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之我见

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之我见

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之我见

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3-18T11:49:25.0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晗玚

[导读] 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

张晗玚陕西省周至县教育局教研室710400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气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这种“移情”的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

1、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个“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周礼》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2、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只有和他人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他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学校中,和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中学英语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 转轨的进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有利于开展英语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学生自觉性的发挥程度而定。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基本形成了一个“教师灌、学生装”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鱼,仅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彩,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求。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

3、有利于优化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能导致生机勃勃的英语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形成一种愉快、生动活跃的校园英语学习气氛。课外,师生之间应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见面时道一声“Good morning”,分手时说一声“Good bye”;教师通过请同学“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英语交流来了解和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如:“How are you going to spend this weekend?”“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How do you like my English classes?”“Why are you feeling so happy?”有时,我们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如出英语墙报、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甚至举行英语晚会,优化了英语学习环境,活跃了校园生活,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同时,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学好外语的关键在于多实践,鼓励学生勇于开口,而教师的作用是创造一种使学生能够自由会话的环境和气氛。

如上所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深化中学英语教改、积极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均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人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并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当今英语教学良好的氛围里,我们更应该重视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研究。

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

浅谈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能够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它显而易见地告诉我们师生之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与厚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促动作用。如果师生间出现感情上的隔阂,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英语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可见,师生关系与英语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作者认为能够从这几方面努力。 一、严格与宽容相结合,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课堂是师生关系得以体现的最佳舞台。这个舞台再也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的舞台。英语教师是很好的设计者、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还担任着多重角色,她既是严师又是朋友。传授知识时英语教师应以亲切温和的形象面对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走到学生中间与之平等对话,宽容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以便让学生感受尊重和平等的气氛。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拓展思维。对于违反纪律等不良现象,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就事论事,实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但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英语测试会出现偷考现象,教师不能点名批评。要劝阻一件事,永远要躲开正面批评。教师应装作不知道,报成绩时对进步的同学实行表扬,其中包括偷考的同学。课后找这位同学谈心,仍然不点破,希望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位同学很不好意思,但在以后的课堂上很认真,考试也不作弊了。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对学生正面的批评会毁损了他的自重,剥夺了他的自尊,如果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就不但会欣然接受,而且会对你心存感激。称赞和真诚的欣赏是批评最好的开始。这样,学生更加喜欢你,喜欢你的棵,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英语,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不过我们要摒弃一重见解: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离”接触,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与学生越是亲近,学生越是不怕你,课堂上越容易扰乱秩序。老师的出发点与结果往往背道而驰,这就如同父母的溺爱,过度地纵容却害了自己。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课堂上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很关心,学习上有困难时给与协助,纪律上违反给与严厉教育。这样有助于英语教学顺利实行,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二、赏识每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广阔的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雄伟的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浩瀚的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作为“园丁”的老师精心地培育着每支“花朵”,

本科生英语水平与专业课双语教学相关性研究.docx

本科生英语水平与专业课双语教学相关性研究1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将进一步加强,更多的需要那些既具备专业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国际化、综合性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专业课上开设双语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可以提升学生在专业背景下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打下良好基础[1]。 2问题的提出 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双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高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与传统的中文授课最大的差异是语言,这也是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一方面,无论是名牌高校还是普通高校,目前都面临合格的双语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有着丰富专业课教学经验的教师英语水平不够,而有些由英语教师改行的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的理解又不深,真正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把专业课讲透彻的教师不多[2]。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大学生公共外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四、六级通过率不断上升,但就整体而言,学生英语水平仍然参差不齐,特别是听力、口语和写作方面能力的欠缺仍为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3,4]。针对以上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大学生英语水平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3调查取样 研究对象从某高校管理学院已经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本科生中抽取,为便于统计,样本的抽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以下为抽样细则:①样本容量:样本来自市场营销专业的21位学生。②样本特征描述:所抽取样本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大学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开设了相关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③成绩取样:选取样本为第二学年一个学期的大学基础英语成绩和市场营销和财政与金融两门双语教学专业课的成绩。 4相关性分析 4.1回归分析的定义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Y与x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推断法[5]。Y与x之间的相依关系f(x)受随机误差ε的干扰使之不能完全确定,故可设有: Y=f(x)+ε 式中f(x)称作回归函数,ε为随机误差或随机干扰,它是一个分布与x无关的随机变量,我们常假定它是均值为0的正态变量。为估计未知的回归函数f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河北省邢台县路罗中学张艳菊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等活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一个教师只有热爱他的学生,全心全意地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时时和学生和谐相处,他们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灵活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效率,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授课内容,千方百计地把和谐渗透到教学中,在和谐中互动,在和谐中求知、收获。 灵活把握教材的前提需要我们先吃透教材,对要讲内容的知识结构、来龙去脉、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和内在联系弄清楚,只有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去灵活的运用教材、组织教材、处理教材、甚至是超越教材。

现行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情感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去挖掘。例如我们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先出示徽标、枫叶,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主动去探索一些图案中蕴含的轴对称关系,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去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这样设计又有何意义?教师的这种直观式教学既走进社会,又贴近生活,创造性得使用了教材,从而使师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与气氛,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证。 有人说:“环境造就人,气氛熏陶人。”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做到环境与气氛的和谐,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针对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去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无精神压力、无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强,可以在有意无意中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构建教学环境和气氛的和谐,使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数学。比如:用做一做,比一比等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去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用动手操作、分组合作,听音乐的方式;或是借助现代化设备,例如在《相似三角形》中有一些基本图形,都可以由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翻折、旋转转换得到,因此我们就可采用FLASH等工具把这部分内容化静为动,综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媒体的信息

英语课堂教 学之我见

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9-30T09:32:55.670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陈义凡[导读] 创疑导入。根据授课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简单且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提问方式导入。河南新野县团结中学陈义凡 一、英语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们教授语言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地掌握语言。 2. 层次性原则。交际教学活动按照认知规律需遵循以下三个层次:纯语言活动、准交际活动和交际活动。三个层次依次递进,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学生的创造性由小到大,教师的控制由大到小,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逐渐平衡。 3. 环境性原则。英语课堂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能在自然的听、说语言环境中得到更多练习,感受到英语是一种真正用来交流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门知识。 4. 创造性原则。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在对原有知识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完成难度适中或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并与之积极而又和谐地配合。因为课堂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过去的讲解——翻译——领读等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认识,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教案内容应体现教学原则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启发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和教学媒体进行深刻的研究,才能在课堂教学时挥洒自如。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的今天,英语课教案要倾心投入,常写常新,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新课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抓住兴趣关键,注重新课导入环节 新课导入是教师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和起点。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设计一些饶有兴趣的导入语,创设恰当的氛围、情境,使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角色,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兴趣盎然。 在导入新课时,我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导入。 1. 创疑导入。根据授课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简单且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提问方式导入。如教授成人英语第一册Unit 19 A souvenir to remind me of China(一件让我想起中国的纪念品)时,课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然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看图,诱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这些工艺品的名称,进而联系天津实际,以提问方式启发学生用英语描述天津驰名中外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不可胜数的传统手工艺品颇受海内外朋友的青睐。所以每当外国朋友来中国游览访问时,他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来到纪念品商店,购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会使他们想起中国。通过这些巧妙的问题情景设置,起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作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思考,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使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 图画导入。利用图画的艺术语言,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其丰富的内涵,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是一种极富诗意的导入。 3. 音乐导入。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它能像磁石般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4. 事件导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心时事,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中,以WTO为题,讲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以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更加发奋读书。 5. 表演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时机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总之,导入语要贴近当堂内容,以有利于课程内容为原则。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是教师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 三、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 俗话说:“Well began is half done.”若要取得教学的圆满成功,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心理,抓住兴趣关键,为学生提供轻松活跃的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课上采用pair work, group work, 角色扮演、辩论、话题讨论、谈感想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并用多媒体教学提供形象直观的图像和逼真的声音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快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配对活动(Pair work)和小组活动(Group work)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语言学家认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坚持开展小组口语活动和配对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和焦虑感,做到畅所欲言,可以鼓励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角色扮演,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把课堂当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让学生做演员,老师做导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较为真实的情景,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性练习。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有情有景自然进入角色,使学生记忆深刻。

谈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谈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泽诞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气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 “关系”从词议上分析,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人们在协同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形象一点说,如果我们把教学看作是拍电影的话,那么,教师该是导演(也就是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就是演员了,且是主角(也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电影要拍好,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放开手脚去演绎每一堂课。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呢?我们首先来简述师生关系。 一、简述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含义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他所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关系或者说是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而不是指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态度等。 2、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布贝尔指出: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要实现学生这一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当今学生知识面广,个性更突出,我们应顺时代与学生的特点,做一名民主型的教师,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并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由于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因此,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师生关系是不一样的。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情景下,我们可以观察到如下几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1.专制型。以活动目的、结果为取向,教师依靠自己的权力,采取强硬的管理手段,严厉要求学生,只许学生服从,不许有不同的意见,对学生不够尊重和热心。学生对教师畏惧或敌意,或一味服从,或表面服从,内心抵制。 2.权威型。以任务为取向,依靠个人的人格魅力,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经常性的强调学生应完善个人修养、遵守社会道德,对学生的期望也非常高。学生对教师崇拜和敬慕,从内心希望与教师有更多的接近与交流。师生关系密切,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之我见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在常态课中,对于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我有几点看法: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认真地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1、认真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做的一件事,大到一套教材,小到一个课时我们都要研究透彻。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教学内容的特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怎样做好知识的拓展等。 2、确定教学目标 要牢固树立教学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共同基础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因此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有共同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实践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还有个性活动和交互活动,此外,听、说、读、写应该有主有次,互为支撑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类别的学生在下课的时候,都能说:“上了今天的课,我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二、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以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说,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活动的连贯性也十分重要。也就是说,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拓展,并且环环相扣。 三、恰当的评价,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课堂评价对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段的课堂中,老师们往往容易忽略课堂评价。而在我看来,不评价不如有评价。 总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中职英语教学之我见

中职英语教学之我见 中职英语教学应注重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习自信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英语吸引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签: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方法 开展任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应当是以学生为核心、双向互动的教育,对于中职的英语教学工作更是如此,这样才可为学生学好英语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但应该拥有完善、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还应当擅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去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开展人思想的工作最难,尤其面对正处在性格养成期的青少年学生。要使授课效果得到提升,就必须深入教学实践中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偏好,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活动发展的规律。 首先,在学习上应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考试的时候没有遗憾,考完试后没有悔恨,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他不单不会记恨于“严师”,而且会渐渐体会到“感恩”的涵义。 其次,在课堂之下,教师应和学生交流、沟通。交谈的时候要会请学生坐下,和学生平起平坐。这种交流、沟通如果称作“聊天”会更合适一些。可以聊家庭、生活、保健、流行时尚等等。还可以互讲故事、互述经历……至于“学习”,只在关键时刻,以物指人,讲几句经典、哲理的话就可以了。多关心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很努力而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看到、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自然就会尊重老师,不会“闹课堂”啦!让学生喜欢你、信任你,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平等对话并保持“ 零距离”,学生就会喜欢所教的学科,才会在课堂上学得主动并神采飞扬,也必然会成绩优异。 第三,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教师,要教书育人,但不能失去求知的本能。时代在更新,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教师,都应该有所涉及。不要让自己的学生觉得老师“什么都不懂”,在学术方面也应如此。要随时充满危机感,不断充实自己。 最后,学生犯错,绝对要受到惩罚,绝不能姑息,只是要注意惩罚的“程度”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有效的课堂教学之我见_通用版

有效的课堂教学之我见 三角镇温美萍 [摘要]英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当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赏识每位学生并进行激励性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理想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真正地会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方法,赏识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标,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好教学过程。同时成功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要进行良好的组织,课堂上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激活学生的先前旧知,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学生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课堂教学,要把握良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都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的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惑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的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的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激发他们的兴趣,学习内驱动力自然增强。 三、课堂教学,要在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建立如:Daily talk 或2—4人一组的Make Dialogues 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范围。其次,

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_1

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地学习;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讯猛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一、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后进生”冷若冰霜——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尊心,从而导致他们拒绝教师的一切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觉得前途渺茫,最终就会弃学。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就必须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 人们之间的相互期待,一定会给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巨大的影响,期待事实上就意味着一种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肯定的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期待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期待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要求,它可以使人们懂得怎样去做一个受人疼爱的人,怎样去尊敬别人。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满怀希望、充满期待,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德、智、体等诸方面会逐步得到完善。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希望,学生一旦得到了这种满足,他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相反,就会失去一切信心,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三、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能够吸引学生

高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高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6-24T14:45:50.607Z 来源:《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11年第30期供稿作者:朱洪伟 [导读] 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大多数学生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焦虑心理。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江苏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摘要】在新的办学情况下,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换,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该怎样运用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高中英语教学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过程,要充分认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高中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提高 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所学的内容为选修内容,它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在新的办学情况下,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换,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该怎样运用的实际情况,对高中英语教学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过程,要充分认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高中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然而,不少教师认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惟一目标是准备高考,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和心理特点上的差异,采取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误”。 一、心理上的“误” 1. 学生方面 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大多数学生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焦虑心理。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虽然有些研究者发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助于学习,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焦虑的影响是负面的。面临高考的压力、家长的过高期望和学习生活的紧张而产生比较重的心理压力,他们表现为心理恐惧不安。 当然,在规范办学的形势下,老师课堂上只有很少的时间讲课,大多数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探讨的问题多了,学生面对与以前教学不一样的现实感到无所适从,好像高考近在眼前,从而产生一种心理疾病——高考综合症:心里恐慌,不想进班,厌学,特别是英语单词,前记后忘,对学习好英语丧失了信心。 2. 教师方面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由于受高考目标的影响,思想压力比较大,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唯恐学生学不会,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不需要讲的矛盾心理状态。有时恨不得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认为学生现在什么都需要,把学生当作是灌输知识的机器;另外一种是抱无所谓的态度。 二、课堂教学上的“误” 通过大量调研发现,一些教师不重视正确使用教材,脱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抛开课本,一味地去拓展知识,把能牵扯到的知识全部挖掘出来。例如,在新授influent这个单词的时候,又马上拓展出名词形式influence和形容词形式influential;swift(adj.)—swiftly(adv.)—swiftness(n.);suffer(v.)—suffering(n.)—sufferingly(adv.)等。在学习take up时拓展出take back,take over,take on,take in,take off 等。试想:学生连这个单词都不认识,你再扩展那么多词汇,学生能记住吗?其次,老师替代学生“讲”与“做” ,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惰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不花大量的时间去探讨教法,而采用高速度、超大容量的教学方式,不顾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差异,加快教学步骤,学生只是被动、麻木地接受。 基于上述情况,教师应选择合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形成既紧张又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创新指导;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的养成训练;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识记过程,给学生留下思考与记忆的空间。 三、辅导资料使用上的“误” 如何高效使用资料呢?一些教师不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去组织编写讲义,而是直接使用所谓名校编写的成套试卷、讲义,由于这些资料的编写是基于名校的优秀生源,试想:你的学生和他们的学生是一个层次的吗?由于学生水平有限,深感资料难度大,学生长期超负荷强化训练,致使学生疲于奔命、趣味索然,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感到无能为力,只有弃之。因此,浪费学生有限的资金和大量的时间。 四、练习讲评上的“误” 由于教师下发的练习题较多,如“课课练”、“周周练”、“月月练”等,教师除了上课之外,还要花费精力备课,因此,在规范办学的情况下,没有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讲解、校对答案;而学生对于名目繁多的练习题做一半、丢一半;教师为了应付,只好把答案抄在黑板上或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也只是照葫芦画瓢。 因此,对于练习题,首先教师要围绕考纲要求进行精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对学生实施“定时定量”教学,让学生形成“做题与反思”的思维方式。对于规范办学条件下的教学,要让学生练的有“法”,教师讲的有“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的效果。 我们应摒弃一切增加师生负担而又无效的练习。英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做具体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从而达到从具体题目中理解、升华到理论的目的,然后再把这种理论应用于做具体题目的过程中。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反思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让师生少走弯路,节省宝贵的学习时间,从“误”中走出来,师生互动,产生“风火轮”效应,则是光明的前景,这更有利于今后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 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实施方案 龚晓娟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取得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以后素质的育成和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命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反映了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亦是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职业上最直接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一、形式单调,多师生间互动,少生生间互动。二、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四、互动作用失衡,多“控制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成员型互动等。针对这些偏差,本课题组认为: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并实现其互动,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构建有九华特色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 1、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本课题通过师生互动研究,逐步形成融洽的、诚意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共同完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探寻自己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过程中,我们将遵

循“自主—合作—发展”的规律,使师生之间能朋友式的讨论争辩、探索真理。通过研究逐步形成教学模式,使学生有适宜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自由的呼吸,自由的发展。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 2、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配合、相互协作所产生的互动,可以改变师生自身的某些认识、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的认识功能和情景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为将来能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地位,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改变传统教育中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建立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平等、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从师权向学权转化,使学生主体精神得以发挥,主体人格得到丰富完善。新型师生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挑战和改造,是勇敢的实践。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二、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国际上现代的教学理念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皮亚杰的、“认识论”赞可夫的五大教育原则为代表,他们都主张对人格的尊重、开放课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7-12T15:30:16.61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来亚莉[导读] 提倡互动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来亚莉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056002 摘要提倡互动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互动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质量课堂互动教学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掀起了一场关于课程、教材、教法和学法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新浪潮。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课堂互动的英语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如何认识课堂互动和组织课堂互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课堂互动研究。 (1)国内学者对课堂互动的研究。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的局限,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语言形式之外诸因素的相互关系,考虑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语言功能以及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互动被引入课堂,并且逐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工程学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吴康宁等人从互动主体角度,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将互动划分为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三种课堂互动类型,按照师生行为属性将互动划分为“控制一服从”型、 “控制一反控制”型和“相互磋商”型三种课堂互动类型。王家瑾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建了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维坐标体系。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如果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与媒体三者之间实现互动并趋于最佳状态,教学效果就能达到满意值的区域。王家瑾还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二维教学效果动态,即良好的师生沟通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将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 (2)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1951年草案》中,口头使用英语的能力被省略了,课堂互动教学也没有被提及。《1988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了“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求。运用英语的能力虽然得到重视,但是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多大的改变。《2000年高中实验修订版》指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互动的形式、意义、内涵都受到广泛的关注。《2003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推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2.制约课堂互动的因素。 (1)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制约师生互动的首要因素。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主宰,把学生当做机械灌输的对象。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维护教师的权威,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智能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前没有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话题,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出足够时间进行师生和生生间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用语言和非语言设问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创设互动情景的教育机制,没有形成对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进行评价的意识。由于语言的双向交流工具价值的缺失,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以教材为核心”、“以教案为本”,违背了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自然只有教师“教”的活动,而得不到学生“学”的有效回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纠错方面。在调查中,有65.1%的同学反映,即使他们的老师偶尔让他们回答问题,但只要他们一有错误教师就立即纠错。这与自然教学法中对学习者错误的容忍是不相符的。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的进程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见错即纠”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又会使学生处于尴尬状态,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障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沉默性的课堂。 (2)应试教育的困扰。在英语考试制度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这门语言。由于应试教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题海之中“游泳”。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只是围着考试转。应试教育还造成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考的东西不被重视。比如高考不考口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考虑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没有必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方面浪费时间, “哑巴英语”就成为自然现象。机械的应试教育制约了高中英语课堂互动。 (3)大班制制约着课堂互动教学。制约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客观原因还在于班额过大。由于高中扩招,班级学生人数一般都在60—70人,有的实验班或“火箭班”的人数超过80人。大班教学尽管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有容量大、教学面广、时间经济等优点,但也制约了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上,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且存在无法照顾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致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是被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双方都得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得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为此,教师探索英语课堂互动教学艺术有着极大的意义。语言学家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教学教师应该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材料。因此,课堂互动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语言运用的气氛,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保证语言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迫切。正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和谐的缔造才会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建立和谐呢?个人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处理好学校所有关系的最基本的但也是最核心的关键所在。一所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教师与学生,只有处理好师生关系,才能不断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这对于促进英语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促进教育公平 正如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我们的传统师生关系的观念中,一贯强调的是尊师,在教育教学中总是以教师为主导中心,学生在学习上只能服从接受,以致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与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形成了一种明显的等级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不能平等互尊,这就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教学效果滞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需要建立互尊平等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教师对于学生如果能一视同仁,在学生的学习上不偏袒也不歧视,多予以鼓励的话,学生在学习上会有很大的进步动力。只有先爱上一门学科,学生才会将学习的热情不断的投入其中。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么些学生,他们因为受到某一任课老师一时的过激语言刺激,而从此在学习上一蹶不振,言行上充满逆反心理,最终因厌恶学习而放弃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我们不应该按照我们的规划去培养他们成为一个个学习上的复制品,而是要用我们的爱心,耐心与信心将这些学生尽可能的培养成富有其自身个性,又不乏优良共性的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扮演的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自然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用我们的真心与爱心来关爱学生的发展。 二、关爱学生,激发学习动力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爱,教学就会变得冷酷死板,试想一位老师如果总是以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去上课的话,学生的内心会是何感受?课堂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新鲜课程,从认知上来看,学生在初学阶段肯定对其充满了兴趣与热情。作为英语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感染学生,小学生更是比较感性的一个学习群体,他们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就此喜欢这个老师所任教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