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政治知觉
- 格式:pptx
- 大小:340.76 KB
- 文档页数:12
管理学视角下的组织政治知觉作者:邵莉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06期组织政治虽然现实中普遍存在,但学术界对于组织政治的研究并不多。
因为组织政治通常表现为一种难以捉摸的、甚至有些灰色的存在于组织显性制度或隐性文化中的认知或行为,所以到目前为止组织政治的概念界定还没有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组织政治行为表现为一种实现社会影响的方式,而另一些学者却认为,组织政治行为是个体刻意策划为了获得提升或保护自我私利的行为。
融合以上两种观点,组织政治行为可以表现为一种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通常表现为试图对那些可以为个体提供奖金或能为个体晋升提供帮助或保护私利的人或事施加影响。
学者们认为,组织政治行为可能导致组织机能障碍是一种利已行为,潜在目的是不能公开的,只能暗箱操作。
我国学者马超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认为组织政治是在潜在动机支配下,为获得和保护个人及相关团体的利益,而对他人或团体施加影响的行为。
组织政治知觉是员工对组织政治的主观感觉,是员工对组织内部不受组织准则约束,为了自己或相关团体利益而影响组织分配行为的主观知觉。
组织政治知觉可能真实地反映出客观的事实,也可能仅是错误的判断。
Ferris等人认为组织政治知觉是组织员工对工作环境中自利行为发生程度的主观评估,其中包含了个体对这种自利行为的归因。
Vigoda认为组织政治知觉不像组织政治行为,它必须借助于对事实的主观感受来探讨组织政治。
组织政治知觉概念的测量学者大体在Ferris等提出的模型上进行量表的开发以及对组织政治知觉的维度进行研究。
Kacmar和Ferris首先发展了一套测量心理特质的组织政治知觉量表,用来评估受试者对其工作环境政治化程度的感受。
他们透过理论推演、相关资料搜集及研究测试的过程,产生了一个31个条目的量表,数据经因素分析归并后得到5个维度,分别为保持沉默静待好处,指政治行为从事者避免参与活动(例如保持沉默),以确保有价值的产出。
如果个人不认为从事政治的其它人具有威胁成分,而采取不关我事的态度(即不去举发或说穿),那么这个不具威胁者将可能被欢迎进入其内团体,并分享其有价值的产出结果。
学生干部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摘要:“校园政治”的不良风气日益影响着大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作风,在一些“高层”学生干部中尤为盛行,并影响了社团内其他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满意度。
文章在确定学生干部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抵制校园政治行为,提高学生干部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干部组织政治知觉工作满意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一、研究背景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一直鼓励读书人从政。
现代社会中,政治的分量虽然已经被经济主导趋势冲淡了很多,但在一个有着官本位传统的社会里,学生们从小耳濡目染,还是无师自通地学到了不少手段,正好在大学校园中“各显神通”。
近年,具有官僚化、利益化特点的“校园政治”在本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工作能力的大学社团中逐渐蔓延,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能力和特长的培养净土经过“校园政治”的染色,已然成为学生争名夺利的阵地,由此附加带来的许多学生问题也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仍然想通过学生社团为广大同学服务,实现自己价值的同学对学生社团不免灰心,工作热情和满意度骤然减退。
hoy和miskel(1983)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注意组织中固有的不合法的非正式权力”,这里所说的“不合法的非正式权力”指的就是组织政治,组织政治是消极的,代表了组织生活的黑暗面。
组织政治知觉(陈壁辉,2008)是组织成员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整合,并不一定是事实本身。
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政治行为,不同的组织成员也会产生不同的组织政治知觉,它与组织成员个人人格特质、价值和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进入大学社团的学生干部对“校园政治”的不同认知,可能会对其工作的满意与否产生影响。
三、研究结果本文采用修订后的马超(2006)组织政治知觉问卷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对江西省四所高校的300名学生干部进行调查研究。
数据分析显示,在性别变量上,男生组织政治知觉显著高于女生(p<.01),男生工作满意度显著低于女生(p<.05),因为通常男生处于组织内的核心地位,是政治行为的主体,因此男生对对社团中存在的政治行为敏感度更高。
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组织政治知觉研究——以国有企业员工为例秦晓蕾;杨东涛【摘要】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使其知觉到可能失去某些资源就会产生不安全感,组织政治行为便由此产生,组织政治知觉是员工对组织政治行为的主观知觉.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对组织政治知觉的深刻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转型期国有企业416名员工为样本,进行了组织政治知觉现状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政治知觉程度不高,但因为性别、学历、职位的不同而显示其差异性.【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0(024)011【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资源保存理论;组织政治知觉;国有企业【作者】秦晓蕾;杨东涛【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92组织政治作为一种共享主义的管理,核心是引导其他人对事件的评估和解释,以便产生自己所希望的有利结果。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利益重新整合。
为了在利益较量中获得稀缺资源,国有企业各个层级的员工运用正当或灰色的手段进行自利行为,组织政治行为变得无法规避。
学者们普遍认为,组织政治行为可能导致组织机能障碍,是一种利已行为,潜在目的是不能公开的,只能暗箱操作[1]。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使其知觉到可能失去某些资源,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或工作需求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不安全感,组织政治行为便应运而生[2]。
组织政治知觉是员工对组织政治行为的主观知觉,这种知觉不仅影响了组织的晋升及加薪等决策行为,还影响着企业内部的同事关系与员工的行为方式,并进而影响着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企业文化等组织管理问题,由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
资源保存理论成为组织政治知觉产生的理论基础。
资源保存理论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COR theory)认为个体有努力获得和维持自身资源的本能,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使其知觉到可能失去某些资源、或已经失去了某些资源、或获得新的资源比较渺茫时,使得工作要求无法充分满足,或是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就会产生压力和不安全感[3]。
第1期总第231期2011年1月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JOURNAL OF BUSI NESS ECONOM ICS No .1V o.l 231Jan .2011收稿日期:2010-10-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1053)作者简介:张军成(1984-),男,广东信宜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研究;凌文辁(1941-),男,安徽凤阳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研究。
组织政治知觉影响离职倾向的多重中介效应比较分析张军成,凌文辁(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珠三角地区光电制造企业中452名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政治知觉影响离职倾向的内在心理机制。
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能通过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和工作倦怠的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在个别中介效应大小方面,工作倦怠最大,工作满意度次之,情感承诺最小。
关键词:组织政治知觉;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多重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154(2011)01 0044 08一、引 言在知识经济时代,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在这种背景下,吸引并留住大量、优质且结构合理的核心员工队伍,特别是作为企业核心员工主体的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自由流动环境,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烈争夺,以及知识型员工对自身发展的追求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知识型员工的自愿离职现象日益普遍,这已然成为困扰企业管理者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厘清知识型员工自愿离职的发生原因及内在机理,已经引起了学术研究人员和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在员工自愿离职的研究文献中,组织政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新视角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组织政治知觉研究综述作者:陈璧辉周飞敏吴旭英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1期摘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组织政治知觉研究的成果,介绍了组织政治知觉的概念,组织政治知觉理论模型,组织政治知觉结构研究及其量表的设计,最后指出组织政治知觉研究的局限性及其意义。
关键词:知觉;组织政治知觉;组织政治知觉理论组织是由一群人组成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集体。
个人之所以要加入到一个组织中去,是因为这个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单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目标。
但是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面对有限的资源,就会产生分配问题,也使潜在的冲突转变为现实的冲突。
组织成员会借助组织政治手段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组织政治行为贯穿在组织的生命周期中。
面对组织中的政治行为,组织成员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和观念来判断和解读这些行为。
研究表明,组织政治知觉(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 politics, POP)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以及组织的团队建设、工作效率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组织政治知觉的相关问题,对于提高组织绩效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组织政治知觉概念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组织政治知觉的统一概念。
Lewin(1936)认为个体对现实做出反应的基础是对现实的知觉,而不是现实本身。
Porter(1976)提出,知觉特别是对组织政治的知觉,即使是对客观事务的歪曲表征,它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理解。
相同的行为,有的观察者可能认为是组织政治行为,有的观察者可能认为是非组织政治行为,这完全依赖于观察者个人和参考群体的特征。
Ferris 等人认为,组织政治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政治活动产生的知觉。
Ferris 和 Kacmar组织政治知觉定义为个人、团体及组织致力于追求自我利益的活动,而组织成员对于这些活动的知觉评价与主观经验,就构成了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政治知觉。
还有学者认为组织政治知觉是由上级、同事和组织政策与实务等等行为所引起的组织成员的认识.Harrell-Cook, Ferris和Dulebohn综合了各家观点,认为组织政治知觉是组织员工对工作环境中自利行为发生程度的主观评估,其中包含了个体对这种自利行为的归因。
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犬儒主义: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作用
高婧;杨乃定;祝志明
【期刊名称】《管理学报》
【年(卷),期】2008(5)1
【摘要】为考察组织政治知觉是否会通过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作用影响到员工犬
儒主义态度,对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契约、犬儒主义相关概念进行逻辑辨析,并提出
4项研究假设.以20个组织为研究样本,收集556份有效问卷,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模型进行比选,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
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犬儒主义成正相关关系,心理契约违背在两者之间起到
部分中介作用.
【总页数】10页(P128-137)
【作者】高婧;杨乃定;祝志明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
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1
【相关文献】
1.中国情境下的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安全与员工犬儒主义:一个理论框架 [J], 石
冠峰;徐兵
2.辱虐管理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员工犬儒主义的中介作用 [J], 李伟
明;张初
3.辱虐管理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员工犬儒主义的中介作用 [J], 李伟明;张初;
4.心理资本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犬儒主义的中介作用 [J], 王霞
5.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作用 [J], 黎芳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组织公平和组织认
同的中介作用
张峰;耿晓伟
【期刊名称】《心理与行为研究》
【年(卷),期】2018(016)005
【摘要】以353名乡村中小学教师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以及组织公平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组织政治知觉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公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组织公平与组织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认同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组织公平和组织认同在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双重中介作用.
【总页数】6页(P678-683)
【作者】张峰;耿晓伟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台 264025;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台264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3
【相关文献】
1.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认同的影响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J], 钟建安;曹忠良;刘庆春
2.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 [J], 赵慧军;席燕平;王宏
3.组织政治知觉对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基于组织公平感的效应分析 [J], 李雪松
4.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 [J], 陆春明;吴恒;黄明明
5.组织认同在小组学习中组织公平与学业绩效中的中介作用 [J], 王灿;王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