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图

装配图

装配图
装配图

72页

一、读懂手压阀的装配图,回答下列问题,并拆画件4(阀体)的零件图。

1.手压阀的装配图共由 11 种零件组成,其中标准件有 2

种。

2.表达手压阀共用了 3 个视图,其中,主视图采用了

全剖,2处局剖

表达法,其

表达重点是

工作原理,装配关系 ;左视图采用了

局剖 表达法,其表达重点是 外

形, 件 4,9,8,11装配关系

;俯视图的表达重点是

外形 。

3.要拆卸件7(阀杆),需先拆去零件 1,2,3,6,5

4.件6(压盖)与件4(阀体)之间是 螺纹

连接;件5(填料)的作用是

密封

件3(弹簧)的作用是

复位

。常态下,手压阀处于

闭合

(开启/闭合)状态。

5.主视图中8

10

8

H f ?是件 4 与件 7 之间的 配合 尺寸,其中φ10是 公称 尺寸,H8是 件4 的公差带代号,其上下偏差是 上偏差是

+0.022 ,下偏差是0 ;

f8是

件7

的公差带代号,其上下偏差是 上偏差是 -0.013, 下偏差是

-0.035

该配合属于 基孔 制的

间隙

(间隙/过盈/过渡)配合,该配合常用于

有相对运动的

情况。

6.在装配图中一般标注

性能规格尺寸

(如 )、

装配尺寸

(如

8

10

8

H f ? )、 安装尺寸 (如 G3/8 )、 外形尺寸 (如 134,118,56 )4类尺寸。

二、读懂平口钳的装配图,回答下列问题,并拆画件1(固定钳体)或件3(活动钳体)的零件图。

1.平口钳共由

11

种零件组成,其中标准件有

2

种。

2.请说明平口钳装配图的表达方案及表达重点

主视图全剖 表达主要装配关系,工

作原理. 俯视图,局剖加拆卸画法,(半边拆卸),表达外形和件1 固定

钳体的形状。左视图局剖,表达外形和运动情况、装配关系。

局剖放大图表达件2(螺杆)和件5(螺母)螺纹连接的螺纹牙型。

其中,俯视图采用了装配图中的哪种特殊表达

拆卸

画法;“件6A ”采用了

表达单个零件的

形状

画法。

3.件4(螺钉)的作用是 连接件3(活动钳体)和件5,

,其上两个小孔的

作用是

安装拆卸件4

。件9(垫圈)的作用是

保护件1不磨损

。件11(销)

的作用是

给件2(螺杆)轴向定位

4.如要拆卸件5(螺母),需先拆去件

11,10,4 ,9

5.当件2(螺杆)做顺时针旋转时(从螺杆右端看),件3(活动钳体)向 右

方向移动。

6.7

822f H φ是件

1

与件

2

之间的

配合

尺寸,其中φ22是

公称

尺寸,H8是

件1

的公差带代号,其上下偏差是

上偏差是 0.033,下偏差是 0

;f7是

件2 的公差带代号,其上下偏差是,上偏差是-0.020,下偏差是 -0.041 。该配合属于

基孔 制的间隙配合,其最大间隙是 0.074 ,最小间隙是

0.020

7.图中平口钳的外形尺寸为 长220,宽112,高64

。左视图上的112以及102φ?属

安装

尺寸。

8.平口钳最大夹持工件的范围是 70

三、读懂微动机构的装配图,回答下列问题,并拆画件6(支座)或件9(导套)的零件图。

1.微动机构共由

12

种零件组成,其中标准件有

6

种。

2.请说明微动机构装配图的表达方案以及各视图的表达重点

主视图全剖 ,2处局部剖 ,表达部件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 A-A 剖(左视图)为半剖表达件1,6,9,10,7形状,俯视图全剖,表达件6的底座形状,B-B

剖表达11,12作用(10只能轴向移动的工作原理)。

其中,视图“件4E ”采用了

表达单个零件的

画法。

3.装配图中件1(手轮)与件10(导杆)之间由件 2销

定位、连接,此外,该零件还

传递运动

作用;件5(紧定螺钉)的作用是

连接4和9

。件8(紧定螺钉)的作用是 固定件9

。件12(键)与件10(导杆)之间由 件 11

连接,件12(键)

的作用是

防止10转动

4.请给出微动机构运动的传递路线

1 转动 ,转动7 10 移动

。当件1

(手轮)做顺时针旋转时(从主视图左端看),件10(导杆)的运动为

向左 转动

5.7

8

30

k H φ是件 6 与件 9 之间的 配合 尺寸,其中φ30是 公称 尺寸,H8是 件6 的公差带代号,其上下偏差是 上偏差是 0.033,下偏差是 0;k7是 件9 的

公差带代号,其上下偏差是 上偏差是 0.023,

下偏差是

+0.002

。该配合属于

基孔

制的

过渡

配合。

7.图中俯视图上的

15

7

4φφ锪平?以及82、22是

安 装

尺寸;左视图上的38是

性能规格

尺寸, 外形

尺寸;外形尺寸有 φ63 总长 。

装配式结构[1]解析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摘要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预制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拼接节点、后浇整体式节点、全装配式节点的抗震研究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研究情况。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各类节点的抗震性能,指出了全装配式节点和预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抗震性能 Summary of Investigation on Seism ic Behavior of Precast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investigations on seismic behavior of precast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investigations on emulation monolithic connections, joint precast connections and the global precast frame structures is introduced. A summary of seismic behavior of different connections is present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jointed precast connections and global precast structure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reseach. Keywords precast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connection joint, seismic behavior 0.引言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装配式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 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RC结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开发了多种装配式结构形式,如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预制结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装配整体式钢骨混凝土框架等。但目前,由于我国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认识不足,导致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展开对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系统研究。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得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得名称与绘图比例。从装配体得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得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得;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得;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得;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得 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得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得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得位置。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得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得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详细分析2. 分析装配体得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得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得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得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得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得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得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得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得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得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得方向或间隔得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得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就是十分有效得。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得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得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归纳总结3. 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 ①装配体得功能就是什么?其功能就是怎样实现得?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就是如何协调运动得? ②装配体得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就是怎样得?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 ③装配体得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 ④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⑤装配图中各视图得表达重点意图如何?就是否还有更好得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 上述读装配图得方法与步骤仅就是一个概括得说明。实际读图时几个步骤往往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文档

机械制图-如何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装配图拆画出零件图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加工的重要手段。必须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按照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拆画零件图。下面就介绍拆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 一、零件的分类处理 拆画零件图前,要对装配图所示的机器或部件中的零件进行分类处理,以明确拆画对象。按零件的不同情况可分以下几类: 1、标准件 大多数标准件属于外购件,故只需列出汇总表,填写标准人件的规定标记、材料及数量即可,不需拆画其零件图。 2、借用零件 是指借用定型产品中的零件,可利用已有的零件图,不必另行拆画其零件图。 3、特殊零件 是设计时经过特殊考虑和]计算所确定的重要零件,如汽轮机的叶片、喷嘴等。这类零件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资料拆画零件图。 4、一般零件 是拆画的主要对象,应按照在装配图中所表达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来拆画零件图。 如图1钻模装配图,共26种零件,除去12捉标准件,其余14种为一般零件,需拆画零件图。此部件中无借用零件和特殊零件。 一、看懂装配图分离零件

看懂装配图,弄清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及功用,在此基础上将所要拆画的零件从装配线图中分离出来。现以图1钻模中的模板6为例,说明分离零件的方法: 1、利用序号指引线 看看左视图,从序号6的指引线起端圆点,可代到模板的位置和大致轮廓范围,从而知道它仅次于钻模上方。 2、用投影关系和形体分析法 看左视图联系主、俯视图,对投影,用形体分析法可知,模板为前部长方体,后部为圆形体,呈前低年高形状,并可知其上各孔的位置。 3、用剖面线、规定画法和配合代号 看左视图联系俯、主视图和剖视图“B—B”可知: (1)模板与衬碱度7、V型压铁5这两个相邻剖面线方向、间隔不同,且接触面画一条线,很容易区分出来。模板衬碱度7注有配合代号,则模板此处庆为一光孔。 (2)模板的相邻件螺钉9、斜齿杆10、引导栏13由于受纵向剖切没画剖面线。模板与螺钉9以螺纹连接,可知模板此处为一M6螺纹通孔。(3)模板与伴齿杆10连接处下压斜齿杆轴肩,上有螺母、垫圈紧固。斜齿杆与模板光孔处不接触画两人条线,可知模板此处为直径稍大于杆直径或上部螺纹大径的炮孔。 (4)模板与引导柱13上部连接处下压引导柱轴肩,孔轴配合处接触器画一条线,注有配合代号φ ,可知模板此处为一φ15H7光孔。两引导柱孔中心距为52±0.01。

(完整版)机械制图零件图、装配图题库(有难度)

-------------------------------------密-----------------------封-----------------------线---------------------------------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徐工技校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机械制图》期终考试试题库(零件图、装配图) 一、填空题(每空1分) 第九章 零件图 1.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 。(难度:A ) 2. 和 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难度:A ) 3. 尺寸公差带是由 和 两个要素组成。 确定公差带位置, 确定公差带大小。(难度:A ) 4. 配合有 和 两种基准制。配合分成间隙配合 、 和 三类。(难度:A ) 5.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 称为极限尺寸。(难度:A ) 6. 极限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其中一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二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三种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难度:B ) 7. 形位公差的框格用 线绘制,分成 格或多格 。(难度:A ) 8. 按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 基准和 基准。(难度:A ) 9. 基孔制的孔(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基轴制的轴(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难度:A ) 10. 基本偏差是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 。(难度:A ) 11.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 表示;小径用 表示;终止线用 表示。(难度:A ) 12.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 连接。(难度:A ) 13. 剖切平面通过轴和键的轴线或对称面,轴和键均按 形式画出,键的顶面和轮毂键槽的底面有间隙,应画 条线。(难度:A ) 14. Tr40×14(P7)LH-8e-L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B ) 15. 模数大,齿距 ,齿厚、齿高也随之 ,因而齿轮的承载能力 。(难度:B ) 16. 螺纹的旋向有 和 两种,工程上常用 螺纹。(难度:B ) 17. 单个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 绘制,齿根线画成 线。(难度:B ) 18. 普通平键有 、 和 三种结构类型。(难度:B ) 19. 左旋螺纹要注写 。(难度:A ) 20. 普通平键的标记:键 GB/T1096 18×11×100表示b= mm ,h= mm ,L= mm 的A 型普通平键(A 省略不注)。(难度:B ) 第十章 装配图 1.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 。(难度:A ) 2. 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方,栏内分格线为 线,左边外框线为 线。(难度:A ) 3. 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用 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非接触面画 条轮廓线。(难度:A ) 4. 装配图中的 ,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难度:A ) 5. 在装配图中 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难度:A ) 6. 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 。(难度:A ) 7. 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 。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 ,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难度:A ) 8.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 、 和标题栏、零件序号、明细栏。(难度:A ) 9.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

装配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样和装配图样 在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前,首先应研究零件的工作图样和产品装配图样,熟悉该产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明确该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并研究各 项技术条件制订的依据,找出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关键,以便在拟订工艺规程时采用适当的措施加以保证。 工艺分析的目的,一是审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等的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便于加工和装配;二是通过工艺分析,对零件的工艺要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规程。 如图3-8 所示的汽车钢板弹簧吊耳,使用时,钢板弹簧与吊耳两侧面是不接触的,所以吊耳内侧的粗糙度可由原来的设计要求R a3.2 μm 建议改为R a12.5 μ m. 。这样在铣削时可只用粗铣不用精铣,减少

铣削时间。 再如图3-9 所示的方头销,其头部要求淬火硬度55~60HRC ,所选用的材料为T 8A ,该零件上有一孔φ2H7 要求在装配时配作。由于零件长度只有15mm ,方头部长度仅有4mm ,如用T 8A 材料局部淬火,势必全长均被淬硬,配作时,φ 2H7 孔无法加工。若建议材料改用20Cr 进行渗碳淬火,便能解决问题。 二、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下面将从零件的机械加工和装配两个方面,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 (一)机械加工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 .便于装夹零件的结构应便于加工时的定位和夹紧,装夹次数要少。图3 -10a 所示零件,拟用顶尖和鸡心夹头装夹,但该结构不便于装夹。若改为图b 结构,则可以方便地装置夹头。 2 .便于加工零件的结构应尽量采用标准化数值,以便使用标准化刀具和量具。同时还注意退刀和进刀,易于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减少加工面积及难加工表面等。表3-8b 所示为便于加工的零件结构示例。

机械制图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和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和流量的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和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看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 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看懂。轴套类、轮盘类和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看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看图的速度和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 ① 装配体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是如何协调运动的? ② 装配体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是怎样的?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 ③ 装配体的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 ④ 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⑤ 装配图中各视图的表达重点意图如何?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 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仅是一个概括的说明。实际读图时几个步骤往往是平行或交叉进行的。因此,读图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通过反复的读图实践,便能逐渐掌握其中的规律,提高读装配图的速度和能力。 下面以球心阀为例,来具体说明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球心阀的装配图见下图所示。

工程制图第六章 零件图、装配图简介

第六章零件图、装配图简介§6-1 零件图、装配图概述 §6-2 螺纹紧固件及其联接 §6-3 轴系零件及其装配

§6-1 零件图、装配图概述一台机器或一个零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起来的。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表达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装配图、零件图是机械图样中两种主要的图样。零件图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并根据它加工制造零件;装配图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技术要求等。设计时,一般先画出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拆绘零件图;装配时,则根据装配图把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因此,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关系十分密切。 千斤顶及其装配图 螺旋杆及其零件图 以下从几个方面对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内容进行比较。 一、视图

(一)装配图视图 在第五章讨论过的表达物体结构形状的各种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以及局部放大图等,在表达部件的装配图中也同样适用。另外,装配图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如沿结合面剖切、拆卸画法、假想画法、夸大画法等。 (二)零件图视图 零件图选择视图时,要结合零件的工作位臵或加工位臵,选择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并选择好其它视图。包括运用好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局部放大图等,要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结构特征来选取。选择视图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数量及其内所含虚线的数量,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二、尺寸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因此,装配图中不需要注出

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要标出一些必要尺寸,这些尺寸按其作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性能(规格)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总体尺寸 5.其它重要尺寸 (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了要符合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在可能的范围内,还要标注得合理。所谓合理,即标注的尺寸能满足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也就是使零件能在部件中很好地工作,又能使零件便于制造、测量和检修。 三、技术要求 (一)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关系 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 1、概括了解 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与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的装置。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

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 就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的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

零件图装配图电子稿

第一题 1、读题1图所示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制作该零件的材料含义是。 (2)零件用了个图形,主视图是视图,俯视图采用了表达方式,另外两个图是图和图。 (3)在尺寸φ240+0.052中,φ24表示,+0.052是,公差是,最小极限尺寸是。

(4)零件总体尺寸是,。 (5)零件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含义是。 (6)2×M6—6H是螺纹孔,6是,6H 是,它的定位尺寸是。 (7)2×Ф11 Ф20 含义是,它的定位尺寸是。 2、(20分,每空1分)读题58图支架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支架零件的材料是HT200,其中HT表示,200表示。 (2)零件共用了个图形来表达,主视图中有处作了剖视,A 向是图,还有一个是图。 (3)尺寸Φ25H9中,Φ25是尺寸,H表示,9表示,H9表示。 (4)尺寸M6-7H中:M表示,6表示,7H表示。 (5)支架上C1的倒角有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的表面有个。 (6)在移出断面图上,尺寸30是方向上的尺寸,28是方向上的尺寸。(7)支架左侧圆筒的定形尺寸是,支架右侧斜板的定位尺寸是。 第2题

第3题 3.(20分,每空1分)读题58图所示轴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托架属于类零件,材料为。画图比例为。 (2)表达该零件用了个图形,主视图两处采用了剖视图,左视图为剖视图;B 图为视图,C图是画法,也是视图的一种特殊画法。还有个图称为图。 (3)图中尺寸Ф16H11有含义是:Ф16是,H是,11是。 (4)螺纹标记M8—7H中,M是指代号,8指,7H 代号。 (5)主视图上2╳Ф14圆柱孔的表面粗糙是,表示该表面用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为。 4、 (20分)读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零件名称是_______,主视图中两处采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法,一处采用了_________表达方法;上方标有“A”的图为________图。 (2)该零件图的图号是__________,采用的比例属于__________比例,材料牌号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螺纹M10—7H的定位尺寸是________,_________;该螺纹标记中,M是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螺纹,7H是________________。 (4)该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最严的表面代号为________,代号中给出的数值是指_________的__________值。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在设计过程中,一般是根据装配图画出零件图。拆画零件图是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装配图主要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不一定把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完全表达清楚,因此,在拆画零件图时,就需要根据零件的作用要求进行设计,使其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拆图工作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装配体测绘过程中进行;另一种是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拆图。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对装配体中的零件类型有所了解。 装配图中的零件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标准件 标准件一般属于外购件,不画零件图。按明细栏中标准件的规定标记,列出标准件即可。 2、借用零件 借用零件是借用定型产品上的零件,这类零件可用定型产品的已有图样,不拆画。 3、重要设计零件 重要零件在设计说明书中给出这类零件的图样或重要数据,此类零件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绘图。 4、一般零件 这类零件是拆画的主要对象,现以图8.2.1滑动轴承中的轴承盖为例,说明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分离零件,构思其形状 根据装配图的装配关系,利用投影关系和剖面线的方向、距离来分离零件并分析所拆零件的作用及结构形状。对装配图中未表达完全的结构,要根据零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重新设计。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零件上的一些标准工艺结构在装配图上可以省略,因此在拆画零件图时,应该予以恢复。如铸造圆角、倒角和退刀槽等,都应在零件图中表达清楚,使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得更为完整。 (2)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装配图的表达是从整个装配体的角度来考虑的,因此装配图的方案不一定适合每个零件的表达需要,这样在拆图时,不宜照搬装配图中的方案,而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进行全面的考虑。有的对原方案只需作适当调整或补充,有的则需重新确定。 如轴承盖,其结构具有对称性,在装配图主视图中的位置,既反映其工作位置,又反映其形状特征,所以这一位置仍作为零件图的主视图的位置。而轴承盖的上部螺孔的位置、内部情况和轴承盖前后两端面的凸台未表达清楚,因此主、左视图绘制成半剖视,俯视图不剖。 (3)零件尺寸的确定 拆图时,零件图的尺寸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装配图上注出的尺寸除某些外形尺寸和装配时需要调整的尺寸外,可以直接移到相关零件图上。凡注有配合代号的尺寸,应根据公差代号在零件图上注出公差带代号或极限偏差数值; ②对一些标准结构如沉孔、螺栓通孔的直径、键槽尺寸、螺纹、倒角等应查阅有关标准。对齿轮应根据模数、齿数通过计算确定其参数和相应尺寸; ③在装配图中未标出的零件各部分尺寸,可以从装配图上直接量取,再按图示比例换算标注; 在注写零件图上的尺寸时,对有装配关系的尺寸要注意相互协调,不要互相矛盾。 (4)零件的技术要求 包括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以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应根据零件的作用、装配关系和装配图上提出的要求来确定,或参考同类型产品的图样确定。如图8.2.34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