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市城区主要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西安市城区主要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西安市城区主要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西安市城区主要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西安市城区主要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张煜,董立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西安,710127)

摘要:根据西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年的监测数据,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西安市的渭河、浐河和皂河3条河流中的NH4+-N、挥发酚、Hg、Pb、氟化物、Cr6+、Cd污染物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Cr6+ >Cd,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氟化物>Pb > NH3-N >Hg >挥发酚;Cr6+的健康风险对化学致癌物综合风险贡献最大,应将其作为首要控制指标;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的个人年风险;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的综合风险并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污染物个人年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5.0×10-5 a-1,但也已经接近此值,因此应重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尤其是对化学致癌物的控制。

关键词:河流;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化学致癌物;非致癌物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Xi "an major rivers

Zhang Y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ity and Environment College,Xi"an,710127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data of Xi`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port from 2006 to 2010,and using the water environment health risk evaluation model of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 ,we had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to NH3-N,hydroxybenzene ,Hg,Pb,F- ,Cr6+,Cd of Xi`an WeiHe,ChanHe,BaHe,FengHe,ZaoHe and JuH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emical carcinogens health risk value is Cr6+ > Cd, The non-carcinogens health risk value is F->Pb > NH4+-N >Hg >hydroxybenzene;the health risk of Cr6+is the highest chemical carcinogens comprehensive risk , and we should see it as the primary control index; the chemical carcinogens to human body health hazards in the personal risk is far more than the non-carcinogens in personal risk; the integrated risk of chemical carcinogens and the non-carcinogens is not in excess of the pollutants in personal risk most acceptable level 5.0×10-5a-1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Radiation Protection Committee (ICRP) ,but near the level, so w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ntrolling the 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 especially the chemical carcinogens.

Keywords:stream;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chemical carcinogen; non-carcinogens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水体的污染负荷日益加大,已经对水体污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峻,加强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非常必要。对于西安市而言,它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是全国40个最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不足300 m 3,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 m 3的缺水警戒线[1]。它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不多,年际年内和地域分布上的差异较大;地下水严重超采,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水资源污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研究进展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8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以风险值作为评价指标, 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 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的风险,其中以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NAS )和美国环保局(USEPA )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被研究者广泛应用。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的红皮书《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价:管理程序》突出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2]。这成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对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何向明等对佛山主要水源的水质进行了健康分析[3];黄奕龙等研究了深圳市主要水源的环境健康危害风险[4];耿福明对山东地下饮用水源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5];刘洋等研究了郑州市饮用水源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6],但是关于关中地区的河流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揭示该区域主要河流的环境健康状况,本研究以关中地区的西安市为例,通过建立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定量评价西安市河流的环境健康风险,以期对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和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

2.研究目的

西安市河流的水质状况逐年恶化,其中以渭河最为严重,这对关中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西安市水环境的现状和迫切需求,研究渭河、浐河、皂河3条河流水质的健康风险程度,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定量计算该6条河流水质的健康风险值,确定水体中各污染物的主次关系,为西安市河流水质健康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内容

本文以西安市渭河、浐河、皂河这3条河流为研究对象,对其7种污染物(非致癌物——氨氮(NH 4+-N )、挥发酚、汞(Hg )、铅(Pb )、氟化物,致癌物——铬(Cr 6+)、镉 (Cd ))进行风险评价,预测它们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最终用综合风险值来表示其具体的危害程度。

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主要是针对水环境中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的有毒污染物。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化学物的分类,属于1类(对人体致癌性证据充分)和2类A 组(对人体致癌性证据有限,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的化学物质为化学致癌物,其他为非致癌物[7]。它们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摄入水体中食物和饮水3种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饮水途径是其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8]。根据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效应,可建立起不同类型污染物(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影响的风险评价模型[9]。

(1) 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1

k

C

C i i R R ==∑

(2.1)

[] 1exp()/70C i i i R D Q =-

式中C i R 为化学致癌物i (共k 中化学致癌物经食入途径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a -1);i D 为化学致癌物i 经食入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mg/(k g ·d );i Q 为化学致癌物i 经食入途径的

致癌强度系数,(mg/(k g ·d );70为人类平均寿命)。

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i D 为

i 2.2C /70i D = (2.2)

式中2.2 L 为成人平均每日饮水量;i C 为化学致癌物或非致癌物的浓度,mg/L ;70 kg 为人均体重。

(2)非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1l

n

n

i i R R ==∑ (2.3)

6

(10

/)/70n i i i R D RfD -=?

式中n i R 为非致癌物i 经过食入途径的平均个人致癌年风险,a -1 ;i RfD 为非致癌物i 经过食入途径的参考剂量,mg/(k g ·d)。

(3)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总体模型

c

n

R R R =+总 (2.4)

目前,在评价水体中污染物所引起的综合健康风险时,一般先单独计算水体中各污染物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值,然后分类求和,并不考虑其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10]。

三、西安市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3.1 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根据国际致癌研究机构(IARC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对化学致癌物编制的分类系统,通过分析河流2006~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可知,化学致癌物主要是六价铬(Cr 6+)和镉 (Cd ),非致癌物主要是氨氮(NH 4+-N )、挥发酚、汞(Hg )、铅(Pb )和氟化物。本文只对化学致癌学和非致癌物进行风险评价,评价中化学致癌物致癌系数(饮水途径)见表3.1,非致癌物参考剂量(饮水途径)见表3.2[21-22].。

表3.1 化学致癌物致癌系数Q i (饮水途径) mg/(kg ·d)

List3.1 Chemical carcinogens carcinogenic factor Q i (Drinking water way ) mg/(kg·d)

化学致癌物

Cr 6+

Cd

Q i

41

6.1

表3.2 非致癌物参考剂量RfD i (饮水途径) mg/(kg·d)

List3.2 Non carcinogens reference dose (Drinking water way ) mg/(kg·d)

非致癌物

NH 4+-N 挥发酚 Hg Pb 氟化物 i RfD

9.7×10-1

1.0×10-1

3.0×10-4

1.4×10-3

6.0×10-2

3.2 健康风险评价

(一)根据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参数和2006~2010年西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该3条河流的监测数据,计算出其在饮水途径下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造成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和综合风险值,计算结果分别见表3.3和表3.4。

表3.3 各类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 (a -1)(饮水途径)

List3.3 The personal risk in various types of chemical carcinogens and non carcinogens health hazard (a -1)

(Drinking water way )

河流 年份

化学致癌物 非致癌物 Cr 6+

Cd

NH 4+-N

挥发酚 氟化物 Pb Hg

渭河2006年 4.595E-05 1.369E-06 4.978E-09 2.209E-10 6.735E-09 1.603E-09 1.048E-10 2007年 3.677E-05 1.369E-06 4.707E-09 2.227E-10 7.296E-09 1.603E-09 2.245E-10 2008年 3.677E-05 1.369E-06 3.583E-09 2.146E-10 7.408E-09 1.603E-09 8.68E-10 2009年 3.677E-05 1.369E-06 3.291E-09 2.42E-10 5.5E-09 1.603E-09 2.993E-10 2010年 4.595E-05 1.369E-06 3.277E-09 1.441E-10 6.51E-09 1.603E-09 4.19E-10

浐河2006年 3.677E-05 1.369E-06 1.972E-09 3.592E-11 2.993E-09 3.688E-09 6.136E-11 2007年 3.677E-05 1.369E-06 1.296E-09 2.963E-11 3.891E-09 3.688E-09 2.395E-11 2008年 3.677E-05 1.369E-06 1.083E-09 3.076E-11 3.667E-09 3.688E-09 5.358E-10 2009年 3.677E-05 1.369E-06 1.726E-09 3.973E-11 3.293E-09 3.688E-09 6.585E-11 2010年 3.677E-05 1.369E-06 1.93E-09 1.311E-10 4.34E-09 3.688E-09 1.946E-11

皂河2006年 3.677E-05 1.369E-06 1.416E-08 2.27E-09 7.049E-09 1.603E-09 6.136E-10 2007年 4.595E-05 1.369E-06 1.344E-08 7.215E-10 3.648E-09 1.603E-09 1.302E-09 2008年 3.677E-05 1.369E-06 1.673E-08 5.873E-10 6.519E-09 1.603E-09 4.819E-09 2009年 3.677E-05 1.369E-06 1.268E-08 5.325E-10 2.09E-09 1.603E-09 7.782E-10 2010年 3.677E-05 1.369E-06 2.026E-08 4.005E-10 4.34E-09 2.085E-09 7.483E-10

由表3.3可知,该3条河2006~2010年的Cd个人年风险一直保持在1.369×10-6 a-1,渭河Cr6+ 的个人年风险在2007年下降至 3.677×10-5 a-1,2010年上升至 4.595×10-5 a-1;2006~2010年浐河的氟化物个人年风险呈上升趋势,沣河的Cr6+个人年风险有下降的趋势;皂河的NH3-N和挥发酚个人年风险均超出其他5条河流10倍。

表3.4 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综合个人年健康风险值(a-1)(饮水途径)

List3.4 The comprehensive personal health risk value in chemical carcinogens and non carcinogens (a-1)

(Drinking water way)

名称年份化学致癌物非致癌物综合风险值

渭河2006年 4.732E-05 1.364E-08 4.733E-05 2007年 3.814E-05 1.405E-08 3.815E-05 2008年 3.814E-05 1.368E-08 3.815E-05 2009年 3.814E-05 1.094E-08 3.815E-05 2010年 4.732E-05 1.195E-08 4.733E-05

浐河2006年 3.814E-05 8.75E-09 3.815E-05 2007年 3.814E-05 8.929E-09 3.815E-05 2008年 3.814E-05 9.004E-09 3.815E-05 2009年 3.814E-05 8.813E-09 3.815E-05 2010年 3.814E-05 1.011E-08 3.815E-05

皂河2006年 3.814E-05 2.569E-08 3.816E-05 2007年 4.732E-05 2.072E-08 4.734E-05 2008年 3.814E-05 3.025E-08 3.817E-05 2009年 3.814E-05 1.769E-08 3.816E-05 2010年 3.814E-05 2.783E-08 3.817E-05

由表3.4看出:皂河的化学致癌物个人年风险2006~2010年先增至4.732×10-5 a-1后降至3.814×10-5 a-1,虽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有毒有害物质个人年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为 5.0×10-5a-1,但已十分接近,须重视化学致癌物的控制;浐河的非致癌物2006~2010年呈上升趋势;Cr6+对综合风险值的贡献最大

3.3不确定性分析

(1)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包括有毒污染物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摄入水体中食物、饮水3种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而本文仅计算了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没有考虑其他途径, 实际上低估了水环境中有毒污染物对人体存在的健康风险,因此所得的计算值小于实际的风险值。

(2)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中涉及很多参数, 其中某些参数为区间值, 并不具有唯一的确定值, 如个人寿命、日均饮水量和个人体重, 本次研究均采用平均值, 因此, 有关本文研究的西安市河流的健康风险评价还需要在今后进行更具体的细化和研究。

四、结论

(1)本次评价的3条河流中,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远远大于非致癌物,化学致癌物的风险值虽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有毒有害物质个人年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5.0×10-5a-1,但也已经接近此值,因此应重视其污染控制;

(2)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Cr6+ > Cd,且Cr6+的健康风险对化学致癌物综合风险贡献最大,已超过90%,水体中Cr6+ 浓度过高直接会对人体及周围的动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应将其作为首要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的控制指标;

(3)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的大小顺序为氟化物>Pb > NH3-N >Hg >挥发酚,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较小,不会对暴露人群产生明显的危害,但对于超过标准限值的污染物质也应加以重视;

(4)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对非致癌物的综合风险贡献最大,应控制金属冶炼、化工等含氟废水的排放控制和治理。

参考文献

[1] 王石磊;西安城市化与生态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isk assessmet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managing the process [ M ]. W

ashington DC:NationalA cademy Press, 1983: 19~20.

[3] 何向明,吴明福,章民驹,等.饮用水源水质健康风险评价及对策[J].供水技术,2008,11(2):3~4.

[4] 黄奕龙,王仰麟,谭启宇,等.城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管理[J].地学前缘,2006,13 ( 3) :162

~167.

[5] 耿福明,薛联青,陆桂华,等.饮用水源水质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评价[J].水力学报,2006,37

( 10) :1242~1245.

[6] 刘洋,赵玲,于莉,等.郑州市饮用水源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2011.45(3):247~250.

[7] U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Superfund public health evaluation manual[R] .Washington DC:

USEPA, 1986:4 7.

[8] 倪彬,王洪波,李旭东,等.湖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 2010,23(1):4~79.

[9] Richard Cothern C,et a1.Estimating risk to human health[J].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1ogy,1986,20(2):111-113.

[10] The US EPA.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assessment exposure from pesticides in food[R].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Pesticide Programs,2000.

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作者:黄剑学号:摘要: 环境风险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国外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基本趋于完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对环境风险的重视与基础研究,世界各大国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随着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影响愈来愈严重,环境风险分析成为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并提供有效应急措施的必要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风险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环境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健康、生态前言: 由于以前以经济发展为主,为了大力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上的发展。在外国,比如美国和英国日本这些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就是在以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的发展,虽然经济取得了进步,但是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最后,他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环保事业正式的发展起来,但是,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远远超出其所获取的利益,这也叫用钱来买教训。就以现在我国的情况来讲,虽然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为了追求经济的进步仍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的道路。这种理念给我们的环境和我们自己造成了不堪设想的后果,近些年来污染事件频繁发生,20世纪以来,在世界环境史上发生了几起震惊世界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影响较大的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酯毒气泄漏,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发生了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1986年前苏联贝利核漏事件,核事故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深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最近我国渤海湾康菲漏油事故造成环境生态破坏,养殖户损失严重;还有很多事例就不一一列举,所以环境风险评价虽然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只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环境风险评价不仅是环境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亦是当前社会安全保障的迫切需要。正文: 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风险的定义众多,从众多关于风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风险的最大特征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结果的可预知性和损失程度的模糊性。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其公式如下所示: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危害/事故]。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 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 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 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 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 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 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 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 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 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 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 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 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 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 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 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 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 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 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 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 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 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 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 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致使在指标体系选择 方面有一个共同缺点,即没有或很少涉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定性打分代替定量指标过多, 把西藏也排除在分析和评估之外。另外,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风险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有关生态风险评价的有关概念,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在生态风险评价领域的研 究成果。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方法 Review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bstract: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it is in beginning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basic concept of ERA, talked about the methods used in studies and revie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of 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引言 自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各种矿物质资源大量开采以及化学工业的繁荣,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酸雨、栖息地破坏、土壤侵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等,致使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抑制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环境评价方面也不断深化。风险评价开始于1980年代,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环 境生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1.1 基本概念 风险通常指事故(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损失或损伤的度量。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 Agency)认为风险是由于物质暴露或环境胁迫所引起的人类健康或生态系统受到危害的可能性。生态风险具体指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至于整个景观层次、地球生态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c14769664.html,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作者:陈明亮 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36期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重庆市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针对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进一步梳理空间分异特征,对更有效的制定差异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备着深远的指导性价值。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差异化;优化调控 从概念上来看,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称之为的乡村人居环境主要指的是在乡村范围内,农户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乡之间要素进一步流动,乡村主体也有了更加广阔深远的行为空间,其更加多元化的行为结果导致乡村空间系统进一步呈现出要素结构功能的转型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出现比较深刻的矛盾,对于乡村发展和人居环境保护等相关难题要进行有效化解。以重庆为例,面对乡村人居环境现状矛盾,怎样才能使这一难题得以破解,进一步优化其乡村人居环境,这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首先,进一步有效构建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根本上来讲,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是针对农民生活环境和品质进行衡量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重庆的基础设施,乡村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居住条件,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相关方面为依据,确保这5个方面成为一级指标,同时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选取40个二级指标,由此进一步充分构建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针对基础设施进行有效评价。从根本上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水准是对乡村人居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硬环境,大多数时候,交通水利设施的条件越优质,信息通讯外部交通越发达,技术设施的建设水平就会变得越高。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村域之间的道路硬化率,村内部的主要道路路灯等指标,针对单元的交通水利设施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二、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化优化调控策略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 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 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3.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4.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 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5.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6.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7.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 许排放量。 二、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

各评价要素(大气、水、噪声、生态、环境风险)的评价范围

1、大气 大气导则规定: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敏感区重点调查,评价范围外的敏感区不考虑。 2、地表水 水环境导则规定:建设项目水环境现状的调查范围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1)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地区域。 2)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判断。 3)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大、中、小)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4)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中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 3、环境噪声 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1)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如工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的站场等),该项目边界外200m内的评价范围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相应的二级和三级评价的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缩小。 若建设项目周围较为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则评价范围应适当放

宽到敏感区附近。 2)对于建设项目呈线声源性质的情况(如铁路、公路), 线状声源两侧各200m的评价范围一般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相应的二级和三级评价的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缩小。 若建设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则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3)对于建设项目是机场的情况,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 15km,侧向2km内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相应的二级和三级评价的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缩小。 4、环境风险 导则规定:对危险化学品按其伤害域和GBZ 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和敏感区位置确定。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5km;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km。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地面水环境导则规定执行。 5、非污染生态环境 导则规定: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 km,2-8 km和1-2 km 。 1)水库水坝建设项目 3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域和下游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地;1级项目要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评价。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2)跨流域调水 要分别对调出区、调入区和连结区三个部分中,凡是由于水文条件改变而引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3)线路类(公路、铁路等路线、航线、管线) 陆上线路类评价范围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00-500m; 水上线路类中,江河类包括所经江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 海上类主航线向两侧延伸500 m 。

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分析与管理策略研究

区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源分析与管理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逐步开放,工业化生产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环境问题也随着凸显,不管是区域政府还是相关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公众的生活需要都对环境风险因素的评估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为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和风险源拥有者制定合理可行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提供依据,为有效针对风险问题进行妥善处理的理论实践和行政管理提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概念,并且引入风险管理理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原理,根据相关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适合我们的区域重点行业风险评估方法。针对国内外4种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欧美国家评价方法在中国区域适用性不强,中国的《指南》环境评估等级较低。 层次分析法和危险指数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综合性强,评估等级较细,经过 优化调整后可作为我国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区域重点行业风险源的特征及区域重点风险源工业企业的几种类型,选择层次分析法和危险系数法作为区域重点行业风险源风险评估方法。以深圳坪山区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危险指数法评估坪山区重点行业100家工业企业环境风险水平,评估结果为坪山区涉危重企业的环境风险危险物质等内因性指标风险较高,整体上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等环境外因性指标中风险更高。因此,坪山区环境风险防控策略是在降低内因性环境风险的同时再争取降低外因性环境风险。 坪山区大多数企业处于一般风险水平状态,一家企业即深圳市坪山区S电子有限公司处于较大环境风险等级。坪山区6个街道中,坑梓街道和坪山街道处于一般环境风险水平的企业数量较多,应重点关注,强化管理。坪山区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防控策略及管理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二是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三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四是完善环境应急科技支撑体系。

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水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然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工农业的发展,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水又往往成为人们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媒介。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迅猛发展,已迅速从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日、德的世界第4大经济体。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且水污染已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2005年的统计显示[1],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全国城市水域受污染率已高达90%以上,不少城市已很难找到合格水源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已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一个人在 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李珊珊,田考聪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重庆 400016) 【摘 要】目的:评价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对人群健康带来的风险大小,为国家卫生、环保部门制定相应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 据M市饮用水源水质实测数据,计算饮用水源水中的As、Hg、Cr6+、Pb、Cd和Cu的年平均浓度,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M市37个区县43个监测点饮用水中的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初步评价。结果:(1)基因毒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Cr6+>As>Cd;而躯体毒物质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Pb>Cu>Hg,前组的影响远大于后组;(2)饮用水源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2003年为7.18×10-5人/年,2004年为2.12×10-4人/年,2005年为2.28×10-4人/年,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人/年,远远超过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10-6人/年。结论:本研究对城市饮用水源风险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重金属;饮用水源水;健康风险评价【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R1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9-18 Healthriskassessmentofchemicalpollutantsindrinkingwater LIShan-shan,etal (DepartmentofHealthStatistics,CollegeofPublicHealth,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thehealthriskofthechemicalpollutantsindrinkingwaterforhumanstopresentthebasisfor interrelateddepartmentinmakingtherelatedwaterqualitystandard.Methods:AUSEPAhealthriskassessmentmodelwasusedtoassesshealthriskassociatedwithconcentrationsofchemicalpollutantsindrinkingwaterafterinvestigatingconcentrationsofAs、Hg、Cr6+、Pb、CdandCuindrinkingwarterin37countiesofMcitybasedon43randomsamples,accordingtothepracticaldataofdrinkingwaterresources.Results:(1)ThehealthriskcomparisonscausedbygenetoxicsubstanceswasCr6+>As>Cd,andriskcomparisonscausedbybodytoxicsubstanceswasPb>Cu>Hg.Thehealthriskofgenetoxicsubstanceswasmoredistinctthanthatbodytoxicsubstances.(2)Thetotalhealthriskofallpollutantsindrinkingwaterwas7.18×10-5a-1in2003,2.12×10-4a-1in2004and2.28×10-4a-1in2005,allofwhichexceeded5.0×10-5a-1,thevaluerecommendedbyICRP,andgreatlyexceededthestandardsrecommendedbytheSwedenBureauof2EnvironmentProtectionandtheHollandMinistryofBuildingandEnvironmentProtection.Conclusions:Thereisreferencevalueinourresearchforriskmanagementofdrinkingwaterresourcesandwaterenviromentporetctingmeasures. 【Keyword]Heavymetals;Drinkingwater;Healthriskassessment 作者介绍:李珊珊(1983- ),女,硕士, 研究方向: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通讯作者:田考聪,男,教授,E-mail:tkc5155@126.com。 文章编号:0253-3626(2008)04-0450-04 论著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从城市的尺度出发,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基本概念的剖析和城市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的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城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为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吴良镛先生受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启发,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2001年,吴良镛先生出版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确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学术框架。此后,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 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尺度,选取西安市三环范围内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分析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域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为西安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人居环境基本概念 1.1 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居环境是在人类居住和环境科学两大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的劳动成果。 人居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空间,居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构建的人工环境;广义的人居环境是指围绕人类这个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是与人类发展相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 1.2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城市人居环境一般由3部分组成:(1)居住条件,它通过住宅本身的价值来体现,包含住宅面积、住宅质量和住宅设备等;(2)生态环境质量,它通过城市的大气、水、噪声以及绿化水平等指标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水平;(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它可通过各文教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各类活动场所、道路广场、交通状况等指标反映。 二.研究区域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中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整理稿)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总则 (1)熟悉导则的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2)熟悉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①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②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③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④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3)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2、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1)熟悉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开发区规划简介 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 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 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 e)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指标) 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的要求与方法 ①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②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③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④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 ⑤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3)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①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②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a、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 b、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4)熟悉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设置 ①评价专题的设置要体现区域环评的特点,突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和规划布局论证、排污口优化、能源清洁化和集中供热(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内容。 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以下专题: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12;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4.14;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2.3.15;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2008.6.6;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4.18;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2001.12;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9.18; ⑵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4.1; ⑶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9.18;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No.62011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综述· 1环境风险评价内涵、种类及处理风险的方法 经济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灾害事故频发,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注意到某些行业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必须采用某些方法在事故发生前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以此来减少危害。陆雍森(1999)这样认为:广义上,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所引发或面临的危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可能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上,环境风险评价常指对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该 定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了概括,较全面的阐述了环境风险评价过程。郭文成(2001)等认为环境风险评价,广义上讲是指对某建设项目的兴建、运转,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该看法缩小了环境风险评价的范围,而且认为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减少环境风险。罗大平(2006)等认为环境风险评价是指由一定的机关或组织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可能对人体健康、生态安全等造成的环境后果进行识别、度量、评估的过程或环境管理活动。该定义指出了环境风险评价的主体是机关或组织,并且具体细化了环 收稿日期:2011-03-07 作者简介:孙永刚,黑龙江省林业厅高级会计师。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孙永刚 (黑龙江省林业厅哈尔滨150050) 摘要:环境风险评价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是环境风险管理和环境决策 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文章在介绍环境风险评价的内涵、种类及处理风险的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阶段和评价方法,发现采用半定量和定量评价方法在化工石油、油气田、地下水、农田土壤等领域广泛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多种污染物的复合作用、非化学因子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指出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中依然存在很多评价方法,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推广,环境风险评价的模型计算复杂,健康风险评价没有考虑到其他物种的健康风险,环境风险评价与定价研究相脱节等问题。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评价;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38X (2011)06-0090-04 Review on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un Yonggang (Forestry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50) Abstract: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raised after 70years in the 20th century,and it is the scientific and important basis of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deci -sion-making.Based on describing the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risk types and methods of treat -ment,the paper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stage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 -tal risk assessment,and found that researches have extensively carried ou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the com -pound effect of multiple pollutants pollution,non-chemical factors in the area of the chemical petroleum,oil and gas fields,underground water and soil by semi-quan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also pointed out that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till did not form large-scale promotion,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 -ment model complex,health risk assessment did not consider the health risk to other species,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re out of touch,and so on.Key Words:environmental risk;risk assessment;review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组平均值表 评价因素及编号平均值定级总体感觉 房屋总体印象 房屋质量 水体清洁度 树木保护状况 生活垃圾处理 饮用和水源状况 文体设施情况 上学方便程度 服务设施状况 人身安全 财务安全 出行道路状况 田地道路 到集市方便程度 到县城方便程度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近接居住环境 住宅 宽适度,给排水状况,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垃圾收集 情况; 邻里 住房周围的安静,近邻的交流或接触程度,近邻的围 墙、院子内的绿化; 社区环境 社区绿化 公园、学校的绿化,街头绿化,该地区的绿化状况, 去公园的便利程度,周围的水域环境,与水域的接近 程度; 社区空间公共空间的大小,街景的美化程度; 社区服务 购物、娱乐、医疗、银行、邮局,小孩的教育环境, 文化环境,治安状况; 城市环境 风景名胜保护自然风景的保护,历史古迹的保护,历史气氛; 生态环境噪音,空气质量; 服务应急能力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防灾抗灾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项(A)因素项(B)分因素项(C) 经济环境销售率(一年以内) 物业管理水平物管费收缴率,服务质量楼盘认可度入住率,升值潜力 社会环境 安全小区消防设施,抗震设防,小区内治安状况 健康医院或诊所数量,社区康体设施 教育文化学校数量,社区活动 居民生活邻里关系,生活便利程度 小区规划设计 人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景观环境,套型平面组合 及功能,室内通风,小区特色

区位交通到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公共交通的服务班次,公共交通线路,机动车可达性,车位数量与住户比 生态环境 水环境系统 水质标准(景观水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中水 利用率 声环境系统小区白天噪音等级,室内白天噪音等级 光环境系统 小区道路立体照明系统,朝阳房间比例(多层、高层), 日照时数(大寒日) 气环境系统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氮含量 绿化系统绿地率,植物丰实度 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 统 生活垃圾收集与分类率,生活垃圾收运密闭率 技术环境 智能技术 周边红外线对射和电子监控及电子巡更,户内报警及 救助系统 通讯信息技术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宽带入户率建造技术绿色材料,建筑节能比例 住宅设计指标构成 住宅设计指标 住宅类型(高层、多层、公寓、别墅) 住宅层高(米) 住宅房型(一房一厅、二房一厅、二房二厅一卫...) 住宅单元建筑面积(平方米) 人均拥有房间数量(个) 住宅配套设施完备率(%) 住宅的智能化程度(高、中、低)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人居环境划分准则环境构成要素 按结构形态划分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区位环境按社会形态划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一级准则单项指标 建筑质量(Ⅰ)房型设计(X1) 通风状况(X2) 结构健全(X3) 储藏充足(X4) 容易维修(X5) 电力稳定(X6) 楼层高度(X7) 防火材料(X8) 隔音设施(X9) 充足光线(X10) 内置橱柜(X11) 绝缘防护(X12) 室温控制(X13) 管道良好(X14) 卫生设施(X15) 方便厨房(X16) 不互相干扰的 通道 (X17) 环境安全(Ⅱ)空气质量(X18) 饮水水质(X19) 噪声污染(X20) 洪水淹没(X21) 交通要道(X22) 垃圾堆场(X23) 化学工厂(X24) 污染水体(X25) 易燃易爆(X26) 景观规划(Ⅲ)风景院落(X27) 住区小品(X28) 建筑密度(X29) 自然景色(X30) 户外保持(X31) 建筑保持(X32) 住宅间距(X33) 绿化草坪(X34) 休闲广场(X35) 建筑样式(X36) 公共服务(Ⅳ)商业网点(X37) 医疗保健(X38) 蔬菜市场(X39) 供电系统(X40) 电信服务(X41) 给水系统(X42) 排水系统(X43) 各类学校(X44) 公共停车场所 (X45) 文化娱乐设施 (X46) 社区文化环 境邻里和谐(X47) 社区治安(X48) 住宅特色(X49) 住区荣誉(X50) 紧邻亲朋(X51) 紧邻高校(X52) 流动人口(X53) 远离棚户(X54) 市民广场(X55) 心理归属(X56)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 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 …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 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 23、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 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 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24、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25、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 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26、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希望达到)的境地(结果)或 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