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组织政治知觉研究_以国有企业员工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07.10 KB
- 文档页数:4
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珠三角地区企业的
实证研究及其启示
杨玉浩;龙君伟;库夭梅
【期刊名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年(卷),期】2009(0)5
【摘要】已有研究发现,员工组织政治知觉是影响其知识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外很少有学者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深入分析。
把知识分享行为分成协同精神、躬行表现和分享质量3个维度,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数据分析发现: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其知识分享行为存在消极影响,并且员工自身优势顾虑在其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总页数】6页(P175-180)
【关键词】组织政治知觉;自身优势顾虑;知识分享行为
【作者】杨玉浩;龙君伟;库夭梅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广州510642;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3
【相关文献】
1.基于中国企业背景的员工——组织关系、组织支持认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康力
2.组织氛围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 [J], 曹科岩
3.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安全与劳务派遣员工沉默行为: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 [J], 张红丽;冷雪玉
4.组织学习与绩效的关系:创新是中介变量吗?-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 谢洪明;韩子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办公室政治、情绪劳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研究王永贵;赵宏文;马双【摘要】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员工如何获取组织资源(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应对外界不利的组织政治环境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情绪劳动在感知政治知觉和离职意向(以及工作压力)之间扮演着中介作用,同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负向调节感知政治知觉和情绪劳动(以及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感知政治知觉和离职意向并没有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期刊名称】《科学决策》【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5页(P34-48)【关键词】情绪劳动;感知政治知觉;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工作压力【作者】王永贵;赵宏文;马双【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4中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企业内部各种不完善的制度使得组织政治环境所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
组织政治(也称“办公室政治”)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达到自己或者组织利益的行为[1],它在组织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3]。
组织政治相关的实证研究较为强调感知政治知觉的负向影响。
感知政治知觉是对组织政治的一种主观感知,具体是指组织成员感知到自己或者他人有意去寻求一种自利行为,这种自利行为可能不利于他人利益[4][5]。
感知政治知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感知政治知觉的前因后果[6]、感知评价如不公平认知[7]、感知认知如工作不一致性[8]和情绪反应如失望[1]。
但是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具体来说:首先,已有感知政治知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感知评价、感知认知和心理反应等被动的接受过程,却忽略了探讨员工对外界环境的情绪调节(Emotional regulation)过程。
在组织政治环境中,员工经常需要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即情绪劳动)以适应组织环境,然而相关研究却极为有限。
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人力资源-:原利红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相通之处,认真考察二者的关系,使二者更好地为企业建设服务,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释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在即,难免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一些利益受损者会对改革产生不满、失落、嫉妒等心理。
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化解矛盾,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已经成为现阶段人力资管理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政工部门的职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分属两个部门,沟通不够,配合不足。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滞后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在薪酬改革、机构调整、人事任命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总是走在这些系列工作之后,而不是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三是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上:重业务、轻队伍;重使用、轻培养;重要求、轻管理。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参差不齐。
少数思想政治工缺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忽视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不断深化,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性质在不断扩大和强化。
在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除了传统的政治宣传与导向功能外,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管理等领域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而人力资源管理总是通过“硬邦邦”的政策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职工的行为,比如:考试录用、竞争上岗、考核奖惩、职务升降、教育培训、工资福利、劳动纪律等,每一个规定都容不得“讲情面”、“给面子”,这样就会产生各种思想与认识上的问题,处理得当,矛盾和思想问题就少一些;处理不当,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各种思想认识就会层出不穷。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辨析——基于国有企业员工印象管理动机的考察崔勋;瞿皎姣【期刊名称】《南开管理评论》【年(卷),期】2014(017)002【摘要】鉴于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组织政治知觉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负向关系的结论与中国国有企业的实际表现并不相符,本研究基于389名国企员工样本,以印象管理动机为中介,通过SEM探讨了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得出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研究结论:一般性政治行为知觉对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负向影响;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知觉对尽职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政治性薪酬和晋升政策知觉对助人行为、建言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印象管理动机对尽职行为有完全中介作用,对其他维度OCB有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性薪酬和晋升政策知觉可直接正向影响OCB.研究结论表明,受到官僚政治文化和人情社会运作机制的影响,国企员工对组织政治有不同于西方员工的知觉和反应,不同维度的POP对不同维度的OCB有不同影响.【总页数】14页(P129-141,160)【作者】崔勋;瞿皎姣【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组织政治知觉对高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工作不安全感的效应分析[J], 李雪松2.基于印象管理动机的组织公民行为效应分析 [J], 邱环3.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双重影响机制研究 [J], 曹霞;崔勋;瞿皎姣4.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组织政治知觉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J], 瞿皎姣;曹霞;崔勋5.职场排斥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组织自尊的缓冲效应 [J], 李元勋;李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ow the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Influence the Job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mployee: A Perspective of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作者: 瞿皎姣[1];曹霞[1];崔勋[1]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管理学报
页码: 852-86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组织政治知觉;角色内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工作自主性;资源保存理论;国有企业
摘要:通过对1224份国有企业员工的问卷分析,探讨了组织政治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组织
公民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一般
性政治行为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参与组织活动以及参与公益活动2类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负向影
响;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4维度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政治性薪酬和
晋升政策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尽职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助人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
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自主性显著正向调节了组织政治知觉与角色内绩效和除尽职行为
外的其他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显示,不同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角色内、角色外
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揭示出组织政治的两面性:既可促进员工绩效的提升,又可导致员工行
为错位,这成为国有企业运行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结合,使人和物都发挥出最佳效应。
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本文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要素中的应用意义及作用加以简要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利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人力资源管理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致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员工做思想工作,转变其思想观念,引导其工作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和调配,激励和约束,实现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指导、控制和协调。
由此可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员工为对象,以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为目标。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除了严格执行政策和制度以外,还要有创新的现代管理,通过对员工思想情绪、工作态度、责任意识的管理,将其积极性和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思想政治工作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为载体,通过关心员工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进展作者:高正亮徐蓉胡光娇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第21期[摘要] 组织政治知觉是影响组织内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变量。
笔者首先对组织政治和组织政治知觉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组织政治知觉的结构,以及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发现现有的多数研究显示,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心理健康等有负面影响。
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通过改善管理条件,限制组织政治知觉的负面影响,提升积极影响。
[关键词] 组织政治;组织政治知觉;综述;人力资源管理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42[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74- 021 引言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成果表明,组织政治(Organizational Politics)是组织生活的现实反映,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重要影响。
Kacmar等[1](1999)对组织政治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组织政治对组织成员有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较高的旷工水平、离职倾向(人才离开组织)、焦虑以及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
此外,他还从组织层面指出,如果组织内政治行为盛行,员工将产生严重的不公平感,导致玩世不恭,不努力工作,甚至离开组织。
可见,组织政治确实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对组织政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2 概念2.1 组织政治组织政治的概念目前仍是众说纷纭,Mayes(1977)认为[2],组织政治是指员工为达到组织不许可的目标,或者运用组织不许可的手段达到组织许可的目标而施加的影响,其结果可能会使组织功能发生障碍;Farrell和Petersen(1982)[3]认为,组织政治存在于非正式结构之中,不受组织准则和目标约束,其目的是为了自己或相关团体利益而去影响组织内的利益分配;Ferris(1994)[4]则认为,组织政治是共享意义的管理,其核心是引导其他人对事件的评估和解释,以便产生自己所希望的、有利的结果。
企业员工政治知觉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毕业论文目录前言.10第一章导论 11一、问题的提出 11二、研究目的12三、研究意义12第二章组织政治知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研究..13一、组织政治知觉及其相关概念. 131、政治.132、组织政治行为143、知觉.164、组织政治知觉18二、有关组织政治知觉的研究 191、组织政治知觉模型..192、组织政治知觉实证研究量表使用情况..203、组织政治知觉与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224、组织政治知觉与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255、组织政治知觉与干扰变量之间的关系..276、个人特征变量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28第三章研究设计.30一、研究架构30二、研究假设30三、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31四、研究工具33五、样本选取及构成分析.33六、资料分析方法.36 第四章研究结果分析及其讨论..38一、研究 1: 组织政治知觉量的量表检验修订及其内容结构研究. 38(一)量表检验与修订..381、项目鉴别力分析的结果――问卷项目的取舍..382、组织政治知觉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393、组织政治知觉调查问卷要素及整体的内部一致性分析.42(二)检验与修订结果..42(三)组织政治知觉的内容结构.43二、研究 2: 个人特征变量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 45(一)个人特征与组织政治知觉之间的相关关系45(二)个人特征的单因子变异分析461、性别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462、年龄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473、学历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494、职等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515、企业年资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526、编制与组织政治知觉的关系54(三)个人特征变量与组织政治知觉关系的比较55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存在问题.57一、研究结论57二、研究建议58(一)对企业的建议58(二)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59三、本研究的局限. 59参考文献.60后记.71 摘要组织在进行决策时,所能运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组织成员在本位主义以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来影响资源的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 的考虑下,即为一种而这些试图影响组织决策的各种行为, 以期获得最大的利益。
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员工敬业度提升策略研究作者:徐茂准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年第1期徐茂准(烟台正海科技有限公司)摘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从资源视角提出两条敬业行为的生成机制,其一是资源积累和资源扩张- 高绩效- 敬业行为强化,其二是资源损耗和资源丧失- 高压力- 敬业行为弱化。
在此基础上,强调从提供组织支持性资源、实现工作要求- 资源平衡等方面入手提升员工的敬业度。
关键词: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 资源模型敬业度敬业度关乎员工的积极心理体验和高效产出,是企业经营管理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正如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所指出的,“衡量企业稳健度的三个指标分别是:员工的敬业度、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客户的忠诚度”。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化,员工“爱岗敬业”的意识和行为却变得相对缺失。
太和顾问公司的一项调查即表明员工敬业度水平偏低:参与调查的3000 余名员工的敬业度平均得分仅为2.4 分(满分为5 分)。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员工敬业度水平?本文选取资源保存理论视角,尝试从资源的占有、损耗、投资等方面剖析其对敬业度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员工敬业度提升之策。
1 敬业度和资源保存理论的相关理论回顾1.1 敬业度的概念、结构维度和测量员工敬业度既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也是在学术研究领域时兴的和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个构念。
在国外,Kahn 是较早开展敬业度研究的学者。
他于1990年界定敬业度为企业员工在组织工作情景中将自我概念和工作角色相结合,即在工作中所投入的生理(体力)、认知(脑力)和情感的程度。
这个定义较为全面地刻画了敬业度的内涵,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认同。
此外,Wellins 和Concelman 界定的敬业度概念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们认为,敬业度是承诺、忠诚和主人翁精神的混合,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这种力量激发着员工不断地去创造更高的绩效。
组织政治知觉论文心理安全论文: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知识分享意愿关系研究[摘要]针对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知识分享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团队心理安全则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制度和行为设计减少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强化团队心理安全,促成组织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关键词]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安全知识分享1、引言组织知识观认为,组织动态竞争力决定于其隐性知识的存量以及知识在组织内外的动态转移和运转。
对组织而言,如何营造出宽松的心理气氛对知识转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现实中由于利益冲突和人际关系考量,员工往往无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尤其是员工对组织政治的投入和顾虑,更是抑制了其知识传递的动力。
本研究尝试以高科技企业为例,探讨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研究,并考察心理安全在其中的作用,以期为提升组织知识管理绩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2、理论基础和假设知识分享是组织知识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是由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跃迁的基础。
由于知识创新的复杂性和个人认知的有限性,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多以“碎片”的形式依附于个体中,因而组织需要通过共享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有效流动和集成使用,以倍增知识的效力。
知识分享不仅决定于彼此间的知识存量,而且还受到组织内部氛围和个体感知组织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当员工感知风险和不确定增加时,倾向于收缩自身的心智,排斥对外知识交流;而组织支持感强烈的员工则主动进行信息和知识的分享,展现出多种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政治知觉是个体对组织成员和组织本身追求个人自我利益的主观解释,也即个体在察觉到他人以政治行为谋取个人私利时,认为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的程度。
影响员工组织政治知觉的前置变量包括组织集权和正规化等组织因素、工作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等工作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同时组织政治知觉会使个体产生自我封闭、焦虑、效率低下和离职等一系列负面现象。
尽管有学者认为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工作投入会产生积极影响,但从组织的角度看,员工组织政治知觉更多时候是社会负债而非社会资本。
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政治思想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做好政治思想,保证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
做好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政治思想工作;国有企业一、政治思想工作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如今,在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符合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是企业深化改革,提高制度竞争力的必然结果。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清楚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以及员工管理中的政治和思想工作。
(一)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是指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政治取向和政治主张方面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
政治思想工作是政治,科学,群众和实践性的管理方法。
它不同于普通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它致力于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来调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科学的制度、方法、规章、程序等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和管理。
作为一门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表达需一致)的新兴学科,人力资源并没有很长的历史,但其管理思想已经源远流长。
在现代化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员工招聘、员工的培训、员工绩效考核、人事管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和企业薪酬福利等几个方面。
二、政治思想工作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辩证关系(一)政治思想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性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与政治思想工作有相同的特征。
一方面,它是以人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加强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
制研究
李燕萍;郑馨怡;刘宗华
【期刊名称】《管理学报》
【年(卷),期】2017(014)002
【摘要】以来自7家企业288份主管-下属有效配对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探讨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工作嵌入与员工建言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嵌入在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节工作嵌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丰富和拓展了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工作嵌入理论,为管理者激励员工建言献策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与借鉴.
【总页数】9页(P196-204)
【作者】李燕萍;郑馨怡;刘宗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相关文献】
1.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内部人身份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J], 林新奇;丁贺
2.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为中介 [J], 张卓雅;
3.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与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多重中介效应[J], 李晓玉;赵申苒;高昂;高冬东
4.新生代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 [J], 楼旭明;董影;赵亚楠;杨婧瑶
5.授权赋能领导行为对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的调节作用 [J], 尹俊;王辉;黄鸣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