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思想文化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中历史 思想文化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中历史 思想文化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中历史 思想文化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中思想文化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李自斌编撰)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指的是1840年以前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其形成演变的过程中受各种思想特别是道家、佛教等影响并吸收发展,经历春秋战国脱颖而出、两汉儒术独尊、宋明稳定成熟和明末清初与时俱进四个阶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主流价值观。

2、百家争鸣:“百家”泛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名家等,体现数量多;“争鸣”指的是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从各自立场出发发表各自的见解、争论辩难、争芳斗艳。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形势下所形成的思想流派纷争的局面,它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3、孔子思想:孔子是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和“礼”的思想,希望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有务实的“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思想;教育上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范围,提出六艺的全面发展观;文化上注重文化保存,后世整理为五经。后来孟子继承了他的“仁”提倡“仁政”,荀子继承了他的“礼”,进行深入探讨。其思想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

4、焚书坑儒:秦朝统一初期,秦始皇为加强专制统治所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焚书”指焚烧禁止一切不利思想统治的书籍,除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价值的书籍及秦国官定史书、政府负责管理的文献外。“坑儒”指逮捕审问坑杀散布反对统治言论的儒生。这些行为虽然当时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从汉代以来,长期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初期,儒生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发挥儒家思想,迎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而提出并被汉武帝采纳的主张。强调“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儒学独尊,使文化的一统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自此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儒学地位上升,儒学思想逐渐被封建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同时也影响古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等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

6、科举制度:开创于隋朝、形成于唐朝的选官制度,以后历朝沿用。是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有利社会重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历朝调整,日趋完善,明朝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专制的工具,晚清政府1905年废除。

7、格物致知:出处《大学》,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到了南宋朱熹提高到了特别崇高的位臵。这是他寻求“理”的客观唯心主义途径,主张探究考察研究事物的原理(格物)从而求得知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致知)。与南宋陆九渊的“本心体悟”主观唯心主义的求理途径截然相反。

8、宋明理学:在东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直接冲击削弱儒学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北宋士大夫利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而掀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五子开创理学,南宋朱熹建立理学体系,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心学推进理学新发展,使儒学进入稳定成熟的新阶段,这也是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吸收的结果。由于该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称“理学”,也称“新儒学”、“道学”、“宋学”。

9、四书五经: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宋朝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加上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成为南宋以后儒家弟子的必读书籍,也逐渐成为历朝科举制考试命题的范围。

10、经世致用:“经世”指的是“经国济世”,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解释为:尽其所用。强调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这是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曦等对传统道学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的批判,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对后人影响很大。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康梁学西方改良运动都是具体体现。

11、工商皆本:最早是明末清初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提出。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自战国提出的重农抑商思想阻碍生产力发展。他认为商是和农业一样都是本业,并非末业。希望不再压制工商业,使工商农均衡发展。该主张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以有批判精神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其思想界活跃是对儒学正统的冲击,同时也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是没有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也始终没有跳出地主阶级儒学思想的范畴。

12、四大发明: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号称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主要标志,反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对古代中国,而且外传后对欧洲乃至近代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突出说明了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效益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

13、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由于长期的农耕文明和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在思想特点上表现为:往往重视社会人文科学,疏忽自然科学技术;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疏忽理论概括抽象,所以造成古代中国传统学术只是在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法等实用之学水平先进,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封建制度阻碍,更加造成了近代科学发展迟缓于西方欧洲。

14、中国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往往以自由多样的线条曲直运动和空间构成,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有特色,形成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15、中国画:相对西洋画,又称国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为做画工具,以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为题材,以工笔和写意为表现技法。以意境为灵魂的山水画是精粹,最能表现个性和文化素养的文人画也占有主要地位。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16、京剧:又称平剧、国剧、京戏,中国戏曲之首。1790年(清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随后打破了社会分层,在京城各个阶层里观众都在迅速增多,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音乐属于板腔体,唱腔有二黄、西皮两系统,逐渐形成严格的角色行当划分。该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7、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不同时期都具有突出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形式,都有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先秦的《诗经》和楚辞各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先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的文学成就,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

18、中国市民文学:又称城市文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出现,为满足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话本、传奇、小说都是其作品形式。

19、屈原与《离骚》: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是《离骚》的作者,属于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作者追求“美政”,具有修明法度、举贤授、变法图强的理想,此外还有《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由于采取楚国方言,内容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用香草美人表达自己的理想,属于浪漫主义,有人将楚辞体称为骚体。

20、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伴随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出现一股西方思想文化向中国逐渐传播的潮流,也是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新知、寻求变革、强国御侮的历程。经历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兴起、维新思想成熟、民主共和兴盛、民主科学高涨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有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21、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新思想代表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的思想。“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长处(主要指军事技术),“制夷”就是要抵抗西方的侵略。该口号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西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是对传统心态的挑战,迈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体现进步性,同时抵御侵略也有爱国性,但是该思想当时没有引起共鸣,没有付诸更多实践,没有涉及变革封建制度,仅仅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反映当时时代的局限性。

2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9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含义是在坚持中国传统封建制度、伦理道德的前提下(主体),引进、学习和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辅助)来达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事实证明,仅仅只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从制度变革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23:、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更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思想依然禁锢人民头脑,针对尊孔复古逆流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序幕,打出科学民主的旗号,以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正面冲击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实现文化的转型和民众的觉醒,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宣传的主流,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2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结合中国实际,考察研究西欧社会描绘的振兴中华的蓝图,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要求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指导了辛亥革命的进行,但是由于该纲领反帝不明确反封不彻底,导致革命成果的丧失,后来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加入反帝反封的内容,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和大革命的旗臶。

25、“工农武装割据”指的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武装斗争为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内容和以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的革命实践。《红色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实践上的理论总结,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这是对苏俄“城市中心论”的否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伟大结合。

26、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历经井冈山时期的形成阶段、延安时期的成熟阶段、建国以后的新发展阶段。井冈山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该思想的形成,1945年中国七大正式提出该思想,并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内容涉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多个时期多个方面,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

27、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会议。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实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标志着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自此中国的政治建设也进入新时代。在会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该全会做了思想准备,邓小平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该全会的主题报告。

2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等,明确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随后同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臵起基础作用,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提出非公有经济史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改革开放30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型,使中国国民经济大跨越发展,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29、双百方针与双为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该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

题上百家争鸣,被称为“双百方针”。该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后随着党的左倾错误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该方针逐渐受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在1979年的中国文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又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即二为方向,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和重新恢复的双百方针,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30、破四旧:指文化大革命大中学校学生组织的红卫兵在全国各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除四旧行为,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使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这是左倾路线错误的结果,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浩劫。

31、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伴随希腊工商业发展、民主政治的高峰、平民地位的提高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智者),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批判传统,敢于创新,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运动就是智者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思想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臵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该运动成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精神由此滥觞。

32、美德即知识:希腊先贤苏格拉底针对智者疏忽道德、追求功利主张,针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而提出,强调美德的重要性,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这是他将全部兴趣集中于人的道德哲学的具体反映。

33、文艺复兴:随着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为了反抗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的压迫,首先在意大利,然后波及到欧洲其他地区的一场14-17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臶,从恢复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涉及文学、艺术、戏剧、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由于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故称“文艺复兴”,其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该运动和宗教改革形成西方人文精神的第二次演变。

34、宗教改革:16世纪初,德国传教士马丁路德在大教堂门口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的赎罪券开始,一场发端德国、波及西欧地区的群众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宗教领域展开,除路德教之外,加尔文在日内瓦改革形成加尔文教,英王强调“教随国定”形成英国圣公教等新教的改革。与旧教相比,新教强调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否定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是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解放了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有利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发对封建神权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

35、启蒙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17-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起源于英国,高潮于法国,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他们以理性主义为旗臶,将批判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王权、特权等级,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和舆论上的准备,对世界他国特别是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该运动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第三次演变。

36、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该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思想体现在代表作《论法的精神》,美国1787年宪法是该理论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和应用。

37、卢梭的思想: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著作中,以天赋人权为依据,提出主权在民说和社会契约论,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被成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同时他也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向导的不可靠,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震动整个欧洲思想界,由此形成浪漫主义思潮,他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38、人文主义:它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该思想是贯穿西方历史发展的主流思潮。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最为突出,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文艺复兴的彼特拉克是最早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后来的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是它的发展和延续,影响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流域,形成许多流派。中国古代也有人文主义思想。

39、理性主义:相对经验主义(感性、主观、现象等),承认人的推理,是对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把以人性为中心来观察问题发展到依据人的理智、大脑来思考来判断世间事物的主张,成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理论指导。该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民主,关注社会现实,希望用理性之光映照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德国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法国卢梭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形成了浪漫主义。

40、浪漫主义:启蒙运动最激进的思想家卢梭首先质疑理性,为此形成该思潮,他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其宗旨与“理性”相对立,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把人类从冰冷的理性原则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尊重,对不同文明保持宽容的心态,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但是存在个人主义膨胀,因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的消极影响。在18世纪西欧兴起了该思潮主流的艺术、文学及文化运动。

41、牛顿经典力学:20世纪以前的力学。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定律,又在笛卡尔等人碰撞运动的而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此三大运动定律构成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主要支柱,后来牛顿结合开普勒有关天体力学的研究,运用自己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成功导出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牛顿经典力学的形成,也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完成了对自然界认识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是人类认识的巨大飞跃,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42、爱因斯坦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基础和发展。1916年又创立广义相对论,将适用匀速运动体系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体系,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思想。这种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该理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43、进化论: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形成,这是他作为博学家环球考察,比较化石中古生物与现存物种的不同,长期地质学研究后得出的物种进化的结论。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此外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这对上帝创造万物说致命一击,导致科学与宗教尖锐对立。该理论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44、蒸汽时代: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兴起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逐渐波及欧美各国。工业革命最代表性的成果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特别是瓦特的改良,使蒸汽机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机,是人类发明用火之后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5、电气时代: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产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同时展开,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典范。最有代表性的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以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为理论基础,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4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大革命冲击,民族民主运动迅速中,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现实产生强烈反差,为此在文学艺术风格产生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该文学在英法两国成就最高。最典型代表是拜伦的长诗《唐璜》和雨果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抨击了当时的社会。

47、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现实,于是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并进行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的文学家。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客观再现生活,揭示批判社会矛盾。由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所以通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20世纪初,欧美文学依然散发光彩,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美国也出现如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一批现实主义作家。

48、《自由引导人民》: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创作于1830年的作品。该作品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画面的自由女神形象突出体现浪漫主义特征,反映法国革命群众在自由女神的引导下奋勇前进,极大的鼓舞了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高峰,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珍品,而他本人也被成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49、印象派绘画:19世纪70年代,受当时光学发展影响,将光与色作为研究中心的欧洲绘画流派,追求光和色的效果,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因代表人物法国莫奈艺术主张“我所画的不过是印象而已”得名。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梵高的《向日葵》是该流派前期和后期的典型代表。

50、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小说创造中加入传统文化的神话、传说,使作品获得魔幻般的效果。主要代表作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该作品融合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时间空间,形象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和社会生活史。中国作家莫言也是以此风格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简介】 本课主要是根据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备课,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多新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大好处理的问题,如何应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本课旨在引导教师思考一些备课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的实例提出一些建议。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梳理核心要素,即针对教学内容所反映的史事,将基本的、核心的、主要的要素整理出来,使所讲的史事更加清晰和准确;二是构建历史联系,即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以避免孤立地、分散地讲述历史;三是归纳历史特点,即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突出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以加深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四是深掘历史意义,即探究历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使学生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 1. 了解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 2. 掌握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高中历史备课。 3. 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在备课和教学时关注一些重要的问题并能够加以顺利地解决。 【正文】 2001 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2004年后,又开始了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历史课程也以全新的面貌问世,逐步在各地进行试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主要是:确定了课程目标,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了明确的指标;拓展了课程类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多种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试图用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阐释历史;建构起专题体系,改变了以往的通史体例,古今中外合编教材;体现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教学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尽管新历史课程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教学中老师们会感到有不少的难处。 在课程编制方面的问题包括:知识结构生疏,不熟悉新的专题体例;内容跳跃性大,连贯性不强;有些内容过偏,新增的内容不熟悉;有些内容太深,难以

高中历史《国别史专题四:美国》复习资料整理

高中国别史专题四:美国
美国的诞生(独立战争 1775-1783) 1、原因 a: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美利坚民族形成、启蒙思想传播、英国压制 2、导火索:1773/12 波士顿倾茶事件 3、六件大事 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 第二届大陆会议 《独立宣言》发表(1776) 萨拉托加大捷(1777) 北美英军投降(1781)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4、推翻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为发展奠定基础 双重性质 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1、1787 年宪法 A、应用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学说 B、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 内容: 1、中央与地方 2、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特点:三权分立,制约权利、平衡利益 评价: 1、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民主制度 4、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 也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利 C、局限:允许奴隶制的存在,实行种族歧视 2、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7 年华盛顿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联合专政 美国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第一层 联邦与州之间的分权,其实质是联邦与州共享主权 第二层 中央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华盛顿 ①1773 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华盛顿参加反英,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② 1775 年,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华盛顿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整顿大陆军,训练正 规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b5E2RGbCAP ③ 1776 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7 月 4 日,通过〈独立宣言〉 ,宣告美国成立。 ④ 指挥大陆军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英军,取得胜利,鼓舞了各地的爱国者 ⑤ 1781 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拒绝接受王位。

高中历史必修三高考题专题一

第1课百家争鸣 (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迎江寺,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答案】B

(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 【答案】B (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 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A (2008·上海单科A组·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人民。因此是法家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与专题四练习

必修三专题一与专题四练习 本试卷共分为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体现新中国成功地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外交事件的有: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亚非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视人之国若视已之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说法反映了墨子思想中的 A.“兼爱、非攻” B.“节用” C.“尚力”“尚贤” D.“节葬” 5.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三纲五常” C.“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6.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 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刑杀7.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主要是因为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B.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C.稳定社会秩序 D.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素质 8.下列名句属于道家思想的是

完整掌握历史基本概念历史学习更轻松

完整掌握历史基本概念历史学习更轻松 掌握历史概念,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入手。历史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的内部结构,它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 要素。历史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外部联系,它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与之相关事件(事物)的联系、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以华北事变这 个历史概念为例,概念的内涵是:1935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华北制造了一系列新的侵略事件,其中包括《何梅协定》和华北五省自治,对此,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妥协活动,主要有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等。概念的外延是:日本侵略者要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原因),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 洲国(目的)。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与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摆脱凡尔赛体系束缚,与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相呼应。利用了蒋介石围追堵截长征中的红军的有利时机(联系)。华北事变是日本扩大侵略的新步骤和危险信号(性质)。在这个例证中,同学们容易忽略内涵中国民政府的一系列的妥协活动这一要素,因而也就丢失了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一史实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举一反三,完整地掌握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分为史实性概念和理论性概念。史实性概念有大小之别,掌握上也有轻重缓急。(1)重大历史概念。一般指教材章(或节)的标题,它是教材知识线索的骨干支架。重大历史概念有一章(节)一个中心内容的,如西汉的盛衰、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几章合成一个中心内容的,如唐朝的历史由五章(第14~18章)叙述完成;还有一章(节)包含几个重大事件的,这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最为明显。(2)重点历史概念。指组成或与重大历史概念相联系的概念,一般指教材的子目录,还包括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如西汉的盛衰概念之下有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一系列重点历史概念。重大历史概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一艺术部谌寒 新一轮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部制订出新时期第一份独立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时代性,开始重视研究性学习,编写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等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解决国内高中课程存在的问题,全面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我国以往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的调研表明,有80%的教师、69.8%的学生认为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关注的课程目标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 2、课程结构上,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的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过去初中、高中历史课程实行螺旋式的结构,从编写教材来看,虽然教材的编者费尽心思力图解决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然而还是很难,这自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界早就有人

2015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

2015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一:英国 (一)经济概况 ①14——15世纪: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兴起。 ②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海外贸易、海外掠夺、圈地运动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④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成为债务国,英镑地位发生动摇。 ⑦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 经济发展特点 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②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 ③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④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 ⑤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二)英国的政治概况 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代表——莫尔、莎士比亚、培根 ②16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又出现清教徒运动。 ③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⑤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1949年加入北约,1986年加入欧共体 (三)英国殖民地统治兴衰 1、开始建立海上霸权的标志: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2、1607年,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8世纪中期在北美拥有13块殖民地; 3、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4、工业革命后积极对外扩张,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割占香港、据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入侵埃及;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其殖民地扩大到最大范围; (四)英国的对外政策 1、一贯奉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政策; 2、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和“光荣孤立”政策 3、对外结盟:反法联盟、三国协约、英日同盟、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欧洲联盟; 4、奉行反苏反共政策、干涉苏俄、对苏冷战; 5、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政策。 (五)英国的对外关系 ①16-20世纪坚持殖民扩张政策 ②对欧陆推行大陆势均政策<不结盟政策> ③17世纪加入殖民扩张行列 ④18世纪中期成为殖民帝国 ⑤18世纪末干涉法国革命(参加反法同盟) ⑥20世纪初争夺世界霸权,成为协约国核心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新课标高中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经典:英法美国别史专题复习线索

英国史专题复习 一、—世纪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从西班牙、葡萄牙等获得了原始资本。 、与西班牙争霸:年打败无敌舰队 二、—世纪中期——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确立:《权利法案》;内阁制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海上殖民活动。()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殖民压迫: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英国于年承认美国独立。 、科学文化: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三、世纪中后期——世纪年代: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经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政治:年英国议会改革 、对外侵略与争霸:()侵略: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的资本输出。()争霸:与拿破仑的战争;——年克里米亚战争 、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张自由主义,从此,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科学文化:略 四、世纪年代——二战:国际地位开始下降,“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经济地位动摇、殖民体系动摇 、世纪年代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核心主张是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对中国:参加瓜分中国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二战后,国际地位降低,追随美国 、经济: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世纪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融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浪潮。 、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进入世纪年代以来,所在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力量。 、中英关系发展:世纪中期,侵华的急先锋,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率先打开中国大门。世纪末,随着美德等国强有力竞争,英国在华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侵华主力参与瓜分中国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战后在华地位进一步下降。新中国建立后,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 英国史分类线索 一、经济 (一)经济发展的历程 、世纪~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海外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高中历史必修三高考题专题四

第1课三民主义 (2013·广东文综·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考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因而D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C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A错。 【答案】B (2011·重庆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而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项和D项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说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2008·海南单科·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

【解析】“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 【答案】C (2013·安徽文综·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 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现代文明国家最难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问题不严重,但要未雨绸缪,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故选C;中国工商业不发到,社会纠纷不多,但需要未雨绸缪,实行民生主义,解决这个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比较,排除B;材料最后一句虽然讲平均地权,但平均地权不等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而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只是为实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的第一步。排除D。 【答案】C (2012·海南单科卷·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高中历史 政治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政治板块主干历史概念汇集(李自斌) 1、分封制:为巩固西周统治,周王朝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周公、召公受封在鲁、燕,功臣姜子牙受封在齐,商朝旧贵族微子受封在宋。该臸度有利稳定当时的政治臺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此臸度与宗法臸紧密结合,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有些文献用“封建臸”指代这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臸度。 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臸度。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也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这样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按照血缘的亲疏关系决定等级宗法关系。该臸度强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有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政治权力、土地的再分配,维护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此臸度在很长时间很大范围影响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 3、汉承秦制:指的是秦朝灭亡后建立的汉王朝继承了前朝的一系列臸度。因为秦朝完成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开创性确立一系列臸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多民族专臸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在秦朝继承上沿袭了专臸主义中央集权臸度(皇帝臸、丞相为中心的官臸等)、郡县臸、选官监察臸及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政策,并在此调整。体现了秦朝的开创性和汉朝的延续性,符合文明传承的特点。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臸度的核心内容。法家思想是思想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确立,两汉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逐渐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空前强化。始终贯彻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或君主)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或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削弱。这种臸度对维护国家民族统一、调节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生产始终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越是到封建社会后期消极面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5、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臸的瓦解,一些诸侯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划分形式。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臸作为中央控臸地方的臸度。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长官叫郡守,县隶属郡,长官县令(长),同级少数民族设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地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这样形成垂直管理,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建立了官僚政治,改变了分土建邦的分封臸的贵族政治,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的主要一环。此臸度是地方行政臸度划时代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维护国家统一,历朝沿袭,到元朝时被行省臸度进一步完善。 6、丞相制:“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帝王的政治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宰相是泛称,丞相是官职。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开始设立的臸度,丞相是三公之一,百官之首,有利于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保证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行,但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相权一旦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的弊端。所以该臸度历朝官职名称、人数多有变化,权力多有调整,西汉武帝的设立中朝、隋唐的三省、宋朝的一正三副分权,发展到明朝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至此1600年的丞相臸度结束。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其兴废反映君主专臸的不断加强。 7、唐朝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尚书省设吏(升迁考察)、户(户籍赋税)、礼(内外礼仪科举考试)、兵(兵器军队)、刑(刑罚处臵)、工(工程水利)六部,三省的执行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臸,有利君主专臸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臸度的重大创造。 8、中国古代选官制演变:中国古代选官臸度演进大体经历了先秦的世官臸(贵族世代继承)、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察举臸(官吏察访推荐中央任命)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臸(分科考试选官),反映选官由血缘到推荐德性才能再到公平考试选拔的标准变化,体现官吏的任免越来越集中到中央皇帝手中,是专臸主义中央集权的体现,也体现统治集团治国理政水平素质的提高。 9、科举制:开创于隋朝、形成于唐朝的选官臸度,以后历朝沿用。是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有利社会重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加强了专臸主义中央集权,后历朝调整,日趋完善,明朝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专臸的工具,晚清政府1905年废除。 10、元朝行省制:元代确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臸度。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使中书省权力,受中央节臸,重大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没有中央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臸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而且还有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此外中央通过御史台进行监督,通过省官互迁加以控臸。元后,我国依然沿用行省设臵,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秦代以来郡县臸的发展和完善。 11、明朝内阁制:明朝废丞相后虽然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但是政务繁多的弊端显出,为此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臸,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明宣宗时内阁已有票拟权,到了明神宗时六部全归内阁,由内阁首辅负责,反映内阁官员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如张居正)。此臸度是君主专臸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中央正式机构,始终没有法定地位,皇帝也通过司礼太监加以牵臸,避免威胁皇权,所以也是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12、清朝军机处:为了适应西北军务需要,清朝雍正开始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由单纯军务处理逐渐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该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主要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参与机要,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秉承旨意,是君主专臸臸度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标志着皇权空前加强。 13、西南土司制: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元代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地方长官,称谓土司,允许世袭,但要忠于朝廷,缴纳贡赋。由于土司世袭,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从明代开始改土归流,雍正时大规模推行,到乾隆基本完成,改为流官统治,至此西南土司臸度结束。反映了中央政权对西南地区集权的加强和有效管辖。 14、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竞争阶段对亚非拉地区主要采取倾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的方式,称谓商品输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主要采取开设工厂、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更高级的方式对亚非拉地区掠夺,称谓资本输出。在近代中国甲午战争以前,西方列强主要采取商品输出,也有资本输出,甲午战争后主要采取资本输出,也没放弃商品输出。反映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的不同的经济掠夺方式。 15、门户开放:19世纪末,以德国率先,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来晚了,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同时考虑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开放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缓解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的新阶段,不再追随欧洲列强,更加积极谋求侵略中国的霸主地位。以后又多次提出,随着日本侵略东北建立满洲傀儡政权,该政策不复存在。 16、《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随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臸定并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执行的革命纲领,主要涉及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企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臸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违背社会发展的潮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该纲领可以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但是却不能调动生产的积极性,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国共二次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统一战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该战线的正式建立,它保证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8、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臶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组织军队主要在正面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进攻,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消耗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粉粹了日本速战灭亡中国的计划,但未能阻止有优势敌人的进攻,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共产党则主要挺进敌后,开辟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方,牵臸和打击日军,形成敌后战场,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特别是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发展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二者遥相呼应,相互配合,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好转。19、新政和预备立宪:20世纪初,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迫于内外压力,晚清政府1901年宣布新政,采取奖励实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编练新军等措施;1906-1911年有逐步推进“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最后产生的内阁以满族为主,完全是皇族内阁,一场企图维护专臸的骗局,举国失望,故没能挽救统治,辛亥革命的爆发宣告事实结束。但是客观上有利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中国近代化。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为了限臸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臸度,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臸定的此法案。约法规定强调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臸;规定自由平等原则,否定封建等级;体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臸。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臸臸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也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成果。 21、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期间,以国共一次合作为基础,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反帝反封的寻求国家统一的的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该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2、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臸度。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有力的巩固了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农民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就保证了民主革命的胜利”的具体实施,与解放战争的“土地改革”相区别。 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进一步推广到更多解放区,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臸,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臸,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至此在全国范围基本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臸。 23、《共同纲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纲领文献,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臸定了一系列内外方针政策,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臸定宣告结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24、七届二中全会: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解放战争唯一的一次全会。毛泽东做了政治报告,指出党的工作现在起必须从乡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立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

高中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

高中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 高中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从现代化的视角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内容) 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840——1949年)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1、表现: (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 近代工业。(2)政治上: 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3)思想文 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了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2、原因:外部西方侵略的刺激和内部先进人士的抗争、探索。3、水平:近代化的领域主要在经济方面,是物质层面的近代化。,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 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 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

元到多元的转变。4、主角:地主阶级洋务派5、结局:没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1、表现: (1)经济现代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2)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从清政府来看,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3)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 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 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 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5页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 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4)文化领域现代化: 教育:新式学堂兴办、科举制废除。文学革命等。2、水平:由物质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和

方案-新课标要求树立历史教学新理念(1)

新课标要求树立历史教学新理念(1) '\r\n 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学历史教学将发生多方面的转变。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从学科本位到综合取向、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三个变化,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主动构建综合能力。现分述如下。 一、建构主义的历史教学 建构主义作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在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上都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建构主义学和教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虽然来自学习者个体内部通过新旧而建构,但这种内部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学习群体中,通过合作学习、对话协商而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加强学生与学习同伴的对话、合作、互动,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将使历史教学面临四个方面的变化:教学环境的简单化、教学任务的低级化向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学任务的高级化转变;学生学习过程由被动的反应过程向自主探究的生成过程转变;教学的 形式从“个体学习” 向“合作学习”转变;历史教学的评价内容、方法和功能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在以多媒体 和 通讯为主要认知工具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将发生很大改观,学生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能力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 只有在建构主义指导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在对历史事件分解的基础上, 各自的生活实际,用各自不同的表述方式去认识历史事物多重的表面现象。在这种对话、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共享别人的经验,最终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进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对事物完整性的认识。 二、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 当前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趋势日益明显,要使学生具备综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相互渗透的综合取向原则。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挖掘,这种“深挖洞”的教学方式固然使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更加透彻深入,但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样,我们不可能把有限的时间过多用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在学科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步伐也加快了,义务教育阶段综合课程已经全面铺开,“3+综合”的高考科目改革也有几年。因而,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深挖洞”式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广积粮”。综合取向的历史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联系、不同事物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事物完整性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