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神志活动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心主血脉正常的生理表现
•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 舌——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 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
• 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 血盈脉充——养神,则神志清晰、精神振奋, 心情愉快,喜乐有常,思维敏捷,记忆力强。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心主血的内涵
心行血----指心气能推动血液循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 腑形体官窍。 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心之气血阴阳温养于脾,
尤其心阳温脾阳,使脾健运,血化充-----心阳化赤。)
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 通利,血流通畅。
心气充沛是推动心脏搏动和血行的基本动力,其中 心之阴阳协调平衡是调控心脏搏动的快慢和血行迟速的 基础。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心气与心血的充沛和协调
心气充沛,推动血流脉中,则心得血 之濡养;养心之血充足则心气充沛,二者 相辅相成,协调共济,共同维持心脏的正 常搏动。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脉象
现代研究认为:脉搏的形成与心肌的收缩能力、心输 出量、输出速度、动脉弹性、外周阻力等因素有关。
气血不足,脉道不充,且鼓动无力,则脉细弱无力, 或节律不匀; 偏心阳虚则脉迟无力,偏心阴虚则脉细数无力。 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则脉涩滞或结代等。
(病例一:刘某,女,心悸、胸闷、气短,舌淡,脉搏沉细迟缓、结、代。西 医诊为顽固性心律失常伴心肌缺血,静时脉搏43至54次/分,活动时最快达 190次/分。诊为气血阴阳均不足,偏于心气虚,阴阳失调。用炙甘草汤合桂 枝龙牡汤加减,3个月而愈)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