释。按广义解释, 凡是以相应的客观原型作为背景加以一级抽象或多级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都叫数学模型。在概率统计中, 这种数学模型比比皆是: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二项概型、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方差和期望等等。按狭义解释,只有那种反映特定的具体实体内在规律性的数学结构,才成为数学模型。如概率中摸球问题、掷硬币问题和统计中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的关系、气温与热饮销售的关系等。

(5)数形结合思想:是本教材的重要特色,在概率统计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体现,如:①教材在概率的基本性质这节,与集合的并、交等关系、运算进行类比,介绍并事件、交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在它们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并用文氏图来分析,使事件的关系一目了然。②利用表格、频率分布直方图、总体密度曲线、茎叶图等来理解样本数据,提取样本数据信息。③几何概型中,常常利用数轴、坐标系来表示线段、平面、空间图形,直观地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概率的计算,则是依据图形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完成。④通过图像(散点图、二维条形图、三维柱形图等等)发现规律,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类似的,教材选修2-3还根据散点图介绍了指数型回归方程,而二维条形图与三维柱形图在运用独立性检验基本思想类型的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⑤正态分布是一个重要的随机变量,许多概率分布问题可转化为正态分布来解决,通过分析密度函数等图形,了解随机变量取值的规律与特点,可以计算正态分布下的随机变量值。

(6)随机思想:随机思想是通过偶然去发现必然,去研究隐藏在随机现象背后的统计规律,进而理解随机现象,它是概率论的核心思想。随机思想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来研究随机现象,任何随机事件的发生都具有概率规律,探求这个规律的做法就体现着随机思想。随机试验是随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7)统计思想方法

①统计推断思想:通过统计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但是统计推断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正确,除了跟数据的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等有关外,这也是由统计推断思想方法本身决定的。而确定性思维则是给出明确的结论一一正确或者错误。

②统计调查思想:调查是统计数据得来的基本手段,是整个统计工作最基础的环节。《标准》指出:“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样本;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通过试验、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数据”。因此,这是要让学生经历统计调查的活动,学会判断何时使用简单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体会到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图或者统计表,用数字特征(如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频率等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对其中规律作出判断。

③统计描述思想:是用统计图表等形式描述事物,解释事物或事物间内在规律的思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标准差、方差、相关关系等都是可以描述出事物内在特征的重要参数,而散点图、茎叶图、折线图、条形图、直方图、统计表等等可以把事物的主要特征很直观的呈现出来。我们可以用这些工具,灵活的整理分析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建模

§8 主成分分析的应用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造原变量的适当的线性组合,以产生一系列互不相关的新变量,从中选出少数几个新变量并使它们尽可能多地包含原变量的信息(降维),从而使得用这几个新变量替代原变量分析问题成为可能。即在尽可能少丢失信息的前提下从所研究的m 个变量中求出几个新变量,它们能综合原有变量的信息,相互之间又尽可能不含重复信息,用这几个新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例如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等)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设有n 个样品,m 个变量(指标)的数据矩阵 (1)1112 1(2)21222()12m m n m n n n nm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寻找k 个新变量12,,,()k y y y k m ≤ ,使得 1、1122,(1,2,,)l l l lm m y a x a x a x l k =+++= 2、12,,k y y y 彼此不相关 这便是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的系数向量12(,,,)l l l lm a a a a = 的分量lj a 刻划出第j 个变量关于第l 个主成分的重要性。 可以证明,若12(,,,)T m x x x x = 为m 维随机向量,它的协方差矩阵V 的m 个特征值为 120m λλλ≥≥≥≥ ,相应的标准正交化的特征向量为12,,,m u u u ,则 12(,,,)T m x x x x = 的第i 主成分为(1,2,,)T i i y u x i m == 。 称1 / m i j j λλ =∑为主成分(1,2,,)T i i y u x i m == 的贡献率, 1 1 /k m j j j j λλ ==∑∑为主成分 12,,k y y y 的累计贡献率,它表达了前k 个主成分中包含原变量12,,,m x x x 的信息量大 小,通常取k 使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即可。当然这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标准,可以根据实 际效果作取舍,例如当后面几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较接近时,只选取其中一个就不公平了,若都选入又达不到简化变量的目的,那时常常将它们一同割舍。 计算步骤如下: 1、由已知的原始数据矩阵n m X ?计算样本均值向量12?(,,,)T m x x x x μ== ; 其中1 1(1,2,,)n i ij j x x i m n ===∑

数学应用意识调查问卷

数学应用意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抽出时间来做这份问卷,该问卷是想了解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现状,纯粹是为了做研究而进行,不涉及个人学习成绩评定。本调查作答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谢谢您的参与与支持! 一、背景资料 姓名:年龄:年级:学校: 您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属于以下哪个水平: A、优秀(90分以上) B、良好(80分---89分) C、中等(70分---79分) D、及格(60分---69分) E、不及格(60以下) 二、请您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从问题答案的五个选项中圈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项 1、“铺设地面砖、房屋建设都是需要数学知识的”您对此观点 1.很不赞同 2.不赞同 3.基本赞同 4.比较赞同 5.非常赞同 2、“买卖与批发、存款与保险中都包含数学”您对此观点 1.很不赞同 2.不赞同 3.基本赞同 4.比较赞同 5.非常赞同 3、“糖水甜否问题与水、糖的多少有关系的(即水和糖的比例),这其中蕴涵着数学知识”您对此观点 1.很不赞同 2.不赞同 3.基本赞同 4.比较赞同 5.非常赞同 4、“天气预报、航天飞行等离不开数学的支持”您对此观点 1.很不赞同 2.不赞同 3.基本赞同 4.比较赞同 5.非常赞同 5、“银行储蓄、买彩票是需要数学“头脑”的”您对此观点 1.很不赞同 2.不赞同 3.基本赞同 4.比较赞同 5.非常赞同 6、“商家为了促销获得最大的利润,经常出现“打折”的现象,这“打折”里面是蕴涵数学知识的”您对此观点 1.很不赞同 2.不赞同 3.基本赞同 4.比较赞同 5.非常赞同 7、“当遇到不懂数学问题时,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您对此 1.很不赞同 2.不赞同 3.基本赞同 4.比较赞同 5.非常赞同

高中数学四大思想

高中数学四大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数”与“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划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相结合,使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 实质: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应注意以下数与形的转化: (1)集合的运算及韦恩图; (2)函数及其图象; (3)数列通项及求和公式的函数特征及函数图象; (4)方程(多指二元方程)及方程的曲线. 以形助数常用的有:借助数轴;借助函数图象;借助单位圆;借助数式的结构特征;借助于解析几何方法. 以数助形常用有:借助于几何轨迹所遵循的数量关系;借助于运算结果与几何定理的结合. 2.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即根据所研究对象的性质差异,分各种不同的情况予以分析解决. 原则: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无重复、无遗漏、最简。 步骤: 1)明确讨论对象,确定对象范围; 2)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合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 3)逐类讨论,获得阶段性结果;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常见的分类情形有:按数分类;按字母的取值范围分类;按事件的可能情况分类;按图形的位置特征分类等.

3.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即将所研究的问题借助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结合初等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加以分析、转化、解决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 方程思想,即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语言转化为方程模型加以解决. 运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时,要注意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应做到: (1)深刻理解函数f(x)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和图象变换),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2)密切注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等问题;掌握二次函数基本性质,二次方程实根分布条件,二次不等式的转化策略。 4.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方式,借助某种函数性质、图象、公式或已知条件将,问题通过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 转化,是将数学命题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变换过程; 化归,是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转化有等价转化与不等价转化。等价转化后的新问题与原问题实质是一样的;不等价转化则部分地改变了原对象的实质,需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原则: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尽量是等价转化. 常见的转化有:正与反的转化、数与数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相等与不等的转化、整体与局部的转化、空间与平面相互转化、复数与实数相互转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数学语言的转化.

高中数学常见思想方法总结

高中常见数学思想方法 方法一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渗透在数学的各部分内容中,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内容.函数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特征,重在对问题的变量的动态研究,从变量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角度拓宽解题思路.方程的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有时,还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1】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S ,已知3121312,0,0a S S =><. (1)求公差d 的取值范围; (2)指出1S 、2S 、…、12S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分析】 (1)利用公式n a 与n S 建立不等式,容易求解d 的范围;(2)利用n S 是n 的二次函数,将n S 中哪一个值最大,变成求二次函数中n 为何值时n S 取最大值的函数最值问题. 【解】(1) 由3a =12a d +=12,得到1a =12-2d , 所以12S =121a +66d =12(12-2d )+66d =144+42d >0, 13S =131a +78d =13(12-2d )+78d =156+52d <0. 解得:2437 d -<<-. (2)解法一:(函数的思想) n S =21115(1)(12)222 na n n d dn d n ++=+- =22 124124552222d d n d d ????????---- ? ????????????? 因为0d <,故212452n d ????-- ???????最小时,n S 最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现状的调查问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现状的调查问卷 (教师卷) 各位老师: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方法的指导,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的全面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在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也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和数学内部联系,有的可以显性地介绍,有的可以不着痕迹地渗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和渗透的现状到底如何?此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旨在真实了解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现状。谢谢配合! 1、你平时教学中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吗?() A、非常重视 B、比较重视 C、不重视 D、想注重,但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知识 2、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基”是指() A、基本知识 B、基本理论 C、基本活动经验 D、基本技能 E、基本思想 F、基本能力 3、你觉得平时课堂教学中哪些领域中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A、数学广角 B、空间与图形 C、数与代数 D、四大领域均有 4、你在给学生讲解数学题时,你常常怎么做?(可多选或不选) () A、要学生把解题过程抄下来 B、要学生听懂老师的讲解就好了 C、让学生想解题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5、你对小学数学解题的认识是( ) A、让学生应付考试 B、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方法 C、是教材安排的学习任务 D、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6、如果学生遇到数学问题难以解答时,你会怎么做?(可多选或不选)()

数学七大思想方法

数学七大思想方法 1 函数与方程思想 (1)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时,起着重要作用。 (2)方程思想是解决各类计算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运算能力的基础。高考把函数与方程思想作为七种重要思想方法重点来考查。 2 数形结合思想 (1)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数与形两个方面。 (2)在一维空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在二维空间,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数形结合中,选择、填空侧重突出考查数到形的转化,在解答题中,考虑推理论证严密性,突出形到数的转化。 3 分类与整合思想 (1)分类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逻辑方法。 (2)从具体出发,选取适当的分类标准。 (3)划分只是手段,分类研究才是目的。 (4)有分有合,先分后合,是分类整合思想的本质属性。 (5)含字母参数数学问题进行分类与整合的研究,重点考查学生思维严谨性与周密性。 4 化归与转化思想 (1)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将较难问题化为较易问题,将未解决问题化归为已解决问题。 (2)灵活性、多样性,无统一模式,利用动态思维,去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变换途径与方法。 (3)高考重视常用变换方法: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繁与简的转化、构造转化、命题的等价转化。 5 特殊与一般思想 (1)通过对个例认识与研究,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2)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 (3)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认识过程。 (4)构造特殊函数、特殊数列,寻找特殊点、确立特殊位置,利用特殊值、特殊方程。 (5)高考以新增内容为素材,突出考查特殊与一般思想必成为命题改革方向。 6 有限与无限的思想 (1)把对无限的研究转化为对有限的研究,是解决无限问题的必经之路。 (2)积累的解决无限问题的经验,将有限问题转化为无限问题来解决是解决的方向。 (3)立体几何中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采用分割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上是先进行有限次分割,再求和求极限,是典型的有限与无限数学思想的应用。 (4)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对新增内容考查深入,必将加强对有限与无限的考查。 7 或然与必然的思想 (1)随机现象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结果的随机性,二是频率的稳定性。 (2)偶然中找必然,再用必然规律解决偶然。 (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随机事件的分布列、数学期望是考查的重点。

《数学思想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思想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 《数学思想方法》是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的一门课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有着全局影响的数学思想方法其重要性日益凸现。鉴于数学思想方法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思想方法》被列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比较系统地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掌握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员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两个源头、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几次重要突破、数学的真理性、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演绎与化归、抽象与概括、猜想与反驳、计算与算法、应用与建模、数学思想与方法与素质教育、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案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使学员建构起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结构,认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增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自觉性,提高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部分学习,帮助学员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源头、几次重要突破和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并能正确理解数学的真理性,确立动态的、拟经验主义的数学观。通过“数学思想方法例解 " 部分学习,使学员掌握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部分学习,使学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特点,并能将所学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三、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的主要用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媒体,是教和学的根本依据。文字教材名称:《数学思想与方法》(顾泠沅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数学思想与方法》录像教材共18 讲,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姚芳主讲。 3. 网上学习资源 江苏电大在线中(https://www.doczj.com/doc/d81203567.html, )教学辅导、实施方案、学习自测等;栏目以及中央电大在线( https://www.doczj.com/doc/d81203567.html, )中与本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环节 1. 理论教学环节(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 (1)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 , 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收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消费分布规律的分类概率统计方法建模

§7 消费分布规律的分类 为研究辽宁、浙江、河南、甘肃、青海5省份在某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分布规律,需要用调查资料对这5个省分类.数据见下表: 其中,X 1:人均粮食支出; X 2:人均副食品支出; X 3:人均烟、酒、茶支出; X 4:人均其它副食品支出; X 5:人均衣着商品支出; X 6:人均日用品支出; X 7:人均燃料支出; X 8:人均非商品支出. 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分类的问题.例如,在考古学中,要将某些古生物化石进行科学的分类;在生物学中,要根据各生物体的综合特征进行分类;在经济学中,要考虑哪些经济指标反映的是同一种经济特征;在产品质量管理中,要根据各产品的某些重要指标而将其分为一等品,二等品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用聚类分析方法来解决. 聚类分析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样品进行分类,称为Q 型聚类法,使用的统计量是样品间的距离;二是对变量进行分类,称为R 型聚类法,使用的统计量是变量间的相似系数. 设共有n 个样品,每个样品i x 有p 个变量,它们的观测值可以表示为 n i x x x x pi i i i ,,2,1),,,,(21 == 一、样品间的距离 下面介绍在聚类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定义样品i x 与样品j x 间的距离. 1、 Minkowski 距离 m m p k kj ki j i x x x x d 11 ][),(∑=-= 2、绝对值距离 ∑=-=p k kj ki j i x x x x d 1),( 3、欧氏距离 21 21][),(∑=-=p k kj ki j i x x x x d 二、变量间的相似系数 相似系数越接近1,说明变量间的关联程度越好.常用的变量间的相似系数有 1、 夹角余弦

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调查问卷

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泾源县城关二小全体数学教师 1、你平时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吗?() A、非常重视 B、比较重视 C、不重视 D、想注重,但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知识 2、《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提出的“四基”是指() A、基本知识 B、基本理论 C、基本活动经验 D、基本技能 E、基本思想 F、基本能力 3、你觉得平时课堂教学中哪些领域中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A、数学广角 B、空间与图形 C、数与代数 D、四大领域均有 4、你在给学生讲解数学题时,常常怎么做?(可多选或不选) () A、要求学生把解题过程抄下来 B、要学生听懂老师的讲解就好了 C、让学生想解题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5、你对小学数学解题的认识是( ) A、让学生应付考试 B、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方法 C、是教材安排的学习任务 D、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6、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难以解答时,你会怎么做?(可多选或不选)() A、让他和同学讨论 B、空着不用做,等老师讲解 C、让他在本子上画画图来想办法 D、让他先看书来想办法 E、叫他用实物动手摆一摆、做一做来想办法 7、你在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中,常常怎么做?(可多选或不选) () A、引导学生小结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B、小结新知识学习中用到的思想方法 C、没有小结,直接做巩固练习 D、小结解题思路、方法和策略的推广和应用 8、注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你觉得教师应如何做?(可多选)() A、系统学习培训 B、教师首先要有重视的意识 C、积极在教学中探索 D、无所谓,还是以分数为上 9、你认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有什么作用?()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没有必要 你对小学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有什么看法或想法?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大全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 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 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最后谈谈解题中的有关策略和高考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并在附录部分提供了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在每节的内容中,先是对方法或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再以三种题组的形式出现。再现性题组是一组简单的选择填空题进行方法的再现,示范性题组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对方法和问题进行示范。巩固性题组旨在检查学习的效果,起到巩固的作用。每个题组中习题的选取,又尽量综合到代数、三角、几何几个部分重要章节的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民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在后继研究和实践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并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代换、类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 数学思想与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中的“基石”,是学生获得数学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是把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数学的关键。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简单被动的“复制”活动,而是学生认识结构主动建立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应该是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分析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的脉络,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便成为构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具体的数学知识,可能地随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但思想方法却能长存,使其受用终生,所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精髓。 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多次孕育、适时渗透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将抽象的思想方法逐渐融入具体的实在的数学知识之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方法具有初步的感知。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其是知识体系是纵向展开的,而蕴含在知识之中的思想方法是纵横交错、前后联系的。在教学中不能急功近利,略去教学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而应适时把握好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契机。如: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被发现的过程、解题思想探求的过程,均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大好时机,教师应有“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知识生长与发展中,让数学思想方法着地、生根、发芽。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是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初步的理解,而引进数学思想方法,就要求学生知道它的要素、特征及用途。由于同一内容可表示为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同一数学思想方法又常常分布于许多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在单元小结复习时,就应该整理出数学思想方法系统。也可根据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适时开设专题讲座,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作用功能等,这也是数学思想教学方法化隐为显的有效途径。 有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对这些应经常强调并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灵活运用。要重视提供含有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或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会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要求能揭示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使用价值。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根据不同的特征,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

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完整版)高中数学四大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四大思想方法 ————读《什么是数学》笔记 《什么是数学》这本书是一本数学经典名著,它收集了许多闪光的数学珍品。它的目标之一是反击这样的思想:"数学不是别的东西,而只是从定义和公理推导出来的一组结论,而这些定义和命题除了必须不矛盾外,可以由数学家根据他们的意志随意创造。"简言之,这本书想把真实的意义放回数学中去。但这是与物质现实非常不同的那种意义。数学对象的意义说的是"数学上'不加定义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数学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这样,数学就艰难地徘徊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它的意义不存在于形式的抽象中,也不存在于具体的实物中。对喜欢梳理概念的哲学家,这可能是个问题,但却是数学的巨大力量所在--我们称它为,所谓的"非现实的现实性"。数学联结了心灵感知的抽象世界和完全没有生命的真实的物质世界。我根据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基于已有的数学背景知识,选取一部分和高中有关的内容进行舒心愉快的阅读。重新总结了高中数学中的数学四大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 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有时,还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笛卡尔的方程思想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宇宙世界,充斥着等式和不等式。我们知道,哪里有等式,哪里就有方程;哪里有公式,哪里就有方程;求值问题是通过解方程来实现的……等等;不等式问题也与方程是近亲,密切相关。而函数和多元方程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函数y=f(x),就可以看作关于x、y的二元方程f(x)-y=0。可以说,函数的研究离不开方程。列方程、解方程和研究方程的特性,都是应用方程思想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思想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型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研究。它体现了“联系和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般地,函数思想是构造函数从而利用函数的性质解题,经常利用的性质是:f(x)、f (x)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像变换等,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的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具体特性。在解题中,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构造出函数解析式和妙用函数的性质,是应用函数思想的关键。对所给的问题观察、分析、判断比较深入、充分、全面时,才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系,构造出函数原型。另外,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和某些代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与其相关的函数问题,即用函数思想解答非函数问题。函数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在概念性、应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我们应用函数思想的几种常见题型是:遇到变量,构造函数关系解题;有关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类的问题,利用函数观点加以分析;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选定合适的主变量,从而揭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实际应用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和函数关系式,应用函数性质或不等式等知识解答;等差、等比数列中,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都可以看成n的函数,数列问题也可以用函数方法解决。 等价转化等价转化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

高中数学七大基本思想方法讲解

高中数学七大基本思想方法讲解 第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1)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时,起着重要作用 (2)方程思想是解决各类计算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运算能力的基础 高考把函数与方程思想作为七种重要思想方法重点来考查 第二:数形结合思想: (1)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数与形两个方面 (2)在一维空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在二维空间,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数形结合中,选择、填空侧重突出考查数到形的转化,在解答题中,考虑推理论证严密性,突出形到数的转化 第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1)分类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逻辑方法 (2)从具体出发,选取适当的分类标准 (3)划分只是手段,分类研究才是目的 (4)有分有合,先分后合,是分类整合思想的本质属性 (5)含字母参数数学问题进行分类与整合的研究,重点考查学生思维严谨性与周密性 第四:化归与转化思想 (1)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将较难问题化为较易问题,将未解决问题化归为已解决问题

(2)灵活性、多样性,无统一模式,利用动态思维,去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变换途径与方法 (3)高考重视常用变换方法: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繁与简的转化、构造转化、命题的等价转化 第五:特殊与一般思想 (1)通过对个例认识与研究,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2)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 (3)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认识过程 (4)构造特殊函数、特殊数列,寻找特殊点、确立特殊位置,利用特殊值、特殊方程 (5)高考以新增内容为素材,突出考查特殊与一般思想必成为命题改革方向 第六:有限与无限的思想: (1)把对无限的研究转化为对有限的研究,是解决无限问题的必经之路 (2)积累的解决无限问题的经验,将有限问题转化为无限问题来解决是解决的方向 (3)立体几何中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采用分割的方法来解决,实际上是先进行有限次分割,再求和求极限,是典型的有限与无限数学思想的应用 (4)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对新增内容考查深入,必将加强对有限与无限的考查 第七:或然与必然的思想: (1)随机现象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结果的随机性,二是频率的稳定性 (2)偶然中找必然,再用必然规律解决偶然 (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随机事件的分布列、数学期望是考查的重点 第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1)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

数学思想方法课题研究报告

探究数学思想方法在每一节课的渗透,予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经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地掌握了以内的加 减法,包括以内的加减法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 方法,经过本学期一学期的训练,实现了由掌握计算方法到准确熟练计算, 由能够准确熟练计算到迅速准确熟练计算、学生的计算速度、准确性大大提高。 本学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有效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这一实验 进一步深化,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年级学生的视算能力的培养”,即有的放矢地结合一年级下册教材学习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内容,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视算训练,学生看着算式,不读题,直呼计算结果.这一训练有效提升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标编写委员会成员史宁中教授在报告“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中认为:应把“双基”改变“四基”,即改为关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希望能够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继续: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学会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不是简单的叠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促进的。加上了后面的“两基”,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双基”,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重要的形式。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因此,围绕“探究数学思想方法在每一节课的渗透,予学生于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展开了调研,全面、科学、深入地调查、了解、分析,并做以详尽地调研分析总结,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更为真正意义上有效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方法。 二、调研目的 紧紧围绕“探究数学思想方法在每一节课的渗透,予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这一主旨,深入基层学校,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融入课堂,

专题三 五大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节

专题三5大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节方程思想与函数思想 类型十五方程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18·台湾中考)某商店将巧克力包装成方形、圆形礼盒出售,且每盒 方形礼盒的价钱相同,每盒圆形礼盒的价钱相同.阿郁原先想购买3盒方形礼盒和7盒圆形礼盒,但他身上的钱会不足240元,如果改成购买7盒方形礼盒和3盒圆形礼盒,他身上的钱会剩下240元.若阿郁最后购买10盒方形礼盒,则他身上的钱会剩下多少元?( ) A.360 B.480 C.600 D.720 【分析】设每盒方形礼盒x元,每盒圆形礼盒y元,根据阿郁身上的钱数不变列出方程,再根据阿郁最后购买10盒方形礼盒求解即可. 【自主解答】 17.(2018·新疆中考)某商店第一次用600元购进2B铅笔若干支,第二次又用 600元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5 4 倍,购进数量比第一 次少了30支.则该商店第一次购进的铅笔,每支的进价是______元.

类型十六 方程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 (2018·湖南湘潭中考)如图,AB 是以O 为圆心的半圆的直径,半径 CO⊥AO,点M 是AB ︵ 上的动点,且不与点A ,C ,B 重合,直线AM 交直线OC 于点D ,连结OM 与CM. (1)若半圆的半径为10. ①当∠AOM=60°时,求DM 的长; ②当AM =12时,求DM 的长. (2)探究: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DMC 的大小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分析】(1)①当∠AOM=60°时,△AMO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知∠MOD=30°,∠D=30°,所以DM =OM =10; ②过点M 作MF⊥OA 于点F ,设AF =x ,OF =10-x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 的值.易证明△AMF∽△ADO,从而可知AD 的长度,进而可求出MD 的长度. (2)根据点M 的位置分类讨论,然后利用圆周角定理以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自主解答】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建议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文论述了数学思想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和特征,并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高考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地位。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高考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引导学生领悟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真正知晓数学的价值,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从而发展数学、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 一、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数学思想是数学中的理性认识,是数学知识的本质,是数学中的高度抽象、概括的内容,它蕴涵于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程序,是数学思想具体化的反映。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思想对数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是数学结构中的有力支柱。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抽象、概括、提炼的数学观点,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建立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能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加针对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本质性、概括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是与某些特殊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方法,通常称为“解题术”;第二层次是解决一类问题时采用的共同方法,称为“解题方法”;第三层次是数学思想,这是人们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第四层次是数学观念,这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思想。具体来说,数学思想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常用的数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待定系数法等;二是常用的数学思想,如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极限思想等。三是数学思想方法,如观察与实验,概括与抽象,类比、归纳和演绎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包括数学一般方法、逻辑学中的方法(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三类。数学一般方法又包括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割补法等;逻辑学中的方法(思维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反证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包括函数和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 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地位,决定了其成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一方面在课程的理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标准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几乎渗透到每一个模块和专题中,同时在实施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第一条便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

数学建模案例分析3 随机性人口模型--概率统计方法建模

§3 随机性人口模型 如果研究对象是一个自然村落或一个家族人口,数量不大,需作为离散变量看待时,就利用随机性人口模型来描述其变化过程。 记 ()t Z —时刻t 的人口数(只取整数值) ()()()n t Z p t p n ==—人口为n 的概率 模型假设 1、在[]t t t ?+, 出生一人的概率与t ? 成正比,记作t b n ?,出生二人及二人以上的概 率为()t o ?; 2、在[]t t t ?+, 死亡一人的概率与t ? 成正比,记作t d n ?,死亡二人及二人以上的概率为()t o ?; 3、出生与死亡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 4、进一步设n b 和n d 均为与n 成正比,记,,n d n b n n μλ==λ和μ分别是单位时间内 1=n 时一个人出生和死亡的概率。 模型建立 由假设3~1,可知()n t t Z =?+可分解为三个互不相容的事件之和:()1-=n t Z 且t ?内出生一人;()1+=n t Z 且t ? 内死亡一人;()n t Z =且t ?内无人出生或死亡。按全概率公式 ()()()()t d t b t p t d t p t b t p t t p n n n n n n n n ?-?-+?+?=?+++--1)(1111 即 ()() ()()())(1111t p d b t p d t p b t t p t t p n n n n n n n n n +-+=?-?+++-- 令0→?t ,得关于()t p n 的微分方程 ()()()()t p d b t p d t p b dt dp n n n n n n n n +-+=++--1111 又由假设4,方程为 ()()()()()()t np t p n t p n dt dp n n n n μλμλ+-++-=+-1111 (1) 若初始时刻)0(=t 人口为确定数量0n ,则()t p n 的初始条件为 ()? ? ?≠== 00 ,0,10n n n n p n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