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柴油产品质量标准

最新版柴油产品质量标准

最新版柴油产品质量标准
最新版柴油产品质量标准

-10号柴油产品质量标准

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舰艇、潜艇、坦克和其它高速柴油机作燃料。主要特性:馏分均匀,粘度适宜,燃烧性能好,闪点高,低温流动性好注意事项:

1. 严禁混入水分和机械杂质,不得与各种铜质设备接触,以免造成

2. 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防止杂质和水分混入;容器、管线应淀过滤。

3. 本品为易燃品,运输、储存及使用时应注意防火、防爆。

质量标准 ( 执行标准: GJB3075-97)

项目质量指标典型数据

外观清澈透明清澈透明

十六烷值不小于45 5 3

馏程:

50% 馏出温度,℃ 90% 馏出温度,℃ 不高于

不高于

280

335

2

5

9

3

8

9

破乳化值, min 不大于10 1 . 0

闪点(闭口),℃ 不低于65 8 4

凝点,℃ 不高于-10 -

2

浊点,℃ 报告-1 7

倾点,℃ 报告-1 8

运动粘度:

mm2/s( 20℃ ) mm2/s( 40℃ ) 不小于

3.5

报告

4

.

6

-

10% 残留物残炭, % ( m/m) 不大于0.20

.

1

3

灰分, %(m/m) 不大于0.005 0 . 0 0 2

硫含量, %(m/m) 不大于0.2 0 . 1 1 2

铜片腐蚀(50℃ , 3h ),

不大于 1 1

酸度, mgKOH/100mL 不大于 5 0 . 4 3

水溶性酸或碱无

色度,号不大于 3 0 . 5

固体颗粒污染物, mg/L 不大于10 1 . 1 6

加速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报告

.

3

4

密度(20℃ ), kg/m3 报告8 2 5 . 4

水分无

无机械杂质无

实际胶质, mg/100mL 不大于10 2 . 0

(1)十六烷值不小于(发热量)45 GB/T386

(2)馏程GB/T6536

50%馏出温度oC 不高于300

90%馏出温度oC 不高于355

95%馏出温度oC 不高于365

(3)运动粘度(20 oC)mm2/S 3.0—8.0 GB/T265 (4)10%蒸余物残炭,% 不大于0.3 GB/T268 (5)灰分% 不大于0.01 GB/T508

(6)硫含量% 不大于0.2 GB/T380

(7)机械杂质无GB/T511

(8)水份% 不大于痕迹GB/T260

(9)闪点(闭口)oC 不低于65 GB/T261

(10)铜片腐蚀(50 oC 3h)级不大于

国标0号柴油

规格/牌号:国标柴油

详细说明:类别轻柴油

凝点0(℃)

十六烷值47

运动粘度3~8(cst)

灰分0.01(%)

硫0.2(%)

闪点57(℃)

水分0(%)

密度0.845(g/cm3) 色泽金黄透明(号)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 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完整word版)国六柴油标准

国六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目 质量标准 试验方法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 氧化安定性(以总不溶物计)/ (mg/100ml)不大于 2.5 SH/T 0175 硫含量,mg/kg 不大于10 SH/T 0689 酸度(以KOH计)/(mg/100ml) 不大于7 GB/T 258 10%蒸余物残碳(质量分数)/% 不大于0.3 GB/T 17144 灰分(质量分数)/% 不大于0.01 GB/T 508 铜片腐蚀(50℃,3h)/级不大于 1 GB/T 5096 水含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痕迹GB/T 260 润滑性 校正磨痕直径(60℃)/um 不大于460 SH/T 0765 多环芳烃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7 SH/T 0806 总污染物含量/(mg/kg)24 GB/T 33400 运动粘度(20℃)/(mm2/s) 3.0~8.0 2.5~8.0 1.8~7.0 GB/T 265 凝点/℃不高于 5 0 -10 -20 -35 -50 GB/T 510 冷滤点/℃不高于8 4 -5 -14 -29 -44 SH/T 0248 闪点(闭口)/℃不低于60 50 45 GB/T 261 十六烷值不小于51 49 47 GB/T 386 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 46 43 SH/T 0694 馏程: 50%回收温度/℃不高于90%回收温度/℃不高于95%回收温度/℃不高于300 355 365 GB/T 6536 密度(20℃),kg/m3810~845 790~840 GB/T 1884 GB/T 1885 脂肪酸甲酯含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 1.0 NB/SH/T 0916

依据机动车的所有国家规范标准

B/T3730.1-1998 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类型 GB/T3730.3-1992 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尺寸 GB/T3730.2-1996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17347-1998 商用道路车辆尺寸代码 GB/T16735-1997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位置及固定 GB/T16736-1997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内容与构成 GB/T16737-1997 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T16738-1997 道路车辆世界零件制造厂识别代号(WPMI) GB/T17349.1-1998 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词汇 GB/T4782-1984 道路车辆-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词汇 GB/T4971-1985 汽车平顺性名词术语和定义 GB/T12549-1990 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GB/T15089-1994 机动车辆分类 QC/T34-1992 汽车的故障模式及分类 QC/T571-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名词、术语 GB/T9417-1988 汽车新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GB/T17349.2-1998 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图形符号 GB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17676-1999 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 GB/T4781-1984 牵引车与全挂车的机械连接装置互换性 GB/T4606-1984 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5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4607-1984 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9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QC/T538-1999 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QC/T535-1999 重型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1495-19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16170-1996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GB11561-1989 汽车加速器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GB11553-1989 汽车正面碰撞时对燃油泄漏的规定 GB/T7031-1986 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 GB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7259-1998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GB17258-1998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QC/T245-1998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47-1998 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51-1998 矿用自卸汽车应急转向性能要求 GB/T16887-1997 卧铺客车技术条件 QC/T635-2000 双层客车技术要求

柴油国四标准

北京国四车用柴油标准 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 5 号 0号-10号-20号-35号 色度,号不大于 3.5 GB/T 6540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不大于 2.5 SH/T 0175 硫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0.005 SH/T 0689 酸度,mgKOH/100ml 不大于7 GB/T 258 10%蒸余物残炭,%(质量分数) 0.3 GB/T 268 灰分,%(质量分数) 不大于0.01 GB/T 508 铜片腐蚀(50℃,3h),级不大于 1 GB/T 5096 水分,%(体积分数) 不大于痕迹GB/T 260 机械杂质无GB/T 511 运动粘度(20℃),m㎡/s 3.0~8.0 2.5~8.0 1.8~7.0 GB/T 265 凝点,℃不高于 5 0 -10 -20 -35 GB/T 510 冷滤点,℃不高于8 4 -5 -14 -29 SH/T 0248 闪点(闭口)℃不低于55 GB/T 261 十六烷值不小于51 49 47 GB/T 386 ASTMD6890 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 46 46 GB/T11139 SH/T 0694 馏程: 50%馏出温度,℃不高于90%馏出温度,℃不高于95%馏出温度,℃不高于300 355 365 GB/T 6536 多环芳烃%(质量分数) 不高于11 SH/T 0606 润滑性磨斑直径μm 不高于460 SH/T 0765 密度(20℃)kg/m3820~845 800~840 GB/T 1884 GB/T 1885 a 为保证项目,每月必须检测一次。在原油性质变化,加工工艺条件改变,调和比例变化及检修开工后等情况下应及时检验。 b可用GB/T11131、GB/T11140、ASTM D7039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SH/T0689为准。 c若柴油中含有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必须用不加硝酸酯的基础燃料进行。柴油中是否加有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可用GB/T17144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GB/T268方法为准。 d 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结果有争议时,按GB/T511测定。 e 结果有争议时,以GB/T386为准。 f 可选,仲裁用十六烷值。 g为保证项目,每半年必须检测一次。在原油性质变化,加工工艺条件改变,调和比例变化及检修后开工等情况下应及时检验。

汽车分类国家标准

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造型和性能特征等千差万别,如何区别这些汽车?一般来讲,根据新的汽车分类国家标准(gb9417-89)就可方便地区分车型。中国汽车划分为8大类: 1.载货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微型货车(ga≤1.8吨)轻型货车(1.8吨<ga≤6吨)中型货车(6.0吨<ga≤14吨)重型货车(ga>14吨) 2.越野汽车:依越野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越野汽车(ga≤5吨)中型越野汽车(5.0吨<ga≤13吨)重型越野汽车(13<ga≤24吨)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吨) 3.自卸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自卸汽车(ga≤6吨)中型自卸汽车(6.0吨<ga≤14吨)重型自卸汽车(ga>14吨)矿山自卸汽车; 4.牵引车:半挂牵引车、全挂牵引车; 5.专用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棚式汽车、特种结构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 6.客车:依车长(l)划分为:微型(l≤3.5米)轻型(3.5米<l≤7米)中型(7米<l≤10米)大型客车(l>10米)和特大型客车;中大型客车又可分为城市、长途、旅游及团体客车,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和双层客车;

7.轿车:依发动机排量(v)划分为:微型轿车(v≤1升)普通轿车(1升<v≤1.6升)中级轿车(1.6升<v≤2.5 升)中高级轿车(2.5升<v≤4升)高级轿车(v>4升) 8.半挂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ga)划分为:轻型半挂车(ga≤7.1吨)中型半挂车(7.1吨<ga≤19.5吨)重型半挂车(19.5<ga≤34吨)超重型半挂车(ga>34吨)本站点车型定义与分类本网站主要收集小型客车, 如各种轿车, 轻型越野汽车, 微型 货车, 微型客车。在中国,根据公安部的车辆分类标准,小型客车的共分为四类, 即:·小轿车、越野车、旅行车、轻型小客车·本站点即主要采用这种分类办法。·本站点还同时收录适宜家庭使用的小型货车(皮卡, pickup), 归类为小货车每辆车属于哪一种车型,请参阅该车的行驶证(不是司机驾驶证)正页第5行均已标明。·小轿车举例:桑塔纳,宝马,奥迪等;夏利、奥拓属于小轿车。切诺基小客车在北京行驶按照小轿车进行管理, 但是这里归类为越野车·越野车包括国产吉普和进口吉普等型号, 以及其它品牌越野车·旅行车举例:松花江、昌河、长安、大发、柳州五菱、天津华利等属于7座以下旅行车·轻型小客车指凯特、海玉、中联等类型的小客车,中华子弹头也属于轻型小客车, 小客车的分类似有难以界定,主观上也归并到旅行车一类·小货车,如小轿车旅行轿车station wagon 小轿车厢式轿车旅行车吉普车jeep等越野汽车越野车厢式货车小货车轻型小货车pickup 小货 车国汽车分类标准中国汽车分类标准(gb9417-89)将汽车分类为8类:

柴油的质量要求与性能指标

柴油的质量要求及性能指标 (一)柴油的质量要求:为了保证柴油在高速柴油发动机中能正常燃烧, 对柴油的质 量要求如下: l. 良好的燃烧性, 十六烷值适宜, 自燃点低, 燃烧完全, 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好, 不发生爆震现象。 2. 良好的蒸发性能, 蒸发速度要适宜, 轻馏分所占比例应大些, 否则会使发动机油耗增大, 磨损加剧, 功率下降。 3. 柴油的粘度应适宜, 即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以保证高压油泵的润滑和喷油雾化的质量, 形成良好的混合气。 4. 含硫量小, 以保证不腐蚀发动帆。含硫量较低是我国国产柴油的特点之一。 5. 安定性好, 在储存时生成胶质及燃烧后形成积炭的倾向都较小。 ( 二)评价柴油性能的指标: l. 柴油的燃烧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l) 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柴油的发火性为使读者对柴油的发火性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我们先介绍柴油在柴油机气缸燃烧的情况。柴油机在压缩终了时,缸温度可达500'C 一600'C,压力达3~4MPa这时柴油以高压呈细雾状喷入燃烧室, 由于燃烧室的温度巳超过柴油和自燃点, 故从理论上而言, 柴油-- 喷入燃烧室, 便具备了着火燃烧的基本条件。但从柴油喷入至自燃, 往往还有一定的时问间隔, 这是因为在这一时问问隔, 柴油需完成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先期氧化及形成局部着火点等物理化学的进一步准备, 我们将从喷油开始到柴油开始燃烧的时间问隔称之为着火延迟期。如果着火延迟期长则喷入燃烧室的柴油量增多, 着火前形成的混合气数量就多, 一旦着火, 就有过量的柴油着火燃烧, 这会造成缸压力剧增, 气缸便将产生强烈的震击作用, 通常把这种震击作用称为柴油机工作粗暴。柴油机工作粗暴的后果与汽油机爆 震一样, 会使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承受过大的冲击力作用, 产生强烈的金属敲击声, 加速零件的磨损并且使柴油机起动困难, 造成柴油机功率下降, 油耗增大。影响着火延迟期的因素较多, 其中柴油的发火性是主要因素之一。柴油的发火性是指柴油自燃的能力, 发火性好的柴油, 着火延迟期短, 着火燃烧后缸压力上升平缓柴油机工作柔和。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柴油机的工作粗暴与汽油机的爆震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汽油机的爆震是由于点火燃着的火焰前沿还没传播到的那部分混合气生成过氧化物, 自行燃烧而致, 一般发生在燃烧末期; 而柴油机工作粗暴却是由于柴油的发火性差使得着火延迟期过长而致、一般发生在燃烧的初期。因此, 各种影响汽油机爆震与柴油机工作粗暴的因素也完全不同。如汽油机若提高压缩比或增高气缸温度会促发爆震, 而柴油帆若提高压缩比或增高气缸温度却能减轻其工作粗暴的倾向。汽油中的正构烷烃易使汽油机发生爆震, 而对于柴油而言, 所含的正构烷烃却能减轻柴油机工作粗暴。由此, 我们可了解汽油机爆震与柴油机工作粗暴的根本区别。 可见, 柴油的发火性, 是评价柴油燃烧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 柴油的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是代表柴油在柴油发动帆中发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它是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 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着火延迟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供参比用的标准燃料是用两种发火性相差破为悬殊的烃作为基准物对比得出的数渣。一种烃是正十六烷, 它在高温条件下可迅速形成过氧化物.着火延迟期最短,即自燃点低,发火性好,规定它的十六烷值为100。另一种烃是a-甲基茶, 属于芳烃.它的着火延迟期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分析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24T16:24:08.4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殷江 [导读] 摘要:柴油机以其热效率高、油耗低、扭矩特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得到广泛使用。 天津市机动车排污检控中心天津 300191 摘要:柴油机以其热效率高、油耗低、扭矩特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得到广泛使用。作为非道路用发动机的主体,工程机械柴油机的排放污染不容忽视。近年来,在道路机动车排放收紧控制的同时,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日益严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以减轻由于此类机械设备保有量和使用量的不断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早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关键词:工程机械;柴油机;排放标准 导言 柴油机是工程机械广泛使用的原动力,为了有效控制其尾气污染,发达国家对非公路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北京等重点城市已经开始关注并治理工程机械排放的污染问题。为了实现达标排放,经过近十余年来的研究与开发,大量新技术已应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为环保型工程机械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并为施工部门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排放清洁、节省能源的工程机械。 1、国外排放法规现状 目前全球的排放法规有日本、欧洲、美国三大体系。这三个体系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虽不相同,但对于控制的有害成分(CO、HC、NOx、PM)是一样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三大体系在非道路用设备上,通过协调已经有了统一的趋势,并且开始修改标准相互包容。由于各国发展水平不同,执行标准时间有着较大的差别,设备制造企业必须注意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要求。设备的使用者也必须注意在选择这些设备和使用地点时是否满足这些要求?否则将会遇到麻烦。 2、我国非道路用发动机的排放标准 2.1我国非道路用发动机排放普查工作和标准起草工作已启动多年,由于太多的发动机厂不能达标,使得国标无法出台,仅在1999年发布了一个行业标准JB8891-1999,这个排放标准是一个过渡标准,到2002 年达到相当于欧洲 0准备阶段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基本没有执行。可喜的是北京地区非道路用发动机排放标准DB11/2003,已于2003年颁布并执行,它为国家标准的出台做好了准备。从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它与欧洲标准的限值基本一样,只是在执行时间上晚几年。这为我国的产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做好了技术准备。不能满足欧洲 -号的非道路用的柴油机及其设备将不能进入北京地区销售和使用,这对于落后的产品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2.2我国于2007年发布了非道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排放标准,现阶段执行的是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中的中国第三阶段(以下简称非道路国Ⅲ标准),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国Ⅲ标准要求的柴油机。其中农用与工程机械,根据近期环保部公告,延至2016年12月1日,即2016年12月1 日起,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农用与工程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国Ⅲ标准要求的柴油机。第四阶段尚未确定生效日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实施。 3、非道路国Ⅲ标准的特点 非道路国Ⅲ标准特点相比第二阶段,非道路国Ⅲ标准具有如下特点: 3.1加严了污染物排放限值。不论是道路车辆还是非道路车辆,其所带来的污染是基本相同的,主要是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柴油机废气中含有 150~200 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 CO、HC、NOx及颗粒物。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刺激呼吸道、使支气管炎及呼吸困难的发病率升高、肺功能下降。 第三阶段,增加了560 k W 以上柴油机的控制要求,560 k W 以上的柴油机主要应用于大型矿山机械、发电机组等,虽然数量较少,但考虑到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需要,也应对其进行控制。从第二阶段过渡到第三阶段,主要是加严了HC+NOx的控制要求,而 CO和PM 的限值,在37 k W 以下的柴油机上有所加严,37 k W 以上各功率段的柴油机限值没有变化。 3.2增加了新的术语和定义。 所增加的新术语和定义如下:试验循环(test cycle):指柴油机在稳态工况或瞬态工况(NRTC试验)下按照规定的转速和扭矩进行试验的程序。NRTC 试验(non-road transient cycle):此为第四阶段标准相关术语,指按非道路国Ⅲ标准中附件BE规定,包含1 238个逐秒变换工况的试验循环。基准转速nref(reference speed):此为第四阶段标准相关术语,指按照GB 17691-2005 标准附件BB中所述的,NRTC试验相对转速100%点所对应的实际转速值。有效寿命(useful life):指保证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及其排放控制系统(如有)的正常运转并符合有关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限值,且已在型式核准时给予确认的使用时间。替换用柴油机(replacement diesel engine):指仅以更换部件为用途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新柴油机。替换用柴油机应满足被替换柴油机制造当时的排放要求。 3.3增加了耐久性要求。耐久性要求是发动机排放标准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重型柴油车、轻型柴油车都有耐久性要求。通过耐久性要求,更好地保证车辆在更长的使用时间内,发动机的排放状况一直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有效避免了由于排放控制部件严重劣化造成排放过高的现象,真正保护了环境,并能提高企业对自己产品的质量要求,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标准增加了耐久性要求,其耐久性的最短运行时间或者等效运行时间不低于规定的柴油机有效寿命的25%,并确定劣化系数或劣化修正值。排气污染物的比排放量,乘以按照非道路国Ⅲ标准中附件 BD.2.9 条所确定的劣化系数(安装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柴油机),或加上按照非道路国Ⅲ标准中附件 BD.2.10 条所确定的劣化修正值(未安装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柴油机),结果都不应超出规定的限值。 3.4优化了一致性检查的判定方法。型式核准主管部门在生产一致性抽查时可以选择如下方法和判定准则:从批量生产的柴油机中随机抽取 3 台样机,制造企业不得对抽样后用于检验的柴油机进行任何调整,但可以按照制造企业的技术规范进行磨合。若抽取的3 台柴油机各种污染物比排放量结果均不超过非道路国Ⅲ标准第5 条规定限值的1.1 倍,且平均值不超过限值,则判定环保一致性检查合格。若3 台样机中有任一台样机的某种污染物比排放量超过限值的1.1 倍,或平均值超过限值,则判定环保一致性检查不合格。 3.5增加了催化转化器的要求。对于装用含有贵金属催化转化器的柴油机,试验前,制造厂家应单独提供两套相同的催化转化器,型式核准主管部门应任选一套进行耐久性试验;另一套按HJ509-2009的规定检测其载体体积及各贵金属含量[4],测量值不应表 2 耐久性时间要

柴油机排放的环境保护

柴油机排放的环境保护 赖可坚邹颂宇田少民 工程机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三:一是柴油机的废气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二是噪声对人居环境的污染;三是废油、废水对土壤或地表水的污染。其中,尤以废气排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大。 1、废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包含有气态、液态及固态的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中含有CO2、CO、H2、NOx、SO2、HC、氧化物,有机氮化物及含硫混合物等;液态污染物中含有H2SO4、HC、氧化物等;固态污染物有碳、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以及多环芳烃(PAH)和醛等碳氢化合物。 上述污染物中,最主要的是CO、HC、NOx以及固体微粒(PM)。CO 是柴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HC也是柴油不完全燃烧和气缸壁淬冷的产物;NOx是NO2与NO的总称,它们都是在燃烧时空气过量、温度过高而生成的氮气燃烧产物,NO在空气中即被氧化成NO2,NO2呈红褐色并有强烈气味;PM是所排气体中可见污染物,它是由柴油燃烧中裂解的碳(干烟灰)、未燃碳氢化合物、机油与柴油在燃烧时生成的硫酸盐等组成的微粒,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由排气管冒出的黑

烟。相对汽油机而言,柴油机的CO和HC排放量较少,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NOx和PM。 CO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同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中的氧交换机制,使人缺氧而损害中枢神经,引起头痛、呕吐、昏迷和痴呆等后果,严重时会造成CO中毒。 HC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诱发肺癌、胃癌和皮肤癌。 NO2刺激人眼黏膜,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吸入肺脏还会引起肺炎和肺水肿。 HC和NOx在阳光强烈时的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使人呼吸困难、植物枯黄落叶、加速橡胶制品与建筑物的老化。 PM被吸入人体后会引起气喘、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慢性病;在碳烟微粒上吸附的PAH等有机物,更是极有害的致癌物。 2、柴油机的排放标准 为了控制废弃污染,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应的环保法规和排放污染物防治的技术政策,以及控制排放污染物限制的技术监督标准。欧盟柴油机稳态试验(试验程序ESC)时的排放标准如附表所示。 我国已于2000年实施了“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可见污染物限制及测试方法 (GB3847-1999)”等排放标准。这些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等效采用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有关汽车排放控制的全部技术内容,这意味着我国对新车的排放要求已达到欧洲90年代初期水平,比旧有的

关于汽车的所有国家标准

B/T3730.1-1998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类型 GB/T3730.3-1992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尺寸 GB/T3730.2-1996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17347-1998商用道路车辆尺寸代码 GB/T16735-1997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位置及固定 GB/T16736-1997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内容与构成 GB/T16737-1997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T16738-1997道路车辆世界零件制造厂识别代号(WPMI) GB/T17349.1-1998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词汇 GB/T4782-1984道路车辆-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词汇 GB/T4971-1985汽车平顺性名词术语和定义 GB/T12549-1990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GB/T15089-1994机动车辆分类 QC/T34-1992汽车的故障模式及分类 QC/T571-1999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名词、术语 GB/T9417-1988汽车新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GB/T17349.2-1998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图形符号 GB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17676-1999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 GB/T4781-1984牵引车与全挂车的机械连接装置互换性 GB/T4606-1984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5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4607-1984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9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QC/T538-1999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QC/T535-1999重型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1495-19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GB11561-1989汽车加速器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GB11553-1989汽车正面碰撞时对燃油泄漏的规定 GB/T7031-1986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7259-1998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GB17258-1998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QC/T245-1998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47-1998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51-1998矿用自卸汽车应急转向性能要求 GB/T16887-1997卧铺客车技术条件 QC/T635-2000双层客车技术要求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

一、柴油质量标准 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成品油市场的汽、柴油质量标准主要采用国家标准其中汽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17930-2013;普通柴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252-2015,车用柴油 GB19147-2016。 (二)柴油相关知识 柴油是在260~350℃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主要由碳、氢和部分氧组成。柴油按馏分轻重分重柴油和轻柴油二种,其中重柴油适用于 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轻柴油则适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机。我司销售的主要是轻柴油和车用柴油。柴油的颜色为茶黄色或棕褐色,摇动气泡小,手感光滑,挥发慢。 国家标准GB 252-2015中称为轻柴油,深圳市技术规范SZJG 13-2010 称为含清净剂车用柴油,其最根本的区别是硫含量不同,轻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 0.2%,车用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05%。 1、规格及用途 轻柴油按凝点可分为10#、5#、0#、-10#、-20#、-35#和-50#等7个牌号,气温低,应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应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0#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度以上的地区使用,表示其凝点不高于0℃。 2、性能指标及要求 柴油的主要指标有: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和腐蚀性等。 (1)燃烧性(着火性): 柴油燃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工作。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和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柴油的十六烷值直接影响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自燃点低,在柴油机气缸中容易自燃,发动机工作平稳。柴油的十六烷值如果过低,燃料着火困难,会产生不正常燃烧,降低发动机的功率。但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如果过高,柴油不能完全燃烧,耗油量增大。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有关。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环烷烃次之,多环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通常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5~60范围内。 (2)蒸发性: 要使发动机启动和正常工作,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但蒸发性也不能太强,因为蒸发速度过快,燃烧时会积聚大量柴油,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同时,蒸发性强,即馏分轻,粘度必然小,不仅会增大喷油泵磨损,而且降低喷雾质量,使燃烧过程恶化。这就是说,柴油的蒸发性过强或过差、即馏分过轻或过重都不适宜。柴油的蒸发性主要用馏程和闭口闪点来评定。 ①馏程 50%回收温度:该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轻质组分越多,蒸发性越好,使柴油易于启动。标准中规定50%回收温度不高于300℃。 90%回收温度和95%回收温度:该温度越低,说明柴油中重质组分越少,可以提高柴油的燃烧性能和柴油机的动力性能,降低油耗,减少机械磨损。标准中规定90%回收温度和95%回收温度分别不高于355℃和365℃。

柴油标准

1.总不溶物为出厂保证项目,每月应检测一次。在原油性质变化、加工工艺条件改变、调和比例变化及检修开工后等情况下应及时检测。对特殊要求用户,按双方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2.硫含量可用GB/T11131、GB/T11140、GB/T17040、GB/T12700、GB/T17040和SH/T0689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GB/T380方法为准。 3.蒸余物残炭可用GB/T17144《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GB/T265《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方法为准。若柴油中含有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及其他性能添加剂时,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必须用不加硝酸酯及其他性能添加剂的基础燃料进行。柴油中是否含有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可用本标准附录A中的方法检验。 4.机械杂质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筒中,在室温(20。C士5。C)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如果有争议时,按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或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称量法)测定。 5.润滑性指标磨痕直径为出厂保证项目,对特殊要求用户,按双方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简介 1999年12月28日,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其中,规定汽油的质量标准是:硫含量不大于0.08%(m/m),烯烃含量不大于35%(m/m),芳烃含量不大于40%(v/v),苯含量不大于2.5%(v/v)。硫含量不大于0.08%(v/v)的指标自2000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率先执行, 2003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2001年7月1日前,按照国家新标准,车用汽油分为三个牌号,即90#、93#和95#,为了与国际接轨,随后又增加了97#汽油。4种汽油牌号的含义如90#表示其研究法辛烷值不低于90,93#、95#、97#含义类推。97#汽油主要用于装有尾气催化转换器及压缩比高于9.8以上的汽车,颜色水白透明,为目前国际先进水平。 高效、节能、环保汽油是大势所趋,是国际潮流。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为提高汽油的抗爆性采用添加四乙基铅的做法,四乙基铅是一种优异的抗爆剂,但它对环境的污染、人体的毒害及车辆中的传感器、三效催化剂伤害十分严重,故此目前已停止使用。 我国车用汽油的无铅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首次颁布了SH0041?91无铅车用汽油标准,规定了汽油中铅含量不大于0.013g/l、硫含量不大于0.15%(质)。1999年新颁布的 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标准,与SH0041?91无铅车用汽油标准相比,铅含量、硫含量大大降低,苯、芳、烯烃含量作为质检必测项目,严格加以限制,同时,规定铁不得人为加入。GB17930?1999新标准汽油在北京、上海、广州的率先上市及北京市将在2005年率先执行欧洲Ⅱ号,2008年率先执行欧洲Ⅲ号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都标志着我国尤其是北京市的汽油产品质量正在不断地朝着世界水平方向迈进。

国外现行和未来的非道路车辆用柴油机排放法规

国外现行和未来的非道路车辆用柴油机的排放法规 应用开发部程克英 非道路车辆也称非道路行走式机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道路行走式机械的生产量和保有量迅速增长,出口量也与日俱增。环境和出口的要求,实施对非道路行走式机械排放的限制迫在眉睫,国家环境保护局已经委托济南汽车检测中心负责,重庆汽车检测中心协助制订我国《非道路行走式机械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等效采用欧盟非道路车辆排放法规也是大势所趋。因此,笔者根据最近从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动机排放试验室,AVL、RICARDO等单位收集的欧洲、美国和日本非道路车辆排放法规有关资料整理编写了这篇文章,并附上欧洲车用柴油机第Ⅲ/Ⅳ阶段的排放法规供参考使用。 一. 欧洲非道路车辆排放法规 第一部欧洲非道路车辆排放法规发布于1998年2月27日(97/68/EC指令),该法规的细则对非道路车辆用柴油机按输出功率范围规定了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的排放限值和实施时间。第Ⅰ阶段在1999年开始实施,第Ⅱ阶段从2001到2004年按实施输出功率范围分步实施。 法规所覆盖的设备包括工业钻探设备、空压机组,装载机、挖掘机、叉车、路面养护机械、扫雪机、机场路面机械、汽车起重机等。农业和森林用拖拉机采用同一排放限值,但是执行时间按2000年5月22日的2000/25/EC指令,船用、铁路机车、飞机、发电机组不包括在第Ⅰ/Ⅱ阶段内。 2002年12月9日欧洲理事会采用的2002/88/EC指令,并对97/68/EC指令进行了修改,补充了对于19kW以下小型汽油机的排放限值,指令也把第Ⅱ阶段排放法规扩大应用到恒转速发动机上。 2002年12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非道路车辆用发动机第Ⅲ/Ⅳ阶段排放标准的建议(COM(2002)765),并且在2003年10月为欧洲理事会所修改,第Ⅲ阶段排放标准从2006年—2012年,第Ⅳ阶段排放标准从2014年开始执行。第Ⅲ/Ⅳ阶段排放标准对第Ⅰ/Ⅱ阶段所覆盖的发动机的类型做了补充,除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所覆盖的发动机外,还包括了铁路机车,内陆船用发动机用发动机。第Ⅲ/Ⅳ阶段排放法规仅用于新的车辆和设备,已经在用的机械仍按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法规,一直到发动机被代替为止。 ●欧盟第I/II阶段非道路车辆柴油机排放细则 欧盟第I/II阶段非道路车辆柴油机排放细则见表1

(环境管理)关于车用燃料标准和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说明

关于车用燃料标准和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说明 1、我国现行汽油产品标准情况 我国现行的汽油产品标准为GB 17930-2006《车用汽油》。在该标准中,规定了国II 阶段(标准中表1的技术要求)和国III 阶段(标准中表2的技术要求)的汽油的质量要求。标准实施日期为2006年12月6日,国III 阶段的汽油标准的实施过渡期到2009年12月31日。从技术指标上分析,目前国II 阶段的汽油在硫含量指标上与欧II 汽油一致,国III 阶段的汽油在硫含量、苯含量等主要指标上与欧III 阶段的汽油一致。 2. 我国现行柴油产品标准情况 目前我国现有的柴油标准有GB 252-2000《轻柴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和GB/T 19147-2003《车用柴油》推荐性国家标准。GB 252-2000的实施时间为2002年1月1日,GB/T 19147-2003的实施时间为2003年10月1日。GB/T 19147-2003标准规定的车用柴油质量水平相当于欧II 阶段的柴油标准。 3. 北京地标汽、柴油产品标准情况 北京市地方标准为DB11/238-2004《车用汽油》和DB11/239-2004《车用柴油》。这两个标准的实施日期均为2004年10月1日。在这两个标准中都规定了满足国家第II 阶段和第III 阶段排放要求的两个不同质量水平的汽、柴油标准,即京标A 、京标B 。京标A 的实施时间为2004年10月1日,京标B 的实施时间为2005年7月1日起。也就是说,目前北京市场上执行的是京标B 的汽、柴油标准。在主要技术指标如汽油的硫含量、苯含量、烯芳组成,柴油的十六烷值、硫含量和多环芳烃等方面与欧洲第III 阶段的汽、柴油质量一致。目前京标B 的汽油标准在烯芳组成等方面与国III 标准存在差异。 4. 我国汽油车排放标准、柴油车排放标准情况 在轻型车方面:目前我国执行的是GB 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 )》,即通常所说的国II 阶段的排放法规,相当于欧II 排放标准,其执行时间为2005年7月1日。将要执行的是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 、IV 阶段)》,即国III 、国IV 阶段的排放法规,相当于欧III 、欧IV 的排放标准。在这个标准中规定自2008年7月1 日

0号柴油和-10号柴油的区别

0号柴油和-10号柴油的区别 因国内石油公司分别采用进口与国产原油,而国内部分油田的原油含蜡量太高,所以可能导致柴油添加防凝剂的效果不佳,可加倍添加防凝剂剂量尝试防凝效果。建议在不清楚效果之前先做防凝实验。使用方法: 1、在柴油结蜡前,将防凝剂按1:1000比例加入柴油中,并使防凝剂与柴油充分混合(柴油结蜡后添加,防凝效果不佳);先加防凝剂后加柴油。 2、为快速体现防凝效果,使用前请摇晃几下瓶子,将本品预热到15℃以上使用。 3、超出国标柴油安全温度,请更换低标号柴油加防凝剂或者做安全实验后再选择。 应该按标号加油: 同车用汽油一样,柴油也有不同的标号,不同的是汽油标号由辛烷值确定,而划分柴油标号的依据则是柴油的凝固点。例如0号柴油的凝固点为0℃,因而选用不同标号的柴油应主要根据使用时的气温决定。目前,国内应用的柴油按凝固点分为5个标号:0号柴油、-10号柴油、-20号柴油、-35号柴油和-50号柴油。由于结蜡的温度要比凝固点高6℃-7℃。 所以:一般0号柴油适用于气温在8℃至4℃时使用;-10号柴油适用于气温在4℃至-5℃时使用;-20号柴油适用于气温在-5℃至-14℃时使用;-35号柴油适用于气温在-20℃至-28℃时使用。 加油站0号与-10号一般相差3、4毛钱,而使用安耐驰极护防凝剂的成本也就2毛左右,0号耐烧这个都知道。好车加好剂;省钱,省力,省心。 1毫升防凝剂+1升0号柴油(相当于-10号)行车最低温度-5度到-16度 1毫升防凝剂+1升-10号柴油(相当于-20号)行车最低温度-14到-23度 1毫升防凝剂+1升-20号柴油(相当于-35号)行车最低温-20度到-36度 柴油防凝的“土办法”及其危险 “土办法 1 ”——柴油里掺混汽油,易燃易爆,危险!“土办法2 ”——直接烘烤油箱,费时费力,易爆,危险!“土办法 3 ”——在柴油中掺入少量煤油,减低润滑,危险!“土办法4” ——使用加热装置,车辆过夜休息时,油管冻住,危险! 添加低质防凝产品,危害安全:低质产品往往不能达到国家所规定的防凝标准!大部分产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节能环保要求!低质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价格低、用量大,变相地加大成本!车辆行驶时,更容易使燃料无法充分燃烧,除危害汽车本身寿命之外,在气温骤降时,容易出现停驶现象!低质降凝产品,直接掺混,存在安全隐患!在选用降凝产品时,应首要选择高品质、性能稳定的产品!柴油防凝剂能迅速降低柴油的凝固点,有效地细化蜡晶,降低冷滤点进一步改善了油品的低温流动性,是最新一代高科技产品。 本产品具有优良的 低温分散性和流动 性,更有良好的抗 氧抗腐蚀性和高温 清净性,能十分有 效地阻止油品的高 温氧化及活塞的腐 蚀。适用于各类柴 油车在寒冷季节的 快速启动。柴油降 凝剂是液体的高份 子可燃聚合物,能 很好地溶于柴油中, 快速消除柴油中水 份,可以降低冷过 滤器堵塞点CFPP) 和中间流程燃料的 倾点。加深了原油 蒸馏的切割深度;拓宽了原油的可流程,提高了燃料加工的灵活性,防止柴油低温结蜡、以便于启动。本品不含酒精,每250毫升可与250升柴油混合使用,降低柴油凝点可达到-25℃。超浓缩液比例为1:1000。(可将0#柴油变为-10#,-10#柴油变为-20#,-20#柴油变为-35#)【产品功效】

我国汽柴油标准

我国汽柴油标准和试验方法及指标性能讲解1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 1.1国Ⅱ和国Ⅲ车用汽油标准 表1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 GB 17930-2006

1.2 国家标准车用汽油(Ⅳ)GB17930-2011 表2 车用汽油(Ⅳ)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3 GB/T 17930-2011 附录A 建议性车用汽油技术指标 A.1 本附录是根据国外车用汽油的发展趋势,为满足第Ⅴ阶段排放要求而提出的建议性车用汽油技术指标(见表A.1)。 A.2 本附录除对车用汽油中硫含量规定为不大于10mg/kg外,其他技术内容待进行相关研究后,再予以确定。 表A.1 建议性车用汽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95#汽油可满足压缩比≤10,发动机要求。 2)高辛烷值组分混芳,匹配难度可控。芳含≤40%。≤35%。(高碳对性能、对环保都有不利影响) 3)中国汽油生产工艺的特点:FCC+ 重整+MTBE为主。

2 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标准 2.1我国轻柴油标准GB 252-2000 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制取的或加有添加剂的烃类液体燃料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 轻柴油按凝点分为7个牌号: 10号轻柴油:适用于有予热设备的柴油机。 5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上的地区使用。 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以上的地区使用。 -1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地区使用。 -2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14℃以上的地区使用。 -35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以上的地区使用。 -5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4℃以上的地区使用。 表4 我国轻柴油技术要求

第七批达国Ⅲ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模板

附件5: 第七批 达国Ⅲ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 (下文出现的”*”代表随机变动实号, ”( *) ”代表随机变动实号 或虚号) 1、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HFC1091K2T 载货汽车HFC1091K2R1T 载货汽车 HFC5091XXYK2T 厢式运输车HFC5091XXYK2R1T 厢式运输车 发动机: CY4102-C3D (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喷油泵型号: CB18( BOSCH) 喷油器型号: CRI2.0( BOSCH) 增压器型号: GT25( HONEYWELL TURBOCHARGING SYSTEMS SHANGHAI) 或HP55( 宁波天力增压器有限公司) 或HP60S( 寿光市康跃增压器有限公司) 或 发动机: YZ4DB1-30( 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喷油泵型号: WP2110135S461( 成都威特电喷有限责任公司) 喷油器型号: CKBAL85P939( 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器型号: SJ60F-1YC( 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

2、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HFC5040XWTK2T 舞台车HFC5040XWTK2RT 舞台车 发动机: HFC4DA1-2B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喷油泵型号: CP1H(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喷油器型号: CRI2.0(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增压器型号: HP55( 宁波天力增压器有限公司) 3、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ND4180A35J7 牵引车 发动机: WP10.29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喷油泵型号: 13024963( BOSCH公司) 喷油器型号: ( BOSCH公司) 增压器型号: GT42( 霍尼韦尔涡轮增压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 或HX50( 无锡霍尔塞特工程有限公司) 或 发动机: WP10.33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喷油泵型号: 13024963( BOSCH公司) 喷油器型号: ( BOSCH公司) 增压器型号: GT42( 霍尼韦尔涡轮增压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 或HX50( 无锡霍尔塞特工程有限公司) ND4250B34J7 牵引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