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句子:
记得,那年冬天,妈妈因工作关系,不能及时
来接我,是您,
; 记得,那个下雨天,我没
带雨伞,是您,
。
20
句子2: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 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 染成了白发。
——读了这句话,你想说什么?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最好?你 从“爬”与“染”字读出了什么? ——老师觉得这句话展现了教师的 红烛精神,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对母校生活的深深眷恋。
(4)师生互动引读:
当清晨的校园有了我们(生读“每 天清晨……”)
13
师:当优美的音乐响起 生:早操开始了…… 师: 当“丁零零”的上课铃声响起 生:我们飞快地…… 师:当老师富有磁力的声音在我们 的耳边响起 生:在课堂上……
14
师:当中午15分钟写字的乐曲声响起 生:我们一笔一画地…… 师:当放学后,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到了 生:一到这个时候……
27
(2)作者在第3至5自然段回放学习 生活场景时,采用了“总—分—总” 结构。
(3)第6、7自然段话抒发了对老师 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另外,文中还大量地运用比喻、 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有气势,富有 音韵美,更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5
(5)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想一想除了作者 列举的这些外,还有哪些。
学生交流。 作者没有一一列举出来,而是运用 了省略号,代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你能尝试再写出几个吗?
16
(6)“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 外出写生……”使用什么修辞方法?
我们的学校活动也很丰富,你能想 到哪些镜头?你能用类似的排比句说一 说你的校园生活吗?运用“有的……有 的……有的……” 的句式。