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北京四中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北京四中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北京四中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北京四中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个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的多边形是边形。

2、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的比是2 : 3,面积是12 cm2,则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3、某班50名学生在适应性考试中,分数段在90~100分的频率为0.1,则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_____人。

4、某校去年对实验器材的投资为2万元,预计明年的投资总额为8万元,若设该校每年在实验器材投资上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

5、如图,弹簧总长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则该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为cm。

6、的周长为,,,则与的距

离cm,=_____________cm2。

7、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3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____。

9、已知一组数据-1,x,0,1,-2的平均数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等于_________。

10、写出一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使它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所在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2、数学老师对小明在参加高考前的5次数学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于是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A.平均数或中位数B.方差或极差C.众数或频率D.频数或众数

13、下面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角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C.一组对边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

1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圆

15、为了考查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30 只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总体是指这批日光灯管的全体

②个体是指每只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

③样本是指从中抽取的30只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

④样本容量是30只

A.1个B.2个C.3个D.4个

16、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x2+130x-1400=0 B.x2-65x-350=0

C.x2-130x-1400=0 D.x2+65x-350=0

17、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B.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C.顺次连结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18、已知四边形ABCD中,AC交BD于点O,如果只给条件“AB∥CD”,那么还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四种说法:

(1)如果再加上条件“BC=A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再加上条件“”,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再加上条件“AO=O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再加上条件“”,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1)(2)

B.(1)(3)(4)

C.(2)(3)

D.(2)(3)(4)

1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无法确定

20、某污水处理厂的一个净化水池设有2个进水口和1个出水口,三个水口至少打开一个。每个进水口进水的速度由图甲给出,出水口出水的速度由图乙给出。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丙所示。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小亮得出了以下三个论断:(1)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2)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3)4点到6点不进水也不出水。其中正确的是( )

A.(1) B.(3) C.(1)(3) D.(1)(2)(3)

三、解答题

21.(本题满分6分)如图,已知ΔABC中,E、F分别是AB、BC中点,M、N是AC的两个三等分点,EM与FN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2.(本题满分8分)今年,我国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决定在5年内免去农业税.某乡今年人均缴农业税25元,若两年后人均上缴农业税为16元,假设这两年降低的百分率相同。

(1)求降低的百分率;

(2)若小红家有4人,明年小红家减少多少农业税?

(3)小红所在的乡约有16000位农民,问该乡农民明年减少多少农业税。

23.(本题满分8分)(1)如图,把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边上的高CD(裁剪线)剪一刀从这个三角形中裁下一部分,与剩下部分能拼成一个四边形A′BCD(见示意图a).

(以下有画图要求的,工具不限,不必写画法和证明)

①猜一猜:四边形A′BCD一定是形;

②试一试:按上述的裁剪方法,请你拼一个与图(a)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在图(b)中画出示意图。

(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请你找出与(1)不同的裁剪线,把分割成的两部分拼成特殊四边形。

①想一想:你能拼得的两种特殊四边形有;

②画一画:请在图(c)中画出一个你拼得的特殊四边形示意图。

24. (本题满分9分)如图所示,表示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使用不同品牌计算器人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试解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哪种品牌计算器的使用频率最高?并求出这个频率;

(2)请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

(3)通过以上统计结果,请你为商家进货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5.(本题满分9分)教室里放有一台饮水机(如图),饮水机上有两个放水管.课间同学们依次到饮水机前用茶杯接水.假设接水过程中水不发生泼洒,每个同学所接的水量都是相等的.两个放水管同时打开时,他们的流量相同.放水时先打开一个水管,过一会儿,再打开第二个水管,放水过程中阀门一直开着.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出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x≥2)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打开第一个水管后,2分钟时恰好有4个同学接水结束,则前22个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

(3)按(2)的放法,求出在课间10分钟内班级中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

答案与提示

一、

1.6 ;

2. 4cm,6cm ;

3. 5 ;

4. 2(1+x)2=8 ;

5. 12;

6. ;

7.x≥-3;

8.-9/4 ;

9.2;

10.y=-3x(答案不惟一,只需符合条件即可)

二、

11. D;

12. D;

13. B;

14. A;

15. B;

16. D;

17. A;

18. C;

19. C;

20. A

21.提示:连结BN、BM,……………………………………1分

可证四边形DMBN是,…………………………………………5分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证…………………………………………6分

22.(1)设降低的百分率为x,……………………………1分

依题意有……………………………3分

解得x1=0.2=20%,x2 =1.8(舍去) ……………………………5分(2)小红全家少上缴税 25×20%×4=20(元)……………………………6分

(3)全乡少上缴税 16000×25×20%=80000(元)……………………………7分

答略……………………………………………………8分

23.(1)①平行四边形;…………………………………………1分

②如图………………………………………………………3分

(2)①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梯形三个中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即可;……………………… 6分②如下图中任意一个即可…………………………………………8分

24. 解:(1)丙牌计算器的使用频率最高

丙牌计算器使用的频率为50%…………………………………………3分

(2)甲:,扇形圆心角是

乙:,扇形圆心角是

2019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英语含答案

. 2019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 英语 听力理解 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幅图片中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每段对话读两遍。 1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A. B. C. 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的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6至第7小题。 6.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 Go to a movie. B. Go shopping. C. Play games. 7. What time are they going to meet? A. At 7:00. B. At 7:10. C. At 7:30.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8至第9小题。 8. What was the woman's grandfather s job? A. A doctor. B. A driver. C. A fireman. 9.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Visit the woman. B. Work in a children's hospital. C. Meet the woman' s grandfather.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0至第11小题。 10.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bus stop. B. In a train station. C. At an airport. 11. What's the woman doing? A.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B. Asking the way. C. Shopping.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2至第13小题。 1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know about Jerry? A. His learning story. B. His life experience. C. His interest in music. 13. What do you know about Jerry? A. He had all kinds of CDs. B. He was a famous movie star. C. English learning was fun for him. 请听一段独白,完成第14至第15小题。 14. When did the family visit the Design Museum? A. On Friday. B. On Saturday. C. On Thursday. 15. What i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mazing attractions in London. B. A four-day trip to London. C. A dream about London.

北京四中初二一次函数应用问题周末练习

一次函数应用问题周末练习 编稿:范兴亚审稿:白真责编:高伟 一次函数应用问题 填空题 1.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吨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 月份用水吨(>10),应交水费元,则关于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西瓜到市场去销售,在销售了部分西瓜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0.4元,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卖瓜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那么小李赚了______元. 选择题 3.某公司市场营销部的营销人员的个人收入与其每月的销售业绩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中给出的信息可知:营销人员没有销售业绩时的收入是()元. .280 .290 .300 .310 4.如图3,点按→→→的顺序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边上运动,是

边上的中点.设点经过的路程为自变量,△的面积为, 则函数的大致图像是(). 5.如图4中的图象(折线)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 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 ①汽车共行驶了120千米; 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 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 ④汽车自出发后3小时至 4.5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少.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1个.2个 .3个.4个 解答题 6.某影碟出租店开设两种租碟方式:一种是零星租碟,每张收费1元;另一种是会员卡租碟,办卡费每月12元,租碟费每张0.4元.小彬经常来该店租碟,若每月租碟数量为张. (1)写出零星租碟方式应付金额(元)与租碟数量(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会员卡租碟方式应付金额(元)与租碟数量(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小彬选取哪种租碟方式更合算? 7.某纺织厂生产的产品,原来每件出厂价为80元,成本为60元.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一件产品有0.5米3的污水排出,现在为了保护环境,需对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出.已知每处理1米3污水的费用为2元,且每月排污设备损耗为8000元.设现在该厂每 月生产产品件,每月纯利润元:

北京四中2021~2021学年初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2021~2021学年初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 答案 (考试时刻:100分钟满分:120分) 姓名:班级:成绩: 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下面四幅剪纸作品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下列各式不能 ..分解因式的是(). A.2 24 x x -B.2 1 4 x x ++C.22 9 x y +D.2 1m - 3.点P(-3,5)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5)B.(3,-5)C.(5,-3)D.(-3,-5) 4. 如图,Rt ABC △中,90 C ∠=°,ABC ∠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若3cm CD=,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A.5cm B.4cm C.3cm D.2cm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3 55 x x y y - -= - B. a b a b c c +-+ -= C. a b a b c c --- = - D. a a b a a b -= --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7.如图,D是等腰Rt△ABC内一点,BC是斜边,假如将 △AB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CD′的位置,则∠ADD′ 的度数(). A.25?B.30?C.35?D.45? 8.在等腰ABC ?中,已知AB=2BC,AB=20,则ABC ?的周长为().A.40 B.50 C.40或50 D.无法确定 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 的范畴是(). A.2 < x < 12 B.5 < x < 7 C.1 < x < 6 D.无 法确定 10.如图,在RtΔABC中,AC=BC,∠ACB=90°,AD平 A B D D' C (第7题图) D C B (第4题图) (第10题图)

北京四中初二分式及其性质

分式及其性质 编稿:龚剑钧审稿:李岩责编:高伟 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式的概念 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 分式的分母不为0. 分式的值为0 分式的分母不为0且分子等于0. 要点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即. 要点三:分式的变形 变符号法则 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通分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两个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称为通分. 约分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不改变分式的值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使分式最简洁,这样的分式变形称为约分. 显然约分和通分是一种互逆的分式变形,在进行这种变形之前,要先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最简公分母 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称为最简公分母. 经典例题精析 类型一:分式的概念 分式定义 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 思路点拨:区别整式和分式的关键是看分母中是否会含有字母.特别地,是常数. 解析:整式有:, 分式有:,, 分式有意义 2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4) 思路点拨:分式有意义就是在分式分母不等于0的条件下,求字母的取值. 解析:(1)∵∴ (2)∵∴ (3)∵∴为任何数 (4)∵∴且 分式的值为0 3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是零.

(1)(2)(3)(4) 思路点拨:分式的值为0,需满足两个条件: ①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②分式的分子等于0,且二者缺一不可. 解析:(1)∵∴ (2)∵∴ (3)∵∴ (4)∵∴ 类型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4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 (1)(2)(3)(4) 思路点拨:(1)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子、分母同乘以各系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1)原式 (2)原式 (3)原式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对数的概念、常用对数、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2.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3.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底数a 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对数概念及其运算 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2x =4的问题时,可凭经验得到x=2的解,而一旦出现2x =3时,我们就 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入出一种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一)对数概念: 1.如果()01b a N a a =>≠,且,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log a N=b.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对数恒等式:log log a b N a a N a N N b ?=?=?=? 3.对数()log 0a N a >≠,且a 1具有下列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为0,即log 10a =; (3)底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二)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N lg log 10简记作. 对数与对数函数 图象与性质 对数运算性 质 对数函数的图 像 与 对 数 的 概 念 指对互化 运 算

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log ln e N N 简记作. (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定义可知:对数就是指数变换而来的,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 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 ,b ,N 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四)积、商、幂的对数 已知()log log 010a a M N a a M N >≠>,且,、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推广:()()12 1212log log log log 0a k a a a k k N N N N N N N N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a a M M αα=. (五)换底公式 同底对数才能运算,底数不同时可考虑进行换底,在a>0, a ≠1, M>0的前提下有: (1) )(log log R n M M n a a n ∈= 令 log a M=b , 则有a b =M , (a b )n =M n ,即n b n M a =)(, 即n a M b n log =,即:n a a M M n log log =. (2) )1,0(log log log ≠>= c c a M M c c a ,令log a M=b , 则有a b =M , 则有 )1,0(log log ≠>=c c M a c b c 即M a b c c log log =?, 即a M b c c log log =, 即)1,0(log log log ≠>=c c a M M c c a

北京四中第一学期期中初二数学试卷

北京四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初二年级数学学科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分×10)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 2 2 2 24(2)a ab b a b ++=+ B .a b a b c c -+-= C .1011(0.1)(0.1)10 -+= D .3322 ()()a b a b a ab b +=+++ 2.代数式-1+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 .(-1+)2 B .+1) C .不能进行 D .+1) 3.从关系式y=2x+b 中取得不同的b 值可以得到不同的直线,那么这些直线( ) A .交于一点 B .互相平行 C .有无数个交点 D .没有确定的关系 4.下列四副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5.函数3 22x y x += --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 A .-2≤x ≥2 B. X ≥-2且x ≠1 C. X>-2 D. -2≤x ≥2且x ≠1 6.如图,已知△ABC 中,AB=AC ,它的周长为24,又AD 垂直BC ,垂足为D ,△ABD 的周长为20,则AD 的长( ) A .6 B . 8 C .10 D .12 7.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所对角的平分线重合; C .角是轴对称图形; D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8.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A .AB=DE ,AC=DF ,∠B=∠E B .∠A=∠F ,∠B=∠E ,AC=DE C .AC=DF ,BC=DE ,∠C=∠D D .∠A=∠D ,∠C=∠F ,AC=EF , 9.在函数y=|3-x|,y=x-3,y=2x,y=kx+b(其中之一k 、b 为常数,k<0,b>0)中,y 随x 的增大而 增大的函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 4个 10.一次函数y 1=kx+b 与y 2=x+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强论 ①k<0; ②a>0 ③当x<3时,y1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基础)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熟悉基本三角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及其最值;理解周期函数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 ππ -的单调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五点法”作图 在确定正弦函数sin y x =在[0,2]π上的图象形状时,最其关键作用的五个点是(0,0), (,1)2π,(,0)π,3(,-1)2 π ,(2,0)π 考点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名称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定义域 x R ∈ x R ∈ {|,} 2 x x k k Z π π≠+ ∈ 值 域 [1,1]- [1,1]- (,)-∞+∞ 图象 奇偶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应用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余弦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正切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要点诠释: ①三角函数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对称性等,要结合图象记忆性质,反过来,再利用性质巩固图象.三角函数的性质的讨论仍要遵循定义域优先的原则,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都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②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重视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考点三、周期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 x T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把所有周期中存在的最小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函数的周期一般指最小正周期).

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北京四中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 A .1515112x x -=+ B .1515112 x x -=+ C .1515112x x -=- D .1515112x x -=- 2.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211x x +=+ B .()2 2211x x x +-=- C .()()22x 22x 1x 1=-+- D .()2212x x x x -+=-+ 3.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 有( ) A .8个 B .7个 C .6个 D .5个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2+2a =3a 3 B .(﹣2a 3)2=4a 5 C .(a+2)(a ﹣1)=a 2+a ﹣2 D .(a+b)2=a 2+b 2 5.若 b a b -=14,则a b 的值为( ) A .5 B .15 C .3 D .13 6.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DE AC ⊥于点E ,DF BC ⊥于点F ,且BC=4,DE=2,则△BCD 的面积是( ) A .4 B .2 C .8 D .6 7.如图①,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b

2018北京四中初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四中初二(上)期末 物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 分) 1.压力和压强的国际单位分别是: A.千克、帕斯卡B.牛顿、帕斯卡 C.帕斯卡、牛顿D.牛顿、千克 2.如图1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图1 A.A 和B B.A 和C C.A 和D D.B 和D 3.如图2所示的几张有关摩擦的图片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机器运行时,轴和钢圈之间的摩擦 B.人写字时,笔和纸之间的摩擦 C.人跑步时,鞋底和地面间的摩擦 D.点燃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间的摩擦 图2 4.如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情况是: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车,人对车有作用力,但车对人没有作用力 B.力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6.下列各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合力为零 D.物体只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7.将图4所示装置的左端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A、B 中流动时:A.水在流速小的地方产生的压强较小 B.水在流速大的地方产生的压强较大 C.水在A处的流速大于水在B处的流速 D.a 管中的液面比b管中的高,说明A处的液体压强比B处的大 图4 8.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 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沿竖直方向下落 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9.将一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5 所示,若沿虚线切开后,拿走右侧部分,则剩余部分的密度、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是: A.密度、压力、压强均减小B.密度、压强不变,压力减小 C.密度不变,压力及压强均减小D.密度、压力、压强均不变 图5 10.容器中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高度将: A.不变B.下降 C.上升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1.有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试管A和B,管内装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两管内液体的上表面 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6所示,若A管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为p1,B 管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为 p2,则有: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判断图6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知识网络: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公式、性质的综合及实际应用; 2.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能综合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式和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用数列知识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重点: 1.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难点:

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任意数列的前n项和; 注意:由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时,要分三步进行: (1)求, (2)求出当n≥2时的, (3)如果令n≥2时得出的中的n=1时有 成立,则最后的通项公式可以统一写成一个形式,否则就只能写成分段的形式. 知识点二:常见的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的方法1.迭加累加法: , 则,,…, 2.迭乘累乘法:

, 则,,…, 知识点三:数列应用问题 1.数列应用问题的教学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解答数学应用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有关平均增长率、利率(复利)以及等值增减等实际问题,需利用数列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步骤. ①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达到如下要求: ⑴明确问题属于哪类应用问题; ⑵弄清题目中的主要已知事项; ⑶明确所求的结论是什么. ②抓住数量关系,联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恰当引入参数变量或适当建立坐标系,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达. ③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将已知与所求联系起来,据题意列出满足题意的数学关系式(如

初二第三讲 “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精锐教育名师大讲堂讲义 初二第三讲 “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学习要求 1.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0)y kx b k =+≠,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 像的变化情况); 3.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 方法点拨 考点1: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02), 点,它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 的值为( ) A.1± B.1 C.1- D.不确定 2.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 )有下面的关系: 那么弹簧总长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3.经过点()20,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的直线解析式是___________.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4,0),点P 在直线y =x -+m 上, 且AP =OP =4.求m 的值. 考点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已知一次函数y kx k =-,若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像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2.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对应的解析式是①y ax =,② y bx =,③y cx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b a >> C .b a c >> D .b c a >> 3.点111()P x y ,,点222()P x y ,是一次函数43y x =-+图像上的两个点,且12x x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A.12y y >; B.120y y >>; C.12y y <; D.12y y =. 4.直线l 1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将l 1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l 2经过点P (1,1),那么( ) A .l 1过第一、三象限; B .l 2过第二、三、四象限; C .对于l 1,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对于l 2,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函数11y x =+与2y ax b =+(0a ≠)的图像如图所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在y 轴上,那么使1y ,2y 的值都大于零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6.如图,有一种动画程序,屏幕上正方形ABCD 是黑色区域(含正方形边界),其中(11) (21)(22)(12)A B C D ,,,,,,,,用信号枪沿直线2y x b =-+发射信号,当信号遇到黑色区域时,区域便由黑变白,则能够使黑色区域变白的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1.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a 、b 是常数),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那么方程0ax b +=的解是___________;不等式0ax b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x x (第5题) (第6题)

北京四中初二暑假开学数学测试卷

四中初二暑假开学数学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已知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 离是() A. 5cm B. 2cm C. 小于2cm D.不大于2cm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4a<4b B.a+4<b+4 C.-4a<-4b D.a-4<b-4 4、如图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在平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6、已知点P(a+b,ab)在第二象限,则点Q(a,b)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等腰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cm和7cm,第三边的长是( ) A.3cm B.7cm C.3cm或7cm D.10cm 8、分解因式的结果为() A.B. C. D. 9、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若∠1=∠C,则AE∥CD B.若∠2=∠BAE,则AB∥DE C.若∠B+∠BAD=180°,则AD∥BC D.若∠C+∠ADC=180°,则AE∥CD 10、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1-m)x > m-1的解集是x<-1,则m的取值围是() A.m≤1 B. m<1 C. m>1 D. m≥1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分解因式:=___________. 12、如图,△ABC中,∠C=90°,∠A =30°,BD是∠ABC的平分线,则∠BDC=___________. 13、已知点M在第四象限,且点M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2和3,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14、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了100条鱼做好记号,然后放回湖里,过了一段时间待带有标记的 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带有记号的鱼只有2条,则湖里鱼的条数大约

北京四中初二全等三角形专题——三角形的旋转、翻折与线段的截长补短

全等三角形专题——三角形的旋转、翻折与线段的截长补短 编稿:白真审稿:范兴亚责编:高伟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由角平分线想到构造全等 不管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轴对称,我们不难发现对应点与轴上一点(此点作为顶点)组成的角被轴平分,根据这一特点,在做题中如果遇到角平分线我们就会联想到,以角平分线为轴构造对称(全等),从而把角、线段转移达到解题目的. 1.如图1,等腰梯形ABCD中,AD∥BC,∠DBC=45°,翻折梯形ABCD,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分别交AB、BC于点F、E.若AD=2,BC=8.求BE的长. 图1 图 2 解析:由题意得 △BFE≌△DFE,∴BE=DE, 在△BDE中,ED=BE,∠DBE=45°, ∴∠BDE=∠DBE=45°, ∴∠DEB=90°,即DE⊥BC,在等腰梯形中,AD=2,BC=8, 过A作AG⊥BC,交BC于G,如图2,∴△EDG≌△AGD,∴GE=AD=2, 在Rt△ABG和Rt△DCE中,AB=DC,AG=DE, ∴Rt△ABG≌Rt△DCE,∴BG=CE,∴,∴BE=5. 2.如图3,已知△ABC中,AB=AC,∠B=2∠A求证: 图3图 4

解析:如图4,作∠B的平分线交AC于D, 则∠A=∠ABD,∠BDC=2∠A=∠C ∴AD=BD=BC 作BM⊥AC于M,则CM=DM. 3.如图5,已知梯形ABCD中,AB∥CD,AD>BC,求证:AC>BD 图5图6 解析:如图6,作DE∥AC,DF∥BC,交BA或延长线于点E、F,四边形ACDE和四边形BCDF都是平行四边形. ∴DE=AC,DF=BC,AE=CD=BF 作DH⊥AB于H,根据勾股定理 ,, ∵AD>BC,AD>DF ∴AH>FH,EH>BH , ∴DE>BD, 即AC>BD. 4.如图7,已知△ABC中,AD⊥BC,AB+CD=AC+BD.求证:AB=AC.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函数的基本性质(提高)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 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能简单求解. 2.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3.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1.单调性 (1)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2,x x ,当12x x <时,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若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D 上单调递减。 (2)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 (3)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方法:单调四法,导数定义复合图像 定义法: 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①设D x x ∈21,,且12x x <;②作差 )()(21x f x f -;③变形(合并同类项、通分、分解因式、配方等)④判断)()(21x f x f -的 正负符号;⑤根据定义下结论。 复合函数分析法 设()y f u =,()u g x =[,]x a b ∈,[,]u m n ∈都是单调函数,则[()]y f g x =在[,]a b 上也是单调函数,其单调性由“同增异减”来确定,即“里外”函数增减性相同,复合函数为增函数,“里外”函数的增减性相反,复合函数为减函数。如下表: 函数的基本性质 奇 偶 性 单 调 性 周 期 性

()u g x = ()y f u = [()]y f g x = 增 增 增 增 减 减 减 增 减 减 减 增 导数证明法: 设()f x 在某个区间(,)a b 内有导数'()f x ,若()f x 在区间(,)a b 内,总有'()0('()0)f x f x ><,则()f x 在区间(,)a b 上为增函数(减函数);反之,若()f x 在区间(,)a b 内为增函数(减函数) ,则'()0('()0)f x f x ≥≤。 图像法: 一般通过已知条件作出函数图像的草图,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2、奇偶性 (1)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称f(x)为这一定义域内的偶函数. 理解: (Ⅰ)上述定义要求一对实数x,-x 必须同时都在f(x)的定义域内,注意到实数x,-x 在x 轴上的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或与原点重合),故知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Ⅱ)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考察函数定义域; ②考察f(-x)与f(x)的关系; ③根据定义作出判断. (Ⅲ)定义中条件的等价转化 ①f(-x)=-f(x)?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②f(-x)= f(x) ?f(x)-f(-x)=0;或f(-x)=f(x) ? ) () (x f x f -=1 (f(x)≠0)

初二 函数综合讲解

反比例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到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统一关系 2、进一步体现出新教材中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如右图,是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点()1,2A 是 图像上在第一象限的点,则k=, 长方形OABC 的面积为, 思考k 与面积的关系:(相等或不等) 2、如右图,是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点(),A x y 是图 像上在第一象限的点,则长方形OABC 的面积为, 由k y x =变形得 k= ∴k 与面积的关系:(相等或不等) (二)、讲授新课 例1:,如右图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图象, 点A 是图象上的任意一点,AB ⊥x 轴于B , 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则k= ∴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训练题组一 1、如右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部分图象,阴影部分的 面积为4,则k=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2、如右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部分图象,阴影部分的 面积为3,则k=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3、如右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部分图象,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2,则k=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例2、如右图是y kx b =+与m y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 请判断: k0,b0,m0 训练题组二 1、请在下边的坐标系中同时画出21y x =-+与3 y x =-的大致图象。 2、请在下边的坐标系中同时画出y kx b =+与m y x =的大致图象。其中 0, 0, 0k b m ><> 例3、如图所示,一次函数1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x 的图象 相交于A 、B 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看图,指出方程组y kx b m y x =+?? ?=?? 的解 (3)观察图象,当x 在什么范围时,1y <2y ? 训练题组三 1、已知一次函数y=mx 与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象相交于点(1,3),?求该直线与双曲线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2、函数y=2 x 和y=-x+4的图象的交点在第象限.

北京四中2014~2015学年初二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姓名:班级:成绩: 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下面四幅剪纸作品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下列各式不能 ..分解因式的是(). A.2 24 x x -B.2 1 4 x x ++C.22 9 x y +D.2 1m - 3.点P(-3,5)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5)B.(3,-5)C.(5,-3)D.(-3,-5) 4. 如图,Rt ABC △中,90 C ∠=°,ABC ∠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若3cm CD=,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A.5cm B.4cm C.3cm D.2cm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3 55 x x y y - -= - B. a b a b c c +-+ -= C. a b a b c c --- = - D. a a b a a b -= --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7.如图,D是等腰Rt△ABC内一点,BC是斜边,如果将 △AB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CD′的位置,则∠ADD′ 的度数(). A.25?B.30?C.35?D.45? 8.在等腰ABC ?中,已知AB=2BC,AB=20,则ABC ?的周长为().A.40 B.50 C.40或50 D.无法确定 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则第三边的中线长x的范围是().A.2 < x < 12 B.5 < x < 7 C.1 < x < 6 D.无法确定 10.如图,在RtΔABC中,AC=BC,∠ACB=90°,AD平 分∠BAC,BE⊥AD交AC的延长线于F,E为垂足.则结 论:(1)AD=BF;(2)CF=CD;(3)AC+CD=AB;(4)BE=CF; (5)BF=2BE,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A.1 B.2 C.3 D.4 A B D D' C (第7题图) D C A B (第4题图)

2019年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二)(4月份)-解析版

2019年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二)(4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 1.已知全集U=R,A={x|x>1},B={x|x2>1},那么(?U A)∩B等于() A. B. C. D. 2.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曲线C1:y=sin x,C2:,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 到曲线 B.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 到曲线 C.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曲线 D. 把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曲线 4.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 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绘制了如图茎叶图:则下列结论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至少 80分钟 B. 第二种生产方式比第一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C. 这40名工人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80 D. 无论哪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要的时间都是80分钟. 5.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部分后,余下部分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截去部分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为() A. 1:3 B. 1:4 C. 1:5 D. 1:6 6.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7.《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勾五步,股一十二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大意:“已知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步和12步,问其内切圆的直径为多少步?”现若向此三角形内随机投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其内切圆外的概率是() A. B. C. D. 8.若函数f(x)在其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x1,y1),B(x2,y2),其坐标满足条件:|x1x2+y1y2| 的最大值为0,则称f(x)为“柯西函数”,则下列函数:①f(x)=x+(x>0);②f (x)=ln x(0<x<e);③f(x)=cos x;④f(x)=x2-1.其中为“柯西函数”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9.曲线f(x)=xe x+2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10.若变量x,y满足则目标函数 , , , 则目标函数z=x+4y的最大值为______. 11.将数列3,6,9,……按照如下规律排列, 记第m行的第n个数为a m,n,如a3,2,如a3,2=15,若a m,n=2019,则m+n=______. 12.已知函数f(x)=|ln x|,实数m,n满足0<m<n,且f(m)=f(n),若f(x)在区间[m2,n]上的最大 值是2,则的值为______. 13.设D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λ(λ∈R),则λ=______. 14.若圆x2+y2=1与圆x2+y2-6x-8y-m=0相切,则m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 15.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首项a1>0且2S n=+a n(n∈N*).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若a n>0(n∈N*),令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16.设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且图象上最高点 与相邻最低点的距离为. (1)求ω和?的值;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D.x≤3 2.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B.1,1,2C.2,3,4D.4,5,6 3.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B.C.D. 4.如图,将?ABCD的一边BC延长至点E,若∠1=55°,则∠A=() A.35°B.55°C.125°D.145° 5.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 C.两组邻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6.在下列图形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7.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 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C.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 D.测量其中四边形的三个角都为直角 8.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的值为()A.x=0B.x=1C.x=2D.x=3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2),B(4,0),点N为线段AB的中点,

则点N的坐标为() A.(1,2)B.(4,2)C.(2,4)D.(2,1) 10.如图,Rt△ABC中,AB=18,BC=12,∠B=90°,将△ABC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 A.8B.6C.4D.10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在?ABCD中,BC=9,AB=5,BE平分∠ABC交AD于点E,则DE的长为. 1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BOC=120°,AB=3,则BC的长为. 13.估计与0.5的大小关系是:0.5.(填“>”、“=”、“<”)14.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边上的点,AE=CF,∠EFB=45°,若AB=5,BC=13,则AE的长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