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弯瓜现象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黄瓜畸形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黄瓜畸形瓜防治方黄瓜常见的畸形瓜有弯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等,产生畸形瓜主要是由栽培环境条件不正常,植株生育不良,瓜条生长受阻造成。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黄瓜畸形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可防治黄瓜畸形瓜。
1、黄瓜弯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弯瓜分弓形瓜和弯钩瓜两种。
弓形瓜是瓜条生长过程中受到机械阻碍所致,根瓜触地,不能正常伸长,根瓜以上的瓜生长过程中受到架材、吊绳、茎蔓的阻碍,都能形成弓形瓜。
多在高温、干旱、缺肥、病虫严重、植株生长衰弱的情况下形成。
主要对策是防止高温、及时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防止植株早衰。
2、黄瓜尖嘴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尖嘴瓜在棚室栽培的中后期易形成,主要原因是大棚内高温、弱光、干旱、缺肥和病虫害严重,植株生长衰弱,供给幼瓜生长的光合营养和水分不足,果实顶尖部分得到的营养和水分少,膨大很慢,而中基部膨大快,形成尖嘴瓜。
防治办法:栽培中后期及时灌溉追肥,防治病虫害,保持秧体长势,大通风避免高温又能增加昆虫授粉机会,能减少尖嘴瓜的数量。
3、黄瓜大肚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大肚瓜也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
授粉受精不良,植株又走向衰老,有限的光合营养物质和水分优先向果实先端已受精有种子的部分输送,先端膨大的快,中基部膨大很慢,形成大肚(大头)瓜。
肥水不调,高温、弱光和病虫严重是形成大肚瓜的主要栽培原因。
防治办法:改善受光条件,及时放风防高温,肥水不缺,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秧体长势,授粉受精不良的瓜一般也能长成正常瓜,大肚瓜很少。
4、黄瓜蜂腰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蜂腰瓜又叫细腰瓜,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
植株衰弱,子房发育不良,土壤水分状况忽干忽湿,幼瓜得到营养水分也忽多忽少,能形成蜂腰瓜。
栽培上持续供水供肥,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秧体长势,是减少蜂腰瓜的主要措施。
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病害症状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有时出现苦味瓜。
2发病规律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
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病虫为害引起。
尤其是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少,地温低等条件易发生。
有的花期子房就表现出弯曲状态,随幼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初或*后的果穗发生多。
此外,雌花或幼果被架材及茎蔓等遮阴或夹长等物理原因也可造成畸形果。
尖嘴瓜和大肚子瓜:早春保护地中传粉昆虫少,黄瓜不经受粉,也能结实,这是单性结实,没有种子。
这种瓜营养条件好,能发育成正常果实,反之则形成尖嘴瓜。
当雌花受粉不充分,受粉的先端先膨大,营养不足,或水分不均,就会形成大肚瓜。
有的在营养充分情况下,仍发育成正常瓜。
有时高温持续时间长,黄瓜果实因高温为害也成畸形怪状。
细腰瓜:当营养和水分有时好,有时供应不正常,反应在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就会出现细腰瓜。
此外,黄瓜染有黑星病,或缺硼,也会出现畸形瓜。
苦味瓜:有些黄瓜出现苦味,这是由于苦味素在黄瓜中积累过多所致,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不足,特别是氮肥突然过量很易出现苦味,黄瓜对氮磷钾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就会出现生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出现座果不齐或畸形,或在侧枝上,弱枝上出现苦味瓜。
此外,地温低于13℃,细胞透过性减低,致养分和水分吸收受抑,也会出现苦味或变形。
棚温高于30℃持续时间过长,致同化能力减弱,损耗过多或营养失调都会出现苦味瓜,有时棚内或土壤湿度过大形成生理干旱苦味素易在干燥条件下进入果实。
苦味还有遗传性,叶色深绿的苦味多。
3防治方法发现畸形瓜及时摘除。
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分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或喷洒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或氮磷钾按5:2:6比例施用,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水11~12升。
弯瓜原因:
(1)天气恶劣,阴雨连绵所引起的光照不充分,容易引起弯瓜;温度过高,易引起弯瓜。
(2)土壤贫瘠,通透性能差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叶片早衰,容易引起弯瓜。
(3)养分供应不足,导致需肥期出现缺肥现象,尤其以钾、硼、磷为主;或偏施氮肥,过施鸡、猪、牛粪肥,都易造成弯瓜;摘叶过多也会损害养分供应,引起弯瓜。
(4)前期结果过多,或花期质量差,子房小,易引起弯瓜。
(5)受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如蓟马等,容易引起弯瓜。
预防措施:
(1)弯曲程度较轻时,可用重物吊在瓜上,让瓜自然变直,如弯曲较重,建议摘除,以免浪费养分。
(2)合理密植,减少单株产量,及时疏花、摘瓜。
(3)对于黄瓜地里弯瓜出现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通过在开花前后用赤霉素涂抹弯瓜的内曲面,抑制该部位的生长。
此种方法见效比较快,一般几天就可以使弯瓜变直。
(4)基肥施用有机肥和高效复合肥,及时补充微量元素矿物质,以补充养分、防止叶片早衰。
可以补充磷酸二氢钾,促使花粉管萌发。
(5)浇水讲究勤浇小水,高温期间更是如此。
田间种植的瓜应采取遮阴措施,避免高温、曝晒。
(6)田间管理要细致,不可过早、过多摘除黄瓜底部叶片;只要黄瓜底叶不发黄,一般不宜过早摘除;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止管理中出现机械性损伤,减少弯瓜条增多。
(7)黄瓜卷须如果生长位置不合适,容易阻挡黄瓜的正常生长,进而导致弯瓜的出现,基于此,在生产上可以对果实生长部位的卷须进行摘除。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吊蔓、缠蔓的方法,使瓜条自然下垂,消除阻碍。
黄瓜高产优质栽培方案黄瓜是夏季最常见的蔬菜,不仅可以做菜,还可以当作水果来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要想获得高产优质黄瓜,还需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管理过程1、底肥施入平衡型硫基复合肥(17-17-17)50kg/亩,大豆70菌肥80-200kg/亩。
深翻旋地,要求深30厘米左右,土质与肥料混合均匀,无石块、土块等。
2、蘸根黄瓜小苗定植前蘸根,可以有效预防根部病虫害的侵染,促进缓苗。
可用阿米西达10ml+亮盾10ml+噻虫嗪20g兑水15kg来进行蘸根处理。
3、留瓜黄瓜留瓜不当,易出现早衰现象,因此合理的留瓜位置是获得高产优质黄瓜的关键。
一般,8-10片叶开始留瓜,瓜秧养分较为充足,能保证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
4、落蔓大棚黄瓜落蔓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维持最佳叶片系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促进黄瓜生长,延长结瓜期。
不过,落蔓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温室大棚黄瓜优质高产。
二、落蔓注意事项:1、在植株生长点接近棚顶,植株底部无叶、茎蔓离地面30厘米以上的时候及时落蔓,落蔓宜选择晴暖午后进行,这样不易损伤茎蔓。
切记不要在含水量高的早晨、上午或浇水后落蔓,以免损伤茎蔓,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2、落蔓前3天最好不要浇水,这样有利于降低茎蔓组织的含水量,增强柔韧性,还可以减少病源。
3、先去除病、老叶,带至棚外,避免落蔓后靠近地面的果实、叶片因潮湿的环境发病。
4、将缠绕在茎蔓上的吊绳松下,顺势把茎蔓落于地面,切忌硬拉硬拽,茎蔓要有秩序地向同一方向逐步放于栽培垄上,可一次性落茎蔓长的1/3~1/4。
5、保持有叶茎蔓距垄面13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叶在20片以上。
6、晴天上午及时打掉黄瓜须子、杈子,及时采收黄瓜。
7、出现花打顶或者镶金边有弯瓜现象,适当疏花疏瓜。
三、病虫害防治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药剂:霜霉病:银法利、唑醚.代森联、烯酰吗啉、中生菌素。
灰霉病:啶酰菌胺、异菌脲、嘧环咯菌腈、腐霉利。
白粉病:啶酰乙嘧酚、巴斯夫硫磺。
浅议栽培黄瓜畸形的防治与对策作者:刘鹤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2期摘要:在黄瓜的栽培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常规的栽培技术,还要不断地研究推敲,通过采用一些小技巧,能够改善和促进黄瓜的生长,降低残次率,增加产量和提高黄瓜的品质。
关键词:黄瓜畸形栽培技术小技巧黄瓜,俗称胡瓜、属葫芦科植物。
黄瓜食用部分是幼嫩的果实部分,其营养丰富,脆嫩多汁,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和供应,是瓜类和蔬菜类中重要的常见品种。
但由于种植和管理技术的不到位经常会出现弯瓜、畸形瓜和残次瓜等,以下为笔者经过多年经验整理了一套防治的方法与对策,以供参考。
一、成品黄瓜质量的分类。
1、良质黄瓜——鲜嫩带白霜,以顶花带刺为最佳,瓜体直,均匀整齐,无折断损伤,皮薄肉厚,清香爽脆,无苦味,无病虫害。
2、次质黄瓜——瓜身弯曲而粗细不均匀,但无畸形瓜,或是瓜身萎蔫不新鲜。
3、劣质黄瓜——色泽为黄色或近于黄色,瓜呈畸形,有大肚、尖嘴、蜂腰等,有苦味或肉质发糠,瓜身上有病斑或烂点。
二、黄瓜出现弯瓜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1、黄瓜出现弯瓜的原因黄瓜出现弯瓜有多种因素,如日光照照射不足、温度低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的办法除改善栽培条件外,还可采用弯瓜直坠技术,无污染,值得推广。
2、防治对策(1)精选优良品种。
选择优良的单性结实能力强的黄瓜品种。
(2)拴绳坠直。
当黄瓜长到10厘米长时,如发现弯瓜,可用细绳拴长4厘米、宽3厘米左右的小瓦片或小砖块挂在花把儿处,这样随着黄瓜的生长,弯瓜就可被坠直。
对于机械弯瓜,在吊蔓、缠蔓时,及时消除阻挡因素,使瓜条下垂即可。
(3)刀片处理在幼花开花期前后,用刀片在弯瓜背处竖划一道浅印处理,再横切1-3道浅印,长2-5厘米。
深不过0.5厘米,这样弯瓜可变直,销售时看不出伤口。
(4)防叶早衰、摘卷须。
在施肥的时候做到微生物菌肥和多元素矿物肥、氮磷钾肥,有机肥相互搭配使用。
前期用过有机肥和氮磷钾肥料做底肥的,开花结果后每亩可冲施微生物菌剂25千克和多元素矿物肥20-30千克,促使黄瓜根系生长,补充养分,防治黄瓜根系和叶片早衰,减少畸形瓜的产生。
黄瓜畸形瓜形成原因是什么黄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果蔬,我们平时经常吃是因为黄瓜的口感很好。
现在就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黄瓜畸形瓜形成原因吧。
黄瓜畸形瓜形成原因1、弯曲瓜:茎叶过密、行距窄,通风透光不良,肥料不足,干旱缺水,引起植株衰弱,营养不良时,都易产生弯曲瓜,但与机械造成的应予以区别。
2、大肚瓜:受粉和受精不完全时可形成大肚瓜,特别是缺钾等原因造成。
在同一条瓜膨大过程中前期与后期缺水,而中期不缺水时也可形成大肚瓜。
3、尖嘴瓜:在温室里单性结实的情况下,连续高温、干旱等条件,使瓜条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生长不好,果实长度也小得多。
4、蜂腰瓜:瓜条中部细如蜂腰,在高温干旱、营养不良、浇水不均等影响下不正常发育所致。
5、瘦肩瓜:果梗变得特短,肩部变得瘦而长如瓶状的畸形瓜,是营养过剩而过分偏向于结瓜生长的生理状态,在摘心后更容易产生此类瓜。
6、钩子瓜:瓜的先端弯曲如钩,是养分集中到茎叶中去而不能充分供给果实,或因病虫害影响植株生长所致。
为此,防止畸形瓜的产生必须要根据植物生长特性,随天气变化及时施肥抗旱,不要强行打叶,及时防治病虫害,多施有机肥,使用好生长调节剂,这样可大大减轻畸形瓜的发生,如果出现畸形瓜应及早摘除。
水果黄瓜的食用方法水果黄瓜是一种新型的食物,在各大超市菜市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水果黄瓜的外表比起普通黄瓜会更加光滑且精致,因此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水果黄瓜买回来,那么应该怎么吃才好呢?马上为大家揭晓。
首先水果黄瓜比较小,所以很多人的吃法就是直接洗干净当做水果吃就可以了。
但是鉴于水果黄瓜的表皮可能沾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建议大家在生吃之前一定要洗干净。
另外生吃水果黄瓜也不能吃多,很有可能会造成拉肚子。
为了大家吃得健康又安全,所以吃水果黄瓜最保守的方法就是直接将黄瓜煮食,虽然在口味上略逊于炒制的,但营养价值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而且能缓解夏季浮肿现象。
水果黄瓜的尾部含有较多的苦味素,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所以不要把黄瓜尾部全部丢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