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习题及解答
- 格式:pdf
- 大小:291.22 KB
- 文档页数:9
图像处理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图像处理中,灰度化处理通常是指将图像从彩色转换为:A. 黑白B. 灰度C. 彩色D. 伪彩色答案:B2. 在图像处理中,边缘检测的目的是:A. 增强图像的对比度B. 检测图像中的边缘C. 减少图像的噪声D. 改变图像的大小答案:B3. 以下哪个算法不是用于图像压缩的:A. JPEGB. PNGC. GIFD. FFT答案:D4. 在图像处理中,直方图均衡化主要用于:A. 增强图像的对比度B. 减少图像的噪声C. 检测图像中的边缘D. 改变图像的颜色答案:A5. 在图像处理中,滤波器的作用是:A. 改变图像的颜色B. 增强图像的边缘C. 减少图像的噪声D. 增强图像的对比度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图像处理中,常见的图像增强技术包括:A. 直方图均衡化B. 锐化C. 边缘检测D. 滤波答案:ABD2. 在图像处理中,以下哪些是图像变换技术:A. 傅里叶变换B. 拉普拉斯变换C. 霍夫变换D. 离散余弦变换答案:ABD3. 图像处理中,用于图像分割的方法有:A. 阈值分割B. 区域生长C. 边缘检测D. 聚类分析答案:ABCD4. 在图像处理中,以下哪些是图像特征提取的方法:A. 角点检测B. 边缘检测C. 纹理分析D. 颜色分析答案:ABCD5. 图像处理中,图像去噪的方法包括:A. 中值滤波B. 高斯滤波C. 双边滤波D. 拉普拉斯滤波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图像处理中的图像锐化可以增加图像的对比度。
(对)2. 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压缩一定会导致图像质量的损失。
(对)3. 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去噪会减少图像的细节。
(对)4. 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增强和图像恢复是同一概念。
(错)5. 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的过程。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图像处理中边缘检测的作用。
模式识别习题集答案解析1、PCA和LDA的区别?PCA是⼀种⽆监督的映射⽅法,LDA是⼀种有监督的映射⽅法。
PCA只是将整组数据映射到最⽅便表⽰这组数据的坐标轴上,映射时没有利⽤任何数据部的分类信息。
因此,虽然做了PCA后,整组数据在表⽰上更加⽅便(降低了维数并将信息损失降到了最低),但在分类上也许会变得更加困难;LDA在增加了分类信息之后,将输⼊映射到了另外⼀个坐标轴上,有了这样⼀个映射,数据之间就变得更易区分了(在低纬上就可以区分,减少了很⼤的运算量),它的⽬标是使得类别的点距离越近越好,类别间的点越远越好。
2、最⼤似然估计和贝叶斯⽅法的区别?p(x|X)是概率密度函数,X是给定的训练样本的集合,在哪种情况下,贝叶斯估计接近最⼤似然估计?最⼤似然估计把待估的参数看做是确定性的量,只是其取值未知。
利⽤已知的样本结果,反推最有可能(最⼤概率)导致这样结果的参数值(模型已知,参数未知)。
贝叶斯估计则是把待估计的参数看成是符合某种先验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对样本进⾏观测的过程,把先验概率密度转化为后验概率密度,利⽤样本的信息修正了对参数的初始估计值。
当训练样本数量趋于⽆穷的时候,贝叶斯⽅法将接近最⼤似然估计。
如果有⾮常多的训练样本,使得p(x|X)形成⼀个⾮常显著的尖峰,⽽先验概率p(x)⼜是均匀分布,此时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
3、为什么模拟退⽕能够逃脱局部极⼩值?在解空间随机搜索,遇到较优解就接受,遇到较差解就按⼀定的概率决定是否接受,这个概率随时间的变化⽽降低。
实际上模拟退⽕算法也是贪⼼算法,只不过它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随机因素。
这个随机因素就是:以⼀定的概率来接受⼀个⽐单前解要差的解。
通过这个随机因素使得算法有可能跳出这个局部最优解。
4、最⼩错误率和最⼩贝叶斯风险之间的关系?基于最⼩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就是基于最⼩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换⾔之,可以把基于最⼩错误率决策看做是基于最⼩风险决策的⼀个特例,基于最⼩风险决策本质上就是对基于最⼩错误率公式的加权处理。
模式识别习题及答案第⼀章绪论1.什么是模式具体事物所具有的信息。
模式所指的不是事物本⾝,⽽是我们从事物中获得的___信息__。
2.模式识别的定义让计算机来判断事物。
3.模式识别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分类器设计/ 分类决策。
第⼆章贝叶斯决策理论1.最⼩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过程答:已知先验概率,类条件概率。
利⽤贝叶斯公式得到后验概率。
根据后验概率⼤⼩进⾏决策分析。
2.最⼩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设计过程答:根据训练数据求出先验概率类条件概率分布利⽤贝叶斯公式得到后验概率如果输⼊待测样本X ,计算X 的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进⾏分类决策分析。
3.最⼩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有哪⼏种常⽤的表⽰形式答:4.贝叶斯决策为什么称为最⼩错误率贝叶斯决策答:最⼩错误率Bayes 决策使得每个观测值下的条件错误率最⼩因⽽保证了(平均)错误率最⼩。
Bayes 决策是最优决策:即,能使决策错误率最⼩。
5.贝叶斯决策是由先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概率,推导(后验概率)概率,然后利⽤这个概率进⾏决策。
6.利⽤乘法法则和全概率公式证明贝叶斯公式答:∑====m j Aj p Aj B p B p A p A B p B p B A p AB p 1)()|()()()|()()|()(所以推出贝叶斯公式7.朴素贝叶斯⽅法的条件独⽴假设是(P(x| ωi) =P(x1, x2, …, xn | ωi)= P(x1| ωi) P(x2| ωi)… P(xn| ωi))8.怎样利⽤朴素贝叶斯⽅法获得各个属性的类条件概率分布答:假设各属性独⽴,P(x| ωi) =P(x1, x2, …, xn | ωi) = P(x1| ωi) P(x2| ωi)… P(xn| ωi)后验概率:P(ωi|x) = P(ωi) P(x1| ωi) P(x2| ωi)… P(xn| ωi)类别清晰的直接分类算,如果是数据连续的,假设属性服从正态分布,算出每个类的均值⽅差,最后得到类条件概率分布。
模式识别习题及答案模式识别习题及答案【篇一:模式识别题目及答案】p> t,方差?1?(2,0)-1/2??11/2??1t,第二类均值为,方差,先验概率??(2,2)?122???1??1/21??-1/2p(?1)?p(?2),试求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分界面。
解根据后验概率公式p(?ix)?p(x?i)p(?i)p(x),(2’)及正态密度函数p(x?i)?t(x??)?i(x??i)/2] ,i?1,2。
(2’) i?1基于最小错误率的分界面为p(x?1)p(?1)?p(x?2)p(?2),(2’) 两边去对数,并代入密度函数,得(x??1)t?1(x??1)/2?ln?1??(x??2)t?2(x??2)/2?ln?2(1) (2’)1?14/3-2/3??4/32/3??1由已知条件可得?1??2,?1,?2??2/34/3?,(2’)-2/34/31设x?(x1,x2)t,把已知条件代入式(1),经整理得x1x2?4x2?x1?4?0,(5’)二、(15分)设两类样本的类内离散矩阵分别为s1??11/2?, ?1/21?-1/2??1tt,各类样本均值分别为?1?,?2?,试用fisher准(1,0)(3,2)s2-1/21??(2,2)的类别。
则求其决策面方程,并判断样本x?解:s?s1?s2??t20?(2’) ??02?1/20??-2??-1?*?1w?s()?投影方向为12?01/22?1? (6’) ???阈值为y0?w(?1??2)/2??-1-13 (4’)*t2?1?给定样本的投影为y?w*tx??2-1?24?y0,属于第二类(3’) ??1?三、(15分)给定如下的训练样例实例 x0 x1 x2 t(真实输出) 1 1 1 1 1 2 1 2 0 1 3 1 0 1 -1 4 1 1 2 -1用感知器训练法则求感知器的权值,设初始化权值为w0?w1?w2?0;1 第1次迭代2 第2次迭代(4’)(2’)3 第3和4次迭代四、(15分)i. 推导正态分布下的最大似然估计;ii. 根据上步的结论,假设给出如下正态分布下的样本,估计该部分的均值和方差两个参数。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练习(习题卷1)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可视化技术中的平行坐标又称为( )A)散点图B)脸谱图C)树形图D)轮廓图2.[单选题]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素,称为( )A)事元B)物元C)关系元D)信息元3.[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层次聚类法的是( )A)类平均法B)最短距离法C)K均值法D)方差平方和法4.[单选题]核函数方法是一系列先进( )数据处理技术的总称。
A)离散B)连续C)线性D)非线性5.[单选题]下面哪个网络模型是最典型的反馈网络模型?( )A)BP神经网络B)RBF神经网络C)CPN网络D)Hopfield网络6.[单选题]粗糙集所处理的数据必须是( )的。
A)连续B)离散C)线性D)非线性7.[单选题]模糊聚类分析是通过( )来实现的。
C)模糊对称关系D)模糊传递关系8.[单选题]模糊系统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
A)程序语言B)自然语言C)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9.[单选题]在模式识别中,被观察的每个对象称为( )A)特征B)因素C)样本D)元素10.[单选题]群体智能算法提供了无组织学习、自组织学习等进化学习机制,这种体现了群体智能算法的( )A)通用性B)自调节性C)智能性D)自适应性11.[单选题]下面不属于遗传算法中算法规则的主要算子的是( )A)选择B)交叉C)适应D)变异12.[单选题]下面不属于蚁群算法优点的是( )。
A)高并行性B)可扩充性C)不易陷入局部最优D)算法所需的搜索时间短13.[单选题]只是知道系统的一些信息,而没有完全了解该系统,这种称为( )A)白箱系统B)灰箱系统C)黑箱系统D)红箱系统14.[单选题]模式分类是一种______方法,模式聚类是一种_______方法。
( )A)无监督,监督B)监督,无监督C)无监督,半监督D)半监督,无监督15.[单选题]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一般是由多少层网络构成?()A)2B)316.[单选题]下面哪个群体智能算法是在2005年提出的?( )A)人工蜂群算法B)遗传算法C)细菌觅食算法D)混合蛙跳算法17.[单选题]蚂蚁在其走过的路径上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称为( )A)营养素B)行径素C)信息素D)挥发素18.[单选题]近邻法中的KNN算法中的K指的是( )A)样本数B)类中心数C)最近邻数D)类个数19.[单选题]下面哪个matlab的函数可以创建BP神经网络?( )A)newbp()B)newrbe()C)newff()D)newhop()20.[单选题]粗糙集理论中,边界可根据( )计算得到。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真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网。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1);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3)。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4)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1)(3)(4)。
(1)(2) (3)(4)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2)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1);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有(3)。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1)(2)(4)。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2)({A}, {0, 1}, {A→0, A→ 0A}, A)(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4)({A}, {0, 1}, {A→01, A→ 0A1, A→ 1A0}, A)9、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间距离门限、预定的类别数目))。
10、欧式距离具有( 1、2 );马式距离具有(1、2、3、4 )。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11、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界面法向量指向的正(负)半空间中;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到判别界面的距离。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真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网。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1);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3)。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4)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1)(3)(4)。
(1)(2) (3)(4)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2)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1);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有(3)。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1)(2)(4)。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2)({A}, {0, 1}, {A?0, A? 0A}, A)(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4)({A}, {0, 1}, {A?01, A? 0A1, A? 1A0}, A)二、(15分)简答及证明题(1)影响聚类结果的主要因素有那些?(2)证明马氏距离是平移不变的、非奇异线性变换不变的。
答:(1)分类准则,模式相似性测度,特征量的选择,量纲。
(2)证明:(2分)(2分)(1分)设,有非奇异线性变换:(1分)(4分)三、(8分)说明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在分类中的意义并证明之。
答:(1)(4分)的绝对值正比于到超平面的距离平面的方程可以写成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