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火器伤机理及处理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1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急性开放性颅脑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颅骨和硬脑膜破损,脑组织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
约占颅脑损伤的17%。
平时多因锐器、钝器打击和坠伤与跌伤所造成,战时则多由火器致伤。
临床表现因受伤原因、方式和暴力大小不一而差别悬殊,但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创口及伤道内出血、局源性脑症状以及易并发感染,特别是火器性颅脑损伤,其伤情多较严重、变化快、疗效较差、后遗症多和死亡率高。
损伤急救处理的原则有三点:①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②及时彻底的清创,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损伤;③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及脑水肿。
根据文献治疗结果,我们认为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是治疗中的关键,对其预后有较大影响,医院急诊室的首诊抢救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残率有密切关系。
为此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误吸是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常见并发症,迅速气管切开吸出误吸物和吸氧是重要的抢救措施。
有误吸现象,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或窒息。
在处理时应注意:①采用头偏向一侧的卧位,使呕吐物易于排除;②用吸引器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③鼻腔出血者急请耳鼻喉科医师行鼻腔填塞止血或气管切开术,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
2.及时加压包扎头部伤口,保护膨出的脑组织,这能及时防止失血性休克发生或控制休克,也避免创面进一步污染,为及时彻底清创及术前检查创造有利条件。
3.抗休克治疗。
车祸伤、坠落伤、锐器伤患者多易发生失血性休克,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23.84%。
均系头部创面大,失血过多引起。
除积极采取前述措施外,还迅速建立两条输液通路,快速输液、输血,很快纠正了休克。
休克可使脑缺氧、脑血流量下降,如未及时纠正可加重脑损伤,且手术可加重休克而致死亡。
因此能否及时纠正休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本组病人合并的休克均及时纠正,术后恢复良好。
4.防治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后颅内并发症的关键是争取及时彻底清创。
所谓及时即力争在伤后6~8小时清创,在运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的条件下最迟不超过伤后48小时,但抗生素的使用绝不能替代及时彻底的清创。
颅脑外伤头颅部的外伤,以跌坠伤和撞伤最为多见,击伤次之。
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类头皮外伤单纯的头皮外伤可分为头皮擦伤、裂伤、血肿、撕脱伤。
头皮擦伤有少量出血和血清渗出,有不同程度的头皮肿胀,有时皮下有瘀血,局部有压痛。
治疗主要是清洁伤面,不需包扎,忌局部热敷。
头皮裂伤出血较多,需要压迫止血,头皮血肿可根据头皮解剖部位的深浅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在对血肿进行抽吸治疗时,一定剃去头发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发生感染。
头皮裂伤为开放性,治疗上应注意彻底清创,有头皮缺损的裂伤,可行头皮转移皮瓣缝合。
头皮撕脱伤视情况植皮。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常与脑外伤合并存在。
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折两大类。
颅盖骨骨折以额顶骨多见,其次为颞骨。
以线样骨折居多,其次为凹陷骨折和骨缝哆开。
①线样骨折的骨折线呈线条状,可多发。
骨折线多不移位。
局部头皮可有挫伤及头皮下血肿。
X射线摄片可助确诊。
骨折本身无临床意义,亦不需特殊治疗,但若骨折线穿过硬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可使其破裂而致颅内血肿。
②粉碎性骨折多为钝器猛击颅部的加速性损伤或头部坠地的减速性损伤。
其临床意义亦在于其引起的脑损伤、脑受压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③凹性骨折,系头颅坠于有尖石块或突起的地面,或较强的暴力击于头颅所致。
小的凹陷性骨折常与头皮血肿相混淆,诊断依靠X射线颅片并增拍颅骨切线位片。
婴幼儿颅骨较软,其凹陷骨折多呈乒乓球样凹陷。
有时在婴儿哭闹颅压增高时可自行复位,半年以上不自行复位的可以考虑手术。
有局部性脑受压、癫痫发作、影响美容或深度超过0.5cm的凹陷骨折,应行手术复位。
④嵌入性骨折是截面较小的钝器用力击于头颅,使骨折片脱落穿入脑内而成。
临床意义在于硬膜或脑皮层血管的破裂所致的颅内血肿及脑组织盲管性损伤。
无血肿并发症者亦需彻底清创。
颅底骨折属线样骨折。
90%以上由穹窿部线样骨折延续到颅底所致。
与穹窿部骨折相反,颅底骨折在X射线颅片上很难显示。
火器性颅脑损伤应该如何预防?*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火器性颅脑损伤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火器性颅脑损伤应该如何护理,火器性颅脑损伤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火器性颅脑损伤:*一、预防1、穿透伤的病死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为49.3%~60.7%,后期约为30%,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降至15%。
病死率仍在10%以上,主要死亡原因为:①脑部重要区域损伤。
②并发颅内血肿。
③合并伤与休克。
④颅内感染等。
2、我国创伤弹道学研究发展很快,对各种投射物的致伤效应、致伤机制、损伤特点、颅脑火器伤的直接损伤、邻近损伤、远隔部位损伤(远达效应)及其对全身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入。
采用创伤弹道学理论来指导火器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颅脑火器伤的病死率已经降至9.4~9.6%。
当头部伤口大量失血时,可能发生休克。
当污染的异物进入颅内时,可形成颅内感染。
穿透颅骨时,可能发生颅骨骨折,脑组织损伤出血时,可并发脑内血肿。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火器性颅脑损伤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火器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方法,火器性颅脑损伤的常见护理措施。
*火器性颅脑损伤常见护理方法:*一、现场急救现场急救首先争分夺秒地抢救心跳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危及病人生命的伤情,颅脑损伤救护时应做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禁用吗啡止痛。
有明显大出血者应补充血容量,无外出血表现而有休克征象者,应查明有无头部以外部位损伤,如合并内脏破裂等。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在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并及早使用抗生素和TAT.记录受伤经过和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及急救措施和使用药物。
*二、一般护理(1)体位:意识清醒者采取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2)营养支持:昏迷病人须禁食,早期应采用胃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