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数据挖掘试题及答案数据挖掘是一门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从大量的数据集中发现规律、模式和知识的过程。
它对我们理解和利用数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科学研究等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挖掘试题及其答案。
试题一:什么是数据挖掘?答案:数据挖掘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方法,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它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构建以及模式识别和知识发现等步骤。
试题二: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案: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和异常检测等。
分类是指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聚类是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相似的组;关联规则挖掘是找出数据中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异常检测是识别与正常模式不符的数据。
试题三:数据挖掘中常用的算法有哪些?答案:数据挖掘中常用的算法包括决策树、聚类算法、关联规则算法和神经网络等。
决策树算法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划分,构建一棵树形结构用于分类;聚类算法根据相似度将数据集分为不同的簇;关联规则算法用于发现数据集中项之间的关联关系;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神经元网络结构,用于数据分类和预测。
试题四:数据挖掘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答案:数据挖掘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商业领域,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和产品推荐等;在科学研究中,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发现新的知识和规律;在医疗领域,它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等。
试题五:数据挖掘存在的挑战有哪些?答案:数据挖掘存在一些挑战,包括数据质量不高、维度灾难、算法性能和可解释性等方面。
数据质量不高可能导致挖掘结果不准确;维度灾难是指当数据特征数量很多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急剧增加;算法性能要求高,对大规模数据集的挖掘需要高效的算法;可解释性是指挖掘结果是否易于被理解和解释。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挖掘试题及其答案。
通过理解和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任务、算法和应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和创新提供支持。
深度学习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是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模式识别的一种方法。
以下哪个选项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特点?()A. 计算速度快B. 数据需求少C. 神经网络的深度D. 算法的复杂度答案:C2. 下面哪个选项是深度学习中常用的激活函数?()A. Sigmoid函数B. 二次函数C. 正弦函数D. 双曲正切函数答案:A3. 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中,反向传播算法用于计算网络的()A. 权重和偏置的梯度B. 损失函数的最小值C. 输出层的激活函数D. 输入层的数据预处理答案:A4. 对于一个多层的神经网络,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每一层的神经元数量都相同B. 每一层的神经元都连接到上一层的所有神经元C. 每一层的神经元只连接到下一层的某些神经元D. 每一层的神经元只连接到上一层的某些神经元答案:C5. 深度学习中常用的优化算法是()A. 梯度下降法B. K均值聚类算法C. 支持向量机D. 决策树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深度学习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深度学习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度学习可以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生成等任务。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深度学习可以用于文本分类、机器翻译和情感分析等任务。
在语音识别领域,深度学习可以用于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任务。
2. 请简述深度学习中常用的网络结构和算法。
答:深度学习中常用的网络结构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等。
卷积神经网络适用于处理图像和其他二维数据,常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任务。
循环神经网络适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常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任务。
生成对抗网络是由生成器和鉴别器组成的网络结构,用于生成符合真实数据分布的虚假数据。
在深度学习中,常用的算法包括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GD)等。
计算机图像识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图像识别中常用的图像格式?()A JPEGB PNGC MP3D BMP2、在图像识别中,图像的分辨率对识别效果的影响是()A 分辨率越高,识别越准确B 分辨率越低,识别越准确C 分辨率对识别效果没有影响D 分辨率适中时识别效果最好3、图像识别中,用于提取图像特征的方法不包括()A 边缘检测B 颜色分析C 音频处理D 形状识别4、下列哪种情况会增加图像识别的难度?()A 图像光照均匀B 图像背景简单C 图像存在噪声D 物体形状规则5、对于图像中的目标物体,以下哪个因素对识别的影响最小?()A 物体的大小B 物体的颜色C 物体的位置D 物体的材质6、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图像增强的方法?()A 直方图均衡化B 中值滤波C 图像压缩D 灰度变换7、在进行图像识别时,使用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在于()A 不需要大量数据B 计算复杂度低C 能够自动提取特征D 模型训练简单8、图像识别系统中,用于对模型进行评估的指标不包括()A 准确率B 召回率C 运行速度D F1 值9、以下哪种图像分类方法属于无监督学习?()A 支持向量机B 决策树C 聚类分析D 逻辑回归10、要提高图像识别的实时性,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A 减少图像的分辨率B 简化模型结构C 增加计算资源D 降低图像质量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计算机图像识别的基本流程包括图像采集、________、特征提取、________和结果输出。
2、常见的图像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纹理特征等。
3、图像的灰度化处理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实现。
4、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中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图像中的噪声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椒盐噪声等。
6、图像分割的方法主要有基于阈值的分割、基于区域的分割和________分割。
认知心理学试题库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D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C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 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 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 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答案:A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B.结论C.心理模型D.问题表征答案:A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A.假设检验B.刺激偏好C.维量检验D.位置交替答案:C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D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B.1956C.1967D.1970答案:C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A.枕皮层B.额皮层C.顶皮层D.颞皮层答案:D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B.90C.180D.360答案:D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C.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减法反应时实验B.开窗实验C.加法反应时实验D.扫描实验答案:A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 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 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人工智能基础概念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超市收银员用扫描器直接扫描商品的条形码,商品的价格信息就会呈现出来,这主要利用了人工智能中的()技术。
A、机器翻译B、智能代理C、模式识别D、专家系统正确答案:C2.用于寻找出某个能够达到给定目标的动作序列或步骤的专家系统是()。
A、预测专家系统B、规划专家系统C、设计专家系统D、诊断专家系统正确答案:B3.“大数据”一词从()年提出来的A、2009B、2008C、2010D、2011正确答案:A4.交叉验证法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大小相似的互斥子集,进行()次训练和测试A、k-2B、kC、k+1D、k-1正确答案:B5.1976—1982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处于()。
A、第一次繁荣期B、复苏期C、第一次低谷期D、萌芽期正确答案:C6.()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统计量的取值,并以引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作为决策取舍依据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A、逻辑分析B、方差分析C、回归分析D、假设检验正确答案:D7.负荷预测分为四类()A、(1)超短期负荷预测(2)短期负荷预测(3)中期负荷预测(4)长期负荷预测B、(1)日负荷预测(2)周负荷预测(3)月负荷预测(4)季负荷预测C、(1)按小时负荷预测(2)日负荷预测(3)周负荷预测(4)月负荷预测D、(1)日负荷预测(2)周负荷预测(3)月负荷预测(4)年负荷预测正确答案:A8.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我们常常对数值特征进行归一化或标准化(standardization,normalization)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理论上不会对下列哪个模型产生很大影响?()A、k-NNB、决策树C、k-Means正确答案:B9.下面对集成学习模型中的弱学习器描述错误的是?A、他们经常不会过拟合B、他们通常带有高偏差,所以其并不能解决复杂学习问题C、他们通常会过拟合正确答案:C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卷积神经网络结构A、RNNB、VGGNetC、LeNetD、ResNet正确答案:A11.趋势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
人工智能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 AIB. IAC. IID. AII答案:A2. 以下哪个是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A. 机器学习B. 深度学习C. 神经网络D. 所有选项答案:D3.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是什么?A. AlphaGoB. Deep BlueC. ElizaD. SHRDLU答案:D二、填空题4. 人工智能之父是________。
答案:艾伦·图灵5. 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包括数据、算法和________。
答案:计算能力三、简答题6. 请简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答案: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主要应用于辅助诊断、患者监护、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等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论述题7. 论述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
答案: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性化教学、智能辅导、教学资源的智能化管理等方面。
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智能辅导系统可以辅助教师进行作业批改和学习进度跟踪,同时,教学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案例分析题8. 某公司开发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客服机器人,请分析其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答案:该客服机器人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理解复杂用户需求的能力、处理多轮对话的连贯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适应性等。
应对策略可以是不断优化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增加机器学习的训练数据,以及通过用户反馈进行持续的系统迭代和优化。
六、计算题9. 如果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为95%,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90%,请计算其准确率的平均值。
答案:(95% + 90%) / 2 = 92.5%七、判断题10. 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替代人类进行创造性工作。
答案:错误。
人工智能在某些创造性工作中可以辅助人类,但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
人工智能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_____________的学科。
A. 算术运算B. 理解和模拟人类智能行为C. 存储大量数据2. 目前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
A. 机器学习B. 人类思维C. 抽象推理3. 以下哪个不属于人工智能的基本类型?A. 强人工智能B. 弱人工智能C. 超级人工智能4. 当计算机程序拥有自己进行思维决策的能力时,称之为_____________人工智能。
A. 强B. 弱C. 超级二、填空题1. 人工智能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_____________。
2. 目前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是_____________。
3. 机器学习是指计算机通过_____________,自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4. Deep Blue是一款在1997年击败_____________的国际象棋计算机程序。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机器学习?请举例说明其应用领域。
2. 简要介绍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3.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有何区别?4.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应用?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C4. A二、填空题1. 工业革命2. 机器学习3. 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4.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三、简答题1. 机器学习是一种让计算机通过数据和模型进行训练,以实现自主学习和改进的方法。
例如,在广告推荐系统中,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预测用户可能喜欢的广告,并进行推荐。
2.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符号主义人工智能,重点研究通过规则推理实现人类智能。
第二阶段是连接主义人工智能,关注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
第三阶段是统计学习人工智能,侧重于机器学习和数据驱动。
3. 强人工智能指的是计算机程序能够自主思考、决策,并在大多数智力任务上胜过人类。
弱人工智能只能在特定领域内执行特定任务,并且对其他任务基本上没有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是应用分析能力的核心要素?A. 记忆力B. 逻辑思维C. 创造力D. 观察力答案:B2.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清洗C. 数据存储D. 数据解释答案:C3. 应用分析能力在以下哪个领域中不是必需的?A. 市场研究B. 工程设计C. 艺术创作D. 金融分析答案:C4.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以下哪项技能不是应用分析能力的一部分?A. 问题分解B. 信息整合C. 直觉判断D. 模式识别答案:C5. 应用分析能力与以下哪个概念最不相关?A. 批判性思维B. 决策制定C. 情绪管理D. 信息处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应用分析能力在以下哪些场景中可能会被使用?A. 制定商业策略B. 进行科学研究C. 进行艺术创作D. 进行工程设计答案:ABD2.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以下哪些步骤是常见的?A. 数据收集B. 数据清洗C. 数据解释D. 数据可视化答案:ABCD3. 应用分析能力在以下哪些领域中是关键的?A. 金融分析B. 市场研究C. 法律咨询D. 艺术创作答案:ABC4.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以下哪些技能是应用分析能力的一部分?A. 问题分解B. 信息整合C. 直觉判断D. 模式识别答案:ABD5. 应用分析能力与以下哪些概念相关?A. 批判性思维B. 决策制定C. 情绪管理D. 信息处理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应用分析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答案:应用分析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通过逻辑推理、信息整合和模式识别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案。
2.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数据清洗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数据清洗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它包括去除错误数据、填补缺失值、标准化数据格式等步骤,以保证后续分析的质量和可靠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深度学习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是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模式识别的一种方法。
以下哪个选项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特点? ()A.计算速度快B. 数据需求少C. 神经网络的深度D. 算法的复杂度答案:C2.下面哪个选项是深度学习中常用的激活函数? ()A.Sigmoid 函数B.二次函数C. 正弦函数D. 双曲正切函数答案:A3.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中,反向传播算法用于计算网络的()A. 权重和偏置的梯度B. 损失函数的最小值C. 输出层的激活函数D. 输入层的数据预处理答案:A4.对于一个多层的神经网络,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每一层的神经元数量都相同B. 每一层的神经元都连接到上一层的所有神经元C. 每一层的神经元只连接到下一层的某些神经元D. 每一层的神经元只连接到上一层的某些神经元答案:C5.深度学习中常用的优化算法是()A. 梯度下降法B.K 均值聚类算法C.支持向量机D.决策树答案:A二、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深度学习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深度学习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度学习可以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生成等任务。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深度学习可以用于文本分类、机器翻译和情感分析等任务。
在语音识别领域,深度学习可以用于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任务。
2.请简述深度学习中常用的网络结构和算法。
答:深度学习中常用的网络结构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 、循环神经网络(RNN) 和生成对抗网络(GAN) 等。
卷积神经网络适用于处理图像和其他二维数据,常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任务。
循环神经网络适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常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等任务。
生成对抗网络是由生成器和鉴别器组成的网络结构,用于生成符合真实数据分布的虚假数据。
在深度学习中,常用的算法包括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GD) 等。
人工智能试题及答案【篇一:人工智能经典试题及答案】ass=txt>2.8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1) 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p(x):x是人l(x,y):x喜欢y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p(x):x是人b(x):x打篮球a(y):y是下午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x )(?y) (a(y)→b(x)∧p(x))(3) 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nc(x):x是新型计算机f(x):x速度快b(x):x容量大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x) (nc(x)→f(x)∧b(x))(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s(x):x是计算机系学生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5) 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p(x):x是人l(x, y):x喜欢y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2.9 用谓词表示法求解机器人摞积木问题。
设机器人有一只机械手,要处理的世界有一张桌子,桌上可堆放若干相同的方积木块。
机械手有4个操作积木的典型动作:从桌上拣起一块积木;将手中的积木放到桌之上;在积木上再摞上一块积木;从积木上面拣起一块积木。
积木世界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图机器人摞积木问题解:(1) 先定义描述状态的谓词clear(x):积木x上面是空的。
(x, y):积木x在积木y的上面。
..
;..
模 式 识 别 非 学 位 课 考 试 试 题
考试科目: 模式识别 考试时间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任课教师 考试成绩
一、简答题(每题6分,12题共72分):
1、 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当训练样本的类别信息已知时进行的分类器训练称为监督学习,或者由教师示范的学习;
否则称为非监督学习或者无教师监督的学习。
2、 你如何理解特征空间?表示样本有哪些常见方法?
参考答案:由利用某些特征描述的所有样本组成的集合称为特征空间或者样本空间,特征空间的维数
是描述样本的特征数量。描述样本的常见方法:矢量、矩阵、列表等。
3、 什么是分类器?有哪些常见的分类器?
参考答案:将特征空中的样本以某种方式区分开来的算法、结构等。例如:贝叶斯分类器、神经网络
等。
4、 进行模式识别在选择特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特征要能反映样本的本质;特征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注意量纲。
5、 聚类分析中,有哪些常见的表示样本相似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距离测度、相似测度和匹配测度。距离测度例如欧氏距离、绝对值距离、明氏距离、马氏
距离等。相似测度有角度相似系数、相关系数、指数相似系数等。
6、 你怎么理解聚类准则?
参考答案:包括类内聚类准则、类间距离准则、类内类间距离准则、模式与类核的距离的准则函数等。
准则函数就是衡量聚类效果的一种准则,当这种准则满足一定要求时,就可以说聚类达到了预期目的。
不同的准则函数会有不同的聚类结果。
7、 一种类的定义是:集合S中的元素xi和xj间的距离dij满足下面公式:
SxSx
ij
ij
hd
kk)1(
1
,dij r,其中k是S中元素的个数,称S对于阈值h,r组成一类。请说明,
该定义适合于解决哪一种样本分布的聚类?
参考答案:即类内所有个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h,单个距离最大不超过r,显然该定义适合团簇集中
分布的样本类别。
8、 贝叶斯决策理论中,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参数估计就是已知样本分布的概型,通过训练样本确定概型中的一些参数;非参数估计就
是未知样本分布概型,利用Parzen窗等方法确定样本的概率密度分布规律。
9、 基于风险的统计贝叶斯决策理论中,计算代价[ij]矩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假设这个矩阵是
MN,M和N取决于哪些因素?
..
;..
参考答案:依据是根据专家对于不同决策所引起的实际风险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无法根据理论来确定。
风险矩阵的行列参数M、N都等于待分类的类别数目。
10、 什么是Parzen窗?简述其基本思想。
参考答案:利用一系列超立方体,根据随机样本落入其中的数量确定总体概率密度分布的一种非参数
估计方法,这是一种类似于直方图的方法。
11、 简要说明二层感知器是如何解决异或(XOR)问题的。
参考答案:第一层将异或问题的样本转换成两类问题,例如将(1,0)和(0,1)转变成(1,0),将
(0,0)和(1,1)保持不变,这样就转变成一个线性分类问题;第二层就可以很容易进行分类了。
12、 感知器训练可以利用梯度下降法,利用必要的公式简要说明梯度下降法的基本思路。
参考答案:设一个函数为y = f(x),定义域为[a, b],其中只有一个极小值。要求计算该函数段的极小值。
任给出一个初始值x0,计算此处的函数导数f’(x0),则下一个迭代值应该沿着导数的负方向,即
x1=x0-c*f’(x),其中c是一个比例正参数。以后的迭代公式是:xi+1=xi-c*f’(xi)。直到满足一定的迭代次
数,或者迭代的新旧数值之间误差满足预设的阈值。
二、分析题(16分)
结合你未来可能从事的科研课题或者你所了解的你所在课题组中的研究课题,具体说明
模式识别理论在其中可能的应用。要求:1、要将问题描述清楚;2、该问题的应用背景和思
路;3、解决该问题成熟的和可能的思路;4、具体的模式识别算法在其中如何应用。
参考答案:略。
三、设计题(12分)
爬楼犯罪是危害现在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犯罪现象。假设有合适的固定监控摄像设备,
这种设备可以在白天和晚上以及其他光线不佳(例如雨雾天气等)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如果你能够获得这种连续视频图像,试分析爬楼翻窗犯罪的特点,然后结合所学到的模
式识别理论,设计一种合适的可行的算法来准确检测爬楼翻窗等犯罪行为,并给出算法的伪
代码程序。注意:不要将窗户内正常居民的行走、晾晒衣被、飞鸟等行为检测为爬楼犯罪,
要尽量降低误报率。
参考答案:
爬楼的基本特点,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即:
1、绝大多数的爬楼翻窗犯罪都发生在晚上;
2、爬楼行为一定发生在楼的阳面或者阴面(简称楼面);
3、一定有移动目标,大小与距离成反比,应该与人大小相似;
4、移动目标在楼面上爬楼速度不可能很快;
5、移动目标在楼面上发生跨楼层或者跨住户单元的移动;
6、居民走动一般不发生在楼面上的跨楼层或者跨住户单元的移动;
7、飞鸟速度一般较快,大小变化剧烈等。
8、树木移动、衣服飘动等变化目标的几何和质心位置一般不变化或者变化很小;
9、一般月光光线变化缓慢;
10、房间开关灯光变化剧烈,一般是在楼面上的某个位置突然出现,不会发生跨楼层跨单元的移动。
然后设计算法实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