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0200022西方经济学04生产论004

A0200022西方经济学04生产论004

A0200022西方经济学04生产论004
A0200022西方经济学04生产论004

~~01|04|2|1|0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资本使用量增加10%,但劳动量保持不变,则总产量将( )10%。 A 、增加 B 、减少 C 、增加大于 D 、增加小于 ^^D

~~01|04|1|1|0

^^生产理论中的生产扩展线类似于消费者理论中的( )。 A 、预算约束线 B 、收入一消费曲线 C 、价格一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B

~~01|04|1|1|0

^^若L TP 上升,则( )。 A 、0L AP = B 、L AP 递增 C 、0L MP = D 、0L MP >

^^D

~~01|04|1|1|0

^^关于生产者均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等产量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 B 、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C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劳动价格与资本价格的比率

D 、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 ^^B

~~01|04|2|1|0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 )切点上的组合。 A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 B 、预算线与等产量线

C 、等成本线与无差异曲线

D 、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 ^^D

~~01|04|2|1|0

^^如果资本是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我们发现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意味( )。

A 、随产量的增加,资本的数量减少

B 、随资本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减少

C 、随资本的增加,产量减少

D 、资本增加的幅度小于产量增加的幅度 ^^B

~~01|04|1|1|0

^^生产理论中,短期和长期是按照( )划分的。 A 、年数的长短 B 、产量的高低

C 、成本的多少

D 、生产要素的可变性 ^^D

~~01|04|2|1|0

^^规模收益考察的是( )生产。 A 、短期 B 、长期 C 、平均 D 、边际生产 ^^C

~~01|04|1|1|0

^^长期生产函数2

2

(,)0.40.36Q f K L KL L K ==--,表示规模报酬( )。 A 、递增 B 、递减

C 、不变

D 、以上都不是

^^A

~~01|04|1|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增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

~~01|04|2|1|0

^^若现有投入组合下,劳动与资本间的边际产量之比大于劳动与资本间价格之比,那么()。

A、要增加产量,必须增加成本

B、现在投入组合是最好的

C、应增大劳动投入比例

D、应增大资本投入比例

^^C

~~01|04|3|2|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的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B

~~01|04|1|1|0

^^若以横轴表示劳动投入L,纵轴表示总产量,则平均产量为()的斜率。

A、边际产量曲线切线

B、总产量曲线切线

C、从原点向总产量曲线所引射线

D、从原点向平均产量曲线所引射线

^^C

~~01|04|2|1|0

^^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 A 、1

122P MRT P =

B 、1122MU P MU P =

C 、LK MRTS r ω=

D 、L K MP r MP ω

=

^^C

~~01|04|1|1|0

^^以横轴表示劳动L ,纵轴表示资本K ,等成本曲线的斜率是( )。 A 、/L K P P B 、/L K P P - C 、/K L P P D 、/K L P P -

^^B

~~01|04|1|1|0

^^依据生产三阶段论,生产应处于( )阶段。

A 、边际产出递增,总产出递增

B 、边际产出递增,平均产出递增

C 、边际产出为正,平均产出递减

D 、以上都不是 ^^C

~~01|04|2|1|0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 )。

A 、生产系列产品比单独生产它们更贵

B、产量增大时,平均成本降低

C、生产系列产品比单独生产它们更便宜

D、产量增大时,平均成本上升

^^B

~~01|04|2|1|0

^^厂商减少一种要素的投入,并通过增加另一种要素以保持产量不变,这种替代关系的比例叫做()替代率。

A、边际收益

B、边际效用

C、边际技术

D、边际成本

^^C

~~01|04|2|1|0

^^等产量线表现的是()。

A、生产相等产量的某要素投入

B、生产相等产量的成本

C、生产不变边际产量的边际成本

D、生产相等产量的投入组合方式

^^D

~~01|04|1|1|0

^^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一系列产品的成本比许多厂商各自生产的成本要低,则这个厂商有()。

A、范围经济

B、规模经济

C、收益递增

D、收益递减

^^A

~~01|04|1|1|0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示()。

A、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

B、劳动的边际产出递增

C、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D、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增

^^C

~~01|04|2|1|0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 A 、/dK dL B 、/dL dK C 、/dK dL - D 、/dL dK - ^^C

~~01|04|3|1|0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平均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变化不确定 ^^A

~~01|04|2|1|0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 A 、递增 B 、递减

C 、不变

D 、变化不确定 ^^B

~~01|04|3|1|0

^^生产函数描述了( )之间的数量关系。 A 、收益与最小成本 B 、投入与最大产出 C 、产出与最小成本 D 、成本与最大收益 ^^B

~~01|04|2|1|0

^^等成本曲线向右平移可能表明( )。 A 、总产量增加 B 、总成本下降

C 、生产要素价格提高

D 、生产要素价格下降

^^D

~~01|04|3|1|0

^^范围经济的概念是说()

A、一起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比单独生产它们更便宜

B、产量大时,生产的平均成本低

C、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D、生产大产量比小产量更昂贵

^^A

~~01|04|3|1|0

^^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那么()

A、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D

~~01|04|2|1|0

^^相对单人业主制或合伙制而言,公司的不利之处是()

A、所有者有无限责任

B、难以筹集到大量资金

C、利润既要作为公司利润纳税又要作为股东的红利收入纳税

D、永远存在

^^C

~~01|04|1|1|0

^^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上述三者都不正确。

^^A

~~01|04|3|1|0

^^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A

~~01|04|1|1|0

MP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当

L

A、对L的第一阶段

B、对K的第三阶段

C、对L的第二阶段

D、上述都不正确

^^D

~~01|04|3|1|0

^^生产函数的斜率是()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平均成本

D、边际成本

E、边际产量

^^E

~~01|04|1|1|0

^^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他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D

~~01|04|3|1|0

^^规模收益递增的概念是说()

A、生产一系列的产品比单独生产他们更昂贵

B、生产大产量比小产量更昂贵

C 、产量大时,生产的平均成本低

D 、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C

~~01|04|1|1|0

^^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 、/LK L K MRTS P P =

B 、//L L K K MP P MP P =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D

~~01|04|2|1|0

^^在下图中,哪一条曲线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

A 、X 曲线

B 、Y 曲线

C 、Z 曲线

D 、都不是 ^^A

~~01|04|1|1|0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5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

A 、增加20%

B 、减少20%

C 、增加大于20%

D 、增加小于20% ^^D

~~01|04|1|1|0

^^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表示Y 生产要素)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A 、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 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下降了 ^^C

~~01|04|2|1|0

^^一个国家不同行业之间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价格的差别 B 、等成本线斜率的差别 C 、生产函数的差别 D 、技术的可获得性 ^^C

~~01|04|3|1|0

^^当平均产量L AP 为正且递减时,L MP 可以是:

A 、递减且为正

B 、递减且为负

C 、为0

D 、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D

~~01|04|1|1|0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是相等的。 ^^D

~~01|04|3|1|0

^^如果等成本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线相交,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最优产量水平,( )成本支出。

A 、应减少

B 、不能减少

C 、应增加

D 、不能增加

^^A

~~01|04|3|1|0

^^劳动的平均产量(平均生产率)等于()

A、平均每个工人可以生产的产量

B、边际产量对产出的比率

C、产量的变化除以劳动的变化

D、产量对劳动使用量的比率

^^D

~~01|04|2|1|0

^^等成本线平行往外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B

~~03|04|2|1|0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错

~~03|04|2|2|0

^^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成本最低。()

^^错

~~03|04|1|2|0

^^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错

~~03|04|1|2|0

^^如果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则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对

~~03|04|1|1|0

^^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错

~~03|04|3|2|0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对

~~03|04|2|2|0

^^在生产函数中,只要有一种投入不变,便是短期生产函数。()^^对

~~03|04|2|1|0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对

~~03|04|1|1|0

^^规模增大能解决规模不经济。()

^^错

~~03|04|2|2|0

^^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其值为正。()

^^错

~~03|04|1|1|0

^^生产者均衡点满足利润最大点。()

^^错

~~03|04|2|1|0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增加和管理效率降低。()

^^对

~~03|04|1|2|0

^^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其平均产量也递减。()

^^错

~~05|04|2|4|0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也就是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05|04|1|4|0

^^生产的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05|04|3|4|0

^^边际技术替代率

^^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05|04|2|4|0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05|04|1|3|0

^^边际产量

^^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05|04|1|5|0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

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使递减的。

~~05|04|2|4|0

^^规模不经济

^^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也就是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05|04|3|4|0

^^生产者

^^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05|04|2|4|0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05|04|2|4|0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变化产量,产量是全部要素的函数。长期生产函数表示为Q=f(L.K)。

~~05|04|2|4|0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短期生产函数表示为Q=f(L.K)。

~~05|04|2|4|0

^^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05|04|2|4|0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05|04|3|4|0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05|04|2|4|0 ^^总产量

^^总产量: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05|04|3|4|0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生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

~~06|04|2|8|0

^^在下列生产函数中,有属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分别是哪个? (1)2

(,)F K L K L = (2)(,)2F K L K L =+(3)(,)(,)F bK bL bF K L =

^^如果生产函数(,)Q f L K =满足(,)(,)n f L K f L K λλλ=,则当n>1时(,)Q f L K =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当n=1时,(,)Q f L K =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当n

(,)Q f L K =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

(1)2322(,)(),31,(,)F K L K L K L n F K L K L λλλλλ===>=呈规模报酬递增。 (2)(,)2(2),1,(,)F K L K L K L n F K L λλλλλ=+=+=呈规模报酬不变。 (3)1

(,)(,),1,(,)2

F bK bL bF K L n F K L ==

<呈规模报酬递减。

~~06|04|2|10|0

^^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1)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 的条件下,根据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0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 、MP 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从0到1L 的区间。第二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以总的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的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 、MP 两曲线的交点到MP 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1L 到2L 区间。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的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 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2L 以后的区间。如图所示。

(2)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一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直到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因此厂商可以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虽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在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缓慢,直到停止增加为止。

~~06|04|1|8|0

^^等产量曲线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有:

(1)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着一个产量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值越大。这表明,在投入组合可以任意改变的条件下,可以画出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在这些等产量曲线中,离原点越远,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越多,从而他们能生产的产量也越大。

(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这个特征说明,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特定的生产要素组合点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只能是一个数值,因而过这一点的等产量曲线也只能有一条。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个特征表明,理性的生产者应把两种投入的组合置于合理的投入区域之中。

(4)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个特征表明,边际技术替代率存在递减规律。

~~06|04|2|9|0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

(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 阶段? (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3)如果0L P =,或0K P =,或L K P P =,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I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表示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III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同样,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I 、III 阶段经营,因此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 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厂商将在生产的第II 阶段,由入//L L K K MP P MP P =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

(3)若0K P =,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即将在劳动第II 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L AP 为最大且0K MP =);若0L P =,厂商将在资本第II 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K AP 为最大且0L MP =);若L K P P =,厂商将在第II 阶段内L MP 和K MP 曲线的交点上进行生产(由生产者均衡条件//L K L K MP MP P P =,当L K P P =时,

L K MP MP =)

~~07|04|3|12|0

^^试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来分析说明厂商是如何确定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

^^等成本线是指在一给定的生产时期中,在现行的市场价格下,厂商花费同样的成本 所能购买的两种要素所有可能的组合。假设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单个厂商是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接受者(只要要素购买者不是垄断的买者,这种假定就是合理的)。用ω代表劳动的价格,用厂代表资本的价格。假设厂商用于购买劳动和资本的总成本为C 。在既定的成本C 下,厂商对于两种要素的购买选择由下述成本方程给出:C rK L ω=+;等成本线还可表示为: //K C r r L ω=- 。等成本线的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等成本线也称厂商的预算线,表示厂商对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不超过他的总成本支出的限制。等成本曲线的截距是C/r ,它表示把全部成本支出用于购买资本,而一点劳动也不购买的情况下,所能购买的资本的数量。等成本线的斜率是/r ω,它是劳动与资本的价格比率,大小取决于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高低。

等产量曲线是两种投入要素不同比例的组合可以生产出来给定产量水平的曲线。换言之,它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那么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函数为: (,)Q f L K =。

这是一个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的几何图形表现为一组凸向原点的斜 率为负的曲线群。如图所示。

要达到要素投入组合均衡的必要条件是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也就是:

/LK MRTS r ω=,从几何图形上看,满足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必要条件的均衡点是等产量曲

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如图所示。

图中的E 点表示实现最优投入组合的均衡点。在该点,等产量曲线0Q 与等成本曲线1C 相切。由于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的负值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负值为劳动——资本价格比率。这一点达到0Q 了产量所花费的最小成本。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若厂商的成本开支低于1C 就不可能达到0Q 的产出水平。虽然2C 也可以达到0Q 的产量水平,但是此成本支出大于1C ,所以说,E 点是要素投入组合的最优点。

~~07|04|1|12|0

^^试述消费者理论中的边际替代率和生产者理论中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异同。

^^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不同点

①归属理论不同。边际替代率属于消费者理论中的概念,而边际技术替代率属于生产者理论中的概念。 ②条件不同。边际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而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前提则是维持产量水平不变。

③公司不同。用MRS 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X ?和2X ?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1122X MRS X ?-

?,或者2

121

dX MRS dX -。以MRTS 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K ?和L ?分别表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劳动L

对资本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是:

LK K MRTS L ?=-

?,或LK dK

MRTS dL

=-。 ④含义不同。根据这个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可知: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等于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微观经济学答案第四章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答案第四章 生产论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四章 生产论 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10 3 24 4 12 5 60 6 6 7 70 8 0 9 63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f(3 4) 0 9 63 7 -7 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 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 =f(L , K -)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 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1所示。 图4—1 由图4—1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 L 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 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 L 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4答案

形考任务4(理论分析) 题目: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三部门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使同学们深刻理解并认识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通过调整各影响因素来实现国民收入更好的增长。 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相关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 4.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0、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分析消费C、投资I、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政府收支T和政府购买G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案: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答: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这样: 总供给=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如果用T代表税收,就可以写在: Y=C+S+T 从需求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这样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 如果以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就可以写成: Y=C+I+G 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供给=总需求 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 C+S+T=C+I+G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与答案

o d 第4章 生产论 【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 1.填空题 (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呈现出先 上升 ,而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呈现出 下降 的趋势。其中,边际产量最先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下降并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相交。 (2)边际产量的变化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一般经历两个阶段,即 递增 和 递减 两个阶段。 (3)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搭配情况可将那生产函数分为两种类型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 2.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 >MP >0的阶段。2)(×)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MP >AP 的第一阶段。3)(√)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未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4)(×)AP 曲线与MP 曲线交于MP 曲线的最高点。 5)(×)能提供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即为等产量曲线。6)(×)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用同样数量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同的产量。7)(√)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8)(×)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9)(√)在生产的第Ⅱ阶段,AP 是递减的。3.选择题 1)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CD )。A.MP >AP 阶段 B.MP 下降阶段 C.AP >MP >0阶段 D.MP 与AP 相交之点起至MP 与横轴交点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 B.只要MP 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MP 曲线必定交于AP 曲线的最高点 D.只要MP 减少,AP 也一定减少 3)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ABD )。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 B.MRTS LK =w/r C.dk/dl=w/r D.MP L /MP k =w/r 4)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 )。 A.相等 B.不等 C.无关 D.以上情况都存在 5)若横轴代表劳动,纵轴表示资本,且劳动的价格为w ,资本的价格为r ,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C )。 A.w/r B.r/w C.-w/r D.-r/w 6)当其它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时(CD )。 A.TP 会一直增加 B.TP 会一直减少 C.TP 先增加后减少 D.MP 会有一最大值 7)一企业采用最低成本进行生产,若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单位资本的价格为20元,单位劳动的价格为8元,劳动的边际产量为(B )。

西方经济学任务判断题答案

三、判断题 1.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X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X 3.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4.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X 5.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6.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X 7.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X 8.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9.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X 10.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12.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1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14.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X 15.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1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X 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X 1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X 19.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X 20.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21.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X 22.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X 2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收敛型的。X 24.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 1.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X 3. 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X 4.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X 5.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X 6.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X 7.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X 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X 9.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X 10.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X 11.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X 13.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X 14.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正数。X 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X 16.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17.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2.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X 3.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X 4.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X 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6.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7.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X 8.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X 9.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 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论

一、名称解释 1、生产中的长期和短期 2、固定技术系数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边际技术替代率 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6、规模报酬递增 二、判断题 1.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 2.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越好。( ) 3.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 4.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 5.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6.在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其代表的产量大于该产量线的下部所代表的产量。( ) 7.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也可以相交。( ) 8.利用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 9.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10.边际产量下降且为正值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11.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 12.生产规模大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并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外在经济。( ) 13.一个行业扩大使一个企业可以减少用于交通设施的支出,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 ) 14.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 ) 15.一个行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其中各个厂商竞争加剧,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 ) 16.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17.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时,随着生产者的货币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18.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 三、选择题 1、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等于() A 预算线的斜率 B 等成本曲线的斜率 C 边际技术替代率 D 边际报酬 2、如果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3单位资本,而生产同样的产出量MRTSLK为( ) A -1/3 B -3 C-1 D-6

2018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重点练习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练习4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2.短期生产函数 3. 4. 生产要素 5.总产量 6.平均产量 7.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9.等产量曲线10.11.等成本线12.等斜线13.扩展线14.规模报酬15.规模经济16.规模不经济17.外在经济18.外在不经济 二、选择题: 1.生产函数表示( c )。 A.一定数量的投入 B.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以上都对。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与( c )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a )。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b d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生产技术不变 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A和B 5.当总产量下降时( c d )。 A.AP为零 B.AP为负 C.MP小于或等于零 D.AP递减 6.等产量线( d a )。 A.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 B.除非得到了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 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表示了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量都是一定的 7.生产的第二阶段( a )开始于AP L开始下降处。 A.总是 B.决不是 C.经常是 D.有时是 8.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c )。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 9.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量,则MRTS Lk是( d b)。 A.1/2 B.2 C.1 D.4 10.在生产有效区域里,等产量线( d )。 A.凸向原点 B.不能相交 C.负向倾斜 D.以上都对 11.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了 D.以上都正确 12.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X,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这表明( )。 A.Px/Py=2 B.Qx/Qy=2 C.Py/Px=2 D.上述都不正确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word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 NDP 。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产量比例。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低。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B)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B.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生产论习题

第三章 生产理论 【重难点提示】 本章重难点包括:企业基本概念;生产函数基本概念及具体形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等斜线和扩展线;规模报酬。 【内容精要】 一、企业生产函数 生产者又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企业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这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在生产理论中的具体化。 生产函数表示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组既定投入与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投入可以分为固定投入和变动投入。固定投入指:当市场条件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不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变动投入指:当市场条件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数学形式为:bK aL q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数学形式为}, min{v K u L q =。经常使用的是C-D 生产函数,其数学形式为:1,0,≤≤=βαβαL K A q 。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总产量指在给定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用TP 表示;平均产量为总产量与该投入的比值,用AP 表示;边际产量指该要素单位增加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值,用MP 表示。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三、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就是边际产量,因此: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平均产量,因此: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上升;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下降;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边际产量的变动快于平均产量的变动。 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可以把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平均产量从零增加到最大值为第一阶段;从平均产量最大值到总产量最大值为第二阶段;总产量随劳动投入增加而递减为第三阶段。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厂商 2、生产 3、生产函数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5、技术函数 6、一种变动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 7、总产量 8、平均产量 9、边际产量10、边际规模报酬递减规律11、等产量曲线12、边际技术替代13、边际技术替代递减规律14、等成本曲线15、“脊”线16、生产的经济区域17、最优投入组合18、等斜线19、扩展线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函数表示:()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D.以上都对 2、生产函数Q = f(L,K)的TP为正且递减时,MP可以() 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 C.为零D.以上都有可能 3、生产函数Q = f(L,K)反映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 A.开始于AP2曲线的最高点终于MP2为零处 B.开始于MPl曲线的最高点终于AP2曲线的最高点 C.开始于AP2曲线和MPl曲线的相交处,终于M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D.A和C都对 4、“凡是齐次生产函数,都可能分辨起规模收益”这句话() A.正确B.不正确C.可能正确D.不一定正确 5、假定生产函数Q = f(L,K)=K2L2,则生产函数所表示的规模报酬()A.递增B.不变C.递减D.不一定 6、在总产量、平均产量何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 A.总产量首先开始下降B.平均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C.边际产量首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 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提前条件是() A.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 B.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一定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以上都对 8、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减少3单位资本,而仍能生产同样的产量,则MRTS LK 为()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 NDP 。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

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产量比例。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低。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B)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

第4章 生产论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等产量曲线 4.边际技术替代率 5.等成本线 6.规模报酬 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在生产函数中,如果有一种投入是固定不变的,应是短期生产函数。 ( ) 2.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 ) 3.当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最大。 ( ) 4.只要边际产量上升,平均产量就上升;反过来说,只要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就上升。 ( )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间有一个最佳比例关系。 ( ) 6.等产量线一定是凸向原点的。 ( ) 7.假定生产X 产品使用A 、B 两种要素,则A 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 的使用量增加。 ( ) 8.在要素A 和B 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 的边际产量是3,B 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位要素A 的价格是5,B 的价格是4,由于B 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若减少A 的使用量而增加B 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品。 ( ) 9.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以外的区域,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量必有一个为负。 ( ) 10.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因此,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 等成本的率一定发生变化。 ( ) 11.生产扩展线上的要素组合最优。 ( ) 12.只有长期生产函数才有规模报酬问题。 ( ) 13.考虑到规模报酬问题,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 ( ) 14.若生产函数K L q 94?=,且L ,K 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 ) 15.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 ) 16* 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 ) 三、判断题 1.等产量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坐标点的轨迹。 ( ) 2.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也达到最大。 ( ) 3.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 ) 4.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不可能相等。 ( ) 5.理性的生产者将在生产过程的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 ) 6.生产理论中的长期与短期是指生产要素是全部可调整的还是部分可调整的而言的。 ( ) 7.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实现最优要素组合的条件是使得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成本,无论用于购买何种生产要素所得的边际产量相等。 ( ) 8.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达到最大化条件,是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 ) 9.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 )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标准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答案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利润最大时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 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与上相近)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生产要素)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______时,它的供给量_____:()

西方经济学04任务答案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第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和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从物价上涨水平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下)、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上100%以下)和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0%以上) 2、从市场机制作用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开放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 3、从人们预料程度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后者是指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们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4、从形成原因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和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等。 通货紧缩也是一种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相反。如果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则称为通货紧缩。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第一,通货紧缩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下降,是价格总水平下降,而一种或几种产品和劳务价格下降,不是通货紧缩;第二,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下降,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下降不是通货紧缩。 与通货膨胀引起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通货紧缩也是一个与每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价值持续升值的过程。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货

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

生产论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2、Marginal Product 3、等产量曲线 4、等成本曲线 5、边际技术替代率 6、规模经济 7、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8、内在经济 9、外在经济 二、单项选择题 1、要素L和K之间的技术替代率为-4。如果你希望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但L的使用量又要减少3个单位,请问你需要增加多少单位的K?( ) A、0.75 B、12 C、16 D、7 2、当劳动总产量TP L下降时,( )。 A、AP L递减 B、AP L为零 C、MP L为零 D、MP L为负 3、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常量总是相等的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4、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 )。 A、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5、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作( )。 A、生产函数; B、生产可能性曲线; C、总成本曲线; D、平均成本曲线。

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8、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4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 为( ) A、-0.25 B、-4 C、-1 D、 -5 9、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的比例提高了 10、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1、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MRTS LK=P L/P K B、MP L/P L=MPK/P K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以上说法均正确 12、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那么他( )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13、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4、在下图的A点( )。 A、投入每元L的边际产量超过了投入每元K的边际产量 B、投入每元K的边际产量超过了投入每元L的边际产量 C、生产Q0单位产量的总成本最小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K 15、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6答案Word版

一、单选题(15道,共30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指() 选择一项: 国民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从生产的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殖的总和,这种计算方法是() 选择一项: 支出法 收入法

C. 生产法 无法确定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0.00分 题干 引致消费取决于() 选择一项: 自发消费 平均储蓄倾向 收入 D.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题目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若自发总需求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选择一项:

C. 0.9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IS曲线是描述() 选择一项: a.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选择一项: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7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选择一项: C. I+G+X=S+T+M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