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管饲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液管饲流程

持执行单与医嘱进行核对,准确无误

了解患者病情、意识、配合程度

确认营养管深度与肠内标识深度是否一致、固定是否妥当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床头

抬高30度角

4.准备输液架、温开水30ML余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0ml空针一支,营养液、营养液输注泵、加温器(必要时备接线板)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核对: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

将泵固定在输液架上,连接电源。

挂营养液:首先查对执行单与患者姓名、营养液瓶签上

的名称、时间准确无误,将营养液悬挂输液

架上,排气,关闭水止。

打开电源开关,将营养管卡入泵槽,肠

内营养输注泵调至零点,设定输入速度

及预置输液总量,进行双人核对。

,30ml温开水(温度37-40度)脉冲式冲管

鼻饲:连接营养液

加温器插上电源并连接于管上适当位置

按开始键输入

查对:将执行单第三次查对营养液的名称、速度及时间等准确无误。

分离导管,消毒营养管口,用温开水30ml

冲管,取下肠内营养输注泵。

肠内营养管饲预防堵管的护理

推荐意见

1. 使用肠内营养泵恒温下以稳定、匀速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液。(B)

2.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ml/L。(D)

3.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药物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C)

4. 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药物及饲管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洗饲管,以减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C)

5. 对于高龄老年需长期采用鼻肠管鼻饲患者采用米曲菌胰酶片220mg 碾碎后

加水10mL 脉冲式封管可显著降低导管堵管率。(B)

6. 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吸,有条件时可将胰酶溶于碳酸氢钠后冲管。(C)

7. 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C)

推荐意见的分级系统基于证据力度。结合研究设计、质量以及临床一致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把证据等级转化成推荐意见分级。

最高等级(A)的推荐至少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最低等级(D)的推荐以专家观点为基础,包括无研究证据的共识意见。

肠内营养预防腹泻的护理

推荐意见

1. 进行肠内营养时,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A)

2. 在配制、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做到现配现用。(C)

3. 推荐使用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剂以降低腹泻发生。(A)

4. 推荐乳糖不耐受的病人,应给予无乳糖配方。(A)

5. 推荐使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制剂。(A)

6. 尽量避免食物中含短链碳水化合物。(B)

7. 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使用持续加温器,保证营养液的恒定温度。(B)

8. 肠内营养时,采用经专用营养泵持续滴入的方式。(B)

9. 进行肠内营养时,避免使用引起腹泻的药物。(C)

10.腹泻发生时,及早查找腹泻原因、及早治疗,并加强皮肤护理。(C)

肠内营养输注泵的使用

推荐意见

1.对接受2~3周及以上肠内营养支持、或长期(6个月或更长) 采用PEG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推荐使用输注泵输注优于重力滴注。(A)

2.肠内营养液黏度较高,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时,输注大剂量、高渗透压的营养液时,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时推荐使用输注泵。(D)

3.对危重症患者及重大手术后患者在刚开始接受肠内营养时,推荐使用肠内营养泵,在肠道适应期,推荐选用间歇重力滴注或推注法。(C)

4.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推荐采用注射器间歇管饲。(B)

5.肠内营养泵采用专科专人负责的集中管理模式。(C)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与护理

推荐意见

1.意识障碍患者,尤其是神志不清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评分<9分者以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能降低误吸发生率。(A)

2.推荐鼻饲时若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30°或更高,并在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半卧位。(A)

3.选择适宜管径大小的胃管进行鼻饲:成人可选择14号胃管。(B)

4.推荐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后。(B)

5.推荐采取低流速、匀速喂养方式进行鼻饲。(A)

6.推荐通过加热达到使营养制剂恒温。(D)

7.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胃残余量大于150ml,应延缓EN使用。(A)

8.优先选择螺旋型鼻胃管的应用。(C)

9.肠内营养行人工气道患者需行声门下吸引1次/4h 。(B)

10.检查有无腹胀、反流等误吸危险因素[3],听诊胃肠蠕动1次/4h。(C)

11.腹腔高压的患者需定时测定患者的腹腔压力。(C)

肠内营养并发便秘的护理

推荐意见

1. 推荐增加食物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的摄入可以增加排便次数、排便量,从而达到了改善便秘的效果。(A)

2. 术后病人或危重病人及早进行肠内营养,可以缓解便秘。(B)

3. 推荐摄入充足的水分及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保证肠道供血,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C)

肠内营养胃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推荐意见

1. 经胃喂养可采用间断输注的方式,经幽门后喂养需连续输注。(A)

2. 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时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

度。(A)

3. 在肠内营养开始,及达到全量前,应检查有无腹胀,听诊胃肠蠕动1次/4

~6h。(D)

4. 经胃喂养的患者第1个48h内应每4h检测胃残留量,达到喂养的目标速度后或使用小口径的胃肠管可每6-8h一次。(A)

5. 胃内残留量>200ml,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A)

6. 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促动力药(胃复安和红霉素)或镇静药拮抗剂(纳洛酮和爱莫潘)。(B)

7. 应当避免不恰当终止EN,胃残余量<500ml时,若没有不耐受的其他表现,不应终止EN 。(B)

8. 可以考虑通过留置幽门后喂养管进行喂养。(C)

9. 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宜选择经空肠实施肠内营养。(C)

10. 经幽门后喂养的患者出现胃潴留时,可同时经胃置管减压,继续肠内营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