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

报告编号: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报告

项目名称:

受试锅炉型号:

锅炉制造单位:

试验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试验地点:

试验日期: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书应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涂改无效。

2、本报告书无审核、批准人员签字无效。

3、本报告书无测试机构的试验专用章或者公章无效。

4、本报告书一式三份,由测试机构和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5、受检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15日内,向测试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目录

一、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综合报告..........................第页

二、锅炉热工性能试验项目..............................第页

三、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测点布置及试验用仪器仪表说明......第页

四、锅炉设计数据综合表................................第页

五、锅炉试验数据综合表................................第页

六、锅炉试验结果汇总表....................... ....... 第页

一、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综合报告

报告编号:

注:1)在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发生烟气冷凝且热量回收利用的锅炉须同时列出锅炉本体热效率和冷凝段热效率。

二、锅炉热工性能试验项目

报告编号:

注:本表中的内容按本标准8.1条根据试验对象、试验目的、试验方法等的不同具体确定。

三、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测点布置及试验用仪器仪表说明

1. 测点布置

现场热工A考卷

现场热工A(考卷)

————————————————————————————————作者:————————————————————————————————日期: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试卷 (现场热工)(A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考试号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DGJ32/J 23-2006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扩建、改建的节能工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现场。 A.公共建筑 B.民用建筑 C.工业建筑 D.所有建筑 2、热箱法指用标定防护热箱对构件进行和传热系数的方法。 A.导热系数 B.热阻 C.热流值 D.温差 3、DGJ32/J 23-2006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个。 A.1 B.2 C.3 D.4 4、DGJ32/J 23-2006规定热阻检测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持续时间应不小于。 A.1d B.2d C.3d D.4d 5、公式q=C·ΔE中,ΔE表示。 A.热流计系数B.传热系数C.热电势D.热阻 6、 DGJ32/J 23-2006规定隔热性能检测时传感器的数量应以每 m2的室内面 积一个测头为宜。 A.5~10 B.10~15 C.15~20 D. 20~25 7、 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密封板宜采用组合方式,应有足够的。 A.强度 B.牢度 C.刚度 D.硬度 8、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差脉冲,加压 速度约为 Pa/s。 A.30 B.40 C.50 D.60 9、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测量空气渗透量时每级压差作用时间不 少于 s,记录升降压Pa测量值。

常压热水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常压热水锅炉通用技术条件编号GB/T7985-95 1 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式常压热水锅炉(以下简称常压锅炉)的型号编制方法、参数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检验、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为介质,表压力为零的固定式常压热水锅炉,不适用于仅供开水的茶炉。 2引用标准 GB700 碳素结构钢 GB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5117 碳钢焊条 GB1300 焊接用钢丝 JB/T1620 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JB/T1621 工业锅炉烟箱烟囱制造技术条件 JB3271 链条炉排技术条件 ZBJ98010 往复炉排技术条件 JB/T1615 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ZBJ98011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GB/T2888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音测量方法 GB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0180 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 GB1576 低压锅炉水质 GB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3术语 常压锅炉:锅炉本体开孔与大气相通。在任何工况下,锅炉水位线处表压力都为零的锅炉。 4常压锅炉参数系列 常压锅炉的参数一般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表1 常压锅炉参数系列 注:①额定进、出口温度可根据当地大气压力和特殊使用条件进行调整,但应保证其温差为25℃。额定出口水温度系指一个大气压力的数值。 ②括号内参数不推荐使用 5型号编制方法 常压锅炉锅炉产品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横线相连。

5.1型号的第一部分由常压锅炉代号、锅型代号、燃烧 设备代号、额定热功率四段组成。 5.1.1常压锅炉代号用“C”表示。 5.1.2常压锅炉锅型代号见表 2。 表2 常压锅炉锅型代号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散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散热损失的测量与计算 D.1 总则 锅炉散热损失应按热流计法、查表法和计算法等方法确定。 D.2 热流计法 D.2.1 按温度水平和结构特点将锅炉热平衡系统边界内的锅炉本体及部件外表面划分成若干近似等温区段,并量出各区段的面积F 1、F 2……F n ,各区段的面积一般不得大于2m 2。 D.2.2 将热流计探头按该热流计规定的方式或者GB/T 8174的相关规定固定于各等温区段的中值点,待热流计显示读数趋于稳定后,连续取10个数据,并用算术平均值法求出各个区段的散热强度q 51、q 52……q 5n 。 D.2.3 用式(D.1)求得整台锅炉的散热损失q 5: r 52521515BQ .......q n n F q F q F q +++= …………… (D.1) 式中: q 51、q 52……q 5n ——分别为各区段的散热强度,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kJ/ m 2·h ); F 1、F 2 ……F n ——分别为各区段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B ——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 (kg/h )或标准立方米每小时(m 3/h );

Q r ——输入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kJ/kg )或千焦每标准立方米(kJ/m 3)。 D.3 查表法 散装锅炉散热损失按表D.1取用。锅炉额定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在表中范围但为非表中数据时,用内插法确定锅炉散热损失,若超出表中范围则按GB/T 10184中相关方法确定锅炉散热损失。 表D.1 锅炉散热损失 D.4 计算法 整体出厂和组装锅炉的散热损失可近似地按式(D.2)计算: %10016705?=r BQ F q ………………………………(D.2) 式中: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交通工程系 目录 1.目录 (1) 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 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 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 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 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 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 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 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

实验一 汽车检测站见习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内容: 参观汽车检测站; 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 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 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 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 发动机功率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 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 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 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内容: 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实验要求: 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 1、启动并预热发动机至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然后熄火。 2、接通仪器的电源并进行预热之规定的时间。利用仪器的模拟转速信号对测功初始转速和测功终止转速进行调试,并进行检查数码的显示以及仪器的各功能键的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系、点火系至最佳的工作状态。 4、按仪器的接线要求将各信号传感器连接与规定的位置。

最新模拟试卷B-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 (现场热工)(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 2、围护结构的热阻是指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 面除以。在非稳定条件下,建筑构件t 和q是指较长检测时间的。 3、围护结构传热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热流计法指用热流计进行测量并计算或 的测量方法。 5、热流计法是按稳态传热原理设计的测试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和,通过计算即可求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6、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有、、 、。 7、热流计法主要采用、在现场检测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其内、外表面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该围护结构的。 8、检测机构应坚持、的第三方地位,在承接业务、现场检测和检测报告形成过程中,应当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和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热箱法中制造的是一个()传热环境。 A.一维 B.二维 C.三维 D.四维 2、热箱法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不受()的限制,只要室外平均空气温度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下,热箱内温度大于室外最高温度8℃以上就可以测试。 A.湿度 B.环境 C.仪器 D.温度 3、传热系数检测的几种试验方法中,()具有稳定、易操作、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A.红外热像法B.热流计法 C.热箱法 D.动态测试法 4、热流计法如果用热电偶测量温差,根据热电偶在其测量范围内()与温差成正比的关系,可得到通过热流计的热量。 A.电压 B.电流 C.热电势 D 电阻 5、热流计法检测过程中,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宜高于低温侧10/K℃(K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数值)以上并且不低于()℃,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于

汽车电器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一)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实验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 据《汽车电器》教学计划制定的,为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电源、起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工具、材料及工件: (专用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示教板、汽车万能实验台。 、写出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作用及原理概述

二、实验数据与处理 发电机空载特性、输出特性、外特性画出特性曲线

(二)汽车点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1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点火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汽车电器》 教学计划制定的,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2.了解点火系统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各种点火系统的特点及目前使用情况加以概括。 2.1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 2.1.1磁电机点火系统 2.1.2蓄电池点火系统 2.2按点火系统储存的点火能量的方式不同分 2.2.1电感储能式 2.2.2 电容储能式 2.2.3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 触点式点火系统:目前在一些载货汽车上还有少量使用。 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现基本上已不使用。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感应式、光电式、振荡式、霍尔效应式等不同的形式,其中振荡式目前使用很少。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随着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普及,由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也 越来越多。 3.了解各种形式的点火系统 3.1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热流计法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 标准都对热流计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国家行业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中明确指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或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其他方法。 1. 检测原理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定义为: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热流计法其本质是要求通过热流计的热流即为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且该热流平行于温度梯度方向,即通过热流计的热流为一维传导,并且不考虑向四周的扩散,此时只要同时测得冷热两端的温度,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被测对象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2.热流计传感器介绍 热流计是一种用于测定建筑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传感,输出的电信号是通过热流计热流密度的函数。它由芯、热电堆、骨架、表面板及引线柱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热流计构造图

3.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1)刚刚完工的外围护结构含水率特别高,检测时热流值不稳定,对现场热工性能检测的数据会有异议。所以检测房间的选择现场检测宜在受检墙体已干透或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至少3个月后进行。使墙体基本干燥后对墙体进行热工性能检测,当测试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为了使传热过程接近一维传热,检测墙面长度和宽度越大越好,一定程度上检测房间越大越好。热流计的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大面积墙面的中央。如果建筑结构复杂,需按不同部位设置测点,求加权平均值。另外考虑到房间的内外空气流动所选房间要易于封闭。温度测点应选择在热流计测点边沿15 cm处,室外对应位置也应布置温度测点,在被测部位的内表面布置至少3块热流计,在热流计的周围布置不少于3个铜-康铜热电偶,在对应的外表面也同样地布置相应的热电偶,将这些热流计和热电偶用导线与温度、热流巡回自动检测仪连接之后,在内侧用加热器加热、或用空调控温,将温度设定为内外相差10℃以上,每30 min记录1次数据,开始一段时间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当相邻2次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5%时即可结束测量,或者观察巡检仪上的读数,当温度和热流计的读数不再发生趋势性变化后,继续连续测4 h结束测量。由于热流计热阻一般比被测围护结构的热阻小很多,传热工况影响很小,因此热流计的热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稳定状态下,流过热流计的热流量亦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1.范围 标准规定了只要小于3.8M Pa的所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其中包括:过热蒸汽锅炉,真空锅炉,常压锅炉和小型锅炉的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适用于燃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锅炉以及电能作为的锅炉.同时明确了热油载体锅炉(导热油炉),以及垃圾燃料的锅炉可参照该标准使用. 2.规范性应用文件 对标准所引用标准进行了说明. 3.术语和定义 对标准所用时一些术语进行了定义解释. 其中3.8基准温度是新提出的术语. 4.符号和标准 对热工测试中所使用的名称进行符号和单位的确定,其中q3也称为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也称为物理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或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5.总则 5.1 标准规定锅炉效率应采用正、反平衡法测量,只有当锅炉容量大于等于20T或大于等于14MW时,正平衡测定有困难,即固体燃料计量有困难时可采用反平衡测量锅炉效率,所以一般燃油、燃气锅炉也需要采用正、反平衡法.手烧锅炉因炉渣计量有困难,故允许只用正平衡法测定锅炉效率,但此时应列出锅炉的炉渣可燃物含量、烟气含氧量及排烟温度.标准中规定锅炉效率为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测得的平均值,此规定同老标准(锅炉效率以正平衡法测定值为准)相比更能准确表示出锅炉效率. 5.2 标准所制定的规程仅是对锅炉进行热工性能测试,考核锅炉的热工效率,所以其规定锅炉效率,为不扣除自用蒸汽和辅机设备耗动力折算热量的效率,如需测定整个锅炉岛式系统时可以进行净效率计算. 5.3 标准中规定蒸汽锅炉的出力由折算蒸发量来确定,在老标准规定蒸汽锅炉的出力由实测决定,而依照JB2829标准规定锅炉出力应由直接测量法决定,但同时规定当实测参数和设计不一致时,蒸发量应修正.此项规定使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数据同锅炉设计数据相比更能反映锅炉实际运行与设计的差异,例:一台10吨1.6MPa蒸汽锅炉其设计给水温度为105℃,但在试验中由于各种原因其给水温度为20℃,折算蒸发量应为: =10000×(2793.40-85.54)/(2793.40-441.36)=11512.81kg/h Dzs—折算蒸发量; 单位:吨/每小时(t/h); DSC—输出蒸发量; 单位:吨/每小时(t/h) hbq、hgs——饱和蒸汽、给水的实测参数的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h*bq、h*gs——饱和蒸汽、给水的设计参数下的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6.试验准备工作 6.1 试验工作前,试验负责人首先要编制试验大纲,编制试验大纲是: 1) 首先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确定试验类型(仲裁试验、定型试验、验收试验、运行试验). 2) 根据试验类型确定被测锅炉系统.例:有一台蒸汽锅炉在其尾部有一个余热水箱,而水箱中被加热后的热水不进锅炉另有别用,此时在试验中就应确定此部分被吸收热量,是否作为被测锅炉系统中. 3) 根据上述确定原则,确定测量项目和测点位置. 4) 根据测量项目选择合适的测量仪表.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1)学习制动性能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常用设备; 2)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 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车辆的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二、试验对象 试验对象:金龙6601E2客车; 试验设备: 1)实验车速测量装置: 常用的有ONO SOKKI机械五轮仪、ONO SOKKI光学五轮仪和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是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2)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ACME便携工控机 3)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 三、试验内容 1)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 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另外,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 2)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3)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 在常规制动试验中,采集制动信号、动压力信号、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 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当前制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

4)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 22 25.92() b e e b u u MFDD s s - = - 制动距离20 2 bmax τ 1 τ 3.6225.92 a a u s u a '' ' =++ 5)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制动实验的实验方法,要求的实验车速范围应包括30Km/h~50Km/h;6)车速、轮速的计算方法分析; 7)按照实验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制动实验。为保证安全,试验中有同学们操作实验仪器,老师驾驶实验车辆。进行常规制动与ABS控制制动的对比实验。 四、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需要一个进制的转换,因为实验得到的数据时十六进制的,所以需要我们转换为十进制,另外,还要根据CAN协议将对应ID值转换为数据。 1.轻踩制动 1)踏板位置

习题 热工性能现场检测(含答案)

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一、 填空题 1、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__________。 2、现场热工法是以测量______与______的方法确定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3、围护结构的热阻是指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面______除以-______。在非稳定条件下,建筑构件t ?和q 是指较长检测时间的______。 4、 围护结构传热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____________,另一部分是______-______。表面换热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 热流计法指用热流计进行______测量并计算______或______的测量方法。 6、 热流计法是按_____传热原理设计的测试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______和____________,通过计算即可求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7、热箱法中被测部位的______用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室内条件,另一侧为____________。 8、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具有稳定、易操作、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 10、热流计法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在现场检测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其内、外表面温度。 11、公式E C q ??=中C 为____________,E ?为______。 12、热流计法要求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宜高于低温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并且不低于______℃,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于______表面温度。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______。 13、热流计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____________,被测区域外表面宜避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DGJ32/J 23-2006中规定。同一居住小区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及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相同的建筑物作为一个 样本随机抽样。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______,至少______;不同结构体系建筑,不同保温措施的建筑物应分别抽样检测。公共建筑应______抽样检测。 15、DGJ32/J 23-2006规定抽样建筑应在______与______进行至少2处墙体、______的热阻检测。至少1组窗气密性检测。 16、DGJ32/J 23-2006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3个;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在构件有代表性的位置。测点位置不应靠近______、______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

工业锅炉热工试验

工业锅炉热工试验目的及燃烧工况调整 1.0概述燃料在锅炉中是不可能完全得到燃烧的,燃料的燃烧产物----高温烟气的热量也不可能 全部得到利用,也就是说,燃料的总输入热量Q r中只有一部分对锅炉的工质热水锅炉中水,蒸汽锅炉中的水和蒸汽,导热油炉中的导热油等等)所利用。称为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Q1 ;其余未利用部分则称为锅炉的热损失。锅炉损失主要有排烟损失Q2,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Q3,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Q4,散热损失Q5,和灰渣物理热损失Q6等。 当锅炉工况稳定时,上述燃料的输入热量Q r应和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及各项热量之和相平衡,即: Q r= Q1+Q2+Q3+Q 4+Q 5+Q6 1.1锅炉正平衡即直接测量锅炉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也称作直接测量法或输入输出法。 锅炉正平衡效率讦 n = Q1/Q r x 100;(%) 1.2锅炉反平衡即测量锅炉各项损失,也称作间接接测量法或热损失法。 锅炉反平衡效率n n2= 1- Q2/Q r —Q3/Q r — Q4/Q r- Q5 /Q r -Q6/Q r X 100;%) n = 100- q2 -q3-q4-q5 -q6 ;%) 由于锅炉的燃烧工况及换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锅炉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对锅炉燃烧工况及换热做全面的热工测量,就可以看出燃料有多少热量被有效利用了,有多少成为损失,将取得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从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比较,从而判断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水平,最后确定出锅炉的最佳工况,求出锅炉的热效率。这样的试验、测量和分析研究工作,就是我们通常称为的锅炉热工试验。对新设计的锅炉或经改造的锅炉,其设计性能和实际运行性能究竟如何,也必须根据热工试验的结果来作出评定。 通过热工试验,对设计制造厂的锅炉产品在性能上提供综合评价。为设计制造厂以后的产品提供设计依据。并为锅炉制造厂提供测试报告,以供产品鉴定之用。 通过热工试验,还可以使用户的运行人员更好地了解设备运行性能,掌握燃烧过程的内在规律,寻求节约燃料的途径,从而在安全、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工业锅炉热工试验的现行主要标准为:《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GB1018488)。正在报批的标准为《工业锅炉性能试验规范》(GBT10180-200X)。,这在以后还有专门章节讲到。 2.0热工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2.1新产品鉴定试验,对锅炉制造厂所开发研制的新产品进行热工技术性能测试,所提供的报告作为产品鉴定的文件之一。产品鉴定试验主要确定锅炉产品在燃用设计燃料 时,在设计工作压力下的额定蒸发量(出力)、耗煤量、热效率、蒸汽品质以及超负荷能力、低负荷适应性、各项热损失及配套辅机与附件的性能等。该试验必须严格按《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 (GB1018488)的要求进行。 2.2锅炉产品改造验证试验,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之后,为了检查或验证该项改造的效果需要对该改造的锅炉产品进行验证?产品改造验证试验主要在以下两方面:1)测量出锅炉的出力和热效率判断锅炉经济运行水平;2)查明各项热损失,分析热损失增加的原因,从而找出降低热损失,提高热效率,节约燃料的方法?该项可参照《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 GB10180-88)进行?也可在满足生产需要的锅炉参数下进行,试验中所需要的测量项目应根据试验目的来确定. 2.3锅炉运行试验,对锅炉日常运行工况的燃烧调整试验。该项试验不仅在锅炉 大修或改造后,为了考核其效果应进行外,并且在锅炉燃用燃料品种变动很大时,或锅炉负荷因生产需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汇总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一)拆装实习目的 1. 通过实践加强和巩固汽车构造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汽车拆卸与整 装的基本知识。 2. 了解各种工具的种类和功用,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扳手、锤子等常用拆装 设备。 3. 掌握发动机和底盘解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了解主要零部件的装配标记。 4.了解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区别。 5. 掌握变速器的拆装步骤,进一步熟悉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构造、基本原理。 6. 通过拆装制动系统,进一步熟悉各类制动器的构造、基本原理。 7.学会安全操作,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 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习操作要求 1、按照实习要求,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2、认真听取指导老师上课前的讲解和任务分配。 3、在实习中准时到场,无特别原因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等。 4、各组应独立完成拆装任务,各组员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5、熟悉与掌握各系统部件的名称、作用及其相对应的结构特点。 6、在拆装过程中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遵循由表及里的“脱衣原则”, 避免出现各组员无序拆装造成零件的剩余、无处可装。 7、爱护设备和工具,每完成一次拆装实验要求组长进行一次工具清点避免 丢失,并且清理拆装现场保持清洁。 8、实验完毕后,要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并对思考进行讨论。 二、实验室内工作注意事项 1、要按指定的时间进行实验。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 2、每次实验前,要仔细阅读本次课程相应的原理及知识,基本了解实验内 容,目的,实验步骤及机器和仪器的主要原理与使用方法等。

现场热工A考卷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试卷 (现场热工)(A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 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DGJ32/J 23 —2006《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适用于本省新建、 扩建、改建的 ____________ 节能工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现场。 A. 公共建筑 B. 民用建筑 C. 工业建筑 D. 所有建筑 2、热箱法指用标定防护热箱对构件进行 ________ 和传热系数的方法。 A. 导热系数 B. 热阻 C. 热流值 D. 温差 3、DGJ32/J 23-2006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 _____ 个。 A. 1 B.2 C.3 D.4 4、DGJ32/J 23-2006规定热阻检测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持续时间应不小于_。 A. 1d B.2d C.3d D.4d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q=C-A E中,△ E表示。 A. 热流计系数 B. 传热系数 C. 热电势 D. 热阻 6、DGJ32/J 23-2006规定隔热性能检测时传感器的数量应以每—m 2的室内面积一个测头 为宜。 A. 5 ?10 B.10 ?15 C.15 ?20 D.20 ?25 7、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密封板宜采用组合方式,应有足够的_。 A. 强度 B. 牢度 C. 刚度 D. 硬度 & 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差脉冲,加压速度约为_Pa/s 。 A. 30 B.40 C.50 D.60 9、DGJ32/J 23-2006规定门窗气密性检测,测量空气渗透量时每级压差作用时间不少于s, 记录升降压—Pa 测量值。

汽车专业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 2012年11月12 日 目录 目录.............................................................................. .. (1)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 (2) 实验二 实验三 .................................................................... 4 汽车 传动系认识.............................................................................. .......... 11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一、实验目的 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对汽车总体及各 总成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掌握解汽车基本组成及各组成功用; 2、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和作用; 3、了解底盘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4、了解车身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 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掌握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各主要总 成的名称和安装位置,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三、实验步骤 学生在实验指导人员讲解下,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和发动机进行动态的现场学习。 1.观察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 2.观察、了解各主要汽车总成的名称、安装位置和功用; 3.根据实物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四.分析讨论题 1、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请就你分析的汽车来说 明。 汽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及电器设备 1)、发动机:汽车的核心,动力的提供者 2)、底盘:作为汽车的基体,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都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 底盘上,是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3)、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4)、电器与电子设备:是使汽车行驶安全及驾驶员操纵方便以及其他方面所必要的。 2、观察各汽车的总布置形式。 1)、前置前驱:优点是动力流失小,传输快,容易驾驶,制造成本地,缺点是操控 性跟不上,极限低,比如奥迪a8l 3.0。

热工性能现场检测B考卷

热工性能现场检测B考卷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试卷 (现场热工)(B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姓名考试号得分 身份证号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热工测试方法是()。 A、热箱法; B、算术平均法。; C、动态测试法; D、热流计法。 2、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A、W/(m·K); B、W/(m2·K); C、(m·K)/W; D、(m2·K)/W。 3、JG/T 3016-94规定,热流计三年内标定系数变化不大于()%。 A、1; B、2; C、5; D、10。 4、DGJ32/J 23-2006规定,温度测量总的不确度≤()%。 A、; B、; C、; D、。 5、JGJ/T 132-2009规定,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的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h。 A、36; B、48; C、72; D、96。 6、DGJ32/J 23-2006抽样规定,同一居住小区一个样本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 A、2; B、5; C、8; D、10。 7、DGJ32/J 23-2006规定,热阻检测时构件热流测点不得少于()个。 A、3; B、4; C、5; D、6。 8、JGJ 132-2009规定,围护结构主体部分热阻的末次计算值与规定时间之前的计算值相差不大于()%时,数据分析可采用算术平均法。 A、5; B、10; C、; D、2。 9、依据DGJ32/J 23-2006,对于外墙,外表面空气换热阻可选用()。 A、; B、; C、; D、。 10、JG/T 3016-94规定,热流计的使用温度()℃以上。

现场热工性能

现场热工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二、检测依据:《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DGJ32/ 23-2006 三、仪器设备: 1)温度传感器 2)热流传感器(热流计) 3)二次仪表(数据采集器) 4)天空辐射表 5)红外摄像仪 四、检测规则 1抽样及抽样比例 1)同一居住小区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及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相同的建筑物作为一个样本随机抽样。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10%,至少一幢;不同结构体系建筑,不同保温措施的建筑物应分别抽样检测。公共建筑应逐幢抽样检测。 2)抽样建筑应在顶层与标准层进行至少2处墙体、屋面的热阻检测,至少一组窗气密性检测。 2资料要求 抽样检测的工程,检测前提供以下资料 1)工程设计文件 2)施工图节能审查批准书、工程项目中使用新墙材的说明书及相关检测报告。 3)其他相关资料 3试验方法 热流计法 1)构件表面温度传感器及安装 (1)表面温度宜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检测仪表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2)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三个;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在构件有代表性位置。测点不应靠近热桥、有裂缝和有空气渗漏 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3)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位置安装。(4)表面温度传感器连同0.1 M长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应采取有效措施使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与被测构件表面的辐射系数基本相 同。 2)热流计安装 (1)热流计及其标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热流计》JG/T3016检测仪表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2)测试

燃气锅炉技术规范书

燃气锅炉技术规范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50KW燃气锅炉 技术规范书 招标方: 投标方: 2018年6月 目录 一、总则 本技术规范书仅适用于。它提出了该系统主要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在本规范书中仅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投标方提供的应是技术先进的,并经过成功业绩证明是成熟可靠的产品。要求投标方应具有至少十套以上规模相近,并成功运行两年以上的工程案例并提供相关业绩的用户名称、系统规模、正式投运时间、联系地址电话和传真等内容。 参加本工程投标的企业,必须具备B类以上锅炉制造资质,所选的设计分包商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资质。

如未对本规范书提出偏差,将认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符合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偏差(无论多少).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的“差异表”中。尤其是与报价相关的任何差异均应逐一描述,若没有提出则认为没有差异。 本技术规范书经各方讨论后将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合同中标后1周内,投标方需提出燃气锅炉系统及相关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业主进行确认。 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中国国家标准。所涉及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投标方负责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及控制系统、装置布置、管道安装的设计、采购、供货、系统调试和相关技术服务。投标方提供满足本工程所需的全部设备和材料。 设备采用的专利技术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知识产权的一切责任。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投标方无条件满足。 投标方中标后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图纸)。 本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的设计、选材、制造、包装运输、施工、安装、调试必须符合本技术协议和国家、相关行业最新标准要求。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均要满足其要求。投标方对所提供的工艺、设备、软件、技术服务以及工程的最终投用负有完全责任。 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协调会、技术培训、出厂测试、包装运输、现场解体、安装调试、检验、负责办理本工程运营投运全部手续、设备移交、质量保证、参考资料支持服务等。

汽车性能仿真计算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汽车动力性仿真计算 实验目的 1.掌握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学会使用matlab 对汽车动力性指标进行计算 实验内容 1.学习汽车动力性理论 2.编写计算程序 3.绘制汽车动力性图形 实验设备 硬件环境:汽车虚拟仿真实验室 软件环境:matlab2016a 及以上版本 实验步骤 1.学习汽车动力性理论 2.编写计算程序 3.绘制汽车动力性图形 实验报告 1. 运用matlab 解决《汽车理论》第一章习题1.3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汽车驱动力Ft= r i i T t o g tq η 行驶阻力F f +F w +F i +F j =G ?f + 2D 21.12 A C a u +G ?i+dt du m δ 发动机转速与汽车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式为:0 g i n r 0.377 ua i ?= 由本题的已知条件,即可求得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与车速的关系,编程即可得到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及克服该坡度时相应的附着率 ①由1)得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汽车的最高车速出现在5档时汽车的驱动力曲线与行驶阻力曲线的交点处,Ua max =99.08m/s 2。 ②汽车的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w f F F +后的余力全部用来(等速)克服坡度阻力时能爬上的坡度, 此时 0=dt du ,因此有() w f t i F F F F +-=,可得到汽车爬坡度与车速的关系式:( )??? ? ? ?+-=G F F F i w f t arcsin tan ; 而汽

车最大爬坡度为Ⅰ档时的最大爬坡度。利用MATLAB 计算可得,352.0max =i 。 ③如是前轮驱动,1?C = q b hg q L L -;相应的附着率1?C 为1.20,不合理,舍去。 如是后轮驱动,2?C =q a hg q L L +;相应的附着率2?C 为0.50。 3)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求加速时间 利用MATLAB 画出汽车的行驶加速度图和汽车的加速度倒数曲线图: 忽略原地起步时的离合器打滑过程,假设在初时刻时,汽车已具有Ⅱ档的最低车速。由于各档加速度曲线不相交(如图三所示),即各低档位加速行驶至发动机转速达到最到转速时换入高档位;并且忽略换档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结果用MATLAB 画出汽车加速时间曲线如图五所示。如图所示,汽车用Ⅱ档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加速时间约为26.0s 。 max i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附录B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B.0.1 本方法适用表面具有镜面反射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进行现场检测,不适用于表面具有漫射特性玻璃制品的检测。 B.0.2 检测时应避免阳光直射测量区域。 B.0.3 被测样品测量区域表面应干净清洁、无明显划痕。 B.0.4对于充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惰性气体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70%。 B.0.5 应在玻璃测试样品完成安装1个月以上再进行测试。 B.0.6玻璃系统平均厚度检测时,按图B.0.6-1所示,横向、竖向四等分标记玻璃,分别在e、f、g和h四点处测量玻璃总厚度、每层玻璃厚度和气体间隔层厚度。取四点处的玻璃总厚度算术平均值、每层玻璃各自平均值和气体间隔层各自厚度平均值做为玻璃系统平均厚度,用于热工参数计算。当玻璃尺寸较小,无法按照图B.0.6-2中方式测量四点时,只测中间区域一点。 【条文说明】 玻璃系统平均厚度表征的是被测玻璃在实际使用环境条件下的厚度值,采用此厚度值计算获得的热工参数。 图B.0.6-1 平均厚度测量位置示意图

图B.0.6-2 中空腔惰性气体含量测量位置示意图 B.0.7玻璃系统膜面位置及其半球辐射率检测时,按图B.0.6-1分别在e、f、g和h四点处测量膜面位置及其半球辐射率,取四点处膜面半球辐射率测值平均值作为被测玻璃膜面辐射率测量最终结果。四点位置距玻璃边部距离应不小于100mm,当玻璃尺寸较小,无法按照图B.0.6-2中方式测量四点时,只测中间区域一点。 【条文说明】 热工参数计算都用到膜面位置和膜面半球辐射率值。防止被测玻璃边部金属材料影响辐射率测量仪的正常使用,需在距玻璃边部距离不小于100mm的位置进行测量,当玻璃尺寸较小,无法测量四点时,只测中间区域一点。 B.0.8中空玻璃惰性气体含量检测时,在被测玻璃试样两侧,距边部约100mm 处,分别均匀选取5个测量点,如图B.0.6-2所示。测量10个测量点处惰性气体含量,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惰性气体含量。 【条文说明】 中空玻璃惰性气体含量在静置的条件下,从上到下气体含量依次变大,需要自上而下均匀选取测量点,求其平均值作为表征中空玻璃气体含量的参数。目前用于现场无损检测中空玻璃惰性气体含量的原理分为:等离子体放电光谱法和激光氧吸收光谱法这两种,基于这两种原理的仪器测试探头由于受其结构影响,测量位置均需距边部约100mm,另外等离子体光谱法基于其电离惰性气体的工作基本原理的特殊性,在临近边部进行测试更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B.0.9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时,其计算方法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的相关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