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2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陈习;李庆芬;许安详;杨聪慧【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年(卷),期】2022(6)21【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总髋部、股骨粗隆)与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降钙素(HCT)]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常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基础治疗(口服口服碳酸钙D3片与骨化三醇软胶囊)+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唑来膦酸治疗,均治疗1年。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治疗前后骨密度与血清骨代谢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正位L2~L4、股骨颈、总髋部、股骨粗隆等部位骨密度,以及血清HCT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及ALP、PⅠNP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均P<0.05)。
结论唑来膦酸可以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形成,应用效果显著。
【总页数】3页(P56-58)【作者】陈习;李庆芬;许安详;杨聪慧【作者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德尼单抗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2.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3.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患者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4.唑来膦酸钠与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的影响5.唑来膦酸联合碳酸钙D3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方法: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钙剂和骨化三醇基础上,使用唑来膦酸钠;对照组单纯使用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治疗。
临床观察指标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85%、骨密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案研究组:应用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唑来膦酸钠,冻干粉针剂(每支5mg)。
使用方法:每年应用一次,以5mg唑来膦酸溶于100ml溶液恒定速度滴注,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不与任何含钙或其他药物混合或同时静脉给药。
同时服用骨化三醇,每粒0.25ug,每次1粒,1次/日;钙尔奇d片600mg/片,每次1片,2次/日,疗程为1 年。
对照组:服用骨化三醇,每粒0.25ug,每次1粒,1次/日;钙尔奇d片600mg/片,每次1片,2次/日,疗程为1 年。
用药期间不使用激素、镇痛剂以及其他影响缓解疼痛和骨代谢的药物。
1.3 疗效观察(一)疼痛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0分为无痛;1~3分为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为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为有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
治疗前后对比评分减小为有效,不变或者增加为无效。
(二)bmd测定及血钙、磷、akp变化情况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bmd、血钙、磷、akp,并在试验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
bmd和骨生化指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及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试验过程中,治疗组60人,有2人中途停药,1人更改治疗方案,符合试验要求57人;对照组60人,1人中途停药,5人更改治疗方案,1人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符合试验要求53人。
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作者:朱晓燕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目的:针对注射唑来膦酸用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选取3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选取其中18例患者以唑来膦酸为主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记为A组,另外18例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总结。
结果:两者相比,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A组患者骨密度有显著升高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唑来膦酸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成效显著。
【关键词】唑来膦酸;原发性骨质疏松;临床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jection of zoledron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were analyzed. Methods: 36 case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patients, 18 cases were selec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as the main treatment, denoted as A group, another 18 patients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treatment, recorded as B group,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A group,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better than group B, group A pati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one density chang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etrozole zoledronic acid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The effect of osteoporosis is remarkable.Key words: zoledronic acid; primary osteoporosis; clinical efficacy【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01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骨量也会随之增长。
骨质疏松病人应用唑来膦酸的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4-06-05T10:26:30.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9期供稿作者:徐岩[导读] 唑来膦酸属于含氮双膦酸化合物,主要作用于人体骨骼,通过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从而抑制骨吸收。
徐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6001)【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唑来膦酸相关的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治疗和护理。
方法临床调查10例骨质疏松患者患者使用唑来膦酸后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护理,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策略及护理。
结果 9例骨质疏松患者,在应用唑来膦酸后,分别于于当日于次日出现多种临床并发症,经过严密观察,积极预防治疗与护理患者均与用药后3日与4日后恢复。
结论静脉应用唑来膦酸可以治疗骨质疏松,但是应该重视其应用后。
【关键词】骨质疏松唑来膦酸观察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207-02 唑来膦酸已广泛应用骨质疏松护着的治疗,近几年来,关于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静脉制剂,临床调查,针对10名骨质疏松的病人应用静脉唑来膦酸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约占90%,讨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治疗策略及护理。
临床观察本院骨质疏松病房为新成立科室,拥有病床30张,开诊已有2月多时间,已经陆续收治骨质疏松病人50余人,其中先后有10名患者应用静脉点滴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静脉滴注5mg (5mg: 100mL),滴注时间为1h,分别于输液前后静脉点滴0.9%生理盐水500ml,输液过程顺利无异常。
其中有9名患者在用药后当日与次日分别出现不同的副作用,发热9例,温度最高达39.4℃,肌痛9例,流感样症状9例,心悸6例,关节痛7例,头痛9例,疲劳 9例;多汗,骨骼肌(肌肉)强直1例,关节炎胸部骨骼痛2例关节肿胀3例,消化不良5例腹痛1例,厌食4例,胃炎4例,口渴2例味觉障碍8例,低钙血症4例,牙痛4例,这些症状绝大多数为轻到中度并在出现不良事件后4天内缓解其中有1例患者2次使用本品这些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只有轻微的乏力,低热,未经过任何干预治疗3天内自行缓解。
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袁彩君;刘军【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3例.A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静脉滴注,B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8%(79/83),明显高于B组的81.93%(6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腰椎(L1-4)、股骨颈、Ward 三角区骨密度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5/83),B组为6.02%(5/83),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较好,能有效升高骨密度,安全性较高.%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oledronic acid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METHODS:166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 admitted into Zhumadian Central Hospital from Jan.2014 to Jan.2016 were selected to b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via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83 cases in each.Group A was given azole phosphonic acid by intravenous drip,group B received allen phosphonic acid sodium orally.After treatment of 12months,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95.18%(79/8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81.93%(68/83)],with sta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treatment,lumbar vertebra(L1-4),femoral neck,Ward triangle bone density of group 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ndgroup B,with sta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group A was 4.82%(5/83),group B was 6.02%(5/83),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The efficacy of zoledronic acid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is significant,which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with high safety.【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7(017)006【总页数】2页(P763-764)【关键词】唑来膦酸;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阿仑膦酸钠【作者】袁彩君;刘军【作者单位】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骨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08-16T15:15:11.9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蔡德群[导读] 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省绵阳市621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密固达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全过程,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确定患者是否接受第二次治疗。
结果:1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有6例输液后无不良反应;2例输液后第一天出现发热、关节痛;2例输液后第二天出现头痛、全身肌痛;1例输液后第三天出现流感样症状;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予对症治疗后均缓解。
10例患者表示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1例患者尚有犹豫。
结论:采用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唑来膦酸;密固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应用Theclinicalapplicationofazolephosphoricacidforprimaryosteoporosis【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theanalysisofthetreatmentofprimaryosteoporosistreatedbyazolephosphateinjection(miguda).Methods:forthefirsttimeonlig likesymptomsappearedonthethirddayaftertransfusion.Patientswithobviousadversereactionswererelievedaftertreatment.Tenpatientsexpressedtheirwillingness 【keywords】phosphoricacid;miguda;Primaryosteoporosis;Clinicalapplicationof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也逐渐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成为社会公共健康问题。
持续抗击骨质疏松只需每年一次——唑来膦酸注射液中国持续抗击骨质疏松只需每年一次——唑来膦酸注射液中国上市会纪要2009年5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8月23日~9月8日,在成都、武汉、沈阳、青岛、南京、广州、北京、福州、上海、杭州等10座城市举办了以“密固保护,舞动中国”为主题的唑来膦酸注射液中国上市会。
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的临床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孟迅吾教授、徐苓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朱汉民教授,卫生部北京医院黄公怡教授及南京市鼓楼医院林华教授分别对唑来膦酸的临床研究进行了全面介绍。
现将会议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骨折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每年给药1 次的唑来膦酸注射液于2009年 5 月22 日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在全球拥有更广泛的适应证,已在近100个国家约60万患者中应用,并得到欧美最新骨质疏松诊治指南的推荐。
作用机制:长效抑制骨吸收唑来膦酸与其他双膦酸盐的区别在于其R2 侧链基团为含双氮的咪唑环,该结构使药物与骨表面羟磷灰石牢固结合。
体外研究证实,与其他双膦酸盐相比,唑来膦酸与骨表面羟磷灰石的结合力更强,抑制破骨细胞作用更强。
唑来膦酸通过聚集于骨吸收活跃部位,在骨吸收过程中被破骨细胞摄入后,直接抑制法尼基焦磷酸(FPP)合成酶,限制破骨细胞微小结构蛋白合成,使得细胞丧失功能而最终凋亡。
部分药物自破骨细胞释放后可被再利用,因此唑来膦酸单次小剂量即可达到更强、更为持久的疗效。
对去卵巢(OVX)小鼠分别予以不同剂量唑来膦酸静脉输注,随访32 周监测其松质骨骨密度,结果表明唑来膦酸100 μg/kg静脉输注可充分发挥骨保护作用,松质骨骨密度与假手术对照组最为接近,该剂量等效于成人5 mg每年一次的剂量。
在32周取骨骼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强度检测,发现与接受安慰剂的OVX小鼠相比,静脉输注唑来膦酸100 μg/kg使骨强度明显增加。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联合应用唑来膦酸、骨化三醇对其股骨颈骨量影响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合用唑来膦酸与骨化三醇的治疗价值。
方法:对照组应用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合用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治疗。
结果:治疗前2组股骨颈骨量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股骨颈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GP、β-CTX、总P1NP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BGP、β-CTX、总P1NP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合用唑来膦酸与骨化三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代谢,并提升股骨颈骨量。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唑来膦酸;骨化三醇;股骨颈骨量骨质疏松症是指患者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进而产生骨量减少以及骨微结构慢性破坏,由于患者的骨脆性增加,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更易出现骨折情况。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对于该类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
唑来膦酸属于双磷酸盐制剂,能够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病风险。
骨化三醇有利于促进骨吸收以及改善骨代谢[1]。
以下将分析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给予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常规资料病例选取自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我院均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共计70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均为35例,观察组年龄分布于63~88岁,均数(70.5±2.8)岁;体质量42.7~81.5kg,均数(62.6±2.7)kg。
对照组年龄分布于62~87岁,均数(70.4±2.9)岁;体质量42.5~81.8kg,均数(62.5±2.8)kg。
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钙剂治疗,即口服碳酸钙D3片,1片/次,每日口服1次。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即骨化三醇胶丸进行口服治疗,0.25ug/次,每日口服2次,观察组合用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治疗,骨化三醇用法同上。
维生素K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疗效李俊彦孙杰聪钟博智杨春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湛江524001)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K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注射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维生素K2,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的骨代谢[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甲状腺旁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及特异性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骨密度指标(腰椎骨及股骨颈骨密度),并对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记录。
结果:治疗后,采用联合药物疗法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BGP和BALP水平升高,PTH水平显著降低,且骨密度具有明显增加,临床总有效率(85.32%)明显高于对照组(58.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治疗中,采用维生素K2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比使用单一药物唑来膦酸对骨代谢及骨密度指标改善效果明显,降低疼痛。
关键词:维生素K2唑来膦酸老年人骨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5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9)09-0086-02骨质疏松症是由骨组织的微观结构发生病变导致骨强度降低,常伴有骨折发生的代谢性疾病。
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缓慢,免疫、分泌系统障碍常患有骨质疏松症。
发病缓慢、骨骼疼痛、易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临床症状,且常伴随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及褥疮等多种并发症,使得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
唑来膦酸(ZA)是第三代抗骨质疏松药物,一种可特异性与骨结合的双磷酸盐类[2],ZA的作用机理:抑制骨吸收使骨密度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受到抑制,是临床上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药物。
维生素K2(四烯甲苯醌,MK4)对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成骨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使成骨细胞的数量保持稳定并维持活性,抑制生成破骨细胞。
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
2016-11-10T14:07:55.65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 作者: 杨非柯 陈伟
[导读] 探讨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
老年医学科 410004
【摘 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抽
取出
118例,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伦磷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治疗,随访1年,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89.8%要明显比对照组49.2%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骨密度增加显著(
P<0.05),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显著的治疗疗效,在
临床上可积极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唑来膦酸;阿伦磷酸钠;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全身性的一种骨病,病症特点可以总结为:骨量减小、骨脆性增高、皮质骨变薄等等。基于我国当前已进入人
口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也愈趋于成为一种常见、多发病症,无论是给患者家庭还是社会都造成严重负担。我院将唑来膦酸应用到对骨
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抽取出118例,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②严重营养不良
者;纳入患者皆为骨密度达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1]者;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59例,其中男性患
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
26例与23例,患者年龄在49岁~82岁间,平均年龄为63.7±9.2岁;对照组患者59例,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
27
例与22例,患者年龄介于51~83岁间,平均年龄为65.2±6.5岁。经数据分析可得,上述组间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有可对比
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每月1次,每次4mg。
1.2.2
对照组
阿伦磷酸钠片口服治疗,每7天1次,每次1片,于每天早晨起时空腹,温水送服。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判标准[2]: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骨密度检查可见骨质密度增加为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且骨密度检查可见
骨质密度并未下降为有效;患者疼痛症状与治疗之前相比并无好转,且各方面均无改善为无效;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比较,骨密
度测量工具选用双能
X线骨密度测量仪,取腰椎位(L1-4)、髋部(大转子、股骨颈、Ward氏三角区)为测量部位。③两组患者用药的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患者临床疗效、骨密度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数据,使用t与X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若结果为
P
<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皆经由SPSS19.0软件统计。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从下表1中各项数据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8%要明显比对照组49.2%高,经检验数据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
义,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X2=23.024,*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情况分析
由下表2可见,在治疗前,两组患者间骨密度的差异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增加显著(P
<
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发生流感样症状(发热、骨痛、关节痛等)8例,恶心、呕吐5例,均可耐受。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临床上对骨质疏松治疗基本依据的原则为:缓解骨痛、改善骨功能、提高骨量以及预防骨折。常用药物为骨吸收抑制剂、促骨形成
剂。阿仑膦酸钠属于是双磷酸盐类药物,在被人体吸收之后,其可以起到与矿化骨基质相结合的主要作用,以此来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
[3]
。唑来膦酸是双磷酸盐类的第三代药物,其药理活性很强,对破骨细胞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同时也可抑制成骨细胞中的细胞因子
产生,由此来阻止破骨细胞修复,有利于增加骨密度,加强对骨吸收抑制的强度,使骨密度增加,因此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有关于唑来膦酸的动物实验表明
[4],唑来膦酸可对骨重建起到抑制作用,且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周身酸痛、发热,而绝
大大部分的患者皆可耐受,因此具有应用的安全可靠性。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不
仅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骨密度增加显著,并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总结来说,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显著的治疗疗效,在临床上可积极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海鸥,李东风,张伟杰等.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时引起的急性期发热反应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
(
12):2076-2078.
[2]
李立平,李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4226-
4227.
[3]
王军,李旭,边磊等.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5):614-618.
[4]
张长成,杨国志,李振武等.唑来膦酸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7):
4868-4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