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张颖
- 格式:pdf
- 大小:246.23 KB
- 文档页数:2
布洛芬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重度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的作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77600【摘要】:目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模式,治疗效果不同,总结布洛芬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效果。
方法:于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选取101例因重度慢性牙周炎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50例病人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51例病人选用布洛芬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方案。
总结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组与研究组炎性指标水平,两组数值对照,对比组各种指标水平较高,存有差异(P<0.05)。
结论: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布洛芬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方案应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重度;慢性;牙周炎;布洛芬;盐酸米诺环素在临床治疗中,牙周炎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不完全统计结果证实,近些年牙周炎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
牙周炎疾病十分特殊,根据疾病反应不同,以重度慢性牙周炎为常见。
重度慢性牙周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我科室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分别采用2种治疗方案,具体如下[2-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选取101例因重度慢性牙周炎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50例病人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51例病人选用布洛芬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方案。
对比组,病人性别为男性、女性者分别为25例与25例,年龄在39岁至6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0.11岁。
研究组,病人性别为男性、女性者分别为25例与26例,年龄在40岁至6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0.22岁。
对比组与研究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证实,并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比组50例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取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缓慢注入到病人牙周袋底部,以牙龈边缘看见药物为最佳。
研究组51例病人选用布洛芬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方案,如下:将布洛芬、盐酸米诺环素进行配比,取1g剂量的布洛芬与9g盐酸米诺环素进行配比,将其缓慢注入牙周袋底部,每星期进行1次治疗。
- 5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21, No.23 August, 2023
《中外医学研究》第21卷 第23期(总第571期)2023年8月 论 著 Lunzhufactor in treatment outcomes for chronic refractory cough[J].Lung,2021(4):199.[19]孙映雪,刘伟然.中医辨证穴位贴敷疗法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5):978-981,986.[20]石颖玉,罗明鑫,华山.小儿肺热清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2,44(9):3079-3081.[21]孙宏源,周子靖,史若愚.橘红痰咳液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9):1852-1856.(收稿日期:2023-06-27) (本文编辑:马娇)
*基金项目:阳江市卫生健康局科技计划项目(阳卫健2021035)①阳江雅博口腔门诊部 广东 阳江 529500②上海市长宁区意云口腔门诊部
全程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陈德湖① 胡悦旻② 梁凤①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在阳江雅博口腔门诊部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全程联合组(28例),单程联合组(27例),基础治疗组(27例)。三组均给予T2DM治疗。基础治疗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单程联合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全程联合组给予全程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炎症因子、牙周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全程联合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单程联合组与基础治疗组,单程联合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程联合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单程联合组与基础治疗组,单程联合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程联合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量(AL)均低于单程联合组与基础治疗组,单程联合组PLI、SBI、PD、AL均低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程联合组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全程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用于慢性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糖代谢、炎症因子水平及牙周指数,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 牙周炎 2型糖尿病 牙周基础治疗 血糖 炎症因子 牙周指数 doi:10.14033/j.cnki.cfmr.2023.23.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23-0005-05
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效果的长期观察摘要:目的:研究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效果的长期观察。
方法:纳入64例观察对象,均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全部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电脑数字随机筛选的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牙周基础疗法,前者增加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
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治疗效果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好,(P<0.05),复发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低,(P<0.05)。
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时增加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治疗效果显著,长期抗菌治疗还可以防止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周基础疗法;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慢性牙周炎;预后效果慢性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进行性破坏,出现牙周袋、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1]。
慢性牙周炎多发生于35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没有明显疼痛,因此容易被忽视,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患牙可能已经无法保留了[2]。
牙周炎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总体目标是消除菌斑微生物及其他因素,消除炎症,控制牙周炎进展并防止复发;本文主要研究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效果的长期观察;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64例观察对象,均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全部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电脑数字随机筛选的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
研究组:女性患者有15例,男性患者有17例;年龄范围是30到52岁,均值是(40.25±5.64)岁。
参照组:女性患者有16例,男性患者有16例;年龄范围是33到50岁,均值是(42.31±5.61)岁。
以上相关数据进行互相对比,结果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其血清及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的6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即刻种植修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附着丧失、菌斑指数、出血指数(2.38±0.17)mm、(0.91±0.08)、(1.16±0.35),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1.42±0.19)ng/ml、(4.17±0.68)ng/ml、(5.17±0.34)ng/ml,龈沟液白介素-6、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3.92±0.45)ng/ml、(3.69±0.44)ng/ml、(3.11±0.45)ng/ml,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牙周炎采取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即刻种植修复;牙周基础治疗在口腔疾病中,慢性牙周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此疾病发生机制复杂,关键因素为炎症反应,炎性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早实施有效治疗[1],及时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在治疗疾病、控制病情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研究对象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的66例慢性牙周炎需行前牙种植患者,动态随机分组。
对照组共33例,男19例,女14例,病程(2.13±0.44)年,年龄平均(36.17±2.78)岁。
观察组共33例,男17例,女16例,病程(2.40±0.56)年,年龄平均(36.01±3.24)岁。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给予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抗生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牙周各项指标和糖代谢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均小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抗生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显著,切实改善患者糖代谢水平和牙周状况,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抗生素;临床疗效牙周炎属牙周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很多学者认为其与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相关研究不断增加,研究结果显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
现阶段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治疗无统一标准,临床治疗以控制血糖和改善牙周状况为主,其中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效果较为理想。
2014年8月—2017年7月,该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对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30例。
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39~65岁,平均(47.4±1.7)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0.9)年;试验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40~67岁,平均(48.5±1.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1±0.8)年。
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对比。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牙周炎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牙周炎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期2021年6月-2022年5月,共有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进入研究,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共两组,每组患者20例),一组观察组予以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一组对照组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牙周炎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抗生素治疗;牙周炎;糖尿病;临床疗效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牙周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生牙周炎可作为糖尿病的一项并发症而存在。
就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对于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以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牙周状态为原则[1]。
本次研究即由此展开,围绕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应用优势,以对比模型的形式,入组案例对象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期2021年6月-2022年5月,共有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进入研究,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共两组,每组患者20例),一组观察组予以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一组对照组予以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8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5-55岁,平均年龄(44.06±4.99)岁,病程分布期间3个月-8.2年,平均病程(2.6±0.5)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分布区间为65-77岁,平均年龄(44.25±4.45)岁,病程分布期间5个月-7.8年,平均病程(2.8±0.8)年;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输入计算机,经统计学软件分析,输出结果显示差异无异议(p>0.05),可比较。
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张艳;张振海;廖湘凌【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3(041)012【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冠心病及慢性牙周病的患者,随机进行抽血,实验组进行常规心内科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心内科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牙周病临床指标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患者在牙周治疗后牙周病临床指标和血清hsCRP、IL-1β和TNF-α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血清hsCRP、IL-1β和TNF-α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牙周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血管功能的改善,对预防冠心病的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总页数】2页(P65-66)【作者】张艳;张振海;廖湘凌【作者单位】北京潞河医院,口腔科,北京,101149;北京潞河医院,口腔科,北京,101149;北京潞河医院,口腔科,北京,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相关文献】1.牙周干预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J], 卢俊慧;黎秀珍;邓泽亚2.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 [J], 黄海霞;付小明;伍宝琴;郭玲;刘敏;兰玉燕3.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 [J], 肖燕;刘冰;朱娟芳;李文鹿;刘林4.氯己定龈下冲洗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 [J], 翁旭;王友山5.牙周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J], 邓泽亚;卢俊慧;黎秀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牙周炎治疗研究及效果评价摘要】牙周炎是牙菌斑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性疾病,导致整个牙周组织,即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破坏。
对30例不同年龄段慢性牙周病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菌斑控制,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松牙固定术等,患者3个月复查一次,轻中度患者有所好转,重度患者中有2例配合不好,牙齿松动未得到控制,其余患者牙齿松动均已控制。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周治疗1.现代医学对牙周炎的研究: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特征为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是导致牙齿缺失,破坏咀嚼器官的主要疾病。
慢性牙周炎病程长,进展慢,患病率高,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0%,有口腔卫生差,牙菌斑大量堆积,龈下牙石,食物崁塞,咬合创伤,不良修复体等多种局部促进因素,牙龈炎是牙周炎的前驱前,此病可受系统疾病影响如糖尿病,吸烟,饮酒等,早期牙龈出血,红肿,或口腔异味无明显不适,不受重视,病变继续发展,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出现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疼痛。
根据牙周袋深度,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程度可将慢性牙周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牙龈炎症,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小于等于4mm,牙周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小于根长1/3,有或无口臭。
中度:牙龈炎症,探诊出血,可有溢脓,牙周袋小于等于6mm,牙周附着丧失3-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1/3,但小于1/2,根分叉区有轻度病变,牙齿轻度松动。
重度:牙龈炎症明显,可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深度大于6mm,附着丧失大于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1/2,有根分叉病变,多有牙齿松动。
2.病例采集:轻度:10例,25-35岁,口腔卫生不良,男性有吸烟饮酒史,每天刷牙。
中度:10例,35-45岁,口腔卫生差,男性有吸烟饮酒史,不能按时刷牙。
重度:10例,50岁以上,3例患有糖尿病,口腔卫生极差,存在不良修复体,有口臭,男性有吸烟饮酒史。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张颖
发表时间:
2017-03-22T14:15:16.6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作者: 张颖
[导读] 临床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慢性牙周炎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且其同时也是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1]。
湖南省旺旺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科接收的80例慢性牙周炎病患
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
80例病患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n=40)。两组都予以基础治疗,试验组同时加用牙周维护疗法。观
察两组牙龈出血情况的改善程度,比较牙龈附着水平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
BI为(17.00±12.29)、平均每年缺失牙数为
(
0.14±0.03)个,对照组分别为(48.27±23.82)、(0.34±0.04)个。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治疗后的PD均数、牙龈附着水平分别是(2.56±0.57)mm、(5.95±0.42)mm,对照组是(4.13±0.33)mm、
(
5.33±0.47)mm。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慢性牙周炎病患基础治疗的同时,对
其辅以牙周维护治疗,可取得更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基础治疗;PD均数;慢性牙周炎;牙周维护
临床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慢性牙周炎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且其同时也是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1]。现阶段,牙周基础治疗
是该病患者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但有研究发现,对接受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病患来说,合理加用牙周维护疗法,可显著降低平均每年
缺失的牙数,增强临床疗效
[2]。本研究,笔者将着重剖析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牙周炎病患共80例,就诊时间:2013年2月-2015年1月。观察发现,所有病例都有如下表现:牙龈出血;牙周袋探诊后出血;晚
期牙松动;附着丧失。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
80例病患进行分组:试验与对照各40例。试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
41-80
岁的范围之内,平均(68.02±4.1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2-80岁的范围之内,平均(67.83±4.01)
岁。两组牙龈出血情况、文化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都接受基础治疗:口腔卫生指导;全口龈上洁治;全口分次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试验组同时辅以牙周维护治疗,即:定期对患
者实施口腔卫生指导,并积极向其宣讲口腔保健知识,叮嘱严格戒烟;及时对牙结石与牙菌斑进行有效的清除;按时复查牙周疾病;视患
者具体情况,明确其治疗方式,比如:手术亦或者是应用抗生素。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观察两组治疗后牙龈出血的改善程度,记录并比较如下指标:平均每年缺失牙数;探诊牙周袋深
度(
probing depth,PD);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牙龈附着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的PD、牙龈附着水平
试验组治疗前的PD均数、牙龈附着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PD均数为(2.56±0.57)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
4.13±0.33)mm。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治疗后的牙龈附着水平,试验组为(5.95±0.42)mm,对照组为
(
5.33±0.47)mm。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综上所述,菌斑聚集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可引发牙周组织炎性反应与进行性附着龈丧失等[3],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的诊
治,将会导致牙龈松动、脱落
[4],严重损伤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目前,基础治疗作为慢性牙周炎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虽能取得一定
的成效,但不利于患者牙龈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的快速改善,且也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使得其疾病复发率显著升高。牙周维护疗
法乃现代化的一种治疗方式,既可降低患者的平均每年缺失牙数,又能促进其牙龈出血指数的改善,提高牙龈附着水平
[5]。有报道称,联
合应用基础疗法与牙周维护疗法的病患,其牙周炎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仅接受基础治疗的患者,这一结果与本研究具有一致性。在本
研究当中,试验组联合治疗后的
BI、平均每年缺失牙数与牙龈附着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治疗后的
PD均数为(2.56±0.57)mm,对照组为(4.13±0.33)mm。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总之,对慢性牙周炎病患施以基础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其牙齿使用寿命、改善生活质量与提高PD均数的目
的。
参考文献:
[1]宋冬梅.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6,3(5):43-44.
[2]徐玉香.牙周维护治疗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作用研究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4):78-79.
[3]邓卫国,王天鹏.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价值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1470-1471.
[4]林喜兰,梁海燕,方丽旋等.Bass 刷牙法在牙周治疗后对于牙周维护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1):151-152.
[5]兰绿生.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24):5158-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