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胡希恕讲痹症

胡希恕讲痹症 这个范围相当的广啊,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痛当然属于这种,那么,像这个类风湿啊,骨质增生啊,都概括在内的。以至于这个神经发炎,骨节疼痛,古人啊分不开的,都叫做痹痛,现在呢,我们有几节书,要温习温习。 一、仲景关于痹症的条文 在金匮要略里头,在痉湿暍篇里头,专门提出了一个湿痹。 ①他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节说是啊,他就指这风湿。所以他也当太阳病了,也有关节疼痛,发热而烦。那么这种病,要是太阳病呢,这个关节疼痛而烦,这是一个表实这样一个证候。太阳伤寒,他是一个身痛,腰痛,骨节疼痛。那么要是真正的太阳伤寒证呢,他脉他要浮紧的。那么现在这个脉呢,沉而细,这个沉脉呀,古人认为,这个沉脉也主里,也主寒,也主水,所以在这个《金匮要略》里头,这个水,就是这个水肿这类的病,他说脉得诸沉,当责有水。那么这个,这一段,这个病主要的是这个里虚,所以脉沉细嘛,而饮不行,水不行,所以这个叫湿痹,这个不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应该脉浮紧呐,这里脉沉而细,说明是里虚有停水。那么古人呢,管这种的身体疼痛叫作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从这节上说,这个温痹的证候也不一样。那么要假设这种情况,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那我们遇到关节炎这种情况,身体疼痛而烦,类似表证,他这个主要由于小便不利,咱们这个讲伤寒论也有啊,那么里头有停饮,小便不利,你不利小便表不解。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利小便,里气一通畅,内外也和,也自然汗出而后解。这一段就说明这个问题。那么这个湿痹啊,所以有这种表热的证候。就由于水不行于里,可表气也闭塞,所以发生这种表证。那么这个呢,不要误于表的证候,一味发汗不行的,咱们在伤寒论,有多少节了。有一节我还记得,说这个太阳病,发汗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恶寒,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那个去桂不对的,应该去芍药,跟这个是一样的。那么要不利水,是不治的,我们治这个一般的关节炎呐,要注意有这么一种,但当利其小便。 ②湿家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可与麻黄加术汤。这也是痉湿暍的一章里头的。我讲,我很少几节把他集中了,然后等会讨论这个痹疼怎样治疗,这个地方。这个治疗,也不外乎古人这些原则了。这个湿家古人就指的这个风湿,身烦痛,那么痛而至烦呐,可与麻黄加术汤,他是可与之,不是

《伤寒杂病论》经典配方

《伤寒杂病论》原方 1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4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 大枣十二枚 1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1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34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 35栀子厚朴枳实汤方:栀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 36栀子干姜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 37真武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 38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

各种方剂趣味方歌

各种方剂趣味方歌 一.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 二.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三.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 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四.清热剂 1.白虎汤--师母炒米

麻黄加术汤寒湿症

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术12克、麻黄9克、杏仁6克。 [用法]水煎温服,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怯湿。 [主治]风寒夹湿痹讧。身体烦疼,无汗等。 [本方点滴]本方即麻黄汤加白术组成。适用于寒湿在表之证。方中配白术健脾燥湿,白术配()麻黄能尽去表里之湿。白术不像羌活只怯表湿,白术能健脾运湿,所以白术即治表又治本。 [应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麻黄6克、杏仁6克、薏苡仁12克、炙甘草3克 [简单记法]方名四味药 [用法]风湿合邪,袭于人体,一身尽疼者。发热,日晡(下午3—5时)所剧者。 [本方点滴]方中麻黄发汗解表怯湿。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开启上方肺闸门,通调水道,使湿邪从下()而出。薏苡仁利湿且清利,甘草调和诸药。 [现代应用]用于治疗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荨麻疹、银屑病等。 麻黄汤 《伤寒全生集》 [药物组成]桂枝、川芎、防风、羌活、炙甘草(甜草)、麻黄、杏仁 [用法]水煎服。 [功用]辛温发汗,疏风止痛。 [主治]冬时正伤寒,头痛如斧劈,腰背项强拘急,发热如灼,恶寒无汗,脉浮紧。 《伤寒全生集》麻黄汤与《伤寒论》麻黄汤有何异同? 共同点: 共有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二方均可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不同点: 主治:《全生集》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较《伤寒论》麻黄汤为重。表现为发热如火炽,头痛如斧劈等。

组成功效:《全生集》麻黄汤视为《伤寒论》麻黄汤加防风、羌活、川芎组成。加防风、羌活增强发汗解表功能。川芎与羌活善治头痛,又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其中川芎善治头顶疼及两侧头痛;羌活善治后脑连项痛,防风以加强疏风止痛之效。 大青龙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桂枝6克、石膏18克、麻黄12克、杏仁6克、生姜9克、大枣3克 [寓意记法]桂草食黄杏、生枣。 [原方对照]桂草石黄杏、生枣。 [说明]桂,姓;桂草,寓一姓名。 [用法]水煎服,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1、外感风寒表实证,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汗闭,烦躁,口渴,脉浮紧。《伤寒论》 麻黄加术汤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麻黄加术汤 【方药】麻黄三两(去节)(9克)桂枝二两(去皮)(6克)甘草一两(炙)(3克)杏仁七十个(去皮尖)(9克)白术四两(12克)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原文】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二十) 【解说】本文主治寒湿在表之证。寒湿困表,郁遏卫阳,经脉不利,可见身体疼痛而有烦扰之象,并可见有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风寒在表,理当发汗,然因湿邪之存,又不宜过汗,以“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存,是故不愈也。”惟用麻黄加术汤寒湿并去,表里同治。麻黄得白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白术得麻黄,能并行表里之寒湿。湿邪盛者,可易白术为苍术。临床上凡身体痹痛、水肿、喘咳等属于 寒湿困表、肺气不宣之证,皆可运用本方。 【运用】 一、外感寒湿 萧琢如医案:黄君,年三十余。素因体肥多湿,现因受寒而发,医药杂投无效,改延余诊。其症手脚迟重,遍身酸痛,口中淡,不欲食,懒言语,终日危坐。诊脉右缓左紧,舌苔白腻,此《金匮》所谓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也。遵经方以表达之,使寒湿悉从微汗而解。处方:带节麻黄2.4克,桂枝2.1克,光杏仁4.5克,炙甘草1.5克,苍术3克。连投2剂,诸症悉平而愈。(《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1982年版)

中医常用汤

即时修护眼部精华霜Advanced Night Repair Eye Synchronized Complex ? 适合所有肤质15ml ¥540 功效 改善6种眼周问题 眼周肌肤水润平滑 产品详情 雅诗兰黛No.1DNA级精华眼霜,拥有No.1口碑的人气产品。 抵御各类岁月侵袭,24小时全天呵护与修护年轻明眸。 一脉相承"瓶中神话"ANR的强大生物钟调节科技Chronolux? Technology,日夜同步维护,极大增强眼周肌肤自我修护能力。 只需一瓶,简单一步,改善细纹、黑眼圈、浮肿、皱纹、干纹及肤色不均6大眼部问题。全新即时修护特润眼部精华包含首次在特润修护系列中使用的独创同步修复技术,帮助支持肌肤细胞在精准时间自我修复的天然同步机制。因此,眼周的细纹和皱纹随时间逐渐减淡。 简单一步,改善细纹、黑眼圈、浮肿、皱纹、干纹及肤色不均6大眼部问题。 只需一周时间,肌肤变得更加水润平滑。肌肤更显健康,眼周肌肤更加紧实年轻。 使用方法 ?早晚各一次。 ?使用蘸取勺蘸取少许轻点在眼周 ?用无名指轻轻拍进眼周肌肤,注意不是涂抹。 ?每次使用完毕后请清洗并晾干蘸取勺。 配方详情 ?经皮肤科医师测试证明经眼科医师测试证明无香型无致痘性

中医常用汤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00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00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00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004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005止嗽散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006香薷散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2、辛凉解表剂 007银翘散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008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00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0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011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012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3、扶正解表剂 013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014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015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016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017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二、泻下剂 1、寒下剂 0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0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0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2、温下剂 02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攻专温下妙非常。

方剂歌诀完整版

一、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风寒外束饮内停,散寒蠲饮平喘佳。 5.香苏散 香苏散用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6.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景岳方,芍药防风陈草姜; 清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11.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益气解表效力宏。 12.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二、泻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痞满燥实皆可消。 2.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少芒硝,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治肠痈,桃仁瓜仁芒硝冲。 3.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温下治法代表方;冷积内结成实证,腹痛便秘服之康。 4.温脾汤 温脾附子与干姜,归草人参硝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5.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芍药枳朴杏黄蜜;润降消导相结合,肠燥便秘最相宜。 6.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年老肾虚便不通,寓通于补法堪宗。 7.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宏;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8.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胁下悬饮腹肿满,三药为末枣汤下。

《伤寒论》名方麻杏薏甘汤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方剂组成】麻黄9 克,薏苡仁18 克,杏仁 6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同麻黄汤。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农本草经》谓:“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此与上方虽均治风湿,但前者 偏于治寒,故用性温的白术;而本方偏于治热,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21 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 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注解:一身尽痛,谓一身关节无处不疼。病在表故发热。日晡所剧者,谓此身疼和发热于日晡所时尤剧 烈。以上为证名之曰风湿。此病大都由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之。 按:汗出当风,则欲出之汗被风寒所却,瘀滞体表,久而成湿,流注关节因致炎证之变。久伤取冷,指 天热汗出乘荫取凉的意思,其致病的道理与汗出当风同。本条所述,颇似今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证治。 【辨证要点】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验案】黄某,女性,37 岁,某厂门诊病历号1971,1966 年 4 月1 日初诊。关节疼痛已五年,经多处

检查诊断为“慢性关节炎”、“腰骶关节韧带劳损”。近症:四肢关节痛,不能屈伸,屈则酸痛,腰以下发胀, 且白带多,下肢微肿,苔白腻,脉沉弦滑。此风寒湿痹而湿重者,治以温化寒湿,与麻杏苡甘汤加味: 麻黄10 克,杏仁10 克,生苡仁30 克,炙甘草6 克,茯苓12 克,苍术12 克,制附片10 克 结果:上药服四剂,关节痛减,白带也减。因天气变化症状有反复,但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5 月6 日 复诊,关节痛已。服丸药以巩固

中医方歌

中医方歌 1.解表剂 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止嗽散—陈甘姐不愿借钱(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银翘散--猪吃金,牛和银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桑杏国.(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草根姜枣.(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参苏饮—参苏胡哥借木枳二陈汤(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加减崴蕤汤—为何猪吃红草更白(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 2.泻下剂 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大黄牡丹汤—大母笑冬桃(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大黄附子汤—大黄子细心(细辛大黄附子)

温脾汤--黄夫人忙归炒姜(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麻子仁丸—麻杏要小承气(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济川煎--智者乘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十枣汤--甘愿早起(甘遂芫花大枣大戟) 黄龙汤—草人归家将找大承气(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桔梗) 3.和解剂 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四逆散—只要干柴(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逍遥散--龄少当才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 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半夏泻心汤—江大人今夏连草(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4.清热剂 白虎汤—师母干净(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竹叶石膏汤—老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 清营汤—乔莲花申选丹麦主席(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 犀角地黄汤--单脚扫地(丹皮犀角芍药生地) 黄连解毒汤—三皇子(黄柏栀子黄连黄芩) 清瘟败毒饮-- 十母亲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石膏知母黄芩竹叶犀角甘草元参桔梗川连连翘生地赤芍丹皮栀子) 凉膈散—小黄何止芩甘翘(竹叶黄芩山栀子大黄芒硝连翘甘草薄荷)

金匮方的临床运用

《金匮》方的临床运用 《金匮》方的临床运用(2012-10-0513:41:43)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伤寒金匮 李发枝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0000) 前言 《金匮》是现存最早的论治杂病的专著。后世将该书和《伤寒论》所载的方剂称为“经方”。由于经方立法严谨,选药精当,来源于临床实践,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临床医家所喜用,并赞其“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清·徐灵胎) 或曰:人谓经方其效如神,而吾用之多不效,何也?盖未得其运用之法耳。何谓运用“经方”之法?试以《金匮》方为例浅论如下。 熟记原条文,据证以选方 《金匮》一书言简意赅。如有症有方的条文而言,其所述的症状,亦多为该方所治的典型症状,对于次要症状则略而不论。条文所述的症状,是仲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该方所治的众多症状中筛选出来的典型的脉、症。如酸枣仁汤之“虚劳虚烦不得眠”,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麦门冬汤之“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泽泻汤“其人苦冒眩”等。因此,临床时只要患者的主要症状与相应条文的脉症相吻合,即可考虑选用该方治疗(注意病机与方剂的功效是否相符)。这种选方方法,即所谓的“方症相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正如宋·林忆《金匮要略方论·序》中所说:“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因此,只有熟记条文,将某方所治的主症牢记于心,临床才能“方证相对”。否则,即便见其症,也不知用其方。 掌握方证病机,熟悉方剂功效 每首经方,无论药物组成的多寡,都有一定的功效;其所治病症,无论原条文论述的详略,都可通过分析概括出它的病机。这种将某方所治的病症经分析而概括出的病机,称

之为“方证病机”。临床时,即便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某方所治的主症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但只要在病机上与某方的“方证病机”相同,就可选用该方以治疗。这事实上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 《金匮》中用一方而治疗多种病症的例子颇多。如肾气丸,既可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又可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不得溺”、“短气,有微饮”等。小柴胡汤既可治“呕而发热”,又可治“黄疸而呕”、“热入血室”等;小青龙汤既可治“支饮”的咳喘,又可治“溢饮”身体疼重。 总之,掌握经方的方证病机,熟悉方剂的功效,临床就会运用自如,至于应用经方时,是否需要加减变化,则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临床应用举隅 一、甘草泻心汤 原条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 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 病机:湿热毒邪内蕴。(《病源》:“夫狐惑二病者……,皆湿毒气所为也。”) 治法:燥湿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A.白塞氏综合症,本条所述症状,与现代医学之白塞氏病基本相同。 恶寒,发热——急性发作期可为高热,慢性期则或发热或不发热 状如伤寒体痛(关节痛——肌肉或关节痛—关节损害(占65%) 蚀于喉及上部——咽喉或口腔溃疡——口腔黏膜损害(占99.0%) 蚀于下部——前后二阴溃疡——前后二阴黏膜损害(73.6%) 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消化道症状——消化道黏膜损害(占68.9%)

方剂歌诀完整版

方剂歌诀完整版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辛凉解表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扶正解表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温下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温脾汤; 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润下剂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便结体虚难下夺,寓通于补法堪宗。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亦佳。 舟车丸: 舟车黑丑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表皮陈皮轻粉入,逐水消肿力量强。 疏凿饮子: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用海参,玄麦生地硝黄呈,参归姜草扶正气,攻补兼施法可尊。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热结阴亏肠燥结,滋阴泻下法可宗。编辑本段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蒿苓清胆汤: 蒿苓清胆枳竹茹,苓夏陈皮碧玉须,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苓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胸宽截疟疴。调和肝脾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健脾功最奇,调经再把丹栀入。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又实脾。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连芩:千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编辑本段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阳明大汗兼烦渴,清热生津法最宜。 竹叶石膏汤:

金匮要略中方子整理

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二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先煮麻黄,去上沫,覆取微似汗。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炒)右锉麻豆大,每服四钱 匕,水盏半,煮八分,去痒,温服,有微汗,避风。 防已黄芪汤方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右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桂枝附子汤方(即桂枝汤去芍+附子)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附子三枚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白术附子汤方(我注:即桂枝附子汤方去桂+白术)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附子二枚(炮击皮)桂枝四两(去皮)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百合知母汤方百合七枚(劈)知母三两(切) 滑石代赭汤方百合七枚(劈)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枚一)(碎,绵裹) 百合鸡子汤方百合七枚(劈)鸡子黄一枚 百合地黄汤方百合七枚(劈)生地黄汁一升 百合滑石散方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斤 赤小豆当归散方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三两 升麻鳖甲汤方{升麻鳖甲汤,归椒草雄黄}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雄黄(研)半两鳖甲(炙)手指大一片 防己地黄汤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附姜术甘草防.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桂枝汤加麻黄、防风、石膏、知母、白术、附子} 乌头汤方乌头汤治寒湿痹,麻黄芪草芍药蜜.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炙)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豆)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桂枝汤-甘草+黄芪=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曲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穷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 酸枣汤方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穹穷二两 大黄蟅虫丸方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蟅虫半升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射干麻黄汤方射干十三枚(一云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三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五味子半斤大枣七枚半夏大者八枚(洗)(一法半升) 厚朴麻黄汤方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泽漆汤方半夏半升紫参五两(一作紫菀)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 桔梗汤方(亦治血痹)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越婢加半夏汤方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麻黄12g 杏仁9g 炙甘草6g 生石膏24g 上四味,以水1400ml,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再下 余药,煮取400ml,去滓,温服200ml。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 主证:汗出而喘,无大热,口渴,咳嗽,气喘,痰黏色黄,舌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副证:恶风,头痛,鼻塞,胸胁疼痛,烦躁,或无汗。(临证加减) 1.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药用麻黄1.5-5g,杏仁4—8g,石膏15~25g,甘草1-4g,桔梗4一lOg,黄芩、银 花各6-lOg,淡竹叶10-15g,陈皮5一10g,茯苓8-10g。痰 热闭肺去陈皮、茯苓;风热犯肺去石膏、黄芩、陈皮、茯苓;痰 湿阻肺去石膏、银花。若并发水气凌心者用真武汤加减;厥脱者

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加减。[四川中医,1989,cu,:93 2。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药用生石膏15—30g,麻黄、生甘草各6g,杏仁log。热毒重加银花、连翘、黄芩;咳 嗽加桔梗;腹泻加黄连。服12小时热退者为有效。[湖北中医杂志, 1987,(1):153 3.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基本 方为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瓜蒌皮。如胸痛者,加元 胡,枳壳;发热较重者,加重生石膏至20g,加柴胡;咳喘胸满 较甚者,加重炙麻黄用至12g,加桔梗、苏子;体质虚弱偏于气 虚者,加生黄芪、党参;偏重于阴虚者,酌加生地、太子参,丹 皮;痰涎壅盛者,加桔梗、半夏,贝母、胆南星.[陕西中医函授, 1997,(6):19~20] 4。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百日咳:本方用麻黄、杏仁、生石

巧记方剂 一

巧记方剂一 =1.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 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3.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重要方剂顺口溜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 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倪海厦老师经方

倪海厦老师经方 肾科 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 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治疗频繁遗精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枣12枚龙骨20克牡蛎10克,炮附子15克 吐血、24小时汗出不断(盗汗自汗)滑精都是体内阴寒过重上方桂枝龙骨牡蛎汤可以治疗。艾灸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涌泉穴。 治疗男子不能行房事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附八味丸)干地黄400克山药200克茯苓150克茱萸250克泽泻200克.牡丹皮150克炮附子150克肉桂150克 注:拿以上诸味药(除去肉桂外)去药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黄丸-样的丸剂.大便次数多的,每日三次,每次20粒连同5克肉桂粉用淡盐水送服.大便较少者,可以去掉处方中的肉桂和炮附子,每日三次,每次10粒,用淡盐水送服. 补肾壮阳的方剂巴戟天50克菟丝子25克肉苁蓉50克黄连5克黄芪25克 注:把以几味药泡在黄酒中,一个月之后即可服用. 治疗阴茎溃烂(出自<伤寒杂病论> -阿胶附子汤)阿胶25克炮附子25克甘草12克 注:先煮好其他两味药再放入阿胶. 治疗阴囊肿大的处方茯苓15克桂枝15克木防己10克杏仁15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 治疗女性阴道和男性睾丸抽痛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芝龙骨牡蛎汤) (桂枝15克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大枣12枚龙骨25克牡蛎25克 治疗尿毒症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当归四逆汤)当归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细 辛5克木通10克大枣8枚炙甘草10克炮附子15克生附子15克麻黄15克杏仁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5克 注: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煮. 醒酒汤(出自《皇帝内经》)苍术30克泽泻30克茜草15克 帮助醉酒者醒酒的处方苍术15g泽泻30g 应付喝酒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苍术+泽泻)柴胡25g黄苓10g党参10g,甘炙5g半夏25g生姜10g大枣4枚苍术25g泽泻30g 在饮酒之前一小时服下饮酒时,小便会很多,喝酒像喝水一样... 治疗眼睛有红血丝、黄色眼屎、眼角发炎的大黄泡水喝可愈。 治疗视物模糊和眼球萎缩处方:柴胡25g黄芩10克党参10g炙甘草5g半夏10g生姜2片大枣5枚白蒺藜20克决明子20克川穹20克牡丹皮20克桃仁20克牛膝20克郁金10克菊花10克巴戟天20克枸杞15克蕤仁10g山茱萸20克合欢皮15克夜明砂10克草决明15克蛇蜕10克 注:将以上药放入黄酒中浸泡2小时以上再熬煮.

麻杏甘石汤与麻杏苡甘汤方义辨析及临床应用

麻杏甘石汤与麻杏苡甘汤方义辨析及临床应用关键词麻杏甘石汤麻杏苡甘汤临床应用 麻杏甘石汤、麻杏苡甘汤,两方均有麻黄、杏仁、甘草,但前方有石膏,后方为苡仁。因一药之差,所治之证遂有不同,临床运用时应详析其方义,对症使用,方可收效。 1 原文浅析 《伤寒论》第65条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即麻杏甘石汤)主之。”第162条又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即麻杏甘石汤)”。前条,乃因太阳病发汗太过或不及时致“汗出而喘,无大热”之变证,所以“不可更行桂枝汤”。后条,系太阳表证当汗而不汗,反误下,导致邪陷入里,而出现“汗出而喘,无大热”之变证,所以也“不可更行桂枝汤”。可见,虽治法有汗、下之不同,而变证皆为邪热入肺,故其治疗皆“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即麻杏甘石汤)”清宣肺热,以解太阳郁邪。方中麻黄宣肺透表;杏仁宣肺肃降以平喘;甘草调和诸药而益气;观石膏用量二三倍于麻黄,抑麻黄之燥性,取其用而弃其性也。笔者临床上每见口渴、自汗、外无大热,而热内迫于肺者均可投本方。 《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即麻杏苡甘汤)。”乃系贪食生冷等,中阳失运,致风湿郁阻经脉。临床表现多为“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故用麻杏苡草汤清宣利湿,祛邪而不伤正也。方中苡仁得麻黄之宣散,则使清阳得升;得杏仁之宣降,则浊阴得降;得甘草之调和,则益气安中。笔者临床上若见身疼痛,日晡微热,恶风等,常应用本方,每收佳效。 从上所知,两方组成仅一药之异,但一病一方,病变方变,方变法变,正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2 病案举例

方剂顺口溜总结

方剂顺口溜总结 1.解表剂一般:国老:甘草岳母:芍药将军:大黄 1.麻黄汤--(4)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5)桂勺炒姜枣(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3.九味羌活汤--(9)北风住,兄弟辛勤干活(白芷、防风、苍术、川芎、生地、细辛、黄芩、甘草、羌活) 4.香苏散--(4)香苏草皮(香附子、紫苏叶、炙甘草、陈皮) 5.小青龙汤--(8)麻子将要甘心下跪(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7)陈伯伯今晚耕草。(陈皮、百部、白前、荆芥、紫菀、桔梗、生甘草) 7.银翘散--(10)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桔梗、芦根、竹叶、荆芥橞、淡豆豉、生甘草 8.桑菊饮--(8)桑菊连根,何人借草?(桑叶、菊花、连翘、芦根、薄荷、杏仁、桔梗、甘草)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11)柴葛黄石,姐白活,生姜大枣,芍药甘草(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4)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12)二活二胡只耕河岭,芎参姜枣(独活羌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薄荷茯苓川芎人参生姜大枣) 13.参苏饮--(11)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甘草)(包含二陈汤) 都有:二陈汤,桔梗、枳壳、前胡、苏叶(8) 参苏饮(11)人参、木香、葛根 杏苏散(11)杏仁、生姜、大枣

14.麻黄细辛附子汤--(3)如名 15加减崴蕤汤--(8)剥更大葱干煨大豆(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 附:越婢汤--(5)麻石姜枣草大青龙汤--(7)越婢贵姓 2.泻下剂 1.大承气汤--(4)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附:小承气汤--(3)大黄、厚朴、枳实----轻下热结 调味承气汤--(3)大黄、芒硝、甘草---缓下热结 增液承气汤--(5)大黄、芒硝、玄、麦、生地 2.大黄牡丹汤--(5)大黄牡丹二人笑(大黄牡丹皮冬瓜仁桃仁芒硝) 3.大陷胸汤--(3)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4.大黄附子汤--(3)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5.温脾汤--(7)调胃承气,富人归江(大黄芒硝甘草附子人参当归干姜) 6.麻子仁丸--(7)小承气二人二白(大黄厚朴枳实麻子仁杏仁白芍白蜜) 7.济川煎--(6)牛肉麻归蟹壳(牛膝肉苁蓉升麻当归泽泻枳壳) 8.十枣汤--(4)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 9.黄龙汤--(10)大承气,干姐人归姜枣(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甘草桔梗人参当归生姜大枣) 3.和解剂 1.小柴胡汤--(7)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 2.大柴胡汤--(8)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只要黄枣(枳实、芍药、大黄、大枣) 8.半夏泻心汤--(7)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 3.蒿芩清胆汤--(10)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滑石青黛甘草)枳壳陈皮】 4.达原饮--(7)后母要冰清甘草(厚朴知母芍药槟榔黄芩甘草草果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