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胎儿存活1例报道
- 格式:pdf
- 大小:233.83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术后正常妊娠1例报告【关键词】残角子宫;异位妊娠1 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未婚。
有性生活史。
主因停经54天,阴道不规则出血20+天,下腹痛2天于2009年10月12日就诊本院。
平素月经欠规律,LMP 2009年8月19日,曾于2009年9月底因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阵发下腹痛就诊当地医院,查尿HCG(-),给予抗炎、止血治疗,症状缓解。
因腹疼加剧、阴道出血增多2天,2009年10月12日就诊于市中心妇产医院,查血β-HCG 27485mIU/ml,妇科超声提示:子宫41m m×31mm×29mm,内膜0.4cm,双卵巢可见,右卵管内侧可见54mm×46mm×42mm、内部分布规则液性暗区,双髂窝、直肠窝未见液区,考虑“宫外孕”,未行PV检查,查体:P 79次/min,BP 105/70mmHg,建议综合医院会诊,转诊本院考虑“异位妊娠”于2009年10月12日9pm急诊入院。
入院给予生命体征监测,静脉补液,完善术前准备,于2009年10月13日2pm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盆腔无粘连,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子宫左半侧无异常,右侧宫角膨大并突向右阔韧带,膨大部分直径达7~8cm,低张力,囊性感,右侧宫角浆膜面存在散在小紫褐色区域,右侧阔韧带基底部血管粗大、丰富,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无异常,左卵巢可见黄体,术中行经阴道超声提示右侧宫壁外突形成不规则肿物,直径达6+cm,内可见流动的颗粒样物质,周边血流丰富,未见明显胎囊或胎芽,因考虑“宫角妊娠破裂,巨输尿管症或血管瘤”不除外,中转开腹手术,探查见右侧宫角及右阔韧带内包块为一体,囊性,近右宫角处切断右圆韧带,打开右侧阔韧带前页,右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粗大,血流汹涌,其内侧距右宫角1+cm处有一破口,直径达1cm,其内可见新鲜绒毛,缝扎右侧子宫动脉止血,卵圆钳由破口探入,钳夹出中量陈旧片状蜕膜样组织,囊腔深4~5cm,向左与宫壁不通,向下未达峡部水平。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住院号07253,孕2产0孕40周,于1989年11月29日11时入院。
既往体健,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89年2月20日,预产期1989年11月27日,第一胎孕2月行人流术。
此次妊娠早孕反应明显,孕期经过正常,未作系统的产前检查。
入院前12小时出现不规则腹痛。
入院时查体:T37℃,BP17/12KPa,P90次/分一般情况好,腹围94cm,宫高32cm,胎位RSA,纵产式,臀先露。
阴道检查:宫口未开,未扪及胎先露,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查胎心无。
入院后患者自觉腹痛消失,阴道少量出血。
B超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异常处回声,无胎盘早剥声像图,三级胎盘,胎死宫内, 羊水过少,臀位。
2 科室讨论考虑死胎原因可能与胎盘功能不良、羊水过少有关,但极轻型的胎盘早剥不能排除.处理方案:①密切观察胎盘情况,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必要时立即手术终止妊娠; ②剖腹取胎终止妊娠。
1989年11月30日8时复查B超:无胎盘早剥征象.医嘱给予10%葡萄糖500 mL加入2.5单位催产素8~10gtt/min,诱发宫缩。
下午三时开始规律宫缩,间隔3~5min,持续约30s左右,宫底无升高,宫体无压痛,血压平稳,于4pm排出一肉样组织,肉眼观为胚胎组织,送病检。
妇检:宫口容一指,宫颈软,宫口内可扪及肉样组织。
液体滴完1小时后腹痛消失。
次日查房后讨论意见:产程无明显进展,处理仍保守治疗,即继续促宫颈成熟,诱发正规宫缩。
12月3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好,血压波动在150/100~130/90mmHg之间,给予硫酸镁解痉降压治疗。
查房后讨论:保守治疗3天,无规律宫缩发生,宫颈未消失,宫口未开,阴道间断少量出血,子宫下段处轻压痛。
复查B超:①死胎;②低置胎盘;③胎盘边缘性早剥伴宫内积血。
考虑继续保守治疗,胎死宫内时间长,感染可能性大,DIC形成及子宫下段卒中率高,也有子宫破裂可能,需手术终止妊娠。
输卵管妊娠误诊为单角子宫残角妊娠1例并文献复习吴明升;贾赞慧;丁丹丹;刘珊珊;刘丽欣;韩丽英;王渠源【期刊名称】《妇产与遗传(电子版)》【年(卷),期】2018(008)003【总页数】3页(P62-64)【作者】吴明升;贾赞慧;丁丹丹;刘珊珊;刘丽欣;韩丽英;王渠源【作者单位】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30041长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单角子宫是胚胎时期的苗勒管发育异常形成,是子宫畸形中较少见的类型[1]。
单角子宫残角妊娠指妊娠囊种植于单角子宫残角宫腔内的异常妊娠,更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妊娠。
同时,单角子宫残角妊娠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发生误诊、漏诊。
单角子宫残角妊娠破裂会发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如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等,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现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的一例输卵管妊娠误诊为单角子宫残角妊娠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以期降低临床发生漏诊、误诊的可能性。
患者27岁,已婚,因“停经50 d,阴道不规则流血20 d,右下腹痛18 h”急诊入院。
末次月经2017年11月24日,患者自述2018年1月23日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2018年1月26日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口服黄体酮胶囊及保胎丸。
后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hCG:80 mIU/mL,随后监测血 hCG,2月 7日血hCG:4011 IU/mL,孕酮:52.78 nmol/L,行彩超检查宫腔内未见妊娠囊。
2月13日凌晨3:00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未予任何诊治,2月13日15:00自觉疼痛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右附件区低回声团,考虑单角子宫残角妊娠可能,建议上级医院就诊,急诊以“异位妊娠”收入我院妇产科。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足月活胎剖腹产一例报告马露;梁光丽
【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5)004
【摘要】@@ 1 病例介绍rn患者,女,26a,入院前3h,因"停经40+3wk"于私人诊所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为腹腔妊娠,立即关腹于2002年7月3日送入我院急诊.以"①G1P0孕40+3wk;②腹腔妊娠?"收入院.
【总页数】1页(P322-322)
【作者】马露;梁光丽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产科,贵州,兴义,562400;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产科,贵州,兴义,56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
【相关文献】
1.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误诊一例 [J], 王宇晗;张丽丽;孙志戬;高丹;吴红吉
2.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l例报告 [J], 张媛媛;王丽娜;付艳;邓琳红
3.左宫角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足月死胎1例 [J], 江忠清;郑秀
4.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妊娠足月剖宫产1例 [J], 郝露红
5.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继发腹腔足月妊娠1例报告 [J], 王秀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孕卵子着床在子宫角或残留的子宫角处,这种情况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
残角子宫妊娠相对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对孕妇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一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
病例描述:一位32岁的女性患者,自述怀孕11周,出现阴道出血,伴有下腹部隐痛,持续数天。
患者曾在3年前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手术后保留了子宫残角。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神志清楚,血压正常,心率稳定。
腹部检查显示子宫大小正常,触诊下腹部有轻度压痛,宫颈口封闭。
B超检查显示子宫残角内有卵黄囊,卵黄囊直径约3.5cm,伴有少量积液。
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残角子宫妊娠相符。
残角子宫妊娠较常见于曾接受过子宫手术的女性,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清宫术等。
由于手术后残留的子宫角组织容易形成异位着床的条件,诱发异位妊娠。
这种情况也容易被误诊为子宫外孕,因此对其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十分重要。
诊断:对于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子宫残角内的卵黄囊或胎芽来确认残角子宫妊娠的存在。
也可以进行血清β-hCG浓度检测,通过血清β-hCG水平的动态监测,辅助诊断和判断病情的发展。
处理方法:对于残角子宫妊娠,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确诊,患者需立即接受治疗。
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常用的是宫腔镜下残留子宫切除术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以彻底清除子宫残角内的异位妊娠组织,同时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而药物治疗则可以选择使用甲状腺素激素类药物,通过药物干预来终止妊娠组织的发育。
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残角子宫妊娠虽然相对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仍然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同时也会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在一侧卵巢和病灶侧输卵管均已切除或非功能性的情况下,另一侧输卵管与子宫角连接处着床的妊娠。
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对一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分析。
病例概况:患者女性,32岁,因腹痛来就诊。
既往病史中,有两次剖宫产的经历,其中一次因子宫破裂而行全子宫切除术。
此次来就诊时,经B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已切除,左侧输卵管与子宫角连接处见高回声结构,大小约为2.2*1.7cm,在该结构内发现胎芽,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
治疗过程:加强观察:由于残角子宫妊娠的特殊情况,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较大,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加强观察。
患者进行了反复的B超检查,以监测妊娠过程的情况。
手术治疗:鉴于孕妇的安全和胎儿的生存,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残角子宫妊娠的首选方法。
本例患者行了腹腔镜手术,在左下腹部进行三个切口,先将子宫角切开,取出嵌入其中的胎芽,然后缝合切开处,并修补输卵管与子宫连接口。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
经B超检查发现,子宫恢复良好,没有异常出血和感染等情况。
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讨论: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是由于输卵管与子宫角之间的连接存在时,残留的卵巢依旧能够正常地排放卵子,从而引起妊娠。
尽管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不高,但由于其易发生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必须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残角子宫妊娠的首选方法。
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对手术进行充分的准备与计划。
手术操作中,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孕妇和胎儿的伤害,同时切除部位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子宫,为患者的未来妊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残角子宫妊娠在妊娠期间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严重的危害,应尽早发现和诊治。
经过严谨的手术治疗,孕妇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保留子宫,也有利于以后的妊娠。
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作者:江梅来源:《中外医疗》2019年第04期[摘要] 目的分析残角子宫妊娠临床特点,提升对其诊断及处理的意识。
方法对该院于2016年6月12日收治的1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入院后行常规超声检查,提示双子宫,行人流术失败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提示残角子宫妊娠及左肾缺如,遂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单角子宫合并左侧残角子宫妊娠。
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术后第4天,伤口愈合好,痊愈出院。
结论残角子宫误诊率高,常合并泌尿系统畸形,临床医生需重视B超检查结果,对于人流失败患者首先应排除宫外孕,而后做好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是否为残角子宫。
[关键词] 残角子宫;妊娠;B超;残角子宫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5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2(a)-0044-03[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residual uterine pregnancy and to raise awareness of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patient with residual uterine pregnanc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on June 12,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routin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suggesting double uterus.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pedestrian flow, th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again, suggesting that the residual uterus pregnancy and the left kidney were absent,and the residual hysterectomy was performed.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as a single angle. The uterus was combined with the left vestige uterus pregnancy. Anti-inflammatory symptomatic treatment was given after operation. On the 4th day after operation, the wound healed well and was discharged. Conclusion The misdiagnosis rate of residual uterus is high,often combined with urinary system malformation. Clin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ults of B-ultrasound examination. For patients with failed flow of patients, the ectopic pregnancy should be excluded first, and then the relevant auxiliary examination should be done to diagnose whether it is a residual uterus.[Key words] Residual uterus; Pregnancy; B-ultrasound; Residual angle hysterectomy先天性子宮畸形是苗勒管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类先天性疾病,而残角子宫是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中最罕见的一类疾病,指受精卵于子宫残角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其发病率为1/万~8/万[1]。
一例残角子宫中期妊娠破裂的病案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0T02:39:46.732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4期作者:张新圆1 宋科2 [导读] 目的分析残角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特点,强化对其早诊断、早处理的认识和警惕张新圆1 宋科2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830000)【摘要】目的分析残角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特点,强化对其早诊断、早处理的认识和警惕。
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30日收治的1例残角子宫中期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于2020-1-23日行B超示:宫内妊娠单活胎,考虑双子宫,孕妇盆腹腔积液范围约23*55mm(建议进一步检查);血红蛋白112g/L,值班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遭拒。
于2020-1-30患者晕厥一次急诊复查B超示:双顶颈36mmm,腹围112mmm,一侧股骨长21mmm,羊水最大深度58mm,胎心140次/分钟,律齐,胎盘前壁,提示:子宫右上方可见一含胎儿的类圆形妊娠囊(考虑残角子宫妊娠可能),胎儿存活,孕妇盆腹腔大量积液(最深77mm),盆腔偏左侧子宫未见明显异常;血红蛋白77g/L。
患者入院后即刻完善相关检查,行小抢救,立即开通静脉双通道,心电监护、吸氧,急诊行剖腹探查+子宫整形术。
术中出血3000ml,术中输红细胞悬液1u,术后转ICU急查血红蛋白56g/L,给予积极输血、纠正贫血及抗炎等治疗;于2020-2-1日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妇科继续纠正贫血、抗炎等治疗,复测血红蛋白76g/L.。
术后病理回示:(残角子宫)妊娠伴子宫破裂。
患者切口拆线愈合良好,共住院8天,痊愈出院。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率高,B超和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残角子宫;中期妊娠;B 超【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志码】B前言子宫畸形是苗勒管发育异常导致的最罕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1]。
前者是最常见的一种,第九版妇产科学[2]将宫颈及子宫发育异常分为7种:(1) 先天性宫颈发育异常;(2)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全;(3)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4)双角子宫; (5)双角子宫;(6)纵隔子宫; (7)其弓形子宫。
一例单角子宫残角妊娠病例讨论病情简介:患者,21岁,女性。
G2 A1,因“妊娠18周时,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死胎”入院。
患者无腹痛或阴道出血病史,无明显既往史或手术史。
月经周期正常,无痛经史。
一个半月前自发性流产,之后没有接受手术处理。
截止目前,第二次妊娠情况无异常。
入院时,患者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
腹部检查显示,触诊子宫(脐部)松散,无痛。
经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存在单个,不可存活的宫内胎儿,胎儿参数与妊娠18周时的参数一致。
羊水正常,胎盘前置。
诊断为胎儿宫内死亡,决定引产处理。
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正常。
阴性抗体筛查显示,血型为AB阳性。
TORCH感染(弓形虫病,其他[梅毒,水痘-带状疱疹,以及细小病毒B19]),风疹,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筛查显示免疫球蛋白M抗体阴性。
图1:左侧为胎儿娩出后的残角子宫。
输卵管充盈。
右侧为右侧为单角子宫。
尝试使用米索前列醇引产--每4小时经阴道给药米索前列醇,共5个剂量,400ug,患者全程无反应。
由于子宫受到刺激,阴道出现最少出血量,但无宫颈改变。
48小时后,重复给药米索前列醇(第二个疗程),没有成功。
腹部妊娠鉴别诊断疑似子宫残角妊娠。
经横向耻骨上切口,患者接受剖腹探查术。
结果显示,子宫和卵巢正常,输卵管位于右侧。
妊娠部位位于左侧子宫残角,与输卵管连接,卵巢正常。
单角于宫颈上方,经厚纤维带与子宫相连。
在妊娠角处切一小口,经此切口娩出女性死胎(重约180g)。
之后将妊娠角和左侧输卵管切除。
保留左侧卵巢,患者失血150ml。
术后情况良好,患者于手术后第四天出院。
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存在两个肾脏。
建议患者6周后复查静脉尿路造影,但是患者没有复诊。
讨论胚胎发育过程中,副中肾管完全融合失败,导致子宫异常。
1669年,首次确立了残角子宫妊娠的概念。
沟通和非沟通角妊娠的概率与其相对发生率成正比,很可能会破裂。
由于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功能异常,子宫残角妊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破裂。
残角子宫妊娠胎儿存活
1例报道
发表时间:
2012-10-09T10:48:07.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稿 作者: 张祖琼
[导读] 一般有子宫发育异常是不宜上环的,但通过手术矫正后还是可以上环的。
张祖琼(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北建始 445300)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287-01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9岁。因停经31周+5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1天于2012年1月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1.3.26行经3天干净,孕
期无腹痛及其他不适,未作产检及孕前检查,于
2011年11月5日1时左右出现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无腹痛及阴道流水,在我院门诊彩超提
示:盆腔内见羊膜腔,其周边未见明显子宫肌层,内见单胎,胎头位于上腹部,羊膜腔右侧,宫颈前方见一非均质性回声区,边界较清,
与宫颈分界不清,胎儿大小相当于
28周+2左右,胎儿存活,臀位,胎盘二级,羊水正常,前置胎盘及腹腔妊娠可能。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
记载,
20岁结婚,2002年4月自然流产1次,自然流产以后至2007年未避孕,夫妻生活正常,未孕,曾在广州某医院检查未发现子宫发育异
常,
2008年12月自然生产1次,健存。入院检查:血压140/90毫米汞柱,心肺未闻及异常,下腹稍隆起,水肿(+),产检:腹围86cm 宫
高
28cm,腹壁硬,胎位触及不清,胎心音150次/分,常规消毒后窥开阴道,见内有少许血液,色暗红。
入院 初步诊断:1.孕3产1孕31周+5先兆早产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腹腔妊娠?4.残角子宫妊娠?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液分析结
果提示:
HGB140g/L,各值无异常,肝肾功能、尿液分析、电解质均无异常,密切观察病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时,患者腹腔内有异常
声音发出,立即听胎心音,未闻及,检查腹部情况,较入院时有明显差别,可触及子宫轮廓,于耻上三指,腹软,叩诊呈移动性浊音,立
即申请床边
B超,结果提示:盆腔内羊膜腔消失,于右下腹可见胎盘回声,呈团状改变,胎儿结构显示不清,肝肾间隙见18cm,液性暗区,
羊膜腔破裂?立即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后,行剖腹取胎术,打开腹腔,见腹腔内有血性液体流出,边吸边探查,见腹腔内有一胎盘,胎
儿位于上腹部,在臀牵引下助勉一活女婴,新生儿阿氏评分一分钟
2分,经吸痰,正压给氧后5分钟评分8分,10分钟评分9分,新生儿体重
1.5kg,
新生儿转儿科。继续探查腹腔,见子宫左侧有一残角子宫,已破裂,创缘无活动性出血,破口长约15cm,立即用卵圆钳夹创缘,胎盘
附于残角子宫内,人工剥离胎盘后切除残角子宫,检查创面无出血,子宫后壁及双侧输卵管有散在炎性颗粒,双侧输卵管形态无异常,双
侧卵巢无异常,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
400ml,清除腹腔内血液约500ml,术中、术后血压正常,术后检查胎盘 15cmx14cmx1.5cm大
小,脐带长
40cm。患者术后恢复好,术后第6天出院,复查血液分析无异常。术后定期随访,半年后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大小形态正
常,行上环术,术后无不适。
2
讨论
残角子宫是子宫畸形的一种类型,多与发育较好的宫腔不相通,受精卵经残角子宫侧输卵管进入残角子宫内妊娠,称为子宫残角妊
娠。在孕早期往往出现流产症状,结合彩超检查常可以确诊,胚胎大多死亡,如胚胎继续生长发育,往往在中期妊娠时发生残角自然破
裂,致严重内出血以及休克症状,重者危及生命,即使孕足月,临产后胎儿常死亡。但本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内出血,且胎儿成活,极为罕
见。通过本例患者有如下体会:①对于不明原因流产及不孕应警惕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可能;②重视婚检及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及早发现生
殖器官发育异常;③本例患者也做过一些妇科检查,但未发现子宫发育异常,说明我们医务工作者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④本例患者虽没
有出现大出血情况,但属罕见,在术前必须做好输血及其他急救准备,术中术后必须注意子宫收缩情况,是极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的;⑤一般有子宫发育异常是不宜上环的,但通过手术矫正后还是可以上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