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脂肪液化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首先要知道电刀的工作原理: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由于每一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离子很难引起迁移,仅仅在富有粘滞性的体液中振动,因摩擦而生热。
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的这种热效应而制成的。
高频电切割时,可以在一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把电极下的组织爆发性地蒸发掉,分裂成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坦的、深几毫米的切口,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到一定的深度,代替结扎,完成切口止血工作。
为什么电刀上有电切和电凝设置?电切是利用电流强度切割组织,电凝是增加电流频率产生热量,2种方式对组织的效果不同。
正确使用电切时,会看见电刀头与组织产生的电火花,而电凝时,电刀头与组织贴紧释放热量,使周围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固化,产生焦痂,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而外科医生在使用时,一般不会注意到电切和电凝的区别,随意使用切换,用电切止血,再不行就长时间电凝,好像烙铁烫肉,一直要到焦糊味道出来,这样处理的切口怎么不会有问题呢?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除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外,笔者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1)慎用电刀。
对于肥胖病人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
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
(2)缝合皮下脂肪层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脱落、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
(3)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渗液,24~48h后拔除。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缝线,撑开切口少许,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
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充分敞开切口,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引流,待见新鲜肉芽组织后行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个案标题: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经历第一部分:引言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然而,手术切口在术后可能会出现脂肪液化的情况。
本文将通过一个护理个案,详细描述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过程。
第二部分:个案描述我是一名护士,某天接到了一个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任务。
患者是一位年轻的产妇,术后已经过去了两周。
当我第一次见到她时,我发现她的手术切口处有明显的红肿和分泌物。
我立即与医生进行了沟通,并开始了相应的护理工作。
第三部分:护理过程1. 评估和观察:我首先对患者的切口进行了仔细的评估和观察。
我注意到切口处有红肿、渗液和局部感染的迹象。
我记录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体温,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 切口清洁:为了避免感染的进一步扩散,我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轻轻清洁患者的切口。
我使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地擦拭切口周围的皮肤,并注意不要碰到切口本身。
3. 抗生素治疗:由于切口已经感染,医生开具了抗生素治疗的处方。
我按照医嘱给患者服药,并提醒她按时吃药,直到医生的指示停药。
4. 湿敷换药:为了促进切口愈合,我使用湿敷进行换药。
我先将无菌纱布蘸湿,然后轻轻敷在切口上。
我提醒患者每天更换湿敷,以保持切口清洁和湿润。
5. 定期复查: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并发症,我定期复查患者的切口。
我观察切口的颜色、渗液量和疼痛程度,并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生。
第四部分:护理效果经过几周的护理,患者的切口状况逐渐改善。
红肿和渗液减少,切口愈合迹象明显。
患者的疼痛感也明显减轻。
医生对我的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并对我进行了肯定和鼓励。
第五部分:总结通过这个护理个案,我深刻理解了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过程。
及时的评估和观察、切口清洁、抗生素治疗、湿敷换药以及定期复查都是保证患者切口愈合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护士,我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她们尽快康复。
(注:本文为虚构情景,仅供参考。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过程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操作。
文/ 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临床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除感染外,大部分是脂肪液化引起。
临床早期采用中药包加压外敷防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27岁,农民工,于2019年6月23日来诊。
患者因为肠梗阻在某医院保守治疗7天无效而上转三甲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高热不退,当时主管医生检查切口发现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立即给予对症处理;治疗1天,患者高热消失,但术后7天,切口仍不愈合,切口液化严重,经西医换药近1个月,切口仅愈合不到一半。
由于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患者父亲要求出院。
后来患者父亲向我咨询中医药治肿作用的中草药制成中药外敷包,佐之以加压外敷换药,可改善切口周围的血液循环、减少切口渗出,从而有利于切口愈合:
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性苦寒,有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和活血祛瘀的作用。
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大黄能有效阻止炎症递质的扩增和调节免疫功能,对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
伤口脂肪液化不要怕发表时间:2020-11-04T14:23:46.6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8期作者:王霞[导读] 为什么很多做完手术之后的病人,他们的伤口即使是每天都在换药,但是伤口王霞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省乐山市614000为什么很多做完手术之后的病人,他们的伤口即使是每天都在换药,但是伤口还是没有得到愈合,效果非常不明显。
很多患者都会以为这是伤口发炎引起的,其实不是的,这是因为伤口脂肪液化导致的,那么伤口脂肪液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了解。
一、什么是伤口脂肪液化?脂肪液化是指切口部位的脂肪颗粒坏死,细胞中的脂肪滴在切口中积聚,形成淡黄色液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现象。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尤其好发于肥胖人群。
伤口脂肪液化就是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体内的脂肪由原有的固态变成了液态。
它也是影响手术伤口愈合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脂肪液化都有哪些表现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只要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就有可能是脂肪液化。
第一种就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如果患者伤口出现比较多的渗液,但是没有其他症状;又或者一些患者的手术伤口那里采用的敷料上面出现大量的黄色液体,并且在按压伤口的时候,会有一些液体渗出来。
第二种就是患者在手术之后,伤口总是不能很好的愈合,愈合受到阻碍,渗液中可以看见一些漂浮的脂肪滴。
第三种是患者伤口处没有出现红肿的现象,而且在按压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切口的边缘部位和皮下组织没有坏死症状。
第四种就是患者切口处渗出的液体,可以通过镜检看见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滴。
二、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哪些?1、导致患者伤口脂肪液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手术切断了切口血管,导致血运不畅。
同时脂肪细胞由于缺乏营养,导致液化坏死,伤口出现无菌性炎症,导致脂肪液化的症状发生。
2、如果有些患者本身已经属于高龄,很肥胖,容易贫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情况,而且自身末梢循环较差,组织抵抗力和愈合能力差,也容易导致伤口脂肪液化的症状发生。
切口脂肪液化护理规范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以下是 9 条关于切口脂肪液化护理规范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
1. 一定要保持切口清洁啊!就像我们每天要洗脸保持干净一样。
比如说,你看到切口周围有脏东西,那可不行呀!得赶紧清理。
2. 不要随意触碰切口呀!这可不像你摸摸脸蛋那么简单,万一不小心弄感染了咋办?就像珍贵的瓷器不能随便乱碰一样。
3. 注意观察切口有没有变化呢!要是变得红肿了,那可不妙哇!就好比天气突然变糟糕了,得赶紧想办法应对呀。
4. 换药要规范呀!别马马虎虎的,这就跟给汽车做保养一样,得认真对待。
你想想,不认真保养车子能行吗?
5. 饮食也很重要哇!不能啥都吃,要多吃有营养的,这就像是给身体加油,你不给它好的“燃料”,它怎么恢复得快呢?你说是不是?
6. 休息得充足呀!别总熬夜,身体都没休息好怎么有力气恢复呢?这和人累了要睡觉是一个道理呀!
7. 别着急运动呀!切不可操之过急,这可不是你想跑就跑的时候,就像刚修好的机器还需要磨合呢。
8. 心情得好呀!整天愁眉苦脸的可不利于恢复哦!开开心心的不比啥都强?难道你想一直苦着脸面对切口吗?
9. 要听医生的话呀!医生说啥就是啥,可别自己乱来。
医生就像我们的引路人,他们知道怎么走能让我们快点好起来。
总之,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可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认真做好每一项,这样才能让切口快快好起来呀!。
切口脂肪液化护理规范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嘿呀,朋友们!说到切口脂肪液化护理规范使用指南及注意事项,这可太关键啦!
就拿护理规范来说,那得像精心雕琢艺术品一样细致才行呀!可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比如说,伤口的清洁工作,一定要用合适的消毒剂,小心翼翼地处理,就好像在呵护珍贵的宝石!还有换药的频率,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具体情况精准把握,这就如同给植物浇水要适量一样。
再讲讲使用的药物,不能胡乱选择呀,得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来定,好比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一套合身的衣服。
而且,治疗手段也不能一成不变,得灵活应变,就像驾驶汽车要根据路况调整速度!
然后呢,注意事项也千万不能忽视呀!反问你们,要是伤口还没完全愈合,能让患者剧烈运动吗?当然不行啦,那很可能导致伤口恶化!这就像刚修好的桥梁不能马上承受超重车辆一样。
还有啊,要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这对伤口恢复至关重要,就像给机器提供优质的燃料才能高效运转。
哎呀呀,咱们做医护工作的,就得时刻留意患者的情况。
医生就像患者的健康卫士,咱们得用心、用情,一起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呀!我觉得在处理切口脂肪液化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严格遵循护理规范,注意好各种细节,这样患者才能尽快恢复健康,才能像经历风雨后的花朵重新绽放呀!。
外科手术后 ,伤口为什么会脂肪液化现代临床上,手术已经是必可不少的临床常见治疗方式,针对于一些脑部外伤疾病、肺部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均有很好的疗效,且随着技术不断的提升,微创技术开始在临床上不断推广,它弥补了传统模式下的较大创伤性以及较高的出血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术后的恢复时间,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但是这些说法只是代表了手术的方式得到了更新,患者治疗期间痛苦的程度得到了改善,它并不意味着手术治疗的方式绝对的安全以及零风险,所以现在就让我来说一说,外科手术当中出现脂肪液化的那些事儿。
就手术治疗方式来讲,不管是微创手术还是传统的开腹手术都会给患者形成创口,这也是外科手术治疗必备的特点,那么说到形成的创口,我们就要说说创口术后的愈合情况,通常情况下,在手术的过程中,医生会在身体进行手术的切口,然后进行相关的处理,以保证治疗的效果,之后进行伤口的止血以及缝合,并在术后进行定期的药物更换以及伤口恢复情况的观察,很多患者的创口会慢慢愈合,而有很多患者的伤口出现了渗液的情况,那么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警惕脂肪液化的可能性了。
一、什么是脂肪液化?很多患者在临床上都会出现疑问,例如:为什么我的伤口不愈合?为什么我的伤口没长好?为什么我的伤口流脓了?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就来说一说伤口不愈合、流脓以及没有长好的相关原因。
脂肪液化就是指切口部位的脂肪颗粒坏死,细胞中的脂滴在切口中积聚,形成淡黄色液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现象。
通俗一点就是说,手术治疗期间,伤口缝合的特别好,切口整齐,缝合的漂亮,但是经过5-7天的术后恢复,伤口也没有愈合,同时还渗出较多的液体,不痛不痒,还会看见漂浮的脂肪滴,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脂肪液化了,需要加强药物的换药次数,以改善该情况的发生程度。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皮下脂肪层,也多发生于肥胖的患者。
脂肪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当中的“肥肉”,且这些肥肉大部分都存在于人体的皮下组织,就是说越肥胖的人,皮下组织内部的脂肪越多,脂肪层越厚,而脂肪层较厚的人群则易出现外科手术后的伤口脂肪液化情况。
手术脂肪液化处理首先明确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
处理方法:每日检查切口,由切口两侧向中央挤压,观察有无渗液,如有淡黄色油性液体渗出,应注意有无红肿、压痛、硬结,结合体温、血象,并常规作渗出液细菌培养,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切口表面敷盖聚维酮碘( PVP -I)纱布,并予切口频谱仪照射30分钟,一日二次。
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一般于术后8~9天先拆除未渗液处切口缝线,渗液处缝线于渗液完全停止2~3天后拆除。
预防方法:(1)作腹壁切口时尽量一次性切开皮下脂肪全层,避免反复多次切割脂肪层;(2)脂肪层止血时避免过度电凝;(3)手术时注意用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4)缝合脂肪层时应对合良好,避免错位。
(5)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多发生于肥胖病人。
切口液化的预防高频电刀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利用高频电流在患者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
高频电切和电凝产生的局部温度可达200-1000℃,高频电刀与皮下脂肪接触时间长,反复、大功率灼烧可造成皮下脂肪浅表性灼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因热凝固作用而发生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由于术后患者体质弱,切口液化进一步发展可继发切口感染及其他感染。
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除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外,可以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1)严格控制使用电刀,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
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如同本文做法,在皮下组织层仅使用普通手术刀及结扎止血。
(2)关腹时,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干纱布擦除游离失活的脂肪组织。
(3)尽量缩短切口暴露时间。
(4)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术后切口周围的脂肪组织因为手术创伤或其他原因而液化。
以下是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个案建议:
1. 保持切口清洁: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轻轻清洁切口周围的皮肤,可以采用棉签蘸取温水进行擦拭。
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或过于热水清洁切口区域。
2. 干燥保持:保持切口周围的皮肤干燥,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避免用力擦拭或摩擦切口区域,以免引起感染或进一步损伤。
3. 使用敷料: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透气性敷料覆盖在切口上,以保护切口并促进愈合。
及时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是否有渗液、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4. 规范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密切关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5. 注意饮食和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健康。
6. 避免过度活动:术后适当休息和减少活动量,以免切口受到过度张力或摩擦。
避免举重或过度用力,以免引起切口裂开或伤口感染。
7. 定期随访: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
医生会检查切口的愈合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计划。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制定。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
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术后出现渗液,大部分患者无其他自觉症状,少数有切口处疼痛。
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出液镜检出大量的脂肪滴;③切口边缘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无脓性分泌物,切口无红肿压痛,临床无炎症反应;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切口液化的机制尚未明了,其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腹部脂肪厚,凡皮下脂肪超过2cm以上的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几率明显增高;2、高频电刀加大功率甚至使用电凝导致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浅表烧伤以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而发生变性、坏死,术后形成较多渗液。
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供应障碍进一步加重;3、切口暴露时间长,在挤压、钳夹、机械刺激下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及水肿,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自溶或破裂,脂肪组织发生液化;4、缝合脂肪层时骑跨组织过多,缝线密集,结扎线过紧造成脂肪组织缺血发生无菌性坏死,导致液化;5、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等,均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脂肪液化的危险性。
切口液化的预防
高频电刀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利用高频电流在患者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
高频电切和电凝产生的局部温度可达200-1000℃,高频电刀与皮下脂肪接触时间长,反复、大功率灼烧可造成皮下脂肪浅表性灼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因热凝固作用而发生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由于术后患者体质弱,切口液化进一步发展可继发切口感染及其他感染。
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除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外,可以认为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1) 严格控制使用电刀,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
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如同本文做法,在皮下组织层仅使用普通手术刀及结扎止血。
(2)关腹时,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干纱布擦除游离失活的脂肪组织。
(3)尽量缩短切口暴露时间。
(4)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
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术前详细检查患者,评估患者整体情况,有无切口脂肪液化的可能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尽量控制到正常水平,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情况。
手术中操作精细轻柔,止血彻底,保护切口,缝合不留死腔,缝线打结松紧适宜。
对肥胖患者慎用电刀,应将电刀强度调到恰好能切割组织为宜,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或先用手术刀迅速切开皮下组织后,再用电刀局部电凝止血,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时间,将电场及热损伤降到最低,减少脂肪组织破坏。
缝合腹膜之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将已脱落坏死的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的可能性。
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可分层缝合或立八字缝合,放置橡皮条引流坏死物及渗液,24~48h取出。
早期观察换药,早期可拆部分丝线,使切口减压,减少缝线排斥反应产生的渗液[7]。
出现脂肪液化轻易不要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愈合时间,要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渗液较多,愈合不好时,及时敞开引流,充分引流,
勤换药,待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缝合,缩短愈合时间。
肥胖患者,术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的干燥有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形成。
加强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根据渗液多少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渗液较少时切口仅局部愈合不良,采用挤压,撑开切口或拆除部分缝线,内置橡皮条或盐水纱布引流,加压包扎,红外线照射切口,通过换药即可使切口愈合。
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时,应及时敞开切口,内置庆大霉素盐水纱条引流,每天换药2次,清除深层积液及坏死组织,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待切口干燥,无渗液,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缝合
α糜蛋白酶的应用
α糜蛋白酶是从牛胰脏提取的生化制剂,为蛋白分解酶,能迅速分解坏死组织使其变得稀薄,利于引流排除,加速创面净化,从而有利肉芽组织生成,因此现用于创伤或手术后创口愈合、抗炎及防止局部水肿、积血等.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裂口两遍,再用无菌纱布行裂口清创,吸净渗液,若表皮未裂开,可不打开,而是将创口内渗液挤出,然后将α糜蛋白酶粉2mg均匀洒于创面,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创口,消灭死腔,3、5天后换药。
此方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高渗糖在脂肪液化中的应用
应用糜蛋白酶治疗脂肪液化是个好点子,但我们用高渗糖治疗脂肪液化效果也不错,首先明确伤口脂肪液化无感染。
拆除液化处缝线,给予清创换药数次,待渗出减少后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干纱布拭干,将适量50%高渗糖倒入伤口碟形胶布拉合对拢。
其原理是利用高糖使伤口周围细胞处于高渗状态,减少创面渗出,并有粘合作用,配碟形胶布拉拢消灭残腔更利组织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