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 格式:doc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治疗及降低并发症。
方法对3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进行分析。
结果:3例行囊肿外引流术,27例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治愈30例,并发症4例。
结论:及时、谨慎的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的操作是提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36-0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为小儿外科中最为常见的胆道系统发育异常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术式的不断改进,对该病的治愈率已明显提高。
我院自1994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该疾病患儿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2-16岁,平均4.4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28例,腹部包块30例,黄疸5例,高热3例。
临床症状各异,但术前行腹部b超和(或)腹部ct均明确诊断。
34例患儿血清胆红素、碱磷酸酶及转氨酶升高,术中囊状扩张的胆总管直径4-12cm。
术后全部病例经病理切片均证实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
1.2 手术方式:本组病例中,1例患儿因病情危重而行囊肿外引流术,其余29例均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在行胆肠吻合时,先关闭空肠残端,距残端3-5cm远离系膜侧做侧切口并与肝总管行端侧、外翻吻合,吻合口附近置橡胶引流管1根。
2 结果30例ccc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胰瘘1例、胆瘘1例保守治愈,切口裂开2例,经减张缝合治愈出院。
术后患儿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转氨酶均降至正常水平。
对其中28例患儿随访1-5年均无异常症状。
3 讨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在胆道畸形中比较常见,其病因一般认为与异常胆胰管合流有关。
浅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24例胆总管囊肿病历资料,术后随访平均57个月,随访率79.2%。
结果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胆总管扩张部分切除加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7例。
术后胆漏2例,手术死亡0例。
结论胆总管囊肿部分切除加胆肠Roux-en-Y吻合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胆管囊肿胆肠Roux-en-Y吻合术【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further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ult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s. Methods: To analysie 24 cases with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s from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10. The average time of following up was 57 months. Results: Two patients were operated with Roux-en-y cystojejunsotomy, 17 patients with resection of cyst with Roux-en-Y hepaticojejunsotomy. Biliary fisfula happened in 2 patients, Nopatient was died during operation. Conclusions:Resection of the cyst with Roux-en-y hepaticojejunsotomy bring in fine effect .【Key words】congenital choledochus cysts Roux-en-y cholangio-enterostomy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s CCC)是一种胆管发育异常的外科疾病。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Resection of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适应症】
1.成人或儿童先天型胆总管囊肿。
2.怀疑或已有恶变的胆总管囊肿。
3.曾作过囊肿内、外引流术者。
【术前准备】
1.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黄疸病人,补充维生素K,并纠正凝血酶原时间。
3.曾做囊肿内或外引流手术者,需作肠道准备。
4.术前行MRCP或ERCP,以了解病变类型。
【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
【体位】
仰卧位,右季肋部垫高。
【手术步骤】
1.切口: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上经腹直切口(图1)。
2.探查:明确胆道扩张类型及范围,如囊肿属囊状扩张型,与周边粘连不重时,即行
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如粘连严重,与门脉、肝动脉及胰腺分不清时,改行Lilly式囊肿 内
膜下剥离,胆道重建术。
3.游离胆囊:从肝床上游离胆囊后,有利于囊肿切除的操作(图2)。
4.显露囊肿:行Kocker切口,充分游离十二指肠及胰头,显露囊肿下端,分离粘连,
尤其注意肝动脉及门静脉,了解囊肿左右、上下的关系。检查囊肿是否有结石、恶变,必要
时行活检。如术前未做MRCP或ERCP,此时可行胆道造影,进一步了解囊肿情况及胰管交
汇情况(图3)。
5.切除囊肿:解剖出左、右肝管,使囊肿与门脉、肝动脉分开,于漏斗部切断胆总管
下端,远端用1号丝线缝扎,于左、右肝管交界下1~1.5cm切除(图4、5)。
6.Lilly式囊肿内膜下剥离:于囊肿前壁置4根缝线,在囊肿前壁、内壁及侧壁做横切
口(图6);保留囊肿的后下壁,于切线处的一角选择分离面,将囊肿的后壁分为较薄的外层
和较厚的内层,用小血管钳沿此层面剥离直至切口的另一侧,完成囊壁一周的切口(图7);
用钝、锐剥离法交替游离囊肿,上至肝总管,下至囊肿漏斗部,完整切除囊肿(图8)。
7.Roux-Y空肠襻的制备:选择距Treitz韧带10~15cm处断空肠及系膜,1号丝线连
续缝合关闭远端空肠,于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剪开,将远端空肠经此孔送入肝门部以备吻合
(图9)。
8.胆道重建:重建胆道前,检查左、右肝管有无狭窄,如有需先行纠正。距空肠缝闭
端2~3cm处肠系膜对侧缘切开空肠,切口与肝管口径相似;1号丝线全层缝合(图10),吻
合应无张力、无扭曲。距此胆肠吻合口下60cm处,行近端空肠与空肠端侧吻合(图10、
11)。
9.引流:于胆肠吻合口下方置一双套管。
【术后处理】
1.半坐位。利于引流及膈肌运动,减少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2.联合应用抗生素。
3.严密观察吻合口有无漏的发生。漏的好发时间在术后5~7天,一旦发生要加强引流
并予支持治疗,多数病人2周后可自愈。
4.饮食。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