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明天我们毕业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15
24明天,我们毕业【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作者对6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全文共6年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 心中涌起深深地眷恋之情。
说明这种感情油然而生,很容易就涌上心头,无比真挚。
第二部分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敬爱的老师。
这是全文的重点,体现了“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写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同学们立志成材,回报老师,对母校、对老师怀着深深的眷恋。
文章的文眼就是“眷恋”二字,而且也成了贯串全文的感情。
文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句式:“是您……是您……是您……”;“让您……让您……” 等排比句列数老师的业绩,表达对老师火一样的热情和深深的敬爱之情。
“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句是对老师由衷的赞美。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1•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校生•活的眷恋之情。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反复朗读、吟诵,领悟内涵,体会情感。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读通课文,概括课文主耍内容,理清层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校生活的眷恋之情。
3.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体会作者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认真读课文三遍,家长评价_________________2.看拼音写词语。
juan lian zhi qing yi wei chong jing chuang ming ji jin( ) ( ) ( ) ( )wu cdi ban Ian jido jian zhu6 zhudng cheng zhdng( ) ( ) ( ・ )jiao hui do y6u chu ying chi re gu fu dong lidng )( ) ( ) ( ) ( )( )3.理解词语眷恋炽热栋梁憧憬4・《明天,我们毕业》通过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表达对小学生活的眷恋。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24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明天,我们毕业了》的情节,描写及主题思想。
2.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课文《明天,我们毕业了》的情节、描写及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思想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接轨,使学生掌握课文。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通过学生们对即将毕业的情感表达进行导入。
让学生回顾自己在小学学习的这六年,回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最难忘、最值得珍藏的时刻,让学生充分感受毕业的喜悦和感慨,并引出今天的课题。
3.2 学习课文(30分钟)1.朗读课文《明天,我们毕业了》。
2.分组讨论课文,并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搜寻文章中的情节、描写及主题思想。
3.通过小组演出、朗诵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学习兴趣。
3.3 集中讲解(15分钟)针对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的掌握程度,讲解课文中的情节、描写及主题思想,并与学生疏通交流。
引导学生对细节进行分析,也可以让学生来模拟拟写这篇文章,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篇文章。
3.4 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阅读题目,并针对学生之间分层次进行分档教学,悉心指导学生。
总结上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反思、积极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四、教学评估1.课堂演练表现。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课堂活动中的主动参与。
五、作业1.完成课堂书写练习,把对课文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记录下来。
2.扩展阅读文选《小学生毕业说说》,并在日记中发表读后感。
六、教学策略1.经验策略: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学习经验、体验,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和掌握记忆方法。
2.合作策略:鼓励小组合作,通过小组互动、互相扶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3.交互策略: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互动、思维对交流,体现循序渐进,疏通教学环节彼此之间的关系。
24明天,我们毕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明天,我们毕业》的内容和主旨,感受诗人对毕业时刻的感慨与祝福。
2.培养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珍惜校园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诵与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诗歌《明天,我们毕业》课文。
2.诗歌朗诵音频。
3.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听后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二)诗歌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语气、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3.教师提问:诗歌描绘了哪些场景?诗人在表达什么情感?(三)诗歌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四)诗歌朗诵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语音的准确性。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学习。
3.教师挑选优秀学生进行朗诵展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对诗歌有什么感受?(二)诗歌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诗歌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明天,我们毕业”为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诗歌。
3.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提出希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珍惜时光,勇往直前。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诗歌《明天,我们毕业》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毕业时刻的感慨与祝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生在诗歌朗诵和创作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诗歌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诗歌朗诵时,情感表达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24、明天,我们毕业(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第24课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作者对6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们、心中涌起深深地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2至7自然段):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敬爱的老师。
这是全文的重点,体现了“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8、9自然段):写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会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这是对全文的终结,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母校。
文章的文眼是“眷恋”二字,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文章描写的是作者的学习生活经历,而在这一毕业时刻,无疑会将学生的思绪引向对校园生活的回忆。
一句句,一字字,都成为了自己的生活经历,这时,文本本身与孩子们成为了“知音”。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读自悟,由读而感,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反复品味,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校生活的眷恋之情。
2、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朗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理解语言,体会情感。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体会同学们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的意思。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难点:指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体会作者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赞美老师的诗歌、名言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一想到很快就要离开我们美丽的学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板书:眷恋)“眷恋”是什么意思?眷恋什么?为什么眷恋?二、新授(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24.明天,我们毕业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3.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朗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理解语言,体会情感。
4.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出一些重点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 体会作者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搜集赞颂老师的成语和诗句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将要告别美丽的校园、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大家一定还有许多话想要互相倾诉,现在能谈一谈吗?2. 丁雪飞老师在小学毕业时也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探究。
2.教师行间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合作学习,再度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结合正音。
2.重点词语。
眷恋憧憬朝夕相处博大精深茁壮矫健教诲炽热四、练习朗读课文, 达到正确、流利、初步读出感情,并品读你觉得最精彩的段落。
五、指导书写。
1.找出左右、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2.指名板演,评议。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校生活的眷恋之情。
2.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朗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理解语言,体会情感。
3.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出一些重点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出一些重点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 体会作者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24 明天,我们毕业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眷”、“偎”、“鹰”三个字;结合语境辨析“眷恋”、“五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3-5自然段的总分总结构。
3.精读作者选取的三个镜头场景,聚焦“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这条主线,感受校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4. 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领悟文中选取典型场景叙事、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适当的练习。
同时,以“毕业赠言”或“老师(同学),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精读课文,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聚焦“刚入学时的情景—六年的学习生活—六年的成长经历”这条主线,感受校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难点: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得作者选取典型场景叙事以及先叙事后抒情的写作手法,领悟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同时,以“毕业赠言”或“老师(同学),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 在整体感知环节,围绕文眼“眷恋”这个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理清脉络,提炼小标题,运用合并“小标题”法,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培养和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批注式阅读、自主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并通过播放音乐、图片,使学生逐步感受语言文字的分量。
单元七主备人李宝升执教人李宝升课时第二课时课题24明天,我们毕业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要点重点: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难点: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预案个性设计一、谈话导入: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1)“眷恋”是什么意思?眷恋什么?美丽的校园;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2)还会眷恋什么呢?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3)为什么会深深眷恋呢?为什么深深眷恋美丽的校园?为什么深深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为什么深深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回答从中读到了什么?(2)欣赏画面,体会校园的美丽。
引读:我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3)校园这样美丽,可明天就要毕业了,你想对母校说什么?指名说说。
适时引导学生带着对母校的热爱、眷恋之情朗读课文2、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范读,生想像。
(2)出示句子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中午的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味校园生活的五彩斑斓)6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校园生活这样多姿多彩,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母校的热爱和赞美吗?3、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同桌交流收获。
指名全班交流(2)出示句子: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
24、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6个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体会作者对母校生活的眷恋之情。
重难点、关键:⒈理解题目浓缩着6年来的最美好的回忆和最美好的感情。
⒉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及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这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⒈学习生字词,理清胳脉。
⒉练读课文,体会文字优美。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慰?是啊我们心里太多太多的话儿要对校园、老师和同学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⒈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⒉检查自学效果。
⒊默课课文,理清层次。
三、练读课文四、指导写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⒈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
⒉理解重点词句,回顾6年的学习生活,体会心中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二、学习第一段⒈“眷恋”是什么意思?谁眷恋谁?为什么?⒉读文,体会眷恋之情。
三、精读第二段⒈初入校园时是什么心情?看到哪些景象?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们初入校园,看到了_____________的操场、教室、_____________的同学、_____________的老师和_____________的课本。
⒊为什么说“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⒋理解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
”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
⒌漫步校园,作者看着6年前他们亲手栽下的小树,心中产生了一个什么心愿?四、总结课文,巩固提高⒈体会文中洋溢的浓浓的眷恋之情。
⒉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⒊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23明天,我们毕业多彩的生活眷恋—→立志成长,回报老师、母校敬爱的老师《明天,我们毕业》反思《明天,我们毕业》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篇课文,本课通过作者对6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我在备这一课时,力图通过课文文字,情境的创设,触动学生心弦,然后使学生能敞开心扉,回忆自己小学六年来的生活,畅谈自己难忘的人和事,从而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2024年明天我们毕业演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为我们即将毕业的2024届同学们进行演讲。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度过了三年的大学时光,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与大家一同回顾我们的大学岁月,感慨万千,同时也分享一些对未来的思考和期许。
回首过去,三年的大学生活如一场迷人的旅程,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点滴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提升,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努力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勇于担当,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在志愿者服务中,我们感受着奉献的意义,关爱他人。
这些经历和成长都将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时光不仅仅是学业的追求,更是人生观念、价值观的塑造。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勇敢表达,并通过与各种不同背景的同学们的交流和互动,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体悟到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我们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坚韧、勇敢,让我们愈发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作为2024届的毕业生,我们即将迎来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我们或许会选择继续深造,或许会投身工作岗位,或许会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我们都要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自信的微笑,勇敢前行。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希望我们能够记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学习的热情。
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注重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在未来的岗位中给予更多的贡献。
其次,保持积极的心态。
人生常常是苦与甜的交织,我们会面临行业变革、职场压力、生活困难等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