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排污规定

锅炉排污规定

锅炉专业排污规定

为保持受热面内部清洁及保证合格蒸汽品质,避免炉水发生汽水共腾,必须对锅炉进行排污。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连续排污是从汽包水面下排出含盐浓度最大的炉水,以维持合格的炉水品质。连续排污的操作是在锅炉启动过程中,由运行人员将连排手动门、电动门全开,锅炉运行中根据炉水品质的化验结果,用连排调整门控制排污量。锅炉停止运行时,应停止连续排污。定期排污是从锅炉水冷壁、水冷旋分离器、水冷蒸发屏下联箱排除炉内的杂质和沉淀物。由化学人员根据炉水品质提出要求,由运行人员操作。

本规定重点对定期排污操作提出相关规定。

(1)近期由于水质不合格,每班应定排两次,待水质合格后,每班定排一次,并根据化学要求额外进行排污。

(2)排污前应确保负荷低于250MW,且必须得到值长或锅炉班长同意,同时做好记录。(3)定排前应安排巡检加强对定排管道的巡检工作。

(4)排污时分组进行,逐个开启各路排污门,每一路排污30秒,根据炉水品质及化学要求,每路定排最大开启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5)排污时应加强对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及给水压力的监视。

(6)禁止两路及以上同时操作排污。

(7)锅炉启动或运行中禁止打开定排至地沟的阀门。

在下列情况下禁止排污:

(1)排污装置有缺陷时。

(2)锅炉发生事故时(满水,汽水共腾除外)。

(3)排污管道发生水冲击或剧烈振动时。

(4)锅炉燃烧不稳时。

(5)锅炉有重大操作时。

(6)接到停止排污命令时。

检查与考核:

(1)定期排污时,应严格遵守本规定,非特殊情况,不得违反本规定,专业每日对排污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一次对当值按照值际管理考核条例进行考核。

(2)部门对排污进行不定期检查,如发现违反规定者,加倍进行考核。

运行部

2017.07.13

锅炉排污系统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1 演练目的 为做好公司锅炉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大气污染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妥善处置、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及周边居民安全,制定本方案。 2 演练时间及地点 2017年9月25日上午9:00 乌拉盖锡林河热力有限公司锅炉房 3演练类型 现场模拟事故 4 公司锅炉系统基本情况 锅炉系统基本信息一览表 5 危害程度分析 当锅炉排污系统出现故障失去效用时,可能发生大量跑冒烟尘事故,扩散到大气中,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农作物生长,紊乱社会秩序,严重时影响公司形象。

按锅炉排污系统故障程度将事故分为两级: 轻微超标:日常运行过程中,管路产生堵塞、水泵压力偏低,以及煤质变化造成的短时或暂时烟气超标现象; 严重超标:由于人员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引起排污系统失去效用,造成长期连续烟尘严重超标现象。 6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6.1组织机构 二级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组成 总指挥:易永平季春利 副总指挥:门树臣侯星野黄晨 成员:扈晓强姚猛薛振平田庆辉祝恒阳王铁民周庆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6.2指挥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锅炉系统安全的方针、政策标准; (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3)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指导、协调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4)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7)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调查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9)接受政府、上级公司的指令和调动; (10)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6.3总指挥职责 (1)负责批准公司锅炉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了解和判别锅炉污染事故的种类、级别,预判可能造成的危害; (3)组织进行应急救援召集应急救援小组各组长,按实际情况调整和布置救援措施; (4)负责锅炉污染事故信息报告和信息通报; (5)负责锅炉污染事故后期处置工作。 6.4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组织实施各项应急措施和现场处置措施。 (2)总指挥不在现场或不便履行职责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6.5小组职责 6.5.1组织协调组职责 (1)在指挥部领导下,组织、协调各区域的工作; (2)发生锅炉污染事故后迅速了解、收集信息,并及时共享; (3)协调各区域内、外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 (4)明确救援目标和设备行驶路线; (5)根据锅炉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6.5.2应急救援组职责

锅炉排污废水净化处理方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排污废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包括钠盐废水处理、镁盐废水处理、碳酸沉淀母液、草酸沉淀母液和其他工艺废水的处理;所述其他工艺废水包括白云石预处理废水、草酸沉淀洗涤水、碳酸沉淀洗涤水、纯水站制备废水、锅炉废水和烟气净化系统废水。本技术方法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耗能低等,使得锅炉产生的废水做到分质收集、分质处理、分质回用,真正地实现稀土萃余钠盐、镁盐、草酸沉淀母液、碳酸沉淀母液及其他工艺废水的零污染排放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要求 1.一种锅炉排污废水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钠盐废水处理、镁盐废水处理、碳酸沉淀母液、草酸沉淀母液和其他工艺废水的处理; 所述钠盐废水处理方法步骤如下:将钠盐废水输送至隔油池中,静置2-3h分层后,回收萃取剂,得粗钠盐废水;将粗钠盐废水经过破乳装置,在转速为500-1000r/min下破乳30- 50min,除去乳化物,得到除油钠盐废水;在除油钠盐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8-10,再加入絮凝剂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后分离的钠盐废水经过砂滤处理,分离出滤渣和澄清钠盐废水;用软锰矿对澄清钠盐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过滤,除去软锰矿渣;最后 将钠盐废水输送至三效蒸发装置进行浓缩结晶,结晶完成后进入离心机,分离出氯化钠 晶体,并回收冷凝水; 所述镁盐废水处理处理方法步骤如下:将镁盐废水输送至隔油池中,静置2-3h分层后,回收萃取剂,得粗镁盐废水;将粗镁盐废水经过破乳装置,在转速为500-1000r/min下破乳30-50min,除去乳化物,得到除油镁盐废水;在除油镁盐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镁溶液,调节pH至8-10,再加入絮凝剂进行化学反应;反应后分离的镁盐废水经过砂滤处理,分离出 滤渣和澄清钠盐废水;用软锰矿对澄清镁盐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过滤,除去软锰矿渣; 最后将镁盐废水输送至三效蒸发装置进行浓缩结晶,结晶完成后进入离心机,分离出氯 化镁晶体,并回收冷凝水; 所述碳酸沉淀母液的处理方法是将碳酸沉淀母液进入三效蒸发装置进行浓缩结晶,结晶 完成后进入离心机,分离出氯化钠晶体,并回收冷凝水;

锅炉排污许可证审核要点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锅炉 审核要点 排污单位各项申请材料和生态环境部门补充信息应完整、规范。 复审时,除应关注是否按照前版审核意见修改外,还须注意是否出现新问题。 一、申请材料的完整性 (一)排污单位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2)自行监测方案; (3)由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承诺书; (4)排污单位有关排污口规范化的情况说明;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文号,或者按照有关国家规定经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6)申请前信息公开情况说明表,需要注意,仅实施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需要提交; (7)《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2018年1月10日及之后)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排污单位存在通过污染物排放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削减获得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情况的,且出让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提供出让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完成变更的相关材料; (8)附图、附件等材料,其中,附图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9)排污许可证副本。 此外,主要生产设施、主要产品产能等登记事项中涉及商业秘密的,排污单位应当进行标注。 (二)明确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的情形 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负责核发的生态环境部门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 1、位于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区域内的。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2、属于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产业政策目录中明令淘汰或者立即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的。 3、法律法规规定不予许可的其他情形。 二、申请材料的规范性 (一)申请前信息公开 1、实行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需要在申请前信息公开,实行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可不进行申请前信息公开。对于主行业为热

锅炉排污率

锅炉排污率 2009-05-19 09:01:22| 分类:环保技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锅炉排污的概念: 1、为了控制锅炉锅水的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使炉水中杂质保持在一定限度以内,需要从锅炉中不断地排除含盐、碱量较大的炉水和沉积的水渣、污泥、松散 状的沉淀物,这个过程就是锅炉排污。 2、排污方式: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地从炉水盐碱浓度最高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含盐、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滓物含量,所以连排管设在正常水位下 80~100mm处,定期排污主要排除炉内水渣及泥污等沉积物,所以其排污口多设置在锅筒的下部及联箱底部。定期排污操作过程时间短暂,应当选择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或压火状态时进行排污。在小型锅炉上,通常只装设定期排污。 二、锅炉排污的计算:锅炉排污量的大小,和给水的品质直接有关。给水的碱 度及含盐量越大,锅炉所需要的排污量愈多。 1、排污率的计算:锅炉排污的指标用排污率表示,排污率即排污水量(Q污)占锅炉蒸发量(Q汽)的百分数。如下式表示:K= Q污/Q汽×100 % 当锅炉水质稳定时,根据物量平衡的关系可知,某物质随给水带入炉内的量等于排污水排掉的量与饱和蒸汽带走的量之和。则(Q污+Q汽)×S给=Q汽×S汽+Q 污×S污式中S给、S汽、S污分别表示给水中、饱和蒸汽中、排污水中某物质的含量,式中的S值可以按含盐量,也可按某一组分(如碱度、氯离子)的含量来计算。则K= Q污/Q汽=(S给-S汽)/(S污-S给)×100 % 2、排污率计算要注意以下三点:(1)排污率计算可按碱度或氯离子(氯离子与含盐量有较固定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氯离子代替含盐量)分别计算排污率,最后取其中较大的数值做为排污率,一般供热锅炉的排污率应控制在10% 以下。(2)对于容量较大的锅炉,由于其汽水分离装置效果好,蒸汽的湿度很小。这样饱和蒸汽中的含盐量远远低于给水中的含盐量,所以在这类锅炉的排污率计算中均可以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即K=S给/(S污-S给)×100 % (3)对于大多数工业锅炉,特别是汽包容积小,汽水分离装置简单,饱和蒸汽的带水量较大的工业锅炉,蒸汽湿度常在3%左右,(与排污率控制在5%~10%的范围比较,已经是不算低了)这种条件下计算锅炉排污率时不能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因为K= (S给-S汽)/(S污-S给)=CL-给/(CL-污-CL-给)-CL-汽/(CL-污-CL-给)< CL-给/(CL-污-CL-给)-CL-汽/CL-污这里CL-汽/CL-污为蒸汽湿度,CL-污=CL-锅炉水即排污水中的氯离子含量等于锅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式中CL-给、CL-污、CL-汽、CL-锅炉水分别表示给水中、排污水中、饱和蒸汽中、炉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可见,如果忽略了蒸汽中的含盐量,则计算所得的排污率将偏大(差值大于蒸汽湿度)。工业锅炉的排污率每增大1%,燃料的消耗量就增加0.3%。这样就浪费了燃料且不能正确评价锅炉的能源消耗及综合管理水平。

锅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锅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一、点火前的检查 1、炉内检查:燃烧室内部无杂物和积灰,烟道隔墙无短路,受热面清洁,水冷壁、对流管、排污管完好,看火孔、人孔完整,炉墙无裂缝,喷燃器工作正常。 2、烟道检查:烟道清洁无积灰,挡板灵活密封性好。 3、进入炉膛和烟道检查时,必须指定专人在外监护。 4、炉火检查:(1)炉墙、看火孔、人孔严密无漏,调风器灵活,各部保温完整无损,各种部件、零件齐全,梯子、栏杆完好,通道无杂物堆积,照明设备完好。(2)防爆门完好。(3)安全阀有校验标签而且完好灵敏。 5、两侧水位计水位指示一致,无泄漏,显示液位清楚,照明充足,各管道支架、吊架完整牢固,保温层完整。 6、取样和加药设备及附件良好。 7、压力表、温度表、水位计警示标志规范,各种仪表完整、灵活、准确,照明充足。 二、锅炉点火前的准备 1、检查完毕后,开始向锅炉上合格的水,给水温度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上水应缓慢,夏季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3小时。 2、水位升到水位计三分之一处应停止上水,检查孔、盖及法兰结合面,堵头和放水阀等有无渗、漏水现象,若水位有降低现象,必须查明故障原因,及时排除。 3、新安装的锅炉和炉墙重新砌筑后的锅炉必须进行烘炉工作。待烘锅炉有关系统(管线)与其它正在检修或安装的锅炉必须隔开。烘炉的温度、锅炉压力、烘炉的时间必须按厂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三、锅炉点火 1、检查各系统设备处于待启动状态,各阀门开关位臵正确,燃气、燃油符合要求,各仪表指示正确。然后按点火顺序点火,点火时应将风机档板关到最小,开启烟道档板,通风不少于15分钟,然后根据不同炉型的操作步骤进行点火。 2、点火应注意监视燃烧情况,若点火不着或发生灭火时,应立即停止供应燃料,停止点火,开大引风档板,按规定通风后重新点火,点火时,人站在火门侧面,严禁先开燃料阀门后点火。 3、锅炉投入运行时,热水锅炉应先启动循环水泵,待系统充分循环后才能提高炉温。 四、运行中的调整 1、司炉工必须做到“五勤”、“六稳”:即勤检查、勤看火、勤联系、勤分析、勤调整和汽压、汽温、汽包水位稳,风压燃烧稳,燃料稳,增减负荷稳。 2、水位保持在低于水位计上部可见边缘25cm,高于水位计下部可见边缘25cm 的范围内,调节水位应缓慢、均匀,水位计保持灵活完好,每班至少要冲洗水位计2次,水位报警器每交班时进行一次音响灯光(报警)试验。 五、排污 1、锅炉排污由化验员现场监视,排污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排污阀关闭严密。 2、排污应缓慢进行,防止水冲击,如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应停止排污,待故障排除后进行排污。 3、在排污过程中,如锅炉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排污,但水位过高和汽水共腾时除外。

锅炉排污的探讨

锅炉排污的探讨 摘要:排污是锅炉水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锅炉排污的的概念、排污率的计算、排污装置的合理 性使用、排污热量的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达到重视排污、安全运行、减少消耗,节约能源 的目的。 关键词:排污 排污率计算 排污装置 节能 一、锅炉排污的概念: 1、为了控制锅炉锅水的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使炉水中杂质保持在一定限度以内,需要从锅炉中不断地排 除含盐、碱量较大的炉水和沉积的水渣、污泥、松散状的沉淀物,这个过程就是锅炉排污。 2、排污方式: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地从炉水盐碱 浓度最高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含盐、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滓物含量,所以连 排管设在正常水位下80~100mm处,定期排污主要排除炉内水渣及泥污等沉积物,所以其排污口多设置在锅 筒的下部及联箱底部。定期排污操作过程时间短暂,应当选择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或压火状态时进行排 污。在小型锅炉上,通常只装设定期排污。 二、锅炉排污的计算: 锅炉排污量的大小,和给水的品质直接有关。给水的碱度及含盐量越大,锅炉所需要的排污量愈多。 1、排污率的计算: 锅炉排污的指标用排污率表示,排污率即排污水量(Q 污)占锅炉蒸发量(Q 汽)的百分数。如下式表示:K = Q 污/Q 汽 ×100 % 当锅炉水质稳定时,根据物量平衡的关系可知,某物质随给水带入炉内的量等于排污水排掉的量与饱和蒸 汽带走的量之和。则 (Q 污+Q 汽)×S 给=Q 汽×S 汽+Q 污×S 污 式中S 给、S 汽、S 污分别表示给水中、饱和蒸汽中、排污水中某物质的含量,式中的S值可以按含盐量,也 可按某一组分(如碱度、氯离子)的含量来计算。则 K= Q 污/Q 汽=(S 给-S 汽)/(S 污-S 给)×100 % 2、排污率计算要注意以下三点:

锅炉操作流程

锅炉操作流程 一、锅炉运行前准备 1、检查设备各部位和安全阀件(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及通风除尘设备),确认良好后方可进入工作状态。 2、打开炉门,检查炉膛、锅筒和炉管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3、试冲洗水位表,检查炉内水位是否正常,检查汽连管、水连管是否畅通。 二、锅炉启动 1、启动锅炉,给设备送电 2、调节好引风大于鼓风的比例,严禁正压燃烧,启炉时先开启引风,后开启鼓风;停炉时则先停鼓风后停引风。 3、向炉内添加燃料时,司炉人员应站在侧边,不许正对炉门,同时注意不准有爆炸物等危险品投入锅炉。 三、锅炉运行 1、冲洗水位表(不可面对水位表),密切注意两只水位表所在水位是否一致,如发现失灵立即修复或停炉检修;排污佩戴手表,在高水位低负荷的情况下进行。待汽压上升,水位情况正常时应进行排污和冲洗水位表(指停炉几天的情况),每班应冲洗水位表、排污至少一次。 2、供汽时,首先排放风汽包凝结水,并缓缓打开主蒸汽阀,当风汽包压力与锅炉压力平衡后才可缓缓打开供汽阀。 3、锅炉运行时,应注意事项: a. 应密切注意炉膛火焰、水位表水位、锅炉压力表及其他设备运行的工作情况; b. 注意观察锅炉各个部位,如发现锅筒,炉管,人孔,手孔,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等有漏水或漏汽异常情况,要立即停炉并向上级领导汇报等待检修; c. 锅炉压力应控制在额定范围内,如发现两只表相差大时,应设法找出失灵的表,并立即更换; d. 运行时不允许对带有压力高温的设备进行维修,必须维修时应事先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并有旁人监护; e. 气压表超过红线时应立即停止燃烧,并给锅炉进水或打开安全阀,必要时排污; f. 适当给锅炉加入防垢剂及炉膛旺火焰投入清灰剂 g. 及时清理炉渣炉灰烟管,以保持锅炉正常燃烧,压力手稳快速上升,节省燃料等其他成本。 四、锅炉停炉 1、停炉时,应检查锅炉各部位是否关闭;水位表水位是否处于正常位置;炉外燃料不能掉入火星;燃料堆放应远离炉门至少2米以外,并清扫周围卫生。长时间停炉,应关闭水阀,切断锅炉电源。 2、紧急停炉情况 a. 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共它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b. 锅炉水位超过最高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c. 给水泵全部失放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以及止回阀失灵; d. 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锅炉元件损坏危机运行人员安全; e. 燃料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炉管爆裂漏水,锅炉鼓包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的情况; f. 其它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的,应立即停炉。 五、交接班制度 1、按照交接班制度的规定进行交接班,接班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达锅炉房,了解锅炉运行情况;接班人员若特殊情况迟到或缺勤,应向领导报告,并坚守岗位直到有人接班后方可离去。 2、交班时,锅炉气压、水位正常,安全附件通风,除尘装置应完好有效,打扫卫生无异常情况时才能接班。 3、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如有其它异常情况,须向接班人说明原因,必要时可向领导汇报或请示。 六、锅炉保养 1、锅炉需要停炉一段时间时,可采取干法或湿法保养; 2、锅炉若长时间停炉后启用,烧炉前一天应进行暖炉; 3、定期给引风机加入机油(黄油),对各阀门、螺丝及时清除灰尘并灌机油(黄油); 4、每周手动试验排汽,每月起压自动排气各一次,确保安全阀的灵敏可靠性。

锅炉排污及布置

理论课教案教案编号 编写教师周智勇编写日期2012年11月22日审核教师审核日期年月日教学班级 教学日期2012年月日 课程名称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课题:第十一章锅炉房汽水系统与锅炉房布置 11-4排污系统11-5热水锅炉房热力系统11-6 锅炉房布置教学目标:1.熟悉排污系统组成及重要性; 2.掌握锅炉房热力系统组成; 3.掌握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组成。 教学重点:掌握热水锅炉房热力系统组成及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组成。教学难点: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其它说明: 时间分配教学组织1分钟小结与作业4分钟引入新课5分钟分钟讲解新课80分钟分钟 课后记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 略。 [讲解新课] 第十一章 锅炉汽水系统与锅炉房布置 §11-4 排污系统 一、锅炉排污 1.意义:锅炉排污,就是排掉一部分浓缩的锅炉水,同时补充相同数量的给水,将锅炉水冲淡。锅炉运行时,锅炉水会产生不少水渣,水渣在锅内沉积过多会形成水垢。锅炉排污除了保持水质,还有排除水渣的目的。 2.方式 1)连续排污; 2)定期排污。 二、锅炉排污率的计算 §11-5 热水锅炉房热力系统 一、热水锅炉房的热力系统确定时,要考虑的因素 1. 除了用锅炉自生蒸汽定压的热水系统外,在其他定压方式的热水系统中,热水锅炉在运行时的出口压力不应小于最高供水温度加20℃相应的饱和压力,以防止锅炉有汽化危险。 2.热水锅炉应有防止或减轻因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突然停运后造成锅炉水汽化和水击的措施。 3. 热水系统的附件设置 4. 安全阀的设置要求 5. 每台锅炉进水阀的出口和出水阀的入口处都应装压力表和温度计。 6.循环水泵选择要求。 7. 补给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8. 恒压装置。 §11-6 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组成 一、热力系统图组成 讲授 % 100?--= js g q js S S S S p

关于运行锅炉排污的规定

关于加强对炉水、凝结水、蒸汽等汽水品质 监督的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对炉水、凝结水和蒸汽品质的控制管理,保证锅炉和汽轮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经研究,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燃化车间要加强对汽水化验监督人员和化验用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管理。要求其化验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时取样和分析,严格控制各项指标符合规定标准。 二、当汽水控制指标偏差增大或超标时,汽水化验监督人员应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并要向值长作出详细回报。 三、当需要锅炉定排或加大连排改善炉水、蒸汽品质时,汽水化验监督人员应填写“锅炉排污通知单”联系锅炉运行人员进行排污,并要到排污地点监督其执行(排污单一式两份,锅炉、燃化车间各保存一份,以备查证)。 锅炉运行人员接到排污通知单后,应在排污通知单上签上接收人姓名,并根据排污通知单上要求的阀门开度认真及时排污,直至达到汽水品质合格;排污后锅炉运行人员要在排污通知单上签上排污人姓名,不准先签名后排污。 如锅炉运行人员未按要求进行排污操作,致使汽水品质仍然不合格的,汽水化验监督人员除要求锅炉运行人员继续加强排污外,要向车间和值长作出回报。特殊情况下不能执行操作的,锅炉运行人员必须向值长申明原因,由值长如实

记录,并回报有关领导。 锅炉运行人员正常情况下应将靠近汽包的阀门全开,连接连排扩容器的阀门作为调节门使用,以便于调节锅炉连续排污量的大小。 锅炉车间对其运行人员及其操作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并应保证定、连排阀门操作灵活方便、安全可靠。 四、汽水化验监督人员当发现疏水、中科回水或凝结水品质不合格,不能回收时,要及时回报值长,查明原因,并通知汽机运行人员排入地沟,直至合格为准。 如汽机运行人员怠慢、拒绝执行,汽水化验监督人员要向值长和车间回报,由车间负责向有关领导回报。 当凝结水有硬度,系凝汽器泄露造成时,汽机运行人员应联系车间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予以及时处理。 汽机车间对其运行人员及其操作负有领导和管理责任。并应保证其管辖的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五、值长在当值时间内对本值运行人员的操作及汽水品质的监督负有全权领导责任。在发生汽水品质变化或超标时,值长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予以控制、解决,不得为“节水”而拖延和懈怠。但各单位不因为保证汽水品质为理由出现浪费汽水现象。 六、对上述规定执行情况,由安全生产部负责监督和考核。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根据职责划分,并视

锅炉排污规程

锅炉排污 排污是锅炉运行操作中重要操作,目的是排除含盐量高的锅水和锅筒、集箱底部沉积和杂质。排污应按照正确方法进行,避免引起锅炉事故。 1、锅炉排污存在的问题 排污不及时。在锅炉运行中,随着锅水浓缩碱度提高的同时,生成一定的固体杂质沉淀在锅内,因此及时进行排污是非常必要的。锅炉排污依据是锅水碱度的化验值。锅炉运行中一般每班进行1-2 次定期排污,当锅水碱度超过水质标准的要求时,应增加排污次数。反之,当锅水碱度不超标时,则可以减少排污次数。而有些单位由于锅炉负荷较大等原因,只强调保持汽压稳定,而不适时进行排污,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应在供汽间隙进行必要的排污,以保证锅水水质合格。排污不全面。有些司炉操作人员在进行排污时,只对离操作室近的地点进行排污。其余不方便的地方,就很少进行排污。某单位一台4t/h 锅炉,由于锅炉房内布置紧凑,锅炉左侧离墙较近,对左侧集箱进行排污时,需转弯出去才能操作,因而司炉人员对该集箱很少进行排污。在锅炉定期检验时发现该集箱中堆有较多泥垢,险些造成水循环故障。因此锅炉排污应全面进行,不得空位。

排污阀修理更换不及时。锅炉的排污阀多数是2支串联安装,当排污阀发生损坏时,应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必须停炉才能更换的,也应及早安排,不得因排污阀损坏而在锅炉运行中形成既无法进行排污,又不及时维修更换。有的还因此酿成锅炉事故。某台2t/h 蒸汽锅炉,就是由于锅筒的排污阀损坏不能进行排污,且又未及时进行修理,使锅筒底部积有杂质,造成轻微鼓包。如果排污正常,是可以避免出现事故的。 排污操作方式不妥。主要表现为:打开排污阀以后,就站在一旁观察水位。这样排污水自由流出,形不成水流震荡,排污效果较差;排污时间过长或过短。时间过长,致使大量热水流失,增加了热能损耗。锅炉排污量增大1%,燃料的消耗量将增加0.3%左右.而时间过短,则排污效果不佳,使锅水水质恶化;边排污、边补水。有的操作人员在打开排污阀排污的同时,就开启给水泵向锅内进水。由于给水加入稀释了锅水浓度,减弱了排污效果。因而宜在排污结束后,再向锅内进水。 2、锅炉排污的正确操作 综上所述,锅炉要按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进行。锅炉排污应在低负荷时进行,因为此时锅水中的杂质容易沉淀。在高负荷时不宜进行水冷壁系统的排污,以免破坏水循环。但是锅筒中的锅水可以进行适当的排污。排污的原则是:勤排、

锅炉定期排污的注意事项

锅炉定期排污的注意事项 锅炉定期排污又叫间断排污和底部排污。因为定期徘污是在锅炉水系统极低的地方,如在锅炉的泥包和下联箱等处底部、间断地进行而得名。定期排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锅炉内形成的粘质物、泥渣、沉淀和腐蚀产物等。定期排污闭门的开启,应掌捉时间不能过长,一个徘污点一次排污的时间,按规定要求不超过30秒。徘污时间过长,徘污旦过多,不但排掉了好水,浪费了热能,而且严重时会使锅炉水循环遭到破坏。尤其对带有水冷壁上升管中的水发生倒流现象,达将是很危险的。 在有良好水处理设备的系统中,一般每班只排污一次,也可每天排污一次。在实行炉内水处理的锅炉,如一般立式或卧式锅炉,则应适当增加排污次数,每班可排污1—2次,视炉水质量而定。 排污工作应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容易沉积于锅炉底部。 禁止二台锅炉同时进行排污。一台锅炉同时开二个排污点、也是不许可的。各个徘污点应是逐个地进行。 禁止利用任何杠杆来延长手轮直径或搬把长度以开启价污阀门。 当炉内水位出现不正常情况和锅炉出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排污工作。 定期排污管道上,要装有串联着的两个阀门,其中一个是做为调整使用,另一个是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不使渗漏。 两个串联阀门的操作程序,应该遵守下列规则: 首先,完全开启第二个排污阀门(从离开锅炉算起)。然后微开第一个徘污门,使之预热排污管道系统。在管道系统预热完毕后,再缓慢开大第一个排污门进行排污。排污完毕关闭徘污门时,其操作程序与上述程序相反进行。这种入式叫做保护第二截门的方式。实际工作中。有些做法与此相反。结果容易造成排污阀门渗漏,徘走大量饱和炉水,使很多的热能白白地跑掉。 保护第二截门的方式有下列几个优点: 1、第一个截门完好,在不进行排污操作期间,第二个截门是处于冷状态的,不受炉水浸泡、腐蚀和泥渣沉积。在进行排污操作时,第二个截门在开启过程中也不受高压炉水的冲刷。易于保证安全和不泄漏。截门开度小时受炉水的冲刷最强。第一截门调节,第二截门在开启时全开,关闭时全关,最先开启,最后关闭不作调节,保证不受高压炉水影响。相反,若采取保护第一截门的方式,则第一个截门本来就是处于炉水浸泡、腐蚀酌环境中。在开启第一个截门的过程

【管理制度】锅炉及循环水排污管理办法

锅炉及循环水排污管理办法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1) 5 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 (1) 6 检查与考核 (2)

前言 本办法是根据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标准体系工作的需要编制,是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个性管理标准。目的是为了明确和规范发电运行产生的污水废物及一般液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处理、处置办法。从而使热电发电运行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发展的目标,推进“安全、健康、环境、效益”的管理概念。 本办法替代了D-217.08-10-2015《锅炉及循环水排污管理办法》。 本办法由发电运行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办法起草单位:发电运行部

锅炉及循环水排污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热电发电运行锅炉及循环水排污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 本办法适用于热电发电运行锅炉及循环水排污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H-215.09-28-2013 《环保技术监督导则》 DL/T 1050 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办法。 3.1 连续排污:也叫锅炉的表面排污,是从汽包中炉水浓度最大点,连续不断地排出一部分浓度最大的炉水; 3.2 定期排污:是定期地从锅炉水循环系统的最低点排放部分锅炉水; 3.1 液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液态物质。 4 职责 4.1 发电运行部 4.1.1 本办法归口管理部门; 4.1.2 负责本办法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考核、评价。 4.2 发电运行部化学专业 负责各种介质的化验、监督管理。 5 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 5.1 锅炉排污: 5.1.1 锅炉排污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也叫锅炉的表面排污,是从汽包中炉水浓度最大点,连续不断地排出一部分浓度最大的炉水,其目的是防止因炉水含盐量过高而影响蒸汽品质,同时也排除炉水中的悬浮物。定期排污是定期地从锅炉水循环系统的最低点排放部分锅炉水。其目的是排除掉锅炉的底部的水渣沉积物和腐蚀产物,同时还有调节炉水水质的作用。锅炉排污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严格执行《运行规程》的规定。 排污率的计算: Si02给— Si02蒸汽 排污率=————————————×100% 1000 Si02炉— Si02给 式中 Si02给——给水的含硅量μg/L Si02炉——炉水的含硅量mg/L Si02蒸汽——饱和蒸汽含硅量μg/L 5.1.2 锅炉连排、定排的规定: 5.1.2.1 在进行排污工作时,运行人员要注意监视汽包水位的变化。 在下列情况下,应调整连续排污: 5.1.2.2 锅炉刚启动,炉水较浑时,应全开连续排污;

锅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的作用是什么

锅炉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的作用是什么? 连续排污也叫表面排污,这种排污方式是连续不断地从汽包锅水表面层将浓度最大的锅水排出。它的作用是降低锅水中的含盐量和碱度,防止锅水浓度过高而影响蒸汽品质。 定期排污又叫间断排污或底部排污,其作用是排除积聚在锅炉下部的水渣和磷酸盐处理后所形成的软质沉淀物。定期排污持续时间很短,但排出锅内沉淀物的能力很强。 排污是锅炉水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锅炉排污的的概念、排污率的计算、排污装置的合理性使用、排污热量的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达到重视排污、安全运行、减少消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锅炉排污 - 锅炉排污的概念 1、为了控制锅炉锅水的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使炉水中杂质保持在一定限度以内,需要从锅炉中不断地排除含盐、碱量较大的炉水和沉积的水渣、污泥、松散状的沉淀物,这个过程就是锅炉排污。 2、排污方式: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地从炉水盐碱浓度最高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含盐、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滓物含量,所以连排管设在正常水位下80~100mm处,定期排污主要排除炉内水渣及泥污等沉积物,所以其排污口多设置在锅筒的下部及联箱底部。定期排污操作过程时间短暂,应当选择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或压火状态时进行排污。在小型锅炉上,通常只装设定期排污。 锅炉排污 - 锅炉排污的计算 锅炉排污量的大小,和给水的品质直接有关。给水的碱度及含盐量越大,锅炉所需要的排污量愈多。 1、排污率的计算: 锅炉排污的指标用排污率表示,排污率即排污水量(Q污)占锅炉蒸发量(Q汽)的百分数。如下式表示:K=Q污/Q汽×100% 当锅炉水质稳定时,根据物量平衡的关系可知,某物质随给水带入炉内的量等于排污水排掉的量与饱和蒸汽带走的量之和。则 (Q污+Q汽)×S给=Q汽×S汽+Q污×S污 式中S给、S汽、S污分别表示给水中、饱和蒸汽中、排污水中某物质的含量,式中的S值

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 10?热机技术 第3期 2006年8月 锅炉排污扩容器设计计算及排污系统优化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李威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锅炉排污系统经常出现定期排污扩容器超压及排汽带水现象,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设计标 准结合实例进行扩容器设计计算,并根据对电厂调研情况的分析,找出问题根本所在,最后对排污系统设计提出优化建 议,希望能为今后锅炉排污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锅炉排污系统扩容器 1锅炉排污系统简述 从锅炉蒸发段排出含盐分及杂质较多的炉 水,经扩容器和热交换器(或只经过扩容器)回收 部分工质和热量,最后排人下水道或其它出处的 管道系统称为锅炉排污系统. 排污可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主 要用于自然循环和辅助循环的锅筒锅炉上.在 蒸发段出口设分离器的早期直流锅炉上也曾进 行排污,从分离器下部引出排污水.随着给水品 质提高,现代直流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已不再进行 排污. 去 图1锅筒锅炉排污系统图 2排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置排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锅炉排污 的需要,确保汽水品质,但排污就意味着工质和 热量的损失,因此尽可能的回收工质和热量也是排污系统主要的任务.为了降低排污水压力以 便更好的回收工质和热量,除在系统管路中设置截流孔板和减压阀以外还需在排污系统中设置排污扩容器.因此作为排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一排污扩容器,其选择设计就尤为重要. 曾有设计院对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300MW 和600MW机组燃煤电厂的锅炉排污系统进行过调研,发现存在与定期排污扩容器连接的管道法兰垫片经常"吹开",引起泄漏,定期排污扩容器 排汽带水等现象.由于排汽携带大量的湿蒸汽 和汽雾状的水滴被锅炉的一次风机和送风机吸风口吸人,对锅炉制粉系统的设备和管路等造成不良影响.有的电厂采用在排汽管上加装汽水 分离器的措施来解决,结果使得排汽不畅,定排 超压,严重时造成了汽水分离器"爆炸". 造成以上问题的发生,除了有一定的电厂实 际运行过程中不恰当操作的原因(如经常开启水冷壁下联箱或下降管上的锅炉放水门来保证锅炉炉水品质,造成大量汽水进人定期排污扩容器)以外,究其根本还是定期排污扩容器容量及 尺寸选择不当造成的. 第3期 2006年8月热机技术

蒸汽锅炉常用的几种排污方式

蒸汽锅炉常用的几种排污方式河北艺能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蒸汽锅炉排污是锅炉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定期排污装置也是关键装置。在运行中,由于炉水不断的蒸发、浓缩,使水中的含盐量不断增加。所谓排污即是连续或定期从炉内排出一部分含高浓度盐分的炉水。以达到保持炉水质量和排除锅炉底部的泥渣、水垢等杂质的目的,这是排污最主要的作用,它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当锅炉满水或停炉清洗时排放余水。 定期排污装置设在蒸汽锅炉锅筒、集箱的最低处,一般由二只串联的排污阀和排污管组成。常用的排污阀有旋塞式、齿条闸门式、摆动闸门式、慢开闸门式等多种型式。 1.旋塞式排污阀 旋塞式排污阀主要由阀芯和阀体两部分组成,如图6—12所示。阀芯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中间开有长圆形的对穿孔,以流通炉水。当阀芯旋转906时,其长圜孔与阀体接触,阀门且口关闭。阀芯上部用填料与阀体密封。这种阀门属于快开型,特点是结构简单,但是阀芯很容易受热膨胀,使阀芯转动困难,所以目前已较少使用,仅在p

锅炉排污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锅炉排污安全操作规程(最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锅炉排污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1.岗位描述: 锅炉排污分为连续排污及定期排污,排污的目的是从锅内排出一部分含高浓度盐分的锅水,以达到保持锅内水质量和排除锅炉底部的泥渣、水垢等杂质。 2.职责: 2.1操作人员应按照本规程要求操作锅炉排污,使锅内水质达到锅炉安全运行要求。 2.2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正确排污保证锅炉蒸汽品质。 2.3监督人员及时制止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 2.4所属车间主任、班组长、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应检查考核操作人员执行本规程的情况。 3.主要危险源辨识控制

序号 设备设施/场所 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可能伤害的主要岗位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1 高温管道 热能 高温伤害 操作人员 违章作业、防护不到2 控制阀门 热能 高温伤害

操作人员 违章作业、防护不到 4.作业活动禁止性要求 4.1作业前安全操作要求 制定工作方案 4.1.1操作排污人员必须为本岗位人员,且需持证上岗。 4.1.2现场操作排污人员不得中途离岗,否则必须停止排污操作。 4.1.3排污控制阀门均完好及无安全隐患,否则不能打开排污。 4.1.4遵守并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操作,做到“四不伤害”。 4.1.5伤害救援物资到场。 4.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4.2.1接到检验人员通知排污时,根据锅炉用汽负荷等实际情况,调节给水阀,使锅炉水位达到排污要求后,才能正常排污。 4.2.2经常检查排污阀门及管道是否正常,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锅炉上水冲洗水位计和排污的基本操作方法

锅炉上水、冲洗水位计和排污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上水的步骤和上水要求 1.上水步骤:启动给水泵进水 1.1检查关闭锅炉定排手动、电动门、下降管放水门、定排母管疏水门、一、二级减温水各门、给水管道反冲洗手动门、给水管道疏放水门、省煤器疏放水门。 1.2检查开启锅炉本体空气门、过热器疏放水门、对空排汽门。 1.3联系汽机启动一台给水泵,调整转速最小,采用给水旁路向汽包上水,调整旁路调整门的开度,控制上水速度。(冬天不少于4小时,夏天不少于2小时)给水温度低于100度,主要就是因为减少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度, 1.4当汽包水位至-100mm时,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全面检查给水管路及阀门无泄漏,汇报值长。 2.上水要求:运行时是根据给水量与蒸发量的物料平衡关系所决定上水的多少(给水量基本等于蒸发量) 锅炉运行规程对上水温度和上水时间都有明确规定,这主要考虑汽包的安全。 2.1冷炉上水时,汽包壁温等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给水经省煤器进入汽包时,汽包内壁温度迅速升高,而外壁温度要随着热量从内壁传至外壁而慢慢上升。由于汽包壁较厚(中压炉为45~50mm,高压炉为90~100mm).外壁温度上升得较慢。汽包内壁温度高有膨胀的趋势,而外壁温度低,阻止汽包内壁膨胀.使汽包内壁产生压应力,而外壁承受拉伸应力,这样汽包就产生了热应力。热应力的大小决定于内外壁温差的大小和汽包壁的厚度,而内外壁温差又决定于上水温度和上水速度。上水的温度高,上水速度快,则热应力大;反之,则热应力小。只要热应力不大于某一数值是允许的。 2.2必须规定上水的温度和上水的速度,才能保证汽包的安全。在相同的条件下,因锅炉压力越高,汽包壁越厚,产生的热应力越大,所以,锅炉压力越高,上水所需时间越长。 二、并汽操作 1.锅炉并汽应具备下列条件: 1.1主蒸汽温度不低于350℃,蒸汽品质合格。 1.2主蒸汽压力比主蒸汽母管低0.05~0.1MPa。 1.3燃烧稳定,汽包水位比正常水位低50mm左右。 1.4锅炉机组各部件正常,重要仪表及控制装置工作正常。 1.5与汽机及运行炉联系好,准备并汽。 1.6当锅炉主蒸汽压力升高至比主蒸汽母管压力低0.2~0.3MPa时,应减弱燃烧室火力,使汽压缓慢上升。 1.7当主汽汽压力经主蒸汽母管压力低0.1~0.2MPa时,先缓慢开启主蒸汽母管旁路进汽阀进行并汽,无明显变化后再用母管隔离阀并汽 1.8并汽时,应特别注意锅炉水位和汽温、汽压的变化,如果出现汽机温度急剧下降或发生蒸汽管道水冲击时,应立即停止并汽,迅速关闭汽机进汽阀,加强主蒸汽和分汽缸疏水,待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并汽。 2.并汽完毕后的操作: 2.1关闭过热器向空排汽阀,关闭过热器及主蒸汽管的疏水阀; 2.2开启锅筒表面排污门; 2.3检查锅炉的膨胀情况,必要时记录每个膨胀指示器的指示值. 2.4缓慢增加锅炉负荷,从并汽至锅炉带额定负荷一般不少于30分钟。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锅炉-审核要点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锅炉 审查与核发要点 排污单位各项申请材料和生态环境部门补充信息应完整、规范。 复审时,除应关注是否按照前版审核意见修改外,还须注意是否出现新问题。 一、申请材料的完整性 (一)排污单位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2)自行监测方案; (3)由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承诺书; (4)排污单位有关排污口规范化的情况说明;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文号,或者按照有关国家规定经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6)申请前信息公开情况说明表,需要注意,仅实施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需要提交; (7)《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2018年1月10日及之后)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排污单位存在通过污染物排放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削减获得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情况的,且出让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的排污单位已经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应当提供出让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完成变更的相关材料; (8)附图、附件等材料,其中,附图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9)排污许可证副本(仅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或延续的单位需要提交)。 此外,主要生产设施、主要产品产能等登记事项中涉及商业秘密的,排污单位应当进行标注。 (二)明确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的情形 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负责核发的生态环境部门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 (1)位于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区域内的。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2)属于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产业政策目录中明令淘汰或者立即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的。 (3)法律法规规定不予许可的其他情形。 二、申请材料的规范性 (一)申请前信息公开 (1)实行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需要在申请前信息公开,实行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可不进行申请前信息公开。对于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