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畸形瓜形成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19.63 KB
- 文档页数:3
黄瓜畸形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黄瓜畸形瓜防治方黄瓜常见的畸形瓜有弯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等,产生畸形瓜主要是由栽培环境条件不正常,植株生育不良,瓜条生长受阻造成。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黄瓜畸形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可防治黄瓜畸形瓜。
1、黄瓜弯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弯瓜分弓形瓜和弯钩瓜两种。
弓形瓜是瓜条生长过程中受到机械阻碍所致,根瓜触地,不能正常伸长,根瓜以上的瓜生长过程中受到架材、吊绳、茎蔓的阻碍,都能形成弓形瓜。
多在高温、干旱、缺肥、病虫严重、植株生长衰弱的情况下形成。
主要对策是防止高温、及时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防止植株早衰。
2、黄瓜尖嘴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尖嘴瓜在棚室栽培的中后期易形成,主要原因是大棚内高温、弱光、干旱、缺肥和病虫害严重,植株生长衰弱,供给幼瓜生长的光合营养和水分不足,果实顶尖部分得到的营养和水分少,膨大很慢,而中基部膨大快,形成尖嘴瓜。
防治办法:栽培中后期及时灌溉追肥,防治病虫害,保持秧体长势,大通风避免高温又能增加昆虫授粉机会,能减少尖嘴瓜的数量。
3、黄瓜大肚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大肚瓜也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
授粉受精不良,植株又走向衰老,有限的光合营养物质和水分优先向果实先端已受精有种子的部分输送,先端膨大的快,中基部膨大很慢,形成大肚(大头)瓜。
肥水不调,高温、弱光和病虫严重是形成大肚瓜的主要栽培原因。
防治办法:改善受光条件,及时放风防高温,肥水不缺,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秧体长势,授粉受精不良的瓜一般也能长成正常瓜,大肚瓜很少。
4、黄瓜蜂腰瓜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蜂腰瓜又叫细腰瓜,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
植株衰弱,子房发育不良,土壤水分状况忽干忽湿,幼瓜得到营养水分也忽多忽少,能形成蜂腰瓜。
栽培上持续供水供肥,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秧体长势,是减少蜂腰瓜的主要措施。
黄瓜常见生理障害——化瓜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症状识别•原因分析•防治方法•案例分析•防治建议01症状识别指雌花未开放或开放后子房发育停滞,幼瓜在膨大过程中中途停止生长,瓜皮变黄或变褐,最终造成畸形瓜或落瓜。
化瓜黄瓜植株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化瓜现象,会表现为雌花未开放或开放后子房发育停滞,幼瓜在膨大过程中中途停止生长,瓜皮变黄或变褐,最终造成畸形瓜或落瓜。
症状描述定义及症状描述黄瓜化瓜现象通常发生在雌花开放的早期阶段,即黄瓜植株生长的早期和中期阶段。
发生阶段化瓜现象通常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特别是在早春和深秋季节更为常见。
发生周期发生阶段与周期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下,黄瓜植株容易发生化瓜现象。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5℃。
温度湿度过低或过高也会导致黄瓜植株发生化瓜现象。
适宜的湿度范围为50-70%。
湿度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会影响黄瓜植株的生长和结实,容易发生化瓜现象。
养分光照不足会影响黄瓜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容易发生化瓜现象。
光照发生环境与条件02原因分析黄瓜在苗期或生长期遇到长时间低于5℃的低温,容易发生生理障碍,表现为化瓜。
长时间处于30℃以上的高温环境,会使黄瓜的同化作用减弱,光合产物减少,也会导致化瓜。
温度不适宜高温障碍低温障碍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使黄瓜植株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缺乏光照会导致化瓜。
植株密度过大黄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之间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化瓜。
黄瓜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氮肥,缺乏氮肥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化瓜。
缺钾黄瓜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钾肥,缺乏钾肥会导致植株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害,也会引起化瓜。
植株长势弱病虫害黄瓜植株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病毒病、白粉病等病害,会使植株生长受阻,叶片皱缩、黄化,导致化瓜。
营养不良黄瓜植株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也会使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化瓜。
03防治方法温度管理总结词科学调节温度。
黄瓜栽培技术一、黄瓜概述(一)形态特征黄瓜根主要集中0-30厘米,主根深可达1米。
好气性强,抗寒、吸肥能力弱,栽培要浅,适于肥沃、疏松的土壤。
根系形成层浅,易老化,苗期发生快,育苗时间不宜过长,定植要保护根系。
黄瓜的茎粗细、颜色深浅和茎上的刺的硬度是植株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茎粗0.6-1.2厘米,节间5-9厘米为宜。
子叶贮藏和制造的养分是秧苗早期营养的主要来源,子叶还是判断黄瓜生长环境优略的重要标志,栽培时应保持子叶完好。
真叶大、薄,蒸腾量大,缺水时易萎蔫。
雌雄同株异花,具有单行结实的特性。
黄瓜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就开始花芽分化,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分化已分化到12节,9节内的叶腋均已花芽分化,但性型未定,第二片真叶展开时花芽分化已到12-16节,3-5节性型已经决定,第七片真叶展开时,第26节花芽已经分化,16节以内的花芽性型已经决定。
因此苗期结束时植株中下部每个节位是雌花还是雄花就已经决定。
雌雄花的多少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白天适温,适当的降低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形成。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第二片真叶还未展开,夜温12-14℃,第二片真叶展开时可降到10-12℃,有利于雌瓜的形成。
1-5片真叶时,每天8小时光照有利于雌花形成,超过12小时雌花减少。
含水量高有利于雌花形成,但过高易徒长,不利雌花形成。
氮、磷一次性施入不利雌花形成,分期使用雌花多,如一次性施入雌雄比是1:91;三次施入雌雄比是1:65。
适时用乙烯利或增瓜灵可减少雄花,用硝酸银处理可减少雌花。
(二)生育周期1、发芽期播种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5-7天,此阶段生长量小、速度缓慢,需较高的温湿度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及早出苗,出苗整齐,防止徒长。
2、幼苗期从第1真叶展开至第4-5片真叶展开,一般需要30天左右。
此阶段开始花芽分化,但生长中心仍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管理目标为促控相结合,培育壮苗。
3、初花期(发棵伸蔓期)从第4-5片真叶展开至第一个雌瓜坐瓜,大约需要20天左右,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长中心逐步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应该促控结合,促坐瓜控徒长。
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病害症状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有时出现苦味瓜。
2发病规律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
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病虫为害引起。
尤其是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少,地温低等条件易发生。
有的花期子房就表现出弯曲状态,随幼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初或*后的果穗发生多。
此外,雌花或幼果被架材及茎蔓等遮阴或夹长等物理原因也可造成畸形果。
尖嘴瓜和大肚子瓜:早春保护地中传粉昆虫少,黄瓜不经受粉,也能结实,这是单性结实,没有种子。
这种瓜营养条件好,能发育成正常果实,反之则形成尖嘴瓜。
当雌花受粉不充分,受粉的先端先膨大,营养不足,或水分不均,就会形成大肚瓜。
有的在营养充分情况下,仍发育成正常瓜。
有时高温持续时间长,黄瓜果实因高温为害也成畸形怪状。
细腰瓜:当营养和水分有时好,有时供应不正常,反应在同化物质积累不均匀,就会出现细腰瓜。
此外,黄瓜染有黑星病,或缺硼,也会出现畸形瓜。
苦味瓜:有些黄瓜出现苦味,这是由于苦味素在黄瓜中积累过多所致,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或磷、钾不足,特别是氮肥突然过量很易出现苦味,黄瓜对氮磷钾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就会出现生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出现座果不齐或畸形,或在侧枝上,弱枝上出现苦味瓜。
此外,地温低于13℃,细胞透过性减低,致养分和水分吸收受抑,也会出现苦味或变形。
棚温高于30℃持续时间过长,致同化能力减弱,损耗过多或营养失调都会出现苦味瓜,有时棚内或土壤湿度过大形成生理干旱苦味素易在干燥条件下进入果实。
苦味还有遗传性,叶色深绿的苦味多。
3防治方法发现畸形瓜及时摘除。
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分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或喷洒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或氮磷钾按5:2:6比例施用,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水11~12升。
黄瓜多畸形、条短原因有哪些
1.花芽分化不良。
花芽分化期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花芽分化不良,结出的黄瓜容易成为畸形瓜、瓜条短。
2.根系弱。
根系过浅或根系受伤、生长发育不良,也容易造成瓜条短。
此外,复合肥使用过量、不当的农事操作导致黄瓜烧根、伤根,根系无法吸收充足的养分供给瓜条生长,也会使瓜条长得短。
生产中菜农应注意养护好根系,结合使用生根护根性肥料和增施生物菌肥,及时中耕划锄,改善根际环境,促进受伤的根系尽快长出新根,促进瓜条生长。
3.留瓜节位不当。
这主要表现在根瓜上。
根瓜留瓜节位过低,会造成瓜条短。
黄瓜第一个瓜的最佳留瓜位置是第7片叶左右。
如果留瓜过早,底部的根瓜就容易长成”短瓜。
黄瓜长成尖嘴瓜是什么原因,该怎么防治近期很多菜农反映黄瓜出现了尖嘴瓜问题。
黄瓜尖嘴瓜在植株瘦弱、营养不良、同化养分不足的时候容易发生。
有些黄瓜植株茎蔓粗壮、叶片肥大,同样有尖嘴瓜出现。
这与近段时间夜温居高不下,植株呼吸作用消耗量大,积累的养分少有关,植株营养生长旺盛,而生殖生长弱,瓜条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产生尖嘴瓜。
高温天气下,菜农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尖嘴瓜的出现。
合理留瓜疏瓜,协调好营养分配当前,黄瓜育种向强雌性品种发展,雌花数量更多,很多菜农出现留瓜过多的问题。
菜农要注意选择性留瓜,只蘸细长顺直的雌花,一旦发现畸形瓜及早摘除,以降低营养消耗,确保精品瓜数量。
阴天前要注意将可以采收的瓜条全部采收,雌花暂停蘸瓜,减少植株上的留瓜数量,以减少养分消耗。
养好根系,合理供应肥水夏季地温高、浇水量大,很容易造成根系老化、受损,降低了根系的吸收能力,建议使用氨基酸、甲壳素类生根养根的肥料,配合大量水溶肥一起冲施,促进根系生长,保证根系吸收足够的营养供应瓜条及植株生长。
若遇到较长时间连阴天,菜农应该提前3-4天,提前浇水追肥一次,补充土壤水分和养分,避免连阴天土壤干旱却无法浇水,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加重尖嘴瓜问题。
遇到短暂晴天时,菜农还可以喷洒葡萄糖500倍、悬浮钙2000倍、氨基酸叶面肥500倍等喷雾,直接补充叶片营养。
改善温光条件,避免高温弱光为了降低棚温,很多棚室覆盖着遮阳网。
提醒菜农使用遮阳网降温时,应选择遮阳率在50%左右的,不要选择70%以上高遮阳率的,遮阳网不要全天覆盖,以免形成高温弱光的环境。
尤其是阴雨天气时,在做好防雨进棚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确保棚室通风,保证内外空气流通,避免出现闷棚。
一旦菜农关闭通风口时间长了,必然使棚内出现高温弱光的环境,植株呼吸消耗大增,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却很少,叶片营养不断消耗,出现尖嘴瓜、黄叶、茎秆变细等诸多问题。
黄瓜畸形瓜形成原因
黄瓜畸形瓜形成原因1、弯曲瓜:茎叶过密、行距窄,通风透光不良,肥料不足,干旱缺水,引起植株衰弱,营养不良时,都易产生弯曲瓜,但与机械造成的应予以区别。
2、大肚瓜:受粉和受精不完全时可形成大肚瓜,特别是缺钾等原因造成。
在同一条瓜膨大过程中前期与后期缺水,而中期不缺水时也可形成大肚瓜。
3、尖嘴瓜:在温室里单性结实的情况下,连续高温、干旱等条件,使瓜条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生长不好,果实长度也小得多。
4、蜂腰瓜:瓜条中部细如蜂腰,在高温干旱、营养不良、浇水不均等影响下不正常发育所致。
5、瘦肩瓜:果梗变得特短,肩部变得瘦而长如瓶状的畸形瓜,是营养过剩而过分偏向于结瓜生长的生理状态,在摘心后更容易产生此类瓜。
6、钩子瓜:瓜的先端弯曲如钩,是养分集中到茎叶中去而不能充分供给果实,或因病虫害影响植株生长所致。
为此,防止畸形瓜的产生必须要根据植物生长特性,随天气变化及时施肥抗旱,不要强行打叶,及时防治病虫害,多施有机肥,使用好生长调节剂,这样可大大减轻畸形瓜的发生,如果出现畸形瓜应及早摘除。
水果黄瓜的食用方法水果黄瓜是一种新型的食物,在各大超市菜市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水果黄瓜的外表比起普通黄瓜会更加光滑且精致,因此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水果黄瓜买回来,那么应该怎么吃才好呢?马上为大家揭晓。
首先水果黄瓜比较小,所以很多人的吃法就是直接洗干净当做水果吃就可以了。
但是鉴于水果黄瓜的表皮可能沾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建议大家在生吃之前一定要洗干净。
另外生吃水果黄瓜也不能吃多,很有可能会造成拉肚子。
为了大家吃得健康又安全,所以吃水果黄瓜最保守的方法就是直接将黄瓜煮食,虽然在口味上略逊于炒制的,但营养价值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而且能缓解夏季浮肿现象。
水果黄瓜的尾部含有较多的苦味素,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所以不要把黄瓜尾部全部丢掉。
吃煮黄瓜最合适的时间是在晚饭前,一定要注意,要在吃其他饭菜前食用。
因为煮黄瓜具有很强的排毒作用,如果最先进入体内,就能把后来吸收的食物脂肪、盐份等一同排出体外。
坚持这种方法,还能起到降体重的作用。
此外,用黄瓜煮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水果黄瓜的热量相信不少人都吃过水果黄瓜,这样一种新型的食物,很多人都是当做水果来食用。
有些人就会把水果黄瓜当做减肥的主要食物,以此保持好身材。
那么究竟这样的一种新型菜品,水果黄瓜的热量有多少呢?真的适合减肥的时候吃吗?针对大家的疑惑,马上为大家揭晓。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热量(大卡)12.00、碳水化合物(克)2.50、脂肪(克)0.20、蛋白质(克)1.00、纤维素(克)0.90。
由此可见,水果食用的热量很低,在减肥期间多吃也不用害怕发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果黄瓜除了含有大量的水之外,还有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少量糖类、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其中的纤维素对促进肠胃蠕动和加快排泄、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作用。
很多mm都喜欢喝粥来减肥,现在加上水果黄瓜来熬粥,减肥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每天早晚食用,可以起到润泽皮肤和瘦身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