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蓝蓝的威尼斯.ppt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2
一、教案基本信息《蓝蓝的威尼斯》语文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威尼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朗读。
难点:1. 对威尼斯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威尼斯的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4. 学生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威尼斯图片,引起学生对威尼斯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威尼斯。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字词的意思。
3.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有关威尼斯的问题。
2. 学生上台展示生字词卡片,向大家介绍生字词的意思。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威尼斯的画,可以是风景、建筑或人物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 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威尼斯画作,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三、课堂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威尼斯的主题,如建筑、人物、风景等。
2. 每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威尼斯的特点,可以是演讲、表演、唱歌等。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威尼斯的特点。
《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2)培养学生对威尼斯风光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描述风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威尼斯的景色。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分组讨论威尼斯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导游,介绍威尼斯的风光,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威尼斯的文化特点和著名景点。
3. 威尼斯的风光描述方法和英语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2)培养学生对威尼斯风光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描述风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威尼斯地名和景点的英文表达。
(2)运用英语描述威尼斯的风光。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威尼斯的风景视频,增强学生对威尼斯的印象。
3. 任务型教学法:分组讨论威尼斯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导游,介绍威尼斯的风光,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收集威尼斯的风景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 视频:准备威尼斯的风景视频,用于教学播放。
3. 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4.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威尼斯的了解和印象。
2. 新课内容:(1)介绍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讲解威尼斯的文化特点和著名景点。
(3)教授描述威尼斯风光的方法和英语表达。
20蓝蓝的威尼斯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试讲者,我今天试讲的课文是《蓝蓝的威尼斯》。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导入新课,1导入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蓝蓝的威尼斯》(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出示目标同学们目标是方向,有了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请看大屏幕上得学习目标: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
老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认真自学,用心体会,—定能胜利达标。
二、初读感知: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开始同学们,老师听到郎朗的书声,看到大家读书时专注的神情,非常高兴。
下面我们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如何?请看大屏幕上的几个字词,哪位同学来读一下?嗯,你读的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发音标准,请坐。
同学们下面我把这些字词每个齐读两遍,-----一二!三、扫清了字词障碍,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主探究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开始!1、课文展示了威尼斯的那些景致?亚德里亚海滨夜景、李亚度桥、载着游客的“公朵拉”、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叹息桥、2、作者在介绍威尼斯美景时,突出了它们什么样的特点?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人文美3、文章中写景的句子非常生动,找出并进行品析。
比喻修辞的妙处:贴切新鲜的比喻,可以使描述的事豁然开朗,甚至使人能够记它一辈子。
平凡的事物常常也在形容比喻之下变得瑰丽美妙起来。
师生总结:完成板书后,站在黑板两侧用手提示小结。
也可让学生小结。
五、站稳后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是选取南召某一景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述下来,或者为此景点写一句宣传语。
板书讲课结束: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我的讲课完毕,谢谢大家!(鞠躬)擦黑板后,下场!。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八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课题:《蓝蓝的威尼斯》课型:新授主编人:齐峰审核人:初二语文组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3.学习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4.领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体会文章所歌颂的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教学重难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1.导入新课:同学们,意大利有位著名的旅行家叫马可.波罗,他带着对东方文明的满腔好梦从西方来到了中国。
你可知道,马可•波罗的故乡在哪吗?那是一座令人憧憬、充满魅力的城市——威尼斯。
它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上有名的水上城市,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走进威尼斯,去感受它梦幻般的美丽吧!2.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李亚度桥、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给下面的字注音。
舷()窗瑰()丽荒芜()眺()望咖()啡器皿()穿梭()鳞次栉()比摇橹()祈祷()绚()丽点缀()2.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请从本段中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句。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威尼斯水城有哪些独特的瑰丽的形象,在书中划出来。
明确:“一到罗马”,听意大利朋友对我热情介绍,再到威尼斯进行实地观赏,“明珠正迎着人们闪闪发光哩”,然后正面描写威尼斯夜晚水晶宫一般的人间奇景。
第四五段介绍得更加清晰,“我们登上汽船”、“泛舟在大运河上”、“穿过一座座桥梁”、“汽船向前驶去”。
3、概括文章的段意。
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明确:1段,写机窗俯视眺望。
2段,概括介绍威尼斯的绮丽风光。
3段,简介威尼斯的悠久历史。
4段。
威尼斯是个水城。
5段,圣马可广场的来历。
6段,圣马可广场的来历。
7段,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1--3概括介绍威尼斯的面貌和历史。
4—6介绍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展现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蓝蓝的威尼斯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过《阿里山纪行》等游记散文,对散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该是游刃有余,而且本文的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美丽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学生兴趣高,但是由于本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阅历甚浅,他们对文章语言的品味、鉴赏能力相对还比较薄弱。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并恰当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艺术。 3、感受威尼斯的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1.、按照“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难点探究----品味语言”这几个板块进行的。 2、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教师适当引导、点拨的方法,让学生领略威尼斯瑰丽的风光;同时采用分组讨论、小组交流等手段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资源 视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蓝色是许多人喜欢的颜色,为什么呢?(学生回答)要是有一座城市也能是蓝蓝的,该多好啊!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城市呢?有,那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马信德一起去感受威尼斯的迷人魅力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一名学生阅读课文(视频:威尼斯风景插入跟踪展示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看图片,同时思考: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进行勾画。请以“威尼斯的 美,你看 。”的句式来回答。 3、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边交流边读文章相关段落) 可能是:威尼斯的水美,如……;威尼斯的船美,如……;威尼斯的建筑美,如……;威尼斯的人美,如……。 4、小结:本文主要为我们展现了威尼斯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艺术,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三)难点探究 1、有人认为课文题目“蓝蓝的威尼斯”不如“水上威尼斯”或“水城威尼斯”来得明确,你认为哪个好呢?为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讨论。 教师明确:“蓝” 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自然色彩、环境特征是蓝色的,而且也是威尼斯和谐、美丽、幸福、和平、宁静、友谊等人文内涵的象征。 2、小结:看来,“蓝蓝的威尼斯”不仅风光宜人,而且人文内涵丰富,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欣赏的地方。 (四)品味语言 1、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语言来描绘,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 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请找出这些比喻句,细细体会。(找出的同时,教师指点领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①、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究竟的冲动。 ②、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这里运用了两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前一个比喻写水都的白天之美,后一个比喻写水都的夜晚之美。这两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给人光彩夺目、如诗如画的感觉。灯光、明月、碧水、大海、珍珠、瑰宝……这是多么绚烂的世界,迷人的“人间奇景”啊。 ③、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这段文字是圣马可广场的秋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气氛,给人陶醉的感觉。文中三个比喻也恰如其分,特别是“画卷”,这一比喻带有综合美,富有诗情画意。 2、小结:威尼斯如此的美——和谐、美丽、幸福,文章又以优美的语言为它披上一件蓝蓝的云裳,更显其独特魅力,令人心驰神往。 3、学生再次美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段落或句子。然后请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听读评价。 小结:本文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五)学习迁移 (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我们的同学相比也不逊色……) 1、要求:作业:请欣赏森林公园图片,用优美的语言介绍森林公园。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饱含感情。3、200字左右。 习作交流,学生评价 2、作业布置 继续修改习作。 (六)、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