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子宫残角妊娠手术
- 格式:ppt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28
残角子宫妊娠人工流产失败1例报告李巧玲;李田秀【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2(047)005【总页数】1页(P470)【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人工流产【作者】李巧玲;李田秀【作者单位】342300,于都,江西省于都县计划生育服务站;342300,于都,江西省于都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69.4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另一侧副中肾管中下段发育缺陷,形成残角子宫。
我们发现残角子宫妊娠人工流产失败1例报告如下。
患者,29岁,G3P2,均为顺产,末次月经2007年1月30日,因停经2个月要求终止妊娠于2007年4月9日入院。
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孕10周;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发育正常,单宫颈,紫蓝着色;子宫前位,女拳大,轮廓基本规则,质软,活动。
经术前检查无人流手术禁忌症,于4月9日11:00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0.4mg软化宫颈,15:00在常规消毒下行吸宫术。
术中探宫腔11cm,逐号扩张宫颈至8.5号,用8号吸管吸引宫腔2周,感觉宫腔紧缩,吸出少许蜕膜组织,未见绒毛。
再次在B超引导下手术,见妊娠囊位于宫腔内、左侧宫底部,探针只能进入右侧宫腔,不能触及孕囊,似有阻隔,考虑“子宫畸形”,停止手术。
当地县人民医院彩超复查提示:左角117mm×67mm×56mm,右角94mm×38mm×50mm,左角宫内见妊娠囊及胚胎回声,胎心胎动可见,顶臀径23mm,右宫腔内见不均匀回声,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考虑“双角子宫畸形;左角宫内妊娠,右角宫腔积血”。
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见左右两宫腔之间有一膜状结构,宫腔镜未能进入左侧。
4月14日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流,4月16日给予米索前列醇0.6mg,12h后仍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症状,未见妊娠组织排出。
复查B超仍提示左子宫腔内可见47mm×32mm妊娠囊回声,内见胚胎及胎心搏动。
疤痕妊娠手术方案概述疤痕妊娠是一种相对罕见但危害较大的妊娠并发症,指的是受精卵植入在子宫外疤痕组织内而非子宫内。
由于疤痕组织的生长能力差,会导致妊娠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疼痛、出血和子宫破裂等。
为了保护母婴的安全,疤痕妊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将介绍疤痕妊娠手术的方案及操作流程。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疤痕妊娠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超声波检查和血液检验。
手术方案选择针对疤痕妊娠的手术方案有多种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方案: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镜进行手术。
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适用于早期疤痕妊娠患者,且疤痕组织较小。
开腹手术对于较大的疤痕妊娠病灶,开腹手术是更适合的选择。
开腹手术需要在腹部做一个较大的切口,通过这个切口进行手术。
这种手术方式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疤痕组织较大或已经破裂的患者。
手术操作流程准备1.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下,医生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覆盖无菌巾。
2.医生穿戴手术衣、手套等无菌器具。
手术步骤1.对于腹腔镜手术,医生在腹壁上做1-3个小切口,然后将腹腔镜插入切口,观察疤痕妊娠病灶。
2.医生使用特殊的手术工具,将疤痕妊娠病灶剥离,并缝合疤痕组织,以防止出血和子宫破裂。
3.检查手术区域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或并发症。
若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4.对于开腹手术,医生在腹部做一个较大的切口,然后将子宫暴露出来,直接处理疤痕妊娠病灶。
5.医生对病灶进行处理和修复,确认手术区域无异常后,进行缝合术。
手术后处理1.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其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2.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直到身体恢复。
3.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恢复训练和饮食护理。
风险与并发症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可能,疤痕妊娠手术也不例外。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诊治残角子宫又称为遗迹性双角子宫,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称为残角子宫妊娠,1994年法国Star报道发病率是1/40 000~1/10 000,也有报道为0.001%~0.0082%,而残角子宫残角部并发症则更为罕见。
且诊断极为困难,术前诊断者更少,低于5%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内处或在输卵管间质部,并向宫腔侧发育,称为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1.5%~4.2%,但病死率却占异位妊娠的20%,严格讲宫角妊娠不应属于异位妊娠。
1 病历摘要孕妇,27岁,G1P0,既往月经规律,现停经38+3周,无下腹痛,未见红,无阴道流液及流血,于2009年7月23日9∶20入院。
入院查体:T 36.8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100 mm Hg。
头颅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无肿大,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率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乳房丰满,乳头凸,腹部隆起,呈纵椭圆形,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水肿Ⅰ度,膝反射存在,无静脉曲张,脊柱无畸形。
产科检查:腹围106 cm,子宫底高度33 cm,估计胎儿4 000 g,骨盆外测量未见明显异常,胎位RSA,胎心150次/min,胎先露臀,衔接浮,无规律性宫缩,产妇拒绝阴道检查。
辅助检查:血型B型,Rh(+);血常规:WBC 9.5×109/L,RBC 4.21×1012/L,Hb 120 g/L,HCT 37.8%,PCT 144×109/L;尿常规:蛋白(++),余未见异常。
超声示:双顶径9.3 cm,腹围36 cm,股骨长7.4 cm,羊水深度5.1 cm,诊断:单胎、臀位、晚孕。
初步诊断:38+3周妊娠G1P0,RSA,轻度子痫前期处理经过:孕妇婚后2年,第一胎,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结束分娩。
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O .26CHI NA FO REI GN M EDI CAL TREATM ENT临床医学1资料与方法1.1定义子宫残角妊娠,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
在胚胎发育期间,子宫是由一对纵形的副中肾管(即苗勒氏管)的中段经发育与合并而构成,如果在发育的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的中段未合并,且在双侧副中肾管之中,只有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功能较正常的单角子宫,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而形成一个无峡部与无宫颈的残角子宫。
子宫残角妊娠属异位妊娠中的一种。
1.2检查与诊断B 超检查时应适当充盈膀胱,显示与子宫相连的子宫颈。
在正常子宫腔内无妊娠囊声像,而在子宫一侧可见一圆形或椭圆形包块,包块周围为均匀的肌样回声包绕,包块内可见妊娠囊或胚胎,妊娠包块与子宫颈不相连接。
B 超检查时,应与间质部妊娠及双子宫、纵膈子宫等鉴别。
有学者提出,在B 超监视下由宫颈内置入金属探针则更有助于诊断。
患者有闭经史,如早孕期间行人流术无法吸出胚胎。
多于妊娠4~5个月出现剧烈下腹痛伴休克。
妇科检查可于子宫旁触及增大质软包块。
B 超可见腹腔内游离液体,一侧为正常子宫,在子宫另一侧上方有内含妊娠囊肿物。
因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症状与输卵管妊娠很难区别,很少有病例能在术前确诊。
2临床处理例1患者,女,28岁,4年前足月分娩1次,50d 前因停经42d,以“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流”术,术中见绒毛不清,术后感下腹部逐渐增大,坠胀不适,查尿H C G 阳性,以人流漏吸再次给予米索前列醇药流而失败,患者因下腹剧痛伴少量阴道流血转入我院。
查体: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好,压痛,子宫右侧可触及一孕3个月大小的包块,压痛。
B 超示残角子宫妊娠,腹腔积液,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右侧见一如孕3个月的残角子宫,与子宫右侧壁相连,并见残角子宫有长约5cm 的破口,活动出血,即行残解子宫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清出腹腔积血500m L 。
英文回答:Following a study, it was decided that a woman aged xx would be admitted to hospital on xx, on xx, to undergo a procedure for the removal of cervix from her pregnancy. Prior to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 must undergo the necessary tests and examinations, such as detailed medical records, medical examinations, pregnancy tests, blood protocol, coagulation function,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electrocardiograms, etc. The purpose, steps, possible risks andplications of the procedure must also be fully explained to the patient and written consent must be sought. Pre—operative patients are required to fast water and sterilize their skin. Anesthesiologists are required to assess patients for anaesthesia and to select appropriate methods and drugs. Theprehensiveness and detail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re important for the smooth operation and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implement policies to ensurepliance with the procedures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atients.经研究决定,针对XX岁女性因宫腔镜下剖宫产瘢痕妊娠需进行清除术一事,特安排于XX年XX月XX日入院进行手术。
宫角妊娠手术记录模板一、患者基本情况1.患者姓名:小李(化名),女,28岁,未婚,职业:公司职员。
2.主诉:停经40天,右下腹隐痛伴有阴道出血,血量中等。
3.病史:患者月经周期规律,平时月经周期约为28天,经期5天,量正常。
无慢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于近期感到下腹隐痛,且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怀疑为异位妊娠,遂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
4.体格检查:神清气爽,精神状态较好,体温正常,血压120/75mmHg。
腹部检查见右下腹有轻度压痛,阴道检查未见异常。
5.影像学检查:B超提示:宫外孕,位于右侧宫角,胎囊直径约1.5cm,宫腔内无异常。
6.诊断:宫角妊娠。
二、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案1.手术指征:由于宫角妊娠有较高的破裂风险,且患者症状较为明显,存在异位妊娠的典型表现,因此考虑尽早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决定进行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除术,既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3.手术准备:术前已进行常规体检,化验指标正常,患者心电图未见异常。
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空腹8小时,做好术前常规消毒及备血工作。
三、手术过程1.术前准备:患者术前平稳,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进行了全麻诱导,术区消毒完成,定位标记清晰。
2.切口设计:在患者下腹部做了三个小切口,以便插入腹腔镜设备及其他手术器械。
切口小巧,术后疤痕不明显,患者恢复期也相对较短。
3.手术实施:通过腹腔镜探查,发现右侧宫角处的妊娠囊,胎囊周围有少量血肿。
为了避免破裂造成大出血,医生决定通过吸引器先将血肿清除,再用电刀小心切除妊娠囊。
整个过程操作十分细致,确保不会伤到周围的正常组织。
4.手术难度:宫角妊娠的手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宫角部位,空间相对较小,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
医生凭借多年经验,操作精准流畅,确保了手术的成功。
5.手术结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无明显术中并发症。
术后腹腔镜检查未见其他异常,手术区域止血良好。
四、术后恢复与随访1.术后监护:患者术后转入恢复室,麻醉效果逐渐消退,生命体征稳定。
残角子宫妊娠临床分析(附7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35-01【摘要】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对我院1997至2009年收治的7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例残角子宫i型2例,ii型5例。
残角子宫妊娠最长时间可维持到足月,误诊率很高,因未能及时诊断可造成妊娠的残角子宫发生破裂。
结论残角子宫妊娠是罕见的异位妊娠,患者在非孕时期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妊娠后诊断较困难,常易误诊宫内妊娠因终止妊娠失败后考虑异位妊娠或剖宫产手术时于术中确诊。
治疗上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
【关键词】残角子宫;子宫畸形;异位妊娠/宫外孕;阴道/直肠超声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类罕见的异位妊娠,临床上误诊率高,残角子宫未妊娠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未就诊,妊娠后病人多因终止妊娠失败或因诊断异位妊娠、或妊娠足月于剖宫产手术中确诊。
本文对在我院最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残角子宫妊娠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患者年龄最大年龄47岁,最小年龄19岁。
1.2 婚育情况未婚未育1例,已婚已育3例,已婚未育3例。
1.3 诊断时停经月份 7例患者中有4例就诊时为早期妊娠,1例为中期妊娠,2例为晚期妊娠足月。
1.4 诊断经过 4例早期妊娠患者中有2例因有阴道少量流血就诊,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给予保胎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腹痛,复查b超考虑宫外孕而行手术,术中发现为残角子宫妊娠行残角子宫切除加同侧输卵管切除;另外2例因要求人工流产反复刮宫2次,术后检查均未发现绒毛,再仔细复查b超检查疑宫外孕行手术治疗。
1例19岁未婚中期妊娠患者因在外院行羊膜腔穿刺引产术后1周,出现不规则腹痛5天胎儿未产下而转入院,采取多种引产方法宫颈口不扩张,考虑子宫畸形或破裂改行剖宫取胎,术中发现右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被大网膜包裹,腹腔内出血不多,肌层坏死,娩出胎儿后行残角子宫加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多予输血治疗。
残角子宫妊娠一例
李星玉;邢爱娣;邰剑青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09(28)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1例残角子宫妊娠的手术方法.
【总页数】1页(P170-170)
【作者】李星玉;邢爱娣;邰剑青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郑州,4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4
【相关文献】
1.残角子宫妊娠一例报告 [J], 谢梅
2.孕晚期残角子宫妊娠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雷晓真;唐艳红;付群;郑九生
3.残角子宫妊娠一例 [J], 杜红巧
4.超声误诊残角子宫妊娠一例 [J], 蒋玉莲;邹旭彤;李爱红;彭晓鹰
5.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行手术后再次妊娠一例 [J], 杨雪萍; 王苏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