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6 20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刘书瀚 张 瑞 刘立霞?

摘 要:本文以1997、2002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已

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以及生产性

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结构均呈现不断升级趋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

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出显著的互

动关系,但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研究对于我国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关联;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等特点,贯穿于生产过程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很强的关联效应(曹毅等,2009)。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产业结构由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电子计算机、交通等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工业以及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粘合剂”作用。因此,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从理论层面上看,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需求、供给、互动、融合等角度进行了分析。“需求论”认为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ohen和Zysman(1987)指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几乎就没有对服务的需求。二是“供给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Grubel和Walker(1996)指出,生产性服务?刘书瀚、张 瑞、刘立霞,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邮编:300134),E-mail:Liushuhan@https://www.doczj.com/doc/cf10332766.html,。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创新”(项目编号:0813JY119)、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构建与天津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0ZLZLZF06400)、天津商业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1110)的研究成果。

65

刘书瀚、张 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66

业是提高商品生产率、发挥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互动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吕政等(2006)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融合论”认为,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呈融合趋势,二者的分界越来越模糊。周振华(2002)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从实证分析方法上看,基于数据的来源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计量分析。顾乃华等(2006)采用DEA 方法和面板数据,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指出在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陈宪、黄建峰(2004)对中国31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提高制造业生产率的三倍。二是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产业关联分析。Guerrieri 和Melician (2003)对OECD 六个代表性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决定其国际竞争力水平。李冠霖(2002)、薛立敏等(1993)在这方面研究成果被引用得较多。 从以往的文献梳理来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宏观层面分析多,微观行业内作用机理分析少。此外,在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时,多数学者根据需要从特定的服务部门出发来界定生产性服务业,导致其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一致。鉴于此,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2007年的3张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关系。

二、研究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是一种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完整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包括中间使用、最终使用、中间投入和增加值四部分。本文将服务业中用于中间使用的部分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而用于最终使用的部分界定为消费性服务业,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并不存在明确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具体部门,而是每个特定的服务部门都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这样也避免了不同年份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的不同所导致的不可比性。本文主要选取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四个指标,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来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

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M )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计算公式为: 1n

i i i M m H ==×∑(1,2,,i n = ) ⑴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6 2010

67

其中,i m 为第三产业中第i 产业的增加值,i H 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三产业中第i 行业的中间需求率。 2. 中间需求率(i H )

中间需求率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 产业的中间需求量之和与第i 产业的总需求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1

1

n

ij

j i n

ij

i

j x

H x

Y ===

+∑∑(1,2,,i n = ) (2)

其中,1

n

ij j x =∑、

i Y 分别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对第i 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量和最终需求量。这一指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即原材料为各产业所需求。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量越高,表明该产业越具有中间产品的性质。由于任何产品不是作为中间产品就是作为最终产品,即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 3. 中间投入率(j F )

中间投入率是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和总投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11n

ij

i j ij

j

i x F x

N ===

+∑∑(1,2,,j n = ) (3)

其中,1

n

ij i x =∑、j N 分别代表国民经济中第j 从产业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该指标反

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某产业的中间投入=该产业的中间产品投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且有,附加值率+中间投入率=1。 4. 感应度系数(i S )

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由于感应度系数是从生产部门出发反映提供中间产品部门受各部门变动影响的状况,所以也称为前向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111

1n

ij j i n n

ij n j A n S A ====

∑∑∑(i ,j =1,2,3,…,n ) (4)

其中:i S 为i 产业部门受其他产业的部门影响的感应度系数,ij A 为里昂惕夫逆矩

刘书瀚、张 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68

阵1()I A ??中的第i 行第j 列的系数。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感应度系数越高的行业,表明国民经济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 5. 影响力系数(j T )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由于影响力系数是从消耗部门出发追溯最终需求变动对各部门产生的波及影响,反映其与各后续生产部门的关联程度,所以也称后向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1

111n

ij i j ij n j A n T A ====∑∑∑(i ,j =1,2,3,…,n ) (5)

其中:j T 为j 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的部门影响的影响力系数,ij A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1()I A ??中的第i 行第j 列的系数。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表示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影响力系数越大的产业,表明该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1. 三次产业增加值及比重分析 1997—2007年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一直保持“二三一”格局(表1)。产业结构由19∶52∶28变为11∶51∶39,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增加值总量来看,1997—2007年第三次业增加4.82倍,第二产业增加3.25倍;从增加值所占比重来看,第三产业增加11%,第二产业降低1%,表明我国第三产业

表1 1997—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和主要部门增加值总量和比重

增加值总量/亿元 增加值比重/% 部门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2007/19971997年2002年2007年 1997—2007 第一产业 14741.5816630.47 28659.17 1.94 0.19 0.14 0.11 -0.08 第二产业 39610.1655101.25 134495.28 3.40 0.52 0.45 0.51 -0.01 制造业 28593.337378.58 93071.16 3.25 0.38 0.31 0.35 -0.03 第三产业 21352.3350127.19 102889.36 4.82 0.28 0.41 0.39 0.11 生产性服

务业 11246.1623550.15 48865.09 4.35 0.15 0.19 0.18 0.03 消费性服务服务业

10106.17

26577.04 54024.27

5.35

0.13

0.22

0.20

0.07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6 2010

69

发展速度快于第二产业。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远低于60%的世界平均水平,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三次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分析

1997—2007年三次产业及其主要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数据如表2所示。从静态看,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三年中,第二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最高,分别为57.63%、53.55%、56.07%;其次是第三产业,分别为36.45%、41.53%、40.68%;第一产业最低,分别为5.92%、4.92%、3.25%;制造业是第二产业对中间服务的主要需求部门,分别达到42.44%、37.81%、39.34%。从动态来看,第一、第二产业以及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分别降低2.67%、1.56%、2.9%,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上升4.23%。并且,2002年和2007年超过同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程度。这种变化特点与我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基本相符,同时也揭示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的下降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表2 1997—2007年三次产业及主要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及比重

中间需求/亿元

中间需求比重/%

部门 1997年2002年 2007年2007/1997年1997年2002年2007年 1997—2002年

第一产业 131.012268.93 3097.0223.64 5.92 4.92

3.25 —2.67 第二产业 12747.0424132.31 53385.57

4.19 57.6353.5556.07 —1.56 采掘业 727.991284.03 318

5.33 4.38 3.29 2.79 3.35 0.06 制造业 938

6.0317423.94 37646.42 4.01 42.44

37.81

39.54 —2.90

建筑业 2107.854778.63 9425.45 4.47 9.53 10.379.90 0.37 电煤水生产和供应

525.171190.47 3052.85 5.81 2.37 2.58 3.21 0.84 第三产业

8058.80

1913.82 38732.24

4.81

36.45

41.53

40.68

4.23

3. 整体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中间需求分析 表3列出了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三个时点整体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间需求比重排在前10位的行业。由表3可以看出,1997—2007年我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制造业对批发零售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中间需求有所下降,对研发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明显提高。特别是在2007年,制造业对研发与试验发展业的中间需求比重达到47.41%,在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中排列第一位,其表明技术服务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助推器”作用。由于制造业产品丰富、流通面广,需要强大的营销网络,其对批发零售业、邮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中间需求较大。另外,制造业对金融业的中间需求较大,1997年、2002年、2007年中间需求比重分别为31.19%、20.59%、28.45%,体现了资金对制造业升级的强大支撑作用。

刘书瀚、张 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70

表3 1997—2007年整体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内部各行业的中间需求比重(%)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排名 生产性服务业 比重/% 生产性服务业 比重/%生产性服务业 比重/% 1 货物运输及仓储业

47.38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34.35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47.41 2 商业 36.8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4.23 批发和零售业 32.21 3 金融保险业 31.19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31.56 综合技术服务业 30.16 4 邮电业 29.0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

务和软件业

22.08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30.12 5 饮食业 21.70 金融保险业 20.59 金融业 28.45 6 社会服务业 16.51 邮政业 13.59 邮政业 27.17 7 科学研究事业 8.80 住宿和餐饮业 11.7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5.41 8 综合技术服务业 6.8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05 信息传输、计算机

服务和软件业 17.37 9 房地产业 5.44 综合技术服务业 9.05 住宿和餐饮业 14.33 10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

影电视业

2.29

科学研究事业

8.8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1.68

4. 主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中间需求分析

制造业增加值多的行业直接影响整体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情况。本文从2007年增加值排在前五位的制造业中,选取化学工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三个典型制造业来考察它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程度(表4)。

表4 2007年主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中间需求比重(%)

排名 化学工业 比重%通用、专用制造业 比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

它通信设备制造业 比重%

1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5.72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5.87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11.55

2 综合技术服务业

5.30邮政业

4.27金融业 4.64 3 邮政业

5.28综合技术服务业 3.67批发和零售业 4.09 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77批发和零售业 3.2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

务和软件业 3.20 5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4.63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2.78综合技术服务业 2.66 6 金融业 4.2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8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45 7 批发和零售业

3.60金融业 1.81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1.60 8 住宿和餐饮业

2.11住宿和餐饮业 1.73邮政业 1.59 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

和软件业 1.9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85 1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15

住宿和餐饮业

0.70

由表4可以看出,这三个行业对研发与试验发展业的中间需求比重分别为5.30%,5.87%,11.55%,在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中均排列第一位,表明其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包括测绘、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气象、海洋等在内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其中化学工业和通用、专用制造业对其中间需求比重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其中间需求比重排在第五位。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6 2010

71 5. 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中间投入分析

我们将生产性服务业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中间投入结构。从表5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的投入比重相对最大。总体来看,1997—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排名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结构不断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对金属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比重排名下降,对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比重排名上升。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凸显。

表5 1997—2007年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比重(%)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排名 制造业 比重% 制造业 比重%制造业

比重% 1 金属制品业 13.4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7.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98 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24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14.6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9.48 3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

造业 12.12 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

14.6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9.11 4 其他制造业 10.43

其他制造业

13.93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9.02 5 造纸印刷及文教用

品制造业 9.94 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13.77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8.97 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业

9.6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3.62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8.86 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9.52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33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

绒及其制品业

8.73 8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9.48 金属制品业 13.22化学工业 8.67 9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8.38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12.7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44 10

化学工业

9.04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

机械制造业

11.9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8.42

6. 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分析

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影响的平均程度来看(见表6),1997年、2002年、2007年排名前10位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感应度系数平均水平分别为1.19,、1.46和1.52;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有4个、5个和5个。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高于平均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总体看来,除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主要行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制造业对交通运输、金融、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

7. 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分析

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平均水平上看(见表7),1997—2007年排

刘书瀚、张 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72

名前10位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影响力平均水平分别为1.12、1.21和1.22;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有5个、7个和8个,说明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总体来看,1997—2007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医疗、社会保障、保险、物流、研发、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显著。金融业对制造业整体的影响力系数在各时点并没有排在前10位中,说明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对制造业间接波及效应不大,其对制造业的支持基本上是对其直接的资金投入。

表6 1997—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排名 行业 比重/%行业

比重/%行业 比重/% 1 商业

4.46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4.24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4.10 2 货物运输及仓储业 2.09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3.83 批发和零售业 2.97 3 金融保险业 1.63 金融保险业 1.89 金融业

2.65 4 社会服务业

1.5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7 5 邮电业 0.7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

软件业

1.12 住宿和餐饮业 1.17 6 饮食业 0.64 住宿和餐饮业 0.85 信息传输、计算机 服务和软件业 0.79 7 房地产业 0.25 其他社会服务业 0.58 综合技术服务业 0.61 8 综合技术服务业 0.24 房地产业 0.38 居民服务和其他

服务业 0.60 9 旅客运输业

0.18 综合技术服务业 0.24 房地产业 0.56 10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

影电视业

0.1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20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0.30

表7 1997—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排名 行业

比重/%行业 比重/%行业 比重/% 1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1.6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71 2 科学研究事业 1.57 科学研究事业 1.4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62 3 社会服务业 1.3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

利事业

1.36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1.38 4 旅客运输业 1.05 邮政业 1.29 居民服务和其他

服务业 1.25 5 邮电业 1.04 其他社会服务业 1.26 文化、体育和娱

乐业 1.16 6 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业 0.9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

软件业 1.24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1.05 7 饮食业 0.9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9 住宿和餐饮业 1.04 8 商 业

0.95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0.98 综合技术服务业 1.03 9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

影电视业 0.87 住宿和餐饮业 0.9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99 10

货物运输及仓储业

0.89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86

邮政业

0.93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No.6 2010

通过对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比较来看,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平均水平高于其对制造业影响力系数的平均水平,说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另外,由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7年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这表明这些行业不仅对制造业具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同时还对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这些部门应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点产业,它们的发展直接决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结 论

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多个投入产出分析指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二产业,但是在第三产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呈上升趋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程度呈下降趋势。但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制造业对研发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明显提高。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比重有所下降,且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较低,但中间投入结构不断升级,对金属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比重排名下降,对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比重排名上升。

第四,从产业波及效果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出显著的互动关系,但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要以制造业为重心,并加强科技的应用能力和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应重点发展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切实培育与发挥服务业的经济牵引力、产业整合力和国际竞争力,形成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6,(9):14—21.

[2]陈 宪,黄建峰. 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4,(10):65—76.

73

刘书瀚、张 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3]李冠霖.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4]薛立敏,等.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之研究[C].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 1993.

[5]曹 毅,申玉铭,邱 灵. 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 经济地理,2009,

(5):771—6.

[6]周振华. 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J]. 上海经济研究. 2002,(2):5—7. [7]吕 政,刘 勇,王 钦.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6,(8):5—12.

[8]Cohen S,Zysman J. Manufacturing Matters 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C]. Basic Books,New York,1987.

[9]Guerrieri,Melician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P].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TI meeting Rome,2003.

[10]Herbert G. Grubel,Michael A Walker. Service and the Changing Economic Structure[C]. Services in World Economics Growth Sympsium Institute,1998.

Industry Relevancy Analysis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 China

Liu Shuhan Zhang Rui Liu Lixia

(School of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 300134,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cy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China collected from 1997 to 2007.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irstly,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have become the main consumer for producer services. Secondly,there is an uptrend of the intermediate demand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to producer services as well as the intermediate input structure of producer services to manufacturing. Thirdly, the influence that manufacturing pull the producer services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function that pr oducer ser vices pr omote the manufactur ing. Finally,the inter action between pr oducer ser vices and manufactur ing is significant in China,but the r elevancy level of the two industr ies is still low. The study has impor tant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ulations of the related industrial policy.

Keywords:Producer Services;Manufacturing;Industry Relevancy;China

JEL Classification:D21L52

74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关联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关联效应分析1 摘要:有色金属产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链长,与众多产业相互影响,但不能确定有色金属产业对其它产业部门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效果如何。因此,本文以《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中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产业关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与其它各产业部门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并结合相关产业的产值贡献率,分析有色金属产业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效果。 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投入产出;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产值贡献率 一、研究背景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以外所有金属的总称,属于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是经济、国防和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家电、航空、电子等重要领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可将有色金属产业分为有色金属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两个部门。 有色金属产业链长,与众多产业部门相互作用,但目前对有色金属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则很少,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作用进行的研究则基本上是空白。因此本文以《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中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产业关联,并结合相关产业的产值贡献率,分析了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效果,以期为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二、有色金属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广泛、复杂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简单来说就是各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供给与需求关系的角度可将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某产业购入有色金属产业的产品进行生产,称有色金属产业与其有前向关联,关联程度用分配系数表示;有色金属产业直接购入某产业产品进行生产,称有色金属产业与该产业有直接后向关联,关联程度用直接消耗系数表示。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支撑

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支撑 发展服务业不等于产业空心化(热点辨析) 刘志彪 《人民日报》(2016年07月24日05 版)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过度侧重金融和房地产业发展,出现了产业空心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业脱离制造业发展的基础,离开服务实体经济和民众生活的根本点,进入了自我扩张和自我循环的非良性发展轨道,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和金融危机。2015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业占据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达到50.5%,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产业之一,还将继续发展。加之沿海发达地区某些传统产业因要素成本上升而外迁,有人担心我国会不会也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实际上,只要我国服务业发展以制造业为坚实支撑,就不会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 产业空心化是指一些国家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严重失衡的状况。发展服务业要注意避免产业空心化,这一提示是必要的;但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就一定会导致产业空心化,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也是相当危险的。在实际工作中持这种看法,就会使中国经济失去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窗口期。应当认识到,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地位的衰落,也不代表“去工业化”,更不等于开启了产业空心化进程。

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受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驱使的自组织现象,是人均收入水平、需求结构提升后出现的必然结果。同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服务业门类扩大、规模增长和效率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发展是现代服务部门实现技术进步和提升服务品质的基础,是释放出大量生产要素并使之加速流向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前提,是扩大国民收入规模从而为服务业提供需求的支撑条件。以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基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是彼此促进、良性循环的。而产业空心化的实质,是部门间的合理比例关系被破坏,导致供求不平衡,进而表现为国内需求日益依赖国外进口,贸易和投资逆差加剧。 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软化”,是其内在关联作用的增强,是制造业地位提升而非降低,不能把它等同于产业空心化。产业结构软化意味着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通过服务业这个中介源源不断地进入现代商品生产,成为驱动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另外,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流程设计本身也可看作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里有农业科技服务,服务业通过信息、互联网技术等深度融合到物质生产之中。 向其他地区以及国外转移一般性制造业,发展更具生产率优势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市场和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代表着产业集聚的趋势以及产业的知识技术密集化。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中,往往把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留在本国,而把缺乏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外包出去。这种建立在控制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协调功能基础上的制造业转移,并不是产业空心化,而是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过程中,从供给侧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发展,将其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动

应用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r\n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 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 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 服务业从性质和组成来看,主要包括金融、 、房地产、咨询、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 培训等行业。也有人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八类行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旅馆业、交通仓储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公共及个人服务业、其他服务业。 服务业从作用来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 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用于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消费性服务业指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服务业。若从服务业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看,服务业可分为传统的服务业和新兴的服务业。 一般来说,传统服务业包括运输、邮电、仓储、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等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通常提供的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广告、市场调查、会展、 事务,律师事务和 咨询等服务行业。论及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关系,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紧密 的,总体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 产业关联分析 (一)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公式 感应度是指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它主要由感应度系数来反映。感应度系数是指当国民 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用公式表示:。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第j列之值。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 影响力是指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它主要由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b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j列之值。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某一个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需求的波及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显然,影响力系数Fj越大,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因此,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太小。 本文选取六个部门,他们分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根据这些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计算得到这六个部门在1997、2000、2002年三个年份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见表1。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深度融合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深度融合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现实国情决定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互促共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

要路径。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两条腿走路,制造业和服务业缺一不可。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下,中国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双重夹击。在此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突破困局的重要举措。加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协同效应,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进一步减少产业间进入壁垒,放大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这两大产业间的融合关系?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这个领域创新异常活跃,技术在不断突破,对外产业融合态势日趋明显。随着服务业分工深化与服务创新,服务业领

域不断拓宽,服务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美国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制造服务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占制造企业的比重达58%,GE(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模式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公司总产值的2/3以上。在产业边界被逐渐打破的同时,建立在信息技术细化分工基础上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互促共进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是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当前,价值链以制造为中心正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被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在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中,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处于同一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服务业特有的设计、研发、销售渠道、管理等各方面优势,以及其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有利于实现技术与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通。

浅谈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浅谈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摘要在新经济中,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对于制造业产业增值、能级提升以及增加制造业竞争力作用凸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1 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2 现在服务业发展对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服务业是无烟产业,对环境损害程度很轻,对资源依赖性很低。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用现代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有利于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开发管理,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现代服务业对于增强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营销、研发、信息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主导因素。因此,有效地利用服务资源是工业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物流、咨询、科技等专业服务机构的不断涌现,将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许多企业可以把过去自己从事的一些业务活动交给外部专业服务机构去完成。业务外包可以使复杂的业务得到更专业化的操作或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合算的成本构成,使企业可以在更具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中扩大竞争优势,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上。这种变化使得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生产

中国产业关联分析 2

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一、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通过对投入产出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系统反映产业间的关联。 在投入产出表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中间投入部分是分析产业联系的重要依据,基本方法 是通过中间投入流量计算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里昂惕夫逆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原材料等中间产 品的投入。系数矩阵用A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 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统计上用完全消耗系数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各部门之间 的相互联系。系数矩阵用B表示。 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基本数据,先将其合并简化为三次产业分类的中间使 用矩阵,得到表1如下。 (注:部门的产业分类参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2002)) 表1 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中间使用单位:万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46368196 101679789 15339368 第二产业50425244 1006127544 234933953 第三产业22689323 241323052 191381781 总产出285787423 1905590585 942927009 由表1分别计算出中国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里昂惕夫逆系数(请保留小数点后两 位小数) 表2 2002年中国直接消耗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0.16 0.05 0.02 第二产业0.18 0.53 0.25 第三产业0.08 0.13 0.20 表3 2002年里昂惕夫逆系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1.23 0.15 0.08 第二产业0.59 2.40 0.77 第三产业0.22 0.41 1.38 表4 2002年中国完全消耗系数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中国三次产业的关联分析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9, 8(4), 646-65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cf10332766.html,/journal/sa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f10332766.html,/10.12677/sa.2019.8407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hree Industries Yu Liu School of Science, Norther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Jul. 25th, 2019; accepted: Aug. 7th, 2019; published: Aug. 14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re also changing.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re the key to reflec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 country. The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degree among the three industries is also the study of how the three industries also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of mutual dependence and mutual restric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 veloping countries have the same trend of chang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calculates and analyzes relevant indicators through the input and output tables of 2002 and 2005 to study 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among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RAS method is used to adjust the 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2002. Keywords 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Total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of Influenc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The RAS Algorithm 中国三次产业的关联分析 刘昱 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7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7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14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三大产业也在随其变化。三大产业是体现国家的产业结构层次的关键,研究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是研究三个产业之间也存在着怎样相互依赖且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由于发达国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复旦大学第二版) 要点总结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第一章导论 1.生产管理: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 (制造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 2.运营管理 2.1目的: 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力——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 2.2决策: 战略(长期)决策 战术(中期)决策 产品的选择与设计、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职务与作业的设计、厂址选择、厂区与设备的平面布置、编制定员、年度与进度计划 控制(短期)决策 生产作业计划、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 3.系统职能:计划、组织和控制。 4.企业管理的职能: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 (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 5.生产管理发展历程 科学管理——福特流水生产线——霍桑实验——管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与MRP ——JIT(准时化生产)、TQC(全面质量管理)、工厂自动化——服务质量和生产率——TQM(TQC)、质量保证——BPR(企业管理过程重组) ——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 6.生产管理的发展规律 (发展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科学技术的推动力) 影响因素: 外部原因——顾客需求偏好变化、技术、竞争对手、政治和法律。内部原因——产品老化、设备老化、质量指标下降、成本上升、系统内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员工士气不高。 第二章运营战略与竞争力 1.运营战略 (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以支持长期竞争战略) 产品选择+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工厂设备+ 技术水平+ 协作化水平+ 劳动力计划+ 质量管理+ 生产组织 四个基本点:CQTF——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制造柔性 (制造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 两个观点:…(P30) 2.生产系统的竞争能力 ①缺乏竞争力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

服务业和制造业比较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较 要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比较,首先要了解两者的基本概念。 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 而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后的所有30个行业。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 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首先,从横向方面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比较。 服务业与制造业是有区别的。 在帐务处理上:收入确认原则是主要的不同。制造业销售有形的产品,收入确认比较简单,只要货物交付、所有权和责任转移即可确认。而服务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服务阶段服务质量、服务层次的复杂性决定的服务收入确认的非简单性,一般是按照合同约定或服务实施进程来确认收入的,可能包含更多的主观判断。 在费用控制上:重资产结构的制造业产品的主要成本是材料和设备折旧费用,所以成本管理主要是对采购和加工过程的资金效率控制。而轻资产结构的服务业产品如培训、咨询、应用软件等产品,其主要是以人力资源为手段去实施业务的,服务业产品中的人力资源成本占了主要成本,服务业产品中涉及的制造业产品成本确认是依赖于客户对服务产品整体的满意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混合型的服务产品中,服务内容与制造业产品之间是皮与毛的关系,所以对服务人员的相关成本费用的管理就应该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比如工资、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对采购材料的成本核算可以依据服务实施进程的实施分阶段摊算。 然而,服务业与制造业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制造业首先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 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服务业部门的扩张有助于引起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降低投入到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服务的成本,有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间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这一现象在高科技产品中最为明显。在高科技产品中,服务价值的比重往往超过实物价值的比重。如,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电子控制、信息系统、软件包、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也称为“产品-服务包”。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改变了许多服务难以储存、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需要实体接触等特征,使大量的服务物化,具有与产品同样的特征,如录像带、软件光盘和电子书籍等,从形态上已很难说它们属于产品还是服务。 再者,从纵向方面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比较。 一、泾渭分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第一阶段

(整理)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目前,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处于空前繁荣的时期,国内各大品牌竞相加大宣传力度,国外大品牌也纷纷加大在华投资,中国成为运动服装销售的最大市场。因此,进行市场结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而影响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的高低。 为了对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总体状况、竞争态势有所认识,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㈠中国运动服装产业集中度 (1)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过去几年内,中国运动服饰品牌的知名度已获提升,且越来越成功。国内品牌如李宁、安踏、匹克、特步、361°、鸿星尔克等在通过进军中国各级市场占领市场份额方面极具成效;但是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彪马等国际知名运动服饰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与国产体育品牌形成对立之势。中外品牌的激情碰撞使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达到空前的繁荣,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中外体育用品厂商共同分享着中国每年几百亿人民币的运动服饰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耐克力压阿迪达斯在华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17.2%,阿迪达斯以微弱的劣势名列第二,市场占有率达到16.6%,国内品牌李宁,市场占有率11.7%,名列第三。此外,安踏、鸿星尔克、卡帕、匹克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3%、7.2%、4.2%,排在第四、五、六、七位。剩余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及中小企业所占据。详见下图。 因此,在对中国运动服装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使用赫芬达尔指数法进行研究。

制造业与服务业生产的区别

制造业与服务业生产的区别 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对象 ●成本:与产出直接相关的各种耗费。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 特征总和。 ●交货期:产品与服务为顾客获取的时间。 ●速度:响应或满足顾客需求的效率。 ●柔性:产出本身在种类上的合理适应范围。 ●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 ●针对客户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把握转换的质量、时间和成本(QDC)关系,满足市 场需求。三个基本问题: ●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产品的使用功能、操作性能等特性,相应地转化为生产管 理中产品的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服务质量问题——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 ●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入市场——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生产所涉及到的人员、 物料、设备、资金等资源成千上万,如何将全部资源要素在它们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筹措到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也是生产运作管理所要解决的一个最主要问题——进度管理Delivery Management ;

●如何才能使产品的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又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这涉及到人、 物料、设备、能源、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部署和利用,涉及到生产率的提高,还涉及到企业资金的运用和管理。归根结底是努力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第二节生产运作的分类与特征 根据输出物的性质分类: ?制造型生产(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服务型生产(Service Operations) 服务型生产又称非制造性生产,其基本特征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但有时为实现服务而必须提供有形产品。 一、制造型生产的分类 (一)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流程式生产(连续型)和加工装配式生产(离散型) ?1、流程式生产(Flow Production):以流水生产方式组织连续的生产方式,工艺过 程连续的生产,没有严格的工艺路线。 例如:药品,食品,饮料,炼油、化工、冶金、造纸 流程式生产特点: 地理位置集中,按产品布置生产线; 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设备专用; 协作与协调任务少; 品种固定、批量大、设备投资高; 管道式物料输送,连续性强,流程比较规范。 2、加工装配式生产:工艺过程离散的生产 机床、家用电器、计算机、汽车等 特点: 地理位置分散; 协作关系复杂; 生产管理任务重。 (二)根据满足需求的方式分类 ·1、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 MTS) 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家用电器、标准件、汽车等的生产。 ·2、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 MTO) 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用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包括产品性能、数量、等,经过协商确定出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然后组织设计和生产。如船舶、大型工业锅炉等。 可按为顾客定制的制造阶段进一步分为: 工程生产(Engineer To Order, ETO) 定货组装(Assemble To Order, ATO) 定货制造(Manufacturing To Order, MTO)

中国产业关联分析

中国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一、产业关联统计的发展与作用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它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自17世纪古典经济学时期产业关联理论的萌芽以来,其实践应用日益多元化。里昂惕夫在1986年版的《投入产出经济学》一书中,就将投入产出理论应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国内生产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的分析、裁军对经济的影响、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问题等。(1)从应用范围看,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领域,并扩展到国际经济范围。里昂惕夫早期将其用于一国经济的分析,目前已扩展地区、部门、企业和地区间、部门间的经济活动;1977年里昂惕夫出版了《世界经济的未来》一书,研究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1985年日本则编制了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投入产出表。(2)应用的内容不断拓展。从最初的产品投入产出表到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环境、劳力占用及非物质的灰要素投入产出表;并运用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研究其他专门问题,如能源、环境保护、水资源、人口、人才、教育、银行、财会、信息等。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分析提供了更多信息。其应用的广泛性也正是我们对产业关联统计感兴趣的原因。 在经济学领域传统分类有以价格为分析对象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收入为分析对象的宏观经济学,而作为属于前两者之间的所谓中观经济的产业经济学基本范畴的产业关联分析,里昂惕夫模型既有对产业市场结构价格一般均衡论的实证化,又有宏观统计对收入理论的多部门化,这就是产业关联分析的经济学地位。 二、2002年中国三次产业联系分析 通过对投入产出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系统反映产业间的关联。 在投入产出表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中间投入部分是分析产业联系的重要依据,基本方法是通过中间投入流量计算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投入。系数矩阵用A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统计上用完全消耗系数指标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系数矩阵用B表示。 B=(I-A)^-1-I ·列昂惕夫逆系数:(I-A)^-1成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列昂惕夫逆系数。 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的基本数据,先将其合并简化为三次产业分类的中间使用矩阵,得到表1如下。 (注:部门的产业分类参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20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