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政协界别
- 格式:docx
- 大小:12.72 KB
- 文档页数:2
政协界别工作意见3篇为进一步突出政协界别特点,增强委员界别意识,更好的发挥界别优势和作用,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乌当区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界别工作的重要意义人民政协是由界别组成的,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的代表,按界别开展活动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政协组织的显著特点。
界别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特征,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
加强界别工作、发挥界别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动委员加强与各界群众的联系,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和呼声汇集成系统的、集中的、有界别特点的群众性意见,使建议和提案更有分量,更有价值;有利于进一步突出政协特点,发挥政协优势,活跃政协工作,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和实效。
二、内容和形式界别活动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界别组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活动;要抓住社会各界关注、界别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界别的集体智慧,反映界别的共性要求,体现界别的建言水平,增强界别活动的吸引力。
根据界别活动需要,可以邀请其他界别委员参加,密切各界别间的横向联系,人数较多的界别,也可分小组开展活动。
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能增强社会各界的联系与互动,调动委员参与活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召开界别工作会议。
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定期召开1至2次界别工作会议,了解相关界别对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看法和做好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发挥界别在政协例会中的作用。
高度重视界别在全会小组讨论中的意见建议,有重点地安排界别联组讨论,邀请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参加,听取委员所代表界别的意见建议。
根据内容需要,安排相关界别委员参加专题常委会议或其他重要会议。
(三)发挥界别在提案工作中的作用。
政协提案分类政协提案如何分类?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政协提案分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政协提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委员提案,指本届政协委员以个人名义或若干委员联名提出的提案;2、党派提案,指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出的提案,这类提案在提出时须加盖党派公章;3、团体提案,指参加政协的有关人民团体以本团体名义提出的提案,这类提案在提出时也须加盖团体公章;4、界别提案,指在政协全会期间,经界别委员讨论通过后提出的提案,此类提案须由界别负责人签署。
5、委员小组提案,指在政协全会期间,经委员小组讨论通过后提出的提案,这类提案可以由委员小组组长签署,也可由小组全体委员签署;6、专门委员会提案,指政协的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提案,此类提案须由专委会主任签署。
按提出的时间分类:会议提案、平时提案;按委员身份分类: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省政协委员提案、市政协委员提案、区市政协委员提案;按提案产生程序分类:委员提案、组织提案政协提案格式政协提案一般是表格式提案,即在政协提案委员会统一印发的提案纸上书写,以便规范化办理。
政协提案由六部分组成:文头、案由、提案者、提案内容、审查意见和收文时间。
(一)文头提案用纸的文头是已经印好的。
包括三个内容:1.政协届次。
在文头第一行写明政协会议名称,如"政协xx市绿园区十届三次会议提案"。
2.提案名称。
提案标题,如《关于倡导市民阅读,建设生态文化的提案》。
3.编号及分类。
一般是收到的提案顺序号,如49号.类别是根据提案的内容划分的种类,包括政治类、经济类、教育类、科学类、文化类等。
(二)标题提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1.公文式标题。
由提案内容和文种名称(提案)组成,前加介词"关于"引领,如《关于维护外出务工农民利益,取消春运价格上浮的提案》,这种写法比较常用。
2.新闻式标题。
用揭示提案核心内容的语句作为提案标题,如《改革森林防火机制,长效抓好护林防火》。
90...1.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
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3.近年来,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机关中担任特邀监察员、特邀检查员、特邀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廉政监察员等,这一措施扩大了公民民主监督的权利进一步加强了民主监督力度提高了政协参政议政的能力强化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4.现在,县处级以上政府和司法机关部分领导职务都有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均占有一定数量,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人民代表大会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5.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民主集中制法律地位上平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______的本质要求。
法制化进程多党合作制度祖国统一人民民主专政7.无党派人士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_____,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
重要组成部分党外群众力量有益补充主体8.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正确错误9.民主党派在我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正确错误10.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党派”,是因为这些政党大都成立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解放战争(1946—1949年)时期,是在争取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斗争中建立的。
政协提案分类政协提案如何分类?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政协提案分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政协提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委员提案,指本届政协委员以个人名义或若干委员联名提出的提案;2、党派提案,指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出的提案,这类提案在提出时须加盖党派公章;3、团体提案,指参加政协的有关人民团体以本团体名义提出的提案,这类提案在提出时也须加盖团体公章;4、界别提案,指在政协全会期间,经界别委员讨论通过后提出的提案,此类提案须由界别负责人签署。
5、委员小组提案,指在政协全会期间,经委员小组讨论通过后提出的提案,这类提案可以由委员小组组长签署,也可由小组全体委员签署;6、专门委员会提案,指政协的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提案,此类提案须由专委会主任签署。
按提出的时间分类:会议提案、平时提案;按委员身份分类: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省政协委员提案、市政协委员提案、区市政协委员提案;按提案产生程序分类:委员提案、组织提案政协提案格式政协提案一般是表格式提案,即在政协提案委员会统一印发的提案纸上书写,以便规范化办理。
政协提案由六部分组成:文头、案由、提案者、提案内容、审查意见和收文时间。
(一)文头提案用纸的文头是已经印好的。
包括三个内容:1.政协届次。
在文头第一行写明政协会议名称,如"政协xx市绿园区十届三次会议提案"。
2.提案名称。
提案标题,如《关于倡导市民阅读,建设生态文化的提案》。
3.编号及分类。
一般是收到的提案顺序号,如49号.类别是根据提案的内容划分的种类,包括政治类、经济类、教育类、科学类、文化类等。
(二)标题提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1.公文式标题。
由提案内容和文种名称(提案)组成,前加介词"关于"引领,如《关于维护外出务工农民利益,取消春运价格上浮的提案》,这种写法比较常用。
2.新闻式标题。
用揭示提案核心内容的语句作为提案标题,如《改革森林防火机制,长效抓好护林防火》。
界别协商的主体问题浅议作者:郭丽兰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界别协商是人民政协实施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界别协商的主体如何界定和划分,其地位和功能如何实现,成为亟待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
[关键词]主体;划分;功能;政协[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5-0018-04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制度和机制的架构,协商民主的内容和目的,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中的地位,人民政协实施协商民主的四个方面,即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都作出了相关论述。
其中界别协商是中国协商民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里面涉及界别主体的范畴规定、功能发挥、制度运行等相关内容。
2013年1月14日,周星驰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一时在网上激起千层浪,这将界别协商的主体问题讨论推向高潮。
网友们不禁提出质疑,“周星驰怎么会成为政协委员?他能当好委员吗?会不会沦为…花瓶‟,白白浪费一个政协委员的名额?”这些质疑直接触及当前政协界别建设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即界别协商的主体如何界定、选择,充分地发挥界别协商主体在政治协商中的积极作用。
一、政协界别的主体构成全国政协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民主人士、8个人民团体(共青团、总工会、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台湾同胞联谊会、归国华侨联合会)、13个界别(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人士界、社会福利界、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以及特别邀请人士等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作者简介:李旭辉,秦皇岛市政协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区域经济与社会管理;江生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执政党建设等。
① 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0日,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9/20/c_1125020851.htm,2021年5月6日。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与组织优势的效能优化李旭辉1,江生亮2(1.秦皇岛市政协,河北秦皇岛066000;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在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中,界别作为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与组织优势,对彰显政协特色、推进政协履职至关重要。
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便于社会各领域、阶层、行业、团体的利益表达,利于各社会阶层参与国家决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提升,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界别组织优势的充分发挥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本依托,合法性使其在人民政协中的地位不断强化,与社会发展、多元治理的现实需求契合;专业性使其在人民政协中的能力不断强化,组织化水平提升、聚拢效应扩大、整体优势发挥与创新催生新发展、时代催生新使命的历史要求契合;拓展性使其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不断扩大人民政协的团结面和包容性,与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追求契合。
在新发展阶段,在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人民政协发展大格局的进程中,要深入研究人民政协界别的制度与组织优势,工作实践中构建好界别制度体系、发挥好界别整体优势,充分体现界别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价值,不断探索与创新人民政协界别工作。
坚持党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开创党建引领人民政协界别工作新局面,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在人民政协设置新的社会阶层方面界别的思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其政治参与的愿望和诉求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近年来,在人民政协增设新的社会阶层(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方面界别的呼声时有出现,已经成为统战工作和法律工作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新问题。
一、基本情况政协的界别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一届全国政协具有全国人大的职能和作用,因此不作讨论。
第二届全国政协有29个界别(参加单位),几经变化,目前十一届全国政协有34个界别。
主要分为7个类型。
一是党派,包括中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0个界别;二是团体,包括共青团、总工会、妇联、青联等8个界别;三是以行业为基础划分的社会各界,包括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经济、农业、教育、体育、新闻出版、医药卫生、对外友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11个界别;四是按民族设立的少数民族界;五是按宗教信仰设立的宗教界;六是按地域设立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邀人士界;七是特别邀请人士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但一是各级政协委员中新阶层占比例较小;二是行业代表性不平衡,各级政协委员中的新阶层多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很少。
三是分布不集中,新阶层多散于政协的工商联、经济等各个界别中,没有集中在一个界别,不利于体现新阶层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兴阶层的出现,增设了新的界别,其委员也不断增加。
如第八届全国政协设立了经济界,其委员从第八届的83人、第九届的120人增加到第十届的130人。
随着政策环境不断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其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代表被越来越多地吸收到政协各相关界别。
有资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私营企业主1993年有20名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1998年有40多名参加了第九届会议,到2003年的第十届全国政协时已增加到65名。
完善专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其在履职中作用的几点思考南平市政协日期: 2021-08-14浏览 144 次陈熔政协专委会是在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按专门领域组建的工作机构,它既是履行政协职能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政协开展经常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承办者。
新形势对专委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专委会要切实履行政协职能,就必须完善工作机制。
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专委会的学习、活动、协作、管理等方面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专委会在履行人民政协职能中的作用。
一、进一步完善专委会的学习机制,为履行政协职能奠定根底学习是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专委会首先必须完善的工作机制,更是履行政协职能的前提。
贾主席十清楚确地指出:“只有经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认识和自身素质,才能与时俱进〞。
他强调:“加强学习不是虚的,而是实的 ; 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当务之急 ; 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
就专委会来说,完善学习机制更是当务之急,重点要抓好二方面的学习:1、强化委员的学习。
专委会是工作班子,但组织又是“松散型〞的,组成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一般由相关界别和单位的委员组成相关的专委会,而且每 5年要调整一次。
委员进入专委会后,地位变了,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不同了,在角色、观念、工作常识、乃至工作方式都有个转变过程,这就必须靠完善学习机制来强化委员的学习,具体由专委会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要做到有方案、有内容、有实效。
在学习中注重突出三性,即突出形式多样性,注意采取专委会议、参加专题报告会、实地考察调查等形式不断加强学习; 突出内容针对性,注意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拟开展调研的课题, 有的放矢地选择学习内容。
如针对换届的情况, 组织委员学习?政协章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 等人民政协理论业务知识。
针对台海局势新情况,组织委员进一步学习中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对台工作意见等对台政策知识。
政协界别的基本定位与功能作用作者:金建明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03期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把注重发挥政协组织的界别特点和优势,作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特有内涵之一。
界别是政协组织的“天然细胞”,是政协性质的集中反映,是政协工作的有效载体。
政协界别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平等性、专业性、拓展性和合法性的特点。
目前政协界别的设置基本适应了形势的发展变化,但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有:界别设置滞后,界别边界不清,界别的组织化程度不一,界别委员构成不尽合理,特邀界委员人数较多。
政协界别的功能作用包括:团结功能、咨政功能、民意功能和监督功能。
关键词:政协;界别;功能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协界别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用不断增强。
如何突出界别优势、发挥界别作用,已成为政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把注重发挥政协组织的界别特点和优势,作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特有内涵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发挥人民政协界别优势,扩大人民政协团结面和包容性,切实发挥政协界别作为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开展界别活动新方法新途径,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积极性。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突出政协工作的界别特色,重视发挥政协界别的作用,推动政协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一、界别在政协中的定位政协的界别是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无党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基本组织形式。
要充分发挥政协界别的作用,首先必须充分认清政协界别的基本属性。
首先,界别是政协组织的“天然细胞”。
虽然在政协章程中,明确提出政协“设若干界别”是在2004年3月,但“由界别组成”是政协与生俱来的特征。
什么是政协界别
政协界别是具有特殊概念的专用名词,是政协组织按照各政党、团体、民族和社会各界等不同类别分配委员名额,进行协商,组织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具有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最显著特色。
政协界别具有三个主要功能,一是主体功能、二是纽带功能、是履职功能。
其特征有三:一是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二是具有专业性和智力优势、三是具有话语权和参与性。
什么是界别协商
界别协商应具有六大要素,理论引导要素、组织保障要素、制度设计要素、工作流程要素、成果转化要素、信息反馈要素。
界别协商是一种重要的协商民主形式,更是一种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渠道。
界别协商的作用是广纳群言听取意见,沟通交流形践共识、建言献策成果转化。
进一步加强界别协商理论体系建设,为界别协商提供理论指导保障。
界别协商理论是政协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并完善理论。
界别协商在政协产生发展过程中相伴始终,认真总结政协界别协商的规律、经验和作法,为界别协商理论的研究发展提供依据和营养,是界别协商理论建设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需要,通过理论研究
为制度设计和工作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要把界别协商的实践之花,培育为理论之果。
通过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
使界别协商之树根深叶茂,常青常新二、进一步完善界别协商的组织体系建设,为界别协商提供组织保障。
界别协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某个界别单独的行动、而是界别之间相互联系,通过沟通、交流、协商、听取意见建议,进而形成共识的活动。
需要建立有序的有为的有效的组织体系为界别协商提供保障,比如制定了专委会联系界别的制度,比如建立政协界别小组召集人制度等等。
建议一在原有的编织保障.基础上,仿效提案委专门负责提案办理协商的作法,或成立一个固定的界别协商工作委员会。
作为界别协商的专门工作机构,或赋予现有的地方政协联络委员会联席界别的职能,并更名为界别与地方政协工作委员会。
作为常设机构。
建议二在界别召集人制度的基础上,设置界别召集人{可以扩大)界别协商会议制度,每年可举行四次,在主席会议召开之后,在常委会议召开之前,就政协的主要工作或其他工作举行界别召集人协商会议,或就主席会议认为事关全省大局的、需要协商的内容进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