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重复畸形
- 格式:pptx
- 大小:455.31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几种小儿消化道异常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补充【摘要】目的为了完善和提高我院在对小儿消化道先天性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技术水平,本文对几种小儿消化道异常的x线摄影特点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加以补充分析,把我院诊断小儿消化道疾病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9三年中的临床病例,有关小儿消化道异常的临床资料对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21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及小肠闭锁,以及消化道重复畸形的病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诊查并与本病症的特点进行分析。
结论小儿消化道异常征象并不十分多见,但要结合临床特点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不能急于的进行钡餐透视和钡剂造影。
如:先天性食管闭锁或先天性十二指肠及小肠闭锁等病症,都是禁忌钡餐透视和钡剂造影的,只能拍摄单纯性x 线平片。
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最好的办法检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消化道异常幽门狭窄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81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41-011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9年三年中的临床病例,有关小儿消化道异常的临床资料对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21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及小肠闭锁,以及消化道重复畸形的病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诊查并与本病特点进行了精心细致诊查,并结合生理病理以及本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2 结果2.1 先天性食管闭锁本病症严格禁忌钡餐检查及钡剂造影,可拍摄单纯胸腹部平片。
本病x线检查前,先从鼻孔或口腔插入一导管。
如食管闭锁者导管进入10-15厘米处导管不能在进行前进。
这种情况出现后,我们要进行其它的检查。
本病特点常合并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左斜位观察:食管上部为球状盲端,下端则呈“铅笔”状由气管分叉处分出。
如有瘘管,诊断须要用水溶性造影剂来鉴别。
2.2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及幽门痉挛笔者指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下窄时,可见胃内容物通过幽门的时间延长(右卧位时钡剂通过时间在5分以上)及幽门部延长(5毫米以上)胃蠕动亢进或消失、胃扩张、无力、幽门通过困难。
消化道重复畸形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生于消化道的各个部位,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
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一些研究表明可能与胚胎期间发育不良有关。
症状消化道重复畸形症状因位置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食管重复畸形症状•饮食、吞咽障碍•反流•呛咳•肺炎胃重复畸形症状•腹胀•呕吐•上腹部疼痛小肠重复畸形症状•腹痛•腹泻•肠梗阻大肠和直肠重复畸形症状•腹部胀气•便秘•身体贫血•腹痛诊断消化道重复畸形可以通过X光、CT扫描、MRI和内镜检查进行诊断。
医生还可以通过活检和生物化学分析来确认诊断。
如果怀疑病人存在消化道重复畸形,则应立即联系儿科外科医生或消化内科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治疗消化道重复畸形的治疗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畸形的位置。
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食管重复畸形治疗•手术•应用抗酸药物减轻反流症状胃重复畸形治疗•手术•药物治疗小肠重复畸形治疗•手术,取出危险的重复部分•药物治疗大肠和直肠重复畸形治疗•手术•应用灌肠预后大部分消化道重复畸形病人手术后恢复良好,但对于一些病人来说,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很高。
有些患者需要更多的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案。
如果病人接受了及时的治疗,他们的生存率通常很好。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症状因部位而异。
虽然该病的病因仍未完全了解,但可以进行X光、CT扫描、MRI和内镜检查等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大多数病人接受治疗后可以恢复健康。
了解消化道重复畸形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诊断该疾病至关重要。
消化道重复畸形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消化道重复畸形的治疗方法,治
疗消化道重复畸形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消化道重复畸形应该吃什么药。
*消化道重复畸形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由于消化道重复畸形有呼吸窘迫、肠梗阻、肠套叠、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因而诊断确立后,均需手术治疗,手术中要避免遗漏多发重复畸形,手术方法视畸形的解剖情况而不同:
①单纯重复畸形切除术,适用于与食管不相通又无粘连的食管重复畸形,或少数来自后腹膜或悬挂于分离的肠系膜上的球形畸形。
②重复肠管与其依附的正常肠管切除术,适用于大部分小肠、结肠重复畸形及部分胃重复畸形,因为多系同一血管供应。
③开窗式内引流术:适用于十二指肠重复畸形,即将重复畸形与相邻的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使两者互相沟通,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④中隔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管状重复畸形及部分胃重复使双
腔变为单腔,有利于肠腔内容物通畅排出。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消化道重复畸形怎么治疗,消化道重复畸形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消化道重复畸形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消化道重复畸形”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MSCT诊断周俊霖;裴莉;苗静;吴艳;张守华;黄金狮【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53)010【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囊肿型ATD 25例(83.3%),其中肠外型ATD 23例,肠内型ATD 2例;管状型ATD 5例(16.7%).MSCT表现为单房囊肿型或管状型肿块,肿块内为液性密度,肿块壁与邻近主肠管壁厚相近或增厚;增强扫描示肿块壁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无强化.手术及病理结果示,食道重复畸形4例,胃重复畸形1例,小肠重复畸形22例(十二指肠重复畸形1例、空肠重复畸形6例和回肠重复畸形15例),结肠重复畸形3例.结论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多样,两者结合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总页数】5页(P36-40)【作者】周俊霖;裴莉;苗静;吴艳;张守华;黄金狮【作者单位】江西省儿童医院放射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南昌,33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内科;江西省儿童医院病理科;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725.7【相关文献】1.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超声诊断价值 [J], 胡烈榛;夏焙;于红奎;林州;陶宏伟;刘力;冯霞;刘磊2.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MSCT表现 [J], 谢婵来;龚英;李国平;帕米尔;张大江;王莉;乔中伟;缪飞3.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MSCT诊断 [J], 周俊霖;裴莉;苗静;吴艳;张守华;黄金狮;4.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 [J], 陈慧敏;霍亚玲;康瑾;王丹5.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J], 刘文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48-新生儿消化道急危
重症的外科诊治原则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新生儿期发病的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发病特点及诊治原
则
1、美克尔憩室与消化道重复畸形的鉴别要点为()
A、美克尔憩室并发症在新生儿期极少发生
B、美克尔憩室可因消化道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就诊
C、手术中所见,美克尔憩室位于回肠远端肠系膜对侧缘,即使是憩室型的重复畸形也一定位于肠系膜侧[正确答案]
D、美克尔憩室有时伴右下腹不适或压痛
2、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临床分型中,()最为常见
A、肠外囊肿型[正确答案]
B、肠内囊肿型
C、管状型重复畸形
D、憩室样重复畸形
3、发生在空、回肠各部位、各种类型的重复畸形适用于()
A、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正确答案]
B、保留主肠管、重复畸形切除术
C、囊肿剥离、切除术
D、重复畸形肠黏膜剥离术
4、来源于食管的囊肿型重复畸形适用于()
A、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
B、保留主肠管、重复畸形切除术
C、囊肿剥离、切除术
D、重复畸形肠黏膜剥离术[正确答案]。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是怎么引起的?(一)发病原因先天性消化道重复畸形病因有多种解释,但无满意结论,无突破性进展,一般认为有几种学说:1.空化不全Bremer认为,胚胎早期由于细胞增殖,消化道变成实心期,以后实心期肠腔内形成纵形排列的空泡,互相融合形成管腔(空化期),如空化不全可形成狭窄、闭锁等畸形。
若在此发展过程中,迷走管腔形成圆形管状空腔,即为重复畸形,黏附于附近肠管壁上。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组织学结构与十二指肠很相似。
2.憩室形外袋未退化Thyng和Lewis发现人类胚胎早期和哺乳动物一样,消化道的各部分有一憩室形外袋,回肠最多,这与重复畸形好发于回肠部的事实相符合。
在正常情况下,憩室形外袋可逐渐自行退化。
3.其他如胚胎孪生学说:1953年Ravithch认为直肠全结肠重复畸形,与双阴茎阴囊、双子宫阴道、双尿道一样,属胚胎孪生畸形引起。
脊索与原肠分离障碍学说:1952年Veencklass认为胚胎第3周脊索形成时,内外胚层发生粘连,分离困难,肠管与神经管分离障碍,在肠管形成时发生憩室样突起,突起发展成各种形态的消化道重复畸形。
(二)发病机制十二指肠重复畸形常位于十二指肠内侧(图1),外形为球形、卵圆形,多数呈囊肿型,因不与肠腔相通,临床上又称为肠原性囊肿。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之肠壁与正常十二指肠壁组织学相似,多数呈囊肿型,其囊壁含有浆膜、平滑肌、黏膜。
囊壁黏膜常有迷走的胃黏膜。
同样可引起溃疡病、上消化道大出血、炎症穿孔。
囊腔多数不交通,亦可由同一小肠血管供应。
囊腔的远、近端均可与十二指肠交通。
囊腔内有无色黏液,有时出血变成紫黑色。
根据病理有大体形态,临床可分为憩室型、囊肿型、管型等3种类型。
超声高频探头检查在小儿消化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高频探头检查于小儿消化道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1.01-2021.12本院接收的60例小儿消化道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状况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儿行超声高频探头检查,分析超声高频探头检查小儿消化道畸形的检出率。
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相比,超声高频探头检查检出率为91.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消化道畸形诊断中,应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检出率较高,可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推广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超声高频探头检查;小儿消化道畸形;应用价值在儿童所有先天性畸形疾病中,消化道畸形发病率居于第4位。
但近些年,受食品安全问题增多、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使得小儿消化道畸形发病率逐年提升,临床对该病的诊疗工作越发重视[1]。
消化道畸形早期诊断中,诊断方式较为单一,临床多采用消化道造影进行诊断,此诊断方式无法精准辨别疾病类型,且对于症状不突出患者,往往需多次诊断吗,效率不高。
此种诊断方式易耽误患者治疗,且还易使患者因治疗周期过长丧失耐心,特别是诊断患者均为年龄较低儿童,其在治疗周期与疼痛耐受力方面要远低于成年人[2]。
因此,研究一种小儿消化道畸方捷、精准的诊断方法具备极高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分析在小儿消化道畸形诊断中应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01-2021.12本院接收的60例小儿消化道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范围1个月-14岁,平均(6.71±1.02)岁,患儿就诊时产生腹部胀气、呕吐、便血、持续腹痛、哭闹等表现。
1.2方法应用PHILIPS EPIQ5/EPIQ7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7.5MHz-15MHz。
检查开始前,禁饮禁食6h,待患儿处于安静状态时,协助患儿于检查床上取仰卧位,如果患儿哭闹不配合,医师可于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下给予患儿水合氯醛处理(0.5 mL/kg)(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