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如何锻炼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如何锻炼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如何锻炼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如何锻炼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如何锻炼?

经常碰到一些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有手术后的患者,也有没有手术保守治疗的患者,他们问的问题都一样,在我休息自动期间,应该如何锻炼膝关节?哪些动作不能做,哪些动作可以做?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如果有明显的外伤,一般都是膝关节处于外翻位置扭一下,或者膝关节撞击暴力,撞击点在膝关节的外侧,使膝关节外翻位损伤。有时候病人会感觉明显的内侧松弛,局部会有淤青,肿胀。对于内侧副韧带损伤绝大部分损伤或者撕裂的部位在股骨内侧髁的止点,这时候你用手指压迫股骨内侧髁会明显的疼痛,具体的压迫地点是在膝关节线的上方大概一两公分左右,这种疾病的特点就是关节线处压痛并不一定明显,而主要在股骨止点处压痛,当然,如果撕裂点在中间的话,也有可能关节线附近压痛。对于内侧副韧带损伤,绝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达到基本愈合,但是如果达到三度,明显松动的话,需要手术重建内侧副韧带。所以一旦怀疑自己发生内侧副韧带损伤,最好到医院看一下,结合医生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就是做膝关节的磁共振,可以看到内侧副韧带的损伤情况。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一般建议休息制动一个月以上(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一,术后一个月或者保守治疗一个月之内,尽量膝关节,用石膏固定或者支具制动。一般固定于伸直位。休息制动期间膝关节内侧尽量不要受到应力。也就是说膝关节尽量避免外翻。

所以在制动一个月期间,功能锻炼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休息制动固定。那么这一个月内能做哪些功能锻炼呢?

第一就是踝泵训练啊。就是做踝关节伸屈的活动。踝关节尽量伸直到底,心里默数1、2、3、4、5,然后再屈曲到底,心里默数1、2、3、4、5。来回共计15个回合。一天3次即可。踝泵有利于肌肉的伸展和收缩,有利于消肿。

第二就是直腿抬高。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做直腿抬高的活动。但是尽量不要膝关节屈曲抬高。绝对禁忌膝关节外旋位直腿抬高。因为外旋位直腿抬高,由于重力作用膝关节会向外侧展,容易再次损伤内侧副韧带。一个回合做15次,一天三次即可。

第三就是往床上压腿的动作。做腿往下压的动作。有利于锻炼腿部后侧的肌肉。一个回合做15次,一天三次即可。

由于制动期间锻炼不可太激进,做到以上三个动作即可。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明显外伤史。 (2)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或皮下瘀斑。 (3)膝关节内侧压痛,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完全断裂时膝关节不稳定。 (4)X线片示:外翻应力下摄片,内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伸撕脱性骨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第四版(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 (1)膝部有明显的外翻位受伤史; (2)伤后膝内侧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障碍; (3)膝内侧可有皮下瘀斑或皮肤青紫; (4)患者呈跛行步态; (5)韧带完全断裂者,膝外翻畸形,关节内缘可触及凹陷; (6)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阳性; (7)如合并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者,可出现关节内积血,麦氏征阳性;

抽屉试验阳性等; (8)X片检查:在膝外翻应力下拍摄正位片,内侧关节间隙增宽或轻度错位,或撕脱性骨折。必要时行膝关节MRI检查。 (二)疾病分度 Ⅰ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轻度损伤,膝关节无不稳定。 Ⅱ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不完全损伤,膝关节伸直位时无不稳定,屈膝位时出现轻度不稳定。 Ⅲ度损伤: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损伤,分为ⅢA 型和ⅢB型损伤; ⅢA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但后内侧关节囊未损伤。伸直位稳定,屈膝位不稳定,slocum试验阴性; ⅢB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合并后内侧关节囊损伤,伸直位屈膝位均不稳定,slocum试验阳性。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膝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膝关节松弛,屈伸障碍。舌暗瘀斑,脉弦或涩。 2.筋脉失养证:伤后迁延,膝部肿胀未消,钝痛酸痛,喜揉喜按,肌肉萎缩,膝软无力,上下台阶有错落感。舌淡无苔,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外治法 1.手法治疗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可用轻手法在膝关节内侧沿韧带走行方向理顺损伤的肌纤维,用捋顺法促进消肿。中后期,可在膝关节压痛点部位及其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相关内侧结构的损伤

Injuries to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Associated Medial Structures of the Knee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相关内侧结构的损伤 Coen A. Wijdicks, PhD1, Chad J. Griffith, MD2, Steinar Johansen, MD3, Lars Engebretsen, MD, PhD3 and Robert F. LaPrade, MD, PhD4 Investigation performed at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urger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innesota, and the Oslo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Oslo, Oslo, Norway The superficial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other medial knee stabilizers—i.e., the deep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the 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are the most commonly injured ligamentous structures of the knee. The main structures of the medial aspect of the knee are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divisions of the superficial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the meniscofemoral and meniscotibial divisions of the deep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the 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s the initial method of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of medial knee injuri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valgus load both at full knee extension and between 20° and 30° of knee flexion. Because nonoperative treatment has a favorable outcome, there is a consensus that it should be the first step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isolated grade-III injuries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or such injuries combined with a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 If operative treatment is required, an anatomic repair or reconstruction is recommended. 内侧副韧带浅层及其他内侧的膝关节稳定结构——即内侧副韧带深层和后斜韧带——是损伤最为多见的膝关节韧带结构。 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结构包括内侧副韧带浅层的上段和下段,内侧副韧带深层的板股韧带和板胫韧带,以及后斜韧带。 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以及屈曲20°-30°时施加外翻应力进行体格检查是诊断膝关节内侧损伤的首要 方法。 由于非手术治疗通常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一般认为新鲜的单纯III度内侧副韧带损伤或内侧副韧带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时才考虑一期进行处理。 如必需进行手术治疗则推荐进行解剖修复或重建。

膝内侧副韧带解剖

膝内侧副韧带解剖 【内侧副韧带浅层】:内侧副韧带浅层,通常称为胫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侧最大的结构。该结构在股骨有一个附着点,在胫骨有两个附着点,定量研究显示股骨附着点为卵圆形,平均距离内上髁上方3.2mm后方4.8mm。内侧副韧带浅层向远端延伸,在胫骨有两个止点。近端止点:主要以一层软组织覆盖半膜肌腱前头的止点,位于胫骨关节线下方平均12.2mm处;远端止点:较宽,直接附于骨上,距胫骨关节线远端平均61.2mm,恰位于胫骨后方内侧嵴稍前方。有研究表明内侧副韧带浅层胫骨上两个独立的附着点使其成为两个不同的功能组分。【后斜韧带】:是半膜肌腱远端纤维的延伸,参与组成并加强后内侧关节囊,由附于膝关节的三组筋膜组成,其中以中央臂最为重要。后斜韧带中央臂在股骨上的附着点平均位于腓肠肌结节远端 7.7mm前方2.9mm。近来学者们注意到内侧副韧带浅层和后斜韧带是各自独立的结构,虽然对于后斜韧带股骨附着点的描述仍存在很大差异。【内侧副韧带深层】: 内侧副韧带深层主要由关节囊内侧部分增厚而形成,位于内侧副韧带浅层的深面,可分为板股韧带和板胫韧带两部分(图1-B。板股部分的附着点稍呈弧形凸起,在内侧副韧带浅层深面,位于其股骨附着点以远12.6mm。

板胫部分较板股部分更短更厚,止于胫骨内侧平台关节软骨缘稍远处,约位于内侧关节线下方3.2mm,距内侧副韧带浅层近侧胫骨止点上方9.0mm。另外有学者也曾报道板股部分的附着点位于内侧副韧带浅层的深面,而板胫部分则在胫骨关节面的稍下方。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分型:单纯Ⅰ度:少量纤维撕裂,伴有局限性压痛无松弛;单纯Ⅱ度:局限性压痛,内侧副韧带纤维及后斜纤维部分撕裂。纤维仍然存在一定张力,伴或不伴有病理性的松弛;单纯Ⅲ度:表现为外翻应力下可见完全断裂及松弛。

膝关节内侧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膝关节内侧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背景膝关节内侧的解剖已经在质量上有描述,但是内部的主要结构附着点还没有报道。研究的目的是定性膝关节内侧结构的解剖,对膝关节解剖附着点及相关骨性标志的关系做数量上的评估。 方法共有8个不成对的新鲜的冰冻尸体膝关节,应用电磁的三维跟踪传感器对切面进行观察和测量。 结果除了内侧髁和内收肌结节,第三个骨性突起腓肠肌结节,与内侧腓肠肌的附着部位相当应经鉴定。表面的内侧副韧带得到长度平均是94.8mm.内侧副韧带表面的近段股骨附着点是3.2mm长,内上髁后方4.8mm.内侧副韧带表面在胫骨上距离关节61.2mm.深层的内侧副韧带由半月板股骨部分和半月板胫骨部分组成。后方的斜韧带股骨附着点距离内收肌结节远端7.7mm,后方6.4mm,距离腓肠肌结节远端1.4mm和前方2.9mm.内侧髌股韧带在股骨上附着点距离内收肌结节前方1.9毫米和远端3.8毫米。 结论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有一致的附着类型。 临床证据腓肠肌结节和数据关系对于解剖修复和重建膝关节内侧结构复杂的韧带损伤是有的来源于

内收肌结节(A T)以及腓肠肌结节(GT)之间的关系。

股骨的骨性标记和膝关节内侧主要结构的附着位置示意图。内收肌结节(A T),腓肠肌结节(GT),内上髁(ME),AMT=大收肌腱,MGT=

内侧腓肠肌肌腱,sMCL=浅层内侧副韧带,MPFL=内侧髌股韧带,POL=后斜韧带, 膝关节内侧主要结构示意图。VMO=股内侧肌,MPFL=内侧髌股韧带,POL=后斜韧带,sMCL=浅层内侧副韧带,SM=半膜肌,MGT=

内侧腓肠肌肌腱,AMT=大收肌腱。 浅层内侧副韧带的示意图(s MCL)(内侧面,左膝关节)。近端的钳子在股骨部分的前缘,远端的止血钳子在近端和远端胫骨附着部位之

膝关节常见损伤

第三节膝关节常见损伤 一、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在胫骨关节面上有内侧和外侧半月形状骨,叫半月板,其边缘部较厚,与关节囊紧密连接,中心部薄,呈游离状态(图3-131)。内侧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和后十字韧带附着点之间,其外缘中部与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后角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后角之前,其外缘与外侧副韧带不相连,其活动度较内侧半月板为大。半月板可随着膝关节运动而有一定的移动,伸膝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膝时向后移动。半月板属纤维软骨,其本身无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级部分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因此,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半月板切除后,可由滑膜再生一个纤维软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起缓冲震荡的作用。

图3-131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结构 (一)致伤机理及分型 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伤时膝关节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后,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机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关节之间,使关节活动发生机械障碍,妨碍关节伸屈活动,形成“交锁”。 在严重创伤病例,半月板,十字韧带和侧副韧带可同时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后角、中部或边缘部。损伤的形状可为横裂、纵裂、水平裂或不规则形(图3-132),甚至破碎成关节内游离体。 图3-13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各种类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数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如何锻炼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如何锻炼? 经常碰到一些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有手术后的患者,也有没有手术保守治疗的患者,他们问的问题都一样,在我休息自动期间,应该如何锻炼膝关节?哪些动作不能做,哪些动作可以做?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如果有明显的外伤,一般都是膝关节处于外翻位置扭一下,或者膝关节撞击暴力,撞击点在膝关节的外侧,使膝关节外翻位损伤。有时候病人会感觉明显的内侧松弛,局部会有淤青,肿胀。对于内侧副韧带损伤绝大部分损伤或者撕裂的部位在股骨内侧髁的止点,这时候你用手指压迫股骨内侧髁会明显的疼痛,具体的压迫地点是在膝关节线的上方大概一两公分左右,这种疾病的特点就是关节线处压痛并不一定明显,而主要在股骨止点处压痛,当然,如果撕裂点在中间的话,也有可能关节线附近压痛。对于内侧副韧带损伤,绝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达到基本愈合,但是如果达到三度,明显松动的话,需要手术重建内侧副韧带。所以一旦怀疑自己发生内侧副韧带损伤,最好到医院看一下,结合医生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就是做膝关节的磁共振,可以看到内侧副韧带的损伤情况。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一般建议休息制动一个月以上(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一,术后一个月或者保守治疗一个月之内,尽量膝关节,用石膏固定或者支具制动。一般固定于伸直位。休息制动期间膝关节内侧尽量不要受到应力。也就是说膝关节尽量避免外翻。 所以在制动一个月期间,功能锻炼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休息制动固定。那么这一个月内能做哪些功能锻炼呢? 第一就是踝泵训练啊。就是做踝关节伸屈的活动。踝关节尽量伸直到底,心里默数1、2、3、4、5,然后再屈曲到底,心里默数1、2、3、4、5。来回共计15个回合。一天3次即可。踝泵有利于肌肉的伸展和收缩,有利于消肿。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护理常规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护理常规 因各种暴力或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剧痛、肿胀、行走困难,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股骨和胫骨的内外侧各有明显压痛叫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以内侧副韧带损伤多见。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者年龄、职业、病因。 3、局部有无淤血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4、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注意休息,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用药护理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中药需温服并观察药效及反应。遵医嘱行中药敷贴、药熨、薰洗。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揭去。 3、饮食护理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

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腻之品。 4、情志护理患者因疾病或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以调畅情志,必要时结合中药治疗和耳穴压豆。 5、临症护理 (1)气滞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做记录。 (2)遵医嘱刺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灼伤皮肤。 (三)辨证施护 气滞血瘀证 (1)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流畅,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定时开门窗通风。 (2)新伤、肿痛较剧或有感染发热者,饮食宜清淡。待病情稳定,大便通畅,舌苔转为正常时,再进清补 之品,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腻之品。 (3)加强情志调护,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有效的肢体 功能锻炼,增强治疗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4)患肢疼痛,影响睡眠及休息时,除抬高患肢、消肿外,局部可外敷消瘀膏,临时遵医嘱可服止痛药治 疗。

膝关节损伤常用检查方法之---体格检查

膝关节损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早期准确的体格检查以及诊断损伤,对于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以及后期的恢复都有重要作用,也是对于关节外科医生以及运动医学医生的基本要求,现将常见的检查方法以及提示的可能的损伤总结如下 接上文 体格检查 一、膝关节力线 膝关节的解剖轴线(FTA角):5°-7°的外翻 膝关节的机械轴线:0° 方法: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 膝关节不能并拢:膝内翻 踝关节间距过大:膝外翻 意义 内翻膝伴有膝关节内侧疼痛常,外翻膝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提示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的疼痛则常提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相反外翻膝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常意味着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二、髌骨相关检查 1.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三度(+++)——即通常所说的浮髌征: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另一手向后点击髌骨,有髌骨和股骨撞击感即为阳性,此时关节内约有 60ml-80ml积液。 膝关节积液二度(++):浮髌征阴性时,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髌韧带两侧“膝眼”处,另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如果拇食指由于关节内压力作用而张开,则为阳性。此时关节积液30ml-40ml,尚不足以浮起髌骨。 膝关节积液一度(+):膝关节二度检查阴性时,用一横指沿髌骨外侧支持带处施压,另一手食指于髌骨内侧支持带处检查液压传递感或波动感,如果有此感觉则为阳性 意义 急性外伤所引起的关节积液:关节血肿 陈旧性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积液:关节内的组织结构损伤尚未修复 无明显外伤原因的关节积液:关节退变物对滑膜刺激所引起或全身性疾病于关节部位的反映,如风湿热 2.髌股关节炎 病人仰卧位,让病人慢慢地过度屈膝几次,检查者手放在髌骨上,当病人伸屈时触及髌骨,疼痛伴有捻发间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炎 3.髌骨活动度: 完全伸膝位,以两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向内推移髌骨。一般将髌骨的四分之一宽度定为一度。正常情况下髌骨的内移程度在1-2度之间,超过二度说明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