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PP润滑油异构脱蜡技术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9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工艺
曾文磊
【期刊名称】《高桥石化》
【年(卷),期】2004(019)002
【摘要】高桥分公司新建的300kt/a润滑油加氢装置引进Chevron公司的润滑油异构脱蜡专利技术,采用加氢裂化配异构脱蜡/加氢后精制的工艺流程。
这在我国是第一套润滑油全加氢工艺流程,目前代表最先进生产高档润滑油的工艺技术。
装置以大庆或卡宾达原油的减三线VGO、减四线
【总页数】1页(P35)
【作者】曾文磊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事业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3
【相关文献】
1.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换热器结垢物分析 [J], 张艳玲
2.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J],
3.CLG异构脱蜡催化剂在中海油惠州石化40万t·a^(-1)加氢异构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J], 董振
4.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J],
5.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酮苯脱蜡脱油装置新工艺生产现状发布时间:2022-08-25T10:50:25.71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8期作者:纪铁[导读] 随着我国润滑油基础油市场价格的下降,国内外对石蜡的需求增加,价格激增。
更多的企业开始优化资源配置纪铁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摘要:随着我国润滑油基础油市场价格的下降,国内外对石蜡的需求增加,价格激增。
更多的企业开始优化资源配置,石蜡从副产品变成了主营产品。
我国大庆、沈北、华北原油含蜡量高,适宜选择酮苯脱蜡脱油装置生产石蜡产品。
优化酮苯脱蜡脱油工艺条件及相关技术,可以提高石蜡产品收率,生产优质石蜡产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酮苯脱蜡脱油装置;新工艺;生产现状引言原油加工后,主要有三大类产品:船用燃料、润滑油和化学品。
一般而言,炼油厂也分为三大类,即燃料、燃料和润滑油以及燃料和化学品。
润滑油生产工艺多种多样,可根据处理方式分为三种一般类型,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化学组合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溶剂脱附法,化学方法主要是氢,物理化学方法是溶剂脱附法与氢法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润滑油的生产往往被一种异构加氢装置所取代,但三种旧装置仍然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具有投资低、处理计划灵活、产品多样化等优点。
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将氢工艺与三种旧的经典工艺相结合的生产方法,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目标。
但是,润滑油和石蜡是从石蜡原油中生产的,酮苯装置仍然可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润滑油调工艺调和是润滑油生产过程中最后一道重要工序。
目的是为了能够调整润滑油的品种,改善润滑油质量,最终得到所需的润滑油。
而在此过程中,选用的方法、设备、方式既要满足润滑油质量要求,又能适应当下节能降耗形势,符合环保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调和方式,润滑油调和较为常用的方式有罐式调和与管道调和。
管道调和是将基础油和添加剂按配方比例泵送至管道中,通过混合器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
Hans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1, 11(2), 88-94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1 in Hans. /journal/hjcethttps:///10.12677/hjcet.2021.112012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王延飞*,赵梓贺,张雅琳,余颖龙,王晶晶,张占全,王嘉祎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清洁燃料重点实验室,北京收稿日期:2021年2月8日;录用日期:2021年3月22日;发布日期:2021年3月29日摘要本研究针对润滑油异构脱蜡段进料满足硫氮含量低和粘度指数高的要求,开发出一种高活性的深度脱氮兼具芳烃饱和功能的加氢处理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将原料中多环芳烃、环烷烃等低粘度指数的非理想组分转化为高粘度指数的理想组分,达到提高粘度指数的目的。
以大孔径氧化铝为载体,采用高分散络合技术制备II类活性相催化剂,并对其物性进行表征。
以减四线蜡油评价,本加氢处理催化剂可以生产N 含量< 2 ppm,粘度指数> 140的处理产品,满足异构脱蜡进料要求。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加氢脱氮,粘度指数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fHydrotreating Catalyst for Lube Base OilYanfei Wang*, Zihe Zhao, Yalin Zhang, Yinglong Yu, Jingjing Wang, Zhanquan Zhang,Jiayi WangKey Laboratory of Clean Fuels, PetroChina, PetroChina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Received: Feb. 8th, 2021; accepted: Mar. 22nd, 2021; published: Mar. 29th, 2021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sulfur and nitrogen contents and high viscosity index to *通讯作者。
国外 - 类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路线概述-文章编号:100223119(20040420010207国外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路线概述安军信1,刘霞2(1.中国石油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甘肃兰州730060;2.中国石油大连润滑油厂,辽宁大连116032摘要:以Chevron、ExxonMobil、Shell等公司的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脱蜡和异构脱蜡等加氢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国外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全加氢型工艺路线和加氢与传统结合的组合工艺路线。
通过对SK公司炼厂、Richmond炼厂、Excel公司炼厂、J urong炼厂、Baytown炼厂、Star公司炼厂和石油三菱公司等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路线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认为:Chevron公司的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技术将是今后润滑油加氢的主力技术;出于成本的考虑,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采用传统与加氢组合的工艺技术也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关键词:润滑油;加氢技术;基础油;生产工艺;概述中图分类号:TE624.47文献标识码:A前言近年来,随着润滑油使用条件的不断苛刻,润滑油工业面临着经济效益和环保法规的严重挑战,迫切需要生产出具有良好氧化安定性、高粘度指数和低挥发性的优质基础油。
目前,北美Ⅱ类及Ⅱ类以上基础油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基础油总能力的50%,其中Ⅲ类基础油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7万t/ a[1];欧洲Ⅲ类基础油的需求量大约为30~40万t/ a,预计今后10年其需求将占欧洲基础油市场的1/ 3[2];2000年,亚太地区Ⅱ、Ⅲ类基础油生产能力已经占基础油总能力的17%,预计2004年Ⅱ、Ⅲ类基础油生产能力将占到27%[3]。
目前国外Ⅱ/Ⅲ类基础油生产工艺有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脱蜡和异构脱蜡等,纵观其工艺路线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全加氢型工艺路线和加氢与传统工艺的组合路线。
下面对国外Ⅱ/Ⅲ类基础油生产工艺路线概述如下。
1生产Ⅱ/Ⅲ类基础油的全加氢型工艺流程1.1燃料型加氢裂化-异构脱蜡或催化脱蜡-加氢后精制韩国SK公司(原名Yukong开发了一种用加氢裂化尾油生产高质量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工艺技术。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9 期溶剂脱沥青技术应用与进展廖志新,罗涛,王红,孔佳骏,申海平,管翠诗,王翠红,佘玉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3)摘要:溶剂脱沥青可拓宽原料组成及性质限制范围,避免高残炭及高金属含量制约,与转化工艺灵活组合可处理分子量大、氢含量低、杂质含量高的渣油、油浆及油砂沥青等,显著提高转化率、降低装置操作苛刻度、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溶剂脱沥青技术特点及国内外工业化溶剂脱沥青技术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综述了以溶剂脱沥青技术为上游或下游工艺的氢转化、裂化、气化等组合工艺最新进展。
以低碳数烃类、CO 2及其改性剂、共沉淀剂分类阐述了溶剂作用及研发进展,分析了塔及内构件结构优化、设备改造的新技术,指出未来仍需对溶剂脱沥青技术进行更多基础和优化研究。
提出进一步提高抽提效率、降能耗,扩大在非常规原油改质中的应用,将劣质油/油砂/未转化油直接或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等可能是溶剂脱沥青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溶剂脱沥青;渣油;萃取;分离;超临界;工艺流程中图分类号:TE624;TQ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09-4573-14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solvent deasphalting technologyLIAO Zhixin ,LUO Tao ,WANG Hong ,KONG Jiajun ,SHEN Haiping ,GUAN Cuishi ,WANG Cuihong ,SHE Yucheng(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o., Ltd.,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Solvent deasphalting can broaden the limited range of raw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to avoid the restriction of high carbon residue and high metal content. The flexible combination of solvent deasphalting and conversion process can deal with residual oil, oil slurry and oil sand asphalt with large molecular weight, low hydrogen content and high impurity cont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nversion rate, reduce the severity of unit operation, and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lvent deasphalting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solvent deasphalting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industrialized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hydrogen conversion, cracking, gasification and other combined processes with solvent deasphalting technology as upstream or downstream process are reviewed. The solvent action and R&D progress ar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w carbon hydrocarbons, CO 2 and its modifiers, and coprecipitators. The new technologies for tower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equipment transformation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more basic and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solvent deasphalting technology are needed in the futu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olvent deasphalting technology may be to further improve extraction efficiency, reduce energy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2-2012收稿日期:2022-10-27;修改稿日期:2022-11-18。
(下转第78页)浅谈异构脱蜡装置操作方案的调整袁继成齐永庆李训(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11)摘要:大庆炼化公司润滑油厂异构脱蜡装置采用的是Chevron 的异构脱蜡技术,催化剂使用HRK558、PIC812及PHF301催化剂体系。
在该催化剂体系下,装置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案会对装置的能耗、产品质量、安全性等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各种条件下的生产方案进行研究,总结出较好的生产方案,从而能较好的指导生产,产生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异构脱蜡操作条件方案调整一、前言近几年,国外的润滑油生产技术主要集中在加氢裂化、异构脱蜡等生产API Ⅱ、Ⅲ类基础油的新技术上。
代表性技术有Chevron 公司先进的异构脱蜡技术(IDW)、ExxonMobil 公司的加氢裂化一选择性脱蜡(MSDW)、Shell 公司的加氢裂化一加氢异构化、Lyondell 公司的蜡异构化等几种加氢技术[1]。
大庆炼化公司润滑油厂异构脱蜡装置采用的是Chevron 的异构脱蜡技术及国产Ⅱ代异构脱蜡催化剂。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需求,安全平稳生产等要求,对于实际的操作方案的调整需要认真的研究分析来得到最优的控制方案。
二、异构脱蜡装置简要介绍大庆炼化公司异构脱蜡装置采用美国Chevron 异构化脱蜡专利技术,生产高粘度指数、低倾点的优质润滑油基础油。
由中石化北京设计院设计,由中油第七建筑公司、大庆市建安集团共同承建。
装置年设计处理能力为20万t/a 。
1997年4月破土动工,于1999年10月建成投产一次成功。
本装置共分四部分:(1)新氢压缩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新氢的升压;(2)加氢脱氮反应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脱去原料油中的氮、硫等;(3)异构化脱蜡和后加氢精制反应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原料油的倾点,改善基础油的颜色及安定性;(4)产品分离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基础油产品分离出来。
三、异构脱蜡操作条件研究1、正常生产时操作方案的调整研究正常装置第一考虑的是要安全平稳生产,保证绿色环保,在这两个前提之下,生产主要控制的指标有产品质量、收率、装置综合能耗及下游客户的需求。
白油异构脱蜡技术在加氢装置上的应用韩 明,牛同治,赵 华,徐翠翠,宋鲁鲁(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 471012)摘 要:3万t/a白油加氢装置采用异构脱蜡催化剂FIW-12U和加氢补充精制催化剂FHDA-1,以10万t/a加氢减底油组分为原料,通过异构脱蜡和补充精制工艺,可以生产符合国家标准GB1886.215—2016的食品添加剂白油。
关键词:催化剂;异构脱蜡;加氢精制;食品添加剂白油中图分类号:TQ05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3467(2021)02-0036-03 白油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石油产品,国内的白油质量标准分为:工业级、化妆级和食品(医药)级。
食品(医药)级白油适用于食品上光、防黏、消泡、密封、抛光和食品机械,延长酒、醋、水果、蔬菜或罐头的储存期。
以及用作润滑性泻药、药膏和药剂的基础油,药片、药丸的脱模剂,手术器械、制药机械的防腐润滑等。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医药、石化、化纤和轻纺工业的发展,人们对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化妆品级和食品级白油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白油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压缩和淘汰发烟硫酸法,改进SO3气相磺化法,大力发展加氢法。
加氢法生产白油具有技术先进、产品收率高、质量好、成本低、无三废污染、生产连续等优点[1]。
1 装置概况洛阳金达特种油品厂3万t/a白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异构脱蜡催化剂FIW-12U和加氢补充精制催化剂FHDA-1,以特种油品厂四期加氢后减压塔底抽出油为原料,采用高温、高压、异构降凝,补充精制饱和,其生产低黏度等级的优质食品添加剂白油[2-3]。
装置反应部分采用两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分馏部分使用汽提塔、常压塔、减压塔。
汽提塔与常压塔作用主要使白油加氢产生的副产品汽提或抽出,减压塔塔顶,中部侧线抽出,塔底抽出主要为食品添加剂白油产品,质量达到GB1886.215—2016的食品添加剂白油标准。
异构脱蜡装置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异构脱蜡装置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异构脱蜡装置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1 FRIPP润滑油异构脱蜡技术进展 摘 要:介绍了抚顺石化研究院在成功合成合适性能的分子筛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异构脱蜡技术,现已在国内多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六年多的工业运转结果表明,FRIPP开发的WSI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分子筛 FRIPP 异构脱蜡 WSI技术
前 言 润滑油一般指在各种发动机和机械设备上使用的液体润滑剂。其基本作用是减少互相接触运动的机械部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冶金、电力、国防等行业。美国石油学会(API)于1993年将润滑油基础油按饱和烃含量、硫含量和粘度指数分为五类,即Ⅰ,Ⅱ,Ⅲ,Ⅳ和Ⅴ类基础油,如表1.1所示。API Ⅰ类基础油的硫含量和芳烃含量较高;API Ⅱ类基础油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APIⅢ 类基础油不仅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高。 表1.1 API基础油分类 基础油类别 饱和烃质量分数,% 硫质量分数,% 粘度指数 Ⅰ <90 和/或>0.03 80~119 Ⅱ ≥90 ≤0.03 80~119 Ⅲ ≥90 ≤0.03 ≥120 Ⅳ 聚α烯烃油(PAO) Ⅴ 以上4 类以外的所有其它基础油
基础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为代表的传统“老三套”润滑油加工工艺和以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脱蜡/异构脱蜡为代表的加氢法工艺[1~5]。加氢法工艺与“老三套”工艺相比,不仅能拓宽基础油原料的来源,而且生产的加氢基础油具有低硫、低氮、低芳烃含量、优良的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较低的挥发度、优异的粘温性能和良好的添加剂感受性等优点,可以满足现代高档润滑油对API Ⅱ类和Ⅲ类基础油的要求[6-8]。因此,加氢法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异构脱蜡技术 异构脱蜡技术是加氢法工艺的核心技术。异构脱蜡既不象溶剂脱蜡那样把蜡从润滑油馏分中除去,也不象经典的催化脱蜡那样把蜡裂化成C3~C8这样的轻烃,而是通过异构脱蜡催化剂把蜡分子进行异构后留在润滑油基础油馏分中。与其他两种脱蜡技术相比,异构脱蜡工艺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显著提高,产品清洁,而且具有较宽的原料适应性,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上润滑油生产企业越来越愿意采用的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 1.1 异构脱蜡技术应用 2
Chevron公司的异构脱蜡技术Isodewax在1993年问世以来,已在包括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在内的20多家公司进行了技术转让,总处理能力为8.0 Mt/a以上。ExxonMobil公司 的MSDW技术也有10套装置在使用。 FRIPP自从1999年成功开发出第1 代异构脱蜡一来(FIDW工艺),现在已经开发出第3 代异构脱蜡技术(WSI工艺),已经在金陵石化分公司、齐鲁石化分公司、江苏红叶石化公司和海南汉地阳光石化有限公司等4 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总处理能力0.7 Mt/a。 1.2 异构脱蜡技术依据 作为异构脱蜡原料的润滑油馏分中的蜡组分主要由正构的和终端有轻度分支的C16-C36长链烷烃组成[9],烃的异构程度与支链的位置对凝点和粘度指数的影响见图1.1。 图 1.1 支链位置和结果对凝点和粘度指数的影响 1.3 异构脱蜡反应机理
随着评价和表征手段的发展,关于大分子异构化反应,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反应机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主要有正碳离子机理、择形催化机理和孔嘴(Pore mouth)/锁匙(Key-Lock)反应机理。 1.3.1 正碳离子机理[10-12]
一般认为,异构反应遵循正碳离子机理。即在双功能催化剂上发生的反应,在反应中正构烷烃首先在催化剂的金属中心上脱氢生成相应的烯烃,此种烯烃迅速转移到酸性中心上得到1 个质子生成正碳离子,生成的正碳离子极其活泼,只能瞬时存在,正碳离子一旦形成就迅速进行下列反应:异构化反应,即正碳离子通过氢原子或甲基转移并进行重排,使正碳离子的稳定度提高,在金属中心上脱氢形成环丙烷正碳离子(PCP)中间体,然后断键形成异构稀烃中间体,从酸性中心脱附,再在加氢中心上加氢得到与原料分子碳数相同的异构烷烃。同样该分子可以相继形成双支链和多支链的正碳离子,进而发生裂化反应。 1.3.2 择形催化机理[13,14]
择形催化化学是将化学反应与分子筛的吸附及扩散特性相结合的科学,通过它可以改变已知反应途径及产物的选择性。传统的择形催化理论主要体现在分子筛效应、传质选择性和过渡态选择性等方面。在择形催化中分子筛效应体现为反应物选择性或产物选择性,只有能进入载体孔道并与孔道内的活性中心接触的分子才能作为反应物,而大于分子筛孔径的分子将被排斥于孔道之外,这所显示的就是反应物的选择性(图1.2);而在孔道中形成的较大分子,或平衡转化为较小分子逸出, 3
或就地堵塞孔道最后导致催化剂失活,这显示的就是产物的选择性(图1.3)。在择形催化中过渡状态的选择性体现在当反应物及产物分子能在孔道内扩散,但生成最终产物所需的过渡态(反应中间物)较大时,由于反应中间物的大小或定向需要较大的空间,而分子筛孔道内的有效空间却很小,无法提供所需的空间,则在分子筛孔道内不能形成过渡态,此时反应也不能进行,从而反应表现为过渡状态选择性(图1.4)。
图1.2 反应物选择性 1.3 产物选择性 1.4 约束过渡态选择性 这些传统的理论在很多方面都很好地介绍了分子筛的结构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对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对于异构脱蜡反应,由于其机理认为是通过质子化的环丙烷中间体, 该中间体具有较大的动力学直径,根据过渡态选择性,很难在分子筛的孔道内发生,所以传统的理论在解释大分子烷烃异构化例如异构脱蜡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 1.3.3 孔嘴和锁匙反应机理[15]
随着对大分子异构化反应认识的深入,Martens等在研究正十七烷在Pt/ZSM-22上的临氢反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孔口催化概念。他们认为,在单侧链化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并没有穿过孔道,而是部分插入分子筛孔道内,骨架异构化反应发生在吸附于孔口和分子筛外表面的分子上,当单侧链分子的一端吸附在一个分子筛晶体的孔道时,若反应物的链足够长,反应物分子链的另一端还可以进入相邻的分子筛晶体的孔道内并发生异构化反应,这种机理被称为锁匙催化,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长链烷烃分子的异构化产物分布。 1.4 异构脱蜡催化剂设计 以上异构脱蜡反应的各种机理表明,异构化反应总是有加氢裂化反应伴随发生,因此,多少会降低异构产物的收率。已经证明正构烷烃先发生异构化反应产生单支链烷烃,进而生成多支链烷烃,该烃比较活泼,裂化反应随后发生。单支链烷烃不如多支链链烷烃对裂化反应敏感。因此,为了减少裂化反应,必须限制多支链的生成[16]。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异构烷烃的选择性主要决定于金属和酸功能的匹配[17-19]。催化剂的酸量主要影响加氢异构和加氢裂化收率。酸中心密度和酸强度分布非常重要,这些变量的合理匹配决定双功能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和选择性。分子筛的孔口对催化剂的选择性也有较大影响。若孔口足够小可以限制较大的异构烷烃与孔内的酸中心发生反应,催化剂会表现出良好的异构化选择性[20]。 4
抚顺石化研究院对异构脱蜡反应机理、催化材料物化性质的调控和催化剂的设计有了深入和详实的认识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成功开发出第1 代异构脱蜡技术(FIDW-1),2001年开发出第2 代异构脱蜡技术(FIDW-10),2003年成功开发了第3 代异构脱蜡技术(WSI技术),该技术于2004年11月通过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主持的技术鉴定,并荣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3 等奖。 该技术可用于各种压力等级的异构脱蜡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过程,具有活性和选择性高、产品质量好、目的产品收率高以及催化剂稳定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已经获得美国和加拿大专利授权,申报中国专利30 多项(其中已获授权21 项),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该技术的成功开发不仅对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而且对提高我国白油、润滑油和特种油产品质量,加快我国特种油的升级换代,提高我国特种油的国际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催化剂制备及评价 2.1 催化剂制备 选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筛(Z-a、Z-b和Z-c)通过FRIPP专有技术制备出3 个催化剂,编号分别为,C/Z-a、C/Z-b和C/Z-c。 2.2 催化剂评价 在对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时,采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原料(主要性质见表2.1)为进料,在200 mL固定床小型加氢装置上进行。 表2.1 原料油主要性质 项 目 原料1 原料2 原料3 原料4 粘度(50 ℃)/(mm2.s-1) 14.14 15.00 16.40 22.57 粘度(100 ℃)/(mm2.s-1) 4.365 4.596 5.022 5.39 倾点/℃ 35 37 40 55 硫/(μg.g-1) 8.0 1.0 4.1 15.4 氮/(μg.g-1) 1.0 1.0 1.0 1.0 蜡含量,% 18.5 23.48 20.1 31.3 馏程/℃ IBP/10% 378.5/390.0 380.3/403.6 404.7/418.9 423.6/440.2 30%/50% 406.9/423.4 416.8/428.0 426.0/435.8 454.8/466.5 70%/90% 444.2/483.4 444.1/476.4 456.7/494.6 478.2/508.7 95%/EBP 502.9/520.2 491.8/510.4 511.1/530.4 526.4/548.0
3 催化剂性能及工业应用 3.1 不同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使用原料1,对不同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别见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