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氰绿试验
- 格式:docx
- 大小:16.88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糖和苷内容提要:1.糖和苷的分类与结构特征2.糖和苷的理化性质3.苷的提取与分离方法4.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5.苦杏仁第一节糖的定义与分类(一)糖的定义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上看,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缩聚物和衍生物。
通式:C X(H2O)Y(二)糖的分类根据能否水解和分子量大小分类1.单糖糖结构可以用Fischer投影式和Haworth投影式表示。
将单糖Fischer投影式中距羰基最远的那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定为整个糖分子的绝对构型,其羟基向右的为D型,向左的为L型。
单糖成环后,生成一对差向异构体α与β两种构型:①Fischer式中C 1-OH与原C5(六碳糖)或C4(五碳糖)-OH顺式的为α,反式的为β。
②Haworth式中C1OH与C5(或C4)上取代基(C6或C5)同侧的为β,异侧的为α。
(1)五碳醛糖D-核糖(D-ribose,nb)(2)六碳醛糖(3)甲基五碳醛糖(4)六碳酮糖(5)糖醛酸(单糖分子中羟甲基氧化成羧基的化合物叫糖醛酸)总结分类代表化合物五碳醛糖D- 木糖、L-阿拉伯糖、D-核糖六碳醛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甲基五碳醛糖D-鸡纳糖、L-鼠李糖、D-夫糖六碳酮糖D-果糖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配伍选择题:A.五碳醛糖B.六碳醛糖C.甲基五碳醛糖D.六碳酮糖E.糖醛糖1.木糖是[答疑编号5630030101]【正确答案】A2.葡萄糖是[答疑编号5630030102]【正确答案】B3.鼠李糖是[答疑编号5630030103]【正确答案】C单糖的缩写: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甘露糖man鼠李糖rha木糖xyl果糖fru阿拉伯糖ara2.低聚糖由2~9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直糖链或支糖链的聚糖称为低聚糖。
依据单糖个数分类:依据是否含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分类:与苷元连接的二糖常见的有龙胆二糖、麦芽糖、冬绿糖、蚕豆糖、昆布二糖、槐糖、芸香糖、新橙皮糖等。
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从头孢菌素的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接上不同侧链而制成的半合成抗生素。
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现象)等优点。
笫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
从抗菌性能来说,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敏感的菌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但肠球菌耐药),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
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可以有各自的抗菌特点,如头孢噻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优,而头孢唑林则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作用。
但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耐药。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产气杆菌、假单胞菌、沙雷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头孢硫脒除外)等微生物无效。
本代抗生素中常用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罗等。
其中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均可用于口服,也称口服头孢。
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等均已少用或不用。
头孢噻吩钠(先锋霉素Ⅰ) Cefalothin Sodium (Cephalothin, Cefalotin)别名:先锋霉素Ⅰ、头孢金素、头孢菌素Ⅰ、噻孢霉素、西保力新、头孢霉素钠。
头孢噻啶 Cefaloridine(Ceporin,Keflodin)别名:先锋霉素Ⅱ、头孢利素、头孢娄利定、头孢菌素Ⅱ、西孢娄里丁、先锋芦里丁、吡噻孢霉素。
头孢来星(Cephaloglycin)别名:先锋霉素Ⅲ、头孢甘酸。
头孢氨苄 Cefalexin(Ceporex,Keflex)别名:头孢菌素Ⅳ、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苯甘孢霉素、西保力、头孢立新。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及临床意义鲁俊玲; 王冰洁; 张佳光【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08【总页数】4页(P1058-1061)【关键词】肝脏; 储备功能; 评估; 综述; MELD【作者】鲁俊玲; 王冰洁; 张佳光【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湖北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4+7肝脏储备功能是反映肝脏潜力大小的指标,是受检者所有正常肝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的总和。
在肝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它可以反映肝脏对机体内外环境紊乱的代偿能力。
全面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不仅有利于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利于制订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
目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繁多,除了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综合评分系统,还有肝功能定量试验及影像学检查等,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仅能从某一方面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因此,若要全面、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仍需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
本文就针对常用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1 肝脏血清生化试验肝脏血清生化试验仍然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测方法,是用于判断有无肝细胞损伤、评价肝病严重程度、观察肝病进展及判断疗效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
近年来,还有一些新增的实验室检查,如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type Ⅳcollagen,CⅣ)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等。
上述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损伤、物质合成、胆红素代谢、生物转化及肝纤维化程度等,但均只能部分反映肝脏受损情况,且通常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因而无法真正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1-2]。
利血平利血平,或作利舍平,蛇根碱,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及精神病的吲哚类生物碱药物,其能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持久的安定作用,是一种很好的镇静药。
现在已成功的研发成功制成了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利血平片,并且作为一种降血压要和镇静剂而投入到了市场中。
而利血平最初是在萝芙木属植物蛇根木中提取而成。
一.选取萝芙木提取利血平的依据1.萝芙木生物功能萝芙木本身即为传统中国药用植物,为夹竹桃科萝芙木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根及茎,含有独特的降压功效,还能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痛、头痛眩晕、沙症、腹痛、吐泻、风痒疮疥等多种疾病,是民间常用的草药,长期以来引起国内外医学、生物学以及有关研究部门的重视,经多年进行筛选引种栽培并已推广应用。
正因为萝芙木本身即具有这些生理活性,因而最初才会从其中寻找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2.萝芙木的化学成分萝芙木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已分离出的达百种以上。
将萝芙木中所含生物碱按碱性强弱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强碱性(pKa 10.4~11.0),属季铵生物碱,如蛇根碱。
第二类为中强碱性(pKa 8.15~8.30),如萝芙木碱。
第三类为弱碱性(pKa 6.0~7.5),如利血平、育亨宾碱、利新胺等,我国所产降压灵(萝芙木总碱)即为弱碱性混合生物碱。
研究表明,具有降压、镇静和安定作用的生物碱均为弱碱性生物碱。
而利血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高血压天然药物之一。
利血平是萝芙木中主要的药用生物碱,有轻度降压功能,作用缓慢而持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安定作用,类似氯丙嗪但作用较弱,不用于精神病的治疗。
由于利血平的降压作用较弱,又易引起镇静及其他副作用,一般与利尿剂等作成复方,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治疗。
二.利血平简介利血平即18-(3,4,5-三甲氧基苯甲酰)利血平酸甲酯,又名血安平、蛇根碱,属吲哚衍生物碱。
其分子式为C33H10N2O9,分子量为608.68,分子结构见图1-3。
利血平是由稀丙酮中结晶的长斜方型晶体。
绪论一、名词解释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科学。
生药:也称“天然药物”,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草药、民族药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二、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皖药(牡丹皮、木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种类同名异物东北蓼科蓼蓝华东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华南蕨床科植物马蓝江西、湖北等地马鞭草科路边青同物异名穿心莲: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人参:古名:鬼盖、神草、人微、土精、人衔、地精产地不同:石柱参、东洋参、高丽参、长白参加工方法不同:生晒参、白人参(糖参)、红参野生和栽培:野参、圆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春七、冬七、田三七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新药用植物或同种植物新的用途、新的成分、功效不断被发现:萝芙木(降血压利血平)、长春花、喜树、红豆杉(抗癌成分长春新碱、喜树碱和紫杉醇)。
3、评价生药品质、制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真实、有效、安全)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一、生药的分类按自然系统分类法优点: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如蓼科大多含蒽醌类成分、五加科大多含皂苷。
缺点:生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定不易掌握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
便于比较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缺点:生药的化学成分不易记忆如:何首乌主要含蒽醌类成分,人参主要含有皂苷按化学成分分类优点: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也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
第三章苷类化合物课次:8、9课题:第三章苷类一、目的要求:1.说出苷的含义和结构特点、结构分类。
2.简述苷类的一般理化性状。
3.详述苷的水解作用及其水解前后结构、性质的变化规律。
4.简述苷和苷元的提取原理和提取方法。
5.详述氰苷结构、水解产物的结构特点及与药效、毒性的关系。
6.了解氰苷、硫苷、吲哚苷类中药的研究情况。
二、内容摘要:1.苷的含义、结构和分类。
2.苷的理化性质:一般形态、溶解性、旋光性、水解性、苷的非特征检识等。
3.苷类的一般提取方法。
4.氰苷、硫苷、吲哚苷的结构、性质和检识方法。
5.苦杏仁苷。
三、重点:1.苷的含义、结构和分类。
2.苷的水解作用及其水解前后结构、性质的变化规律。
3.苷类的一般提取方法。
四、难点:1.苷的水解作用及水解前后物质结构、溶液性质的变化规律。
2.氰苷、硫苷、吲哚苷的结构性质。
五、育人目标:通过典型氰苷-苦杏仁苷的结构、性质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毒性和药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药炮制和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六、教学内容分析及教法设计:(一)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填写教学日志,随机应变,组织好课堂纪律。
课程引入:以甜叶菊苷为例,说明苷在植物体中的广泛存在,再以苦杏仁为例,说明苷的水解与药物炮制的关系。
引出学习苷类的重要性。
展示目标:略进行新课:第三章苷类苷类,又称配糖体。
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其中非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基,其连接的键则称为苷键。
1.单糖苷:由于单糖有α及β两种端基异构体。
因此形成的苷也有α-苷和β-苷之分。
在天然的苷类中,由D型糖衍生而成的苷;多为β-苷(例如β-D-葡萄糖苷),而由L型糖衍生的苷,多为α-苷(例如α-L-鼠李糖苷),但必须注意β-D-糖苷与a-L-糖苷的端基碳原子的绝对构型是相同的,例如:β-D-葡萄糖苷α-L-鼠李糖苷苷中与苷元连接的单糖最常见的有D 一葡萄糖,此外,还有D-芹糖、L-阿拉伯糖、D-木糖、D-核糖、D-鸡纳糖、L-鼠李糖、D-夫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果糖、D-葡萄糖醛酸及D-半乳糖醛酸。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一、理化性质:酸性、水解性、紫外吸收特征、基团或元素特性。
二、鉴别1.水杨酸稀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紫堇色配合物(水杨酸类药物专属鉴别)。
2.酚羟基与三氯化铁反应呈蓝紫色。
(对乙酰氨基酚鉴别反应,另,吡罗昔康和美洛昔康噻嗪环上有烯醇式结构具有酚羟基特性)3.酮洛芬具有二苯甲酮结构,可在乙醇溶液中与二硝基苯肼加热反应生成橙色沉淀。
4.芳伯氨基可在酸性溶液中和亚硫酸钠发生重氮化反应,再加入碱性β-萘酚发生偶合反应先橙色到猩红色沉淀(含芳伯氨基及反应可产生芳伯氨基的药物的专属鉴别)。
5.甲芬那酸溶于硫酸与重铬酸钾反应先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
6.吲哚美辛溶液在硫酸存在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共热显紫色;在盐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显绿色,放置变为黄色。
7.水杨酸类药物与碳酸钠溶液共热水解产生水杨酸和醋酸的钠盐,再加过量稀硫酸产生水杨酸白色沉淀和醋酸的臭气。
8.此类药物多含氯或硫元素,经相应有机破坏后可发生氯化物或硫酸盐的鉴别反应。
四、含量测定阿司匹林原料药含量测定: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阿司匹林制剂含量测定:两步滴定法、UV、HPLC。
第七章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一、基本机构R1-CH(OH)-CH(R3)-NH-R2·HX二、理化性质:弱碱性、旋光性、紫外吸收特性。
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可与甲醛在硫酸中反应生成有色醌类化合物。
肾上腺素与甲醛-硫酸反应显红色。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显淡红色。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显玫瑰红色,随即变为橙红色,最后变为深棕红。
具有酚羟基的本类药物可被碘、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氧化显色。
肾上腺素在酸性条件下被过氧化氢氧化显红色,放置变为棕色。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在偏酸性条件下被碘氧化,再用硫代硫酸钠还原剩余的碘,溶液显淡红色。
芳环上具有氨基醇结构的本类药物可发生双缩脲反应。
盐酸麻黄碱加硫酸铜试液2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显蓝紫色,加乙醚振摇,乙醚层显紫红色。
吲哚氰绿试验
文章目录*一、吲哚氰绿试验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吲哚氰绿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吲哚氰绿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吲哚氰绿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吲哚氰绿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吲哚氰绿试验的基本信息
1、定义吲哚氰绿(IGG)试验是主要反映肝血流的肝功能定量试验,是诊断代偿期肝硬化比较敏感的指标。
ICG静脉注入后90%以上能被血中白蛋白结合,因此可以先注射IGG再抽取血,检测其浓度。
对靛氰绿敏感患者不适合该检查。
2、专科分类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肝功能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吲哚氰绿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15min滞留量10%。
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ICG反映肝细胞的阴离子转运功能,对诊断无黄疸型肝炎或
随访其转归,诊断隐匿型或非活动性肝硬化较敏感。
需要检查人
群肝功能受损患者。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肝炎、肝癌
吲哚氰绿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从患者的一侧臂静脉快速注射靛氰绿(剂量按0.5mg/kg体重),注射后立即计时,15min后从对侧臂静脉抽血
2ml,分离血清。
用分光光度计做比色测定靛氰绿浓度值。
计算
15min靛氰绿滞留率,计算公式:靛氰绿滞留率%=(C15mg%÷1mg%)×100%。
2、注意事项检查时禁忌:
检查前病人去称重,根据其重量给予一定剂量的靛氰绿。
检查其浓度时,要调好分光光度计计。
注射完了靛氰绿要等15分钟于体内完全反应后便可抽取血。
吲哚氰绿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慢性肝炎,小儿肝硬化
2、相关症状肝大而硬,肝质地硬,肝功能异常,黄疸
吲哚氰绿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
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
药史的患者检查。
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
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对靛氰绿敏感患者不适合该检查。
2、不良反应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
的皮下瘀斑等。
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