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97.10 KB
- 文档页数:5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工艺
曾文磊
【期刊名称】《高桥石化》
【年(卷),期】2004(019)002
【摘要】高桥分公司新建的300kt/a润滑油加氢装置引进Chevron公司的润滑油异构脱蜡专利技术,采用加氢裂化配异构脱蜡/加氢后精制的工艺流程。
这在我国是第一套润滑油全加氢工艺流程,目前代表最先进生产高档润滑油的工艺技术。
装置以大庆或卡宾达原油的减三线VGO、减四线
【总页数】1页(P35)
【作者】曾文磊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事业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3
【相关文献】
1.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换热器结垢物分析 [J], 张艳玲
2.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J],
3.CLG异构脱蜡催化剂在中海油惠州石化40万t·a^(-1)加氢异构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J], 董振
4.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J],
5.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及成套技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前75%以上的基础油仍靠传统工艺进行生产,这种生产工艺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要,因此要转变老三套的生产工艺,可以在基础油生产中采用加氢工艺处理,使基础油能满足新的润滑油要求。
这种加氢处理技术已成为目前世界主流的生产技术,但在应用范围、经济成本及生产现实情况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后,该种工艺与传统工艺结合生产的局面仍将持续。
1 传统生产工艺我国润滑油基础油传统的生产方法采用的是物理生产方法,称为“老三套”,主要有溶剂精制、脱蜡、白土补充精制等主要环节。
这种工艺在高黏度基础油的生产率很高,具有石蜡熔点高的特点,通过这种方法基础油中含有少量的芳烃,使氧化产物等有很强的溶解力。
这种工艺的优势明显,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中地位非常重要。
多年来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对该种工艺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在节约能源,降低支出,提高效益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1.1 溶剂脱蜡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溶剂脱蜡是常用的一种,占有重要地位。
在生产流程中按照顺序操作,这个流程包括结晶、过滤、回收和冷冻等环节构成。
这种工艺在处理轻型原材料优势明显,脱蜡性能比较高,成本不高,在我国基础油生产中使用频率很高。
1.2 溶剂精制溶剂精制工艺在润滑油生产中占有重要步骤,其作用是过滤和剔除基础油中的胶质、沥青物质,这样使油品的抗氧化性能得到保证,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1.3 白土补充精制原料经过溶剂精制和脱蜡工艺处理后,质量基本符合要求,但为提高润滑油的质量,对颜色进行改善,可以根据情况补充精制。
这个工艺方法是混合好白土和油品,利用白土的吸附力,通过白土过滤和祛除油品杂质,同时祛除掉不良的杂质,使油品的质量和油品颜色得到进一步改善,降低碱氨的含量,使抗氧化安定性提高,同时提高油品质量。
目前我国基础油氮含量高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这个问题,近年来逐渐被使用。
2 异构脱蜡异构脱蜡过程是采用化学手段将烷氢异构分子分为单链异构,不断分解分子,这样可以使分子满足油品的质量,在油品制作时不断提升质量,保证成品油的可持续发展。
石蜡基原料油加氢异构脱蜡制润滑油基础油催化剂的研制孟祥彬;高善彬;孙发民;胡胜【摘要】以AEL分子筛为载体,制备出一种贵金属异构脱蜡催化剂;以n-C12为模型物,以大庆炼化加氢预精制后的650SN糠醛精制油为实际原料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异构脱蜡催化剂对n-C12以及650SN糠醛精制油均具有良好的异构化活性和选择性,其性能优于国外同类参比剂,加工650SN糠醛精制油时,可高收率地生产优质API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目标产品倾点为-21℃,比采用参比剂时低6℃,重质基础油收率为62.79%,比采用参比剂时高5.55百分点.【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年(卷),期】2014(045)011【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催化剂【作者】孟祥彬;高善彬;孙发民;胡胜【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环境保护法规日趋严格以及机械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高档润滑油的需求日趋旺盛。
高性能的润滑油必须采用低黏度、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的APIⅡ、Ⅲ类基础油调合。
传统的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方法虽能脱除油品中高黏度指数的正构烷烃,但基础油收率低,黏度指数损失大,不能满足高质量基础油的规格要求[1]。
与之相比,加氢异构脱蜡方法采用专用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可将高倾点的正构烷烃异构化为低倾点的支链烷烃,基础油收率高,黏温性能好,蒸发损失低,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好[2]。
本课题基于烷烃加氢异构反应机理,针对石蜡基原料油的特点,采用SAPO-11分子筛为载体,制备加氢异构脱蜡制润滑油基础油的催化剂,对其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并评价其催化性能。
加氢尾油催化降凝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张秋萍;石薇薇;董建军;赵德智【摘要】Lube base oil were produced by catalytic dewaxing from hydrocracking tail oil of the Mao Ming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in fixed catalytic bed reactor using NKC-7 as the dewaxing catalyst.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340~ 400 ℃) and space velocity( 1~8 h-1) on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solidifying point and liquid yiel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od product distribution and higher yield of lube base oil (61.4 % ) can be obtained at 380 ℃ and a s pace velocity of 2 h~' , the solidifying point of lube base oil can reach - 24 ℃.%以茂名石化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使用NKC-7型催化降凝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降凝装置上进行实验.在温度为340~400℃、空速为1~8 h-1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对产品分布、凝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80℃、空速为2h-1时,得到较好的产品分布,润滑油基础油的凝点为-24℃,收率为61.4%.【期刊名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03【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催化降凝;加氢尾油;催化剂;润滑油基础油【作者】张秋萍;石薇薇;董建军;赵德智【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4.3我国润滑油的生产基本采用的是“老三套”传统工艺,但生产出的常规I类基础油达不到高档油要求[1]。
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胡松伟;郭庆洲;夏国富;聂红;李大东【摘要】以加氢裂化尾油和加氢处理重质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分析基础油的性质,并采用质谱和13C核磁共振分析异构脱蜡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考察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链烷碳质量分数和平均碳数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减小,倾点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和倾点随着分子的平均碳数减少而降低.【期刊名称】《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年(卷),期】2015(031)004【总页数】5页(P831-835)【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异构脱蜡;黏度指数;倾点;黏度【作者】胡松伟;郭庆洲;夏国富;聂红;李大东【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4;TE626汽车机械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车用润滑油产品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车用润滑油从高黏度的单级油发展为低黏度的多级油,从单一要求的专用油发展为无特殊要求的通用油;具有优良的黏温性能、低温流动性、氧化安定性和低硫含量的API Ⅱ类和Ⅲ类基础油已逐步取代Ⅰ类基础油,在车用润滑油产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全加氢工艺是生产API Ⅱ类和Ⅲ类基础油的主要技术,包括加氢裂化/加氢处理-异构脱蜡-加氢后精制3个单元。
与传统的溶剂脱蜡技术相比,异构脱蜡技术可以达到更好的降倾点效果,同时基础油收率也较高,而操作费用则更低;与临氢降凝技术相比,异构脱蜡技术也有较大优势,表现为基础油收率较高,副产品的附加值高。
加氢法生产石蜡基高黏度及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技术的工业应用赵凯;孙进法;陈晓华;王雪梅【摘要】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以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其配套的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黏度及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加氢组合工艺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高黏度(100℃运动黏度在8 mm2/s以上)及高黏度指数(大于110)的润滑油基础油.【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年(卷),期】2015(046)005【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加氢组合工艺;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润滑油基础油【作者】赵凯;孙进法;陈晓华;王雪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3;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3;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3;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3【正文语种】中文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不断出现的新型机械设备、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使润滑油级别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润滑油必须清洁化,低磷、低硫、低灰分,具有高的抗氧化性能、高清净性和分散性、低挥发性、良好的黏温性质和低温流动性以及长的使用寿命[1]。
APIⅡ及Ⅲ类基础油主要应用于调制内燃机油,内燃机油广泛用于各种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摩擦部位,其作用为:一是减摩,使发动机摩损减少,起延长寿命和节能降耗的作用;二是防锈和冷却,起保护和换热作用,保护设备的长期运行;三是兼具密封、清洗润滑表面杂质的功能,使润滑场所保持一个好的环境,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根据API基础油的分类,Ⅱ类基础油的黏度指数要求不小于80,Ⅲ类基础油的黏度指数要求不小于120。
APIⅡ及Ⅲ类基础油一般采用加氢工艺生产,国内外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工艺主要有加氢裂化(润滑油和燃料型)和加氢异构化等。
目前成套的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主要有Chevron公司的加氢裂化-异构脱蜡(Isodewa)技术,Exxon-Mobil公司的加氢裂化-选择性异构脱蜡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技术,Shell公司的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技术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加氢处理技术[2-5]。
2012年11月第20卷第11期工业催化INDUSTRIAL CATALYSIS Nov.2012Vol.20No.11石油化工与催化收稿日期:2012-09-18;修回日期:2012-11-01作者简介:黄新平,1981年生,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加氢工艺研究及催化剂分析。
通讯联系人:黄新平。
E-mail :hxpksh@petrochina.com.cn 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的润滑油脱蜡反应研究黄新平*,秦海燕,李静,杨伟东(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化工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摘要:制备了硅铝比不同、载体分别为ZSM -5和β分子筛的贵金属Pd 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孔结构和酸性表征。
以正十二烷为模型化合物分别评价该系列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同时以含蜡润滑油为原料,考察催化剂对润滑油的加氢脱蜡效果,结果表明,酸性和孔径适宜的ZSM -5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除长链大分子蜡的能力。
关键词:石油化学工程;脱蜡;分子筛;正十二烷;Pd 催化剂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2.11.011中图分类号:TE626.3;TQ42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43(2012)11-0048-04Study on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s supported with noble metal for lubricating oil dewaxingHUANG Xinping *,QIN Haiyan ,LI Jing ,YANG Weidong(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Karamay Petrochemical Company ,Karamay 834000,Xinjiang ,China )Abstract :A series of Pd catalysts supported on ZSM-5and βmolecular sieves with different Si /Al molar ratio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N 2absorption and NH 3-TPD.The hydrogenation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n -dodecane as the model compound in a fixed-bed microreactor.The isomerization of n -dodecane and dewaxing of lubricating oil over the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fixed-bed microreacto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ble metal supported ZSM-5catalysts with appropriate acidity and pore size exhibited the strong dewaxing ability.Key words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dewaxing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 ;n -dodecane ;Pd catalysts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2.11.011CLC number :TE626.3;TQ426.95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8-1143(2012)11-0048-04随着汽车工业与环保的发展,高品质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要求有好的低温流动性、优异的粘温性能、低的蒸发损失和优异的氧化安定性。
环烷基油加氢生产润滑油技术进展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环烷基油的特性,以及在国内外的销售现状,详细叙述由中石化科技研究所与抚顺石化研究所研制的以全氢制氢工艺生产变压器油、冷冻油、工业白油、光亮油、橡胶填充油等润滑油的工业用途,对改善国内润滑油的品质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烷基油;全氢法;润滑油;应用前言二十一世纪,由于环境保护和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润滑油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润滑油的耐氧化安定性、粘温性、低温流动性、抗剪稳定性和抗磨性等指标都不能满足。
在传统的传统工艺下,豹矿润滑油的品质难以得到改善。
另外,全球适用于石油的石油储量越来越低。
因此,润滑油的制造必然要面临质量较差的重型石油。
运输是一种常规的处理方法。
一、环烷基油及其特点根据石油的主要馏份特征因数K和碳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
环烷基油的油成分主要是环烷烃和芳烃,而直链的石蜡含量很少,凝点值很高,是生产电气油和冷冻油的理想原材料,同时也适合生产白油、化妆品和特种加工油。
加氢法是一种低倾点、高密度、低硫、低氮、低芳烃、高粘度指数、高热氧化安定度、低挥发、换油周期长等特性,环烷基油是一种稀有的能源,其蕴藏量仅为全球已知石油的2.2%,是一种优良的电力绝缘油和橡胶油。
世界上仅有中国、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具有环烷基油,我国分布于新疆油田,辽河油田等,储量较多,对未来的油气产业和其他油气产业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并且正在逐步减少。
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可以用来配制变压器油、橡胶填充油、冷冻油等润滑类的润滑油,具有其他类型油所没有的优越性。
很多客户,比如一些国外和国外的大的变压器生产商,都规定使用环烷的石油[1]。
二、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技术(一)环烷基原油润滑油馏分的加氢脱酸工艺根据克拉玛依九区块和辽河欢喜岭油田生产 LVI型环烷基润滑油的基础油,采用常规的溶剂提取-自处理技术对此类馏份进行处理,难度很大。
而在精炼中,使用的溶剂和白土量很大,一般为3-4:1,有时可达到6:1,而白土掺入量在5%-10%以上,因而精炼油产量不高,而且在环烷酸的催化下,很可能使糠醛在装置内发生结焦,从而导致设备的腐蚀。
综述专论化工科技,2007,15(1):59~63
SCIENCE&TECHNOLOGYINCHEMICALINDUSTRY
收稿日期:2006210220
作者简介:凌 昊(1972-),男,安徽蚌埠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化学工艺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凌 昊1,沈本贤1,周敏建2(1.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研究所,上海200237;2.江西省景德镇市焦化煤气总厂,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 要:分析和对比了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的特点和主要组成,概述了加氢异构脱蜡的反应机理,并指出了今后催化剂和工艺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中图分类号:TE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511(2007)0120059205
加氢异构脱蜡法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有较高的链烷烃含量和较低的S、N含量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安定性、较低的挥发性、较高的粘度指数(VI)和优异的低温流动性质,从而表现出良好的
使用性能和环保优势[1~6]。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的关键是需要有一种高选择性的异构脱蜡催化剂,通常在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着异构化及加氢裂化反应[7]。目前用加氢法生产润滑油的工艺有:Mobil公司的MWI工艺、Chevron公司的IDW工艺、Shell公司的XHVI工艺、Exxon
公司的两段加氢异构化工艺、Lyondell公司的WAXISOM工艺以及国内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RIW工艺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IDW工艺[8,9]。这些工艺中以Chevron公司技术进行生产的工业装置最多,最具有代表性。中国润滑油加氢异构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引进Chevron公司的IDW工艺,
建设了一套200kt/a的加氢异构脱蜡装置于1999年10月投产成功。高桥分公司目前建成的300kt/a润滑油加氢装置引进Chevron公司的润滑油异构脱蜡专利技术,也采用加氢裂化配异构脱蜡/加氢后精制的工艺流程于2004年11月投产成功。笔者将对润滑油加氢异构催化剂和加氢异构脱蜡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一概述。
1 催化剂目前,国外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开发最成功的有Chevron公司和Mobil公司;国内有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成功RIDW异构脱蜡催化剂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成功FIDW异构脱蜡催化剂
[10]。
1.1 Chevron的ICR系列催化剂Chevron公司自1985年首先发明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其后公布了大量的异构脱蜡催化剂的专利。第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ICR2404首先在该公司的Richmond润滑油厂工业应用。第二代催化剂ICR2408也已工业应用。第三代催化剂ICR2410已于2006年工业应用。其催化剂主要成分是SAPO211,SM23,SSZ232,ZSM223,ZSM222,ZSM235和ZSM248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11~15]。其活性金属采用Pt和Pd以及含有Mo,Ni,V,Co,Zn等金属助剂。金属负载量约占分子筛质量分数的0.2%~1%。负载金属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催化剂的酸性中心数以降低催化剂的裂化/异构比。异构脱蜡的反应条件据反应的原料和期望得到的倾点、VI和收率而定。通常来说,反应温度控制在200~475℃。反应压力控制在690kPa~10.3MPa。空速控制在(0.1~1.0
)
h-1。低温和低空速条件下产物的异构程度提高、
裂化程度降低,产物收率增加。氢气用量控制在(1000~10000)SCF/bbl,尾氢净化后循环使用。
加氢异构产物通过蒸馏的方法切割成轻质润滑油和重质润滑油组分,部分重质产物的最高VI可达150。1.2 Mobil的MSDW系列催化剂Mobil公司的润滑油临氢脱蜡技术最先开发出了MLDW工艺和催化脱蜡催化剂。其异构脱蜡技术于1997年在新加坡裕廊炼厂工业应用,其所用异构脱蜡催化剂为MSDW21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可生产Ⅱ类轻中性油和重中性油。其后开发了MSDW22异构脱蜡催化剂,它比MSDW21提高了异构化油质量收率2%。同时也开发出MWI21、MWI22以高含蜡原料生产低倾点、很高粘度指数的基础油的催化剂[37]。从其技术发展过程来看,Mobil公司开发的催化剂主要以中孔ZSM系列为主,美国专利对ZSM25,ZSM211,ZSM222和ZSM223,ZSM235,ZSM248,ZSM257和MCM222的制备和评价都有报道[16~22]。1.3 FRIPP的FIDW系列催化剂20世纪90年代以来,FRIPP也致力于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以及工艺的开发工作。其所开发的FIDW21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是一种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Pd/SAPO211)[23]。该催化剂对蜡组分具有较高的异构选择性,有较强的芳烃加氢饱和能力。但存在着裂化功能较强而异构功能不足的缺点,使目标润滑油产物收率不理想,粘度指数下降较多,因而未工业化。在此基础上,FRIPP开发了一种新型号的硅磷铝分子筛,它具有和文献报道的用于润滑油异构脱蜡反应的SAPO211或SM23相似的AEL构型[23~26],被称为PAS21[27]。以它为载体的贵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异构脱蜡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基础油收率高的特点,但存在着目标润滑油产物粘度指数下降的缺点。因此,FRIPP的科研人员通过进一步的改进研究,开发了一种更适应于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的分子筛,即一种属于IZA编码为TON的LKZ分子筛[28]。以LKZ分
子筛/贵金属组成的FIW2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异构脱蜡性能,目标润滑油产物的收率较高,倾点低、粘度指数高,可生产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该催化剂已于2005年1月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金陵分公司加氢装置上工业应用,生产出合格产品。1.4 RIPP的RIDW系列催化剂RIPP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发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工艺,配套开发了RIDW21催化剂。该催化剂适用于中东原油与大庆油润滑油馏分的异构脱蜡。它以SAPO211分子筛为载体,以贵金
属为活性组分,已进行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试验,但未见工业化报道。
2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反应机理异构脱蜡是采用具有特殊孔结构的双功能催化剂使蜡组分中的长链正构烷烃异构化为单侧链的异构烷烃和将多环环烷烃加氢开环为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反应产物仍然是理想的润滑油组分[39,40]。烷烃的异构化程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过高的支链化程度能明显降低润滑油的粘温指数,所以对润滑油的异构脱蜡催化剂要求具有的择形异构化性能体现在:①裂化性能低、异构化性能高;②单侧链烃产物的选择性高,能选择性地将长链正构烷烃异构化为同碳数的单侧链的烷烃[41]。开发长链烷烃的无裂化骨架异构催化剂是生产高粘度指数和优异低温性能的润滑油的技术核心。近年来,高硅分子筛材料Pt/H2ZSM222催化剂具有TON结构的拓扑框架,骨架拓扑结构中同时包括五元环、六元环和十元环,但无类似这些分子筛的交叉孔道结构,如图1所示。ZSM222
中由十元环组成的一维孔道平行于(001)方向,构成自由直径为0.44nm×0.55nm的椭圆形通道[43],得益于具有最为适合的孔道结构和较强的
表面酸特性具有其它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正构烷烃的吸附中心:a-外表面;c-微孔表面异构烷烃:a-外表面;b-孔口图1 H2ZSM222分子筛上的吸附中心[42]
2.1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长期以来,人们对轻质烷烃(C4~C
10)的加氢
异构研究得较多,而对大分子正构烷烃尤其是润滑油原料馏分的加氢异构的规律研究得较少。有研究认为[44],当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异构脱蜡催化
剂上发生转化时,即按正碳离子学说来解释。两种主要的反应是异构化反应生成异构烷烃及加氢裂化反应生成碳原子数小于原料分子的产物。正构烷烃在贵金属及酸性分子筛所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上进行加氢异构化及加氢裂化反应,
首先贵金属将烷烃脱氢为烯烃,然后和酸性中心发生质子化反应生成烷基正碳离子,中间体长链
・06・
化 工 科 技 第15卷正构烷烃的异构化按连续方式反应,进行分支链重排,依次生成单支链、双支链及三支链类异构物。异构反应可以通过加氢或烷基转移来实现,或者环丙烷机理进行。直链烷烃环丙烷异构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45~47]见图2:正构烷烃在金属中心脱氢生成烯烃;通过在B酸中心烯烃中间体质子化生成正碳离子;正碳离子重排形成环丙烷中间体正碳离子,然后生成一个支链的烷基正碳离子;支链的烷基正碳离子脱质子生成带有侧链的烯烃;烯烃加氢生成带有支链的饱和烷烃。图2 正构烷烃加氢裂化的反应途径[45~47]2.2 孔口和锁钥机理孔口机理和锁钥机理是比利时Martens课题组近年来发展的长链正构烷烃异构机理,该课题组主要以H2ZSM222分子筛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长链正构烷烃的异构过程,对单甲基、二甲基、多甲基和乙基的异构产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长链正构烷烃吸附进入分子筛孔道和与孔口酸性中心发生反应等几个方面解释了不同异构产品分布和甲基在长链上的位置和多甲基的相对位置等现象,见图3。2.2.1 孔口(Poremouth)机理SAPO211、ZSM222和它们的氢化物负载少量重金属是长链烷烃异构最为理想的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具有一维平行孔道,在长链烷烃反应过程中可以生成甲基支链,而甲基支链产物反应产物的甲基侧链主要集中在C2这一位置。Mar2tens等人认为长链烷烃的反应过程为:反应物先在催化剂表面与Pt反应脱氢生成烯烃中间产物,
然后烯烃中间产物被吸附到分子筛的孔道中去,
在与催化剂孔道外的半凸起型酸性中心作用后生成甲基支链。长链烷烃在这些催化剂下的反应特性被称作孔口机理[42],如图3A所示。在催化反
应温度下,不同结构的长链烷烃同分异构体吸附数据表明,正构烷烃较异构烷烃更为容易被催化剂孔道吸附[49]。催化剂孔道以外的表面上正构烷烃较异构烷烃的吸附特性差别不大,但对于相同结构的链烷烃来说,碳链越长的烷烃与分子筛表面的吸附热就越大,也就越容易被分子筛吸附。长链烷烃异构化产物主要以甲基单支链为主,也有少部分乙基单支链产物,不会产生丙基单支链产物[42,48,50,51]。n2C21的异构结果(转化率<75%
)
表明:异构产物甲基支链主要发生在C2和C3位置,支链的位置越靠近碳链的中间产物越少。当转化率>75%时,不同异构产物的分布会发生明显变化。碳链的长短对异构反应甲基的位置影响也比较大,较短碳链的烷烃异构主要以孔口机理为主,随着碳链的增加,长链烷烃的多甲基异构程度逐渐增加。
图3 ZSM222分子筛上孔口和锁钥吸附机理[42]2.2.2 锁钥(Key2lock)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