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_确定物体的位置
- 格式:ppt
- 大小:600.50 KB
- 文档页数:5
【学习课题】第1课时平面上四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学习目标】 1.主要掌握平面上四种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其他方法。
2.理解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都需要两个数据。
3.会用主要的四种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习重点】会用主要的四种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学习准备:2.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对应,即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可以用来表示,每一个实数也可以用来表示。
3.方位角:(1)如右图,点A在点O的方向,则点B在点 O的方向(2)在图上作出点O的南偏东20º的OM边。
【组织形式】个别学生回答,再由大家补充、纠错【设计意图】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回顾,数轴上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标明线上确定位置需要一个数据,为本节课平面内确定某一位置做铺垫。
二、解读教材:4、方法1:经纬定位法【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讲解,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利用地理知识中学生熟知的经纬度引入,简单并且形象,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在平面内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5、方法2:区域定位法(2)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类似的方法确定位置的?举出两例。
(2)即时练习、如图,方格有25个汉字,用C3表示“天”,(1) 请你破译密码A5 A3 C4 B1 E5 C2 B4(2) 把“我爱学习”这一句话译成密码思考:区域定位法与刚才的经纬定位法有什么相同处?有什么不同处? 【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讲解,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这是对刚才知识的一次迁移,区域定位同样需要两个数据,将本节课重点确定物体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再次强化6、方法3:行列定位法(坐标定位法)(1)去电影院看电影需买票,如果你买的票是6排3号,在电影院如何准确地找到这个位置呢?一般来说,先找(2(6a 排【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实例,将确定平面内某一位置的具体方法明确,强调“有序性”,同时进一步强调平面内确定某一位置需要两个数据,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突出了探究数学问题的严谨性,使学生感受到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水寨乡2011——2012学年度(下)数学教研活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案任课教师:张玲弟2012年3月第一课时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龟兔赛跑续集乌龟小白兔比赛结束了乌龟又赢了! 为什么?请看屏幕﹗一、基础训练、在下图标出八个方向『一般我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又东的方位来绘制地图的』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同学们,你们曾去过公园参加越野赛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请翻开课本P17这是一组参加公园定向越野赛的学生,他们站在起点处,想通过公园定向图判断1号点的位置,你们能帮助他们确定1号点的位置吗?(1)理解什么是定向运动?(2)确定1号点的位置。
思考: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先确定观察点,建立方向标。
(方向标有什么好处?)【(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因为同学们时从起点处观察1号点,所以应把起点作为观察点,建立方向标。
即以起点为垂足,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画出方向标。
(如图1)(如图2)(如图3)②确定1号点的方向。
连接起点和1号点,发现1号点在起点的东北方向上。
而东北方向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所以又需要确定一个角度。
因为1号点距离正东方向比较近,又测得正东方于1号点所在的夹角为30度,所以说1号点在起点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如图2)③确定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
知道1号点所在的方向还不够,还要知道走多远才能到达1号点,因此必须测得起点距1号点的距离,测量知道1号点距离起点1千米。
(如图3)④正确描述1号点的位置:1号点的位置在起点的东偏北30度的方向,大约1千米即可到达。
⑤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⑥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为什么?小结1、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
高中物理:确定位置的方法
1.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如果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3.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
[思考]某运动员正在百米赛道上自南向北全力奔跑,为准确描述他Array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位置变化,应建立怎样的坐标系?
提示:百米赛道为直线跑道,可以以赛道起点为原点,选择向北方
向为正方向,选取一定的标度,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第1 页共1 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一)知识点
1、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二)知识点
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臵(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
1数对:一般由两个数组成。
作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图形平移变化规律:
(1)图形向左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图形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2)图形向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图形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专门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1)教师确信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二、探究活动,猎取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看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能够如何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确信。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现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差不多上李刚的位置,大伙儿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尽管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然而总让人感到太苦恼。
你有什么好建议,能够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晰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5)探究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能够用(6,3)如此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如此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依照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师、:请你认真观看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摸索,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模板第【1】篇〗知识点一、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观测点,然后要找准方向和角度(方位角),最后要确定距离。
二、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1、观测点和方位角;2、从观测点沿着所确定的方向画一条射线;3、根据单位长度的线段所表示的地面相对距离把实际距离换算为图上长度;4、用直尺画出图上长度,并标出被观测点的位置及名称。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三、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描述两个物体或地点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如“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角度不变,方向正好相反。
南偏东对应北偏西(不能说成西偏北)因为东西、南北正好相对,所以东偏南的相对位置是西偏北。
四、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先按行走路线确定观测点,再确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走一步,都要说清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多远的距离。
每走一步,都换一个新的观测点。
五、绘制路线图的方法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2、确定起点的位置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
除第一段(以起点为观测点)外,其余每段都要以前一段的终点为观测点。
4、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点的方向和距离。
每画一段路都要重新确定观测点、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A.比例尺B.等高线C.方向D.图例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3.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A.1:1000B.C.1/30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4.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5.站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四面方向都是北()A.赤道B.南极C.北极D.北回归线6.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鞍部的地形部位是()ABCD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8.下列四幅图的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1:5000B.C一千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20千米9.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D.一样10.表示山脊的是()11.比例尺表示成数字式是()A.1∶1000B.1∶10000C.1∶1000000D.1∶1000000012.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13.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14.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A.海拔B.相对高度C.与另一地点垂直距离D以上都不对15.地点(60°W,10°N)位于另一个地点(15°E,70°N)的什么位置:()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16.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A.常年河、湖B.铁路C.省、自治区、直辖市界D.水库17.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南—东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1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赵国瑞邮递员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收信人的住址?聚会的同学怎样才能给对方描述清楚聚会的地点?这都涉及位置确定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定位方法吧.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法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来表示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点的横坐标和点的纵坐标.例1如图1是绍兴市行政区域图,若上虞市区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1,2),诸暨市区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5,-2),那么嵊州市区所在地用坐标可表示为__.图1 图2解析:根据“上虞市区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1,2)”,并结合“诸暨市区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5,-2)”,易知原点O的位置如图2所示.所以嵊州市区所在地用坐标可表示为(0,-3).二、行列定位法这种方法常把平面分成若干行、列,然后采用行数和列数来表示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物体所处的行数和列数.例2图3是七年级(4)班学生座位的平面图:图3(1)请说出小明和小丽的位置.(2)若用(3,2)表示第3排第2列的位置,那么(4,5)表示什么位置?小明和小丽的位置可以怎样表示?解析:(1)小明在第2排第4列(或第4列第2排),小丽在第5排第6列(或第6列第5排).(2)若用(3,2)表示第3排第2列的位置,那么(4,5)表示第4排第5列的位置.小明的位置可表示为(2,4),小丽的位置可表示为(5,6).三、方位角加距离定位法采用方位角和距离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例3有五名警察奉命护送一批文物从A地前往指定地点,在A地南偏东55°方向距A地3 km处有一个村庄B,他们从A地出发,沿北偏东82°方向行走了一段路程后,B村出现突发事件要他们前往处理,他们决定把文物先埋藏起来,然后调转方向走了7 km的路,直接赶到B村,处理完事情后再去找所埋的文物.请问:凭借以上信息,你能估计出文物藏在何处吗?你可以画一张草图来说明吗?(用1 cm代表5 km).解析:步骤如下:(1)作方位角为北偏东82°的射线AC;(2)作方位角为南偏东55°的射线AK,由AB=3 km(图上距离为0.6 cm),确定B村的位置;(3)以B村为圆心,7 km(图上距离为1.4 cm)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P,则点P就是文物埋藏处,如图4所示.图4 说明:本题在确定B村的位置时,就是根据方位角加距离确定的,即B村在A地南偏东55°方向距A 地3 km处.。
一年级地孩子,情绪浮躁,组织课堂纪律花时间,在学习上下前后地时候,学生对两个物体地相对位置还是有点迷糊,比如说:谁在谁地后面,换个问法;谁地后面是谁?这样地问题,学生就很难回答,问他,他地后面是谁?就比较容易回答,所以,教学时尽量以学生为中心,观察位置比较好!总之,使学生明确: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地,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前后地标准一般是面对地方向是前,背对地方向是后,而且参照物改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一般学生在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地“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学生根据已有地认知经验,对左右手已经有基本地认识,但是对左右地相对性还是不太清楚,需要更加具体地形象地认知才能加深印象.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提供地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左右地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活动时,可以先观察自己地左(或右)和对面同学地左(或右),然后真正站到对面同学地位置上验证一下,看两人地左(或右)是否一致.以后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自己转到对面同学地位置,来判断该同学地左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地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地意见,选择学生中有价值地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来寻找问题地答案,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质疑,并且给与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地时间,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地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地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生对自己地方位掌握地不错,但是在数其它物品地时候,比较容易把左右地顺序弄反,而且作业中存在对几排几号概念混淆不清!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地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地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地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地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地习惯(即先看在第几列,再看在第几行).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地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地学习特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本单元要让学生学习行、列时,既要明确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还要弄清数数地顺序: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综合性比较强,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具体地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和领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引入部分,可以分别采用观察班中几名同学排队顺序变化和观察几张以班级其中一个小朋友为不同位置拍下地照片导入,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新课教学时,还可以用学生非常喜欢喝地饮料瓶子,让学生小组观察,在观察地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地顺序是不同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地教学情景.然后再和图画结合,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另外,在看图时,首先要确定方向,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以及在图上怎样确定前后.方向弄清楚了,就不难确定位置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总之,一个物体地位置,既要说出物体在第几行,又要说出物体在第几列.从而发现左右地物体和指定地物体在同一行,前后地物体和指定地物体在同一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实验小学“问题解决式”教科研活动安排表。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6—57页: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
教材简析: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继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另一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仍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
其中,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用方向与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因此教学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距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中,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位置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3、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现实活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4、在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军营平面图)学生准备:量角器、刻度尺、铅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中的沙盘图。
谈话:这是一幅军事沙盘图。
今天,参加夏令营的同学要从指挥部到红军阵地进行军事演习。
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今天军营里的小战士们要从指挥部到红军阵地进行军事演习,可是他们不知道红军阵地在哪里。
但他们手里有一张军事沙盘图,图上标有指挥部、红军阵地、蓝军阵地和其他地形标识。
你能做一个向导,告诉他们红军阵地的具体方位吗?3、除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之外,表示物体的位置还有哪些方法呢?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生3:我会辨别方向,还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生4:我会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师引导评价:几位同学说的都对,但是不全面,所以我给以上的同学评价良好,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希望同学们能更深入的掌握以上这些知识。
板书: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师:请同学们根据标准组内互相展示评价,一会找同学汇报。
2.学生组内展示,互学补充,选出最佳学习单,做好准备。
3.班内汇报展示评价。
(一):汇报图形的变换相关知识。
预设生1:出示学生作品。
(见图3)图3师:这个图形是怎么得到的呢?请设计这幅图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画图方法。
生评价:讲解详细,语言表达条例清晰,我听懂了,所以我给你优秀。
学生交流评价,重点引导说清是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画图形的另一半时,找到对称轴后,先确定各对称点的位置,再连线。
预设生2(见图4)图4 生交流汇报互相评价质疑。
师质疑:怎么看出是平移3格得到的?预设生3:看A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
两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是3格,所以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了3格。
追问:其余各点呢?预设生4:都向右平移3格。
师评价:看来平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平移的方向;第二,平移时每个点移动的距离都要相等,这两个同学的回答有根有据,我给他们的评价等级事优秀预设生5出示学生作品。
(见图5)图5生汇报,学生相互交流。
师质疑:这幅图又是怎么得到的呢?预设生6:这幅图是把三角形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生6:简单图形旋转时,找对应的边,看对应边是如何旋转的。
实施设计(预设)1.《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第86页的基础园地第1题43211 2 3 4(1)的位置是(,);的位置是(,);的位置是(,)。
(2)你的位置在(1,4)这一点上,快写上你的名字吧。
建议:第(1)题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明白题意,指一名学生板书(明确:写名字,不要写“我”。
)2.出示青岛版教材110页“应用与反思”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