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电实验期末考试--沥血之作!浙江大学

模电实验期末考试--沥血之作!浙江大学

模电实验期末考试--沥血之作!浙江大学
模电实验期末考试--沥血之作!浙江大学

模电实验

填空题:

1.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判断

饱和失真;通过示波器在输出端观察,会出现底部削平的波形,一般原因通常都是,静态工作点设置的太高,需要增大Rb或者减小Rc

截止失真;通过示波器在输出端观察,会出现顶部削平的波形,一般原因通常都是,静态工作点设置的太低,需要增大基极电源VBB

2.Vsin各个参数及AC,DC的意义及作用范围

VOFF偏置电压VAMPL峰值电压FREQ频率AC DC

3.实物三极管的三个引脚分别对应三极管bce哪端。

4.信号发生器的同步输出端输出的是什么类型波

用于输出矩形脉冲

简答题:

1.如何测量二极管导通电阻

黑正红负

2.“AUTO”触发和“NORM”触发的区别,并举一例其应用

AUTO档:此档会自动侦测出触发源讯号的峰对峰值(Peak-to-Peak),并将Trigger Level的可调范围限制在此数值内。换句话说,拨到P-P AUTO档,不管Trigger Level 如何调整,示波器都可以触发到该讯号,而Trigger Level最高可调到触发源的波峰值,最低可调到波谷值。

NORM档:使用此档时,需要使用者手调Trigger Level,直到Trigger Level落入波形范围内,示波器才会触发显示波形。此时Trigger Level的可调范围相当於示波器萤光幕范围。

①在“自动”方式下,当“电平”旋钮置于触发范围之外或无触发信号时,触发

电路自动发生扫描。但当扫描频率低于50 Hz时,将停止扫描(此时应采

用“常态”触发)。

②②在“常态”方式下,从直流到各种频率的信号都能触发,但无触发信号时

扫描将停止。

3.如何测量共射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在输出端加接额定负载(8Ω功率电阻),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

入、输出信号,当输出波形刚好不出现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

。此时的输入电压就是最大输入灵敏度Vimax

4.如何仿真三极管输出端的伏安特性曲线

添加IC(Q1)V(Q1:c)

5.在比例或积分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端为0,输出端不为0(远大于0),原因是什么

(至少两个)及解决方法

直流信号无法完全消除。集成运放也不是理想的,温漂现象,

解决方法:采用电容滞后补偿:在放大电路中选择时间常数最大的回路内对地并接小电容C,这样当相移处于180度时,其高频放大倍数幅值下降到0以下

6.什么是噪声电压,怎么测,测出来的值一般是多少

实际电网中存在负载不平衡、设备开和关瞬间的电涌波、电路负载变化时电压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导致理想波形产生变形,而不是完美原始波形。叠加在原始波形上的各种被合成的无规则电压就是噪音电压。

用示波器测量噪声电压示波器的频带宽度很宽时,可以用来测量噪声电压,使用极其方便,尤其适合于测量噪声压的峰峰值。测量时,将被测噪声信号通过AC耦合方式送入示波器的垂直通道,将示波器的垂直灵敏度置于合适档位,将扫描速度置较低档,在荧光屏上即可看到一条水平移动的垂直亮线,这条亮线垂直方向的长度乘以示波器的垂直电压灵敏度就是被测噪声电压的峰峰值UPP,则噪声电压的有效值为U=(1/6)UPP。

30mv左右

7.扩音器前置放大电路中C1,C2的作用,放大倍数公式的推导(前置放大)

隔直流消振

操作题:

1.利用信号发生源同时输出一个三角波一个方波。然后把这两个波调成所给图示的样

子。。

2.设计一个增益为11的同相放大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电压传输曲线(曲线要调成

图示所给的样子)

附:

丽萨如图放大倍数的极限

PSPICE仿真如何求放大增益大小?添加输入输出轨迹,直接在图上读出

浙江大学2005-2006学年冬季学期《物理化学(乙)》课程期末考试试卷1

浙江大学2005-2006学年冬季学期 《物理化学(乙)》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___计算器 _入场 考试时间:2006年1月11日,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 ___ __学号:专业: 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V1自由膨胀到V2后,其ΔU 0; ΔA(或ΔF)0(请选择填入>、<、=、不确定)。 2.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逊系数μJ-T0(请选择>、<、=、不确定)。 3.如果要确定一个“组成和总量都已知的均相多组分体系”的状态,我们至少还 必须知道该体系的其它个独立状态变量。 4.当隔离体系中发生某种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后,该体系的ΔU 0(请 选择>、<、=、不确定)。 5.在恒温条件下,对理想气体进行恒压压缩时,该过程的体系熵变ΔS体系0, ΔS体系+ΔS环境0(请选择填入>、<、=、不确定)。 6.以汞作为工作物质的可逆卡诺热机的热机效率为以理想气体作为工作物质的 可逆卡诺热机的热机效率的%。 7.零下5℃的过冷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冰时,该过程的体系熵变ΔS 0(请 选择填入>、<、=、不确定)。 8.已知某二元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如果以x B →0,γ B =1为标准态时, 其活度系数是(请选择填入:>1、<1、=1、不确定)。 9.当反应体系的总压一定时,加入惰性气体有利于气体物质的量的反应。

(请选择填入: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10.I2(g)溶于互不相溶的水和CCl4(l)中并达到平衡,则该体系的组分数C= ;自由度数F=。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已知H2临界温度t c= -239.9°C, 临界压力p c = 1.297×103 kPa。现有一氢气钢瓶, 在298 K时瓶中H2的压力为98.0×103 kPa,则H2的状态一定是 (a)气态(b) 液态(c) 气-液两相平衡(d)无法确定 2. 在一个绝热良好、抽成真空的容器中,灌满压力为101.325 kPa、温度为373 K 的纯水(容器内无气体存在),此时水的饱和蒸气压p*(H2O) (a) > 101.325 kPa (b) < 101.325 kPa (c)= 101.325 kPa (d)无法确定 3. 被绝热材料包围的房间内放有一电冰箱,将电冰箱门打开的同时向电冰箱供给 电能而使其运行。室内的温度将( ). (a) 逐渐降低(b) 逐渐升高(c) 不变(d)无法确定 4. 在温度为T、压强为100 kPa时,反应(1) A = 2B,反应(2) 2A = C及反应(3) C = 4B的标准摩尔焓分别为?r H m?(1)、?r H m?(2)及?r H m?(3),则?r H m?(3)等于 (a) 2?r H m?(1) + ?r H m?(2) (b) ?r H m?(2)-2?r H m?(1) (c) ?r H m?(2) + ?r H m?(1) (d) 2?r H m?(1)-?r H m?(2) 5. 一定量的某真实气体,经节流膨胀后使系统的温度下降,p、V之积变大,此过 程的Q( );?H ( ); ?U( ); ?S( )。 (a)Q=0, ?H =0, ?U<0, ?S>0 (b) Q=0, ?H =0, ?U=0, ?S>0 (c) Q<0, ?H =0, ?U<0, ?S>0 (d) Q=0, ?H =0, ?U=0, ?S=0 6. 在273 K、100 kPa下,过冷的液态苯凝结成固态苯,则此过程的 (a) ?S(系) > 0 (b) ?S(环) < 0 (c)?S(系) + ?S(环) > 0 (d) ?S(系) + ?S(环) < 0 7. 在300K下,一个抽真空的容器中放入过量的A(s), 发生下列反应: A(s) B(s) + 3D(g) 达到平衡时D(g)的压力p D* = 1.02 kPa。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为 (a) 1.02 (b) 1.061×10-6 (c) 1.04×10-4(d) 3.06 8. 已知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三墩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一阶RC 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实验类型:探究类同组学生姓名: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三、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参数计算(3.1 总体设计、3.2 各功能电路设计与计算、3.3完整的实验电路……)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步骤与过程 六、实验调试、实验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果和分析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一阶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过程。 2、研究一阶RC 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RC 电路的响应。 4、从响应曲线中求RC 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实验理论基础 1、一阶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 零输入响应: 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电路初始状态不为零,输入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实际上是电容器C 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 放电过程。) 在图1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a ,使电容C 的初始电压值0)0(U u c =-,再将开关K 转到位置b 。 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方程是 图1 ) 0(0≥=+t dt du RC u C C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式中τ=RC 为时间常数,其物理意义 是衰减到1/e (36.8%))0(u c 所需要的时间,反映了电路过渡过程的快慢程度。τ图2 图2 2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过程) 所谓零状态响应是指初始状态为零,而输入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RC 关K 可以得出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式中τ=RC 为时间常数,其物理意义是由初始值上升至稳态值与初始值差值的63.2%处所需要的时间。同样可以从响应曲线中求出τ,如图3。 ) 0()0()(0≥-=-=- - - t e R U R e u t i t RC t C C τ ) (u t C ) 0()0()(0≥==- --t e U e u t u t RC t C C τ ()(0) t t S S RC C U U i t e e t R R τ--==≥()11(0) t t RC C S S u t U e U e t τ --????=-=-≥ ? ?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模电习题及答案1

诚信应考 考出水平 考出风格 浙大城市学院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开课单位:信电分院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年 月 日;所需时间:120分钟 题 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得分 总得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人签名 **************************************************************************** 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半导体器件中有二种载流子,分别是 自由电子 和 空穴 ; 掺杂半导体可分为P 型和N 型两种,其中对于N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 自由电子 ,它由本征半导体掺入 五 价元素形成。 2. 双极型晶体管是由两个PN 结紧密排列组成的,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即 NPN 和 PNP 。双极型晶体管的工作模式可分为放大模式、饱和模式与截止模式,它由晶体管的PN 结偏置决定。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模式时,要求晶体管的发射结 正向 偏置,集电结 反向 偏置。 3. 场效应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GS D v i ~如图1-3所示。试问①号曲线对应为何种类型的场效应晶体管 N 沟道耗尽型MOSFET ,它对应的开启(阈值)电压()th G S V = -1V 。②号曲线对应为何种类型的场效应晶体管 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它对应的电流DSS I = 2mA 。(注:DSS I 为()off G S G D G S V V V ==且0时的漏极电流) 。 4. 图1-4为某多级放大电路,其中各级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 阻抗如图中所示,则多级放大器的总增益i o V v v A = = A V1A V2A V3 ,输入阻抗i R = R i1 ,输出阻抗o R = R o3 。多级放大电路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0 1 1 -1 ① 2 2 3 D / 图 1-3 mA i D /V v GS /②

浙江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未饱和湿空气经历绝热加湿过程,其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如何变化 2、定压、定温、绝热和定容四种典型的热力过程,其多变指数的值分别是多少 3、画出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和?T-s?图,并写出其用循环增压比表示的热效率公式。(假设工质为理想气体,比热取定值) 4、反映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混合加热循环特性的设计参数有哪几个写出其定义式。 5、住宅用空调机当夏天环境温度升高时,其制冷系数和耗功量如何变化 6、为什么在湿蒸汽区域进行的绝热节流过程总是呈现节流冷效应 二、计算题(共?70?分) 1?.(?18?分)?3kmol?温度?t?1?=?100 ℃的氮气流与?1kmol?温度?t?2?=?20 ℃的空气流在管道中绝热混合。已知混合前空气的摩尔分数为:?x?N 2 ?=?0.79?、?x?O2=?0.21?,若混合前后氮气、空气和混合物的压力都相 等,试求: (1)?混合后气体的温度; (2)?混合气体中?N 2?和?O?2?的摩尔分数; (3)?对应于?1kmol?的混合气产物,混合过程的熵增。

设摩尔热容为定值:?C?p,m,N2=?29.08kJ/?(?kmol·K?)、?C?p,m?,O2=29.34kJ/?(?kmol·K?)、?R?=?8.314kJ/?(?kmol·K?) 2?.(?17?分)空气初态为?p?1=?0.4MPa?、?T?1?=?450K?,初速忽略不计。经一喷管绝热可逆膨胀到?p?2=?0.1MPa?。若空气的?Rg?=?0.287 kJ/ (kg·K)?;?c?p=?1.005 kJ/ (kg·K)?;?γ?=?c?p?/?c?v?=?1.4?; ?=0.528?;试求: 临界压力比?ν cr (1)在设计时应选用什么形状的喷管为什么 (2)喷管出口截面上空气的流速?C?f2?、温度?T?2?和马赫数?Ma?2; (3)若通过喷管的空气质量流量为?q?m?=?1kg/s?,求:喷管出口截面积和临界截面积。 3?.(?15?分)活塞式压气机每秒钟从大气环境中吸入?p?1=?0.1MPa?、?t1=?17 ℃的空气?0.1m 3?,绝热压缩到?p?2=?0.4MPa?后送入储气罐。若该压气机的绝热效率?η?c,s?=0.9?,空气的?Rg?=?0.287k J/ (kg·K)?;?c?p?=?1.005 kJ/ (kg·K);?γ?=?c?p?/?c?v?=?1.4?;试求: (1)?压气机出口的空气温度; (2)?拖动压气机所需的功率; (3)?因摩擦引起的每秒钟的熵产。 4.(?20?分)一单级抽汽回热循环如图?1所示,水蒸气进入汽轮机的状态参数为5MPa、450℃,在10kPa下排入冷凝器。水蒸气在0.45MPa压力下抽出,送入混合式给水加热器加热给水。给水离开加热器的温度为抽

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的通知 各学院: 现将《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 二OO六年十一月十 六日 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研究结果的文字记录和总结,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规范我校本科实验报告的格式、评阅、收集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实验报告的管理规范 (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按照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原则上每个实验项目提 交一份实验报告。 2.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交实验教师批改。 3.实验报告第一页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书写(可用A4纸下载打印学校统一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附页可用A4纸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实验数据必须真实、有效,曲线要画在座标纸上,线路图要整齐、清楚(不得徒手画)。电子版的实验报告也要统一

采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 (二)对实验教师的要求 1.实验报告批改要有签名,打分,原则上要求有评语。 2.对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数量和质量要作书面记录,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见附件1)中,并按一定比例(独立设课的实验报告一般为10-15%),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内。每学期装订成册时附在封面后第一页。 3.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对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如学生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报告总次数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 4.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收齐并装订成册(装订顺序由实验教师自行决定)。装订线在左侧,第一页加订实验报告封皮(封皮按学生装订见附件2,按课程装订见附件3)。实验报告可根据课程性质提交电子版,但需要有教师的批改记录,并将电子版汇总后刻录在一张光盘上,加上封面。 (三)对管理部门的要求 1.课程结束后,由各学院负责本科教学管理的科室负责督促收齐各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 2.由各学院确定具体实验室负责保管相应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 3.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对实验报告进行不定期抽

浙江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题

管理学院本科生《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授权的表述正确的是(D) A授权相当于代理职务B授权是部门划分产生的 C授权是分权的延伸 D授权是上级在一定条件下委授给下属的自主权 2、控制工作的关键步骤是(B) A制定计划B拟定标准C衡量成就D纠正偏差 3、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B) A信息系统管理员B高层管理者C一线员工D主管人员 4、进行了霍桑试验并导致人际关系学说问世的管理学家是(D) A罗伯特·欧文B亨利·法约尔C泰罗D梅奥 5、战略决策的特点是(D) A非常规性、风险性、进行的难度大B非常规性C风险性、全局性、进行的难度大 D非常规性、全局性、进行的难度大 6、领导工作的领导者(A) A为实现本群体目标尔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各种活动 B为实现其领导目标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 C 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的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 D对被领导者施加各种影响的所有活动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是(C)

A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的因素 B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的因素 C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感觉的因素 D哪些使人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的因素 8、授权的基本过程是(C) A规定职责、授予权力、进行监控、兑现奖惩 B分派任务、授予权力、规定奖惩、确立监控权 C分派任务、授予权力、明确责任、确立监控权 D规定职责、授予权力、确立监控权、兑现奖惩 9、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直接监督下属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A) A厂长 B总经理C领班D车间主任 10、控制工作中,评估和分析偏差信息时,首先要:(C) A判别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B判别偏差产生的严重程度 C找出偏差产生的确切位置D找出偏差产生的责任人 11、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对正式组织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对于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的最主要表现在:(D) A增强其成员的群体意识B加强对其成员的行为规范 C促进群体成员意见的一致D更好地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要 12、一个组织结构呈金字塔状的企业内,对于其上层管理的描述(与中层管理相比),哪? 项是恰当的:(C) A管理难度与管理幅度都较小B管理难度较小,但管理幅度较大 C管理难度较大,但管理幅度较小D管理难度与管理幅度都较大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老师:李雷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介电材料电学性能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13组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低损耗介电材料在微波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介质谐振法的测试原理; 3、掌握利用介质谐振法测试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波指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在通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微波介质材料指适用于微波频段的低损耗(通常在10-3数量级以下)、温度稳定型电介质材料(通常为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微波介质谐振器、振荡器、滤波器、双工器、微波电容器及微波基板等,是移动通讯、卫星通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蓝牙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等现代微波通讯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对于工作于较低频率下的介电材料,一般用介电常数?r、介电损耗tanδ及介电性能的温度依赖性表征其介电性能。而对工作于微波频段的损耗介质材料,相对应的三个基本参数及其要求则为:合适的介电常数?r、高Qf值及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其中。当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以 满足器件小型化的需要;而当其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由于微波在基板中传播的速

度,为了减小微波电路中的延迟,介质材料应具有尽可能低的介电常数?r。Qf值定义为品质因子Q(介电损耗tanδ的倒数)与频率的f的乘积,单位为GHz。高Qf值对应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的良好频率选择性及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的低信号衰减。一般认为,低损耗材料在微波频段的Qf值为不随频率变化的常数。低损耗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其谐振频率f 通常随温度线性变化,故用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表征其温度稳定性,定义为,单位为ppm/, 其中T 2和T 1 表示两个测试温度。本实验课中只涉及介电常数?r及Qf值的测试。 在测试频率较低、试样尺寸远小于电磁波波长时(如1MHz以下),可以把片状 介质材料两端面镀上金属电极、构成平板电容器,直接用LCR仪或阻抗分析仪测试其介电性能。但当频率升至微波频段时,试样尺寸已可与电磁波波长相比拟,以上方法不再适用。 对于低损耗介质材料,其微波介电性能需用网络分析仪及介质谐振法进行测试。网络分析仪通常有两个端口,均可发射和接受微波信号,其测试参数为S参数,定义为接收与发射信号电压的比值,为模在0-1间的复数。S参数常用对数形式表示,定义为20loge∣S∣,取值在-∞ ~0之间,单位为dB。由S参数的定义知:两端口网络分析仪中共有四个S参数:S11,S21,S12,S22,其中第一、二个下标分别表示接收及发射端口。圆柱形金属空腔即为最简单的微波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空腔的尺寸及金属内壁的表面电导率决定。用低损耗介质材料部分填充 金属腔,即构成介质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试样的尺寸、介电性能(?r、Qf值)及金属腔的性质(尺寸及表面电导率)共同决定。因此,通过测试介 质谐振器谢振峰的性质(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即可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出待测试样的?r及Qf值。 三、测试步骤 1)将试样尺寸及估计的介电常数输入至程序,计算介质谐振器大致的谐振频率范围。 2)在估计的频率范围内找到谐振峰(对应于S21)参数的最大值。 3)将谐振频率处的S21参数调至-40dB以下,记录谐振频率f 及3dB带宽△f。

浙江大学模电答案

第5章习题 5-1常用的电流源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出几个电流源应用的实例。 5-2描述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说明其对巩膜信号的抑制及对差模信号放大作用? 5-3长尾式差分放大器的拖尾电阻有何作用?如改变其大小,则差分放大器的性能如何变化? 5-4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中的电流源有何作用? 5-5 对比差分放大器和单管共射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得到哪些异共同点? 5-6 常用哪些指标来表征差分放大器的性能?试推导其表达式。 5-7 多级放大器之间有几种常用的偶合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5-8 多级放大器分析计算的一般步骤?多级放大器有哪描述其特点的指标? 5-9 通常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5-10判断题 (1)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Q 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2)共模信号都是直流信号,差模信号都是交流信号。 (3)对于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在差模交流通路中,发射极电阻Re 一概可视为短路。 (4)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情况时,只要发射极电阻Re 足够大,则Re 可视为开路。 (5)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要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不论是双端输出还是单端输出,其输出电压值均与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差值成正比,而与两个输入端电压本身的大小无关。 (6)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5-11填空题1 (1)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2)在相同的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这是由于。 (3)差动放大电路是为了而设置的,它主要通过 来实现。 (4)在长尾式差动电路中,R e的主要作用是。

浙江大学模电实验三极管共射放大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楼珍丽成绩: 实验名称: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原理图: Rb120.642k Rb212k Rc 1k Re 750 RL 1k C122u C222u Ce 100u v 1 15Vdc out V2 FREQ = 1k VAMPL = 10mv VOFF = 0AC = 1v Q1 Q2N3904 in Vdc Vdc

四、实验须知: 五、实验步骤: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 (理论估算时β=100~200,r bb'=200Ω,K1:): V CC =15V 2. 测量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v : 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波形: (CH1-Vs ;CH2-Vo ) V BQ (V) V BEQ (V) V CEQ (V) I CQ (mA) 理论估算值 5.24 0.713 4.473 6 测量值 5.12 0.59 4.47 6 测试条件 实测值(有效值) 理论值 V s (mV ) V i (mV ) V o (V ) A v A v R L =∞ 9.89 10 1.87 187 149 R L =1k Ω 9.78 10 0.955 95.5 76.5

3.测量输入电阻R i (R L=1 kΩ): 输入电阻(实测值)理论值 V s (mV) V i(mV) R i(kΩ) R i(kΩ) 50 9.2 1.15 0.975 4.测量输出电阻R o: 输出电阻(实测值)理论值 V o’(V) V o(V) R o(kΩ) R o(kΩ) 1.87 0.955 0.958 0.948 5.测量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R L=∞):

浙江大学《日语Ⅰ》课程期末考试答题纸B卷

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秋冬学期 《日语Ⅰ》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 开课学院:外语学院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圆珠笔或钢笔入场 考试时间:2007年1月所需时间:120分钟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の言葉はどう読みますか。abcdから一番いいものを一つ選びなさい。(15点) 11四月2一日の午後3友達と4有名な5美術館へ行きました。1四月aごがつbしがつcよがつdよんがつ 2一日aいちにちbいちじつcちいたちdついたち 3友達aともたちbともだちcどもたちdどもだち 4有名aゆうめbゆうめいcゆめdゆめい 5美術館aびじゆかんbびじゅかんcびじゅっかんdびじゅつか

ん 26古い7建物の8隣に9新しい10郵便局があります。 6古いaくるいbくろいcふるいdふろい 7建物aけんぶつbけんものcたてものdたでもの 8隣aそばbそぼcとなりdどなり 9新しいaあたなしいbあたらしいcあだなしいdあだらしい10郵便局aゆうびんきょくbゆうべんきょく cゆびんきょくdゆべんきょく 3日本のテレビは野球の11番組が12多いです。 11番組aばんくみbばんぐみcぼんくみdぼんぐみ 12多いaおういbおうきいcおおいdおおきい 413先週14お父さんから15手紙をもらいました。 13先週aせんしゅbせんしゅうcせんしょdせんしょう 14お父さんaおかあさんbおじいさんcおとうさんdおばあさん 15手紙aしゅしbてかみcてがみdでがみ 二の言葉はどう書きますか?abcdから一番いいものを一つ選びなさい。(10点) 116あには17みせで18わいしゃつと19ねくたいをかいました。16あにa兄b姉c妹d弟 17みせa駅b庭c町d店 18わいしゃつaウイシャツbウイシヤツcワイシャツdワイシヤツ

浙大模电2篇3章习题解答

第二篇 第3章习题 题2.3.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2.3.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问: (1) T 1、T 2和R REF 组成什么电路? (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2.3.1 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I C2与参考电流I REF 相同,REF BE CC REF C R V V I I -= =2 题2.3.2 在图题2.3.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 =80,r be =2 k Ω。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 A 。 图题 2.3.2 解:(1) 该电路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所以差模输入电阻:

1.4)05.02(2)(2=+?=+=e be i R r R k Ω 差模输出电阻为:R o =2R c =10 k Ω (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66 05 .0812580)1(-=?+?- =β++β-=e be c vd R r R A 题2.3.3 在图题2.3.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 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 图题2.3.3 解:(1) 求静态工作点: mA 56.010 2101/107122)1/(1=?+-= +β+-= e b BE EE CQ R R V V I V 7.07.010100 56.01-≈-?- =--=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 若将R c1短路,则 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 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三墩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实验类型:探究类同组学生姓名:__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三、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参数计算(3.1 总体设计、3.2 各功能电路设计与计算、 3.3完整的实验电路……) 六、实验调试、实验数据记录七、实验结果和分析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过程。 2、研究一阶RC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RC电路的响应。 4、从响应曲线中求RC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实验理论基础 1、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 零输入响应:

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电路初始状态不为零,输入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实际 上是 电容器C 的 初始电压经电阻R 放电过程。) 在图1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a ,使电容C 的初始电压值0)0(U u c =-,再将开关K 转到位置b 。 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方程是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衰减到1/e (36.8%))0(u c 所需要的 式中τ=RC 为时间常数,其物理意义是 时间,反映了电路过渡过程的快慢程度。τ越大,暂态响应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即过渡过程的时间越长;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时间常数可以通过相 应的衰减曲线来反应,如图2。由于经过5τ时间后,已经衰减到初态的1%以 下,可以认为经过5τ时间,电容已经放电完毕。 图2 2、一阶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过程) 所谓零状态响应是指初始状态为零,而输入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一阶RC 电路在阶跃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实际上就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 向C 充电的过程。在图1所示的一阶电路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b ,当t = 0时,将开关K 转到位置a 。 电容器开始充电,充电方程为 图1 ) 0(0≥=+t dt du RC u C C ) 0()0()(0≥- =- =---t e R U R e u t i t RC t C C τ ) (u t C )0()0()(0≥==- - -t e U e u t u t RC t C C τ )(u t C 装 订

浙大模电2篇4章习题解答

第二篇第4章习题 题2.4.1怎样分析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如何判断正、负反馈;动态、静态反馈(交、直流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并联反馈? 解:根据电路中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信号通路,可判断是否存在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可以判断正、负反馈:若反馈信号的引入使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增大,则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在静态条件下(v i=0)将电路画成直流通路,假设因外界条件(如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静态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量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静态反馈。当v i加入后,将电路画成交流通路,假定因电路参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动态反馈。 利用反证法可判断电压、电流反馈。假设负载短路后,使输出电压为零,若此时反馈量也随之为零,则是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不为零),则为电流反馈。 在大多数电路中(不讨论个别例外),若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到放大电路的二个输入端上,则为串联反馈,此时输入量(电压信号)和反馈量(电压信号)是串联连接的;反馈电量(电流量)和输入电量(电流量)若加到同一输入端上,则为并联反馈。 题2.4.2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在什么条件下其效果相同,什么条件下效果不同? 解:在负载不变的条件下,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效果相同;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则二者效果不同,如电压负反馈将使输出电压恒定,但此时电流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题2.4.3在图题2.4.3所示的各种放大电路中,试按动态反馈分析: (1)各电路分别属于哪种反馈类型?(正/负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联/并联反馈)。 (2)各个反馈电路的效果是稳定电路中的哪个输出量?(说明是电流,还是电压)。 (3)若要求将图(f)改接为电压并联负反馈,试画出电路图(不增减元件)。 (a)(b)(c)

浙江大学模电答案

第三章 三极管放大电路基础习题解答 3.1 对于典型的晶体管,其β值范围一般为150~50,试求其对应的α值范围。 解:因为β β α+= 1,当β值范围为150~50,α值的范围为0.98~0.993。 3.2 如果两个晶体管的参数α分别为0.99和0.98,则两个晶体管的β分别为多少?若其集电极的电流为mA 10,则对应的基极电流分别为多少? 解:因为α α β-= 1,C B I I β 1 = 。当99.0=α时,100=β,mA I B 1.0=;当98 .0=α时,50=β,mA I B 2.0=。 3.3 对于一个晶体管,若其基极电流为A μ5.7,集电极电流为A μ940,试问晶体管的β和α分别为多少? 解:33.1255.7940=== B C I I β, 992.033 .125133 .1251=+=+=ββα 3.4 对于一个PNP 型晶体管,当集电极电流为mA 1,其发射结电压V v EB 8.0=。试问,当集电极电流分别为mA 10、A 5时,对应的发射结电压EB v 分别为多少? 解:因为T BE V V S C e I I =,则有???? ??=S C T BE I I V V ln ,因此有??? ? ??=S C T BE I I V V 11ln 。所以有??? ? ??=-C C T BE BE I I V V V 11ln 若令 mA I C 101=时,V I I V V V C C T BE BE 06.0110ln 26ln 11=??? ???=? ?? ? ??=-,则 V V V BE BE 86.006.08.006.01=+=+= 若令 A I C 51=时,V I I V V V C C T BE BE 22.015000ln 26ln 11=??? ???=??? ? ??=-,则 V V V BE BE 02.122.08.022.01=+=+=。 3.5 在图P3.5所示的电路中,假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模式,并且晶体管的β为无限大,试确定各图中所对应标注的电压、电流值。

浙江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题

浙江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题

管理学院本科生《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授权的表述正确的是(D) A授权相当于代理职务B授权是部门划分产生的 C授权是分权的延伸D授权是上级在一定条件下委授给下属的自主权 2、控制工作的关键步骤是(B) A制定计划 B拟定标准C衡量成就D纠正偏差 3、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 负有责任的人是(B)

A信息系统管理员B高层管理者C一线员工D主管人员 4、进行了霍桑试验并导致人际关系学说问世的管理学家是(D) A罗伯特·欧文B亨利·法约尔C泰罗D梅奥 5、战略决策的特点是(D) A非常规性、风险性、进行的难度大B非常规性C风险性、全局性、进行的难度大 D非常规性、全局性、进行的难度大 6、领导工作的领导者(A) A为实现本群体目标尔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各种活动 B为实现其领导目标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

C 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的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 D对被领导者施加各种影响的所有活动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是(C) A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的因素 B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的因素 C那些使人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感觉的因素 D哪些使人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的因素 8、授权的基本过程是(C)

A规定职责、授予权力、进行监控、兑现奖惩 B分派任务、授予权力、规定奖惩、确立监控权C分派任务、授予权力、明确责任、确立监控权D规定职责、授予权力、确立监控权、兑现奖惩 9、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直接监督下属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A) A厂长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10、控制工作中,评估和分析偏差信息时,首先要:(C) A判别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B判别偏差产生的严重程度 C找出偏差产生的确切位置D找出偏差产生的责任人

模电答案 第四章

第四章 习题解答 4-1 如题4-1图所示MOSFET 转移特性曲线,说明各属于何种沟道?若是增强型,开启电压等于多少?若是耗尽型,夹断电压等于多少? 答:(a )P-EMOSFET ,开启电压()V V th G S 2-= (b )P-DMOSFET ,夹断电压()Off GS V (或统称为开启电压()V V th GS 2)= (c )P-EMOSFET ,开启电压()V V th G S 4-= (d )N-DMOSFET ,夹断电压()Off GS V (或也称为开启电压()V V th G S 4)-= 4-2 4个FET 的转移特性分别如题4-2图(a)、(b)、(c)、(d)所示。设漏极电流i D 的实际方向为正,试问它们各属于哪些类型的FET ?分别指出i D 的实际方向是流进还是流出? 答:(a )P-JFET ,D i 的实际方向为从漏极流出。 (b )N-DMOSFET ,D i 的实际方向为从漏极流进。 (c )P-DMOSFET ,D i 的实际方向为从漏极流出。 (d )N-EMOSFET ,D i 的实际方向为从漏极流进。 4-3 已知N 沟道EMOSFET 的μn C ox =100μA/V 2,V GS(th)=0.8V ,W/L=10,求下列情况下的漏极电流: (a )V GS =5V ,V DS =1V ; (b )V GS =2V ,V DS =1.2V ; (c )V GS =5V ,V DS =0.2V ; (d )V GS =V DS =5V 。 解:已知N-EMOSFET 的()108.0, /1002 ===L W th G S ox n V V V A C μμ (a )当V V V V D S G S 1,5==时,MOSFET 处于非饱和状态()() th G S G S D S V V V -< ()()[]()[] mA V V V V I V mA th GS GS W C D D S D S x o n 7.3118.052101.022122=-?-??=--= μ (b )当V V V V D S G S 2.1,2==时,()D S th G S G S V V V V ==-2.1,MOSFET 处于临界饱和 ()()()()mA V V C I V mA th GS GS W ox n D 72.08.02101.02212 1=-???=-?=μ (c )当V V V V DS GS 2.0,5==时,()D S th G S G S V V V V >=-2.4,MOSFET 处于非饱和状态 ()()( )[]()[] mA V V V V C I V m A D S D S th G S G S L W ox n D 82.02.02.08.052101.022212212=-?-??=--=μ

浙江大学 2005–2006 学年秋季学期 《操作系统分析及实验》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大学2005–2006学年秋季学期 《操作系统分析及实验》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开课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考试形式:有限开卷,只允许带3张A4纸入场考试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所需时间:120分钟 教师姓名:_________考生姓名: ___ 学号: 专业: 得分: For every following question, please select your best answer only!!! 1.UNIX is a __________ operating system.

A.)time-sharing B.)batched-processing C.)uniprogramming D.)real-time 2.Which is the oldest among the following OSes? A.)AT&T UNIX B.)Solaris C.)Linux D.)Windows NT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ble to write to standard output and files simultaneously? A.)tee B.)| C.)|| D.)T 4.How do you extract the kernel from the tarball linux-2.6.14.tar.bz2? A.)tar x linux-2.6.14.tar.bz2 B.)untar linux-2.6.14.tar.bz2 C.)tar tzvf linux-2.6.14.tar.bz2 D.)tar xjf linux-2.6.14.tar.bz2 5.You want to install the RPM package file foobar.rpm. This file is located in/home/bob. Which command would you use to install this file? A.)install /home/bob/foobar.rpm B.)rpminst /home/bob/foobar.rpm C.)rpm -i /home/bob/foobar.rpm D.)instrpm /home/bob/foobar.rpm 6.What does the device file /dev/hdb6 represent? A.) A logical partition on a SCSI disk drive B.)An extended partition on an IDE disk drive C.) A primary partition on an IDE disk drive D.) A logical partition on an IDE disk drive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mmands results in mailing the content of the current directory to Bob? A.)mail Bob < ls B.)ls > mail Bob C.)ls || mail Bob D.)ls | mail Bob 8.How could you describe the following commandline? foo; bar; foobar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