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内营养安全输注管理

肠内营养安全输注管理

肠内营养安全输注管理

山东省立医院韩瑜

教师简介

Health

?硕士研究生

?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12年,担任外科ICU护士长

?获得“十佳护理品牌科室”、“十佳护士长”

及“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韩瑜

主管护师

导读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

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

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

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学习目标

掌握肠内营养输注、管路和清洁的安

全管理

内容简介

Health 1输注管道的安全管理

2输注方式的安全管理

3肠内营养清洁的安全管理

4肠内营养输注实施的安全管理

5肠内营养管路的安全管理

6肠内营养使用中的监测

Health

“应该推广现代、规范、

正确的管饲技术和日常护

理。”

——黎介寿

护士在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Health 协助医生做营养筛查和评估

根据医嘱准确的实施肠内营养

确保肠内营养的输注安全

规范输注,避免相关的并发症

一、输注管道的安全管理

Health

静脉输液器

输血器

肠内营养输注袋

专用的EN输注管道

Health

2008年5月,发生了一次关于肠内营养

实施不当导致的医疗事故

24岁女性,孕35周,因纳差、脱水入

院。于产科病房进行肠内营养(鼻饲)。

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后30分钟,患者出现大汗、呼吸窘迫、高热,抢救过程中出现心跳骤停,复苏无效,死亡(孕妇和胎儿)事后发现肠内营养制剂被误连接至中心静脉输液管路1.Aseptic technique(无菌操作)

https://www.doczj.com/doc/cf14830319.html,bel enteral equipment(在肠内营养装置上添加标识)

3.Elevate head of bed, when clinically possible(患者头部抬高30度)

4.Right patient, right formula, right tube -the three R's(查对)

5.Trace all lines and tubing back to patient(检查管路连接)

美国一起医疗事故……

肠内营养输到静脉的情况国内外均有报道

Health

如何才能从根源上避免肠内营养输注到静脉?

Health ?使用专用肠内营养输注管道(A)

?如果重新连接,操作者应该顺着输注管道到根部,确保安全。同时,不同用途的管道应该有唯一和标准性的方向(C)

?识别并且确认的EN的标志,因为三腔袋的外观与肠内营养的袋子有些类似。

标志应该用大的、粗的字体(C)

?避免购买能够与静脉接头匹配的肠内营养的输注管道,评估并且降低购买那种修改后能够与静脉连接的肠内营养输注接头(C)

?确保医院的购买肠内营养器械的政策符合ANSI或AAMI,排除任何与静脉能够连接的的输注器。这些设备必须有明确的标识(C )

Health 袋装重力输注管

通用型瓶装泵管

袋装泵式输注管

针刺式瓶装泵管

专用的EN输注管道

管饲

间断推注

重力

滴注

持续输注

(营养泵)瓶装

袋装

简易袋装

瓶装

袋装

简易袋装输注方法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

对接受2-3周以上肠内营养支持,或长期采用PEG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营养泵持续输注优于重力滴注(B级)

推荐采取低流速、匀速喂养方式进行鼻饲(A级)

肠内营养时使用经专用营养泵持续滴入的方式(B级)

?ASPEN指南

对接受2-3周以上肠内营养支持,或长期采用PEG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持续输注

?可以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

?较低的胃儲留和肺误吸风险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泻)?减少护理工作量

?更为安全和容易耐受

滋养型喂养(trophic feeding)

以41.84~83.68 kJ(10~20 kcal)/h或10~30

ml/h的输注速率给予病人EN支持治疗

——SCCM/ASPEN成人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实施与评价指南(2016)

适合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

持续肠内营养

?在目前的研究中,持续肠内营养是目前ICU 中运用最普遍的方法,也是临床实践指南中专家推荐的方法

?持续肠内营养维持胰岛素、胃泌素及其他胃肠激素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有利于肠道的吸收

持续肠内营养有没有弊端?

持续肠内营养存在的问题

?不符合人体生理——消化道持续处于工作中,无法得到休息

?可能导致细菌滋生——使胃内PH值持续处于高水平

?持续喂养状态——进行翻身、吸痰等使腹内压升高的操作时,可能发生反流、误吸

间歇鼻饲

?符合人体生理——使消化道得到休息,符合消化道运动规律

?防止细菌滋生——间歇期降低胃内PH值,抑菌

?建立胃肠激素间断分泌模式——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生理环境

?间歇期可增加活动——利于早期运动的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