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 介绍当前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分析当前高中生小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目标和意义- 确定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阐述研究结果对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促进作用3. 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阐述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4. 研究内容- 分析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探讨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热点和前沿5. 研究结果- 阐述研究所得的具体结果和发现- 分析结果对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启示和影响6. 结论和展望- 总结本次研究的成果和收获- 展望未来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背景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中生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高中生小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然而,目前高中生小课题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研究内容单一、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等。
目标和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高中生小课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次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高中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可以为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研究内容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范围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科学实验、调查报告、文献综述、学科竞赛等。
热点和前沿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
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已经逐渐多样化和丰富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同时,高中生小课题研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等。
结论和展望本次研究的成果将为高中生小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高中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开题报告课题15篇开题报告课题1如何合理根据此课型的特点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逐渐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基于教师的困惑和教学的现状,为了探讨适合我们的现行教材、符合学校、学生、教师实际,省时高效,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的教学模式,笔者设定以下课题:一、课题形成的背景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是一个永恒的教学研究课题,是学校层面、教学层面时刻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不管在国内国外,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深入地研究和丰硕的成果,对学校现有学科教学都有其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但是,针对课程背景的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具体到不同的学科特点,学科教学效率、效果提升的研究及其成果显得还远远不够,而且研究工作必须及时跟进。
人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认识不足,把握不好,研究不够。
表现在课改后教学过程中:一种人只从高考上看课堂教学效果,另一种人从课堂教学花样翻新的形式上看效果,还有的人强调素质教育,在谈教学效果是把素质教育与高考对立起来,也有的人似乎根本不管效果,只重播种不去收获,这些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实施推广过程中的课堂教学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
数学教学过程中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的时间。
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与其他课型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量大,练习的内容多,环节杂乱,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对此类型课的教学倍感困惑,无从下手。
学生觉得此类型课枯燥乏味,学得无趣。
我们要重视此类型课的教学方法,探索此类型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
因此,如何合理根据此课型的特点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逐渐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基于教师的困惑和教学的现状,为了探讨适合我们的现行教材、符合学校、学生、教师实际,省时高效,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的教学模式,笔者设定以上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初步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为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的有效性,初步解决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提供理论依据;(2)形成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升课有效性研究的教学模式并推广;(3)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课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
- 课题名称
- 二级标题:
1.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2. 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3. 研究课题的方法和步骤
4. 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和意义
- 三级标题:
1.1 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点
1.4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体会
例子:
研究课题: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级标题:
- 课题名称
- 二级标题:
1.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2. 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3. 研究课题的方法和步骤
4. 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和意义
- 三级标题:
1.1 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点
1.4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体会
1.4.1 研究课题的研究历程
1.4.2 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
1.4.3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发现
1.4.4 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体会
2.1 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2.2 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潜在危害
2.3 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干预措施
该课题是一个研究城市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课题,其中包括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和意义以及三级标题的内容。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 班级: 姓名: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年 级:九年级科 目:化学设 计 者:马学军 内 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技能: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难点: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⑴质: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⑵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⑶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了很多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发现文字表达式写起来很麻烦,怎么办呢?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二)化学方程式1.看课本P96上的图片,明确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中各个成份的名称。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写起来很麻烦,怎么办呢?这是什么式子?它可以提供哪些信息?它怎么读呢?C + O 2 点燃 CO 212 : (16×2) : (12+16×2)12 : 32 : 44小结:1. ,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明了(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内 容学习注解(2)参加反应的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3)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记住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式和俗名,了解他们的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技能目标:
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
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2.渗透《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
【重点、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 (主要成分是 ),化学中的盐是指
由 离子(或 离子)和 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CuSO4、MgCl2、NH4NO3等。
2、除食盐外,常见的食盐有: 、 、 、 等。
3、选择常见的盐类物质填空:______
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医疗上可以治疗 过多;食堂发生的集体中毒事件多是因为误食
___________;
________的水溶液有消毒的功能,常制成紫药水;用作调味品的盐是___________。
4、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 还可用作补 剂,工业
上,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P73—P73了解氯化钠。
一、氯化钠
1.化学式 ,俗名 。
2.用途:(1) (2) (3)
(4) (5) 等。
渗透《贵州省食盐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食盐管理,保障食盐供给,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护公民身体健康,根据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和副食品生产、加工所需的食盐,必须从当地盐业公司
或持 有食盐零售许可证的零售点购买。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食盐市场上销售非食用盐、非碘盐的,由县级以上盐
业主管机构没收全部盐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根据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的关系,阅读课本P73第二段,填写下表内容。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2、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否也能与稀盐酸发生上述类似的反应?
演示实验11-1,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稀盐酸 ① 碳酸钠 与稀盐酸反应
②
碳酸氢钠+稀盐酸 ① 碳酸氢钠 与稀盐酸反应
②
分析讨论以上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特征及现象,试着自己总结出检验碳酸根所需试剂和方法。
3、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
取待测物于试管中,滴加 ,若产生 ,证明
待测物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讨论:取某物质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碳酸根吗?
[应用]
已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物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演示实验11-2: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水”变“牛奶”),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 + 2NaOH
[达标检测]
1.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
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 )
实验 现象
(1)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易溶解,得无色溶液
(2)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A.CuSO4 B.NaCl C.Na2CO3 D.CaCO3
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A.①② B.①③ C.① D.①②③
3.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 )
A.锌粉 B.氢氧化钙溶液 C.盐酸 D.硫酸
4.某同学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决定在厨房里制作一个“无壳鸡蛋”
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物质中的( )
A.味精 B.白酒 C.酱油 D.醋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